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新思维的逻辑学基础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07:1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新思维的逻辑学基础
来源:原载《南开学报》2006年第6期 作者:张晓芒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正越发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但在创新教育中,有一种忽略逻辑思维作用的倾向。但是,人的思维素质作为一个整体,在认识世界、发现世界、创新世界的过程中,是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效应,它也必定以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为基础。因此,在思维素质、能力的教育培养中,惟有更加重视逻辑思维的基础教育,我们才能在创新活动中,真正把握“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本质据为己有”[1]。
  一、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有关创新思维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中外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大致有天赋说,认为创新思维能力是天赋的,是一种以非逻辑因素甚至是一种“神秘力量”发挥主导作用的思维活动;顿悟说,认为创新思维是通过灵感、直觉、梦境、联想等一系列非逻辑思考方式,在偶然激发的、突然产生的“顿悟”指导下,产生了新的发现或启迪;发散思维说,认为“创新思维在本质上和发散思维是统一的,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2];张力说,认为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有机统一,并且两者之间保持着“必要的张力” [3],“辐合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结合是创新思维运动的基本形式”[4];整合说,是一种“展开·整合(expantegration)的思维方式”[5],“是一种整体论的思维方式,也是适应新时代的创造性思维方式”[6]。
  但上述的这些观点,基本上不太强调甚至抹杀了创新思维的逻辑思维的基础作用。而笔者则从创新思维的动力、基础、方式、结果、要求等方面,对创新思维给出了一个新的界定:创新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智力品质,它是在客观需要和伦理规范的要求下,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在已有经验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及新获取的信息的基础上,统摄各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利用大脑的有意识的悟性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敏捷转换和灵活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获取的信息,以具有超前性和预测能力的新的认知模式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及规律,并进一步提出具有独特见解的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即:
  动力:客观需要;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思维主体的好奇心。
  基础:已经具备储存的知识和经验;新获得的信息。
  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成果、思维方法。
  结果: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新形象、新办法、新思路。
  要求:必须符合伦理规范。
  其中,“动力”中的“问题意识”来自逻辑分析与逻辑批判精神;“基础”中的知识和经验包括了自发的逻辑感觉和自觉的逻辑意识;“方式”中包括了逻辑思维方法;“结果”中包括了逻辑论证的结果;“要求”中包括了逻辑的求真精神与求善精神。
  尽管创新思维的各个部分均包含有逻辑的因素,但创新思维仍然是与逻辑思维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是由它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其一是独创性,指思维主体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不局限于原有的经验和知识,能够突破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实现认识或实践的新飞跃;其二是灵活性,指思维主体的思维活动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局限,不恪守一种稳定的有序性,其思维方式、方法、程序、途径等都没有固定的框架,允许思维的自由跳跃,它往往借助于直觉和灵感,以突发式、飞跃式的形式寻求问题的答案;其三是综合性,指对已有思维成果的综合运用,同时也指是对多种思维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对直觉和灵感方法的运用;其四是批判性,指在创造性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认识对既有知识、经验和常规思维定势的质疑。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是在不断的创新活动中前进的。但人类最早形成的思维工具系统却是逻辑学。“逻辑”作为理性认识阶段的思维形式,是人们思维活动的主要体现者,是人们认识世界、沟通交际的主要思维形式。原因就在于人们认识的世界首先是一种相对稳定存在的世界。面对客观事物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使得“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7]。这也使得每一代人,从小至大,时刻在接受着经验逻辑的训练,不断积淀着经验逻辑的感觉,使之在潜移默化中似乎有了“先在”的性质。
  例如,有四张牌:A、B、4、7。
  规则:如果一张牌的一面是“A”,则另一面是数字“4”。
  问:翻哪一张牌,以确定这条规则是否成立?
  试验的结果是,第一翻得多的是A;第二翻得多的是4。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必要条件的肯定肯定式已经牢固地潜存在人们心里了。但此时最恰当的翻牌应该是7,但没有一个人翻。因为在题干中没有表征B和7。这也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地是依靠经验逻辑的感觉来思维,需要理论逻辑所指导的否定否定式缺乏稳定的逻辑意识基础。
  又比如,“譬”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以“类事理”上由此及彼的意义解释,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认知心理。[8]而这种思维方式也是在经年累月中形成的。如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实际是在阐述成语字面意义所负载隐涵的深刻道理,从而在“类事理”上,得到一种新的意义解释。
  正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逻辑”已经成为“熟知的东西”,因此,在“头脑更清楚”地“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用思想的首尾一贯性去帮助还不充分的认识” [9]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沟通的正常进行,相异思维路径的交叉需要,人们都在寻求一个共同的思维接口,使人们的对话成为可能。这种共同的思维接口,就是大家都必须遵守和分享的思维规律和规则,是规范人们思维进程的“共许”的“道”和“理”。它们规范着沟通交际双方对于沟通信息中的概念的确定性认识、判断的恰当性认识、推理的一致性认识、论证有无充足理由的认识。这些“共许”就是客观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为,虽然客观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内,它们却总具有相对的质的稳定性,是什么就是什么,反之亦然。这种客观事物在确定时空内的相对静止、相对稳定性,要求相应的认识的确定性,这就为人们的正确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在落实这种“共许”的过程中,也只能从“共许”的集中体现入手:一是思维的对象要确定;二是概念要确定;三是判断要确定;四是推理论证要首尾一贯。[10]
  要言之,“思维的确定性”是逻辑思维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同时也是逻辑思维中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它体现了逻辑思维规律的基本要求,并将这种要求贯穿在诸逻辑思维形式的规则中,因此,它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要领。掌握了这个要领,“从事这种形式逻辑的研究,无疑有其用处,可以借此使人头脑清楚”[11],使我们“在思想上得到真理而在行动上得到自由”[12]。
  二、创新思维的逻辑学基础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而创新思维作为一个思维过程,是奠基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的。而前述的几种有关创新思维的界定,却恰恰不太强调甚至抹杀了创新思维的逻辑思维的基础作用。应该说,无论怎样的创新思维形式,均须臾离不开逻辑思维的基础作用。
  第一,虽然创新思维要求思维的灵活性,但在创新活动中,无论思维如何创新性地发散,都受如何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驱动,其指向问题的意识与目的性必须是明确的。而这恰是逻辑思维的确定性的思维要求所决定的。因为,任何“问题意识”都是逻辑思考的结果,不管它是潜在的,还是明显的。
  第二,从创新活动过程的思维时间上看,无论思维怎样以非线性的、发散的思考方式,“神骛八极  心游万仞”地发散出新的观点与想法,这种“发现”成立不成立,可行不可行,最终还必须由线性的、有序的收敛思维来进行理性的“最优收敛”,以使思维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在缔造灵性空间、活化思维、提高认知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层面上,过滤各个创新思想,并通过创新漏斗,形成创新思想流。在这个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综合过程中,思维以逻辑思维中的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形式,围绕创新点的轴心,进行排他法的比较取优论证:
  p∨q∨r∨s
  ﹁p∧﹁q∧﹁r
  —————————
  s
  而这个过程就是逻辑验证的过程。
  如美国著名的产品多元化跨国公司3M公司,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创新机制。公司在各个事业部内为员工提供发明创造的场所和设备仪器,允许部门员工拿出15%的时间从事个人感兴趣的工作方案。这就是有名的“15%规定”。在这种群体性的创新活动中,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杂乱无章的创新(随机性强);经过设计的创新;指明方向的创新(有序的创新,计划性强)。[13]这就使得群体创新活动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既打破原有的思维格式,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又必须以逻辑理性为指导,从而在创新过程中,达到发散与收敛的和谐统一;从而在“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14],而人们“要真正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僵化”[15]。
  第三,从创新活动过程的思维空间上看,无论探索创新发想的过程是一个怎样的无限过程或概率过程,它也只是增加了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创新发想的实现概率。但这种发想的产生与实现过程,总是有它的合乎逻辑的东西,总可以若明若暗地勾勒出一条产生过程的逻辑轨迹。例如,在进行发散思维时,其发散的方向总有其逻辑依据,而不是毫无根据的胡乱发散。所谓创新发想的无限空间,当是指有逻辑根据的无限空间。如果没有既有的知识、经验被用来进行逻辑的改造,任何创新发想都是难以产生的。同时,即使创新思维以其突发性、无序性、跳跃式的方式顿悟出一个“发现”,在其问题的提出与产生过程中所留下许多因果关系链的空白点,也有待于逻辑思维的验证进行填补。
  第四,从思维方式的类型上看,无论创新思维怎样以变异性、多向性的思维寻找尽可能多的思路,也是为逻辑思维的线性指向提出更多的设想,提供更多的选择对象。在这种选择中,每一条不定向的思维指向,在逻辑思维参与下也就同时成为一条定向的思维指向。如没有这种规范性、定向性的有序指向来追求结论的创新有效性,创新思维的不定向的无序指向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希望进入一种全新认知境界的理想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在“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认知过程中,如何选择“最佳路线”,体现了在松散的可能世界的视阈内,潜存着严密的现实世界的逻辑要求。即多值的选择认知,最终必须要落实到肯定与否定的二值选择的基点上。这样才可能使创新发想既是新颖独特的,同时也是正确无误的。
  一般认为,从与大脑半球的关系上看,创新思维主要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与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联系较为松散,有时甚至不相联系(如直觉)。它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既有可能发生在显意识中,也有可能发生在潜意识中,从而在“神骛八极,心游万仞”中“豁然开朗”,领悟或发现与常识有违的想法。
  虽然有人认为,潜意识和自觉意识的根本区别在于,心理过程受不受自我控制。受自我控制便会有一个明确的注意中心,一个明确的运作方向、运作方法,以及一个明确的运作目的。否则便无。但潜意识之所以形成,仍然是经验在起着触发作用。它的直接结果,就是以敏锐观察的能力,触发对物理、事理的认知、顿悟,产生一种“直接的知觉”,即直觉。
  “经验”作为一个合成词,其本意包含着两个重要的义项,一是表明一种观念来自实际的经历;二是表明这种观念在经历中有它的效验。这是因为,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其思维特征是实象,“它们虽未揭示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却已经包含着事物的本质规律,已经触及到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6]。由于经验对客体的把握仅仅局限在外在的“象”上,尚未深入到内在的“理”,从而使之具有了两重性,一方面,经验是真实的,它来自实际的经历,又在一些情况下显示它的效验;另一方面,经验又是有局限的,它未必能把握事物的真正的因果性和必然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认为,由经验触发的直觉、顿悟是最没有逻辑思维参与的思维形式。
  但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历为基础的任何直觉、顿悟,一定有大脑内反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逻辑思维过程,只是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它罢了。它所产生的发想可能暂时跨越了严谨推理、论证的程序,把思维素材有机地连接在新的形象系统中,以全新的眼光探索问题,从司空见惯的常识中发现“见怪不怪”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其最终是否成立,还必须转换成语言,以逻辑思维的形式,从最简单的概念、判断开始,采取一种层层有据、循规蹈矩的逻辑推理论证。这样才可能使每一个创新发想既符合实践的需要,也符合科学的真理。
  如今每年都要进行一些社会综合能力考试(MBA、MPA、GCT、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真假话问题和匹配问题是这些考试中的常见题型。
  “真假话”题型一般以“二真一假”、“二假一真”、“三真一假”、“三假一真”、“二真二假”的形式出现。但无论何种形式,肯定都有一对“真假”是能够确定的。这个“直觉”是在做了类似的一两道题后的经验。因此,对于这类题,首先可以依靠这种直觉寻找关键突破口。至于如何寻找突破口,则可以灵活地按照题干的逻辑形式,或利用逻辑方阵图找真假,或利用复合判断的负判断找真假,或利用矛盾律在推导中找真假。
  “匹配”题型一般是题干提供几类因素之间不同情况的判断,要求推出确定的结论。许多考生特别害怕匹配试题,但无论二项匹配还是多项匹配,也一定有一对“匹配”是能够最先确定的。这个“直觉”也是在做了类似的一两道题后的经验。依靠这个“直觉”,我们首先找能够进行匹配的一对,然后找相关项填空。
  在利用直觉解这类题型时,不忽视直觉能力与作用是认识问题,而如何挖掘它的潜力则是实践的问题。这个实践的过程,也是逻辑思维的论证过程。
  第五,创新思维的产生受其心理机制的影响,而把握不同心理因素与创新思维之间的本质联系,也需要借助于它们之间“为什么如此”的逻辑联系来认识与理解。即使在文学欣赏中,通过形象思维创新性地理解一种意境,也必须有一种内在的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逻辑联系。
  例如,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其意象性的特点,虽然逻辑学所认为的概念只是揭示了对象的本质属性,无所谓断定,但在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概念简单的排列,所表达的是一种苍凉的意境,已经有了断定。只是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结是隐含的,需要意会。通过这种意会,意境感发了心情,契合了心境,而“感发”和“契合”就是一个心灵映射与逻辑联系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南朝钟嵘《诗品》中有“滋味说”:“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又如,对《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对它们理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思维,很难推断为什么吟唱柳永的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而放歌苏轼的词则必须是“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17]
  第六,按上笔者对创新思维的界定,创新思维有突破和重新建构已有知识、经验的功能。这一功能突出地体现在想象上,它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也是对过去已经形成的那些事物的联系方式进行新的选择或重组的过程,具有极大自由度和超现实性。
  但是,想象是感官在接受事物影响后,在大脑中形成了知觉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变这种知觉形象,形成新的知觉模型的一种能力。虽然柏拉图认为想象是对理念的摹仿,是不真实的,[18]但想象作为一种“摹仿”,必须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目的指向性的心理基础及认识能力,从而才可以在想象的过程中,思维能够把经过改造的各个成分、因素,纳入到新的因果联系中,建立起新的完整形象。这就使得它无论怎样突破或重新建构,逻辑的因果关系仍然是不能须臾阙如的。
  例如,运用想象,可以“神骛八极  心游万仞”,驰骛于各式各样的、空洞的、抽象的可能性中: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阉割过的牛)以为饵,蹲乎于会稽(浙江省山名),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骛扬(奔驰)而奋鬐(鱼鳍)。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同)鬼神,惮赫(震惊)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剖开)而腊之,自制河(浙江)以东,苍梧(广西苍梧山名)以北,莫不厌(饱食)若鱼。(《庄子·外物》)
  这些想象,场面宏大,奇崛峭丽。其气韵生动,豪放峻发。如果没有非凡的想象,是无法如此汪洋恣肆,大气磅礴的。但“任公子钓鱼”仍然有它的物象原型基础。它只是利用这种基础,进行了再造性想象的改造,这种改造仍然是认同原有逻辑关系的过程,只不过是将其放大而已。
  想象还具有决裂的功能,它可以突破原有的物象,创造性地想象出一个不同于原有物象的新物象。例如,2004年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42题:
  一个边长为8的正立方体,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正立方体组成,现在要将大立方体表面涂漆,请问一共有多少个小立方体被涂上了颜色?
  A.296              B. 324             C. 328            D. 384
  如果思维能发挥想象的决裂功能,彻底抛弃当前存在的实的立方体物象,“看到”眼睛所看不到的小立方体,这种新的逻辑关系就找到了:将这个涂上颜色的立方体想象为一个空壳子。既然是空壳子,那么整个立方体数减去里面的小立方体数就可以了。即:
  83-63=xx2-xx6 = xx6
  空壳子对于立方体来说,是一个当前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物象。因此,空壳子属于理性想象的创造性想象,它不依赖于现成的描述,而是依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这个新的物象只能是突破当前存在的立方体物象后的产物。但是,不管思维突破原有的物象与否,前后的思维仍然都是数与形的逻辑关系,只不过没有突破前是常规的数与形的逻辑关系,突破后是创新性的数与形的逻辑关系。
  正是由于想象无论怎样突破或重新建构,逻辑因果关系都是不能须臾阙如的,因此在由感觉上升至理性,再上升至理智的中间过程中,无论怎样“得意而忘言”,潜在的逻辑因素始终起基础作用。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就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19]。
  三、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动
  尽管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两种具有本质区别的思维品质,但在人的整体的思维素质中,它们之间又具有十分密切的、不可分割的互动联系。
  1.确定性与灵活性的互动
  从思维的要求上看,逻辑思维要求思维的确定性。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逻辑思维以其具有的思维形式结构上的不能丝毫改变的“刚性”,要求我们的任何论证都要严密、完整、有序。
  而创新思维则要求思维的灵活性。它要求在认识事物中,思维主体的思维活动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局限,不恪守一种稳定的有序性,其思维方式、方法、程序、途径等都没有固定的框架,允许思维的自由跳跃,它往往借助于直觉和灵感,以突发式、飞跃式的形式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常规思维要求是“让人离开水”,而创新思维则考虑也可以“让水离开人”。这种灵活性以其非刚性的“柔软”,体现了思维认识角度的灵活多样。因此,它没有确定的惟一的思维形式结构。这表明,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基本的原理是稳定的,但说明原理的事例则应该是紧贴现实生活的事例。
  因此,尽管两者在思维的要求上有此不同,但在创新活动中,其指向问题的解决目的却是一致的。刚性的思维要求指向明确,而柔软的思维则要求方法多样。因而纵向上,均是“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整理资料——运用合适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横向上则是对思维主体的知识、记忆、想像、经验、智力以及思维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运用,以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相互作用,体现了思维的综合性。例如,将下列第四行的字母顺序排列出来:
  A、B、C、D、E
  D、C、E、B、A
  B、E、A、C、D
  ? ? ? ? ?
  直觉告诉我们下行对上行一定有某种联系;灵感激发我们将字母序列变换成数字序列;完全归纳推理与科学归纳推理的结合则使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使这种结论的归纳强度等于1。即p(h/e)= p(e/h)=1。即:
  A、B、C、D、E(1、2、3、4、5)
  D、C、E、B、A(4、3、5、2、1)
  B、E、A、C、D(4、3、5、2、1)
  C、A、D、E、B(4、3、5、2、1)
  2.线性与非线性的互动
  从创新活动过程的思维时间上看,在创新活动过程的准备阶段和验证阶段,逻辑思维以线性的、有序的思考方式,提出问题并验证解决问题。它的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时间渐进顺序,即使在推理的省略式中,其省略的部分也是思维者心中自明的。而在创新发想迸发的中间阶段,主要是由创新思维以非线性的、发散的思考方式,通过创新思维的各种具体思维方法,自由地寻求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它往往呈现出一种时间上的突发性、无序性,以跳跃式的方式在时间上留下许多空白点,有待于创新思维发想提出后,由逻辑思维的验证进行填补。
  但是,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在思维时间上又是相互渗透的。任何一个创造性发想的产生,总有它时间上的前因后果。而逻辑思维的浓缩,又可以体现创新思维的经济。例如,有句日本谚语:天刮风,木桶店就要赚钱。在这个因果句中,这种并不明晰的因果关系,是由顿悟、灵感的潜意识感觉到的。但这个简洁的因果句,是可以按时间的发展顺序补齐因果关系链的。追捕灵感的“热线追踪法”就体现了线性思维对非线性思维的论证意义和作用。所谓“热线”是由显意识孕育成熟了的,并可以和潜意识相沟通的主要思路。大脑中一旦“热线”闪现,就一定要紧紧追捕,迅速将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同时推向高潮,以求得一定结果。这也即苏轼所言:“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
  因此,从时间上看,创新成果的实现,是创新活动中三个阶段两种思维进程的整体效应的结果。如果在整个创新活动过程中,将其中的任何一种思维付之阙如,创新成果的产生也是难以想象的。
  3.有限与无限的互动
  从创新活动的思维空间上看,逻辑思维过程是有限过程,只要前提正确,并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和规则,就可以通过有限的推导步骤,得出一个正确的结果。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也大致如此。而创新思维过程却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或称概率过程。它只是增加了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其思维的展开具有宏阔的空间。正是这种无限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创造性发想的实现概率。
  但是,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在思维空间上也是相互渗透的。即前述任何一个创造性发想的产生,总是有它的合乎逻辑的东西,总可以若明若暗地勾勒出一条产生过程的逻辑轨迹。在对发散结果进行筛选、整合的过程中,也必须依靠逻辑思维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甄别和选择,通过创新漏斗,形成创新意识流,并最终导出创新性成果来。同样,在逻辑思维的理性认识过程中,也有创新思维的积极参与。如“假说”是一种逻辑思维形式,单在假说的产生过程中,如果没有想像、灵感、直觉的积极参与,以某种形象的方式来改造既有的知识、经验,假说是难以提出来的。列宁就曾说过:“即使在简单的概括中,最基本的一般概念(一张桌子)中,都有一定成分的幻想。”[20]。如上述“天刮风,木桶店就要赚钱”,无论它的因果关系链多长,在补齐它的思维时间的同时也就补齐了它的思维空间。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这种思维空间上的相互渗透,体现了创新活动过程中思维空间上的整体性,使创新活动得以成为多种思维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
  有时,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在思维时间与空间上本身就是基本同步的。例如,类比思维属于逻辑思维,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进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方法。但同时,类比思维的过程又是一个整合多重信息源以启发思维、激活思维,并在思维的比较过程中重新建构知识的过程。它以“突出——映射——再表征——重构”或“突出——映射——再表征——组合的差异——重构”的形式,使人们的认识从熟悉的问题范围(基础范围)向人们不熟悉的问题范围(目标范围)映射。从而丰富想像,触类旁通,启发思考。在这种辐射式的映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映射,产生于直觉、灵感;但在产生这种直觉、灵感的同时,思维就已经同步地论证了基础问题与目标问题在事理上的相似性或同一性了。例如,阿基米德在发现浮力定律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一种灵感的顿悟,而没有逻辑的类比论证,他是不会高兴地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难怪康德曾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21]而科学家哈定也断言:“如果科学家一生注意细微的观察,训练自己注意寻求类比,使自己具备有关的知识,那么这个‘感觉工具’……就将成为神通广大的仙杖。”[22]
  4.规范性与非规范性的互动
  从思维方式的类型上看,逻辑思维是规范性、定向性思维,以惟一的可行方法追求结论的有效性,故而它的思维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在实现所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步骤严密,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结果可以由以往思维进程的每一步所验证,因此,表现在思维内容中的可能世界要小。而创新思维属于变异性、多向性思维,它以启发性的眼光寻找尽可能多的思路,促进创新发想的生成和生成方式的多样性。它允许思维的自由跳跃,并不要求恪守一种稳定的有序性。因此,体现在思维内容中的可能世界要大。
  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虽类型不同,但在创造性活动中,二者的有机结合却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思维可以广开思路,为逻辑思维提供更多的选择对象,为逻辑思维的线性指向提出更多的设想,以提高逻辑思维的效率。逻辑思维则可以发展创新思维的创新发想,严格论证创新发想的合理性。两者的结合以有序、无序的高度统一,使创新活动可以按照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安排事物的结构和决定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使创新活动的思维成果,能够突破以往知识、经验的束缚,以逻辑思维规范的知性与灵感、直觉的感性互动,进入一种全新的认知境界。
  5.严密与松散的互动
  从思维进程的方向上看,逻辑思维注重纵向集中,长于机械的线性进程,思维进程的每一步都要有充分的根据,都必须采取肯定或否定的形式,有严格的真假规定。而创新思维注重横向发散,长于活泼的辐射进程,以灵活、丰富的想像力,充分展开想像、直觉、灵感的翅膀,以最经济的思维原则,直接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规定性。它所关心的只是如何提出新观点,探索事物发生、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尽管两者思维进程的方向不同,但体现在方向上的作用仍然有有机的联系。创新思维为逻辑思维的严密论证方向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即“条条道路同罗马”的“条条道路”;而逻辑思维则将创新思维的松散的发散方向有目的地集中在最佳选择上,即“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最佳路线”。两者的结合及互动,可以使创造性成果既是新颖独特的,又是正确无误的。如这种思维方向上求同求异的有机结合,使“围魏救赵”、“田忌赛马”成为创新思维活动的经典故事。
  6.与大脑关系的互动
  如前所述,创新思维主要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与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联系较为松散。而逻辑思维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与人的第二信号系统联系密切。它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发生在显意识中。两者的互动在于,充分发挥大脑右半球的功能优势,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宽直觉的空间;并充分利用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优势,将创新发想转换成语言,并从逻辑上进行严密的论证。
  7.对其研究与训练的互动
  在对其的研究与训练上,逻辑思维所研究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们能够将它从不同的具体思维内容中抽取出来,使它暂时脱离思维内容,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样式”,并将其贯穿于一切具体逻辑思维内容中,以其具有的强制性与规范性,成为任何推理、论证都使用的思维形式结构。从而使正确的思维过程都必须遵守,而且凡是符合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思维过程都是正确的。而创新思维所研究的则是产生不同创新思维方法的心理机制,很难将其形式化。
  但是,作为思维主体的整体的思维素质、能力中的不同的思维品质,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又都是可以通过技能训练得以提高的。我们完全可以经过有意识的问题训练,将自发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感觉,提高为一种自觉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意识,并在自为的运用中,将这种意识升华为一种自由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精神。
  总之,科学技术史早已表明,人类的任何一个创造性成果的最终产生,都是难以仅凭某一种思维方式就能够独立完成的。任何一个创造性活动过程,都应该而且必须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相互交替、相互渗透、辩证统一、互补为用,共同发挥整体综合效用的结果。当我们对一个问题“豁然开朗”、“恍然大悟”时,不能说这个很简单的认识缺乏基本的逻辑轨迹;而当我们对一个创新发想进行逻辑论证时,也不能说这个发想原本就可以通过这条逻辑思路得到。因为,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作为思维的工具系统,同所有的工具系统一样,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意义,也有其限定的使用范围。因此,为了使偶然的、不自觉的创新活动转向自觉的、主动的、有意识的创新活动,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创新思维活动中,逻辑思维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张扬、升华,在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人类创新、发展的兼具永恒性(超越时代的不变的价值)和时代性(伴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价值)的时代精神。
  因此,在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教育中,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逻辑思维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科勒斯涅克:《学习方法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6—69页。
  [3] 库恩:《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4页。
  [4] 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的性质、用途与培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
  [5] 陈颖健、日比野省三:《跨世纪的思维方式:打破现状思维的七项原则》,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6] 金吾伦:《知识创新的机制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文史哲》1999年第4期;赵润琴:《创新思维的定义、特点和类型》,瞿麦生主编:《点击经济逻辑》,香港东西文化事业公司2004年版,第508—509页。
  [7] 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33页。
  [8] 张晓芒:《中国古代的类推思想与中国古代宗族社会》,《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2期。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9页。
  [10] 张晓芒:《逻辑思维的基本要领》,《学术论丛》2003年第5期。
  [11]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3页。
  [12] 培根:《新工具》,《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47页。
  [13] 林润辉:<网络组织与企业高成长>,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6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页。
  [15]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地453页。
  [16] 刘文英:《漫长的历史源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16页。
  [17] 俞文豹:《吹剑录》。
  [18] 柏拉图:《理想国》,《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01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3页。
  [20] 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82页。
  [21] 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7页。
  [22] 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1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2:00 , Processed in 0.15546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