《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科书中那些雷人的“伪崇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18:4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科书中那些雷人的“伪崇高”
                                                                                                                    李铁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郭初阳、吕栋和蔡朝阳3位浙江教师历时数月,梳理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发现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种问题。教师们称语文教材说教意味重,以杜撰感人情节的“伪崇高”绑架孩子,有的更是连常识都没有。
三位浙江的语文教师写下了一份近20万字的研究报告《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刊登在教育学术杂志《读写月报.新教育》上。当报告转贴到天涯论坛后,两天之内回帖多达20多万个。研究结果表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形象,大致分两类面孔:苦大仇深型和道德完美型。许多课文中的母亲形象是虚假而不健康的,文中有些家庭充满压抑,很多说教不利于孩子们健康独立的人格成长。
              语文课本也造假?
该报告和此后引发的激烈讨论使得许多“雷人”事实得以浮出水面:
郭初阳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后发现,《陈毅探母》一文纯属编造!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的编导于爱群作为学生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课本中的《草帽计》一文,讲的是红军长征期间,贺龙用计谋,不费一枪一弹,使敌人自相残杀的故事。该故事要么是张冠李戴,要么干脆就是凭空杜撰。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中国学生何易,研究发现《爱迪生救妈妈》一文也纯属虚构: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小时候根本没有阑尾炎手术,不可能有一个医生在他做的有影灯下为他得了急性阑尾炎的的妈妈做了这个紧急手术。
郭初阳还发现,中学语文教材也充满“伪文章”。有伪小说(契诃夫《套中人》被删节了将近一半,变成了半通不通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有伪诗歌(连作者舒婷本人都已经受不了),有伪童话(模仿拼凑,情节设计拙劣,没有童话真实感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还有对残酷战争作诗意美化的《芦花荡》,有对上个世纪60年代疯狂举动毫无反省却引以为荣的《登上地球之巅》,有歪曲和篡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论上站不住脚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他甚至感到愤怒:现行的语文教科书舍弃一些质量很高的中外经典文章,而使用这些文学质量低下、价值观扭曲的“伪文”,原因不外乎二:不是出于对中外经典的无知,就是为了别有用意的思想灌输。
“伪崇高”坍塌之后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扭曲的“文以载道”、“文以载政”的传统,为了说教的需要,就主题先行,人为地编造历史和故事。甚至认为这种作伪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是天经地义的。另外,对于所谓的权威,中国人几乎从来不敢说不。似乎进了教材的就是不容置疑的经典,从而对那些道貌岸然的“伪文章”全盘接收。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会逐渐发现这些说教的虚假,这会从根本上动摇他们的人生观与信仰。在“伪崇高”坍塌之后,他们变得不再相信任何崇高,很自然地成为没有任何信仰的精神痞子,“伪崇高”坍塌后,“真小人”成为最自然的选择。
前几天,《蜡笔小新》的作者、日本漫画家臼井仪人登山遇难,很多国人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蜡笔小新》之所以在很多成年人中引起强烈共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从小的教育充满了说教和灌输,要求孩子成为既定秩序和权威的遵守者,我们缺乏培养其个性的试验精神。而《蜡笔小新》正是反抗这些东西的,小新这个口无遮拦、行事无所顾忌的个性小孩的形象,引发众多国人的喜爱,小时候被压抑的人性在动画片中得到了表达与释放。
人格健全教育比意识形态重要
1930年12月,专门为少年学生编辑的《胡适文选》由亚东图书馆出版社发行,胡适极力倡导做“健全的个人”: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其特性有两种: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
美国时间9月8日,这个国家大多数中小学生重返校园的日子,总统奥巴马巡回到一些中小学发表开学演讲。按说民众会对总统关心祖国花朵的行动应该感恩戴德,但许多美国人却并不买账。当奥巴马的车队抵达阿灵顿县的韦克菲尔德高中时,迎接他的可不是列队高唱“连爷爷,您回来了”的红领巾,而是一群抗议者,其中一人手举条幅,上面写着:“奥巴马,离开我们的孩子。” 一些家长干脆把孩子领回了家,以免受其“毒害”,因为他们觉得奥巴马有利用演讲向孩子们灌输自己的政治理念之嫌。
让我们记住这三个普通语文教师的名字:郭初阳、吕栋和蔡朝阳。他们以一个现代公民的责任感和独立思想审视我们孩子天天捧读的课本,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被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而受到尊重,是为了让他们能从小就开始做一个“健全的个人”。

以下两文分别列腾讯周评论排行榜8、12名。
                        
                          1   爱迪生真的救过妈妈吗
                           


空洞的说教、随意的“改编”、模凌两可的事实、甚至杜撰一个个“名人故事”,这样的课文竟然在时下通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时有出现——浙江3位较真的语文老师,咬文嚼字,挑出了课本里的刺。

昨天,杭州语文教师郭初阳来到本报编辑部,拿出了他整理的“问题课文”目录和点评。他说,他用几个月时间,仔细梳理了全国包括浙江广泛使用的“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用现代公民的视角进行审视,发现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我并不想找茬,只是希望大家从人文的视角,时代的角度,重新审视那些我们的孩子回到家后都必须认真背诵的课文,希望孩子们得到真善美的教育。”

无独有偶,关注伪课文的,还有来自绍兴稽山中学的蔡朝阳老师、桐乡凤鸣高级中学的吕栋老师,他们也都发现了语文教材中的各种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发给记者,希望更多读者来商榷。

爱迪生真的救过妈妈吗

“主要问题有四类:一是内容不符合历史与常识,如人教版的《爱迪生救妈妈》;二是缺少童心,扼杀儿童天性,如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三是思想不符合现代观念,如人教版的《妈妈的账单》;四是随意改编戕害经典,如苏教版《少年王冕》、北师大版的《不愿长大的小姑娘》等,至于无作者名字、无出处、无发表时间的“三无”文章,更比比皆是。”

郭初阳说,时下的教材普遍缺乏经典作品,但可笑的是,有很多经典却被随意篡改后出现;有的课文内容老旧,灌输过时的思想;很多甚至连故事的真实性都让人怀疑。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P137~139),虽然很感人,却在任何爱迪生的传记里都难以找到事实的根据,而且从医学上考究,当年也不可能做那么一个阑尾炎手术。”

郭初阳说,这样可笑的课文很多。如苏教版《云雀的心愿》中写道:“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鸟类没有汗腺,哪来汗水?

为了证实《陈毅探母》的真实性,他查阅了《陈毅大事记》、《陈毅年表》,还把所有关于陈毅元帅生平的书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故事的蛛丝马迹。“这个故事从时间到地点都是虚构的。”他得出结论。“或许这些故事的本意是好的,但孩子们不需要善意的谎言。”

价值观陈旧,用美德“绑架”孩子

郭初阳仔细研究了3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后还发现,时下的课文说教的多,充满童趣、让孩子们快乐的课文却非常少,课文中的儿童形象也大多是成人化的。

“这些课文有赞美母亲的、提倡发明的、歌颂伟人的,却极少有童趣、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课文。有的价值观陈旧,用美德‘绑架’孩子,已经不能让时下的孩子们信服。”

郭初阳举了几个例子: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中,兔子妈妈把蘑菇奖给了和骏马赛跑的小白兔,而把和乌龟赛跑的小黑兔冷落在一边;在北师大出版社的《儿子们》中,老爷爷无视唱歌跳舞的两个儿子,眼里只有正在劳动的儿子……

“三鹿奶粉事件,没有一个母亲不觉得触目惊心。现在部分语文教材,不就是混杂了各种成分不明的甚至有毒添加剂的劣质奶粉吗?看我们给孩子提供了怎样成长的营养?”郭初阳毫不客气地说。

审视教材的一个准则:常识

“现行的几套主流小学教材,的确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昨天,绍兴稽山中学教师蔡朝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侧重于关注那些不适当篡改、价值观念上值得商榷的课文。这些文章都是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找出来的,浙江省用的也是这些教材。”

“我现在教高中学生,计划在三年内,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看一些美好的童话、经典电影等,这些作品有一种人性美,融‘伟大’于平凡中,我知道学生的童年里缺少了这一课。”

一个高中教师为何会关注小学教材?蔡朝阳说:“自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更加深刻理解到,一个成年人对孩子所肩负的教育重任。作为孩子启蒙读本的语文教科书,我们有责任吹毛求疵,有责任让它尽善尽美。”

“我提出一些观点,不敢说都是正确的,但是一种不同的声音。我在审视这些教材时,有一个准则就是:常识。”

桐乡凤鸣高级中学老师吕栋认为,教科书是孩子文学启蒙,任何虚假都来不得。他说:“看到我们的小学生每天捧着课本,用稚嫩的声音认真朗读这些文章,还把那些有可能是杜撰的故事背下来,我们能安心吗?”

“爱迪生救妈妈”真相

●《爱迪生救妈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二年级(下)第30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中,二年级下册第15课,有相同课文《晚上的太阳》)

课文大意:爱迪生刚满七岁时,就用镜子反光的原理来照明,使医生在自己家里为妈妈紧急做了急性阑尾炎手术。

商务版拉皮罗夫?斯科勃洛《爱迪生传》和Josephson Matthew写于1959年的《Edison》都没提到这一事件。但传记中没有记载,并不能得出这篇课文是虚构的结论。

我问父亲:阑尾炎是怎么诊断的?做手术要多亮的光?急性阑尾炎延误多久才有危险?答案如下:阑尾炎诊断基于症状和体征,腹痛,发热,局部压痛等。阑尾炎一旦诊断,要尽快手术,但没有说多少时间内必须进行;如果有穿孔危险或已经穿孔,就应该马上手术。手术的灯光以满足照明(能看清)为准。所以也不能得出这篇课文是虚构的结论。

但在美国留学时,我问了身边无数美国同学:知道爱迪生这个故事吗?所有人都摇头。然后我去查了阑尾炎的医疗史。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电灯发明于1879年,1886年爱迪生已经是一个40岁的已婚男人了。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不可能有阑尾炎手术,更不可能有一个医生在他做的“有影灯”下,为得了急性阑尾炎的的妈妈做紧急手术——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本文点评者何易,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学生,父亲是浙江邵逸夫医院院长)

三位老师挑出的“刺”

●《检阅》:三年级下册第14课,P56~58,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挑刺:波兰国庆日的更改已经20年,教材却视而不见。

●《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P93~95,2008年5月

挑刺:时间不明确,情节虚假不真实。

●《陈毅探母》,《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P63~65,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挑刺:虚构故事。

●《母亲的恩情》《语文》二年级(下册)第9课,P52~54,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挑刺:编排上“文包诗”,封闭了原诗想象空间。

●《乌鸦反哺》,《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P71~73,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挑刺:乌鸦无家庭,无从反哺。以美德绑架孩子又一例。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根据罗大里(意大利)的《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改写。三年级上册P7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5版

挑刺:改编时严重歪曲了原文。

●《朱德与兰花》四年级下册P2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挑刺:故事时间均经不起推敲。

  相关链接:11年前的一篇评论文章:从高考作文中的虚伪现象说起

一年一度的高考早已结束了,但因高考作文试题引出的话题还在继续。原因是一些考生编造“父母双亡”“残疾”等“苦难”来说明自己是如何“坚韧”如何“战胜脆弱”(据抽样调查,竟然有40%的作文都出现在“父母双亡”的“考验”下“战胜脆弱”的假话)。于是,许多人便对作文中的虚假现象议论纷纷并表示担忧。

可以理解。但责任在学生吗? 不要说高三的学生,翻开小学生的作文本,里面就充斥着空话、套话、假话,说着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大人话,但是这样的作文往往能够得高分。责任在教师吗? 如果我们的社会说假话、空话、套话成风,我们能期望学校成真空吗? 前几年媒体曾经报道过这么一件事,我国第一位“引进”的洋厂长——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格里希卸任时,有人让他谈谈在中国几年的感受,洋厂长说有两个感受最深:一个是人人有饭吃,一个是人人说假话。他说,这么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10多亿人都有饭吃,真是难能可贵;许多人讲话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往往心口不一,真是不可思议。想一想社会上是不是流行这种做法:一说学雷锋,大家一窝蜂地上街做好事,而冬天的门前雪自己都不愿意打扫;一有什么卫生宣传日,医疗部门就上大街开展义诊,而谁真有了病找上门,医务人员却是待理不理。

想一想我们的传媒有多少假大空的东西。一些记者为发稿而写稿,为完任务而写稿,不惜虚构、拔高,而这样的稿子一旦在大报上发表,单位又是表彰又是奖励。再想一想哪一天没有被称为领导的一些人聚在一起,谈一些不痛不痒、不知所云、永远正确的话题,形成一种虚假伪善会议作风、工作作风。也正因为此我们的文山会海总也搬不完填不平。这些虚的东西、伪的东西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他们会用大人喜欢的方式说话,他们会用虚假的乖巧的世故的言语掩盖自己的天真烂漫的童心。这样的孩子长大走向社会,结果会怎样呢? 由此看来,一道小小的作文题并不简单,不仅事关语文教学,事关文风,还事关世道人心。

——林晚 (1998-09-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05:55 , Processed in 0.09233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