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编辑记略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0:5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编辑记略                        
                                 蒋仲仁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一书是中央教育科研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的时间是1980年,今年是1998年,十八年过去了。
    人入老年,每多怀旧之情。当年参加这个论集的编辑,种种情景仍浮现在记忆中。就想得到的,就保存的有关信札,我写下这个“记略”,缺漏和错误一定不少。我不追究这些,我只写下在这个工作的进程中,圣陶先生,叔湘先生,还有至善同志,一块工作的草甬同志,泗原同志他们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终身不忘。诚恳对人,认真工作,难道仅仅是编一本书应该这样,做人就应该这样。
    我是1978年来中央教育科研所工作的。研究所正在筹建,文化大革命受到彻底破坏,重建工作等于从零做起。刚刚搭起架子,成立几个研究室。我在教学法研究室工作。研究规划,正在商讨中,先由研究人员自定课题做起来。
    教育史研究室杜草甬同志,文革前和我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语文教材的编辑。这项工作是在叶圣陶先生领导下进行的。十几年朝夕相见,得到圣陶先生领导、教诲,深深敬佩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工作作风。他对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表过很多论著。我们二人商量,应该收集起来,整理出版,供研究工作者和语文老师学习,作改进教学得指南。我们把这个设想,向领导请示,得到同意。又去拜见圣陶先生,也得到同意。
    我们就动起手来,收集、挑选、核校、抄录或复制。有的论著是早年间五四前后发表的,收集很不容易,有几种版本,何去何从,费了许多功夫。初步订出目录,分为几类,各类排先后,又反复斟酌,好容易定下来。
    在这些工作中,草甬同志出的力最大,跑图书馆,抄录复制,同圣陶先生联系,同至善同志商量。后来在整理工作中请王泗原同志鼎助,许许多多工作都是草甬同志做的。我们教学法研究室给了我任务,写两篇论文,一为《语言规律与语文教学》,提交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一为《语文教学三十年》,是《教育研究》为纪念建国三十周年组织的专题文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编辑,有许多事都偏劳草甬同志了。后来,草甬同志因不治之症先我而去,一想起我们的合作,就怀念他,一位勤勤恳恳,不知疲倦,尽心竭力,一丝不苟的同志。
                      二
    在编辑工作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一些论文的整理。
    圣陶先生对他的旧作的重印是极为严肃认真的。195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叶圣陶文集》,圣陶先生在第一卷的《前记》里写道:“我把各篇都看了一遍。我用的是朱笔,有几篇改动很多,看上去满页朱红,好像程度极差的学生的课卷。”后来出版的第二卷第三卷的《前记》里都有类似的关于修改的说明。
    这个《语文教育论集》怎么办呢?我向圣陶先生请教,下面是我写给的信稿。
“圣陶先生:
   《语文教育论集》选来的文章找齐了,也复制了,草甬同志分给泗原同志和我整理,先分头看,再交换看。
    我一定照您的嘱咐,努力做好这个工作。
一开头就感到踌躇。早年写的文章,应该保存它的本来面目,让做研究工作的人还可以从中看出语言的发展变化。后又转念,先生当代文宗,《论集》出版之后,读者不仅从文章的内容得到教益,还将从文章的语言得到教益。想到这里,又觉得应当字斟句酌,再下功夫。
    我重读您为《叶圣陶文集》写的前记。前记里提到:‘改动不在内容方面,只在语言方面。’‘旧作所用的于语言,一点是文言成分太多,又一点是许多话说得别扭,不上口,不入耳,对这些地方都加以修改。’整理工作中我准备就照这个精神去做。
    我还重看了《中国语文》今年第一期刊载的那篇文章《学习<叶圣陶文集>的文字修改》,文章提出的那几点意见,我都拿来做参考。
    分给我整理的部分,第一篇是《文章例话》的序。我试作了一些改动。改得对不对,拿不准。现在把改稿送上,请您看看。为了您的健康,请您不要一次看完,分几次看,一次看一点;还请您不要复信,复信费神,过几天我来当面请教。
打算拿这篇做个例子,该怎么做,有个谱,其他的就照这样做下去。
     敬祝
健康!
                            蒋仲仁 一九七九年九月八日”
    第二天就接到圣陶先生回信,同意做些加工工作。下面是圣陶先生的回信抄录“
“仲仁同志:
上午接手书,欣感之极,不可言状。我怀有写纯粹普通话之愿望,至今未能做到,当初不欲收印旧作,此亦其原因之一。今见足下改稿,益感非如是加工,竟不堪自己寓目,何况举以示人。然劳神太甚,我于心又何能安。念此乃感矛盾,不能下决断,其他文篇仍其原样乎,抑悉以劳椽笔乎?得暇希惠临,再图面商。匆此奉复,敬请
大安
                                    圣陶  拜上九月九日
                                          (一九七九年)”
    接信后我即趋谒圣陶先生,商量好了,就着手。尽我的绵力,一篇一篇地认真读,认真加工。我和泗源同志、草甬同志当时分住三处,我住西单承恩胡同,泗原住西四丁章胡同,草甬住景山东街大学夹道。许多事都不便于见面商量,就靠草甬同志来回穿梭,沟通意见。这次翻阅旧日书札,见一张给草甬同志的信稿,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情况,原信如下:
   “第一部分总论语文教育的,已经看完,是泗原同志看完后给我看的。一共24篇,134000字。
    在整理工作中,
     一.有的,我觉得就这样改动比较好。
     二.有的,我拿不定主意,这样改动好不好。
     三.有的,泗原同志的改笔同我的不一致,需要再斟酌。
     四.有的,我还不懂,要向叶老请教。
    整理后的稿子,能送叶老复看,那是最好不过了;可是想到叶老的健康,不应该让他老人家再费精力。我想:1.送请至善先生看后就定稿。2.上述二、三、四项的问题,请复看的时候摘出来,向叶老请教。
    照现在的进度看,要年底竣工,还须加紧进行才行。
    我还想到,这部稿子,我们教科所的领导谁‘拍板’签发,我们科研所还没有订出这样的规章制度。请考虑。决定后,要一部分一部分地看起来才行。否则,将来全编五十万字一块送上去,领导同志怕很难审阅,也许一压又要许多时间了。
                                        仲仁  1979.10.16”
    从这个“段简残篇”看,想到工作的费心费事,更想到草甬同志的辛苦,许多事都堆在他一个人身上了。
    工作在紧张进行中,不幸碰到我犯了心脏病住院治疗,耽误了一段时间。
    在医院中曾写一封信给圣陶先生,留有信稿如下:
“叶老:
    志公同志来,带来您的亲切的关怀,感谢之情,匪言可喻!
    入院之后,诊断为‘前间壁心肌损伤’。大约是心脏某一部分供血、供氧不足所致。经过输液输氧,已渐趋痊可,绞痛亦已消失。再治疗一段时间即可出院。谨书数语,敬请释念!
   《语文论集》的事不得不稍事停顿,一俟出院,当即继续整理,务求早日蒇事。
    谨此即颂
健康!
                            蒋仲仁 一九八O年二月六日”
    去信之后,接圣陶先生复书,抄录如下:
“仲仁同志:
    志公访您之后曾晤面,告我以尊况,心稍慰。今得手书,言渐就痊可,绞痛之感消失,更为欣喜。俟出院之后,还须辛劳,且把工作放在一边,以期充分转健。我未能趋院探望,总感万分抱歉。
    论集之稿三大包,小儿至善已通读了一遍,把您与泗原之改动处举要告我。他极钦佩二公之精密周至,凡有缺点,决不放过;谓看此一遍颇有进益。可见我之借重二公,实为夙昔深知,而此集之敢于拿出去,亦正赖于二公助也。
    勿复敬请
痊安!
                    叶圣陶 二月八日上午十一点(1980年)”
    接信之后,感到圣陶先生对我的关怀。又感到欢欣雀跃,就像过去当学生的时候,国文老师发作文本,对我的习作,所作赞许的批语。我将当做对我的奖掖和鼓励。不仅是编好这个集子,对种种工作都该这样。
                  
                               三
    出版这个文集,应该有一篇序。文集几十万字,读者从何读起。有一篇序,综述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有哪些要点和重点,怎么读,怎么领会,怎么实践,对读者很重要,很必要。我同草甬商量,写这篇序,最恰当的是请吕叔湘先生。叔湘先生与圣陶先生是之交,建国以前他们编过高中国文课本和文言读本,建国后又一度任人教社副总编,对圣陶先生教育思想最清楚。可又想到,叔湘先生年事已高,工作又忙,好不好去劳烦他,先试试看。恰好叔湘先生正有信给我谈别的事,我回信就提编这文集的事,想向他请教。他回信约好时间,我和草甬同志一起去拜望他,谈了这个文集的编辑情况,又提写序的希望,他答应了。
    叔湘先生到青岛疗养去。我们把文集的前半部分的校样寄去。又把后半部论文中重要的复制一并寄去。草甬同志做事很细心,在校样的复制件中,据他认为重要的贴上标签,给叔湘先生分点儿劳,查阅的时候方便些。
    人大开会,叔湘先生从青岛回北京,序,写成了,寄来还附了一封信给我。信里说:
    “从叶老论文集的序,勉力写成,仍然不免是抄书。您看还能对付着用否?如有不适之处,请奋笔改消,不必征求同意。
    信里还附有关于文集某些编校上的错误或遗漏,提出意见,还指出我们写的《编者的话》里应该修改的地方。
    我赶快写了封信,信上说:“序写得真好,说出了我们编辑这部文集的意图。有此一篇序言,读者读这个集子,联系着来研究当前的问题,都必将得到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回信还说了编校上的事,还说“人大开会,想必很忙,等开会完了,当趋前候教。”
    为了这文集的编辑,我们从圣陶先生得到很大教益,为了这个文集写序,我们又从叔湘先生得到很大教益。不仅如当前一些出版物请到名人作序增加出版物的光彩那样,而是深深感到这些前辈对工作的严肃认真,是后来者的楷模。树立严谨的学风,正是今天治学迫切的希望。
                           四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出版了。
    我去看圣陶先生,他正准备外出,没有多谈,后来给我一信,抄录如下:
“仲仁同志惠鉴:
    前日承远道见访,匆匆外出,未及多谈,疚甚,怅甚。见尊体佳健,较前丰腴,则至为心慰。
    拙集已见样书。此集大费台从泗原同志之心,我自己全未操劳,永感厚意。偶尔翻看,只觉如许文字,实质无多,翻来覆去,无非几句‘老调’,而耗费人力物力不少,则毫无可嘉,惟感惭愧。深悔当初意志不坚,未能谢绝教育研究室编集出版之建议。
    …….
    敬请
春安。
                          叶圣陶上   二月八日(1981年)”
    读了这封信,圣陶先生“惭愧”云云,并不是一般的谦虚套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想法。老人家虚怀若谷,那样深,那样宽阔,做了工作,毫无自矜之意,远觉得不足。做人,不就应该这样吗?
    我回了一封信———
“圣陶先生:
    手书见悉,日前趋贺春节,虽匆匆未及详谈,得见尊体健康,不胜欣慰;改日当再趋谒,俾得一倾积愫。
    尊集出版,对当前语文教育之研究与实践,裨益良多。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语文教育之利弊得失,知道的得这样深切详明的唯先生一人。这个集子可以说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部历史。叔湘先生在序里说:‘现在有许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这句话说出了我们编印这个集子的用意。来书‘惭愧’云云,过于谦虚了。
    现在看来,入选的文章这样完备,对有志语文教育研究的人士必要的,是适当的。可是对一般教师,似乎多了一点儿。篇幅多,定价就高,购买也会有困难。参加同杜草甬同志谈过,也许从集子中挑选一些当前最为切要的编一个选集的小册,头十万字,定价几角钱,当能把先生的一些精辟的学说,更广泛地介绍给一般教师。这个事且等集子出版之后听听教师的反应再来考虑。
    ……
    谨复并颂
健康!
                            蒋仲仁  一九八一年二月十日”
    这部文集出版了十八年。语文教学在这么长的时间中有了许多变化和发展。可是看一般有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报导和论著,在教学效果上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需要改进。“现在有许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叔湘先生在序里说的这句话,我,作为这部文集的编者,现在还这样看。
    我和草甬同志谈过,还想从这部文集选出一些编一个头十万字的选编,把先生的一些精辟的学说更广泛地介绍给一般教师。这个设想,没再提起了。同我合作的杜草甬同志竟先我而走了!我也年愈老,力愈衰,虽然有这个愿望,可没有这个力气了。
    叶老文集编辑记略写完之后,忽然发现旧日书简中有一字条,好像是回答谁的信稿之一页。字条说到关于中学文学、汉语分科教学的文章为何文集未选入。我是否写了回信,这是否回信的留底?谁提出的问题,怎么提的,全部记不起了。留下这个“字条”,以备查考。
    字条是这样的。
   “您谈到叶老关于文学分科教学的那部篇文章,杜草甬同志和我编《论集》的时候反复考虑过,又向叶老请示过。那篇文章有几位同志参与过起草。文章中有些意见是别的同志提出的。有的意见叶老并不完全同意。照我们的体会,叶老为人为文都守着一个‘严’字,既然有别的同志参与,那就从‘严’字出发,不掠美,不苟同,不宜作为个人文章编入《论集》。这种精神,我们深深敬佩。那篇文章,现在研究语文学科教学历史的时候,可以称引,文件、史料一类汇编中也可以收入。这样看,对不对,请酌。”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编辑记略1998年9月写完了。后来发现了一页复信的底稿,(1984年4月写的),与文学汉语分科教学有关,补写了一笔。
    今年,1999年,还要补写一笔,和我一块编辑这个集子的王泗原同志也先我辞世了!

                                    1999年7月2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0:58:37 | 只看该作者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精选)
一、阅读教学的目的
尝谓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阅读之能力。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学生离校而后须阅读各类各体之文,故教材须兼收各类各体之文。学生诵习教材,赖教师之指导,而领会其质与文。第领会教材质与文犹未已也,非最后之目的也。必于教学之际培养起自动性,终臻不待教师指导而自能领会之境,于是可以阅读书籍报刊而悉明其旨矣。此则阅读教学最后之目的也。
       ——《语文教育书简》之二十五,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34-735页
     至于多诵文篇,故有俾于作文,然目的不仅在练习作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
      ——《语文教育书简》之十五,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6页
    (阅读的目的)主要在真正地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使咱们得以在革命和生产中很好地贡献力量。
                            ——《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
     二、阅读教学重要注意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阅读要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不专等老师讲解,也不可专等老师抄给字典辞典上的解释以及参考书上的文句。直到自己实在没法解决,才去请教老师或其他的人。因为阅读是自己的事,像这样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再说,我们总有离开可以请教的人的时候,这时候阅读些什么,非专靠自己的力不可。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1页
    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只知道捧着课本死记硬背是没有用处的,至多只能应付考试。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网上下载,叶圣陶关于习惯培养的论述
要学好语文,至少要养成这样一些好习惯:要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语文老师一定要想办法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责任不在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因为教师不能一辈子跟着学生,把学生要读的书一部部装进学生脑子里去。教师只要待学生预习之后,给他们纠正,补充,阐发,唯有如此,学生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就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课内的讨论阶段又得到了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一旦养成了这种好习惯,学生课外自然会去阅读更多的好文章和好书籍,增加知识,增长才干。这样的良性循环当然会收到教师所期望甚至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网上下载,叶圣陶关于习惯培养的论述
     三、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自学习惯与能力
   1.预习
    咱们看课程标准里所定的方法,课前要使学生预习,课后要“引起其自学之动机”,指导学生作种种的研究,课后要“令学生自行研究”,可见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
                   ——《中学国文教师》,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95页
     要加强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课内多采用讨论会的方式,教师也是一个会员,至多处于主席的地位。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02页
     “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上课的活动,教学上的用语称为“讨论”,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有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应当讨论的都讨论到,须待解决的都得到解决,就没有别的事了。这当儿,教师犹如集会中的主席排列讨论程序的是他,归纳讨论结果的是他,不过他比主席还多负一点责任,学生预习如有错误,他得纠正,如有缺漏,他得补充,如有完全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他得指示出来,加以阐发。教师的责任不在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因为教师不能一辈子跟着学生,把学生所要读的书一部部装进学生脑子里去。
      ——《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66页
     所谓讲,应当理解为给学生以指点和引导,使学生逐步达到能自己阅读。假如一篇文章,学生能充分理解,那么教师就用不着讲了。解放后有一个时期,有些人反对学生预习,认为预习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发挥了。现在是大部分人倾向于主张预习,我也主张预习。学生预习而领会了的就不必再讲。去年教育部派人到各地了解语文教学的情况,也找了一些学生座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讲的太多了,对我们没有好处。我们预习《粮食的故事》一课,读过几遍非常感动,几乎掉下泪来。后来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左分析,右分析,把一篇文章拆得零零碎碎,讲了些空泛道理,我们听了,反而把感动冲淡了。”这样看来,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学生了解不透、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以指点和引导,但是也不宜讲得很多很琐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多动脑筋。适当地多动脑筋,脑筋是不会受伤的。学生自己动脑筋,得到的东西格外深刻,光听老师讲,自己不思考,得到的东西就不太深刻。光听老师讲,自己不思考,得到的东西就不太深刻。经过老师指导,学生还是不能自己了解自己领会,那就只好由老师讲了,还得注意讲得多而罗嗦不如讲得少而精。总之,讲的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讲。如果一个老师能做到上课不需要讲,只作一些指点和引导,学生就能够深刻理解,透彻领会,那就是最大的成功。这样做能使学生读了若干文章后,触类旁通,自己去领会别的文章。学生必须会自己读书,不能老是带着一位老师给他讲,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读书的能力。
     —— 1961年9月8日叶圣陶在呼和浩特跟语文教师的讲话,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程》第61-62页

现在都移在指导“预习”的阶段中,假如学生能够“领悟”了,能够“研究”出来了,就无须乎教师的“讲述”;教师所“讲述”得,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的部分:这才显出“讲述”的真作用,才真个贯彻了尝试的宗旨。
       ——《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84页
比较艰深或枝节的问题,估计起来不是学生所必须知道的,当然不必提出。但是,学生应该知道而未必能自行解答的,却不妨预先提出。让他们去动一动天君,查一查可能查到的参考书。他们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摸索,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全盘错误,这当儿再来听教师的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深切。最坏的情形是指导者与领受者彼此不相应,指导者只认领受者是一个空袋子,不问情由把一些叫做知识的东西装进去。空袋子里装东西进去,还可以容受;完全不接头的头脑里装知识进去,能不能容受却是说不定的。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0页
     一篇文章可从不同的观点去研究它。如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文章的时代背景,技术方面布置与剪裁的匠心,客观上的优点于疵病,这些就是所谓不同的观点。对于每一个观点,都可以提出问题,令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寻求解答。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0页
     2.讨论
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报告是各自报告预习的成绩,讨论是彼此讨论预习的成绩,指导是指导预习的方法,提示预习的项目,订正是订正或补充预习的成绩。在这样的场合里,教师犹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提出问题由他,订补意见由他,结束讨论由他。当这样的教师当然比较麻烦些,“讨论要点”或“讨论大纲”都得在事前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在这样的教师的面前却真个能够渐渐的“养成读书习惯”,为了学生,似乎不应该避免麻烦。
      ——《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84-85页
     上课时候令学生讨论,由教师做主席、评判人与订正人,这是很通行的办法。但是讨论要进行的有意义,第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得充分,如果准备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机会一样,或是等了很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之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教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只得不再要学生发表什么,只得自己一个人滔滔汩汩地讲下去。这就完全不不合讨论的宗旨了。第二还得在平时养成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评判人家的话,用不多不少的话表白自己的意见,用平心静气的态度比勘自己的与人家的意见,这些都要历练的。如果没有历练,虽然胸中仿佛有一点准备,临到讨论时不一定敢于发表的。这种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国文教师的事情,所有教师都得负责。不然,学生成为只能听讲的被动人物,任何功课的进步至少要减少一半。——学生事前既有充分的准备,平时又有讨论的习惯,临到讨论才会人人发表意见,不至于老是某几个人开口。所发表的意见又都切合着问题,不至于胡扯乱说,全不着拍。这样的讨论,在实际的国文教室里似乎还不易见到;然而要做到名副其实的讨论,却非这样不可。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1-12页
     3.精读与略读
     有了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课本里所收的,选文中入选的,都是单篇短什,没有长篇巨著。这并不是说学生读了一些单篇短什就足够了。只因单篇短什分量不多,要做细磨细琢的研读功夫,正宜从此入手,一篇读毕,又读一篇,涉及的方面既不嫌偏颇,阅读的兴趣也不致单调;所以取作“精读”的教材。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需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但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的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如果只注重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作精读那样的详细指导,而致无所措手。现在一般学校,忽略了略读的似乎不少,这是必须改正的。
     略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略读是国文课程标准里面规定的正项工作,哪有不需要教师指导之理?不过略读指导与精读指导不同。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学生从精读而略读,譬如孩子学走路,期初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跤。大人在旁边遮拦着,正与扶着牵着一样的需要当心;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精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的指导,略读的时候,更给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其目的为在学生习惯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略读指导举隅>》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9-20页
     选定一些教材来读,无非“举一隅”的性质,都希望学生从此学得方法,养成习惯,自己去“以三隅反”;故数量虽少,并不妨事。学生如果在略读教材之外,更就兴趣选读旁的书籍,那自然是值得奖励的;并且希望能够普遍地这么做。或许有人要说,略读同一的教材,似乎不能顾到全班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其实这不成问题。精读可以用同一的教材,为什么略读就不能?班级制度的一切办法,总之以中材为标准;凡是忠于职务,深知学生的教师,必能选取适合于中材的教材,供学生略读;这就没有能力够不够的问题。同时,所取教材必能不但适应学生的一般兴趣,并且切合教育的中心意义;这就没有兴趣合不合的问题。所以,略读同一的教材是无弊的,只要教师能够忠于职务,能够深知学生。
         ——《<略读指导举隅>》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1页
……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惟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也惟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语的好习惯,下笔不至有误失。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9页

读过一节停一停,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什么,这是个好办法。读过两节三节,又把两节三节连起来回想一下。这个办法可以使自己经常清楚,并且容易记住。
回想的时候,最好自己多多设问。文中讲的若是道理,问问是怎样的道理?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道理?文中讲的若是人物,问问是怎样的人物?用怎样的笔墨表现这个人物?有些国文读本在课文后面提出这一类的问题,就是帮助读者回想的。一般的书籍报刊当然没有这一类的问题,惟有读者自己来提出。
读一遍……大多是不够的,于是读第二遍第三遍。读过几遍之后,若还有若干地方不明白不了解,就得做翻查参考的功夫……。
…  总之,阅读以了解所读的文篇书籍为起码标准。所谓了解就是明白作者的意思情感,不误会,不缺漏,作者表达些什么,就完全领会他那什么。必须做到这一步,才可以进一步加以批评,说他说得对不对,合情理不合情理,值不值得同情或接受。
在阅读的时候,标记全篇或者全书的主要部分,有力不分,表现最好的部分,这可以帮助了解,值得采用。标记或画铅笔线,或做别种符号,都一样。随后依据这些符号,可以总结全部的要旨,可以认清全部的警句,可以辨明值得反复玩味的部分。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4页
     但是无论什么书,都不能让眼光像跑马似地溜过就算,一定要集中心思,把注意力放在书上。这是第一。第二,一口气直往下读,不如每读一段,稍稍停一停,回过头去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说了些什么。一口气往下读往往不能消化,好像囫囵吞枣一个样;停下来想一想就像咀嚼一个样,才能辨出真的滋味来。……第三,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起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浮泛;写下来就非有条有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了;所以写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读书笔记或者采用列表的形式或者采用杂记的形式,可以根据所读的书的性质而定。
讲述读书方法的书和文章,都应该看,懂得了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大多数书的前头都有序文,序文有的介绍这本书的内容,有的介绍这本书的作者,有的指导这本书的读法。在读本文之前,先读一遍序文,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阅读课外读物》,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180—181页
但是阅读的时候必须认真,不能放过一个词的涵义,一句话语的真义,决不能采取不求甚解的马虎态度,以致造成曲解和误解。
       ——《怎样阅读课外读物》,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179页
因为文学和其他艺术制作一样,内容和形式分不开来,要了解它就得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味得切,才会有所得;如果不面对它本身,而只凭“提要”“释义”的方法来了解它,那就无论如何隔膜一层,得不到真正的了解。
      ——《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5页
     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得仔细吟味;这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再说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增进写作的能力,固然是事实,但是一目数行地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至多只能增进一些知识和经验,并不能领会写作的技术要在写作上的益处,非慢慢咬嚼不可。一般人的阅读大概都是只观大意,并且往往随读随忘;虽然读得很快,却是毫无用处。随读随忘,不但不能帮助写作,恐怕连增进知识和经验的效果也不会有。所以课外阅读决不能无条件的重视,而讲读还是基本。不过讲读不该逐句讲解,更不该信口开河,得切实计划,细心启发,让学生们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才能与合乎课程标准的效率。
     ——《教材、教法和教学效率》,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136页
     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整饬思想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事项。
     ——《认识国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90页
     所谓方法,指什么的呢?先就阅读说,“不求甚解”不是方法,反过来,“求甚解”便是方法。要做到“求甚解”,第一步,自然从逐词逐句的了解入手。仅仅翻了字典,知道这一词这一句什么意思,还不能算彻底了解,必须更进一步,知道这一词这一句在某种场合才可以用,那才是尤其到家的方法。
     总之,对于一个词儿,一种句式,一句习语或成语,第一须明白它的意义。第二须取许多例子,同样的与近似而实际不同的,相互比勘,来看出它的用法。同这样的方法得来的,才是彻底了解。语言文字的学习好比积钱,辛辛苦苦工作,积一个是一个。积钱还可以用不正当的手段,或是投机,或是舞弊,突然之间到手十万八万。语言文字的学习可不然,除了辛苦工作,日积月累以外,没有简便的方法。
文字各式各样,阅读方法自也不能一律。多读些文字,练习到的方法就多些。若在学校国文课里,这些方法便是共同讨论的主要材料,或由教师指导,学生再来深求,或由学生提出,教师加以纠正或补充。若是独立自学,这些方法也得充量发见,充量应用。在练习的时候,使用方法去对付文字,意念中有方法存在。到后来纯熟了,遇见文字自然能用最精到的眼光去看它,意念中不再存什么方法不方法,那便终身受用不尽了。
      ——《阅读要“求甚解”》,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68、169、172页
     4.朗读与吟诵
从前的人读书,多数不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一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3页
    说理的文章大概只需论理地读,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宛处还他个委宛,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见《叶圣陶教育论集》第125页
     吟诵的语调,有客观的规律。语调的差别,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三类。……吟诵一篇文章,无非依据对于文章的了解与体会,错综地使用这三种语调而已。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别主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发声都得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都得前低后高。意义完足的文句,祈求或感激的文句,都得前高后低。再说强弱。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的头部宜加强。表示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句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的中部宜加强。再说缓急。含有庄重、畏敬、谨慎、沈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急读。以上这些规律,都应合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所以依照规律吟诵,最合于语言的自然。……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一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页
    读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文言的吟诵,各地有各地的调子,彼此并不一致;但是都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白话一样可以吟诵,大致与话剧演员念台词差不多,按着国语的语音,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多多用工夫,使听着移情动容。……吟诵白话必须按照国语的语音,国语的语音运用得到家,才是白话的最好的吟诵。至于宣读,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这两种读法,宣读是基本的一种;必须理解在先,然后谈得到传出情趣与畅发感兴。并且,要考查学生对于文字理解与否,听他的宣读是最方便的方法。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6页
     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诵也是读,乃至口腔喉舌决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无论怎样读,起初该用论理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又按各句各节的意义,读出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这样读了,就好比听作者当面说一番话,大体总能听明白。最忌的是不能分解,不问关系,胡里胡涂读下去——这样读三五遍,也许还是一片朦胧。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教育论集》第124页
    无论读课文或是课外读物,无论出声朗读或是轻轻讽诵,严格要求学生口到心到,务使口头的轻重徐疾抑扬顿挫,跟心里的领会和感受相印合:该是个积极有效的办法。还有,造成有利于养成说话的好习惯的环境,也该是个积极的有效的办法。如果造成这样一个环境,多数人知道说话不宜随随便便,都把说话当一回事,那就非常有利于说话训练。说话训练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将会事半功倍。
           ——《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36页
    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剧本,几个重要的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
     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来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好的文章要多读,读到能背。一边想,一边读有好处。这好处就是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好象跟作者的想法合在一起了,自己的想法和语言运用能力就从而提高不少。长的文章可以挑出精彩的段落来多读,读到能背。读的时候不要勉强做作,要读的自然流畅。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4页
     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5页
     5.培养语感
    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夏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下面的一节说:
    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文艺作品的鉴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67页
    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文艺作品的鉴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67页
     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向契合。
     ——《文艺作品的鉴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68页
     要鉴赏文艺,必须驱使我们的想象。这意思就是: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使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
     ——《文艺作品的鉴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65页
       要想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文艺作品的鉴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68页
    6.加强历练
    要知道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无到有的,看看小孩子养成走路跟说话的能力多麻烦。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路跟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说阅读跟写作的能力差,并不指没有阅读过,没有写作过,是指以往的阅读跟写作还不怎么得其道,因而经常的历练多半成了白费,不能够养成好习惯。现在要来补修,当然得竭力争得其道,跟着还得经常的历练,才可以收到实际的效果。
       ——《〈大学国文〉序》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06页)
     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国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就看以上两点。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7页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都重要,我看更要着重训练。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东西譬如学一个字,要他们认得,不忘记,用的适当,就要训练。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现在语文教学虽然注意练习,其实练得不太多,这就影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老师对学生要求要严格。严格不是指老师整天逼着学生练这个练那个,使学生气都透不过来,而是说凡是要学生练习的,不要练过一下就算,总要经常引导督促,直到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才罢手。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1页
    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的方面来说,采用种种有效的办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一暴十寒,办法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处,因为在学生身上得不到巩固,养不成习惯。必须督促学生循规蹈矩地练,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学生身上才真正有了这项能力了。凡属训练的事都如此,说话训练当然包括在内。
     ——《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37页
     一篇篇的课文都是作者动了脑筋写出来的。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就要学习作者是怎样动他的脑筋的,看作者是怎样想和怎样写的。教师一方面给学生指点和引导,一方面督促学生练习,这就是训练。语言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去领会,去比较,这从小学阶段起就应注意。
     ——《怎样教语文课》,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64页
    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
     ——《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页
     练即实践,即认真执笔为文,此断不可少。惟练似宜通乎课内课外,不宜专以课内作文为练。课外应需而作文,固用也,而亦练也。
     ——《教育书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38页
    总起来一句话,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读人家的文章,要学习别人运用语言的好习惯。自己写文章,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4页
    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能往前游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的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真本领。
      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道理不是嘴上说说的,是从实践里归结出来的。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0-141页
    我不大赞成“语文知识”这个说法。把语法、逻辑、修辞之类称作“知识”,好像只要讲得出来就行,容易忽略实际运用。现在大家既然用惯了“知识”,这个词,那么就得把这个词的意义扩大,把能力也包括在内。要让学生把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在生活中能够随时运用,教学的目的才算达到了。
     ——《关于编教材》,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16页
     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个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如果只讲说指点,而疏于督促,要求技能技巧在他身上生根就很难说了。
     ——《改变字风》,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34页
    总起来一句话,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读人家的文章,要学习别人运用语言的好习惯。自己写文章,要养成自己运用语言的好习惯。要多读,才能广泛地吸取。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4页
     好的文章要多读,读到能背。一边想一边读,有好处。这好处就是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好像跟作者的想法合在一起了,自己的想法和语言运用能力就从而提高不少。长的文章可以挑出精采的段落来多读,读到能背。读的时候不要勉强做作,要读得自然流畅。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4页
    养成好习惯必须实践,换一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该怎样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向人家打听,听听人家的意见,当然是有益的,但是吸收的好习惯还得在继续不断的阅读中养成,发表的好习惯还得在继续不断地写作中养成。废书不观,搁笔不写,尽在那里问什么阅读方法写作方法,以为一朝听到了方法,事情就解决了,那是决无之理。
     ——《养成两种好习惯》,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230—240页
     要练习的回数多,不用说,还需课外作文。要养成抒写意思情感的习惯,那只须反问自己,内部有什么样的意思情感,便作什么样的文。两句话的意思合拢来,就是说除了教师出的题目以外,自己还要作文,作自己要做的题目。
     ——《作自己要做的题目》,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97页
     不常写,就没有组织脑子里的东西的习惯。一种知识,一段经验,藏在脑里可能处于刚才所说的朦胧状态。老师教学生,要叫学生把学得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就是要学生懂得明确,不要处于朦胧状态。我们要写稿,自当练成一种能力,凡所知的东西,总要拿得出来,能够让它定型,不让它处于朦胧状态。这惟有多练写作,才能办到。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9页
    所谓善读善写,非可求成于一旦,端宜积之于平时。看书不仅知其梗概,还须察其用心,衡其工夫。含蓄之意,思想之路,均宜细求。进一步则不仅诵其文而已,还须自出己见,衡其得失,孰去孰舍,孰可师孰不可师,乃真达到活读书之境界。复言作文,不仅成篇而已,还须求全篇之完整,考虑读者对象之能否通晓,进一步则考虑如何则于人更有益,如何则更可以感人。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8页
    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做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做不可。
     ——《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1:04:17 | 只看该作者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吕叔湘


    叶圣陶先生从一九一二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写下了大量文章,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就有一百多篇。凡是关心当前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集子。按说这本集子里边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这本集子里的文章,涉及的面很宽,性质也多种多样,有商讨语文教育的理论原则的,也有只谈论一篇文章或者评议一两个词语的。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惟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因此,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87—88页)

     圣陶先生在这里扼要地指出旧式语文教学的三大弊病,并且在好些处别的地方加以申说。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笃信固有道德的,爱把圣贤之书教学生诵读,关切我国现状的,爱把抗战文章作为补充教材,都是重视内容也就是重视教育意义的例子。这是应当的,无可非议的。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激发抗战意识,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要达到这样地步,仅仅读一些书籍与文篇是不够的。必须有关各种学科都注重这方面,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注重这方面,然后有实效可言。国文诚然是这方面的有关学科,却不是独当其任的惟一学科。所以,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56—57页)

     第二种弊病是在作文教学上要求模仿一套程式。“不幸我国的写作教学继承着科举时代的传统,兴办学校数十年,还摆脱不了八股的精神。”(437页)所谓八股的精神就是第一,不要说自己的话,要“代圣人立言”,第二,要按照一定的间架和腔调去写。圣陶先生很形象地加以形容说:“你能够揣摩题目的意旨以及出题目的人的意旨,按着腔拍,咿唔一阵,就算你的本领;如果遇到无可奈何的题目,你能够无中生有,瞎三话四,却又丁丁当当的颇有声调,那更见出你的才情。”(40页)他并且用自己小时候的经验做例子,“我八九岁的时候在书房里‘开笔’,教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他提示道:‘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我依他吩咐,写了八十多字,末了说:‘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就在‘尔’字‘乎’字旁边博得了两个双圈。登高自卑本没有什么说的,偏要你说;单说登高自卑不行,一定要说到为学方面去才合式:这就是八股的精神。”(438页)

     第三种弊病就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得能使考官中意,从而取得功名。现在也有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升学考试。但是,我以为现在学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只要平时学得扎实,作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推广开来说,人生一辈子总在面临考试,单就作文而言,刚才说的写封信打个报告之类其实也是考试,不过通常叫作‘考验’不叫作‘考试’罢了。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154页)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149页)“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151页)

    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其流弊,第一是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其次,“学生会不会习惯了教师都给讲,变得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永远不离开教师是办不到的,毕业了,干什么工作去了,决不能带一位教师在身边,看书看报的时候请教师给讲讲,动笔写什么的时候请教师给改改。那时候感到不能独自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岂不是极大的苦恼?”(151—152页)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在这本论文集里多次出现,例如:“‘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152页)又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717页)“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倚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720页)“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721页)“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741页)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例如要求学生预习,给以必要的指导;发起对课文的讨论(主要指语文方面,不是内容方面),予以有效的启发;对学生的作文只给些评论和指点,让他自己去考虑如何修改;如此等等。这一切,作者在《精读指导举隅》的《前言》以及别的篇章里都有详细的论述。这样教学,当然比逐句讲解吃力,但是这才是教学的正经道路。正如圣陶先生所说,“把上课时间花在逐句讲解上,其他应该指导的事情就少有工夫做了;应该做的不做,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己。”(83页)

     前面说过,这本集子里边谈到的问题很多,上面只是就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作了些简单的介绍。此外,如第三部分关于文章的分析鉴赏,第四部分关于写作当中的某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也都有很多好见解,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借阅读这本集子的机会来对照检查我们自己的工作。有许多现在还常常有争论的问题,事实上圣陶先生多年前已经遇到,并且提出了他的看法。有的话尽管是对学生说的,实际上也适用于教师。比如“举一反三”这件事,要教给学生这样做,教师就要首先这样做。那末,现在有些教师希望每一篇课文都有人给写出类似教案的文章来发表在刊物上,让他上课的时候照本宣科,那就完全不对了。这个集子里有一篇题为《中学国文教师》的文章,列举七类教师,都是在教学上犯了这样或那样的毛病的,很值得我们拿来作为反面的借鉴。当然,我希望这种种类型的教师都已经或者即将绝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9:28 , Processed in 0.08040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