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发展态势与策略思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2:2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发展态势与策略思考



    本文刊登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07全国设计教育论坛《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展望论文集》(07年11月23日召开)

    (注:本文为《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研究》06年学院教改立项(项目编号2006JB-27;7)以及06江苏高教学会《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资助课题内容。承担单位为苏州科技学院视觉传播研究所。)

朱永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传播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在我国,创意文化产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并得到国家高度重视与积极支持。胡锦涛总书记在刚刚召开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与国家战略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重要性开始突显。文化创意产业以人的精神消费需求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文化、科技与艺术的全面结合为特征,作为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的新型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新世纪全球最具市场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它已经从绘画、雕塑、建筑、传统设计、戏剧舞蹈等传统领域迅速扩展到包括传媒影视、动漫、网络、游戏娱乐以及各类人机互动媒介文化新领域,几乎覆盖当今文化创意产业多个重要区域。而这些领域正是视觉传达设计研究、创新开发和应用实践的核心组成部分。视觉传达设计学科作为异军突起的新兴学科领域,无疑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与地位。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概念起源于西方上世纪六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后期在我国高校开始导入。他的发展历史与演化过程与创意产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从根本上重新修正划分了艺术设计传统领域范畴。然而我们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还处在变革、转型的过程之中,面对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危机与挑战。笔者因06年起承接省高教与学院教改两项视觉传达学科研究课题的原因,在国内400所设置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高校中遴选303所高校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与85所高校课程设置状况进行调查(抽样比例分别占全国本科院校的75%和20%),不仅从中窥探到国内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态势与问题,也从中深刻体会到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艺术设计二级学科变革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方向发展
     “艺术设计”是我国1998年高校本科教育名录中极其特殊的二级学科门类。由于概念定义笼统,导致其学科名下的方向性专业名称定位长时期处于不断变动的不稳定状态。主要原因是除工业设计、服装工程专业外,几乎所有相关艺术设计方向都划归“艺术设计”名下,也事实造成“艺术设计”名录下方向性学科极为丰富又明显差异的状况。只有交叉学科 “广告学”(艺术设计方向)和“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极少数专业因为属于新兴发展领域的特殊原因例外。
(一)艺术设计专业在全国高校中普及迅速。
    据07年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本科高校已经达到742所,有艺术设计本科专业高校约400个,占所有本科高校数的53%。如果以各类大专院校来统计,全国1851所大专本科院校(不包括独立学院317所)中1400所设置了艺术设计专业,1230所院校设置动漫专业,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短短几年,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成为继计算机专业后中国的第二大高等院校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位于世界第一,在社会上从事各类设计工作的青年设计人才已达百万之众,显示了超前发展的基本态势。
(二)艺术设计观念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且呈多元发展的态势
    几乎所有高校设计专业都已经逐渐脱离传统学科名称影响,如,在调查高校中只有一所二级学院使用“工艺美术”传统名称,只有一所院校开设了工艺美术研究方向,303所调查高校中仅剩37所还延续80—90年代全国盛行的“装潢设计”名称,不到12%比例,且该称谓下的专业内容已经与室内设计学科内容分离,和目前普遍使用的视觉传达方向中的“平面设计”方向几乎相同。同时,在新的学科发展探索过程中,由于对学科发展的观念差异,高校设计发展呈现更加多元的特征,多学科相互渗透发展趋势明显。尽管以艺术学科整合的院系占据75%主流地位,但同时,艺术设计与人文、建筑、传播学科的交互整合趋势明显,已经占据了所调查院校的25%,较过去有显著增长。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部分高校更加灵活地根据市场需要和区域优势,开拓新的设计方向,例如:温州大学的鞋靴设计方向,中原工学院的“形象艺术设计”专业。广州大学的商业娱乐设计方向、广东商学院的“玩具与游戏设计方向”,中国地质大学的“珠宝首饰设计方向”等,具有特定内涵的专业方向设置成为专业建设新的活力增长点。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名称的弹性特点,部分高校在拓展专业过程中,以增设方向为突破口,即避免了申报新专业的困难和程序,又能以最快方式获得效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策略。如所调查院校中至少有15个院校将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摄影、工业设计等具有独立专业名录的专业作为艺术设计分方向开出。
(三)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发展迅速,新兴设计领域不断拓展。
    从96年中国美院在国内率先使用“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名称不过十年左右,视觉传达设计学科与方向被迅速普及和认同,成为广泛共识的与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并列的三大艺术设计领域之一,并掀起一波波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研究的高潮。
视觉传达设计学科方向主要分为四大类:以印刷为主要媒体的平面设计、以宣传沟通为目标的广告设计,以工具影像为媒体的摄影、动态影视设计,以数码技术支持的网络、多媒体设计。如何设计学科定位直接牵动学科建设的布局与规划,直接影响学科前景与发展潜力。
    据最新调查统计,不论是否使用视觉传达设计概念,十年的建设,几乎所有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都设置了视觉传达设计性质的学科方向。据统计,304所调查高校中明确使用“视觉传达设计”学科或专业概念的已经达到100所,如果包括 “平面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动画”、“装潢设计”“新媒体设计”、“数码设计”、“展示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实质为视觉传达学科范畴的名称,那么几乎涵盖所有艺术设计高校。如,青岛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有平面设计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数码媒体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四个专业,其中三个专业属于视觉传达学科范畴;而没有视觉传达设计称谓的,至少有60所开设专业方向实际为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内容,如“视觉艺术专业”、“动画专业“、“数字艺术专业”、“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展示设计专业”、“影视图像设计专业”、“商业娱乐设计专业”“广告学”、“多媒体设计”等等。
    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与传播学科相结合的艺术类学院架构迅速发展。由于其适应了艺术设计专业传播学学科背景要求,能够加快促进学科交互和发展,受到普遍重视,该类学院建构状况在本次被调查学院中占7.5%,为异军突起的新发展潮流,如艺术与传播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媒体与设计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现代传媒学院、广告学院、影视学院等等。
二、传达设计学科面临问题与策略思考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不可阻挡的潮流与方向,在科技、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下,视觉传达设计学科领域急速扩张,不仅生成众多新的专业门类,还形成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态势。其中部分新的设计学科领域,因为新的本科名录出现或交叉学科方向设置等原因在非“艺术设计”专业中出现,如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等,甚至有的高校设计学科还试图申报教育技术学专业,以开设具有视觉传达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设计方向。
    显然,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巨变,带来学科建设的大发展,但同时也形成新的情况与问题。笔者以为,当前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建设迫切需要进行相关前瞻性策略研究与思考,其中包括:
(一)加快视觉传达设计学科观念转变与学科转型
    我们从高校专业调查可以看出,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形成与成熟是在十年左右时间完成的,它是在传统工艺美术、装饰、装潢和平面、广告设计基础上,随着新媒介、新技术和新的市场、文化观念变革而形成新的学科范畴,设计观念、学科要求与应用领域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变化并没有导致新的学科体系与学科思想形成,至今众多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仍然留存有浓厚的旧有秩序和模式,甚至许多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单纯视觉信息设计理解上,而专业人才培养更是局限于静态媒体设计与表达,显然脱离了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也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特别是近年来电子、数字及新型交互设计领域的迅速崛起,形成越来越多的新的产业、产品形态和文化传播模式,对人才需求与培养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视觉传达设计学科观念转变与学科转型问题已经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明确地摆在我们面前。
(二)顺应视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走综合性学科研究与设计教育发展道路
    视觉传达设计新形态、新领域的拓展,预示着巨大的社会发展动能和需求。可以说,以传统视觉表现艺术为主导的设计学科内涵与特征已经改变,学科交叉与融合态势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尽快顺应视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求,及时捕捉学科前沿趋势,主动开展跨学科和跨领域研究与合作,确定综合性学科研究与设计教育基本方向。
    当然,学科的融合与渗透,不能改变视觉设计创造的学科基本特征。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敢于突破传统学科壁垒,突破原有知识范畴与观念局限,突破原有单一学科发展模式,强调传播与文化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将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设计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联系切实地贯彻到学科建设与培育中,积极开拓共通性、交互性学科发展模式,走综合性学科研究与设计教育发展道路。这样的变革需要我们突破原有体制束缚与制约,也必然面临对各种既得利益的冲击与调整,而无论是对教师与学生也提出更高更苛刻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这是现实的冲突,也是严峻的挑战,适者生存。我们别无选择,要么,就只能等待在已经到来的全球化市场格局中丧失竞争、超越的机遇与可能。
(三)适应学科转型后内涵与要求的变化,建构动态发展的复合型多学科背景的教学研究与课程体系
    作为新兴学科,视觉传达设计媒介信息形态的视觉语言特征,制作技术和传播技术、以及媒介传播环境过程,与传统专业有很大不同。例如,作为视觉传达设计核心研究内容中的人类视觉体验与感知的原理规律问题,图形、影像和空间形态的符号语言学研究问题、数字媒体技术以及传播市场知识等等,涉及众多学科知识与领域;而在产品设计与创新开发、工具技术和市场研究技术运用、与市场接轨的创意产业人才需求上,也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不可缺少的能力与素质。在设计教育和课程体系建设中探索多学科交融的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建设复合型多学科背景的教学研究与课程体系是一个逐步的建设过程,在体制范围内需要调整动员各方资源来实现。确定新的具有共通新学科特征的主干课程,开发体现新观念、新技术发展的新课程,还可以通过选修课程、通识课程的拓展,开放研修课程范围,形成多层次的课程模块与内容,已经是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重要命题。
    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视觉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视觉文化创意产业的进步也异常惊人,因此,我门的学科建设必须紧随时代发展。由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属于新兴学科内容,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将是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优化自我修正机制,制定灵活的富有建设性的动态课程教学体系与管理方法至关重要,例如,建立学科建设的监控与修正系统,针对问题与新形势适时提出新的规划与调整方案,形成富有成效的学科发展决策与应变机制,通过多种政策与措施优化教育研究环境,不断积蓄壮大学科发展的基础与能量。
(四)高举推进视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旗帜,培养适应视觉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时代,如何主动适应、参与和推动这样的社会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责任,而且它不是跟随式,而是应走在促进产业发展与进步的最前沿。强调以市场与产业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与研究,是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建设的基本方向与目标。
    当前,我国视觉文化创意产业还在持续发展中,产业结构、规模还很不健全,新兴领域的科技与文化形态还处于剧烈的波动与变化中,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又充满着挑战与变化的新兴领域。面对这样的特殊学科环境与态势,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必须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与走向,关注产业文化与技术的最新发展,掌握学科建设的制高点。
    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建设要加快融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开拓社会文化和行业服务,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在参与社会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资源合作机制,形成创意产业与学科建设交流平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模式。通过市场研究、社会服务开发与专业成果转化的平台,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就前瞻性介入创新产品设计开发与实验,进行创新理论与实践探索,开展产业发展与促进研究,在培育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环境和市场环境上起积极作用,努力培养面向市场、产业、服务的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专业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6:50 , Processed in 0.15261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