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7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幸福教科研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5:2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幸福教科研(一)叩开教科研大门(吴施华)

行走在教育科研的幸福道路上
——江宁区首届教科研新秀班学习心得摘录
    江宁区首届教育科研新秀班是江宁区教育科研的一股新生力量, 11月末举行了首次培训,聆听了省特级教师刘永和老师《“学思结合” 做教研》的专题讲座,全体学员会后认真思考,并结合自己平日的工作,撰写了学习心得,为自己成长为有思想,有思路,会思考的科研型老师迈近了一步。现选取编辑12篇心得文章,以供大家深入交流,携手进步!
    
叩开教科研的大门(微评)
江宁区淳化小学 吴施华
    
  带着一丝激动,怀揣一颗梦想,我加入了江宁区教科研新秀班。对于一位刚入职三年的教师而言,“教科研”还仅仅停留在尝试的阶段。如今有了这么一个专门的学习平台,无疑给自己赢得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初次培训,就有幸聆听到了著名特级教师刘永和先生的讲座——“学思结合”做教研。短短两小时的讲座,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给我们以后的教科研之路指明方向。
  心向往之——做教科研的有心人。忙忙碌碌干教育,平日的工作常常是繁琐的,人心亦会波澜起伏。然而做教科研,需要静心。带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携一个嗅觉敏锐的鼻子,加一双勤于动笔的手。刘老师用一句古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来诠释教科研的精髓。何为学?要关注平时的学习,报刊杂志、科研书籍、学术报告、网上科研······留心处处皆学问。这给我很大的启示,要做。教科研的有心人,课堂上的一个插曲,可能就是一个研究的问题。化解一场学生纠纷,可能就是一个生动的教育故事。关注一个教学问题,可能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总之,在平时的工作中,还需要善于观察,勤于动笔。心向往之,科研亦可多姿多彩。  
  思而不倦——做教科研的行动者。诚如刘老师所言“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的同时,一定需要做一名思考者。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消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信书不如无书”,阅读文章千千万,自己说来口难开,说明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思考,只是简单的表层阅读,这样根本达不到研究的程度,充其量只能算得上一种阅读积累。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自己探索教育时,一个重要的品质就是反思。刘老师从大的方面来说,反思四大教育改革。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教师可以从小的方面入手,反思一堂课,反思一次教育实践,反思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思结合做科研,学与思,从小时候起就天天接触的两个字,做起来却并不是非常容易的。学,不仅要有一颗学习之心,而且要有学习之法。没有灵活的学习、研究方法,就如折翅的小鸟,无法展翅飞翔,教科研无从做起。审视自己的教科研,发现还有许多的不足。
  课题研究,浅尝辄止。工作至今,虽然已有两项区级课题,但是从研究的问题,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的展示来看,自己的课题研究,停留在真问题,假研究,无成果的阶段。没有像刘老师指点的那样,真正的从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现象、教育方法、教育经验来寻找课题。  
  论文撰写,思路狭隘。虽然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撰写了许多论文,也有几篇获奖,但是从撰写的思路和选材等方面来看,还是比较狭隘的。主要倾向于经验总结。每年都有许多的论文评比,这无疑给了我们锻炼自己的平台。但每次评比来临,心中却总是觉得很空,有种无从着手的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的思路不够宽泛,还在于没有厚实的积累。许多的教育事例在不经意间溜走了,许多的研究问题一不留神忽视了。所以在撰写论文时,会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现象。  
  教育研究,断断续续。教科研,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事情。在平时的工作中,很不自觉的将教育与研究两件事情生生分开。每次到论文上交时,匆匆选材,匆匆撰写。这起不到研究的效果,只能说是总结。坚持教科研,需要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将自己的教育工作本身作为依托,及时的反思每一堂课,记录每一个发生的教育故事,关注身边的教育案例,总结自己聆听到的专家讲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今我来到了教科研的大门口,打开门,就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年轻的我,没有理由畏惧,因为拥有如此优越的机会,有江宁区教科研新秀班这个强大的集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这个集体中,只要“敏而好学”相信收获肯定会颇丰的。行笔于此,说再多的豪言壮志都是单薄的,最好的还是付诸实践,抓住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教科研的大门,开了,踏进去。在新秀班这个大家庭中,享受集体的智慧。     

  “永和微评”:
  江宁淳化小学吴施华老师的《叩开教科研的大门》赫然登在南京市江宁区教科研新秀班心得集锦《行走在教育科研幸福的道路上》的第一篇。全文三个部分:一是听后感,把所闻与所做联系起来,在对照中鉴别;二是自反思,从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教育反思三个角度,对自己的教育研究进行深入解剖;三是明方向,大门已经叩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吴施华老师的感受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表现的是新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的一般感受。学习和思考,是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做草根教育研究的两个基本途径,也是教育研究的两个方面的素养。从小课题走向大课题,从案例叙事走向教育论文,从教育理论走进课程课堂,是一条专业成长的大道。
  
                                       2015年2月9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5:20:35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教科研(二)种南瓜(马星星)
种“南瓜”(微评)
东郊小镇小学   马星星
 
  在江宁区首届教育科研新秀班的开班仪式上,我有幸听了省特级教师刘永和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题为《“学思结合”做教研》的课。刘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和那些丰富而又引人入胜的实例让我深深为之折服。课上,刘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教育科研是南瓜,不是丝瓜”。  
  这句话一出,让在教育教研方面一直迷茫的我如醍醐灌顶。是呀,南瓜越老越甜越有味,丝瓜越老越苦越干枯。搞教研就如同种南瓜,是在搞农业,需要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需要的是时间是精力,而不是搞工业,一夜之间扬名立万无异于痴人说梦。在前辈们的带领下,我也即将走上教育科研这条路,走上这条种南瓜的道路。  
  作为一位新老师,欠缺的是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但是这样是不是就不能搞教科研?是不是就不能搞好教科研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刘老师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教育目标中可以找到研究课题,教育现象中可以找到研究课题,教育方法中可以找到研究课题,教育经验中也能找到研究课题。在这里,刘老师给我们举了陆一鹏校长“考试备忘录”的例子和他的同事马老师的例子。这些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就藏在生活的细节当中,只要你用心去发掘用心去体会,留意周围的事物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发现留心处处皆学问。教育教学中、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研究的课题。我们应该在积累经验和努力提升自我的同时,关注路边的风景。那么这么多的课题该如何选择呢?我认为,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有理论和实际的支撑,不能空讲大道理也不能只是单纯的叙述事情。搞科研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就像种南瓜一样,急功近利就只会落得跟揠苗助长里面的主人公一样的下场。
  在我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小朋友,她几乎会出现在我的每一篇教育叙事里。开学第一天,所有小朋友乖巧的坐在教室里午休的时候,那个看似柔弱文静的小姑娘居然在操场上和一帮小男子汉们捉青蛙;阳光体育活动时所有的孩子都在热火朝天的跳绳,可是,只有她把绳子扔在一边问我能不能不参加集体活动;每天收作业,一数少一本,不用看就知道她没交……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束手无策的小姑娘,在记录下她怪异的一举一动以后,我自以为是的开始研究起来,甚至做了一个一周改造计划并付诸实践了。一周的时间过去了,孩子并没有太大变化,而我所做的一切都仿佛是徒劳的。我茫然生气甚至对孩子发火,这时我们学校的一位校长知道了这个情况,笑着跟我讲,深入的去研究孩子,观察她的行为,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付诸实践,最后进行总结,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案例吗?以后不管是对自己的教育之路还是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一段宝贵的财富。教育孩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妄图在很短的时间让她变成你所期望的样子。越是急功近利,越是徒劳无功。  
  对呀,教育科研就是这个样子的,想成为一名好老师,不仅要学还要思,要学思结合。每一个课题都是一个南瓜,我们是在用一年四季去辛勤的耕耘,好的课题更是能经过时间的洗礼而更具价值。南京市上元小学言克琴老师在她的《好文章是怎样“炼”成的》这篇文章里,提出了教书匠和思想者的区别在于方向感、智慧、责任和使命。身在一线的老师们首先都是一个教书匠,但是怎么样才能一步一步的向思想者迈近呢,这就又回到了刘老师这堂课的大标题上面“学思结合”做教研。  既然有幸成为教研新秀班的一员,我就更加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热爱我的孩子们,热爱教育教研工作,希望能在前辈们的帮助下和自己的努力下,收获香甜的大南瓜。
  
  “永和微评”:
  南京市江宁区东郊小镇小学马星星老师的《种“南瓜”》是一篇很好的教育随笔。一是角度好,理性思考与职场研究结合,听报告的感受与教育案例联系。二是切口小,选择“南瓜”切入论题,南瓜需要选择,案例也需要选择,一个很有个性的小姑娘把自己的思考与实践结合起来。三是有深度,一个典型案例以及自己的思考,情理之中有预料之外,加深了自己对于教育科研的认识:是农业,不是工业。四是首尾圆合,题目是种南瓜,结尾是收获南瓜。
  学校是一亩南瓜地,班级是一棵南瓜藤,学生是一朵朵南瓜的花,这些南瓜要成熟,还需要我们精心呵护,认真研究,促其成长。
                                              2015年2月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5:21:03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教科研(三)一种坚持(贾慧敏)

教学研究,一种坚持(微评)
江宁区横溪小学?贾慧敏

  11月21日下午参加了江宁区教科室举办的教科研新秀班开班仪式,并有幸聆听了南京市教学研究调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刘永和老师的讲座。培训归来,反思这次的开班仪式、刘老师的讲座以及前一天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邹正老师的教育思想报告会收获颇丰。
??首先十分感恩教科室为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接触到最前沿的教育思想和科研动态,为我们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11月20日在南京市外国语学校听的那场讲座对我的触动真的很大。作为一个90后,作为一名教师,我是否正在做着或者即将做着不可被原谅的事情?
??而刘永和老师的在开班仪式上的那场讲座则更贴近我们一线教师的现实,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动情的描述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学思结合”做教研。的确,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听得太多、看的也很多、接触都是鲜活的教育案例,但是每当我们提起笔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却发现不知从何处下笔。面对不断发展的学生,我们忘了留心,忘了研究,忘了去记录、去分享和反思。
??留心处处皆学问。刘老师用一个有关爱迪生考助手的小故事将我们带进了报告的第一个主题。刘老师睿智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尽皆知却恰恰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留心。作为一个年轻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每天我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很多,往往学生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语言会触动到我,但是转眼间一些琐碎的小事的发生就让我们忽略了刚刚的发现。听了讲座,我想可以试着准备一本班级日志本,记录我们和学生相处的点滴,记录我们的发现。这既是以后写论文的一个素材,同时也是一本情感的回忆录,是自己一步步成长的脚印。除了平时接触到的鲜活事例,我们也可以通过剪贴、摘抄报刊杂志、阅读科研书籍撰写笔记、研读学术报告,借助专家的头脑思考自己的问题、以及网上搜索、下载科研资料。
??合作研究收获更大。有时候一些小问题、小观点独自思考往往寻求不到答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和学校的老师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我相信集体的智慧一定能让自己茅塞顿开,有时候即使找不到直接的答案,但也许众人的观点也会为我打开不一样的思路。作为我们自身首先要大量研读有关的教科研书籍,特别是我们的课程标准,有时候一种发现、一种质疑甚至是一种不解,只要你去搜集资料、思考了,从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在做研究了,不管结果怎样,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大大的收获。
  刘老师所讲的真的很贴近我们的工作实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思考提炼出自己的想法并形成理论文字,这些思想凝练的文字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教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另外刘老师还向我们表达了一个理念:坚持真理。这不管对于我们做人还是做事都是极其重要的。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有多少人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往往跟着所谓的专家跑,撞得头破血流也不知为何走了弯路。教学和教学研究需要一些坚持。这使我想到了一次听课的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掌声》之后,分管语文教学的领导专家提出可以将文中的“慢吞吞”改成“急匆匆”比较阅读,这样可能学生体会更深。但是这位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上文已经提出主人公小英心里很犹豫,加上小英的腿是有残疾的,小英不可能“急匆匆”,三年级的学生能够领悟,所以这样的比较阅读是没有必要的。这位老师最后的课也是按照她原来的思路进行的。且先不论谁的教学思路更具智慧,这位老师的坚持让我佩服,试想自己也许就随着别人的思路了。其实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多思考,坚持自己思考后的成果,而不是随着教参的思路。这也是我从这个讲座中学到的最珍贵、最可贵的精神。
??这次讲座我收获了很多,值得用更多的时间去回味、去思考、去消化,相信肯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相信在以后新秀班的活动中会有更多的收获,会对我的教学和教学研究有更多的帮助。

  “永和微评”:
  江宁区横溪小学贾慧敏老师的随笔《教学研究,一种坚持》,听了报告,贾老师感受颇深: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听得太多、看的也很多、接触都是鲜活的教育案例,但是每当我们提起笔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却发现不知从何处下笔。面对不断发展的学生,我们忘了留心,忘了研究,忘了去记录、去分享和反思。并且从“留心处处皆学问”“合作研究收获多”“坚持往往有真理”三个角度总结了自己的感受,“留心”是一种良好习惯,“合作”是一种优良方式,“坚持”是一种可贵精神。教育科研需要这样三大法宝。
  《班级日志》很好,最好是网上的《班级日志》,日志你一个标题,这样便于搜索。教育案例或者教育叙事写好,可以发给我看看,也许能提出一些修订的意见好建议。
                                               2015年2月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5:21:30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教科研(4)照进心灵(郭芸芸)

照进心灵的阳光
横溪中心幼儿园?郭芸芸

  如潺潺的溪水,清凉滑过我的内心;如温和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如挺拔的劲松,傲立于岩石之上;这些都是刘永和书记的《“学思结合”做科研》讲座给予我的感受。当预示讲座已经结束的音乐响起时,我还恋恋不舍的沉浸在刘书记带给我们的那轻松、幽默、形象生动及深刻的氛围里,还在感悟着博闻广知的刘书记交给我们的“思”和“学”结合做科研的方法。
  我想“受益匪浅”这四个字已经远远不能够表达我内心持久的震撼、感动和更多的激动。刘书记的讲座从非常专业而又贴近我们生活的角度,给我们阐述了什么才是教育科研、如何进行科研。之后又用讲故事,举例子等互动方式,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学和思相结合的重要作用,引导我们从一个小小的事情,小回忆反思着如何写好教育叙事。满满的是收获:(1)处处皆学问。这是刘书记的指点,有突如其来的感悟,原来研究离我们很近很近,只要我们放下浮躁的心,放慢节奏,只要我们能在日常繁琐的事务中留心,那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常事就是我们研究的问题所在。(2)观察,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有一直追求的久违的灵感,更有激励,让我信心满满去从事我爱的事业,去探索我热爱的研究。(3)要有“思想”,有“思路”。学会研究性学习,有思想而又善于整理自己的思路。(4)善于反省,做到正真的学和思相结合。
  我是一名年轻的来自农村又在农村从事幼教的老师,我的年轻不仅仅是年龄上,更多指的是我对教育科研的接触、认识和理解,记得在刚刚工作的时候,觉得别的老师论文、案例获奖是件特别了不起的事,心生羡慕却又不知从何做起,我所拥有的是一本又一本我还一知半解的理论,帮不上我半点忙,但羡慕好奇的心驱使我一步步向前,我试探着,琢磨着,寻找着……渐渐的,我似乎找到一些眉目,似乎又对书上的理论有了新的理解。不断的验证和尝试终于让我也能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这丝丝甜蜜如汩汩甘泉,清新可口。我想教育科研的道路是“甜”的吧!
  然而当我迷茫不知道课题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当我熬到凌晨不知如何表达我想表达的词句,当我抓耳挠腮不知道如何继续时,我才感受到走教育科研的道路也是“苦”的,这是一条纵然我觉得“苦”却无法割舍的路。这是一条我热爱走的路。
  虽然,从事幼教三年来我对自己的成果还算满意,但我知道我才接触教育科研这片广阔的土壤的一点点,我要做的还很多,我要时刻反思自己,充分利用好机会,好好规划自己。
  (一)继续注重理论学习和推敲,增强科研底蕴
  虽然在学校我已经接触很多理论知识,但很多我都不理解甚至误解,工作的过程正是给予极好的机会,让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要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争取更上一个新台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以前我尝试过做问卷调查,从发放到分析,提出问题,形成研究思路。回顾自己过去的方法,是那样的笼统,如今我要更留心周围的现象,争取做到能对一些问题作出新的判断,一步一步地向科研型,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二)继续热衷于教育科研,通过研究反思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日常的工作任务真的很繁重,在校时很难闲下心来读一些书籍。不光是理论知识需要充电,自身的素养也需要新的知识来浇灌。如果不学习,那我们的研究必定如同大海上一艘失了灯塔的船。我们要把自身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留心观察对象,一方面,积累经验不断的去提问和解答。
  (三)学会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我想教育科研不能是个人行为,自己研究和大家一起研究的收获必定不同。加入教育科研新秀班后,我要多和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和学员们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交流会弥补各自的不足,既充分地贡献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又不断地吸收别人的优良成果,在实践中增强合作精神。

  “永和微评”:
  郭芸芸的《照进心里的阳光》是一篇教育研究的随笔,从讲座的感受,到自己的体会;从理论的思考,到实践的研究;从新秀的起步,到未来的决心;把教育研究的学习、观察、思想、反省结合起来,把增加底蕴、反思教学、合作交流联系起来;其思想的深度,体会的高度,研究的宽度,决心的强度,让我深有感触,非常欣慰!很难想象这篇随笔出自一个入职3年的幼儿园老师之手!
  我之所谓“学思结合”其实是想交给大家两种最主要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素养、取向、方法和基本途径;而且。所举大量的实例均为可以参照、可以模仿的案例;应该是教科研新秀的启蒙材料和基础性的工作。郭芸芸想做教育科研,应该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寻找问题,把问题做成课题,用教育科研的方式进行研究,在教育中研究,在研究中教育,这应该是“草根”的研究。
  刚刚入职,幼儿园教育的政策咨询研究可以暂时放一放,应该从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寻找突破,特别是游戏的教育方式。最近江苏省正在进行“课程游戏化”征文,可以积极参与。能否做一个《主题性“游戏课程群”的实践研究》,或者《年段性“角色游戏”的开发研究》。
                                                2015年2月15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5:22:01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教科研(五)怎样成长(张志琴)

           我们该怎样成长
上峰中心小学?张志琴

   2014年11月12号,作为教科研新秀班的一员,来到兴宁幼儿园,有幸听了刘永和老师为我们新秀班的成员开了《“学思结合”做科研》的专题讲座。刘永和老师的那句话:教科研就像南瓜,越做越甜。这句话给了我自信,让我坚信我的成长之路。
一、学思结合,才能越来越甜
(一)科研之路需要学习
  如果你是刚踏入课堂的老师,看到可爱的孩子,看到身边那么多优秀的老师,那告诉我,我需要学习,需要成长。学习的资源来自哪,来自报刊杂志、来自科研书籍、来自学术报告、来自网上科研等等,这些的基本学习,是我们成长的基础,有了这基础,我们的科研之路才能走的更远、更坚定。
(二)科研之路需要反思
  有了基础,我们不能全然接受,而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要将科研之路要想走得越来越甜,那就需要我们留意身边的小事、关注各种教育信息,对此我们不是仅仅知道、不是仅仅学习,更重要的是去反思小事、教育信息背后的东西。在反思之路上,我们才能越走越远!
  刘老师的幽默小故事——有没有闻到苹果的味道,让我知道真理需要智慧、需要信念、需要坚持。教育科研同样需要,需要我们将学思相结合,学习、反思、再学习、再反思……我们将学与思的过程,通过实践付诸行动,通过文字将其记录,而这些来自我们平常的积累,需要我们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相信在这样的“学思结合”的教科研路上,我们将会甜甜的。
二、课题引领成长
  想要成长,我们需要成为有思想、有思路、会思考的教师。科研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这条路上学思结合、踏踏实实地走,这就需要我们带着课题去研究、去实践,而课题会引领我们的成长。
  (一)小课题,大收获
  课题来自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来自实践中的真问题。我们可以从教育目标、教育现象、教育方法、教育经验入手寻找课题。其实对于我们一线教师,留意我们身边小事,就会发现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哪怕是小课题,踏踏实实的做,深入地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你也会有很大的收获,会有成长。如我现在研究的班本作业,从预习导航到“1 1”作业模式,旨在适应孩子发展的作业,虽然只是小小的作业,但我能发现其中的乐趣,感受到前进的动力。
  (二)实践才是真理
  有了课题,除了需要学习、反思,还需要实践。只有实践了,才能说是真的进入了科研。从方法上,有很多方法,对于我来说,我最喜欢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它让我感觉到真正在做这件事,收获将会很多,会有很多感想、很多想法。如我之前写的浅谈系统脱敏法,就是从我班一个原本害怕进电影院的女孩子实际案例出发,在这过程中,感觉到把大学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帮助他人,收获成功感;又如现在做的“班本作业”课题,都让我感觉到我在成长。
三、我们该这样成长
    除了以上的两点,刘老师的讲座与这次开班仪式,让我又有了以下的成长想法:
   (一)成长,需要合作
    成长,需要合作。合作就是团结。俗话说:“小合作就有小作为,大合作就有大作为,不合作就将一事无成。”世界上最奇妙、最伟大的团结就算是乐团演奏了吧。大家想想,几十种不同的乐器,几十个不同的声音,统一的自然的,在指挥家的指挥下就能汇聚成音乐的天堂,旋律的海洋。难道这不是合作吗?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合作是不可缺少的。合作就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心窝;合作就如十字街口的指路标,指明方向。科研之路同样如此,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人合作,研究的深度将越深,收获也就越大!
   (二)成长,需要帮助
    走在科研之路的人,有时迷茫,有时激进,这就需要有人在旁边提点我们。刘老师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提供了途径。因时间关系,刘老师还有部分内容没法在这次讲座中以交流的形式展现给我们,但刘老师也尽他的努力——讲座后,有需要的老师可以以发邮箱的形式向刘老师要你所需的东西,刘老师会以邮件形式发给你。回家后,我向刘老师发了封邮件,刘老师真的第一时间给我这样一位一线普通教师回复。这样的一件事,让我感觉到刘老师的胸襟,感觉到刘老师对我们新秀班的关心与帮助。我想,我也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身边的其他老师,资源共享,成就自我,又去帮助他人。
   (三)成长,需要坚持
     科研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从容研究,冷静思考(分析问题)。做教育科研并不难,难的是一直持续不断的做,难的是将教育科研视为自身教育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说,教育教学中几乎没有哪一个问题,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有坚持研究的决心、信心和恒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让科研走近我们,让科研走进我们的课堂,认真学习,不断反思,学思结合,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关注路边的风景,关注平时的学习,留心周围的事物,通过科研把它做好、做精、做得有创意。只有这样,教育科研才能深入寻常家园,才能走向高阔的境界。
  “永和微评”:
  张志琴老师的随笔回答了一线教师常见的问题:我们怎样成长?教师成长需要具备学与思的科研素养,教师成长需要课题研究的引领,教师成长还需要一些方法:需要合作,需要互助,需要坚持。
  还有几个问题需要厘清:一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主旋律(杨九俊语),课题研究是典范的教育科研,还有许多属于草根的研究。二是小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也有不同,有集体课题还有个人课题(或者叫小课题,微型课题等),前者是学校的课题,后者是教师个人自己的课题,研究目标不一样。三是草根研究。即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微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调查研究、设计研究等。
  张老师可以从草根研究做起,德育与班集体建设、课堂与教学有效性、后进生转化的案例、典型的教育故事等等,都可以研究。当然,找到一个主题,做一个课题方案进行研究更好。
                                            2015年2月15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5:23:13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教科研(六)且研且珍(胡蓓蓓)

种南瓜般做教科研,且种且珍惜
麒麟小学  胡蓓蓓

  些许几米阳光,那个深秋初冬的下午并不那么寒冷,转折间来到初生的兴宁幼儿园参加江宁区首届教研新秀开班仪式。可能还是有些激动吧,早早到了幼儿园,入座环视一下,周围散坐着几位多是年长我的教师,想着工作不到三年的我有幸和优秀前辈一起参加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培训,竟也有些激动。在董主任做完开班致辞和对我们新秀的期盼后,心头多了一份压力,正想着,大家鼓掌致意学者讲话的声音让我对学者又多了一份期盼,只见他从容走下讲台,如是说:“我还是喜欢站着和大家交流。”当学者打开了电脑文件播放,质朴无华的PPT上显示的是讲座主题“学思结合做教研”和学者的头衔,最后是学者的名字:刘永和。刘老师的几句看似不经心的自我介绍道出了他令人敬佩的丰富从业从教经历,其实都是洗尽铅华后的从容与智慧结晶!刘老师说做教科研是农业,不是工业;是种南瓜,不是种冬瓜。是啊!多么形象发人深省的比喻啊,反思时下我们的浮躁,不论是做教科研还是做事情,我们好像总难以做到精心下来以蓄势待发。我们做的是工业,求快,求高产;我们种的是冬瓜,熟了摘下了就吃。唯独少了做教科研的那份至真态度,即静心积累,持续的辛勤耕耘,深入探究。
  关注沿途风景,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刘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刘老师说我们做教科研不是仅仅扎头埋进无数资料,信息中去索取,而应抬眼望去,关注沿途的风景,先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我们的教育中有太多需要我们关注的东西了,没有留心观察的习惯,做出的教科研是没有血肉的。刘老师就举了一个爱迪生通过考验学生是否观察到了实验室门口的那棵树来向我们说明观察的重要性。他也举了自己的例子给我们听,他说到一位上海导演被问到是不是读了很多佳作才导出优秀作品,导演说:“我只读了半本书,但是我都用上了。“这是学以致用的高端体现。我们作为新秀,在做教科研也当如此,不能贪多,贪快,囫囵吞枣甚至拿来主义拼凑所谓的成果,生活处处皆学问,应该多多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多多积累,丰富自己的阅历,沉淀,积累,思考后再广泛涉猎报刊杂志,科研书籍,学术报告等材料,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借专家的头脑思考问题,才能使我们的阅读更高效,有价值,可持续,可发展。才能帮助我们即使在限制条件下,也能求得最优解,因为我们的阅读已不仅仅是机械式的灌输了,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后与材料做到的激烈的思维火花的碰撞。
  进行研究辩证性学习,为了遇见更美好的教育
  作为一种流行也颇具成效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这是学习型社会需要的精神。我们需要的是坚持的智慧和信念,刘老师用了“有没有闻到苹果的味道”告诉我们真理需要智慧和坚持,不能人云亦云,明明就是一只假苹果,而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说能闻到苹果味就认为就是一只真苹果的态度是滋长谬论的沃土。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我们应深入研究教学目标和相关理论,并辩证看待新兴的教学方法,不可盲从,不可武断嗤之以鼻,要为我所用,坚持自己的信念,方能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思而不学则殆,三思而后可以做科研
  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思的力量,我们强调的思,是指由思想,有思路,会思考。这样的教科研做出来才是有成效的,才会使我们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
  作为一线教师,我已经连续带毕业班,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以及我的学生时,难免会有难以承受之重;在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面对教学目标提出的利用多媒体信息辅助教学这一条,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呢?被夹在无数诟病声的应试教育和如火如荼的素质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是否也陷入两难中呢?如何权衡,如何取舍,如何真正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中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呢?这都是我们应该要反思的教育改革带来的问题,正因为有了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我们经过留心观察才能为我们的科研提供思路。
  课题源于实践,源于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于我而言,更缘于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真问题。缘起终有因。我们可以从教育目标,教育现象,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经验中需找思路。
  A.你是唐僧
  曾有位学生给老师发信息,内容为“你是唐僧。”这个看似恶作剧的教育现象中,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研究思路,老师是顺着学生的心态气急败坏的回过去你是谁?还是以幽默化解?该老师先置之不理,后来学生回一条信息“你想知道我是谁吗?”老师机智的回过去:“莫非你就是猪八戒?”但老师在反思是不是因为自己平时过于啰嗦使得学生厌烦了呢?最后就在师生的信息回复中,这本以为会造成气急败坏的看似没有尊师重道的行为以教师的反思改进幽默化解。原来学生认为老师总是占用放晚学下课的时间去布置班务,导致学生赶不上校车,步行好几里才能摸黑回家。后来教师据此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学生对他也心服口服了。这个教育现象可以为我们做课题提供一个思路,即我们应该敏锐抓住教育中的典型现象,深入分析其原因,反思,寻找问题解决对策。现象的产生一定是背后处理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思考如何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努力。
     B.考试备忘录
  陆一鹏校长曾因有同学考试中看了书本而竟然因此许诺全班同学,考试可以带备忘录进考场,这一爆炸性消息无疑在全班引起轰动。学生们考试前通力合作,做到了有效的合作与交流,一张A4的纸正反两面写的密密麻麻,带进考场信心无限,考试成绩甚是理想。第二次考试,陆校长为难道:“这次只能带A4纸的一半进考场,”学生们不敢轻易下笔,想要好好利用这半张纸,大家一起讨论上次老师试卷的重难点,生怕遗漏一点也不敢多写太多细节性知识,因为“洛阳纸贵”啊,这次的考试成绩不如上一次,第三次陆校长将考试备忘录的规模压缩至四分之一,这时全班没人再下笔流畅的写上知识点了,对考试备忘录是又爱又恨,当老师准备继续为学生提供压缩升级版的考试备忘录时,学生主动说:“老师,我不要备忘录了,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你的考试重难点,不需要了,这么小的备忘录,反而费时费神。”最后这个班的均分高出其他班一截。陆校长的做法是智慧的,他顺应了学生在考试时需要寻求安全感的心态,“欲擒故纵”,让学生学会了复习,提高了学习效率。而我们在为陆校长的教育智慧拍案叫绝时,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是,这样的方法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吗?我们应辩证看待这个教育方法,并且思考自己在教育中遇到的难题该如何智慧的去急救,如何沉静下来去制定解决策略,思考的过程既是不易的,也是智慧火花碰撞的,我们的教育科研正应以这样的思路去做,方能有效。
  C.他竟然不听我的
  刘老师向我们说了他当主任遇到的一个真实故事,让我由衷敬佩主人翁马老师。刘老师那时要求老师们早上早些到校以维持班级的管理,避免出现管理开天窗的问题,老师们都照这样做的,但是只有这个马老师一连几天都不和其他几位老师同步,总是迟一会儿才进班。刘老师的直脾气忍不住了,终于想要找马老师好好谈谈,他就走进马老师的班级,准备从班级的一些客观问题上找到话题源,谁知,映入刘老师眼前的竟然是朗朗读书声,整洁的教室,和空无教室的早读课堂,刘老师带着惊喜和疑惑便走开了,事后他找来马老师了解情况。原来在马老师的英明领导下,学生对于班级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早已成了习惯,根据每天学生的表现,马老师如是在每个人的行为记录表上用加减相应分量化并公开化,因此学生每天的循例管理进行的井井有条。我想,马老师的成功管理依靠的一定不仅仅是一张量化的表格吧,比如马老师的人格魅力,再比如马老师那鹰般的眼睛总能洞悉学生的心灵,那铿锵有力的语言总能恰到好处的触动学生的心灵。做到如此,一定非一朝一夕的工作经历,并且是马老师长期积累,思考,形成的“马氏班级管理特色”。
  学思结合做科研,体验成功的幸福感
  刘老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思结合做科研,科研之路是长期的,不易的,我们不仅要去寻找做科研的来源,也要广泛阅读各种学术期刊,资料以充实理论,掌握科研最新动态,更要敏锐观察教育中的问题,去思考,深入分析研究,我们的思考还应该是缜密的,有理有据,思考全面,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正如A例中教师那样,机智与学生的对话找到问题所在,既帮助解决问题又并利用新的策略帮助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又获得了学生的敬畏。我们的思考也应是带着怀疑的,辩证的,比如B例中陆校长方法任是如何让人称赞,但是适应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吗?适合各学科吗?适合每一次的学业检测吗?如果不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探究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做一个正迁移以运用到后续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呢?而C例中的马老师那样的成功班级管理固然是每一位老师所追求的,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丰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论同时,不忘养成自身良好学习探究品格,关注每一位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试着全面了解学生,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方式,成效赢得学生,帮助学生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第一次的区首届教科研新秀班是让我充满激情与斗志的,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老师知道了做教科研我们需要的基本品质以及如何切实做教科研并出成效。刘老现身说法,集智慧与亲切于一身,这或许是我如此信服其关于做教科研的重要原因之一吧,任重道远,我会不断努力,向农业那样踏实沉稳做教科研,希望收获。
  
  “永和微评”:
  从江宁麒麟小学胡蓓蓓洋洋3600余字的《种南瓜般做教科研,且种且珍惜》的随笔中,我没有找到胡老师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例,但是,我找到了她认真的精神和研究的志向。我的2个半小时的讲座,基本内容几乎都在胡蓓蓓老师的随笔中找到。一个入职不到3年的老师,能够记录和理解这么多的讲座内容,确实令我这个讲座人感动。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没有相当的科研功底,是很难写出这样一篇听课随笔的。
  在讲座的基础上,胡蓓蓓老师形成以下一个观点,一是关注沿途风景,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为教育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进行研究辩证性学习与思考,形成自己的主张,为了遇见更美好的教育。三是从教育目标,教育现象,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经验中需找思路。四是学思结合做科研,体验成功的幸福感。胡老师把自己所听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装,变成自己随笔的材料,加上自己的体会,使得随笔植根土壤,落在实处。
  教育是农业,教科研更是农业,因此,需要一个长长的积累的也可能是鼓噪的过程。我1982年参加工作,2001年担任南京市教科所所长,当时也有人怀疑这个中学的副校长,能够做好教育科学研究?而事实证明,我在河北村小1年、永宁乡中5年、江浦县中1年、中华中学1年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实践帮助了我,使我走上了“草根”教育科研的道路。胡老师不用担心,因为你现在的路和我30年前的路是一样一样的。
  
                                       2015年2月18日除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5:23:43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教科研(七)“三思”而研(刘远方)

学做一名“三思”教师
禄口小学  刘远方

  11月21日,在江宁区教科研新秀班的首次活动中,我们有幸聆听了刘书记的精彩讲座。刘书记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同时多年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他的讲座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我们从一个个教学困惑中有所感悟、豁然开朗。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短短的两句话中蕴含着深层的意义。刘书记在讲座的开始就告诉我们,要做一名有思考、有思路、有思想的教师。我想,这样的“三思”教师也一定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真切的职业幸福。
  一、有思考——原来,教育是“农业”
  刘书记告诫我们,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用工业的方法做教育,虽然见效很快,但并不能长久,更不能深入人心;相反,将教育孩子当做是一份农业来做,才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张文质老师一直主张“慢”教育,他认为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与刘书记所说的“农业”教育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只可惜当今的教育却越来越从“农业”教育倾向于“工业”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反思。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可以返璞归真,给学生们树立榜样。课程改革一次又一次,我们是不是真的领悟了其中的要领?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由个人到小组,又由小组到个人,是否真的能够发展学生的能力?从简单的一只粉笔一块黑板,到现代技术的投影电脑白板,是否真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个个问题都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教育,是一份长久的事业,需要我们的耐心、细心和爱心才能够浇灌。
  二、有思路——原来,教育科研并不难
  我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小学教育。当时我们的课程中也不乏教育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的时候只觉得云里雾里,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更别说是运用它们去做什么研究了。工作了之后,每天忙于班级和教学上的事务,虽然说一时的感想也不少,但也都不成体系。我也总觉得自己很难将教育实际生活与教学理论真正联系在一起。
  在这次的讲座中,刘书记通过自身的几个做科研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在实践中做教育科研,一旦掌握了好的方法和习惯,教育科研并没有那么难。首先,我们要学会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来获取多种多样的知识并注意筛选;其次,我们要多多留意周围的事物,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注意积累和总结。记得有一位特级教师说:“虽然每天的教学工作很繁忙很繁琐,但我却乐在其中。因为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能在第一时刻把它当成是我需要去研究的课题。”是啊,如果我们都可以抱着这样的心态,每一天的工作一定会很有趣很有挑战性,因为学生是未知的,事件是未知的。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在做一次教育科研。这样的教育科研够真实够丰富,实际上也才是真正的研究。
  三、有思想——原来,教育生活也可以一路幸福
  刚工作时候的我们,都带着一腔的热情,进入了神圣的教育殿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倦怠就慢慢地侵蚀了我们的思想。这意味着工作状态上的停滞和工作方向上的迷失。刘书记告诉我们,想要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很简单。一是要有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这我们已经都拥有了),二是一辈子认真做到底。认真两个字,一天容易,一个月容易,一年容易,一辈子,却不容易。
  我们要将教育作为终身的事业来追求,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只有老师自己首先是喜好学习并且擅长学习的人,他们才能教出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地追寻自身的专业成长,思考着并行动着,这样才能带着创新的思维和执着的态度对教育事业永葆热情。从而在平凡的工作中看到自己的潜力与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
  
  “永和微评”:
  江宁区禄口小学刘远方老师写的《学做一名“三思”教师》的听课随笔,明方向,清思路,得要领,有体会。一是有思考——原来,教育是“农业”;二是有思路——原来,教育科研并不难;三是有思想——原来,教育生活也可以一路幸福。看来也是化用了我的“有思想”“明思路”“会思考”的讲座构思,加上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而成。其实突出了三点:一是慢而艺术,二是难在积累,三是苦并幸福。
  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刘远方老师最后的一句话:“从而在平凡的工作中看到自己的潜力与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在平凡的工作中,看到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自己的幸福:这是一个职业升华的过程。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2015年2月18日除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5:24:16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教科研(八)整装待发(宋欢)

莫忘初心?整装待发
机关幼儿园?宋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小时候我总是看着老师托着腮发着愣,梦想像我的老师那样,站在讲台上洒脱的讲解,不经意间就将知识的种子洒在我们的心田。长大了,我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快乐的机幼孩子王,是多么的幸运!何其有幸又被选为江宁区首届教科研新秀班的学员,可是我在幼师的时候学习是小学美术专业,虽然后期自己又进修了学前教育的本科文凭,可是我觉得自己在经验和能力上仍有很多的不足,尤其是面对自己仍旧有些陌生的教科研领域,心中莫名多了的压力,促使我带着充盈的求知欲参加了两次新秀班的学习。
  第一次是因为参加了《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教育思想系列报告会》校长邹正的汇报演讲“如何追寻学生自由成长的教育之路”的一席话让我认识到,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进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而身为教师的我们只有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一个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才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好的发展。有一句话让我觉得很好,可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成长需要训练,但是训练走得太远会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人们走的太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纪伯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忘初心。
  第二次的讲座是由市教研所的刘永和所长主讲的“学思结合做教研”,在这次演讲中我再一次理解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懂得了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也知道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处处皆学问: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才是科研课题的最基本来源,幼儿园也一样。原来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就在我们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有几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报刊杂志(剪贴、摘抄)、科研书籍(写笔记)、学术报告(借专家的头脑思考自己的问题)、网上科研(搜索、下载)。研究性学习:刘所长首先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是课题及课题研究、课题类型和选题原则。教师尤其需要研究性学习,如教育方针的发展和变化增加了“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中增加了“为人民服务”,教育途径上增加了“社会实践”,教育目标中增加了“美”育等。以前我也曾参与过学校的课题研究,但对课题理解得却不是很到位,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不得已而为之。听了刘永和老师的讲座后,我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一直以来,我总是认为课题的选题是学校领导,是搞教育研究的专家才能做的事,与我们这些每天站在讲台上的一线教师关系不大,尤其是我们这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我们只需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通过讲座我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多么肤浅。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也能在教育科研的过程当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急需。现在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也让教育丧失了风骨,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
  接着刘所向我们介绍了课题研究如何选题,选题要尽量结合自己的学生和自己所教的教材,做到心中时时有科研。平时活动时要想到课题怎样进行渗透,反思随笔要体现课题,围绕课题去写,就是评他人的课也要围绕课题去评。这样把自己的研究课、反思心得、评课材料整理起来内容就丰富了。这是课题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也是最有意义的最有说服力的好东西。其次是理论或他人案例或论文之类的收集。这些东西要跟自己的课题相关性要很强。因为这既是学习的关键,又是自己以后写结题报告的理论支柱。对于这些资料可不能敷衍了事,因为即使你现在或许因为时间忙草草应付一下,等到写结题报告时,你还得补这一关。
  还为我们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其中的反思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反思中包括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本循环的过程和结果。这次讲座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科研知识讲座,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一次知识与智慧的碰撞,更有一种心理的愉悦与享受。这让从来不喜欢听理论讲座的我也听得津津有味,刘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原来科研是一项如此有意义的事情。
  真理需要智慧、真理需要信念、真理需要坚持、教育真理需要教育科研。这次学习让我了解到科研来自教育实践,它往往从小处、从细微处着眼,虽然高深却也并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领域。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身理论水平的不足。今后,我一定要多学习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此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同时从日常的工作中多观察,多发现,多反思,随时随处记录来自教学一线的素材,争取让自己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一个全新的突破,拾起自己最初的梦想,背起行囊,整装待发。
  “永和微评”:
  南京市江宁区机关幼儿园宋欢老师的《莫忘初衷,整装待发》是一篇用心、用情、用力写的教育科研随笔。其中,一种新教师的期待,两个教育专家的讲座,三点深刻的学习体会,构成了随笔的全部。
  一种期待。就是作为一名新教师,虽然也进修了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但是,教育科研依然是相对陌生的领域,还是有些战战兢兢,同时也就充满学习与进修的期待。
  两场讲座。一场是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国家督学邹正校长的《如何追寻学生自由成长的教育之路》,其中“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应该是针对当前我们国家教育改革而言,中国教科院田慧生院长就这样说过我们的课程改革。还有一个不该就是我的《学思结合做教研》,从学习好思考两个角度,利用大量的案例进行讲解,以期增加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
  三点体会。一是育人先育己。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进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而身为教师的我们只有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一个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才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好的发展。二是处处有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才是科研课题的最基本来源,幼儿园也一样。原来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就在我们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三是站高能望远。真理需要智慧、真理需要信念、真理需要坚持、教育真理需要教育科研。这次学习让我了解到科研来自教育实践,它往往从小处、从细微处着眼,虽然高深却也并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领域。
  当然,让学生自由成长,源自西方的教育理念,植根于西方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以人为本的文化土壤,来到中国尚需进行本土化研究与改造,否则,我们的学习会形似神非。
  宋欢不忘初衷,已经整装出发,相信,世界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2015年2月21日年初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5:24:47 | 只看该作者
带着问题上路
汤山中学?曾晨

  专业成长是我们新秀班学员工作以来面临的首要任务,它决定着我们教师职业发展的高度和厚度。几年前,青涩的我们告别了简单轻松的校园生活,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崇高的职业。几多憧憬与向往,几多努力与探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遇到比书本上的理论复杂的多的问题,这让我们感到疑虑与困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些问题是压力也是动力,在研究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只有勤于反思工作中的问题,善于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解决问题,做到“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才能在教育中感受幸福,遇见最美的自己。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江宁区新秀班首届开班仪式,聆听了刘永和特级教师的讲座,让我印象深刻:他的讲座更像是演讲,整个过程中,刘老师都是站着,并且时不时的和学员进行互动,显得博学又谦和。讲座中,刘老师运用了许多案例,使得讲座更加的生动和形象。下面我就谈谈本次学习的一些收获。
     一、带着问题上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做教育
  刘老师在讲座中举了一个关于“苹果的香味”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教育需要“安静”下来做一些“真”的东西。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效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能只顾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忽略学生的认知感受;在目标达成方面,我们不仅要关注结果,更应关注过程;在教育科研中,我们应摒弃急功近利,“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自己的教材,研究自己熟悉的东西”。
     二、带着问题上路,需要我们“学思结合”做教研
  在教育科研方面,刘老师教给我们几种很好的学习途径:即剪贴、摘抄报刊杂志;认真做好科研书籍的笔记;学会记录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搜索、下载网上科研等。我想这些方法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专家的头脑”思考问题,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研究层次,避免走弯路。
  “留心处处皆学问”,日常教学中同样存在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教学案例,就看我们有没有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有没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带着问题上路,需要我们时刻抱着钻研的精神,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而努力。
     三、带着问题上路,需要我们“勤勉用功”添智慧
  讲座中,刘老师讲述的陆一鹏校长的“考试备忘录”让我惊叹不已。陆校长巧妙地运用“考试备忘录”来调动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整理知识点的过程中对考点有了全面的掌握,印象自然深刻,复习效果十分明显。
  显然,陆校长的教学智慧是在长期的教学观察和反思过程中形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进行学习,多积累经验,以实现厚积薄发。通过参与各种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收集丰富的教育教学案例是我们进行教育科研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学校的教研过程中,我们应利用好自己所在的教研组团队,积极参与教研组的集体研讨活动,多提出自己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创意,“学人所长,补己之短”,为自己的科研收集第一手的资料。
  本次的教科研新秀班,我有幸被选为首届学员,我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的参与每一次培训活动,用心完成每一次培训作业,我相信,在新秀班的结业典礼上,我一定会有满满的收获。我要努力行动起来:从第一次课堂观察做起,从第一次学情调查做起,从第一篇文章写起。让笔尖在稿纸上舞蹈,让成长在科研中腾飞。
  
  “永和微评”:
  南京市汤山中学曾晨老师的《带着问题上路》主题明确,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言简意赅。一是随笔起于问题。几多憧憬与向往,几多努力与探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遇到比书本上的理论复杂的多的问题,这让我们感到疑虑与困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二是听讲引出问题。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江宁区新秀班首届开班仪式,聆听了刘永和特级教师的讲座,让我印象深刻:他的讲座更像是演讲,整个过程中,刘老师都是站着,并且时不时的和学员进行互动,显得博学又谦和。三是上路带着问题。带着问题上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做教育,带着问题上路,需要我们“学思结合”做教研,带着问题上路,需要我们“勤勉用功”添智慧。教育——教研——智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曾晨老师是汤山中学的信任教科室主任,而我是学校教师发展班“导师”。曾晨老师工作踏实,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实实在在,为发展班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不仅如此,她还要带头完成发展班规定的任务,起带头作用。
  教育科研的路很长,需要送给曾晨四个字:贵在坚持。发展班也只有10个月,新秀班不过半年,而教育科研是一辈子的事情,在教育中研究,在研究中教育,让教育研究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用太久,再过5年,你当会发现脚印深深,硕果累累!
  
                                       2015年2月21日大年初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5:25:20 | 只看该作者
四时有序,且行且思
东山小学分校永泰路小学 谈笑

  很荣幸可以成为首届教研新秀班的成员,并在这个初冬时节聆听到刘所充满智慧、妙趣横生的讲座。对我而言,刘所就是一位智者,他毫不吝啬的把自己多年的教研经验与我们分享,他善于用若干生动的事例和贴近生活的语言向大家传递深刻的道理,让我感受到教研是一件甜蜜的事,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更是一件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的事。刘所说教研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要遵循四时的规律,那我就围绕“四时”谈谈这次培训的收获吧。
??? 春种,种一颗善察的子。最近几日,走在校园的走廊上,发现两旁的树叶尽是绚丽的色彩,那春日玉兰如白瓷般绽放的树上竟长出橙色的小叶片,衬着蓝灰色的天空,如同油画一般美丽。这些叶子长在这儿多久了?一定不是今天才长出来的,我每日匆匆路过,却没有仔细观察,就像在日常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也有很多我没有关注到的地方,这些细小之处往往也是可以研究的地方,这几日,我留心课本,更多的关注课堂,发现了很多问题:我发现一下语文课本一类生字的笔顺不再是每个笔画都出示,而是直接出示一个部件;我发现孩子们“开火车”读词语时积极性最高;我还发现《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文章除了苏教版和人教版还有不同的版本……这种观察后的收获让我欣喜,让我坚信:只要心中种一颗善察的种子,就能看到藏在路边的风景。
     夏长,长一片善行的叶。做教研只会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行动。平时注意收集材料,阅读杂志时注意圈画,可以适当摘抄关键词。周六阅读《现代快报》时,一则“父亲陪孩子玩电脑游戏五年”的新闻吸引了我,阅读后,觉得很有意义,便把报纸收藏起来。我觉得在阅读科研书籍后,也可以写一写读书笔记。如果是在网上阅读,就要给这些材料分类,便于下次寻找。除了收集材料,还要做一些实践。我们江宁低语课题组在分解低段课标后,都会带着细化后的课标实践一段时间,再进行修改和完善。教科研绝对不是纸上谈兵,它是来源于教育教学工作又服务于此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秋收,收一朵善思的花。洛克威尔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善于思考对教科研来说是一种非常的品质。观察到某种现象,对大部分人而言都不是特别难的事情,但是用心思考,理性分析却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每上完一节课,都可以分析自己本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可以思考课堂生成和预设之间的差距是否太大,也可以思考为什么学生总会把某个生字写错?为什么有的问题几乎没有人举手回答?是教师语言表达不准确,还是没有遵循学生现阶段的思维特点,或者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等等。只有不断的思考,不停地追问,你才有可能找到答案。这学期,是我们学校推行低段小组合作的第三学期,小组合作的优点不胜枚举,但是否也会有弊端?肯定会有,这弊端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例如,如何在合作中关注到中、低层次学生的发展?如何让分工更加符合教学规律,既凸显语文学科的特性,又遵循学生的特点?这些都需要我勤于思索,不断钻研和深入理解。
  冬藏,藏一份善学的果。我们要珍惜每一次参加培训的机会,带着思考去学习,做到学有所悟;我们要多读教科研方面的书籍,尝试与作者对话,与自己的心灵交谈;我们还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教科研方法,学会从多角度入手,寻找适合自己的课题。带着求索的精神,懂得“君子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才能藏着这份善学的果,等到春暖花开时,再次播种。
  春夏秋冬,四时有序,做教科研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用心发现,潜心研究,且行且思。

  “永和微评”:
  东山小学分校永泰路小学“谈笑”老师应该是一位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写作的老师,他的听后感《四时有序,且行且思》有高度,有宽度,有深度。随笔借用我的“教育是农业”开题,从农时春夏秋冬切入,改造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或者“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荀子》),阐述了自己四点认识。
  1.春种,种一颗善察的子。这几日,我留心课本,更多的关注课堂,发现了很多问题:我发现一下语文课本一类生字的笔顺不再是每个笔画都出示,而是直接出示一个部件;我发现孩子们“开火车”读词语时积极性最高;我还发现《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文章除了苏教版和人教版还有不同的版本……这种观察后的收获让我欣喜,让我坚信:只要心中种一颗善察的种子,就能看到藏在路边的风景(讲座的一个分论点)。
  夏长,长一片善行的叶。做教研只会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行动。平时注意收集材料,阅读杂志时注意圈画,可以适当摘抄关键词。周六阅读《现代快报》时,一则“父亲陪孩子玩电脑游戏五年”的新闻吸引了我,阅读后,觉得很有意义,便把报纸收藏起来(讲座提供的一种方式)。
     秋收,收一朵善思的花。这学期,是我们学校推行低段小组合作的第三学期,小组合作的优点不胜枚举,但是否也会有弊端?肯定会有,这弊端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例如,如何在合作中关注到中、低层次学生的发展?如何让分工更加符合教学规律,既凸显语文学科的特性,又遵循学生的特点?这些都需要我勤于思索,不断钻研和深入理解(讲座要求会思想)。
  冬藏,藏一份善学的果。我们要珍惜每一次参加培训的机会,带着思考去学习,做到学有所悟;我们要多读教科研方面的书籍,尝试与作者对话,与自己的心灵交谈;我们还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教科研方法,学会从多角度入手,寻找适合自己的课题(讲座要求寻找课题)。
  全文一线串珠,突出一个“善”字。如果改为“春耕”(寻找课题)、“夏耘”(行动研究)、“秋收”(经验总结)、“冬藏”(教育积累),并且把讲座的内容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文章将会浑然一体。
                    
                                           2015年2月22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2 19:21 , Processed in 0.14892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