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高校艺术学1978年以来的学术历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21:3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高校艺术学1978年以来的学术历程


张法
                    
一,起点形势:中国高校艺术学的现实语境。
艺术学,在中国高校机构设置和学科分类的落实,反映了两个有趣的问题,一是学科划分是以“场”为中心,而不是以“点”为中心的,二是学科的设置,是学理体系、现实需要、文化理念多方面合力的结果。中国艺术学,正处在一个三方面合力的复杂张力之中,第一,从学理层面,艺术学,在西方的主流学术中,包括八大艺术门类(首先是六大类,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戏剧,20世纪以来,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电视作为第八艺术),艺术是共性,是在这对八大门类的综合中产生出来的。当然还包括一些小一些的艺术门类,如舞蹈、书法、工艺等。这里的“小”一是指在学术体上的地位(如舞蹈),一是指的非世界主流的本土文化中的门类(如书法)。第二,在高校机构中,对艺术学的设置,要考虑到(1)社会对现实的操作性需要(数量规模)和(2)各艺术门类与其它学科的实质联结,这样文学与其物质载体语言结合构成语言文学学科(包括中文和外文),建筑与其庞大的技术内容一道构成建筑学科,并由其最可定量分析的技术性进入工科学科,这样中国高校的艺术学,在以学位分类、院系设置中呈现出来的学科体系,就是排除了文学和建筑之后的其它艺术门类的总合。另外,近来设计的社会需要日益增大,它被散布在各个学科群之中,也成为艺术学的一个门类(艺术设计学)。第三,文化总体中艺术有一个定性和要求,而各门艺术由于自身的特性在参与文化总体运动时是不平衡的,一些艺术门类进入了社会的公共视域,担当了文化前卫的角色,因此其前进受到了文化整体演进逻辑的重大影响,本身也与文化整体进行经常性的互动(如影视),另一些艺术门类则主要在自己的学术和学院以学科建设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学术进步。
中国高校艺术学的发展受这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理层面的整体性一方面被机构层面所分裂,但又在结连艺术各门类的基本理论教科书《艺术概论》中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来。学理和机构层面虽然受社会的定性和需要所影响,但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又是保卫自身存在的一个有效手段。总而言之,这三因素决定了中国高校艺术学的现状构成。

二,1978~1985中国高校艺术学的性质转折
共和国前期,中国高样艺术学受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共和国前期的意识形态对艺术的定性(艺术具有阶级性,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二是与意识形态相关联的由苏联学院体系而来机构设置。改革开放初始,艺术学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潮中,在与以上两大因素相关三个方面进行了开拓。
一是重定学科新位,表现在否定阶级论和工具论,尊重学术和学科本性,这一阶段在,理论上的主战场是由文学来进行的,而在艺术上主要体现在两大艺术门类电影和美术上,电影上从出现接吻镜头(《生活的颤音》1979)开始让电影从狭隘的斗争走向广阔的生活,美术上的伤痕画、人体画、山水画、现代派的出现,标示了学科本性的重立,这是第二点。这些艺术上的突破(其实是回归)都伴随着激烈的理论论争,如罗中立《父亲》(1979)引起的理论争论,与艺术究竟怎样才能真实和典型地反映现实相关,实际上是重识艺术本性和重识现实真实;由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关于人体模特儿》(1979)开始了持续的关于人体画的讨论;在这两种讨论中,如果说第一种更强调艺术的文化功能,第二种更关系艺术的学科建设,那么,这些理论论争已经包含,并与之相应和的,就是第三点:对艺术形式的强调,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吴冠中以两篇宏文《绘画形式美》(1979)和《关于抽象美》(1980)开拓了对形式美感的理论探讨,标志着通过对艺术形式的强调来探求艺术学的学科新位,而学科定位的重识,又开拓着艺术与文化整体的关系,重探艺术在文化整体中应有的功能。
以后艺术专业设置在中国高校布局上的改变就是既与学科本性相关,也与对艺术的文化功能的重识相关联的。

三,1985~1990中国高校艺术的文化先锋作用和世界接轨功能,
在1985年左右,在艺术形式上向世界接轨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潮流,这一新潮既是表现为一种志在学科建设的思想突破,但更主要是表现为一种与社会-文化整体紧密关联的文化先锋作用。在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当一门学科具有文化的先锋作用,就会反过来对对学科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时文学上有伴先锋派而来的讨论,音乐上有随摇滚乐出现的而来的辩谈,电影上有关于注重形式创新第五代而出现的争论。但是最具代表性的是现代美术新潮,各种西方现代派美术形式,都被或用旧名或有新号,由中国美术界的青年一代涌呈出来,抽象派、立体派、野兽派、新具像、后古典、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新野性主义、汉字批判、行为艺术,众彩纷呈,每一个大派小派的出现,每种自认为很“现代”的画展和行为,都有着理论性的宣言、前言、后记。这一新美术大潮在1989年2月于中国美这馆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示,其理论总结,主体体现在两本专著之中,一是吕澎、易丹《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1992)[1],二是高名潞《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1991)[2]。无论现代艺术在作为文化先锋的运动过程中显出了怎样多重色彩和多重内容,但它使现代艺术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具有了理论上和实践上合法性,它使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在观念上和技术上结联在了一起,它以一种社会运动的方式确立了现代艺术在公众中的地位。它使整个走向世界的中国社会从现代艺术的角度来看待艺术问题,使中国学界从现代艺术的角度来思考艺术学的学科建设问题。
1980年代的现代艺术大潮强烈明确的追赶世界,移置先进的目标,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传统的重识,当时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李小山发表《当代中国画之我见》(1985)[3]作下“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的结论,把自中国现代进程以来的中国画在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又一次提了出来。引发了一年多的集中性的热烈讨论。其中对之对立而又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潘公凯的《绿色绘画略想》(1985)[4]认为东方和西方文化代表了人类的两大基本倾向,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截然对立一生一死的问题。这一问题虽然由绘画界提出,但在艺术学中,又是一个对一切艺术门类都有普遍的问题,从更宽广的角度看,也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文化,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是怎样相互影响又怎样共同形成中国现代文化的。这个问题至今还在以各种形式,因不同的因缘而反复出现。

四,1991~2004,中国高校艺术学的重新整合与基本面貌
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高校艺术学进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主要艺术门类在自身境遇的推动下,对有关艺术学的根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本质性的推进;二是中国高校的学院体制改革向世界接轨中出现新貌,三是中国高校艺术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990年代以来各主要门类大小不同轻重各异地对艺术学中具有普遍性的大问题,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艺术与文化,进行了理论上的推进。具体来说,美术学在对风格流派的综合上进行得较好,其主要成果体现在张晓凌主编,高校教师和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合作一套“中国当代美术现象批评文丛”中,有《新古典风艺术》(余丁)、《新文人画艺术》(陈绶祥)、《新生代艺术》(吕品田)、《新表现艺术》(胡戎、黄丹麾)、《观念艺术》(张晓凌)、《波普艺术》(孙津)等十本。[5]从书名就可看到,作者从一种综合的角度,把建立在各多资源(西方古典艺术、西方现代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基础,又结合中国当下情况而产生出来的各种艺术风格进行了学理的统合,呈现了一种多样性并存和互映的景观。
而电影学随着中国电影的迅速发展从两个方面展开了问题,一是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张艺谋电影在国际上频频得奖,引发了这样的思考:中国电影的中国目标和世界目标是什么?在电影的获奖中,有无迎合西方主流趣味,呈现西方想看的中国奇观的问题?中国电影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有无陷入西方文化霸权的暗导问题?二是中国电影走向商业市场,政治效果、艺术目的、商业利益使电影进行着崭新而重要的组合,电影与电视剧一道构成了新时代影视文化的新课题,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在影视上进行着一种有三大磁场相互较力,呈现为色彩斑斓的景观。电影学和电视学由于紧贴现实,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理论论争。在理论上交织着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艺术与商业、政治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对立与关联,矛盾与互补,多样的冲突和多种的换位,在现象上,每一部重要作品的出现,上面所说这些理论对立都以不同的角度和不等的成份借此缘出场,展开讨论。从1990年代初的《渴望》直到2003~04年的《英雄》《十面埋伏》。在影视理论上,戴锦华、尹鸿、王志敏、周星等一批教授的理论和批评代表了高校的理论水平。
建筑是与历史进程同步的,现在到每一个城市,都可看到1980年代,19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的不同类型的建筑形式,可以看到中国传统与西方建筑形成的多种结构和多样并置。建筑作为公共空间和人的居行环境,一直是各种理论争论的战场。作为艺术门类的建筑学一直被实践拖着向前,其学术表现主要是理论历史和争论现实。历史的梳理成就甚多,现实的争论难以统一,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应当怎样进入现代建筑形式,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建筑形式应当怎样在中国建筑中呈现,一直在争论着,而且要继续争论下去。中国建筑界有很多在现实中领任务的工匠,少有站在中国现代性与世界全球化高度进行理论创新的大师。正如建筑因其自己庞大的技术性质而成为高校学科分类的工科,城市是一个更庞大的跨学科门类,与之相关的是美术学中雕塑。在中国古典型城市向西方现代型城市的转变中,城市雕塑作为一个城市问题和作为一个雕塑学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的战场。这里有不少在实践推动下的现象研究,但是缺少高瞻远瞩的学术成果。
从以上三个艺术门类可以看到艺术与文化的紧密关联,与之相应,高校艺术学的机构设置在从苏联型向西方型的转变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首先表现在机构发展上,许多各综合性大学都新建了艺术学院或艺术系,直接汇入到中国大学的整体学术氛围和人文素养的新型结构中,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艺术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素质的培养。这是一个符合艺术学在文化整体和教育整体中功能和作用的方向。第二,作为艺术学学术研究的高水平机构,迄今为止,高校有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5个,博士点17个;与艺术相关的建筑学博士点7个,有艺术学相关的美学博士点5个。如表:[6]
艺术学二级学科名称
博士点
重点学科
与艺术相关的建筑博士点学校
美学博士点学校
艺术学
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
天津大学建筑学
同济大学建筑学
东南大学建筑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史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美术学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
音乐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舞蹈学
北京舞蹈学院

戏剧戏曲学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社科院系统的艺术学博士点
社科学系统的美学博士点
电影学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单位名称
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电影学戏剧戏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美学
广播电视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设计学
清华大学
苏州大学
清华大学

表中附上了与艺术学相关的建筑学和美学博士点,还有社科院系统的相关博士点,以为参考。
同样整个艺术学方面的科研成果也呈上升趋势。下面的表是从通过对国家图书馆目录中相关部分的统计而来,虽然达不到百分之百的全面,但大体上可以反映出基本的情况,里面的成果虽然不完全是高校,但高校占了相当的比重:

1978~2004中国图书馆关于艺术学科著作统计表[7]
      年代

艺术门类
1978~83
1984~91
1992~2000
2001~03
2004
总数
建筑
建筑理论
3
110
381
251
62
807
建筑史
27
60
194
108
29
418
建筑译著
2
35
66
85
8
196
美术
美术理论
147
421
795
427
87
1877
美术史(中国)
20
76
152
70
23
341
美术史(外国)
7
72
95
43
15
232
美术译著
9
54
71
44
12
190
音乐
音乐理论
12
19
38
29
8
106
音乐史
32
80
191
148
25
476
音乐译著
15
21
26
31
2
95
电影


电影理论
41
150
232
115
51
589
电影史(世界)
12
22
50
20
4
108
电影史(中国)
9
30
98
38
10
185
电视
电视理论
0
31
141
81
27
280
电视史
0
16
87
29
12
144
戏剧(含戏曲)
戏剧理论
84
252
315
163
41
855
戏剧史
37
115
223
89
13
477
书法
书法理论
29
111
183
101
26
450
书法史
2
18
90
52
6
168
城市
城市理论
7
26
219
191
54
497
城市史
4
32
106
43
7
192

相对于各艺术门类取得成就来说,艺术学的总体理论是十分落后的,由于教学的需要,《艺术概论》自1983年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写组出版第一本以来,根据中国图书馆相关目录,共出54本,如下:

1978~04中国图书馆有关艺术概论统计[8]
       年代
类型
1978~83
1984~91
1992~2000
2001~03
2004
总计
艺术概论
2
8
20
22
2
54

在这54本书中,三本各艺术院校使用得较多的教材是: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写组《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孙美兰主编《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1994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二版,2004年获精品教材)。这三本教材既可以代表四个时期,但又显出了在体系上的一致。在体系结构上,彭著可以说是在体系上的集大成者。该著把艺术概论分为三大方面,一,艺术总论,包括艺术的本质、起源、教育、在文化系统中的位置,二,艺术系统,包括艺术创作、作品、鉴赏,三,艺术种类,包括实用(建筑、园林、工艺、书法)、造型(绘画、雕塑、摄影)、表情(音乐、舞蹈)综合(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语言(诗歌、散文、小说)艺术。1978年以来的《艺术概论》写作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初步满足了艺术学科的教学需要,但与艺术学的实际学术进展,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总体角度上,以艺术为中心去组织一个逻辑体系,在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关系上,尚欠深入。比如,建筑是一个综合体,文学也是一个综合体,以从艺术学角度把握,也可以从其它角度把握;在以逻辑为中心而排除历史、文化差异的同时,没有从这一差异中提取重要问题进入这一逻辑体系。如中国、西方、印度绘画,或西方古典和现代绘画对空间性质的不同理解对一般绘画理论的影响。
第二,没有考虑各大艺术门类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的不同,如文学、绘画、音乐、影视,在创作(生产)和欣赏(接受)中基本是不一样的,文学和绘画是个人性创作,戏曲和戏剧是集体性创作,电影和影视是企业性制作,而艺术概论中作了非常简单化的处理。这54本概论在涉及艺术创作时,基本上是进行的只适合于绘画和文学的个人性创作模式。与之相应,欣赏也作了很简单化的处理,小说、绘画、音乐、建筑、戏剧、电影、电视这些不同的艺术在欣赏上既有统一的一面,更有完全不同的一面,在艺术概论中,差异的一面常常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第三,由此对各门艺术的特性理解不够,从而上升到艺术总体理论的时候,没有达到应有的真正的综合高度。另外艺术各二级学科有较大的差异性,讲艺术概论也应相应考虑该学科的性质,而突出与之不同的性质,目前的艺术概论在统一性上多,在特点性上少,即更符合各二级学科的艺术概论少,离把某一具体艺术门类的学生提高到艺术学整体高度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当然,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需要经过相当的努力才能达到。

五,对艺术学学科中修改个别命名的建议
现在的学科目录,艺术学为一级学科,下面有二级学科八个: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电影学、舞蹈学、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学、艺术设计学。这里二级学科里的艺术学实际上是艺术理论,艺术理论取名艺术学是可以的,但与一级学科艺术学同名容易产生错解和理解上的困扰。整体艺术学分级体系的语境决定了命名原则的基本要求。在学理原则、现实情况、命名的规律三方面的综合里,把二级学科的艺术学改为“艺术理论”,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认知逻辑,特别是有利有学术体系中的分级识认和术语明晰。



[1]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2]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 载《江苏画刊》1985第7期

[4] 载《美术》1985第11期

[5] 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6] 该表的数据由教育部社政司提供

[7] 此表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林早进行调查和制作

[8] 此表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林早调查和制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9:23 , Processed in 0.10190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