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造性思维的评价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07:2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造性思维的评价



一、什么是对创造性思维的评价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对于创造性,一些心理学家将其解释为一种个性特质,而另一些心理学家却将它看成制作一种“创造性”产品。无论怎样,创造性概念的核心都是强调新颖性,它被认为能够“导致新的、独特的、独立的和想象的思维或做事方法”。创造性思维是思维能力的核心,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创、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李洪玉:《思维策略》,104页,天津,百花出版社,2002。)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J.P.Guilford)曾试图在其智力三维(内容、操作、产品)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人的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在他看来,在这种智力结构中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发散性思维和转换,并且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点——流畅性、独特性和灵活性就来源于此。流畅性(也称丰富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观念越多,思维的流畅性就越大。此后,吉尔福德还进一步把思维流畅性分为:用词的流畅性、联想的流畅性、表达的流畅性和观念的流畅性。其中,前三种流畅性必须依靠语言,后一种既可以借助语言也可以借助动作。灵活性(也称变通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开创不同方向的那种能力。与一般人相比,富有创造力的人在思维中出现的想法散布的方面广、范围大,缺乏创造力的人在思维中通常只想到一个方面而缺乏灵活性。独特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打破常规的那种能力,还包括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此外,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思维还应该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也就是及时把握住独特、新颖观念的能力。托兰斯(E.P.Torrance)在承袭吉尔福德的观点的基础之上,还加上了精密性,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还必须善于考虑事物的精密细节,这种观点在科技日益精益求精的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黄希庭:《心理学导论》,465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156~161、176、174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二)创造性思维的评价

托兰斯(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156~161、176、174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进行12年的追踪研究表明,针对“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个问题,教师本身也并非总是创造性的最佳裁判(教师的判断和学生在成年生活中所显示的创造性并不相关)。然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一种对能力的培养,评价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正因为教师判断存在的非“最佳”的可能性,对那些看起来没有表现出创造性的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对于“如何测量创造性”的问题,心理学家对此提出了几种解决的方法(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156~161、176、174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从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出发,用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来衡量创造力。所有任务的反应将根据创造性、流畅性、灵活性三个方面加以评分。虽然某些发散性思维测验(如吉尔福德创造力测验、托兰斯创造力思维测验等)在一定的条件下确实能很好地预测真正的创造性行为,但目前这种以发散性思维为基础的测验理论的依据受到了心理学家的质疑,而且其测验的评分与效度也存在问题。(2)基于创造性与个性的相关,心理学家又研制出关于个性的问卷,以考查学生的个性特征是否有创造性倾向。比较有名的有瑞姆(S.Rimm)和戴维斯(G.Davis)合编的《发现才能问卷》(GIFT)及《探究兴趣问卷》(GIFFT)等。由于“才能”和“兴趣”本身的指标还是一个难题,而且此类问卷采用自我报告法,它们是否就是测量创造性的正确方法还值得怀疑。

我们认为,仅仅从创造性思维的几个主要特点和它与个性存在的关系入手来评价创造性思维,可能并不全面。既然创造性思维本身就是一个思维过程,其丰富性的特点是在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的,而且对创造性思维策略的使用情况也将直接影响创造性思维的结果,那么对学校课堂评价而言,与其从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它与个性的关系出发来进行评价,还不如根据创造性的过程和创造性思维策略两个方面将两个角度(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以及它与个性的关系)加以综合来对创造性思维进行评价。目前,很少有人将这样两个角度综合起来对创造性思维进行评价,可能这也是导致教师“非最佳判断”的一个原因。

二、创造性思维过程的评价

(一)创造性思维过程

将创造性视为一个过程始于杜威。他提出这一过程包括五个环节:问题,分析,假设,方案,验证。后来的创造学专家华莱士提出这一过程包括四个阶段:(1)准备期,指创造活动前,积累有关知识经验,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并使旧经验与新知识结合,为创造做准备的时期;(2)酝酿期,指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地探索和思考的时期,这一阶段多属潜意识过程,这种潜意识的思维活动极可能孕育着解决问题的新观念,一旦酝酿成熟就会脱颖而出,使问题得到解决;(3)明朗期,指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这时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会觉得豁然开朗,解决办法也突然出现,因而又叫灵感期;(4)验证期,是指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的时期,它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阶段。在此基础上,世界资优教育学会主席加拉赫(Gallagher)描绘出一个如表4-17的创造过程的模式。(张武升:《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式的若干理论问题》,载《教育科学研究》,1994(6)。)

表4-17创造过程的模式
过程阶段
期望的形式
思考运作
人格特质
准备
纯粹、良好的组织
认知、记忆
好学、用功维持注意力
酝酿
漫不经心
个人的思考
智力的自由
明朗
经常混淆,不协调
扩散性思考
冒险、容忍失败及暧昧
验证
纯粹、良好的组织以及清楚的陈述
 聚敛性思考
评价性思考
直觉的训练引导逻辑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同问题的解决过程一样,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各个阶段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不过,通过上面关于创造过程不同阶段思考运作和人格特质的描述,我们还是大致在评价的过程中观察到有可能是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哪些方面可能有问题,并且这一部分的评价也主要是对学生现有水平的一个把握。

(二)创造性思维过程的评价方法及解释评价结果的辅助工具

1.量表评价法

量表评价法是创造性思维评价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在本节的第一部分我们已经谈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创造性测验都是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所显示出的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和敏感性等特点的角度,对创造性思维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直接借助这些测验来评价学生的创造性,或者根据具体的课程和学生的具体需要,自编类似的测验来观察和评价学生运用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情况。

(1)创造性思维测验。(陈泽河、孟令君:《创新思维训练与自测》,265~277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178~179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创造性思维测验主要有五种,下面通过例子予以说明。)

①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吉尔福德创造力测验)。该测验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吉尔福德教授设计,公布于1960年,适用于初中以上水平的青少年及成人。测验共由十四个分测验组成,分别是词语的流畅性、观念的流畅性、联想的流畅性、表达的流畅性、非常用途、比喻引申、用途测验、故事命题、后果推断、职业象征、图形组合、图形变化、火柴拼图、装饰设计。测验时,要求前十个问题用语言文字表达,后四个问题用图形表示。测试时间上,前十个问题每题3分钟左右,后四个问题每题4分钟左右。测验结果能够给出被试在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的创造力分数。测验结果的分半信度达到0.6以上。


观念的流畅性:迅速写出属于某种特定类别的事实,如“会燃烧的气体”。

联想的流畅性:列举某一词的近义词,如“艰苦”。

非常用途:列举某种物体通常用途之外的非常用途,如“书本”。

②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该测验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系主任托兰斯教授设计,适用对象从儿童到研究生,但是对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学生必须逐个施测。测验是由十二个分测验构成的三套创造力量表(词语测验、图形测验和声音词语测验),每套都有两个复本。其中词语测验由问题罗列、因果猜测(原因猜测 / 结果猜测)、物体改进、用途变通、非常问题、假设推断等分测验组成;图形测验包括构建图画、完成图形、圆形(或平行线)组图等分测验;声音词语测验有声音想象、象声词想象等分测验。这三套测验中,词语测验从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三方面记分,图形测验还增加了对精确性的记分,声音词语测验只记独特性得分。


词语测验(物体改进):提供一只猴子和一头大象的比较呆板的素描图,要求根据能想到的各种可改进之处,使该动物变得更有趣。

词语测验(假设推测):(这是一类传统的创造力测试题──“假如……将会发生什么?”)假如云层低得只能看见人们的脚,将会发生什么?

图形测验(构建图画):提供一个彩色的香肠状(或蛋形)的图形,剪下贴在另一空白纸上,要求以此为基础,画一幅具有想象力的图画。

声音词语测验(象声词想象):将十个模仿自然声响的象声词各出现三次,让被试分别写出所联想到的事物。

③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盖茨尔斯—杰克逊创造力测验)。该测验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盖茨尔斯与杰克逊(Getzels & Jackson)编制,使用对象为小学高年级至高中青少年学生。该测验共有五项题目:词汇联想测验(根据定义的数目、类别和新颖性等评分);物体用途测验(根据说出用途的数目和独特性、首创性评分);隐蔽图形测验(根据找出图形的复杂性和隐蔽性评分);语言解释测验(根据结尾的数目、恰当性和独立性评分);组成问题测验(根据问题的数目、恰当性、复杂性和独特性评分)。其中,部分题目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内,要求被测试者根据试题给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或符合条件的特定答案。测试时间上,第1~3题每题3分钟,第4~5题每题5~8分钟。


词汇联想测验:要求对“螺钉”“口袋”等十分普通的词汇下尽可能新颖的定义。

寓言解释测验:向被试者提供几个短寓言,但缺少结尾,要求对每个寓言补充“道德的”“诙谐的”和“悲伤的”三个不同的结尾。

组成问题测验:向被试者提供几篇复杂的短文,每篇短文中包含一些数字说明,要求根据已知材料尽可能多地组成各种数学问题。

④沃利奇—科根少年儿童创造力测验。该测验由美国学者沃利奇( Wallach)与科根(Kogan)设计,使用对象为少年儿童(中小学生)。测试时要求根据试题书面回答。测试时间为四十分钟至一小时。题目内容包括列举、用途、相似、图形解释、线迹解释等。主要从流畅性和独特性两方面进行评分。每道题的每个答案均得1分,其总和即为独特性得分。


列举──方的东西;带着轮子滚的东西。

用途── 一张报纸能有什么用处?一只靴子能有什么用处?

相似──拖拉机和火车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表和打火机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图形解释:下列图形代表什么?

file:///C:/DOCUME~1/xum/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⑤形容词检查表。该表是由格夫(H.Gough)于1952年研究出的一种测试方法。它包含300个形容词,涉及个人各方面内部特征的描述。测验时,被试者将与自己相符的形容词标出,以了解自己的性格。它的创造力记分键是1973年多米诺(G.Domino)根据创造力的测量目的配加的,共包括59个涉及创造人格的形容词。多米诺记分系统还有一个将原始分(59个右端创造力的词汇被选数)转换成标准分的换算表。这样,不仅避免了因习惯反应而带来的误差,而且对创造力培养的效果也很敏感,还显示出许多创造力测验无法显示出的人格与自我概念的变化。事实上,该测量最大的优点就是便于施测和记分。戴维斯等人的研究发现,形容词检查表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创造力人格测验,其信度、效度都很理想。

(2)个性问卷。(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175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这里简单介绍两个比较著名的个性问卷:瑞姆和戴维斯合编的《发现才能问卷》(GIFT)和《探究兴趣问卷》(GIFFT)。

①发现才能团体问卷。该问卷包括三个年级型:初级型用于一、二年级;基本型用于三、四年级;高级型用于五、六年级。问卷形式简单,分别由32、34和33道是非题组成,其中部分题在三个年级中可共用。GIFT主要用来测量独立性、坚持性、变通性、好奇心、兴趣广度、过去的创造活动及爱好等。

该测验的使用和研究范围很广,涉及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社区、不同社会地位及不同能力的儿童。根据研究资料统计,该测验三个年级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0、0.86、0.86,效度系数为0.25~0.45。


我喜欢把东西拆开,看它们是怎么回事。(好奇心)

我有一些很好的看法。(独立性)

我喜欢玩我熟悉的游戏,不喜欢玩新游戏。(灵活性,负分)

我总问很多问题。(好奇心)

猜容易的谜语最有趣。(坚持性,负分)

②探究兴趣团体问卷。该问卷由适用于初中学生的Ⅰ型和适用于高中学生的Ⅱ型组成。二者内容基本相同,只是I型的用词和概念较为简单。以Ⅱ型为例,它包含60道自陈题目,分别测量创造性、独立性、冒险性、坚持性、好奇心、内省性、幽默感、艺术兴趣等特点以及创造性活动的个人背景、兴趣和爱好等。测验题目以五点量表的形式出现。五点评定分别为“否”“有点儿”“一般”“较”“是”。该问卷的显著特点是信度和效度都很理想,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1~0.96。它的外在效标为教师对学生创造力(五点量表)的评价加上被试在故事完成测验上所表现的创造力。Ⅱ型的得分与效标分数间的相关系数为0.28~0.69。应用该问卷的研究得出,被试在该测验上的得分不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与智力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这一关系得到进一步证实,那么创造力的培养就意味着对整个人格的再塑。

2.辅助性的评价方法

前面谈到,虽然量表评价比较常用,而且确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很好地预测创造性行为,但测验本身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果将量表的使用与其他一些评价方法相配合,如成长记录袋、日志、观察(可以配合观察核查表、行为表现量表的使用)、表现性任务等,测量的预测能力可能会大大提高。如学生的作品──关于学生的最佳作品(成果型成长记录袋)、反映学生进步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过程型成长记录袋)、有特定选择标准的作品(评估型成长记录袋),学生自己对创造性活动的真实记录及教师的及时评价(日志)、教师自己收集的一手资料(观察)以及学生在真实任务中的表现(表现性任务)等,都可以为教师对测验结果的解释提供丰富的参考信息。这里所谓的“辅助性方法”的使用方法,在前面的章节中都详细谈到过,这里举几个例子。


A.小学生创造力及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行为表现量表(小学生适用)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

以下是对你班学生课堂表现的描述,请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在“□”内画上“√ ”。

时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1.回答问题时,学生表现出曾深思过问题的样子。□   □   □      □     

2.提问时,学生能提出不同的意见。      □   □   □    □

3.解答问题时,学生懂得用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

的见解。                 □   □   □    □

4.学生能对开放式问题作出适当的响应。    □   □   □    □

5.在小组讨论时,学生能提出很多不同的见解。 □   □   □    □

6.学生能有层次地表达意见。         □   □   □    □

7.学生能提出独特或创新的个人见解。     □   □   □    □

8.学生能在讨论时向同学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   □   □    □

9.学生能自行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   □    □

10.在工作过程中,学生能就工作的内容提出问

题。                   □   □   □    □

11.学生能完成(情境式)课业。        □   □   □    □

B.中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行为表现量表(中学生适用)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

以下是对你班学生课堂表现的描述,请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在“□”内画上“√ ”。

时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1.学生能运用详细的资料解答简单的问题

(例如口语或书写)。                          □   □   □   □

2.学生能对开放式问题作出适当的响应

(例如口语或书写)。              □   □   □   □

3.学生能有系统及合乎逻辑地表达意见

(例如口语或书写)。              □   □   □   □

4.学生能在讨论时清楚地指出问题的重点。    □   □   □   □

5.学生能在讨论时分辨出问题的要素。          □      □      □      □

6.学生能在讨论时阐释不同类型的数据

(例如图表、数据、文字)。                    □      □      □      □

7.学生能在讨论时运用不同类型的数据

(例如图表、数据、文字)。                    □      □      □      □

8.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式或策略去处理问题。      □      □      □      □

9.学生能在讨论时综合资料,归纳出可行的方法。  □      □      □      □

10.学生能在讨论时有建设性地响应其他同学的意

见。                                       □      □      □      □

11.学生能根据已掌握的资料进一步提出问题。     □      □      □      □

12.学生能设计实验以作验证。                   □      □      □      □

13.学生能根据实验结果作出归纳。               □      □      □      □

14.学生能运用理论解释实验结果。               □      □      □      □

15.学生能根据实验结果印证日常生活的事例。     □      □      □      □

另外,对辅助性的评价工具而言,针对同类问题制订统一的评分标准非常必要。这里介绍几个已制订好的评分规则(三点量表,如表4-18、4-19),具体的制订规则可参考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中一般问题解决策略评价步骤4。

表4-18创造性评分规则
评价向度
表现优异(3分)
合格(2分)
有待改进(1分)
流畅性
①能用多种方法表达同一事物,例如在文章中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

②演绎方法新奇有趣

( )
能用多种方法表达同一事物,例如在文章中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



( )
限于惯常方法表达事物





( )
变通性
①能从不同角度讨论或演绎事物及同一主题

②较全面及深入地理解事物

③有建设性的看法,能引发思考

( )
①能从不同角度讨论或演绎事物及同一主题

②较全面及深入地理解事物





( )
①用惯常方法讨论或演绎事物及同一主题

②对事情的理解流于一般或表面





( )
独特性
①对事物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②见解新颖、合理可行

( )
对事物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 )
未对事物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独特、创新的见解



( )
精密性
①细致地演绎复杂或常见的事物

②演绎手法新颖、有趣而不落俗套

③令人易于掌握及理解事物

( )
①能解释复杂或常见的事物

②解释合理

③令人进一步认识事物





( )
解释事物的方法未能够深入,未能细致地演绎复杂的事物







( )
敏感性
①在解难或自拟问题的情境中,能清楚地掌握情境中的资料

②能清晰、确切地定义及表达问题

③善于指出问题的关键及缺漏,有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
①在解难或自拟问题的情境中,能清楚地掌握情境中的资料

②能清晰、确切地定义及表达问题







  ( )
①在解难或自拟问题的情境中,未能清楚地掌握情境中的资料

②未能清晰、确切地定义及表达问题







( )
表现优异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待改进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内为各项得分,教师可根据课程目标调节各项评估重点的比重。若各项评估重点的比重相同,表现优异的项目可得3 分,则整份作业最高得分为15 分。

表4-19作品创意的评分规则(作品意念新颖、合乎逻辑且有实用价值)
评价向度
表现优异(3分)
合格(2分)
有待改进(1分)
  新奇
①作品的意念有原创性、独特及与众不同

②能引人注目

③能启发相关的新意念
作品的意念有原创性、独特及与众不同
作品的意念并无特色

 解决问题

 适合度
①作品符合主题要求

②作品能适应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③作品有实用价值
①作品符合主题要求

②作品能解决问题
①作品未能符合主题要求

②作品未能解决问题




 作品的风格
①作品的设计细致

②作品的内容包含多种元素

③作品形式及表达手法合乎逻辑、新颖有趣

④作品容易为人理解接受
①作品的设计一般

②作品的内容包含基本元素

③作品形式及表达手法合乎逻辑,并容易为人理解
①尚未完成作品的设计

②作品的内容未能包含基本元素

 学科知识
①能正确运用学科知识

②能综合所学,表达个人的独特见解
能正确运用学科知识
未能正确运用学科知识
表现优异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待改进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评分模式可参照上面的“创造性评分规则”。

三、创造性思维策略的评价

与问题解决策略的评价相同,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也把创造性思维策略看作是一项教学内容,即要评价的创造性思维策略是教师作为教学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的。这样的评价结果将用于检验策略教学效果,以及供后续策略教学作为参考。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策略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与聚敛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但发散性思维常常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部分。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将对发散性思维策略和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创造性思维策略进行解释。

1.发散性思维策略(李洪玉:《思维策略》,117~123页,天津,百花出版社,2002。)

发散性思维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正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和假设推测(如表4-20)。

表4-20发散性思维策略的形式和特征对照表
主要形式
特征
例子
正向发散性思维
由事物本身的特征、功能引发的发散性过程
回形针可以别文件、照片等
逆向发散性思维
朝着事物的特征、功能、性质相反的方向进行的发散性思维(表现在把事物的作用过程倒过来思考,把事物和重要结果倒过来思考,把事物的某个条件倒过来思考等)
奥斯特磁生电;法拉第电生磁(把事物和重要结果倒过来思考)
侧向发散性思维
受其他事物功能、特征和性质的启发而产生的发散性思维
回形针当钩子、绳索等
多向思维
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正向和逆向等多种方位进行的发散性思维,是大型综合创造性活动中最常见的思维方式(一些国内创造学研究者建议从材料、功能、结构、形态、组合、方法、因果、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发散性思维)
现代水壶的发明(考虑了如何提高热效率、怎样不烫手、外形、水的注入、保湿方法、材料质量、方便携带等)
假设推测
包括两个步骤:第一,假设某个问题,并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第二,从假设出发,设想或推测种种可以想象的结果。
假设没有地心引力……(见解决特殊领域问题评价步骤2
2.移植综合策略

移植综合策略就是将某一学科的理论、概念或者某一领域的技术发明和方法应用于其他科学和领域,一起取得新的发明和创造的方法。它包括五个基本组成部分:供系,即提供移植的系统;受系,即接受移植的系统;移植对象,指被移植的因素;共关因素,是与供系、受系密切联系的某些共同机制或因素;移植手段,指进行移植用的工具、方法、方式等。对国内外许多成功的发明进行研究和分析归类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许多物品原理相似,功能不同;结构相似,材料不同;方法相似,应用范畴不同;形状相似,用途不同……这就是移植综合策略使用的结果。

3.头脑风暴策略(brain storming)

头脑风暴策略,又称畅谈会法、激励法,简称BS策略。它是由美国创造发明家奥斯本(A.Osborn)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开始主要用于创造发明学上,后来逐步被引进决策领域,成为重要的决策心理方法之一。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形式,目的是进行决策预测和决定方案设计。会议是在一种非常融洽和轻松的气氛下进行的,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会议主持人的任务是只提出讨论问题,一般不发表个人意见,鼓励与会者自由思考。头脑风暴的心理基础是一种集体自由联想而获得创造性设想的方法,它可以创造知识互补、思维共振、相互激发、开拓思路的条件,因此,可收到思考流畅、思考领域扩大的效果,从而起到充分解放思想,发挥思考多元化、立体化的作用,获取大量创新设想。其原则包括禁止批判、自由奔放、先求设想数量、借题发挥。

头脑风暴策略有利于各种意见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质量较高的预测和决策方案。但它会受到与会者经验、知识、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整理提案内容的工作比较困难。所以人们通常把它和反向头脑风暴策略结合使用。

反向头脑风暴策略,又称质疑头脑风暴策略。它的做法是对头脑风暴策略会议上提出的各种设想进行质疑性评估。它要求与会者只对已经提出的设想、意见提出各种质疑或评论,不允许对已提出的设想作确认性的论证。具体的程序是:第一步,对已经形成的设想、意见、方案提出质疑,尽量挑毛病,甚至是吹毛求疵;第二步,把质疑和评价的各种意见归纳起来,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评估。在这种极其严厉的批评之中,修改各种方案,使之达到完善的程度。

(二)创造性思维策略的检测及标准

在对创造性思维策略进行评价时,也存在对策略的内涵进行更清楚的界定和对评价目标细化等工作。同对问题解决策略的评价一样,教师可以通过评价表格和核查表来确定自己想要评价的思维策略,并对它们进行排序,然后将这些具体的目标及其程度作为后面评价的标准。

参考高级思维和问题解决核查表,以及各个创造性思维策略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下面的“创造性思维策略使用核查表”(如表4-21)。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类似的核查表,以此为标准来确定自己想要教授和评价的创造性思维策略。

表4-21创造性思维策略使用核查表

重要程度

下列目标在课程要求中的重要程度
实施情况

为达到以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情况

(选择一个)
(选择一个)

5
4
3
2
1
5
4
3
2
1
发散性思维策略
1.发现问题具有多种解法










2.重新组织问题,使其更易于操作










3.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4.预期潜在的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










5.运用问题中材料的其他功能解题










移植综合策略
6.能将其他领域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工作方法、学习方法、加工工艺方法、思维方法、行为习惯、训练方法等)应用到当前的任务中










7.将成功解决其他任务中的各种已有的原理和功能应用到新任务中










8.用更适合的材料代替任务中所提供的材料










9.模仿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矿物质等的良好结构,解决任务中的结构问题










头脑风暴策略
10.提出新的应用途径










11.积极倾听他人的观点










12.忽视影响思路的分心刺激










13.灵活地改变自己的观点以符合事实










反向头脑风暴策略
14.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与他人进行协商










15.根据任务的关键部分,对各种意见质疑










16.质疑自己不确定的地方










17.准备总结你了解到的别人的观点(这些观点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










18.找出并清楚地说出自身或者他人思维中的错误










(三)具体评价方法

在选择方法时,仍然需要考虑要评价的策略以及被评价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创造性思维策略的评价一般很难用标准性的评价方法。一般建议采用一些表现性的评价任务。那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介绍到的表现性评价的工具,都可以作为备选方法。还有一些特别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策略评价的方法,如真实性任务和自由联想。尤其是自由联想,通过一个起点(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物体等)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可用来评价发散性思维策略、移植综合策略和头脑风暴策略,教师只需在使用时设计合适的任务即可。此外,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脑风暴法在这里被看作是创造性思维策略,同时,它们本身就可以用来评价发散性思维和聚敛性思维。

(四)具体评价步骤

对创造性思维策略的评价,适合于采用表现性的评价方式。对表现性评价试题的设计同其他任何测验一样可以遵循一定的步骤。这些步骤包括确定要评价的创造性思维策略、选择一个展示策略的情境、设计任务和任务的指导语、制订评分细则、撰写评分报告等。

步骤1:确定主要策略

在一个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发生可能不只涉及某种单一的策略。为了使对目标策略的观察和评价更有效,对这些策略应事先进行确定,以便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情境及任务,使学生有机会表现出这些策略。

例1
×老师的创造性思维评价主题

我评价的主题是五年级学生移植综合策略的使用。我的学生刚刚学习了鸟类的飞行原理,我希望他们能在其他的领域运用这些知识。

步骤2:选择一个展示策略的情境   

与其他策略的评价一样,对创造性思维的评价也需要选择一个展示策略的情境。

例2
×老师设计的展示移植综合策略的情境

我想把他们分成小组,假扮成航天工程师。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鸟类的飞行原理,制作任何一种飞行器。我希望他们的设计包括飞行器的草图以及飞行器的模型。
步骤3:设计任务和任务的指导语

在选择的情境中设计一个真实任务,为学生设置一个模拟情境,使他们能施展自己的能力。这些表现性的任务是复杂的,要求高级思维参与其中,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评价多种能力,评价的目的有很大的自由度。在评价的过程中,运用的指导语和对试题的描述应既不出乎学生的意料,也不要留有漏洞。学生或许需要苦苦思索如何完成这项任务,但他们必须非常确切地知道在评价结束后,教师希望他们上交的是什么。

例3
×老师的任务和任务的指导语

我要求学生展示他们自己运用移植综合策略的设计能力。在这个项目中,他们将通过创造飞行器来表现他们对鸟类飞行原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下面是我的指导语:

“现在,你们是一群出色的航天设计工程师,马上就要参加一次飞行器的设计大赛。我现在随意地把你们分成了几个设计小组,在后面的活动中,你们要合作完成设计。在设计中要展示你们掌握的鸟类飞行原理的知识。你们需要一个模型或画一幅草图,用语言描述它的工作原理,准备好5分钟的口头报告,以及关于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分工情况的书面报告。需要明确的是,你们的设计中是怎样运用鸟类的飞行原理的,你们的飞行器是否真的如你们所想的那样能够执行飞行任务。”
步骤4:制订评分细则

可参见问题解决策略评价部分的相应内容。

例4
×老师关于移植综合策略的评价量表

1.能将相关的原理正确地运用到其他问题上。

1     2     3     4     5

能         不太能       根本不能

2.解释原理在新领域中的应用与该原理在原本所属领域中的应用的相似性。

1     2     3     4     5

详细解释        部分解释       很少解释

3.从问题解决所耗费的时间和其他投入,分析问题解决所采用的策略的可行性。

1     2      3      4      5

非常具有可行性     比较具有可行性     一点儿也没有可行性

4.根据相关原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1      2      3     4      5

能           不太能        根本不能

5.模仿鸟类的良好结构,解决任务中的结构问题。

1      2      3     4      5

能           不太能        根本不能
步骤5:撰写评分报告

对于创造性思维评价报告的撰写,同样要注意结合问题解决过程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学生的主观因素(如信息存储量、动机等)对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作出评价,同时也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小结

创造性思维过程各阶段之间也不一定有明显的界限,但根据创造过程不同阶段的思考运作和人格特质,还是能大致评价出是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对创造性思维主要的评价方法是量表评价法;针对测验本身存在的不足,如果与其他一些评价方法相配合,测量的预测能力可能会大大提高;对那些辅助性的评价工具而言,针对同类问题制订统一的评分标准非常必要。创造性思维策略也被看作是一项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创造性思维策略核查表”,并以此为标准来确定自己想要教授和评价的创造性思维策略。对创造性思维策略的评价很难用标准化的评价方法,一般建议采用表现性评价任务,那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介绍到的表现性评价的工具都可以备选,还有一些特别适合创造性思维策略评价的方法(如真实性任务、自由联想、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脑风暴等)。评价的设计步骤包括确定要评价的创造性思维策略、选择一个展示策略的情境、设计任务和任务的指导语、制订评分细则、撰写评分报告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04:11 , Processed in 0.09915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