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文化精神与书法身份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4 02:5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文化精神与书法身份

            
时间:20104
地点:美国南卡罗来拉大学艺术学院演讲厅
演讲人:王岳川(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几天我在贵国肯尼索州立大学讲演时,由肯尼索州立大学副校长Joe.F.Dede主持,
这位有深邃文化眼光的副校长说:中国奥运开幕式使得中国书法为国际社会所欣赏和重视,美国书法家也应该发展西方的书法,同东方大国中国书法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使人类获得书写的美感和精神享受。我回答道:古老中国的书法文化过去是汉字文化圈的文化瑰宝,在全球化的今天,应该随着全世界的孔子学院的发展而拓展新的文化空间。同时,在当今世界的汉语热中推进从汉字学习到书法延伸的大文化交流,使中美两国的书法艺术得以交流和传承。
先说一下我这次访美巡回讲演的起因吧。十年前,我在中国提出了“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的概念,引起了欧洲和美国的重视。2006年受欧洲几个大学和文化机构的邀请,我在欧洲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那次欧洲之行给我的印象很深,但我明显感觉到欧洲还是比较“中心主义”的,东方的思想传递到欧美,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甚至是充满了不可预知性的进程,但我还是矢志未悔,坚守并坚持推进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我想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提出新理论的学者,其思想影响往往非常有限,一个优秀的学者,他一定要有鲜明的中国身份和中国立场。我最近出版的《发现东方》新修订版,副标题就是“中国文化立场与文化身份”。
目前中国文化日益引起美国的关注,这次我到美国来同几十所大学的师生现场交流,有可能会减低“西方中心主义”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与矮化,或者有望共同揭示出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对于全人类的启示意义。
这次到美国我注意到美国现在对中国现代性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了更多的探索兴趣。这次我到二十几所大学讲学,前几天忙的时候一天讲三场。如果是十几年前的“冷战时期”,各位可能对中国文化就不会感兴趣,但这次你们能静静地听我对中美文化差异和文化战略的看法,很高兴这种变化。
从前面近半个月的讲演中我欣喜地看到,美国很关注中国的发展进程,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以期从中发现中国快速发展的奥秘。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差异不可能通过一方征服一方臣服来达到平衡,而只能求同存异。事实上,世界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和模式有多种,不仅仅有西方现代化模式,而且也可以有中国现代化模式。中国现代性不可能是西方现代性的翻版,中国现代性将证明,它在文化观、价值观、宗教观和体制性等方面都是根植于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
进一步说,中国回归世界大国一员,已经使美国形成了一种文化期待视野,美国听众希望我能够讲清楚是什么造成中国崛起这一巨大的经济神话?这个经济神话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根源?中国一旦成为跟美国齐平的经济大国,将对人类作出怎样的文化承诺?中国文化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创生新的价值体系供人类遵行?可以说,欧美在中国崛起之后,需要一种跨国文化阐释的声音,一种来自学术团体具有广阔文化视野的声音,一种有着中西交流善良愿望的“互体互用”的声音。“发现东方”是一种跨文化跨国际的理念,“文化输出”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实践,必须由中国人中的双语精英来做,他必须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而且具有再创新自己思想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将中国文化的新世纪阐释传达给世界。
所以,我这次访美讲演有几个主题:一是“中国文化智慧的当代启示”;二是“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三是“中国文化精神与书法身份”。
今天,我给大家主要讲的是“中国文化精神与书法身份”。
中国书法的一头是文字——传说在仓颉造字时候,“天雨粟,鬼夜哭”,惊天地而泣鬼神。文字被创造出来以后,历经几度苍黄,时至今日,那些古代思想和“现代文化”已经隔了一层。但是书法还可以直观看到,不管是故宫、西湖还是大雄宝殿都可以看到书法。而且通过书法把传统的“经”、“史”、“子”、“集”保存了最好的一部分。我们很少听说有骂人的书法,但是能看到骂人的诗歌、说粗话的诗词等,但是我相信在座诸位没有看到过骂人的书法,甚至内容比较低俗的书法都少见。比方说写一幅“发横财”,你敢写吗?写完以后敢挂吗?不敢。所以总是写“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立己达人”、“心远地自偏”等等。可以说,书法的一头连着古人创始的文字,一头连着民族的精神。
有人说书法就是形式,把字写好就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于右任是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有一次几个小男孩在他大门口撒尿,太阳一晒气味颇为不雅。见此,于右任回到书房,大笔一挥,写下“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字,贴到门口。有一个人很喜欢于右任书法,路过一看浆糊没干,赶紧揭下来,挂在自己堂屋请朋友欣赏。大家一看,屋里挂这等内容太掉价,有一个文人看着实在不雅,就把字剪开改变顺序重新装裱为:“小处不可随便”。前后都是一样的于右任字,为什么前者不能挂后者能挂呢?谁说书法就只是“形式”?书法连着中国文化的 “命脉”,连着中国文化的 “密码”,要认真对待。
还有一个日本科学家叫江本胜,他出了一本书叫《水知道答案》,跟书法、文化相关。水知道什么答案?怎么会对书法有关系?很简单,他拿出一瓶水,搁到18世纪巴赫的音乐当中,让水听了二十来分钟,大家看它的水分子结构图,结果就像女孩子们喜欢的三克拉钻戒一样;然后他又把刚才这瓶美丽的水搁到现代重金属摇滚乐中,同样放二十分钟,然后用分子摄像仪把它此时的水分子结构拍下来,结果根据医学专家鉴定,是一个癌细胞结构。难怪在当代在人均寿命82岁时候,猫王只活了42岁,杰克逊只活了50岁;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欧阳询活了85岁,柳公权活了88岁。大家去思考,难道是越时尚、越现代、越先锋、越前卫就好吗?身体不同意。在座的所有朋友身上是百分之七十是水,当孩子们戴着耳机摇着脑袋在听二十分钟左右重金属音乐的时候,“癌细胞”络绎而至,很危险。那么去思考一下,江本胜想说什么?刚才谈的是音乐,江本胜马上用文字来进行了同样20分钟的实验。对水写了一个字“爱”,来进行实验,可以看到,对水写“爱”,出现的是瑰丽的图像;对水写“混蛋”,出现的是恶性肿瘤的图像;再看,上面对水写“天使”,下面对水写“恶魔”,凭直观就看到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要注意,中国书法写得多是美好的词语,很少会看到书法有不洁的词语。江本胜已经从侧面告诉我们,美好的词语,美好的书写,对人体、对社会的和谐,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
下面我们看一下中国当代书法的流派,现在中国的书法有若干流派,化约地讲,主要有传统经典派、西化派、民间派等等。
“经典书法”的代表作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于公元353年,王羲之和他41位朋友在绍兴兰亭举行雅会,作品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把雅集的来龙去脉和心情交代的很清楚。“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把当时的情景也交代很清楚。“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把仰观俯察的魏晋风度表现得很传神。然后慢慢进入一种人性沉思状态,“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大概意思就是说,人生在世俯仰就是一生,很快;而情随事迁,不由得“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进入“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注意,前面是欣喜,后面是悲哀,难怪弘一法师说人生就是“悲欣交集”。再往后,“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将古人、今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受连接起来。
我坚持在书法上“回归经典”。王羲之的《初月帖》,大家可以看看,写得多么有神韵,他的《丧乱帖》读起来可以说是摧折心肝,从字的结构就可以看出,沉郁顿挫。再看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那是曹植创作的文学经典,王献之写的颇具魏晋人的风度。魏晋是中国书法的自觉时代,前面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后有楷书等等。我认为中国书法最高层次是行书、草书。行书、草书,尤其是狂草,代表了中国书法最自由、最奔腾、最有激情的一种书体。王羲之在行书和草书两方面都做过很大的贡献,这是王羲之的《得示帖》,大家可以看到,里面的用笔非常古拙。再回到《兰亭序》,现在有人误认为经典书法不重要,我们北大书法所招收了一个书法研究生班,班上有不少人是中国书协会员。有一次我布置书法练习,请所有人放下架子和骄狂来临《兰亭序》前三行,结果写了一上午,只有几个同学临写的尚可。大家才明白临摹的重要意义是先无我,然后先入再出,没有入就谈出是误人子弟的。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写得非常有法度,是理论与创作的双向互动。再如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他的侄儿被叛军杀害了,他义愤填膺,挥笔疾书写下了《祭侄稿》,大家看,上面涂涂抹抹,潦草,但是言辞悲愤,字字奔放,达到了中国书法极高的境界。
再看“现代书法”。一个书法研究生最近创造了一个两丈长的对联,说需要上到二楼、三楼才能挂出来。他打开给我看,我让他赶紧收起来——满纸酒肉气,满纸的杀气。书法是一种文化,若是在酒足饭饱的时候,打着嗝随手写几个字,还要蒙骗天下人,是不可能的。有人将现代最时尚的美术等时髦的东西放置于书法上,让书法成为西方美术的试验地。这种被萨特所表明的“恶心”的艺术,不仅仅是对西方现代性、后现代性的一种描摹,而且是对压抑了两百多年的东方文化的一种消解。我认为,在西方文化总体危机中,东方文化应该重新出场。当代的书法难道没有走偏吗?日本著名的书法家高木圣雨,前不久到中国来发表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讲话,说中国书法整体走偏。我问他什么地方走偏,他说现在中国现在还去学日本当年的少字数书法,结果日本现在已经否定了过去,现在日本优秀书法家都在写王羲之、颜真卿、怀素。中国人把人家已经抛弃的东西捧若至宝,这是多么可悲!还有些人觉得黑色不足以表现书法的灵魂,开始写红色、彩色、绿色,要知道,为什么书法是“道”,“技近乎道”,就在于它响应了老子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他把天地万色、纷繁复杂的颜色退减为黑色、玄色。“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写黑色是正脉。
还有“后现代书法”,将西方行为艺术、波普艺术、装置艺术、现成品艺术与中国书法嫁接,“书法主义”和“非汉字书法”等一些实验,都已经背离中国书法文字底线和生命境界了。诸如形式构成派书法、新古典主义派书法、流行书风,主要从民间一些木质、一些瓦当、民间一些招牌等中挑选出一些字,这样的字有一段时间风靡中国。现在,又出现其他的一些书法,“江湖派”、“俗书派”、“杂耍派”……比如有人用脚丫子写字,有人用指头写字,有人倒立写字,有人把一个女孩抱起来,用她的长头发写字……我对此非常的忧虑,我觉得中华民族有一个最简朴的毛笔——竹竿,“竹中空,虚心有节”;用羊毫,“羊大为美”,“羊”为“善”,所以“羊”是“吉祥”的“吉羊”;用松烟、油烟墨,然后在一张宣纸,竹、棉做的宣纸上写出一片天籁,这是多么简洁、多么生态的方法,但是今天,一些电视台把真正的书法创作置之不顾,听说谁有“怪诞”的书法出现马上就拍下来煞有介事地播出,求得一时轰动效应,严重干扰了中国书法的正常发展。
我们在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然后我提出“文化书法”这个概念。我认为书法就是一种文化,因为书法不是美术,不仅仅是视觉艺术,它连着文字,连着经史子集的经典,它是一种中国文化深层次的集体意识。中国书法与文学的创作密不可分,古代书法名作极少是抄别人的诗文,《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等代表作都是书法家自己的文字。今天的人则少有原作,因为格律解决不了,平仄不分,古文不通,下笔当然惶然。书法与宗教气质相互吐纳,书法和佛教在长期的历史话语中彼此走近——佛教借书法得以广泛传播弘扬和普及,书法藉佛法形成经久不息的书经热潮,大大提升了佛法的巨大影响力和书法的内在精神气质。中国书法是能表达个人情感的,不是说仅仅跪在古人面前,但是一定要去尊重和珍惜古代的经典,然后从中间取出他们好的,加以自己再创作和放大。我张扬的“文化书法”,当然跟其他的书法思想观念不太一样。
造成上述一些问题的原因往深里看,主要是因为20世纪的中国遭遇了四重“反文化语境”:
第一是“碑帖之争”,用“碑”去打“帖”,这是从康有为开始的。试想一下,两千多年前的碑不完全算古人写的,古人先“书丹”,在碑上先用红色写字,然后由没有多少文化的匠人在石头上敲出来,敲打雕刻的时候字形已经变化,然后经过两千年的日晒雨淋,已经斑驳陆离。然后今天再让学生拿着毛笔把这些已经不清晰的字从新临摹出来,那不是舍本逐末么?所以我认为应该看帖,刚才给大家看的那些帖就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真迹。
第二是北大在“五四”时提出了有问题的“三大纲领”,严重的影响传统的读经乃至书法写经。这“三大纲领”到现在都早失效了,第一是“打倒孔家店”,最初由一个四川人吼出来在北大放大,但是到如今“孔家店”不但没倒,而国家宣布到2011年要在全世界建立五百所“孔子学院”。第二是胡适提出“全盘西化”,中国可能全盘西化么?绝不可能!第三是钱玄同提出“废除汉字”,北大王选教授终止了这场闹剧。“简化汉字”已经简化三到四次了,设想一下,如果终于把汉字简化变成拼音,就意味着很多典籍会在一天之内全部失效,如果不借助专家翻译,多数古文经典人们都看不懂,这是多么残酷的文化毁损,多么严重的文化断根!在我看来,“废除汉字”表面上是为“方便写作”而努力,实际上是在断中国文化的命脉,没有了汉字当然同样把中国书法的根本也断了。如果“中国书法”拿着毛笔字写26个拉丁字母,将是怎么样的一种文化颓败的景观?!
第三是“文革”时期反文化运动的后遗症。诸如那时的“民间反对精英”在今天艺术里面仍然存在。如果全中国都在唱卡拉OK,那么帕瓦罗蒂就会在中国“绝迹”;如果全中国都在提倡那些“打油诗”,李白、杜甫、屈原就“被边缘”了;全中国都在读那些所谓“时尚”小说,《红楼梦》就“不合法”了……,所以经典非同一般。人们没有意识到,这种“民间”反对“精英”的做法,在书法界甚嚣尘上,值得注意。
第四是20世纪末进入“后现代时期”,出现了“非汉字书法”、“行为艺术书法”等,这些打着“前卫”旗号误导中国艺术界的做法是有问题的。我认为20世纪初的“碑帖之争”,用“碑”来打“帖”,挫败了“文人书法”的“正宗地位”;“五四”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废除汉字”……使得书法的“正宗地位”边缘化了;“文革”的“反文化”,使得经典变得“不合法”了;然后是用“现代西方”的东西来“打中国”,让“中国”变得边缘化,这是很危险的。
    紧跟着一个巨大事实就是,“中国书法”在20世纪被边缘化了。首先,书法属于艺术,艺术在中国学术史上的“经”、“史”、“子”、“集”里面,属于“集”部,已经是属于“末流”了,因为前人做学问重在“出经入史”。我们应该提升书法的文化境界,让书法从“技术类”的“艺术”开始进入“文化”。第二,书法从通讯、告示、公文等行政工作中退出来,今天发一个通告,还在用毛笔写么?现在连那些仿唐、仿宋、仿明街的店铺招牌,都用电脑调的字体,很少用毛笔实际写了。第三,书法从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制度中退出来了。现在没有一个综合性大学全校开展书法课,就连北师大、首师大这样有书法研究所的学校,都没有全校开展的书法课。那么中、小学当中只是作为业余爱好,而在日本、韩国到现在中小学生必须上书法课。中国是书法的原创国,可现在连日本、韩国都不如。第四,书法从社会精英当中退出了。今天的社会精英有几个能写好书法?过去北京大学的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都会写书法,有一本《老北大书法集》,从校长到讲师今天看都称得上是书法家。但是到了世纪末,北大两千多名教师当中,能写好书法的不多。这是为什么?难道不该想一想么。还有有一个问题是2000年的时候全球学习汉语的人不到八百万,到现在全球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有六千万人,“世博”以后就可达到一个亿,这一亿外国人学了汉语以后不写书法,是不可思议的事。谁来教书法?可能有人认为都已经“现代化了”,谁还写五千年前的毛笔字啊?
当国内书坛出现上述这种状况时,再来看看书法国际论战中的话语权问题。首先是中国刚刚成立了“孔子学院”,马上韩国就成立了一百个“世宗学堂”,日本马上就成立了近百所“日本语中心”与中国抗衡。中国人认为书法不重要之时,韩国却开始书法“申遗”,然后在一些学者的劝导下中国开始“申遗”,幸好最终获胜。
我前年在韩国开学术会,韩国有位博物馆馆长在论文宣读中居然提出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高丽纸写的。我大吃一惊,针锋相对提出四个问题:第一,据我所知中国的纸是在公元四世纪末传入韩国的,你凭什么说353年(四世纪中叶)写的《兰亭序》是用韩国的高丽纸写的?据我研究,韩国的高丽纸在明代时候才被广泛使用,所以在中国的纸还没有完全传入韩国时候,韩国生产不出让王羲之写字的纸。第二,中国当时南北政权对峙,王羲之迁到江左,互相片纸难通。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韩国所谓的高丽纸,通过了东北、华北、中原最后传到浙江的绍兴?第三,在中韩的古文献当中,哪一本书、哪一个人、哪一年写有相关的记载,请告诉我。他说没有,我说那这样臆测就叫信口雌黄。第四,为什么不尊重中华民族的情感,要拿书法两个“第一”——第一书圣、天下第一行书开刀呢?文化战争正在东亚悄然兴起,中华民族绝不因为书法是“小道”而“壮夫不为”,必须“寸土必争、锱铢必较”。
然而,第二次在韩国出席国际会议时争论得更加厉害,开会时韩方突然宣布要在东亚国家中推举出书法统一名称和英文相配合,于是他们大胆宣布要“废除”中国的“书法”和日本“书道”二词。我问凭什么,他们说就凭一个“法”字,说“书法”的“法”字就是教小孩写字的“方法”;我又问他们为什么还要废除日本的“书道”一词呢?他们说,“书”是“技”不是“道”,“技近乎道”,还达不到“道”,这个词又太高了。而韩国叫“书艺”正合适,就是“书法艺术”,所以废除你们中国的“书法”——因为它“太低”;废除日本的“书道”——因为它太高;韩国的“书艺”正好。我发言时说你们错了!如果是“书法”的“法”字是小技,请问“佛法”之“大法”是什么“法”,你敢说是诵经的“法”、读经的“法”?非也。我提出针锋相对几个问题:第一根据我的研究,“书法”的“法”字在战国文献就记载了;“书道”在唐代张怀灌的《书断》里也出现了,距今一千二百多年了;“书艺”最早出现在宋代黄山谷的记载中,距今九百八十多年了。为什么要以一个九百八十年历史的词汇为基准来改易具有两千三百年历史的词汇呢?第二,为什么要改“书法”、“书道”、“书艺”,他们说是因为要跟英文词(Calligraphy)配合,我说其实中英文已经相配对译了,现在已经有了书法的专属英文单词,所以全世界应该统一为“书法”(Calligraphy)才对。第三,“书艺”作为统一的名称用于韩国书法是在1945年,也就是说才仅仅六十多年,怎么可以据此来废除两千三百年前就产生的“书法”这一称谓。我说这三个词都是中国人创造的,送给你们这么长时间,没有收版权费就已经很客气了,你为什么还要废除的呢,匪夷所思!所以我坚持申辩必须用中国“书法”代表东亚书法并同西方互动,因此,我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将中国书法全球化。
撒切尔夫人前不久发表了一番话:“中国不会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进而削弱西方国家的具有播撒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即使中国巨大的经济崛起成功,中国充其量只是一个物质生产大国,在精神和文化生产创新上是一个无须重视的小国”。撒切尔夫人不是凡夫俗子,她说这番话必有深意,代表了西方的集体意识。我做过一个统计,中华民族在明朝以前,中国对全人类原创性巨大贡献有四百多项。进入清朝乃至当代,一项都没有。有人会有疑问:全民唱的卡拉OK是谁创造的?是日本人创造的;先锋艺术家玩的“波普艺术”、“行为艺术”是谁创造的?欧美人创造的;中国有什么?现在文化、艺术各个方面——建筑,中国人用的都是西方人的设计;小说、诗歌,到现在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现在看来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书法,是西方做不过中国的!
更加严重的是,“汉字文化圈”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大幅降低缩小,已经不再产生多大的文化影响力:1945年以后,朝鲜半岛废除了汉字,汉城——今天改名叫“首尔”;日本也废除了大部分汉字;新加坡更是以英语为荣耀;越南废除汉字将近二百年了;中国大陆的简化字也在进行,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很危险。不管怎么样要尊重一个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就在于中国确实崛起了,中国在今年超过日本变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总量十年左右就将跟美国持平。当中国变成世界第二强国时候,世界有理由要中国人拿出思想、拿出智慧、拿出纲领、拿出方法、拿出新思维,我们当何以堪?仅仅拿出两千五百年前孔、孟、老、庄的东西吗?难道中华民族不再需要创新吗?当中国的经济GDP已经达到这么高的时候,文化崛起不应该成为时代最强的吁请吗?
我在想,中国人如果自己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别人必贬之;中国的书法在国家将沦落的时候,必是一派破败之象;当这个国家是一种欣欣向荣的崛起的样子,书法必须呼唤正大气象。在我看来“正大气象”正是中国文化崛起的绝妙的“美学因子”。
我相信中国文化必定会复兴。在世界文化大转型的时代节点上,中国文化应该扬弃其僵化的元素,发扬其美丽的精神,为人类的幸福指数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走向文化大国崛起之途时我们的书法文化,我们当坚持走在“文化书法”之漫漫长路上,坚守“回归经典,走近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书法理念!
谢谢大家!
现场问答
问:王教授好,我是艺术学院的博士生,谢谢您到美国来讲中国文化和艺术。我们美国人的先锋艺术在全世界传播,而中国的艺术却很少见到?中国艺术和美国艺术有对话的可能性吗?
答:中国纸质媒介的书法、绘画已经存在两千多年。欧洲油画也有五百年的历史。而美国在1945年才开始执世界牛耳,你们的艺术既比不过东方大国两千年的纸质媒介,也比不过欧洲的布上油画,所以美国注重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政治波普、观念艺术等。这种偶然性的艺术是政治大过艺术诉求的,而且导致了中国、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都在追逐这种前卫艺术,而忽略了本国的文化遗产。但是今天,美国所谓的前卫艺术使得艺术家短命——猫王在人均寿命82岁的当代只活了42岁,杰克逊只活了50岁!它告诉人们身体开始造反——不仅这种艺术是短命的,艺术家也是短命的。而在中国唐朝人均寿命只有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22:51 , Processed in 0.09861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