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觉文化接受的心理过程——思维与意象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3:0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视觉文化接受的心理过程——思维与意象
[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 王珺 |


    我们对于视觉文化的接受由感知觉开始,但却远没有至感知觉结束。通过眼睛获得的视觉文化信息在我们的头脑中发生着深刻而持久的变化,被我们的过往经验修正后,加入我们的知识结构,成为文化理解的新的背景经验。这一过程,就是思维。       一、思维——对视觉空间的反思        感觉与思维的关系—— 被思维修正的感觉       “跟着感觉走……”的歌声告诫都市人们活着不要太累,于是按照自己心灵的指引,追求感情,不要太市侩。似乎告诉我们:感觉和思维是两极化的东西,思维更高级,但远离自然的本性,感觉是本色的,无需动脑,无需思考,但却是正确的,…… 那么,感觉真的准确吗?真的客观吗?我们的眼睛真的能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世界吗? 古语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道听途说容易以讹传讹,不足为凭,人们也凭借生活经验得知,我们在接受他人意见时有这样的倾向: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相近的,更容易听进去,也容易记得牢。也就是说,耳听之说有主观影响,会扭曲、变形,不再真实。而眼睛是忠实的、不会说谎的,只要是我们亲眼所见,就会得知事实真相。那么,我们真的看清了吗? 这是德国的一个古老传说。
        一个寒冷冬日的傍晚,在呼啸的暴风雪中,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到达某个旅店。他在路标和路完全被大雪覆盖的荒原上,骑着马赶了很长的路。正当他为终于抵达旅店而庆贺之时,接待他的旅店老板吃惊地问:“客人从哪儿来呀?”旅行者指指门外自己来的方向,漫不经心地说:“那儿。”店老板大惊失色:“先生,怎么?难道你不知道吗?您刚刚穿越了康斯坦茨湖了!”一听到这话,旅行者仿佛崩溃似的瘫软下来,随后就断气了。
       可见,我们的眼睛一样会看不清、看不真。当一样的情景展现在不同的人眼前,或展现于不同心情的一个人面前时,感觉到的信息会有所不同——因为有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即思维的参与是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发生了改变。 十八世纪初期,乔纳森·理查森(Jonathan Rjchardson)在讨论这个现象时说:“因为这是一条格言、你不知道东西应该是什么,就看不出它们是什么。把对人体结构、骨骼组织和解剖学知识茫茫然的人画的人体模特儿跟对此深知熟捻的人画的比较—下,这条格言就显出其正确性……二人看见的是同一实物,但是各人有各人的眼睛。” [1]       色彩语言的心理意义        在视觉感觉中,我们最先关注的是色彩。
        每个人对颜色的感觉是不同的,他们给色彩附加的意义通常取决于他们过去与色彩的联系和经验,然而,研究表明,人们对与色彩的反应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闻一多曾在一首诗中描绘过色彩的象征意义。诗中写到:
       “生命是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以发展,红给了我以人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桢彩图。黑还要加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沉溺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色彩》1940)
        颜色能给人以轻、重、远近的感觉,有这样的实例:码头装卸的人工时代,所有货物都是由工人搬运装卸。当货物包装箱由黑色改为浅色时,工效大大提高,并且,工人自述货物重量减轻不少。此例中,唯一改变的只有包装箱的颜色。而颜色的作用实在令人吃惊,甚至可以影响人的味觉。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将同样的咖啡倒入形状相同,只是颜色不一样的杯子,然后请别人一一品尝。结果,大部分人认为,黄色杯子的咖啡淡;绿色杯子的咖啡带酸味;红色杯子的咖啡味道香浓。
        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联想作用,不同的色调产生不同的冷暖感觉。红、橙、黄等色令人感觉温暖,称为暖色,常让人想起太阳、火、热等,通常被认为是欢乐的、积极的、刺激的和兴奋的;而蓝、绿、紫等色令人感到寒冷或清凉,称为冷色,暗示着清凉的河水、宁静的草地、浓密的树阴、遥远的山坡、广阔的大海等等,常常被认为是宁静的、冷淡的、镇静的和肃穆的。
        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儿童与青少年在选择服饰、玩具时,比较喜欢鲜艳、跳跃而明朗的色彩,妇女则比较喜欢鲜艳轻柔的颜色。有时妈妈与孩子在选择玩具等时候,常常会与孩子发生意见争执,彼此都会奇怪怎么对方不喜欢这么漂亮的颜色。粉红色是一种很娇嫩的颜色,用这种颜色布置的环境,象童话的世界,是喜爱幻想的女孩们的首选;用粉红色布置新房,则会让人联想到明亮、温暖与幸福。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大红、大绿是非常受欢迎的颜色,特别是新春佳节更是如此。色彩变化与人们的情绪是协调一致的。明快、暖和的色彩能协调冬日萧索的外界景象,使单调乏味的生活丰富起来,满足人们在有限条件下美的享受和愿望。
       色调除会影响我们的颜色感知外,还会通过周围环境对我们的行为,特别是购买行为发生影响。在快餐店中,为了让顾客有一种温暖的感觉,照明光采用黄、红的暖色调;而炎炎夏日,进入冷饮店,一定会看见一个清凉世界:蓝、白、绿的冷色调一下子让人感到气温降了不少。实验验证了颜色在消费者对零售商场环境感知上是有影响的。暖色调(红色和黄色)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但暖色调环境又使消费者感到不舒服;冷色调(蓝色和黄色)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但消费者都认为冷色调环境比较舒服。 红色:最引人注目的色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是火与血的颜色。在许多古代文化群体中,人们都坚信红色是生命的颜色,因此他们将红涂在死者身上,以确保他能获得再生。红色活跃,具有阳刚之气,象征热情、情感、爱、快乐、活力、健康、能量、青春、喜庆(中国)、幸福等。另一方面又象征警觉、危险、战争、政变、攻击、力量、冲动等。红色刺激、强烈,是使用得最多的颜色。
        黄色:是阳光的颜色,象征光明、希望、高贵、愉快,浅黄色表示柔弱、灰黄色表示病态。黄色在纯色中明度最高,与红色色系的色配合产生辉煌华丽、热烈喜庆的效果,与蓝色色系的色配合产生淡雅宁静、柔和清爽的效果。不同的黄有不同的含义。鲜黄是黄金的颜色,象征着太阳。在中国,它是皇族、美德和万物之中心的标志。在东方,由于和尚的僧袍常为桔黄色,因此黄色在佛教国家地位极高,其他颜色均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蓝色:是天的颜色,因此是世界上所有色调中最清爽、最与世无争、最超脱于物质世界的一种。象征无限、永恒、真理、奉献、忠诚、贞操、智慧、和平、安静、纯洁、理智和精神生活,在许多古代文化中均有上述含义。或许是因为北美非洲奴隶的黄昏布鲁斯音乐,蓝色因而常与忧郁有关,随着电影中忽明忽暗的灯光下越来越多的性描写,蓝色又常与色情相联系。
        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又是春季万物复苏、青春、清新、繁育、和希望的象征,间接地用作和平与安全的标志。如今生态学的发展又为绿色增添了新的象征含义。绿色还是爱尔兰的代表颜色,因此爱尔兰也被叫做绿宝石之岛。
        橙色:秋天收获的颜色,鲜艳的橙色比红色更为温暖、华美,是所有色彩中最暖的色。橙色象征快乐、健康、勇敢。
        紫色:象征优美、高贵、尊严,另一方面又有孤独、神秘的味道。淡紫色有高雅和魔力的感觉,深紫色则有沉重、庄严的感觉。紫色在古代代表皇族、地位和尊严。在古罗马时期,高级教士、行政长官和军事领袖常着紫衣,淡紫色往往是帝王之色。
        黑色:象征力量,有时又意味着不吉祥和罪恶。黑色常常是恶势力和不快的标志,他代表着死亡、无知、失望、悲伤和邪恶等不详之物带来的黑暗世界。此外,黑色还象征着事物的初级阶段和宇宙世界的低级层次(阴间),是不详的预兆。人们迷信的认为黑色是灾难的同意语,黑色的日子指不幸、倒霉的岁月,黑色标志为人一生中的污点。黑色也是悼念之色,象征着失去与空缺。但黑色也有其正面的象征意义。象征着光明与黑暗这一对生命延续必不可少的二元对立元素。同样,在中国,黑白两色的阴阳太极图也表达了类似的观念。
        白色:表示纯粹与洁白的色,象征纯洁、朴素、高雅、真理、清白等。与黑色相配,构成简洁明了、朴素有力的效果,给人一种重量感和稳定感,有很好的视觉传达能力。虽然白色有时也有其否定的含义——畏惧、胆小、投降、冷漠、茫然以及死亡带来的苍白,但在黑白对立的所有象征符号中,白色仍是善的代表。在欧洲,白色还与各种过渡仪式,如受洗、施坚信礼及结婚仪式密切相关,因为白色代表光明和快乐。[2]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颜色的嗜好一览表
国家和地区喜爱颜色国家和地区喜爱颜色
比利时男孩爱蓝色、女孩爱粉红色奥地利绿色   
爱尔兰绿色及鲜明色法国粉红色(女孩服)、蓝色(男孩服)、一般人爱黄色
美国鲜艳颜色马来西亚绿色(象征宗教,也用于商业)
荷兰橙色、蓝色代表龟甲并多用于节日希腊白、蓝黄
瑞士红、橙、黄、蓝绿、紫、红白相间及浓淡相同色组摩洛哥喜爱稍暗的色彩
巴拉圭明朗颜色突尼斯绿、红百色组,居住该地犹太人喜爱白色
埃及绿色西印度群岛明朗色彩
伊拉克深蓝、红色夏威夷蓝、黄、绿
叙利亚青、蓝、绿、红色西班牙黑色
秘鲁红、紫、黄新加坡红、绿、蓝
委内瑞拉黄色(医务标志)东南亚各种鲜艳色彩
墨西哥红、白、绿色组(国旗色)巴基斯坦绿、金、银、翡翠色及其其他鲜艳色彩
加拿大同法国、美国大致相同土耳其绿、白、绯红色及鲜明色彩
挪威红、蓝、绿等,鲜明色彩与当地冬季长有关意大利食品、玩具喜欢用醒目鲜艳色、服装高级包装用淡雅色,绿色
保加利亚深绿色及不鲜艳的绿色和茶色伊朗绿色
非洲当地人爱好鲜艳单色,大陆地区手欧洲影响,偏远地区保持民族色彩德国深浅奶黄色、咖啡色、南方喜爱用鲜明色彩
古巴鲜艳色彩,色彩感情上同美国相似中国港澳地区红、绿
[3]       二、视觉思维过程的分析         思维总是与抽象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包括概念的获得、记忆、想象、分析、判断等,涉及对一类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此,似乎同形象的视觉符号没有太大关系。然而,现代心理学、艺术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借助的工具除了我们熟悉的语言以外,对具体形象地运用与依赖是不能忽视的。鉴于本书中研究的重点内容,我们将视觉形象在思维中的运用特别加以强调。
      意象的概念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曾用一幅形象的“鱼牛图”来说明我们感知世界、理解世界、得出概念结论的过程:鱼和青蛙是一对同在池塘里长大的朋友,青蛙长大后离开小池塘,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一日,回到故地,向昔日的朋友描述它所见的世界:“外面有很大的吃草的牛,有四条腿,身上还长着花斑点……”于是,在鱼的脑子里,依照青蛙的描述,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如我们在图中所见。[4]
        
        鱼的错误是利用了自己惯常所见的形象,特别是自己同类的形象概念进行综合、推理、判断。在心理学上,我们将头脑中的关于外界事物的形象称为表象。 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表象与感觉、知觉同属于感性认识的具体形式,它是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分析、记忆所保留下来的客观事物的影响并将其贮存于大脑之中的印象。 试验研究发现,大约百分之四十左右十岁儿童会有“非常逼真”的形象记忆体验。当回忆所学课本的内容时,头脑中就像打开了书本,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向照相机的原本复制一样。然而,这样直观的视觉思维仅在我们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存在,过了这个年龄段,这种视觉思维特点也就消失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头脑中的形象记忆——表象与实际事物有很大不同。表象不是简单地观察事物和再现事物,而是将所观察到的事物经过选择、思考、整理、重新组合安排形成的新的内容,即具有理性意念的新的意象,是复杂的纵向上升,意与念的和谐统一。我国古代画论中常说的“意造之象”、“尽意之象”、“寓意之象”等均为此意。 清代画家郑板桥的一幅墨竹上有这样一段文字:“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形象思维从表象开始,逐渐发展到意象。所谓意象,是指具有抽象意义的形象(理性形象),它有连接思维与感觉的“桥梁” 作用。意象是形象思维的发展:从原始形象进入意象,标志思维从感性阶段进入理性阶段。

       意象的层次        在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过程中,我们会很精巧地运用意象判断环境。心理学家卡夫卡曾作过这样的调查:请被调查者说出“律师”的记忆形象。得到如下的回答:“我马上能看到的形象是——手中提着公文包的人”。“手中提着公文包”表明被调查者只是“看”到了律师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细节或部分,但足以代表律师的身分或形象。我们的心理意象是有选择性的,可以令我们将注意集中于意象中的最至关重要的部分,而舍弃无关内容。
        在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运用思维的意象抽象的功能,将自己从大量繁杂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只关心、注意那些与我们联系紧密地事件或因素,并用概括的视觉形象将它标志出来。只要我们马上能在头脑中勾勒出“军人”、“护士”、“政治家”等形象,就会发现这些意象有概括性,但都不清晰、不具体,
       在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中,我们能找到大量的反映地域民族特点的精品,有些已经让我们熟悉得不用细看就能一口说出画中的人物与故事。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就是我们的艺术创作意念。
        如用圆雕、浅浮雕及壁画形式创作的古代王侯们的生活,造型上追求写实的风格,但又受到当时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思维和人们观察自然等方面的限制,人物造型为头部侧面、肩腰部为正面、腰部以下又为侧面的形式……
        我们能很快给出解答:古埃及的艺术。
        古埃及艺术的独特的表现形式源于当时的人们对生活的观察以及艺术再现的思考,包括对人们活动规律的总结与概括。它与西方高度逼真的写实主义和东方充满想象空间的浪漫主义表现形式完全不同,投射出古埃及人对生活的理性的思考。
      意象的意义        意象代表自身时是个别的、形象的;代表同类时是普遍的、抽象的。
        拉斐尔在《致加蒂利奥内伯爵的信》中有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我不得不观察许多美丽的妇女,然后选出那个最美的作为我的模特,但是美女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按很多有学问的评论家的意见,通过我的理智,按理想进行再创造。”
        可见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是有着深思熟虑的艺术构思,他们的作品反映着时代的特点,就每一件作品而言,都是艺术家个别的、形象的创作,而所有同时代的作品的汇集,则能深刻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真实的生活风貌,当我们将同时代的艺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时,又概括出一个时代艺术创作的特点。这些体现着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感悟的作品给了我们一个抽象的体认。

[1] (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杭州,  浙江摄影出版社,12页
[2]朱健强,《广告视觉语言》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217页
[3]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327页
[4]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3 07:30 , Processed in 0.13610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