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9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教师的100个建议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1:1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给教师的100个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的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虽然到后来(这是很常见的事),正是后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在智力发展上,比最初学习较好的那个学生取得了大的多的成就。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就已经能完全独立地读出和解出应用题,而另外一些孩子直到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末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给一个学生布置2、3道甚至4道应用题,而给另一个学生只布置1道。这个学生做的是比较复杂的应用题,而另一个学生做的则是比较简单的。这个学生在完成语言的创造性作业(例如写作文),另一个学生则在学习文艺作品的片断。
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儿童完成作业而得到评分时,从评分中看见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欢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他的良心是纯洁的,他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我有一个朋友伊?格?特卡琴柯,他是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他谈到自己备课的情况时说:“我周密地考虑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做些什么。我给所有的学生都挑选出这样的作业,使他能在作业中取得成就。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
    让我们看看帕夫雷什中学教师阿?格?阿里辛柯和姆?阿?雷萨克的数学课吧。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而解题占用上课的90%的时间),他们所教的班好像分成了好几个组。在第一组里,是学习最好的儿童,他们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出任何应用题;其中还有一、两个学生能够即席口头解答,不需要做书面作业:教师刚刚读完条件,学生就举手要求回答。对这一部分学生来说,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题目外,教师还要挑选一些超过大纲要求的习题:应当给这些学生的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轻松的、要求紧张地动脑的工作;有时候,需要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习题,使他不能独立地解答出来,但是教师给予的帮助只能是以稍加指点和提示为限。
     第二组里是一些勤奋努力的学生,他们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是和进行一定程度的紧张的脑力劳动、探求和克服困难分不开的。教师们常说,这—部分学生是靠付出劳动和用功学习而取胜的,他们能顺利地学习,是因为他们勤奋用功和坚持不懈。
     第三组学生,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度的习题,但是对复杂的习题则有时解答不出。在他们做作业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的帮助要有高度的教育技巧。
     第四组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们在一节课上所能完成的作业,要比第二组、第三组学生所做的少一半到2/3。但是教师无论如何不要催促他们。
    第五组是个别的学生,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应付中等难度的习题。教师要为他们专门另选一些题目,始终只能指望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这些组的学生并不是停滞不动、凝固不变的,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是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
    有些教师能够做到使他的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取得进步。应当去仔细看看这些学生在上课时的脑力劳动的情况。在这里,充满着上面所说的那种师生间相互体谅的气氛,有一种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每一个学生都在尽量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的。你从儿童的眼光里就能看出那种紧张地、专心致志地思考的神色:—会儿发出快乐的闪光(正确的答案找到了!),一会儿又在深沉地思索(从哪里入手来解决这道应用题呢?)。教师在这样的气氛里工作确是一种很大的享受。我亲爱的同行,请你相信:无论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的劳动是多么紧张,他都会有喘息一下的时间,否则,要连上4、5节课是很难的。
    我在五至七年级教过几年数学。确实,这些和文学课、历史课交叉安排的数学课,对我来说是真正的休息。只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那么这种课就不会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精疲力尽。教师不必紧张地等待着会发生不愉快的事,他不必去监视那些由于无事可做而不时地用调皮行为来“招待”教师的那些机灵而坐不安稳的孩子们,因为在这样的课上,他们的精力都被纳入了正当的轨道。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劳动中显示他们那积极活动的精神,他们变得跟以前完全两样了,因为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上。
    有些教师经常抱怨说,儿童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怍……这些话总使我觉得困惑莫解。
    如果你们,亲爱的同事们,能够认真地思考一番,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那么上述的情况是绝不会发生的!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这句话是我从克拉斯诺达尔斯克市的一位女教师的来信中摘抄下来的。是的,没有时间啊!--这是教师劳动中的一把利剑,它不仅伤害学校的工作,而且损及教师的家庭生活。教师跟所有的人一样,他也要做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时间。我有一些十分确切的资料可以证明,许多中学毕业生害怕报考师范院校,因为他们感到干这一行职业的人没有空闲时间,虽然每年有相当长的假期。
    我有一个有趣的统计数字。曾经向500名有子女在上大学的教师作过调查,询问他们:“你的孩子进的是什么学校?上哪个系?”只有14人的回答是:“师范学院”或者“培养教师的综合大学”。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愿意当教师呢?”486人的回答是:“因为他看到教师的工作太辛苦,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都没有。”
    那么,总的来说,能不能使教师的工作中有一些空闲时间呢?--这个令人很伤脑筋的问题往往是不得不用这个说法来表达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语文、数学教师每天在学校上课3、4小时,加上备课和改作业5、6小时,另外每天还得至少有两小时被课外工作所占用。
    怎样解决这个时间问题呢?这个问题也像学生的智力发展问题一样,是涉及整个学校生活的综合性问题之一,它是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全部活动是怎么安排的。
    这里最主要的是要看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段答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像这位历史教师这样的人,我在自己的区里只知道有30人左右。他们从来不抱怨没有空闲时间。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谈到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说是终生都在备这节课的。
    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这里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例如,教师在讲三角函数,但是他的思路主要不是放在函数上,而是放在学生身上:他在观察每一个学生怎样工作,某些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遇到哪些障碍。他不仅在教书,而且在教书过程中给学生以智力上的训练。
    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关于这一点,还得另外再提几条建议。

     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这条建议主要是向小学教师提出的。敬爱的小学教师们,你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这直接影响着中年级(初中)和高年级(高中)教师的时间预算表。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中学第二阶段(四至八年级)和第三阶段(九、十年级)的教学过程,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这里,为了无休无止地然而却又完全徒劳地把那些"尾巴学生拉上来",这件事无情地吞噬了教师的许多时间。教师刚刚开始讲解新教材,就发现一部分学生无力掌握它,与其说是考虑怎样沿着认识的崎岖小路前进,倒不如说是首先得考虑如何克服一部分学生跟不上的状况(有时候,这个"一部分"相当大,弄得教师不得不几乎是给全班学生进行补课)。这就侵占了教师的许多时间--包括在校的时间和回家后的时间。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教学过程要被这项似乎是无法避免的工作(克服许多学生的落后状况)而拖住后腿呢?这里想给小学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亲爱的同事,请你记住:所有中年级和高年级教师的时间预算表都取决于你,你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是创造精神的缔造者。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你主要操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在儿童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分量跟实际技能和技巧之间,确定一个正确的相互关系。
    请你记住: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当然,你应当关心使儿童的一般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你应当首先教会儿童熟练地读和写。学生如果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没有学会流利而正确无误地书写,那么,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谈不上顺利地学习,也就是说,教师就不得不没完没了地给学业落后的学生做"拔高"的工作。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因此,小学教师应当仔细地研究,每一个学生的这条能力是怎样发展的。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就显得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在他的脑力劳动中就没有死记硬背。他阅读教科书或别的书籍时,比起那种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的学生来,情形就完全不同。他在读过以后,能够清晰地领会对象的整体和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
    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实践证明,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这样,教师就有可能跟某些儿童进行个别谈话,但这种谈话不是长时间的讲解,而是加以指点和提些建议,告诉他们怎样独立地掌握知识,预防不及格和学业落后。
    如果学生并不知道他究竟在哪一点上落后,以及需要何种程度的帮助,那么教师就应当主动地找他个别谈话。
    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能否顺利地学习,还有赖于他在低年级时,在多大程度上学会了迅速而有理解地书写,以及这种技能怎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阅读相配合的书写,--这是儿童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决定着能否有效而合理地使用时间。我建议小学教师提出这样一个努力目标:到四年级结束时,一定要使儿童掌握迅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的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教师也就不必经常操心去克服学业落后的现象了。应当努力做到,使学生在书写的同时进行思考,使字母、音节、词的写法不要占据于他的注意的中心。你还可以向自己提出一个更具体的目标:你给学生讲述一点什么,让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你所讲述的内容,而同时还要把他自己的思想简明扼要地写出来。应当在三年级就教会学生做到这一点。如果你达到了这一目的,我敢向你保证:你的学生永远也不会成为落伍的、不及格的学生,他们学会了自己去获取知识,这也就节约了中、高年级教师的时间,保护了他们的健康。
    4、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在学校工作的30年,使我发现了在我看来是一项重要的秘密--也可以说是一条特殊的教育学规律性: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不妨设想一下,我们盖一座漂亮的楼房,可是把墙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浆不断地剥离,砖头也在脱落;人们每天都忙于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终处在楼房倒塌的威胁之下。许多四至十年级的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正是处在这样的状况之中:他们在盖楼房,可是墙基在裂缝。
    小学教师们!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这个地基要这样牢固,使得接你们的班级的教师不必再为地基而操心。譬如你正准备教一年级。那就请你看看四年级的教学大纲--首先看语文和数学教学大纲,也要看看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请你看看阅读课本里有关历史、自然、地理的教材,再看看四年级的这些学科的教学大纲。请你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请你想一想,要使学生以后的四年级和五年级顺利地学习,那么他在三年级时应当知道些什么。
    首先要注意基本读写能力。在语言里,有2000到2500个写法正确的字,它们是知识、读写能力的"骨架"。经验证明:如果儿童在小学里牢牢地记住这些字,他就成了一个有读写  能力的人。但是其意义不仅如此。在小学里获得的读写能力,又是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后掌握知识的工具。
    我在教小学儿童的时候,始终注意自己面前的一张"最重要词汇表。"这张表好像是一份特殊的"基本读写能力教学大纲。"我把2500个词分配如下:每个学习日平均学3个词。孩子们把它们抄在本子里并且记住。这项作业每天只占几分钟。在童年时期,记忆是很灵活、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不使它负担过重,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学生在早年记住的东西,常常永远不会忘记。"使用记忆的技术",在这里表现如下:在学习日开始的时候(第一节课上课前),我在黑板上写下今天要学的3个词,例如,"草原"、"温度"、"沙沙响"。孩子们一进教室,就立即把这些词抄到词汇本里,这种词汇本他们要连续地记录三年。他们对这些词进行思考,在它们旁边写几个同根词。这项作业总共花3、4分钟时间。孩子们都逐渐地养成了习惯。
    接着,作业就带有游戏的性质,这种游戏里鲜明地表现出自我教育、自我检查的成分。我对孩子们说:"在回家的路上,你们回想一下,今天我们抄了哪3个词,它们是怎样写法的。你们在记忆里回想一下这些词的模样儿。明天早晨一醒来,马上就来回想这些词的写法,靠记忆把它们默写在练习本里。"(这里说的是一般的练习本,它好比是词汇本的副本。)如果这种游戏从一年级就开始,如果教师相信这件事情一定成功,如果他一生中从来没有对学生所做的任何事情感到过厌烦,那么就不会有任何一个儿童不对这项游戏着迷的。
    在一节又一节的课堂上,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务必使儿童已经记住的词经常复习,反复使用。我还认为,让学生记住400个修辞性的成语是很重要的练习之一,我相信,400个修辞性的成语也是基础言语训练的一种独特的"骨架"。在小学的四年教学时间里,我让儿童记住400条修辞性的成语,因为由于日常言语实践的各种影响,对这些成语的运用经常容易犯带有典型性的错误。
    我再一次强调指出:游戏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有600个"童话用的"词,也就是那些在儿童的童话里经常重复出现的词。在小学的四年时间里,我和孩子们画出几十幅童话式的图画,让他们给这些画题词,这600个词就包含在这些题词里。这是巩固最低限度词汇量的很成功的一种形式。
数学方面,在小学的四年教学时间里,孩子们要牢记这样一些运算,这些运算由于经常重复出现,好像已经变成习惯使用的数学公式,如果每一次用到它们的时候都得花费脑力,那是很不上算的。这里不仅包括乘法表,而且包括千数以内的最常使用的加、减、乘、除的运算题。这里还包括最典型的测量和量的变化。我的出发点是: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时,不要再让单调的运算塞满他们的头脑,而应当把尽可能多的智慧精力用到创造性劳动上去。  当然,全部工作都是建立在自觉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可是也不能不注意到:并不是一切东西都要解释的。我竭力做到,使随意注意、随意识记跟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教师感到时间不够用,首先是因为儿童学习有困难。我多年间都在思考,怎样才能减轻儿童的劳动。把实际技能作为掌握知识的基础,这还只是这个问题的开端。知识的识记和把知识保持在记忆里--是这个问题的继续。我建议每一位教师:请你分析一下知识的内容,把其中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关键"的知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是否牢固。因此教师正确地确定这些知识的能力就十分重要。这里所说的"关键",就是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在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生都备有专门的本子,用来抄录那些必须熟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换句话说,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这种阅读就可以称之为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考虑到这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物理是一门对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来说最感困难的学科之一,特别是六至八年级的物理。这一教学阶段的大纲里包含着大量的概念。我教这门学科教了6年,我总是尽量设法让课外阅读跟新学的每一个新概括相配合。在某一时期所学的概念越复杂,我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就应当越有趣,越有吸引力。在教电流定则这一部分教材时,我搜集了一个专题的图书架,供学生们个人在课外时间阅读。这个图书架有55种图书,都是讲自然现象的,而这些自然现象的原理都跟物质的各种电的性能有关系。
    我使学生们的思维积极性高涨起来了。他们向我提的问题简直多极了: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在他们所提的全部问题中,约有80%的问题是用"为什么"这个词开头的。他们有许多不懂的东西。他们对周围世界中不懂的东西越多,他们求知的愿望就表现得越鲜明,他们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孩子们对我所讲的一切东西,简直是"一听就明白"。当我们第一次讲到电流是自由电子的流动这一科学概念时,发现学生们正是对这一复杂的物理现象有许多问题。可是学生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和以前所获得的知识的基础上,好像脑子里已经构成了一幅世界地图,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好像只要用小块的积木放在图上空白的地方就行了。
    我在高年级教过3年生物学。这门课程里有大量很难理解的、因而也是很难识记和在记忆里保持的理论概念。当学生第一次学习如生命、生物、遗传、新陈代谢、有机体等科学概念时,我先从科学和科普性杂志、书籍和小册子里给他们专门挑选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这个"第二套教学大纲"里,就包括阅读这一类小册子、书籍和文章,读了这些材料,激发起学生对一系列科学上的复杂问题以及对新的书籍的极大兴趣。青年学生们通过学习生物学,引起了对周围自然现象(特别是各种各样的代谢现象)的兴趣。我的学生们提出的疑问越多,他们获得的知识就越深刻。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所得的评分是低于"四分"的。
    我想建议所有的教师们:尽力为你们的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请你们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吧。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有那么一些学生,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比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多2、3倍;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为了防止遗忘,需要在教过教材后3、4个星期(而一般是3、4个月)就进行巩固性的练习。
    30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信,对于这类儿童,正是前面说过的"第二套教学大纲"能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对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我曾试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是的,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我在三至四年级和五至八年级教过书,我总是注意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应当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我,--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在"后进生"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在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我总是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并且也向所有的教师提出这个建议。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现在还很难说明,当儿童面前出现某种使他惊奇和赞叹的东西时,他的头脑里究竟发生着什么变化。但是,千百次的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
    有一个叫费佳的学生是我永远难忘的。我教过他5年--从三年级到七年级。费佳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我断定,这孩子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他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他的思想刚刚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在其他年级里也有和费佳有某种相似之处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总数不算多。我给这些孩子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主要是从民间搜集来的。其中的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它们的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解答这种习题首先要求动脑筋思考。下面从我编的《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里举出两道习题为例。
    (1)有三个牧羊人,由于天气炎热而疲倦了,他们在一棵树底下躺下休息,接着就睡着了。调皮的放牧助手用橡树枝烧成的炭灰,把睡熟的人的额头上都涂上了黑。三个人醒来后,都哈哈大笑,每一个人都以为另外两个人是在互相嘲笑的。突然,有一个牧羊人停住不笑了,他猜到了自己的额头也被涂黑了。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2)古时候,在辽阔的乌克兰草原上,有两个相距不远的村庄--一个叫"真话村",另一个叫"假话村"。"真话村"的居民都说真话,而"假话村"的居民总是说假话。假若我们当中有谁突然来到这两个古代村庄中的一个村庄,只允许向第一个碰到的当地居民提一个问题,打听自己来到的是哪个村庄,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提法?
    起初,我们只是简单地读读这些习题,就像读关于鸟兽、昆虫、植物的有趣的故事一样。过了不久,费佳就明白了:这些故事就是习题。这孩子对其中一道最简单的习题思考起来,并且在我的帮助下解答出来了。解题原来是这么普通的事,这一点使费佳感到惊奇。"这么说,这些习题中的每一道,也是可以解答出来的?"--费佳问道。于是,费佳整天整天地抱住那本习题集不放了。每解出一道题,他都感到是一次巨大的胜利。他把解出的习题抄在一个专门的练习本里,而且在文字题的旁边他还用了画习题的办法--画的有小鸟、动物、植物等。  我还给费佳搜集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约有100本书和小册子,可供这孩子从三年级读到七年级。后来又给费佳配备了另一套图书(约有200本)。这一套书,在两年内,除费佳以外,还有另外三个孩子利用过。有些书和小册子是跟课堂上所教的内容有直接联系的,另一些书并没有这种直接联系,不过我认为读这些书是一种智力训练。
    到了五年级,费佳的学业成绩就赶上来了:他能和别的学生一样,解答同样的算术应用题。到六年级,这孩子突然对物理发生了兴趣。费佳成了"少年设计家小组"的积极成员之一。创造性劳动引起的兴趣越大,他读书就读得越多。他后来在学习上还遇到过困难,特别是历史和文学。但是,每一次困难都是靠阅读来克服的。
    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技师。
    我从来没有、一次也没有给这样的学生补过课,那种补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正课上没有掌握的教材。我只教他们阅读和思考。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
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我千真万确地深信: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首先是用来获取新的知识)。在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在许多教师看来,"知识"这个概念就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这种观点就促使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评价:谁能把知识储藏在记忆里,一旦教师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来",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这在实践中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其结果就是: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地摆脱它。
    必须首先改变对"知识"这一概念的实质的看法。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知识的积极性、生命力,--这是它们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性条件。而只是不断发展、深化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只有在知识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样的规律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学习就越容易。遗憾的是,在实践中常常是适得其反:每向前一年,学生就感到学习越来越困难。
    从这些道理中能引出什么样的实际建议呢?
    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
    怎样才能实际地做到这一点呢?
    在低年级,从教学的最初步起,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更确切地说,就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词在儿童面前展现出新的、在他入学以前完全陌生的那许多个方面。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使他迈出最初的、在我看来也是最宽阔的步伐的,就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如果你想使知识不致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那就请你把词变成进行创造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
    在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实际工作中,教学和教育的这一方向性体现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我领着孩子们来到秋天的果园里。这是初秋的一个晴朗而明媚的日子,柔和的阳光温暖着大地,照耀着披着各色盛装的苹果树、梨树、樱桃树的纹丝不动的枝叶。我给孩子们讲述金色的秋天,讲解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怎样准备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讲到树木、落在地上的种子、留下来过冬的鸟类、昆虫等等。当我深信孩子们已经体会和感觉到词和词组的意思和丰富的感情色彩时,我就建议他们谈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我亲眼看到,儿童当场就产生了关于周围自然界的惊人地细腻而鲜明的思想。他们说:"一群白天鹅渐渐在蔚蓝色的天空里消失了";"啄木鸟敲击着树皮,整棵树都发出响声";"路边开着一棵孤零零的野菊花","鹳鸟站在巢边上,向很远很远的地方眺望";"一只蝴蝶落在菊花上,它在晒太阳……"孩子们没有重复我的话,他们说的都是自己的话。思想在活动,在丰富,儿童正在养成思考能力,于是他们体验到一种无法比拟的思考的乐趣和认识的享受。他们感到自己变成了思想家。
     你们是否观察到(或者从别的教师那里听说过),儿童有时候对教师的话抱着一种爱听不听的、无动于衷的态度?譬如,您给儿童讲述一件很有趣的事,可是他目光黯淡,木然地坐着,您的话并没有触动他的心。您完全有根据为此而感到不安:这种对于词的冷淡和不易接受性,是学习上的一大缺点,如果这个缺点扎根很深,一个人就会对学习越来越疏远。
    这种缺点是从何产生的,它的根源何在呢?
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
    8、关于获取知识
    关于学生脑力劳动的积极性,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但是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积极性。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得很流畅,--这也是一种积极性,然而这种积极性未必能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教师应当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
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在听课和分析课的时候,正是根据学生脑力劳动的这一特征,来给教师的教育技巧下结论的。  怎样才能做到,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从而有利于获取知识呢?在这里,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简单。在备课的时候,你要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
    譬如,我面前摆着"光合作用"这一课的教材。应当给学生讲清楚植物的绿叶里所发生的变化。这一切都可以讲得合乎科学的可靠性、理论的彻底性和教学论的循序性,但是却有一项任务没有完成:没有引起学生的一定的智力积极性。我深入地思考教材:那因果联系挂钩的交接点究竟在哪里呢?啊,就在这儿,最主要的交接点就在于:无机质怎样变成了有机质。这是一幅令人惊异的、神秘莫测的图画:植物从土壤和空气里吸取无机质,而在自己的复杂的机体里把它们变成了有机质。这个制成有机质的过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植物机体这个复杂得难以捉摸的"实验室"里,在阳光照射下,把矿物肥料这种无生命的东西,变成了西红柿的甘美的肉汁,变成了玫瑰的芬芳的花朵,这一切都是怎样进行的?我在讲述的时候,尽量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个疑问,使他们感到激动:"这一切就在我的眼前发生,可我却怎么没有认真思考过它呢?"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在这里,没有任何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现成方案。一切都取决于具体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现有的实际知识。同样的教材,在这个班里在这一点上不要讲完,而在另一个班里,却要在另一点上有所保留。
    现在,譬如说,学生的思想里产生了疑问。
    于是我就进一步努力做到,从学生以前在生物课上、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以及在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的全部储备里,把解决面临的疑问所需要的那些知识都抽取出来。这种抽取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疑问的办法,就是获取知识。在这里,不一定要把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喊起来回答问题,听他们说些什么,然后从他们的零散的回答里凑成一个总的答案。这样的做法只能造成表面上的积极性,而不一定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思维积极性;有些学生在回想和回答问题,而另一些只是在旁听。而我需要的是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进行紧张的脑力活动。因此我常常用这样的做法;一旦引起学生的疑问之后,我就自己来讲解教材,而不喊学生起来回答一些个别的、零碎的小问题。
    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可能一个学生记住了所学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却有所遗忘。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得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我的讲解时,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所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我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但这一点也是需要有高度的技巧和艺术的。我努力寻找重复讲解已经学过的教材的最恰当的形式,以便使学得最好的学生也能从中发现某些新东西。凡是学生的知识并没有什么空白和脱节的地方,我就只加以简短的讲解。这里没有那种表面上的积极性,学生们虽然没有开口,没有回答问题,没有相互补充,但这是真正的获取知识。我想,这种获取知识的形式,可以称之为学生对自己思想的"回顾",对自己的知识仓库的"清点"。
     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你们一定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很好地记住(背会)了规则、定理、公式、结论,但是却不会实际运用自己的知识,有时候还简直并不理解他背会的东西的内容实质是什么。这种有害的现象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语法、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科的学习中,因此这些学科的内容都是一些有体系的概括,而这些学科的知识则首先表现为要能够把这些概括在实际作业中加以运用。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平常会说:"这是学生没有理解而死背出来的。但是为什么学生会死背呢?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死记硬背这种有害的现象呢?
    识记(记熟)应当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你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认识)、弄懂大量的事实、事物和现象以后再进行识记。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由弄懂事实、事物和现象,到深刻理解抽象真理 (规则、公式、定理、结论)的道路,一定要经过实际作业,而完成实际作业就正是掌握知识。
    有经验的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时,能使识记在思考(即思想深入到事实、事物、现象中去)的过程中进行。譬如学生要学会俄语中硬音符号的正写规则。教师就先让学生分析大量的事实--分解包含硬音符号的词,解释这些词的写法,引导他们识记和自觉地运用这一规则。实质上,这就是用越来越多的新事实让学生多次地思考这一规则。学生们逐渐地意识到,他们接触到一种有概括性的真理。这一真理能运用到许多词上,这就是规则。这一规则之能够熟记,正因为它经过了多次思考。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并不让学生花专门的功夫去记诵规则和结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这是教育过程的一条十分重要的规律性。多年的经验使我得到一个结论:如果学生在小学里就能在思考事实、现象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真理,他就获得了脑力劳动的一种重要品质-他能用思维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事物、事实、情况、现象和事件,换句话说,就是他学会了思考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联系。许多事实使我深信:学生会不会对算术应用题的条件进行思考(特别是在四、五年级),正是取决于他是怎样掌握抽象概括的。那些没有思考过足够数量的事实而单纯背诵抽象概括的学生,就不会思考应用题,不能用思维把握住各个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反地,如果学生在脑力劳动中对抽象真理的识记是以深入思考事实为基础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识记,那么他在算术应用题里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数字,而是各个数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生把应用题的条件读一遍,先撇开数字不管而对它进行思考,先不进行具体的算术运算,而是先设想一个总的解答步骤。
    根据我所看到的无数事实和儿童的遭遇,得到这么一条信念:许多学生在算术上(以后又在代数上)的学习落后,这是我们这里所谈的脑力劳动中许多难以捉摸的缺点所造成的结果。人们关于学科间的联系谈论得很多。每一个教师都很清楚,应当在自己所教的学科里找出与其他学科教材相互交织的那些点。但是学科间的联系不仅在此。我深信,最深刻的联系与其说在于实际教材内容上的联系,不如说在于脑力劳动性质上的联系。如果学生的脑力劳动建立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那么数字也会有助于儿童掌握历史,历史也会促进数学才能的发展。
    大家知道,许多小学教师和中学语言、文字教师遇到的一大障碍,就是要为学生自觉地掌握语法规则而斗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写错别字,是学校的一大苦恼。我知道这样一件事实:一个学生在初学俄语教材时,没有牢固地掌握前缀pa3-和pac-、6е3-和бес的正写规则。他在这条规则上犯了许多错误。教师力求消除这种落后状态,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运用有关规则的练习。他教给学生:先把规则好好复习一下,然后再完成练习。这种作业似乎应当带来良好的效果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个学生在十年级的作文考试里,还了这
样的错字:"разчветает","расбежагся"。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奇怪的现象的原因何在呢?多年的经验使我得出结论:在学习语法时,会不会运用知识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对于事实的思考之间的依存性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这里,对抽象真理、概括(如语法规则)的第一次认识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但是,要做到在第一次学习教材时就不让学生犯许多错误。同时做到使他能熟记规则并且能正确地表述出来,这并不是一项初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任务。
因此,我们得专门谈谈第一次学习教材的问题。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
    我这里说的"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术语是否能够成立呢?我想,这个术语是可以成立的。大家知道,知识是在不停地发展的,对某段教材的学习将持续一个长时间,对知识的每一次运用,同时也就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入。而第一次学习新教材,这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性质、特征的实质而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例如,学生在许多课上都要用到简便乘法的公式。经验证明,许多事情都取决于在学习该教材的第一次课上,学生对某一公式的理解是否深刻。首先就是,这一公式是否能够经常处于有准备的状态,可以随时用作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换句话说,就是以后再轮到每一次学习新的、后面的定理时,顺利与否也取决于此。这也是一条重要的规律性: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课应当有些特点,--这就是说,这里需要特别的明确性,学生的独立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在这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你要尽量设法做到,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你就能看出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极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独立工作如何,因为这些学生思考和领悟比较缓慢,为了使他们理解教材的实质,必须给以较多的事实和较长的时间(有时候,提供他们思考的事实也要跟给一般学生的事实有所不同)。
    有经验的教师们,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课上,总是力求看到:学生是怎样独立地完成作业的。在这种课上,一定要有学生的独立工作,使学生在独立工作过程中思考事实,得出概括性的结论(这里指的是自然学科的课和语法课)。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思考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运用知识的因素。这里也应当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工作。应当走到这些学生的每一个人跟前去,看看每一个人遇到什么困难,给每一个人提出专门为他准备好的作业题。有时候在课堂上就能看出,有必要给某一个学生布置一点家庭作业,那么有经验的教师通常就当堂布置给他。学习较差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他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即当堂能否正常地、有系统地工作;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的学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下来。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促使他(要做得耐心、机智)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我在教语法的时候,总要设法做到,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课上和直接在课后,就不许在自己的书面练习中有错误。可能,这话听起来有些荒谬,但这是真理: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他才能够成为读写无误的人。如果能够做到在课堂上没有错误,才能做到在家庭作业中没有错误(或少犯错误)。语文教师工作困难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书面作业里就有错误。而教师的缺点正在于,他并没有提出这个目标:一定要使课堂上没有错误。
    然而实际上怎样达到使学生书写无错误,从而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呢?这一点取决于许多因素。也许,首先取决于学生的阅读是否流利。要做到正确无误地书写,学生先要学会流利地阅读。也有其他方面的条件--即还取决于课的结构、课堂上的工作方法和方式等。我在备语法课的时候,尽量预先估计一下,在什么地方,在哪一个词上,学生可能犯错误,以及这个学生具体地可能是谁。对任何一个"可疑的"词,我都预先加以详细地解说。
我向你建议: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和应用题,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1:14:06 | 只看该作者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11——20)
11、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12、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
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14、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
15、怎样检查练习本。
16、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
17、教给学生观察。
18、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
19、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20、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十一)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 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 对学习最“差”的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对新教材的这个专门思考的阶段尤其必需。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重视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上就是因果联系,即知识的基础。
  • 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就越少,下一节课上检查功课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因而可用来讲解新教材的时间就越多。
    感悟:在这一条建议里苏大师谈到了思考在讲授新课中的重要性。思考应该是学生对新知识的一个内化的过程,课堂应该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反思自己平时的讲课,总是讲到下课铃声响了,还觉得有一些内容没有讲完。今后是否也该留点时间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在思考中自我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不足,在发现中掌握知识。

(十二)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
  •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很熟悉这种情景:当被提问到的学生刚刚开始回答问题的时候,所有其余的学生就各干各的事情了;对回答进行思考的,顶多也不过是少数几个有可能被提问的学生。
  • 现在,我们学校在检查家庭课业时,三至十年级的所有学生都使用草稿本。我们感到不这样做就没法检查学生的功课。经验证明,这种检查法能训练学生压缩地、经济地表达思想,防止他们死记硬背。那种拼命死记硬背的学生,永远也不能学会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抓不住要点。我们的检查方法则能训练学生在阅读和记诵的同时进行思想。
    感悟:在这里,苏大师说的“检查家庭课业”与我们平时说的“检查家庭作业”好像不太一样。我们平时检查家庭作业是看看学生回家的作业完成没有,有写的作业,也有背诵的作业。苏大师说的,我觉得更偏向于检查回家有没有复习功课,用类似于我们考查本小测的方式进行检测。通过这样的检测,检查学生有没有完成“家庭课业”。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平时,我最怕检查家庭作业。费时多,又容易上火,严重时还影响上课心情。不检查吧,学生哪能都那么自觉完成。就算是有小组长检查,自己偶尔也还是要亲自查一下的。所以对这项工作一直觉得心烦得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用考查本听写是常有的,那背诵又要怎么查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背,下面的同学未必会在听,如果不听,站起背诵就失去意义了。当然,学生之间互相背诵也是不错的办法。哎,如何检查“家庭课业”这个问题,还真得好好想想。

(十三)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 第一,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
  • 第二,如果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我是从来不打不及格分数的。
  • 第三,如果你看出,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在他们关于所学的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中还有些不明确的地方,那你就根本不要给予任何评分。
  • 第四,应当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
  • 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感悟:“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这点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牢牢记取。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再不用功学习的学生也是看重他的分数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每次考试一结束,不单是成绩好的学生急着问分数,平时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也急着打听自己的分数。如何让每一次的评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我想,如果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你能行!”的讯息,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而这种喜悦一定会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苏大师说到两种情况要慎重打分:一是“如果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二是“如果你看出,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在他们关于所学的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中还有些不明确的地方”。  
  对一些已经用功了,成绩却一直达不到自己和家人要求的学生,在评分上我会从宽要求,对他们的“差一点点”忽略不计,不着痕迹地把他们“差”的那“一点点”当做鼓励送给他们。
  不过,有一种情况下的评分,我会给学生一些“挫折”教育,那就是对个别平时学习不用功,靠一点小聪明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学生。对他们我在打分时我会从严要求,让他们尝尝“就差那么一点点”的遗憾的滋味。
  总之,评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目的,我们的评分分量就会加重吧
(十四)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
民间教育学常说:复习是学习之母。可是,善良的母亲常常变成凶狠的后娘。当学生被迫在一天或几天之内做完曾经在几个星期和几个月里所做的事情
  • 怎样从教育学的观点来正确地组织复习呢?首先,我建议考虑到学科和具体材料的特点。
  • 应当教给儿童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即放过细节,抓住要点。
  • 还有一种复习方式。我在教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时候,始终遵循一种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要求:让学生在每门学科的听课笔记里画一条竖线,在页边上留下一条空白地方,把那些必须永远牢记的东西用红铅笔写下来。
    感悟:这里说到的复习,应括是包括每一天的课后复习、半期复习和期末总复习吧
虽然上头一直在强调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我们心里都明白,其实学生的课业负担非但没减,反倒是增加了。以前只要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作业,现在呢?抄抄写写是保留项目,还要加上搜集资料,实践操作等代表新课程理念的作业。
  每一个学期刚开学,我心里都想着:“这学期作业要少一点。”可是不知不觉地作业就变多起来了,总觉得这也要背,那也要写。唉!
  要让作业少一点,按苏大师的教导,一要抓住本学科的特点,二抓住复习的重点,避免贪多求全。我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是减少复习负担有效措施
(十五)怎样检查练习本
  • 许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迫切希望最大限度地压缩批改练习本的时间,但是,“毫无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的练习本里有大量的错误。
  • 首先,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一个说错或者写错的词,不仅教师,而且学生听起来都会感到它不谐调,就好像一个具有高度音乐听觉的人,听到一个错误的音符时感到那么不入耳一样。
  • 应当向小学各年级的教师提个建议:你们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地说,学生应当成为“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
  • 我们上一些专门的课来教这些词,如朝霞,傍晚,草原,田野,河流,潺潺,闪烁,隆隆……我们就每一个词跟儿童一起编写作文。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他学习用词来表达最微妙的感情,用词来反映从周围世界得来的印象。这是学校里很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一门科学。
  • 尽可能经常地把学生自己的活动变成他思考和判断的对象。应当让你的学生讲故事,发表议论,汇报他亲手做过的事情,讲述他所观察到的事物。往往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应当布置这样一些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一定要讲述、汇报和报告,要求他把现有的知识“投入周转”,也就是说,使词成为进行创作的手段。
  • 减轻批改练习本的工作,涉及到教学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但是在某几项前提下,还是能有所减轻的。第一,在每一节语法课上,都分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把那些容易犯语法错误的词抄录下来,并加以识记。第二,让学生对于完成家庭作业先做好仔细、周密的准备,以预防错误。第三,可以说,凡是有经验的语言、文学、数学、物理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检查练习本的方法。经验证明,最合理的一种方法是定期抽查:教师每隔一段时间收几个学生的练习本进行检查。只有测验作业才需要全部检查。
    感悟:对这条建议我作了这么多的摘录,是因为苏大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说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归纳一下:检查练习本的工作量大,是因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较多。要减少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就要培养学生对词的高度敏感。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要上一些专门的课教一些感情色彩丰富的词语,要把学生从书本和思考引导到活动(如讲故事,发表议论等),在活动中用上这些词来表达,来创作。
  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其实不光是对一个词要敏感,对一个字,一句话也应该要敏感。
  不过,苏大师说到的“最合理的一种方法是定期抽查:教师每隔一段时间收几个学生的练习本进行检查。只有测验作业才需要全部检查。”这只能是指家庭作业,课堂作业绝对不可“每隔一段时间“收几个学生”,那让领导知道了,是要挨批的。

(十六)学科教学中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
  • 有经验的教师,在开始教学工作以前,就把本门学科整个教学阶段(在小学,则是把整个小学阶段)中让学生从事的积极活动的内容做好安排。
  • 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学生从事的活动,不仅应当是对知识的说明(这一点也是必要的),而且应当是新的真理、发现和规律性的源泉。
  • 我通过几百个事例而深信,凡是着迷于一件有趣的劳动,在劳动中不断地揭示出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的学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乱的,言语也不可能是迟钝的,因为学生不仅在劳动,而且在思考,在推断各种因果关系,在规划未来的工作。
  • 我向教师们建议:如果你们想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想使严整的、明确的、合乎逻辑顺序的思维通过清楚的说明和解释表达出来,那么你就应当吸引他们参加富有思想内容的劳动,把知识体系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劳动中体现出来。请你记住: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素养。
    感悟:这是一条关于把活动引进学生课堂,让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建议。这条建议和我们新课改提倡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谋而合。开展活动,好处不言而喻,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至少在我们这样的小地方,太多太多的条件制约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过,困难还是少说点,多想想如何结合学科、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吧。
  如果能在开学前就把一学期的活动安排好,那当然是很理想的。但我们往往是连自己下学期要教哪个年级都心中无数。

(十七)教给学生观察
  • 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
  • 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 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吧。当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儿童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地、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
    感悟:苏大师说:“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很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在这方面努力着,但可能还没有达到“把观察看做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的境界。
  (一)观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如果善于帮助学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观察,他就能使学生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固。”
  (二)观察生活。学生往往对生活中的事物“熟视无睹”,教师该怎么办?苏大师说要“教给他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关于这个问题,苏大师有一个精彩的教学事例:
  ……二月,正是深冬严寒的季节。可是恰巧遇到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来到寂静的、还有积雪的果园里。“孩子们,你们仔细地看看周围的事物。你们能看到春天已经快要来临的最初的标志吗?即使你们中间最不留心的人,也能看出两、三种标志。而不仅会看并且会想的人,就能看出几十种标志来。谁会欣赏大自然的音乐,他就能听出春天正在觉醒的第一批旋律。大家看吧,听吧,想吧!”……过了一个星期又来到果园,接着每星期都来一次。而每一次,都有某些新的东西展示在儿童的好奇的目光面前。 
  生活每天都是新的,给学生一双观察和发现的眼睛,我们就能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聪敏的、出乎预料的“哲理性”和问题。 
  (三)养成观察的习惯。最近好像一直在说“习惯”这个词:“读书是一种习惯”“运动是一种习惯”,今天又想到观察也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这个习惯如何培养?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调动手、眼、耳、口、鼻等感官,按一定的顺序和条理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其次,从定向观察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随机观察。最后,写观察日记也是促进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好办法
(十八)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
  • 在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著作,跟在学龄初期进行观察一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 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地把日新月异的新的概念和规律性补充到中学教学大纲里去。因此,在现代的学校里,阅读科学书刊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阅读现代前沿科学问题方面的科学著作和科普读物。
  • 教学大纲里有一些最难的章节,理解了这些章节才能学懂其他章节。让学生就这些章节阅读一些扩充知识的书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感悟:苏大师在这条建议谈的“阅读”,应该是指科普书籍的阅读。的确是这样,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了很多的科普知识,比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是什么”等课文本身就是介绍植物如何传播种子,在野外如何辨认方向,云、雾、雨是如何变化形成的等自然科学知识的课文。年龄越小的孩子好奇心越强,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许多问号,如何让这些问号变为惊叹号,仅靠书本的一点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在讲课的时候,借用教材为学生“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
  科普书籍一般不如童话故事书籍有趣,如何让学生对阅读科普书籍产生兴趣?苏大师说,在打开窗口的同时,“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这样“欲擒故纵”“欲语还休”反而激发起学生想探个究竟的阅读兴趣。
  阅读科普书籍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后。课前学生可能因看不懂而产生疑问,“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疑问越多,他对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所讲的知识的兴趣就越高。”。课后阅读呢,“也能使学生对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更清楚。”
 
(十九)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 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感悟:在第六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的建议中,苏大师已经说到应该通过扩大阅读范围来激发后进生的思维。而这条说的阅读范围是指科普类书籍的。
  后进生阅读科普书籍,比阅读故事类的书籍可能又更困难些。因此在书籍的挑选方面可能更要多费些心思。要尽量挑选一些接近他们阅读水平的科普读物。这点我想很重要。好多家长喜欢凭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孩子选书,买回去后又埋怨孩子买来的书不爱看。其实买书应该让孩子自己挑选,做家长的只要在旁边参谋参谋就行了。
  从教师这方面来说,“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这是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说实话,我对科普方面的书籍知之甚少,下次去书店要留心看看,下学期才能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书。

(二十)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 所谓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
  • 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这就是一种最可悲的关系失调的表现。
  • 到了某一个教学阶段,学生还应当掌握迅速书写的技能,以便做到能一边书写一边思考。缺少这种技能,就又会造成另一种关系失调。
  • 挑选、系统整理和分析事实的技能,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十分重要的技能之一。
    感悟:这条建议说的是能力和知识的关系。能力是知识的基础,不具备某些方面的能力就会影响到知识的掌握。
  苏霍姆林斯基主要谈到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一边读一边想的能力。我记得我实习的时候上过一篇读写例话,题目就是叫《一边读一边想》,当时上完课后指导老师说我很有老师的样子,因此对“一边读一边想”印象特别深刻。
  如何让学生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我认为首先要教会学生怎么“看”书。很多学生读书像认字,一字一顿、结结巴巴的。那是因为他读书的时候只能看一个字,读一个字。这样的读书,他就根本无法思考,对自己读的内容是什么意思肯定也是不理解的。这可能是因为他有些字还认不清楚,可能是因为字和字还不能在头脑里迅速形成词。这时候,我们应该先训练学生“一目一词”的能力,再让学生试着做到“一目一句”。总之,我常跟学生说的就是:“嘴里读一个字,眼睛至少要看到后面五个字。”
  有了“一目一句”的能力后,再来训练学生“一目一段”的能力。一段话拿出来,先看看有几句话,再找出关键的句子。对每一句话来说,就是要找出关键的词语,然后想想这些关键词是什么意思,弄懂之后,再想想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最后再把整段话连起来看看是什么意思。这样读书的时候心中有“段”,就能一边读一边想了。
  二是一边写一边想的能力。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有时会读一段话,或是一首小诗,或是一个小故事,读三遍,我们一边听一边思考一边用笔记录下来。开始难免听了后面忘了前面,这句话还没有记录下来,老师又念下一句了,常常感觉手忙脚乱,不过多练几次就好多了。这确实是个不错的训练。遗憾的是在我自己的课堂上我很少进行这种训练,即使有,练的也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段落。
  三是一边学一边用的能力。在前面苏霍姆林斯基说到能够运用的才是知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要运用学过的知识,学生当然就要进行搜集信息和思考加工,这样学生就走上了自我进行智育的教育。如何把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仔细考虑,哪些内容课堂上讲,哪些内容留给学生课外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1:14:48 | 只看该作者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21——30)
21、兴趣的秘密何在。
22、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23、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
24、淡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26、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27、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28、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29、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二十一)兴趣的秘密何在

  • 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 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 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
  •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 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的体系里去。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中说到学生对一堂课有兴趣的源泉有: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成就感;二,教师讲解教材中的“接合点”,激起学生的惊奇感;三,学生把知识加以运用,体验“权力感”;四,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课前阅读,课上所学的内容对他也会有吸引力。
  我想,今后的教学中要避免照本宣科,多用“启发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回忆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时课上都是我喋喋不休的讲解,讲解的又不是学生“愤”“悱”之间的接合点,学生常常兴味索然,打不起精神。如果讲解的内容正中学生的“接合点”,学生就会“小手直举,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嘴常开”。而课前充分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帮助,我倒是没有想到。只是平时我的学生预习时书上虽然写得密密麻麻,却都是参考书上抄来的,缺少自己的思考。这方面以后要注意指导一下。

    (二十二)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 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
  • 请你努力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吧。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
    感悟:“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这么多年来,我觉得自已所教的语文学科还是受到学生的喜爱的,这一点我心里还是颇为“自得”的。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我从来没有好好想过。平时,只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尽量放大他们的优点,努力把课上得有趣些,仅此而已。
  和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热爱”相比,我最多只能达到“喜爱”。要达到热爱,还是挺不容易的。他的热爱指的是学生把这门学科当成一门科学来攻读,我认为小学阶段还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吧。
  对“无动于衷,态度冷淡”的学生,我会找他们谈心,了解原因,尽力让他们也能喜爱我教的学科。但离“唤醒”这个词可能还有一大截的距离,可能是“唤醒”的意识还不够,所以用心不足了

(二十三)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
  • 通往这一目标的途径,就在于要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
  • 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种道德尊严。
  • 造成一种风气,使他们感到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感悟:这条建议说的是激发学生为自己好好学习,成绩进步而感到自豪。学生有这样的时候吗?仔细回想一下:每次发试卷的时候,学生的确是满心期待自己能有个好成绩的。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害羞中带着自豪,抿着嘴,却掩饰不住心里的喜悦,快步走上讲台,在同学羡慕的目光中走回座位。在一个班上,读书好的同学总是更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选“三好学生”的时候,学生无一不是从成绩好的学生开始选的。
  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学生。如何让大多数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自尊感?苏霍姆林斯基主要谈了通过开展一些学生全员性参加的活动来达到目的。如,让一年级的孩子集体创作一本图画册,二年级的孩子自编故事和童话,三、四年级的孩子举行“读书晚会”,五年级的孩子指导低年级的孩子画画和诗歌创作,同时也给小朋友们读自己的作文和短诗。
  这些活动我们也可以借鉴。此外,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师生共写日记,背诵古诗文,背诵儿歌等活动。总之这条建议提醒我要注重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自尊感,并在班上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以热爱学习为荣,以不爱阅读为耻。
    ( 二十四)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 除了平常的学校活动、观察和兴趣范围以外,学生还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我所说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在少年期。
  •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 不应当把学生的智力生活理解成个人的狭窄的小天地。一个人既在丰富集体的智力生活,同时又在享受集体的精神财富。
  • 学习困难的男女孩子也可以参加科学——学科小组的活动和晚会。……在小组里,那种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气氛,激发他们去阅读,而对他们来说,阅读正是达到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当成学生的智力生活,再次强调了阅读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性。要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最好要在班级建立“图书角”。以前教高年级的时候曾发动学生捐书,把自己的书放在班上大家一起交换看。这种做法其实挺不错的。只是有时也受条件限制,比如教室没有地方存放图书。
  这条建议还谈到了教师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大家最常说的就是:“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前段时间从窦桂梅老师的书中又看到一种说法:“一日不读书,自己知道;两日不读书,同事知道;三日不读书,自己的学生知道。”它再次提醒我要多读书。
  除读书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建议通过成立各种学科兴趣小组这种集体的智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各个学校一般都有这样的兴趣小组,不过我想学生参与的面肯定是不够广的。当然既是兴趣小组,本身就不是全员参与的。
  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排除在活动之外其实是一种很残忍的做法。今后要多注意让后进生通过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和思考

    (二十五)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
  • 学生的自由时间来自课堂: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自由时间。
  • 学生本身也是赢得自由时间的重要助手。
  • 还有一个条件决定着有没有自由时间,这就是作息制度。
  • 经验证明,可以这样来安排学生的脑力劳动,让他的下半天自由支配,而不必坐在那里读书和做练习。
  • 下半天进行的脑力活动,应当是知识的扩充和转化。请注意,这并不是让学生无所事事,而是让他扩充知识。
  • 特别重要的是,在下半天要让学生阅读——出于爱好、出于求知愿望的阅读,而不是出于背诵和记忆的要求的阅读。
    感悟:这条建议让我感触特别深。我们现在的孩子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几乎没有。周一到周五,学校的功课安排的满满的了,周末两天又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占据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来自三个方面:课堂、学生本人、作息制度。教师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掌握当天的知识,不要留到课外。学生本人要学会学习,使知识处于能动的、积极的状态。一放学不要让学生马上做作业。
  这条建议里,苏氏特别提到一个名词:“下半天。”他建议让学生自由支配下半天的时间。这点在我们这儿根本做不到,全国也找不到几个地方小学生下午不要上课,只是读课外书,参加兴趣小组,野外劳动,观察自然等等。我们平时总觉得课时量都不够,哪有时间做那些“闲事”呢?可苏氏认为,这些“闲事”正是学生“上半天”学的知识的扩充和转化。
  苏氏说到的家庭作业放在早上来完成,对我们来说也是不太现实的。要求学生早上6点起床,没有几个孩子做得到。就是家长,又有几个能做到?所以还是晚上做家庭作业现实些。有好些家长向我抱怨孩子一放学就看电视,不做作业。我总是告诉他们,孩子上了一天的课,一回家又做作业,也太过份了吧!所以我不赞同一放学就做作业。

    (二十六)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 对儿童来说,时间是怎么度过的,这和成年人的情况完全不同,——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 请你记住,在每一步路上,儿童的面前都可能展现出某种新的、未知的东西,这东西使他入了迷,占据了他的全身心,他不仅顾不得想别的事,就连时间的流逝也感觉不到了。
  • 尽量做到让有趣的、使儿童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儿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 给儿童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是说让他们有可能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放任自流会养成无所事事、懒散疲塌的不良习气。
  • 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是靠口头解释(年龄小的孩子还不懂这些解释),而是要靠组织活动,靠示范,靠集体劳动。
    感悟:属于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上课写作业剩下的几分钟时间,比如放学后时间,比如节假日,说起来时间好像也不少。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课上剩下几分钟时间,你让学生“自由支配”,肯定是讲话的学生居多;放学时间,学生玩得很开心,却未必健康有益。
   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在这儿建议: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怎样教?简单说我认为就是三个字:“玩中学。”我们的孩子玩就玩,学就是学,二者很难结合一块儿,所以就有了“贪玩”“玩心太重”这样的词。应该怎么玩?博友绿儿在她的一篇文章《今天你会玩吗》里说到:在我们生活中,这些有意义的玩乐活动很多。开卷读书,怡情傅彩,享受书中的乐趣;聆听魅力无穷的音乐,营造一个轻松欢乐氛围;参加实践型、劳动型的活动,苦中有乐,实践出真知,劳动创造人类;生命在于运动,科学运动健康伴行;回归自然,出去走走散散心;上网博客,文明交流学习,还有和绿儿谈谈心、诉诉情……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对待上课走神的学生的一段文字特别令我感动:是的,他没有听你讲课,这是真实情况,因为他浸沉在童年的河流里,他对于时间的感知跟成年人完全不一样。你不要大声斥责他,不要把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搞成不注意听讲、坐不安稳的坏典型,——你要做的完全不是这样的事。我劝你轻轻地走到他跟前,握住他的双手,把他从他那童年的美妙的独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认识的快艇上来。而更为重要的是:你也不妨有时候去乘一乘儿童的船,跟他们在一起待些时间,用儿童的眼光来看看世界。

(二十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的事
  • 这里,我又要提到书籍了。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
  • 在一至三年级,一定要在每个班级里单独建立一个“书籍之角”,在这里陈列一些内容较好的并且使儿童感兴趣的书籍。
  • 我想强调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
  • 第二个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的爱好的发源地,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
    感悟:我的学生是“怎样以及在哪里利用(不是‘度过’,而是利用)他的自由支配时间的”?让我想一想:晨会课没有开始前,大部学生利用这个时间聊天;课间十分钟,三五成群的在操场上跑跑跳跳;放学以后,在路边的公园里,或是和小伙伴一起游戏、或是玩玩一段时间流行起来的玩具,比如溜溜球。要不就是蹲在人家的屋檐下玩纸片。高年级的学生有些就可能不屑于玩这种“幼稚”的东西,上网吧开心去了。
  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我没有调查过(建议自己下学期做个调查),不好说。换位思考一下,大部分孩子喜欢做的事应该是不带任何负担的、纯粹的、开心的玩。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该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第一爱好,还要让学生特别喜欢一门学科。这条建议里说到“一定要在每个班级里单独建立一个‘书籍之角’”。这点我很赞同,教高年级时也曾经实践过。爱看书的孩子一下课就围过来借书,争先恐后;借到书的同学坐位上看起书来,自得其乐。那情景挺让我怀念的。
  我想,“最喜欢的事”除了看书外,应该还可以是其它,比如下棋,打球,唱歌,画画等等,只要是合理的、有益身心的爱好,都行。

   (二十八)用劳动爱好来教育学生
  • 在学校工作的十几年经验使我相信,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 我指的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首先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里要有思想、有巧妙的技能和技艺。
  • 要使手起到发展智慧的作用,还有必要进行经常的阅读:书籍不仅能造就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培养出灵巧的双手。
    感悟:“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但用劳动爱好来教育学生我平时倒没怎么注意。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劳动”形式有:(1)设计和装配各种装置、机械和仪器的活动模型。 (2)选择能量和运动的传递、变换方式。(3)选择材料的加工方法,选择加工用的工具、机械和工艺方法。 (4)为生命过程(植物和动物)的正常发展创造环境,管理这种环境。
  这些形式对我们好像都不太适用。在苏氏的学校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会精心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与实践的环境。反观我们的校园,真正为学生创设的东西有多少,很多东西不都是为了检查而摆投的吗?因此,说到劳动爱好,我们的心里会想到什么?学校的大扫除?家庭的家务劳动?而这些根本就不是苏氏建议中的劳动。

(二十九)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 多年的学校工作经验告诉我,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 这种状态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取决于思维的素养和情感,取决于学生的见闻的广度等。
  • 不随意注意应当与随意注意相结合。当学生一边听讲一边思考的时候,才能出现这种结合。
    感悟:“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多数老师都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苏霍姆林斯基教导我们:“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这条建议和前面的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条的建议是相互依照的。我总结一下大约就是:首先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你的课常能使学生体会到“我真棒!”。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学生自身阅读、见闻的广度,在课上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与你形成知识的交流与互动,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始终集中在学习上。
  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全班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学习上,可仍有三、五个孩子坐立不宁,置若罔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说明注意力应该还和儿童的家庭教育、身体状况、年龄特点等有一定关系的。

(三十)谈谈直观性问题
  • 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性只有根据它刺激思维过程的程度,起着促进注意力的发展和深入的作用。
  • 首先应当记住,直观性——这是年龄较小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一条普遍原则。唐·季·乌申斯基曾写道,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 第二,在运用直观性时,必须考虑到怎样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直观手段在课的哪一个阶段上将不再是需要的,那时学生已经不应当把注意力放在直观手段上。
  • 第三,应当逐步地由实物的直观手段向绘画的直观手段过渡,然后再向提供事物和现象的符合描述的直观手段过渡。
  • 第四,要引导学生由绘画的直观性逐步过渡到词的形象的直观性。
  • 第五,直观手段应当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上去。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里谈到教学中的直观性问题。应该说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恰当使用直观形象,不但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有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的作用。
  但凡事过犹不及,滥用直观手段就会妨碍学生的思考。特别的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原本需要学生发挥想像的地方,全都让教师精心制作的电脑画面占据了,学生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于是,人们又开始呼唤课堂教学的返朴归真。
  让我们记住:“直观手段只是在促进思维积极化的一定阶段上才是需要的。”这样,用不用直观手段、什么时候用、怎么用,一切问题都围绕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展开,我们的工作就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1:15:15 | 只看该作者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31——40)
31、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32、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
33、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34、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
35、怎样培养记忆力
36、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37、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
38、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
39、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
40、动手和智慧
    (三十一)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你应当很好地了解自己的每一个未来的学生。
    首先得了解他的健康状况。
    我建议将要教一年级班的教师们,在儿童入学前的1年半(最好是2年)以前,就把他们的家长(最好要父母亲都参加)召集起来,跟他们谈谈,家庭里应当保持怎样的相互关系,才有利于增强儿童的神经系统,并且有利于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
    请你这样告诉学生的家长:“你们的孩子的智慧,取决于你们的智力兴趣,取决于书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占着怎样的地位。”   
    感悟:按照学校“小循环”的老规矩,九月份我正好教一年级。看了这些建议,感到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薛瑞萍(看云)老师在与一年级家长的通信中也介绍了自己对儿子的期盼: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她也把身心健康摆在第一位。
  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主要是想让教一年级的教师在学生未入学前就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状况心中有数,以便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这方面现在家长很重视,各个学校也很重视。老师们虽然不可能做到入学前两年或前一年就着手了解,但是入学后那是一定要了解的。主要是了解学生身体有没有特殊情况不宜参加某种活动,做到防患于未然。媒体不时报道某校学生因上体育课突发心脏病抢救不及的事,哪个领导不怕呀!所以我们的“了解”和苏氏的“了解”看似相同,其实其中还是有差别的。
  苏霍姆林斯基还建议准备教一年的教师在学生入学前就要召集家长,跟家长谈家庭的智力气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在我们这儿是根本不可能实施的,开学后的家长学校上课时,老师们是会谈谈这方面的内容的。
  不管怎么说苏氏对学生的爱心是让人感动的。
    (三十二)怎样在学龄前研究儿童的思维
    请你把自己的未来的一年级学生集合起来,选一个晴朗的九月的日子,把他们带到秋天的树林里去,你马上就会发现具有这两种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思维类型的孩子。
    我向将要教一年级的教师建议:在儿童入学前的一年时间里,带领儿童到思维的源泉即自然界里去旅行12、13次。你把孩子们带到这样的环境里去,那里有鲜明的形象,也有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让儿童去欣赏,在美的事物面前体验到惊奇的感觉,并同时进行思考和分析。
  感悟:要研究儿童的思维,这点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在学龄前就开始研究,就是今天我读了这本书也还是不可能做到。
  从这条建议中受到的启发是:
  一、了解到“人的思维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逻辑——分析思维或称数学逻辑,一种是艺术思维或称形象思维。”
 二、从儿童在大自然中的不同表现,可以区别孩子是擅长形象思维,还是擅长逻辑思维的。学前不能了解,在入学后的每一天,通过仔细观察,应该还是能了解一些的。以后的春游和秋游活动,要注要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了,我想也许这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
  三、有些儿童思维很活跃,有些儿童思维偏向于“稳定集中”,后一种思维不能把它当作是不正常的状态。知道了这一点,今后就不能把“稳定集中”性思维的儿童当作是智力迟缓的儿童了。
     (三十三)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必须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就必须在整个一生中努力掌握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精神教育自己。
    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你在学校工作的每一年里,都应当使你的教育劳动的“工艺实验室”不断地充实起来。教师必须积累供全班学生和个别学生使用的大量习题和例题。
    感悟:这条建议虽然是写给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对我这个工作二十年的教师来说,也是很值得一看的。  苏霍姆林斯基用了很大的篇幅殷殷叮嘱新教师们要多读书:读马克思列宁经典著作,形成自己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世界观;读所教学科的专业书,充实知识,用一辈子的时间备课;读英雄人物传记,做学生的生活导师和道德引路人;读心理学方面的书,了解孩子的心灵;读文艺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想想这二十年我读了些什么书?马、恩、列、斯就免谈了。专业书,不知道教学杂志能算吗?不知道自考的书能算吗?除此之外,再无其它。人物传记,没有读过一本完整的,最多是与课本有关的人物稍微了解一下事迹而已。心理学方面的书,没买过一本,自考时倒有这样的科目,应试后也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惭愧呀!现在一把年纪了,才开始看《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贫穷”与“落后”。不过能认识错误还是好同志吧!(自我安慰一下。)
    (三十四)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所谓发展思维和智力,就是指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思维,影响思维过程的活动性,克服思维的缓慢性。多年的经验表明,有必要给学生上一种专门的“思维课”。早在学龄前期,就可以经常上这种课。从一年级开学起,思维课就成为智育的一部分。所谓思维课,这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如果你想教你的“头脑迟钝”的学生学会思考,那就请你把他们领到思维的源泉那儿去,那里会展示出现象的链条,一事物的结果成为另一事物的原因。感悟:思维课,这又是一个我从来没有想到的问题。说到思维训练,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并不缺乏,只是苏霍姆林斯基把“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提到“思维课”的高度来认识,让我觉得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训练了。
  除了课堂这条主渠道,苏氏又提到了“思维的源泉”--大自然。大自然有许多奥秘等着学生去探索,它们会激发起学生思考的火花,这种思维训练无可取代三十五、三十六网上空
    (三十七)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根据在小学里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经验,我看到图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我坚定地相信,儿童的图画是通往逻辑认识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梯,至于图画有助于发展对世界的审美观点,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我力求使绘画在儿童的精神生活中占有应得的地位。我觉得,离开了绘画,地理课、历史课、文学课、自然课就很难上。
    感悟:绘画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审美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个问题若是由美术老师来谈,一定会精彩得多,可惜我不是。
 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的:首先把孩子带到“思维的发源地”(自然界)去,教孩子写生,孩子们把自己对周围世界的发现描绘下来,在表现自己对美的独特感受的同时,儿童的形象思维也逐渐觉醒。其次是教给儿童一些基本的画图技能。最后,有了一定的绘画技能后,开始让儿童进行绘画创作。
  关于培养孩子绘画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好像不用太操心了。因为家长们尽管未必知道绘画和智力的关系,却已经行动起来,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绘画兴趣班。我也曾在儿子小时候送他去少年宫学过两个学期的绘画。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可是若是没有一定的目的,只是抱着“人家的孩子学画画,咱家的孩子当然也不能落后”这样的思想,收效就差多了,还可能物极必反,引起孩子厌恶绘画。我想,不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从发展孩子的智力的角度引导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三十八)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学生如果没有流利地、快速地、有理解地阅读和流利地、快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的技能,他就像半盲目的人一样。书写过程的半自动化是提高读写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觉掌握知识的极为重要的条件。培养快速书写的技能,首先要求对手的小肌肉进行一定数量的操练性练习。还应当尽力使小孩子的劳动动作成为一种审美的创造活动。
    感悟:流利的书写和有思考的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能力。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主要谈了和书写有关的“硬件”的准备。  一是要对手的小肌肉进行一定数量的操练性练习,而这种练习应该要比写字更早开始。
  也就说,在孩子写字前,先让孩子学着用剪刀、小刀等做一些手工制作。按理说,这方面的训练幼儿园的必备课。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的一些幼儿园却“不务正业”,中班就开始让孩子“提早书写”。结果等孩子上了一年级,错误的握笔和书写姿势已经非常难纠正了。我们不能说幼儿园的老师没有教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只是因为孩子的小肌肉还没有发育好,没有力气握笔写字。而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让孩子每天回家写三、四张的字,这种作法无异于“揠苗助长”了。
  二是要让孩子的劳动动作成为一种创造活动。苏氏具体谈到了“在儿童制作的物品中,要多让他们重复圆形的、椭圆形的、波浪形的线条,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于进行那些要求高度机敏性的精细而平稳的动作。”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流利地书写”呢?我想,一要有良好的识字基础。要想能够书写的流利,写的时候就不能再去考虑这个字怎么写,所以写字是以识字为基础的。二是书写的时候还要一边写一边进行思考。从写生字时的看一字写一个字,到写词语时的看一个字写一个词,再到写句子时的看一句话写一句话,都要求学生边写边思考,把要写的字词记在脑子里。有的学生写字很慢,往往是缺乏手脑并用的能力,一个字看了几遍才能写下来,就算写下来了,记忆里也是支离破碎的不完整的字。因此写字是对识字的巩固。三是掌握一定的汉字书写规律。汉字是有一定的书写规律的,如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学生掌握了规律书写自然就更流利了。四是先描再写。多年的语文教学,我都很重视学生的写字训练。先描字,一般一天描二、三十个字,天天描,给学生一定的写字规范。有了描字的基础,学生自己书写时心中就有了范本,写出来的字就不容易走样了.
   有人说,今后都用电脑打字,还要练字干什么?关于这个问题,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朱家珑和王向东是这样回答的:“其实工具越是先进,对掌握这种工具的能力要求、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越是广泛运用电脑,越是要写好字,因为电脑不能代替人的自身素质;越是长大后经常用电脑写字,越是需要在青少年时期就把字练好。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就像将来交通发达了,出门便可以乘车,但是从小还是必须学习走路一样。”因此,让我们把“流利地书写”当作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素质”来训练吧。
     (三十九)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造成这样的结果:那些与思维相联系的,在手指尖上体现出思维最‘聪明’的劳动操作,都是由右手来完成的。人单靠右手能上升到他已经达到的智力素养的高峰。但是,如果所有酌人单靠右手掌握到那些极精细的劳动动作能够同时也是左手的功劳,那么某些人的劳动技巧、劳动技术和智力发展就能改善得更加迅速。
  感悟: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左手和人的大脑的右半球直接联系,而右手则与左半球直接联系。左半球是语言中枢,主管语言和抽象思维,它支配我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完成许多复杂的、连续的分析活动,并能熟练地进行数学计算。而右半球有一种高度发达的空间感和模式感,主管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能力以及情绪。左右两半球的机能是协同的,它们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在这要建议里提出“教给儿童左、右手都会工作”。  我原先以为,人天生就是习惯用右手工作的,用左手的人少。也听别人说,“左撇子”特别聪明。实际上,只有很少一些人天生决定了主要使用右手来掌握工具,绝大多数婴儿出生时是没有倾向性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求(甚至是强迫)他们使用右手来掌握工具,一旦习惯成自然,似乎便不可改变了。现在很家长也认识到了同时开发左、右半脑的重要性。上学年,班上有两个孩子用左手写字,他们的家长和我也只是说说而己,已不去强迫他们一定要用右手写字了。
  问题是如何让孩子左、右手都会工作?在苏氏的学校,似乎有一个校办工厂,“我在七年的时间里教给孩子们(由7岁到14岁)用双手工作。他们学会了两手各拿一把刀具,学会了用右手和左手装配复杂模型的部件,学会了用左手和右手在木料车床上工作。”
  我们的学校该怎么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呢?总不能让孩子学会左右手都会写字吧?我只能想到平时从书包里取书本,从笔盒里拿文具,翻书,发本子,擦门窗,削笔、拿剪刀、用胶水等等,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使用更少用的那只手。在家写作业累了,就起来走走,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或动手作画、做手工等,这样相当于同时使用和开发大脑两半球的功能。
  有两种简易的方法可判断一个人是左脑占优势,还是右脑占优势:
  1、眼球转动判断法
  如心算35x 30:?可以眼球转动方向判断,如果眼球向左转动,则是形象思维,右脑型;如果眼球向右转动,则是语言、符号占优势,左脑型。
  2、两手手指交叉法
  将两手手指随意交叉相插,如果左拇指在上面,为右脑型;如果右拇指在上面,则为左脑型。
    (四十)、动手和智慧人的手可以做出几十亿种动作,它是意识的伟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如果没有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起来,那么它们就永远也不会觉醒了。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
  感悟:一年级语文有一篇课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动脑的同时动手做,动手的同时用脑想,才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不过,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动手,不是指做些单调、重复,不需要任何思考的工作,而是复杂的、精密的、要求细心和动脑筋的工作。
  应该说现在的家长们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不够重视的,包括我自己在内。在家里什么家务都没有做的孩子占大多数,有的孩子上一年级了,还要父母喂饭、穿衣,像这样的孩子你还能指望他动手做什么事呢?
  在学校,能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也不多。孩子们倒是喜欢一些动手的小游戏,比如翻绳,用塑料软管做一些小饰物,玩悠悠球,抓子等等,我们却因卫生、安全等原因加以制止,让孩子失去了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动手的机会。
  苏氏的学校的确有教学工厂,在那里有配套的木质和塑料零件,供学生们拼成各种模型和示意图。还备有各种活动模型和机械的可拆卸的零件。这些条件我们都没有,仅有的劳动课和科技活动课也常常被挪作他用了。
  不过,今天学了这条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注意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双手激发他们的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1:15:55 | 只看该作者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41——50)
41、智育的真谛
42、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43、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
44、给复式教学的学校教师的建议
45、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
46、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
47、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
48、要思考,不要死记!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50、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

(四十一)、智育的真谛

    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文明,养成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对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
    智育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智育归结为积累知识。
    智力训练性的核心,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信念的世界观方向性。
    感悟: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的智育指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智育就是知识吧。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里指出:“智育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智育归结为积累知识。”智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智力,但智力训练并不等于知识的积累。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认识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丰富性。
  而我们在实际的智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把智育当成是知识的积累。又忽视学生主体性与能动性,把学生的大脑当作是盛知识的容器,因些就有了“填鸭式”、“板鸭制造者”之说。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想,首先我们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智育与知识的区别,其次在工作中探索智育的途径和方法。
  苏氏认为,智育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生产劳动,研究,实验,独立研究生活现象和文献资料,文学创作尝试等。这些途径和方法在我们今天也是适用的。它要求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等等,这些远比积累知识重要得多。

(四十二)、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我建议你先看看所有低年级教师的学生的练习本。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要知道,学习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某一项措施就能取得的——只要如此这般去做,就一定会得到这样或那样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于上十种、上百种乍看起来跟所研究、观察、探索的对象相距很远的,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决定的。
    你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感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怎样从“三人”中学习他们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里为新教师提出了几点经验,这些经验同样值得我这个工作二十年的“老”教师借鉴。
  怎么确定该向哪位老教师学习?苏氏的方法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那就是“看学生的练习本”。原来学习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幸好平时我改作业还算认真,但以后还得得加倍认真了。明确了学习对象后,就要走进他们的课堂去听课。因为一个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关。从课堂上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学生的表现思考教师是如何引导的,再和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对比,想想他取得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切不可照搬别人的经验,不能把名师的经验当作“放之四海”的标准,我们要学的应该是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这样你就不会为自己明明按照名师课堂实录上课却达不到人家的课堂效果而惶惑了。
  在学习别人的经验的同时,我们就会越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种认识必将推动我们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到那时,你也许就会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了。
    其实不光是老教师的经验值得学习,年轻教师一样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的.

(四十三)、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

    我坚定地相信,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恼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妈妈、爸爸)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的自豪感。
    为了保持这种乐观主义的火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母亲和父亲也能(形象地来说)守护着儿童的知识的摇篮,直接参与对儿童的教学,跟儿童一起为他的进步而高兴,关心他的成功和忧愁。
  感悟:这是个很诱人的建议。做老师哪个不希望学生愿意好好学习呀!让我们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么说的吧。
  从家庭教育角度来说,要让孩子觉得他的学习是一件有人情味的事,因为他是为了给父母带来欢乐而学习的。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说,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更重要是一点,是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父母也参与者对儿童的教学。办“家长学校”是一种主要的形式。
  不知道是不是每一所学校里都有一块“家长学校”的牌子。我们这儿一般每一个学期安排两到三次的家长学校上课,可见我们的学校是重视家庭这支教育力量的。利用家长学校上课的机会,我们可以告诉家长怎么辅导孩子的学习,怎么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等。
  苏氏特别提到不能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他的道德面貌等同起来,即不能认为好分数就是好学生。这一点,我和大多数老师都是认同。比如,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却不愿意帮助别人,不爱劳动,这样的孩子我认为是不能算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的。
  苏氏对“3分”成绩的看法,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为了每一次的统一考试,我们心里常常期望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是“5分”,就算心里明明知道有的学生达不到,也还是期望着。对那些考了“3分”的孩子,我们心底总认为他们拖了全班的后腿。其实对那些孩子来说,“3分”已是不容易了。这怪谁呢?我认为不能怪老师,要怪也是怪那些可恶的评价制度。不过,新课改实施以来,老师们的观念的确是在改变,能对“3分”的孩子说“你真棒!”的老师,已经越来越多了。
  我们有时会对学生说:“你不是为我学习,也不是为你的父母学习的,而是为你们自己学习的。”从这条建议看来,让学生愿意为老师和父母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呀!这点我也深有体会,“亲其师,信其言。”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特别是现在的孩子聪明到知道他们的成绩和表现关系到学校对老师的评分了。曾经有一个孩子就说过:“我就要考不及格,考不及格某某老师就要下乡了,谁叫他那么坏。”不过我想,只要你用真心对待学生,学生是会明白的,也会为了你而愿意好好学习的。

(四十四)、给复式教学的学校教师的建议

    如果你在这种学校里工作,那么你将花费很大的努力,在自己周围创造和常年地维持一种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气氛。
    你要设法使自己的小小的学校图书馆成为大文化中心的大型图书馆(例如,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国立乌申斯基教育图书馆)的长期借阅者。
    在自己的学校下面建立一个人民文化中心。
    应当跟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使学校图书馆配齐所有应当供儿童阅读的书籍。
    应当设法买到电影放映机和幻灯机,及时预订新的教学影片和幻灯片。
    对于地处边远的小型学校的教师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跟大村镇或城市里的一所好学校保持经常的联系。
    在春季和初夏,你应当带领自己的学生出去旅行:让他们看一看城市生活,参加工厂和印刷所。你还要利用每一次旅行的机会,充实自己学校的图书、教学影片和幻灯片。
    暑假里,你也不要尽呆在学校里,——你到大城市去旅行吧!
    我还建议你做几次远足旅行,……你能讲述的事情越多,你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和手段的宝库就越丰富。
    感悟:复式班教学我曾担任过一年,教二年级数学和四年级语文。二年级只有四个学生,四年级倒有14个学生。一会儿上二年级,一会儿上四年级,那样的教学效果肯定好不到哪儿去了。
  苏氏对复式班教学的教师的建议有:一是营造校园文化气氛,二是买一些教具,三是与大学校保持联系,四是要带学生去旅行,五是教师自己也要去旅行和远足。
  从这些建议来看,苏氏还是十分重视阅读,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阅读。这些要做到不是太难。至于暑假时去旅行,不知道是指公费的还是自费的。旅行,谁不想呀!可惜想和做还有一大段的距离,所以我个人认为有点理想化了。
(四十五)、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
  • 对小学各年级的教师来说,制订一份管用好几年的远景计划是很重要的。
  • 远景计划是一个重要的努力目标,教师可以每年翻阅和思考这个纲领,来检查自己的工作:什么已经做到,什么还有待去做。根据远景计划完成的情况,可以判断学生的知识质量。
  • 每一个教师还应当写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 在写课题计划的笔记本里,有必要在页边上留些空白的地方,以便在遇到未能预见到的偏离计划的情况时,对原计划做必要的修改。
  • 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还要写一份教育工作计划。
    感悟:一到开学,老师们又要开始写计划了吧?我以前最怕写计划和总结,因为每学期的计划工作和总结会多达10份左右。现在好多了,一般来说只要写班主任、少先队和学科计划就行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里提到的计划有:远景计划,课题、课时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
  远景计划对比较固定教哪个年级哪个班的老师是有必要的,对变化比较大的班级来说,就不适用了。比如说我这几年就一直是“大起大落”的,今年教高年级,明年又教低年级,后年可能又教高年级,搞得我每学年开学前都不知道自己会教哪个年级,这远景计划订了也没用。
  不过苏氏的远景计划中的有些内容也适合我们年度计划,比如:
  (1)儿童在小学阶段应当阅读的文艺作品的书目。
    (2)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和文艺作品的片断。
    (3)最低词汇量,也就是要求学生本学期里牢固而长远地熟记其正写法的那些词汇。
    (4)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而需要阅读的科学普及书籍和小册子的书目。对于指定给学习困难的儿童(思维过程的能动性降低的儿童)阅读的那些书籍和小册子,特别是单独开列出来。
    (5)儿童在整个小学阶段各年级要写的作文的题目。
  下学期我也会试着把这些内容写进计划的。  

(四十六)、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
  •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
  • 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 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 在日记里,关于后进儿童的记载占有重要的地位。
  • 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感悟:写教育日记肯定是有好处的,相信没有一位老师会有疑议。可是百分之九十的老师都怕写教育日记,这点也是肯定的,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
  为什么不写教育日记?忙,那是借口。一天工作下来,回到家的确有身心疲惫的感觉,所以晚上只想放松自己,再也不想写什么东西了。而且有时在学校做不完的事,还要带回家做,试卷就是经常带回家来改的。在学校呢,改作业占去了大多数的时间,在办公室闲聊,什么事也不做的时候很少,聊天也是要一边说着话,一边改着作业。有时还要处理一些事情,一节课的时间跑上跑下的,等你想改业时,下课铃响了,你可能又要准备上下节课了。
  但是我知道我不写教育日记,一方面是随大流,身边的同事没有人写,我不写也不算奇怪,如果写了倒是有人奇怪了。更重要的应该还是没有把教书当成事业,只是当成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而已。
  不知道下学斯我能不能试着写教育日记,到时再看吧

(四十七)、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
  
    这条建议是提给七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我想小学生也是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苏霍姆林斯基总共提了15建议:
   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那就要每天读书。
  感悟:不但是学生,教师也当如此。
  要学会听教师讲课。要学会记下讲课的提纲并在课下对提纲进行深入的思考。可以将本子分两栏,一栏记提纲,一栏记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你知识的骨架。
  感悟: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让学生学会听课。
  ⑶你要在清晨六点钟开始一天的学习。
  感悟:每个人生物钟不一样,未必要强求一致吧?
  ⑷你要善于确定自己的脑力劳动制度。主要的事情必须每天都做。
  感悟:什么是主要的事?第一是复习当天功课,第二是课外阅读,第三我想可以是听名曲。
 [size=+0] ⑸要学会给自己创造内在的刺激。对自己不想干的事,要学会向自己说“必须这样做。”
  感悟:我们所做的事,并非都是我们感兴趣的事,这时候就向自己说:“我必须这样做。”当然,学生也应该学会用“必须”二字做为动力刺激。感兴趣的事可以留在最后做。
  ⑹你的周围有一个书籍的海洋。
  感悟: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做个爱书人。
  ⑺要学会自制。
  感悟:外界诱惑学生的东西太多,是要学会自制!
  ⑻不要在无谓的小事上浪费时间。
  感悟:“无谓的小事”会是些什么事呢?毫无目的的网上聊天?同伴间毫无意义的玩笑?
  ⑼你要学会减轻自己将来的脑力劳动,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
  感悟:灵感稍纵即逝,随时记录是个好习惯。教师也当如此。
  ⑽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找出最合理的脑力劳动方法。要力戒陈规旧套和刻板公式。要不惜花费时间,去深入思考你所接触到的事实、现象和规律的实质。
  感悟:平时对工作和学习,先深入思考,找出最合理的方法,再着手行动。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⑾如果有人妨碍你,脑力劳动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感悟:这时候,索性什么都不做。不过,最好要练就“闹中读书”的本领。
  ⑿脑力劳动要求数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交替进行。
  感悟:孩子做一会儿作业出来看两眼电视的时候,别催他赶快回房间继续用功,因为他的脑子需要休息。
  ⒀要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
  感悟:作业要三请四催才动笔;坐在书桌前半天动静;早上赖床不起来,天天吃零食,等等。
  ⒁“明天再做”——这是勤劳精神的最危险的敌人。
  感悟:今日事,今日毕。最好还要把明天的事提前在今天来做,这样明天一天心情愉快,天天这样的话,当然是天天都有好心情了。
  ⒂任何时候都不要使脑力劳动间断。
  感悟:就算是放假,我也希望孩子每天在书桌前做一会儿功课,不要求他提早把一个假期的作业全部完成,但求他天天都记着学习。

(四十八)、要思考,不要死记
  • 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规则进行死背,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
  • 学生应当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难,越是需要像使用钥匙一样用它来解释各种事实和现象,这条真理概括的事实的范围越广,那么,要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这条真理,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究竟独立地分析和思考过多少事实。
  感悟:前面,苏霍姆林斯基谈到了记忆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这条建议里,苏氏再次强调了思考和记忆的关系。
  苏氏认为,对一些规则,先理解,再运用,运用多次以后,这条规则对学生来说就像一把学着使用的钥匙,一把钥匙如果你学会了用它开门,你就不会轻易把它忘了的。
  在语文学科,也有一些语法规则,语言规律是需要理解的。从小学一年级下期,学生就开始学习“把被句”:(1)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的埋伏圈。(2)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到了六年级,还是有学生闹这样的笑话:(1)我把这本书读完了。(2)这本书把我读完了。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发生在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相替换上。
  为什么这样的练习从一年级练习到六年级,有的学生还是不能掌握,但这个“不能掌握”却并不影响他平时的说话。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训练时只顾“训”,忽视了“练”,更忽视从生活中寻找这样的语言。
  要思考,不要死记。凡是要让学生记的内容,都在先让学生思考理解了再去记。

(四十九)、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 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
  •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
  • 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儿童学会学习的工具主要有:读、写、算、观察、表达。
  学生读完小学六年,让我们问问自己:“我的学生会读、会写、会算、会观察、会表达了吗?”我还真不敢理直气壮地说:“会!”
  正象苏氏说的:“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不只是读,写、算、观察和表达也一样。
  为什么学生没有掌握好这些工具?可能是我们这些工具当作知识来教了,“纸上谈兵”的结果就是学生知道这些工具,认识这些工具,却不会用!
  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今天的教学就要多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些工具。

(五十)、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
  • 一种不好的做法是,对于那些作为概括性的东西的本源的材料,应当加以深入思考的,学生却在背诵它。结果使得记忆负担过重,以致在学生的头脑里,连那些为了进一步顺利学习而必须记住的材料,也无法保持。
  • 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的一个方面——背诵那些不需要背诵的东西。另一个方面就是,对于用来掌握那些必须牢牢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的时间,也没有加以正确的利用。
  • 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识记,这在实质上就是知识的运用。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候运用它们,又在运用知识的时候掌握它们。学生的脑力劳动成为创造性的劳动,因而就变得大为轻松了。
    感悟:在第二十五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谈到“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条建议里,苏氏主要从如何有效识记知识的角度谈减轻学生的负担。
  因为学生对一些概括性的材料没有理解就开始背诵,死记硬背肯定是痛苦的事,当然无形中也就加重了学生记忆的负担。所以一条规则应该是在经过透彻思考,然后在无数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了,再来记忆,这样记忆起来就变得轻松了,学生的学习自然也就轻松了。
  平时总是听人说:“数、理、化只要会理解考试就不怕了,语文要背的东西就太多了。”从我自己学语文来说,我好像很少有背得很辛苦的感觉,可能是因为边理解边背,所以觉得轻松了。总之还是那句老话:“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1:16:29 | 只看该作者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51——60)
51、要使知识“活起来
52、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
53、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54、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56、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58、“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59、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60、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五十一)、要使知识“活起来”

  • 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 应当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
  • 在小学里,从教学一开始,词就成为儿童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
  •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认为,能够教得使学生借助已经积累的东西而不断地获取知识,这正是高度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五十二)、为什么学生感动越学越困难了呢?
  • 学习是一种劳动,而且是并不轻松的劳动。求取知识本来就是要花费劳动的。但是,不能容许让少年学生从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 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主要途径,就是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
  • 为了使儿童能够更容易地学习,还必须克服知识跟能力之间的脱节现象。
  • 有经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原来已有的知识,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思考和比较,然后做出独立的结论。
  • 现在采用的教学法常常包藏着一种很大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就在于,用形象的话来说,学生只看见每一棵单独的树,而看不见整个树林。
    感悟:这两条建议和前面的好些内容是重复的,因些合在一起概括一下。
  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那是因为知识在他们那儿不流动了。所以当务之急是要让学生的知识“活起来”。如何让知识活起来?应当让学到的知识成为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从一个词开始,让它活起来,比如“秋天”这个词,学生要能联想到金黄的稻子、飘落的树叶、火红的枫叶等等一连串的与秋天有关的景物,再用上它说几句话,这样一个词经过学生的思考、理解并加以运用,这个词的表象就丰富起来了。
  要让孩子学得轻松,就要让孩子学会有理解的读和写,读和写的同时要能够思考。大量阅读好比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取得的效果远比只抱教科书好,所以“丰富的智力生活”是学生轻松学习的必要条件。

(五十三)、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 事实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本人在工作中缺乏热情。
  • 另外一个重大缺点,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抱着冷淡的、缺乏热情的态度。
  • 学习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任何天赋才能,而是要在日常劳动中、在克服困难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一种品质。
  • 我们得出结论认为,热烈的学习愿望就是学生在掌握知识或完成实际作业的每一具体阶段上,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所体验的一种道义上满足的状态。但是只有在被一种远大而崇高的目标所鼓舞的学生集体里,才能体验到这种道义上的满足。
  • 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取得更大成绩的持久而牢固的愿望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具有重大的意义。
  • 我们还把培养学习愿望的问题跟学生的意志领域密切地联系起来。……应当是下列几点:自觉的劳动态度,为从事共产主义社会建设者的未来活动而做好准备,集体的荣誉感,班级、学校的荣誉感等。
  • 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因。
  (五十四)、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 为了使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
  • 要使小学生的智力生活丰富多彩,就必须保持思考和记忆的和谐。
  • 为了创造思维和记忆之间的和谐,需要到自然界里去上一系列这样的思维课。
  • 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愿望才能确立起来。
  • 独立阅读在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也影响着他的学习态度。
  • 创作活动对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儿童集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 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实验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思考劳动者的自豪感。
  感悟:第四十三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谈到了“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这两条建议里苏氏又谈到了“学习愿望”“愿意学习”,看似雷同,同中有异。下面谈谈自己学了这两条建议后的一点体会。
  苏氏认为,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做教师的我们,该怎样爱护这枝“娇嫩的花朵”呢?
  小孩子其实都很敏感,我们的一举手一抬足,都要注意不要让他们感觉到你对他的知识态度冷淡。怎么说呢?想想我们是不是常常“因材施问”,难的问题请成绩好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请成绩差的学生回答。久而久之,差的学生认为在老师眼里他就是只能回答简单的问题了,这样他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动力。
  看来,凡事都有利有弊,你如果老是让差的学生回答他根本回答不了的问题,他不是一样也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吗?也许这儿就有一个“度”的问题。不要老是让差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时而也要让他们回答一些接近他们水平的、稍难一点的、但多次思考后还是能找到答案的问题,这样就好比是“跳一跳,摘果子”吧,那时“摘”到“果子”的喜悦就会化为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
  成绩总是不及格的孩子,到了高年级就开始陷入恶性循环。因为总是不及格,他们对自己就失去信心,没有了学习的信心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就更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学习成绩就更差了,成绩更差了就更不愿意学了……就这样他们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挣扎着。有一天,他们不想挣扎的时候,就会干脆放弃了,那时,逃学、打架、上网吧等等这些不该他们做的事就找上他们了。
  想想这些孩子一年级刚入学时,对学习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副满怀信心的样子。怎么学了六年反倒失去学习愿望呢?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所以一定要时常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进步,让他产生学习的自豪感,这样才能保护他的学习愿望。
  苏氏在这两条建议里又提到“思维课”,我们这儿除了春游、秋游外,就没有集体到大自然中去的机会了,只能告诉家长要常常带孩子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还提到了“智力生活”和儿童“创作”的问题,这些当然也是孩子愿意好好学习的动因。

(五十五)、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
  • 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
  •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
  • 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
  感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老师们正努力着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的理念当然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现在我们的孩子在克服困难方面的能力已经越越弱了。遇到难题,奉行“不懂就要问”,遇到难事,身边的长辈“不该出手也出手”。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里告诫我们:“要在脑力劳动中感到什么叫困难。”如何养成学生“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这里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从注意力只能保持二十分钟逐渐发展到能坐四十分钟。苏氏的学校里,一年级的学生九月份里一天呆在学校不超过40分钟,十月份里不超过2小时,其余的时间表都在户外度过。我们肯定不可能这样做,我们的学校从一年级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在课堂上坐40分钟,休息10分钟,然后再坐40分钟,再休息10分钟。除体育课以外的任何时间,你若是带着学生在操场活动,一节课没上完,就会有领导来找你谈话了。低年级上午三节课,比中、高年级少一节,在这一点上是体现了学生的年龄不同。
  如何“拴住”学生的注意力?苏氏认为要“靠讲课的内容”。这点我深有同感,只要教师能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大部份学生的注意力肯定要被你吸引过来的。这时候学生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控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他们处于一种忘了“自己是在学习”的学习状态。窦桂梅老师在执教《落叶》一课时,提醒了学生三次“下课了”,学生才如梦初醒。这种讲课的境界正是我努力追求的。
  在这条建议里,苏氏特别提醒老师们,别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的气氛”,这是引起学生在学校违反纪律的原因,这种说法我认为似乎有点夸张了。不过,大脑长时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肯定对身心健康是不利的。为了让学生的脑力劳动张弛有度,就要“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让学生到大自然去,读有趣的书,参加体力劳动等等。
  我想苏氏是一个“好心人”,这条建议我读到这儿,还是觉得他想让孩子感觉到学习中乐趣很多,而能够通过思考、创造运用所学知识更是一件有趣的事,所以他还是舍不得让孩子感到学习是有困难的。但是也许学习的全部乐趣就在克服困难中。

(五十六)、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 我坚定地认为,现代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有着非常严重的缺点:没有足够的智力的训练,也就是说,没有进行足够的专门的工作来发展学生的能力。
  • 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3年,得到一条信念:必须把儿童的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作为教学体系的基础。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而要创造自己的思想。
  • 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泉源,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
  • 让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来统治学校的王国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性质,都应当建立在这三根支柱上。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就这句本身来说也许有点绝对化,但是让每一个孩子诗意地栖居于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是每一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苏氏认为一要有足够的智力训练,即教会学生说自己的话。从我们孩子的回答中我们会发现“说自己的话”的孩子很少,因为试卷的标准答案可是“教参里的话”,说“自己的话”搞不好是要扣分的。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只会重复别人的话了,个性、诗意、创造力都渐渐消失在自我的背后了。二是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上“思维课”,这点前面苏氏经常提到,第五十八条还将谈到,所以这儿就不说了。
  如何唤醒和发掘学生身上的“诗意”呢?我想,就从做一个诗意的教师开始,给学生一个诗意的课堂,诗意的语言,诗意的作业,诗意的评语,诗意的活动,让诗意的光环笼罩每一个学生,让诗文充实师生的生活,让诗意进驻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五十七)、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
    感悟:“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苏霍姆林斯基用这样的方式,带着学生到祖国的城市、乡村,森林、河流,建筑物、古代文物,伏尔加河、乌拉尔、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他还带着孩子们到世界各国去,了解那里不同于祖国的风土人情,了解那里的人民的生活情况。用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的时间,“游”遍祖国大地后,“祖国”这个词在孩子们的心中该是多么的鲜明与生动。反观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常常只能“以词解词”,在学生的心中可能就是记住了几个名词,“祖国在我心中”的说教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其实,现在有了多媒体教学,我们也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带着学生“旅行”去。可是全校一间的多媒体教室,一般是只有上公开课才能使用的,平时是不能随意进去上课的。
  在这条建议里,苏氏提到“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我想想自己平时上课还真是喜欢讲一些学生不了解的信息,特别是一些数据,常常使他们发出惊讶的声音。原来这不是明智的做法,“会让学生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

(五十八)、“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 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至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
  • 我深信,如果把周围世界作为儿童身在其中学习思考、识记和推理的环境,那么随着儿童的入学,他的记忆的敏锐性、思维的鲜明性,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更加增强。
  • 但也不能夸大自然界在智育中的作用。有些教师抱着一种很错误的看法,他们认为,只要有自然界存在于儿童的周围,那么这一事实本身里就包含着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人去认识自然界,用思想去钻研因果联系的时候,自然界才能成为教育的强大源泉。
    感悟:在前面一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创设情境带着学生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这条建议倒是真的带着学生走出校门,到自然界去“旅行”了。当然这儿的“旅行”指的是思维的“旅行”--“思维课”。
  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条件上这种“思维课”的,但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尽量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观察、研究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原因、结果等。到自然界中“旅行”,目的也是让学生学习思考,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每一个知识的“接合点”,教学生学会思考。

(五十九)、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 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和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感悟:刚看到题目时,我还为这条建议说的是识字与画画的关系,细看下来,原来苏霍姆林斯基的意思是识字教学要生动形象,使每一个字在学生的眼里像一幅画。如果俄文字母在孩子们的眼里可以变成一幅画,中文的汉字本来就由象形字演变而来,不就更是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吗?
  把识字与图画结合起来,可以从汉字的由来说起,让学生在感受汉字的变化中识记汉字。这样的教学,相信会让学生兴致勃勃,不过这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汉字功底。
  把识字与图画结合起来,从汉字的表意功能来看,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一定的意思,如果能让学生达到“望字生义”,每一个汉字在他们的眼前带有芬芳的香气和斑斓的色彩。这时,汉字对学生来说再不是一种毫无生气的东西,而是涂上了喜、怒、哀、乐等情感色彩的图画了。
  在今后的识字教学中,多利用汉字本身的形体美和意义美,注意把它跟“图画”结合起来,以激起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识字变得轻松些吧。

(六十)、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 在小学各年级,我们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阅读、书写、推论、观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如果这些能力在少年时期没有得到发展和提高,那么学生的学习就要感到困难了。
  •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密切注意,使学生迅速阅读的能力得到改善。在少年期,默读能力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 如果不能一眼看下去就把握住一个句子的完整的、逻辑上独立的部分的意思,不能在把一个句子没有读到底的时候就猜出其余一部分的含义,那么这就不仅会反映在目前的学业成绩跟不上去,而且会影响到脑的解剖生理过程。
  • 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
  •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使五、六年级学生继续搞好表情朗读。表情朗读之所以必要,乃是为了训练。没有这种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一个长句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以及在思考的同时再向后面的部分过渡的这些复杂的能力。
    感悟:这条建议里的“阅读”指的应该是课内的阅读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不用多说,相信每个语文教师都心中有数。虽是心中有数,但看到“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时仍是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必须教会学生阅读!苏氏在建议里提到要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和表情朗读能力。这两种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一个长句的完整意义。
  读到这条建议,我也反复在想,以后该如何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也许可以这样:
  ⒈计时阅读训练,即在课堂上,学生默读课文时,教师发出口令学生开始读,教师开始计时,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教师开始报时间,让学生自己把所用的时间记在课题上,营造一种阅读的气氛。为了保证默读质量,读完时可能让学生回答一两道有关的阅读理解题。因此我们在训练时,要指导学生处理好速度与理解率的关系。
  ⒉闪现式训练。可以进行1秒钟记忆比赛,把课文中的生字词或是与课文重点有关的词、短语、短句等用小黑板在学生面前迅速闪过,让学生立即记下所见的内容。文字激增,闪现速度加快,从而提高学眼脑的反映能力,扩展有效的视野,增强大脑的记忆能力。平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眼球360度的转动,顺时针、逆时针都有,训练学生的眼球的转动。
  ⒊意义阅读训练。主要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采取找中心词、中心句的方法,把与中心词有关的一些词联系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对有些结构相同的句式,带有关联词的句子,可以训练学生的预见能力。比如读到“不但……”,心里要想着后面可能跟着“而且”,读到“有的……”,心里就要猜到后面可能还有“有的……”,这样,对阅读内容有了整体上的把握,读时就不会读破句,又文章的意思就能更好地理解了。
  一时也想不出更多的了,以后教学中再注意总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1:17:01 | 只看该作者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61——70)
61、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62、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63、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64、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65、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
66、劳动和智力发展
67、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爱好
68、—般发展与掌握基本知识
69、教学中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
70、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

(六十一)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的、创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维的人。我认为童年正是培养思维的时期,而教师是悉心地造就学生的机体和精神世界的人。
    人的积极活动和劳动始终是解答应用题的钥匙。儿童在鼓足智力,努力确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时,他就是在完成一定的工作。
    在周围世界里有着成千上万的应用题。人民想出了这些应用题,它们在民间创作中以一种有趣的“谜语小故事”的形式出现。
    列·托尔斯泰说过:“请你们避免使用一切算术定义和规则,而要迫使儿童进行尽可能多的操作,你们要纠正的不是那些不按规则所做的东西,而是那些做出来毫无意义的东西。”
    感悟:这是一条针对数学教学的建议。这条建议让我想到前面的建议里苏氏说到的儿童不会解应用题,是因为他还没有学会阅读。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应用题解错了来问我,我让他和我一起念题目,一般念上两遍,他就了大概的解题思路了,有的人甚至一念完题目就会解了,这就说明他们是不会读题目。
  苏氏在这儿谈到“谜语应用题”,还有“关于儿童很熟悉的劳动”的应用题,应该是让应用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意思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动作操作简单模型等方法,学会思考应用题。

(六十二)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了——这就是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死背教科书。
    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可是多么遗憾,许多教师常常忘记了这一点!),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也应当向教师指明这个方向。

(六十三)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应当看出和想像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感知教师叙述和讲解的东西的,以及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应当使学生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包含学生从事的积极的独立劳动在内。学生不应当单纯地听讲和思考,还应当动手做一些事。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的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的来源。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
    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只有让学生去实际地干,他才会开始掌握知识。
    真正的巩固知识,是让学生对事实、事物、现象的实质进行独立思考。
    我们全体教师感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课堂上的兴趣和注意的问题。什么时候,在什么条件下,所学的东西才是有兴趣的?还有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的关系问题,在课堂上怎样激发学生阅读科学著作的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等问题。

(六十四)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我们认为,不能把学生的脑力劳动看成是跟教师的一般素养、博学程度以及他的脑力劳动素养互不相关的东西。学生的劳动素养乃是教师的劳动素养的一面镜子。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
    一个好的教师,并不见得能明察秋毫地预见到他的课将如何发展,但是他能够根据课堂本身所提示的学生的思维的逻辑和规律性来选择那唯一必要的途径而走下去。
    我们在想:究竟什么是掌握知识?这就是:让事物和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少年学生自己的东西。如果少年感到知识是他的智慧努力的结果,他就能获得并同时运用这些知识。
    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那些思考缓慢的学生,必须特别耐心。……必须引导理解能力差和想问题不够机敏的学生去发现真理,直到他的思维豁然开朗。
    在对脑力劳动的指导中,我们还考虑到少年思维的另一个特点:具体事物跟概括之间的依存性对学生越明显、易懂,学生的主观体验就越深刻:“我在研究真理,我在发现真理,我要使它成为我的精神财富。”
    我们不允许“反复咀嚼”已经熟知的东西,以免引起少年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的态度。需知少年们希望感到自己是思考家,而不是再现知识的机械仪器。

(六十五)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
    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那么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障碍和困难就暴露得越加明显,从而使脑力劳动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
    一些优秀教师对这个问题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为:让学生先把他们将要克服什么困难弄清楚,并且不仅把注意力,而且把意志力都集中在克服这种困难上去。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揭示教材的实质,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使他们也能够独立地、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出同样详细的解释。
    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
    研究性的学习法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都可运用。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四条建议都是围绕着“脑力劳动”这个关键词展开的。读了这四条建议,我的体会有三:
  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是为了使自己更聪明的,并不是来记一些字,一些词,背几个句子回家的。想想我还真没有从“使学生变得更聪明”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的,学生能够记住一些东西回家,我以为他今天就是有收获了。什么是“使学生变得更聪明”的东西呢?也许是学习的一些方法,也许是做人的一些道理,也许是真心的赏识与赞美点燃起的渴求知识的火焰……
  二、除了听讲和思考外,学生还应当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说到研究学习,我有时很容易把它想得很大,很了不起,很神圣。研究,那是科学家才做的事呀!那小学生和研究性学习可以怎么做呢?我想不一定要制定出一个轰轰烈烈的课题,就是从平时每一篇课文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拓展开来,如学习《北京》,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有关北京的风土人情的资料,风景名胜的图片,制成小报,搞图片展等。学习《鸬鹚》,以《鸬鹚》为课题继续进行研究性学习,如鸬鹚的种类、鸬鹚的外形、鸬鹚的生活习性、鸬鹚捕鱼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三、对思考慢的学生要特别有耐心。卡夫卡说: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其他罪均从其中引出,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逐出天堂;由于漫不经心,他们无法回去。也许只有一个主罪:缺乏耐心。这句话我昨天刚在一本书上看到,“缺乏耐心”是人类的主罪!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面对五、六十个智力程度不同的学生,有时还真是在考验我们的耐心。虽然大多数家长说我对他们的孩子挺耐心的,但我自己知道其实我有时也是很没耐心的。当一个学生因思考慢而回答问题吞吞吐吐的,我耐心等待了吗?当那几个孩子一次一次听写不过关时,我有那种“等待花开”的心情吗?说到“漫不经心”,我也常有这样的时候呀!惭愧!
  总之,这四条建议提醒我在备考时备教材中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奋点”,课堂上自己精讲,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从教材中寻找“研究学习”的“兴趣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调查、实践等方式运用知识。

(六十六)劳动和智力的发展
    学校生活的智力丰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把智力活动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起来。
    我们努力使每一个少年学生都成为劳动者、思考者、探索者,使他们在有趣的、令人鼓舞的创造活动中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紧张的体力劳动从来就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实现既定意图的手段。思考是主要的。但双手也不是消极的执行者。手能使头脑变聪明。

(六十七)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爱好
    我们全体教师向自己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学校里不应当有任何一个毫无个性的学生,即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没有任何东西能使他激动和向往,学习数学公式也好,学习抒情诗也好,都带着同样冷淡的态度的学生。
我们努力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从入学后的最初几天起,就着迷于某一样东西,就爱上一样东西,使他能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才能,使他形成一定的生活志趣。
    掌握技艺是推动学生从事心爱劳动的主要刺激物。因此,我们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上学的年份里都要在一个选定的领域里取得突出的成绩。
    要迫使一个学生参加一点体力劳动是容易的,然而要教会他把双手和智慧的努力结合起来却要困难得多。然而正是在这种结合中,才能找到培养学生(哪怕是最消极的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的真正有效的钥匙。
    感悟:这两条建议都是有关“劳动”的问题,这里的劳动指的是体力劳动。在第二十八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已经谈到过这个问题,这儿有用了相当长的两个篇幅再谈这个问题,可见劳动对发展学生的智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苏氏的学校里,有一些小型的劳动集体--课外的技术小组和农业小组,学生们从三、四年级就开始参加这些课外小组。这是些什么课外小组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名称:养蜂场、养兔场、少年育种小组、土壤研究小组、少年农业技术设计者小组、无线电小组、生物化学小组……学校里还有装备得很好的工作室和工作角:“四个技术创作工作室,三个小工场(一个木工工场和两个金属加工场),两个机器学活动室,供模型设计和制作、安装工和电工的两个工作室和五个工作角,一个无线电实验室,一个自动化和遥控技术活动室,几个少年摩托车手的工作角,一个专为一部微型汽车(它是高年级学生和教师装配成的)而设的车房。”
    难怪苏氏的学校里会安排有“下半天”。看看这些课外小组的名称和学校的那些装备,不要说我们的孩子会生出羡慕之心,作为成年人的我都羡慕不已了。这样的“劳动”环境,还愁孩子们的“下半天”无处可去吗?
    在我们的学校,课外小组也是有的,不过全与“劳动”无关。一般的学校都开设了音乐、体育、美术、写作、刺绣、舞蹈、象棋等兴趣特长班,每一个班级选一至二名的学生参加,一周上一节课。
    学校的课程里有《劳动》课和《科技活动》课。我也曾担任过,纸上谈兵也!拿着《劳动》课本大谈“炒肉片”“焖饭”“认识木工工具”,一点实践的机会也没有,学生怎么会有兴趣?如果是本班的语、数老师担任,匆匆读完教材,就做语、数作业了。如果是别的老师上,几分钟读完后,剩下的就是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了。
    家里的体力劳动呢?在现在“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的家庭环境下,有什么事情需要孩子动手的呢?
    看来我们的孩子动手能力差,也不能全怪孩子们呀!我们的社会和家庭为他们提供了多少锻炼的机会呢?

(六十八)一般发展与掌握基本知识
    小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牢固的知识和能力。
    但是小学的任务并不只是这些。教师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他的工作对象是完整的儿童。
    教师所教育的对象是正在经历着神经系统迅速成长时期的儿童。不应当把儿童的头脑看成一种什么活的装置,它被现成地交给教师,以便不断地掌握知识,把知识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
    7至11岁的儿童的大脑正处于迅猛发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忘记了必须关心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必须关心大脑两半球皮层细胞的增强,那么学习就会使儿童的头脑变得迟钝。
    不应当把学习仅仅归结为不断地积累知识、训练记忆和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会使儿童变得迟钝和愚蠢,既有害于儿童的健康,又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
    我的目的是要努力做到,使学习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使这种丰富的精神生活促进儿童的发展,丰富他的智慧。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谈到的“一般发展”,我想应该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学会学习”。什么是“学会学习”?苏氏认为,“学会学习”包含着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能力、思考能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这些能力就好比是工具,没有这些工具,要掌握知识是不可能的。
    认真回顾一下平时的教学,从开学拿到新书开始,一篇一篇课文上下去,上一个单元测验一次,测验卷出现的题型就是平时教学的重点。学生在这个学期该牢记哪些知识,该掌握哪些能力,鲜有统筹安排的,只是一味地跟着试卷走,走到哪算哪儿了。
    今后多注意从学生的“一般发展”的角度出发,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今日的学习为明日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十九)教学中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
    不随意识记是减轻脑力劳动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
    不随意识记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在认识某一理论问题的过程中所完成的是什么样的脑力劳动。
    儿童不通过专门记诵而获得的知识越多,那么他在记诵那些非经记诵就不能识记的东西时就越容易记住。
    不随意识记是智力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条件,它能把脑力解放出来用于思考,用于深入地理解事实和现象的本质。不随意识记可以预防最大的弊病之一——死记硬背。
    感悟:在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谈到过有关“记忆力”的问题。这条建议主要针对教学本身来谈。
    随意识记,又称有意记忆,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并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它具有主动性特点,适宜完成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识记任务,是学习活动最主要依靠的识记类型。
    不随意识记,又称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没有经过任何意志努力的识记,这类记忆是数量最多的。它的特点是不易疲劳,但有很大的被动性、偶然性和片断性。
    应该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随意识记占的比例较大。因为我们常常把识记的任务下达给学生。“今天晚上把某某课的某一段背下来,明天检查……”于是,学生“领旨”,回家背诵,为了明天能检查过关。
    苏氏从“所谓学习知识,首先意味着要善于运用知识”的高度告诫我们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为了防止死记硬背,就要加大不随意识记的比例。对要求识记的知识,一要理解,二要思考,三要趣味化,四要扩大智力背景

(七十)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
    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是毫无能力、毫无天赋的。重要的是,要使这种智慧和天赋成为在学习中取得成就的基础,不要让任何一个儿童在低于他的才能的水平上学习。
    我们实行的原则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应当达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达到全体学生的全面的智力发展,防止学业落后的现象。
    我们认为,要防止差生的学业落后的现象,就必须让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学生在他们有能力的那些学科上和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超越教学大纲的界限。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条建议题为“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应该是侧重于“培优”的一条建议。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很多精力其实是花在了“辅差”上,因为他们的成绩直接关系到我们教学成绩的优劣。对优生来说,考个好成绩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所以我们也就自然而然的忽略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苏氏说:“我们不允许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儿童在低于他们的能力的水准下进行学习。”如何让这一部分学生“吃得饱”?苏氏认为,应该鼓励他们“超大纲”。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组词”是一道常做的训练题,一般的学生组一、两个词,优生可以鼓励他们组三到四个词。对他们的“超能力”,我常常给予热情洋溢的鼓励,后来学生的作业就常常出现格子写不下的情况,而且如果是在课堂上完成,他们通常会很自豪地喊出:“老师,我写不下了!”在他们的带动下,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几个学生也开始多组词了。
    现在课文后面背诵的要求一般是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开始学生们专挑字数少的,好背的段落背诵,而一些优生却能很快背下整篇课文,说明他们的确是“学有余力”的。
  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学是要面向大多数中等生的,我们不能为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放慢教学进度,也不能为了优等生而增加教学难度,这的确挺为难我们做老师的。
  可能的话,课堂教学中,对优等生鼓励他们发散思维,一题多解。把“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样的问题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然后由优等生解答。在作业布置上对优等生也尽量拔高要求。比如,做“问答题”,要求他们要“写工整,答完整”,而学生有困难的学生只要能答对意思就行了,中等生尽量向优等生靠齐。在完成“练习册”时,一些学生常常会超进度,把下一课的作业也完成一些。有一些老师会为了统一进度而“命令”他们把多做的部分擦掉,这其实是没必要的。只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的,鼓励他们超额完成作业。当时完成不了,他心里就会对问题产生了疑问,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来说特别有好处,对优等生,在广泛阅读的同时,引导他们提升阅读品味,鼓励他们精读细思,甚至可以让他们动手写读书笔记。
  我想,只要我们有了“鼓励学生超大纲”的思想,教学中自然会提高“培优”意识。“如果教师引导最有才能的学生超出教学大纲的范围,那么集体的智力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样,从而影响到最差的学生也不甘落后。用“培优”来提高“辅差”的效率,还真是件一举两得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1:17:48 | 只看该作者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81——90)
8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
82、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83、“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
84、我们的“家长学校
85、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
86、致未来的教师
87、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88、教师们的教育观点的一致
89、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90、我怎样写教育日记
(八十一)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用了很大的篇幅谈了有关全面发展的八个问题问题。
    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 ……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是道德。
  感悟:我们经常听到说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苏氏的“全面发展”,排在第一位的恰好也是“德”。做文先做人,做人德为先。一直觉得“德育”似乎是一个挺神圣的词,“德育”到底要给学生带来一些什么?苏氏说的很简单,却也很实在,那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让每一个学生,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感受到一个大写的“我”的存在:“我”并不低人一等!“我”会劳动!“我”会创造!“我”能行!
  而实际情况并不容我们乐观。“学习、上课、完成作业、经常得到分数,——这一切绝不应当成为用来衡量、评价一个人的唯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可以说学生在学校体验最深的衡量尺度就是“分数”!在老师和父母眼里,“学生”这个词就意味着你是个孩子,还不懂事,要到学样去上学。而“如果在教师看来,他只是一种头脑里被填塞知识的生物,他就不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就不能只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在实现全面发展思想及解决由此而来的一切复杂而困难的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到,进入这样一座宫殿——它的名字就是知识和教养,以及获取人类文化的宝藏,这是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的一项最大的福利;青年一代应当把这项福利作为我们革命的最宝贵的成果加以珍惜。
    感悟:
  把知识当作财富来珍惜,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恐怕没有几个学生有这样的感觉。
  要解决这个问题,苏氏认为要把“责任感”变成学校精神生活的核心,把社会利益和人人利益相强合,让学生“从亲身经验中得到一种信念:生活中有一个叫做“困难”的概念,有许多事要付出极大的体力和脑力,有允许做的事和不允许做的事,有值得赞扬的事和应受谴责的事,有道德高尚的事和卑鄙可耻的事。”也许我们现在的孩子就是在“一切顺利”的成长环境中丢失了“责任感”的。
    现在我们谈谈个性全面发展的第三个问题——需要的教育。任务还不仅在于应当培养多方面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这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复杂得多的事是达到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和谐发展,特别是达到使一个人的生活中有一种积极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形成和满足高级的需要——精神上的需要。
    感悟: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需要,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要让学生知道他需要的一切都是靠人们的劳动创造的。现在很多孩子以为自己吃的、用的一切东西都是市场上买来的,他不知道这些东西要通过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良好的家庭条件也使一些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因此,我们有必要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文明的愿望:有些东西你权利希望得到它,有些东西人没有权利希望得到它,这才是有道德意义的、高尚的愿望。
    培养愿望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人的生活中,满足物质需要与形成、发展、满足精神需要之间,能否建立起明智的和谐。这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第四个问题,是相当复杂而且艰巨的问题。
    感悟:“遗憾的是,我们有时候不得不碰上这样一种乖谬的事实:学生在学习,在掌握知识,然而在实质上却没有精神生活。”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学习,但是他“心不在焉”。学校对他并无吸引力,他是奉父母之命来的;学习对他来说单调乏味,他是奉老师之命学的。
  苏氏认为,只有当学习是在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背景下进行的时候,只有当集体与个人的和谐成为这种丰富性的核心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人愿意去从事的活动。
  什么是学校的精神生活?我想应该就是各种活动吧。这些活动与学习没有直接联系,像演讲会、故事会、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绘画作品展、主题班队活动等等。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人人有机会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就会充满着乐观的信心和自豪感。这样,学校对它才有吸引力,学习才会成为他愿意从事的活动。
    实施普及中等教育,千百万工人、农民有机会受到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学校的这一教育方向,就提出了全面发展思想的第五个问题:应当使接受中等教育的人做好准备,“安置”他去从事工人和农民的普通的、“粗重的”、平凡的劳动。应当不是单纯地教育他作好准备——对这种劳动的实际的和思想的准备,而且要培养他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劳动的愿望、志向和向往。
    感悟:人人都有机会受到教育,但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掌握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在大数人眼里,培养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孩子将来有一份轻松、体面的好工作。而苏氏认为,知识之所以是需要的,不仅是为了劳动,而且是为了享有一种与劳动并无直接联系的、丰富多彩的、幸福的精神生活。
  劳动与知识的复杂性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的创造性激发起人们新的智力兴趣,人们会想知道的多一点,他就会去读书,去思考,总是感觉自己知道得太少。二是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在今后的劳动未必会用得上,那为什么要学呢?那是为了“使一个人在接触了文化财富之后,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产生一种自己是劳动的聪明而有才智的主宰者的尊严感,为自己在生活中不只是为求得一块面包在操劳而感到幸福。”这就是学习的目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教育中就要使学生树立起这样的信念:人永远是需要劳动的,劳动创造生活。同时,如果没有用知识、文学、艺术、音乐以及各种形式表现出的美,生活就会变得暗淡、狭隘,从而失去真正的人的幸福。因此,知识也是永远不会熄灭的。
    掌握牢固的、深刻的、理解透彻的知识,培养人在整个一生中都在追求“我要比今天知道得更多”的不能动摇的愿望,——这是全面发展思想的第六个问题。
    感悟:要让学生“我要比今天知道得更多”的愿望永不动摇,我们必须做到: 一,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自己对别人的义务和责任感,使每一个学生都珍视自己的尊严。二,让你的评价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愿望的教育工具。三,帮助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要求作出很大努力的劳动,它必须经过三个阶梯:做出自己的努力,靠劳动取得成果,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欢乐。四,让智力生活之火永不熄灭。
  这几点在我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可以说做得都是乏善可陈,期待今后自己能够像爱护花朵一般爱护学生“学习的愿望”。
    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这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方面现实生活所提出的第七个问题。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不是意味着家庭的作用的减弱,而是意味着家庭的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后面有一条建议专门叙述,这儿暂时略过。
    一个人的成熟不是突然到来的。如果家长竟是在某一天突然证实了自己的孩子已经变成了成年人而不得不仓促采取紧急的措置,那么社会就接受了一批20岁的小孩子,他们只是在生儿育女方面成熟了,而在道德上却并未成熟。培养道德的成熟性,这是全面发展的第八个问题。
    感悟:道德的成熟性,一个挺陌生的名词。“成熟性——这就是对未来的向往,就是能够认真地思考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成熟性?道德成熟性与思考成熟性分不开。思考成熟性的标志是学生把学习当成劳动,独立去获取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信念,在思想上忠于信念,捍卫信念,为信念而斗争。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思考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的过程,也就是道德成熟的过程。
(八十二)、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我想不厌其烦地再三重复: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儿童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性、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决于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的充沛程度。
    关心学生的健康需要跟家庭保持经常的联系。
    家长们答应说,要尽量做到使孩子们多参加户外活动,早睡早起,开着气窗睡觉。我跟家长们约定:在整个夏天,以及在春秋两季较暖和的月份里,要让孩子们完全在室外睡觉。
    童年时代的营养如何,决定着身体各部分的和谐和匀称,决定着骨组织特别是胸腔的正常发育。
    我们在好几年期间进行的观察和专门调查,得出了一个使人担忧的结论:学龄初期儿童中有25%的人不吃早饭(他们说早晨不想吃);30%的儿童吃的早餐达不到正常营养所需要的一半;23%的儿童吃到合乎要求的早餐的一半;而只有22%的学生的饮食合乎标准。
    在儿童的和谐发展中,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健康状况也取决于教师给儿童布置了哪些家庭作业,以及他们是怎样和在什么时候来完成这些作业的。
    各种假期我们都是在户外、在自然界里度过的,我们举行远足旅行,在旅行中途休息,到树林去,做各种游戏……在第一个寒假里,所有的孩子都学习滑雪,我们还滚雪球,堆雪城。在冬季从事室外劳动是健康的重要源泉。
    感悟:健康是学习的保证。关心学生的健康,教师方面要注意不要布置太多的家庭作业,并且所布置作业要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去完成。否则学生带着很不情愿的态度去完成作业他的消化机能就严重减退,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家庭方面一要督促孩子吃早饭,提高孩子的食欲,多带孩子进行课外活动。
  这条建议里让我惊奇的是,苏氏的学校怎么会带学生进行那么多的户外活动, “各种假期我们都是在户外、在自然界里度过的,我们举行远足旅行,在旅行中途休息,到树林去,做各种游戏……”“在上完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在瓜园附近的葡萄园里度过暑假。”“孩子们上完四年级的那个暑假,他们在草原上休息,靠近湖岸边的一个橡树林。他们用树枝搭了几个窝棚,上面盖上稻草。家长们帮助我们盖起浴室和厨房。”“这一年,所有的孩子们都在蔚蓝色的湖水里洗澡,并且都学会了游泳。我选择了一个安全的地段让孩子们洗澡,并且我每一次只带领一个孩子游过湖面。”“ 割草期的那些日子使我们感到特别高兴。我们帮助大人们晒草和堆草垛,晚上我们就睡在高高的草垛上。”……我觉得像在看神话故事一般看这些文字,太不可思议了
(八十三)“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
    一个人终其一生能够读完的书不会超过2000本,而且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不少于半数)是应当在上学的年代里读过的。
    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
    因此,必须教给学生读书,教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教他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
    要在一个人的面前打开通向生活的道路,使他用英雄人物的眼光来看自己,用英勇行为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做到这一点是多么不易啊!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
    我认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
    由读书引起的精神振奋的状态,是一个强大的杠杆,借助它能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
    我们还特别关心,使书籍也成为那些头脑迟钝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一个人可能以不坏的、甚至是“优秀”的成绩从学校毕业,但他可能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智力生活的世界,没有体验过与书籍交往的巨大乐趣。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是指去接触最美妙的文化领域,体验到一个深知文化财富的真正价值的人是多么胸襟宽阔。
    一个现代的人,如果没有经常与书籍的精神交往,如果没有一种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尊严的自豪的愿望,那么他的生活就是不可思议的。
    现代人的生活每日每时都涉及到他的生存的最精细、最敏感的一些领域,这就要求他在这些领域里受到经常的、最细心的教育,这种教育常常是采用最精细的手段——好的书籍、音乐、美术来进行的。
  感悟:在这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再次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他给阅览室取名为“思考之室”,“我们给阅览室起了这样一个名称,是为了强调表现出书籍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呀,只有阅读而没有思考,那怎么行?
  阅读的好处苏氏在前面的建议里说得也够多了,每一位老师也知道和大多数的家长也认识到了多读课外书的重要性。问题是:“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读起来?”我想,一要有书让学生可读。不知道学校图书馆的书能不能借阅?不知道班级有没有可以放书的地方?如果都没有,那就动员学生去市图书馆去做一本借书证,也可以学别人的办法,调查一下学生家里的书,做个图书目录,让学生之间互相借阅,省去统一管理图书的麻烦。二要推荐学生看些名人传记之类的“大书”。三要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边读边思,以写促思,提高阅读质量。四要让学生每一个人都有一本自己百看不厌的书。这也许要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看我儿子就有好几本书从小学到现在还时常在翻看。最后,要是能挪出一节语文课来做为阅读交流课,那就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只是我的一些设想,能不能实施心里还没个底。   
(八十四)我们的“家长学校”
    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这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方面,现实生活所提出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我坚定地认为,教育学应当成为所有的人都懂得的一门科学——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应当懂得它。因此,我们努力使每一位家长都能掌握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为此我们开办了“家长学校”。
    感悟:可以说在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里,是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那就是学校的事了。其实明智的家长都知道“家校配合”的重要性。
  读这条建议,令我感动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家长学校上课谈话题目的精心安排。他把谈话题目按年级分为学前组,一至二年级组,三至四年级组,五至七年组,八至十年级组。每个年级都有26至31个谈话题目,内容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心理、身体、思想道德、家教等等,凡是孩子和家长心里的种种困惑,他都考虑进去了。反观我们的家长学校,主要还是以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主,再强调一下安全、纪律、卫生等在校常规。有的家长对家长学校上课抱着爱来不来的态度,甚至说:“老师不是就是说那么几句话嘛,每次都差不多。”也的确如此吧,因为家长的心里认为是来开“家长会”,不是“家长学校”上课。
(八十五)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
    如果农村青年中在智力发展方面最好的这部分人继续地离开农村,那么农业生产的发展必将有一天会停滞。我们整个社会的利益要求,应当让智力上发展的、受过教育的青年人去充实农村。
    谁来完成这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呢?首先是学校,是农村学校。
    如果不提高整个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家庭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水平,那么农村学校要改进教学,提高知识质量,就简直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在农村学校里,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创造一种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的气氛。应当使书籍在家庭和学校里占统治的地位。
    我们农村学校都应当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培养对知识的需要。
    如果我们不努力做到,使一个农村居民在少年时代就以自己是一个种粮食的、养牲畜的人而感到自豪,那么农村学校的最优秀的学生还是继续要离开农村的。
    对劳动的热爱是情感和思考相结合的产儿。但是,如果没有思考,就永远不会产生情感,也就没有二者的结合,没有它们的产儿。
    农村学校的主要教育力量是教师,……事实上,农村教师对青年有没有吸引力,主要是看他本人有没有一种对知识的不可熄灭的渴求精神,是不是热烈地追求书籍、科学和文化。
    农村现在迫切需要精神丰富的、在智力上多方面发展的、能够驾驭青年的思想的教师。
    感悟: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谈到了“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我曾在村完小工作过六年,一直认为农村学校也就是一所学校,教农村的孩子读书的学校而己,倒没有想到它还担负着那么神圣的使命。
  苏氏认为,农村学校担负着把“农村青年中在智力发展方面最好的这部分人”留在农村的使命。如何留住这部人?就要使农村劳动集体的智力生活满足青年的需要。要满足这种需要,首先要创造一种学习气氛,使书籍在学校和家庭占统治地位。其次要让农村居民从小就把农业劳动看成“需要思考和使用智慧的、带研究性的、被一些有意义的设想所鼓舞的”的劳动。第三,农村主要依赖农村学校,那么农村学校里的教师就要以自身的对知识的渴求来吸引农村青年。一句话,“农村需要千千万万个精神丰富的教师。”
  苏氏的理想是美好的,可现实生活也是残酷的。没有在农村学校呆过的老师是不能体会其中的艰苦的。我曾经的六年农村学校的生活跟别的农村教师相比根本不算什么“苦”,但那足以让我绝对不愿再回头。只要城乡差别存在一天,“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想法就不可能消失。
  “即使当一个人翻地、施肥、挖粪的时候,他也可能体验到一种智力的欢乐——研究者和创造者的欢乐。”苏霍姆林斯基真是太可爱了!把改变农村居民精神生活面貌的使命放在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的肩上,那是根本不现实的。
  以上观点不够进步,不够向上,但也许也代表了一些和我一样从农村出来的农村教师的心声。
(八十六)致未来的教师
    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
    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灰心失望。
    正像外科医生把一些非常锐利的手术工具放在清洁的金属盒子里以备使用一样,你也有一些最精细、最有灵性、最锐利而不十分安全的工具——评分,最好让它多在盒子里放着,而不轻易使用。
    当跨进校门的时候,你不仅成为本门学科的教师,而且首先是一个教育者。你应当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
    你们应当懂得: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
    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
  感悟:这条建议题为“致未来的教师”,对“现在的教师”也仍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苏霍姆林斯基常收到师范生的来信,信中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最主要的?苏氏认为教育工作的核心有以下几点:
  一、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这点我现在才有些许体会,以前我只是把学生看成学生,现在我走在街上,看见一个个长得或可爱或不够可爱的孩子,我会想到:那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二、每一个孩子最初都是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我们有责任像爱护一朵花儿一样爱护孩子们的这种美好愿望。提醒自己:今后的工作中慎用“评分”,努力做学生的“护花使者”。  
    三、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灰心失望。“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一个学生可能在一整年里都没有把某种东西弄懂弄会,可是终于有那么一天,他懂了,会了。这种“恍然大悟”(我想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思维的觉醒”)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在儿童的意识里逐渐积累起来的,而且我们,做教师的人,是在用自己的信心帮助它的积累。”相信学生,相信在园丁的培育下,花儿总是会开放的。
  四、教儿童思考、观察、理解,让他们体会到脑力劳动的欢乐。从“教会学生思考”的角度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思考中认识自己的精神力量,体验做人的自尊感。
  五、不要被名目繁多的教学方法迷住眼睛。各种教学方法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理解、消化,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八十七)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
    真正的教育能手必有真正丰富的情感。
    教育素养的这一重要特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
    怎样才能使读书成为每一位教师的需要呢?这里很难确定地说有些什么特殊的方法。读书的需要是靠教师集体的全部精神生活培养起来的。
    教师的空闲时间越少,他被各种计划、总结之类的东西弄得越忙,那么他对学生将要无物可教的那一天就来得越快。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创造性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一年比一年丰富起来,——这是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
    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
  感悟: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素养,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教育素养包括:
  一、要有深刻的学科知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因为有了深该的知识,教师的注意力中心不在教材,而在学生的脑力劳动,这样,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进行心和心的交流与对话。
  这点我深有体会。有时对一篇课文我了解的背景知识比较多,讲课时娓娓道来,注意力就可以集中在学生,观察学生听懂了没有等等。如果了解得不够多,还要临时翻参考书,讲起课就觉得很生硬,自己都觉得前言不搭后语,根本顾不上学生那头,讲课效果肯定是很差的。
  深刻的学科知识来源于“读书,读书,再读书。”
  二、要学会创造性地积累资料。工作二十年,真感觉没有积累什么资料起来。一来教的年级一直在变动,二来教材也在不断变化着。
  三、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除了学校念书和自考时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外,这么多年来没有好好看过一本心理学专著。看来要抓紧时间补补课了。
  四、要有高度的语言素养。“我们日益明确地认识到: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上若是对概念的解释不够明确,不能用清晰的语言描述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课堂上的收效自然就差了。一个教师的语言素养应该也和深刻的知识有关,还有口语表达能力也很重要。
  下面摘录一段“21世纪的教师素养”:
    21世纪的教师素养
  关于教师必须具备和素养,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必备的现代人素养
  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的,未来的人一是要学会学习,掌握认识世界的手段;二是学会做人,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与他人协调共处的能力;四是学会面对挫折、勇于奋进的能力。
  二、高尚的道德素养
  教师是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要塑造别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教师的道德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教育事业是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越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你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地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这里不也下正包含着你的一份辛勤的成绩在里面吗!”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美德。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偏爱个别学生或是少数学生,而应当是热爱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与才能全部奉献给学生。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它要求教师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师表。
  三、良好的心理素养
  1、高尚的情感;
  2、顽强的意志;
  3、坚定的自信;
  4、良好的性格。
  四、丰富的知识素养
  1、精深的本学科知识。只有教师自己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把它传授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2、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各种知识互相关联,互相渗透,教师具备了较多的知识,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
  3、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自觉性,更有成效。
  五、多方面的教育能力素养
  1、了解学生的能力。了解学生全体,了解学生个体。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
  2、教学的能力。诸如:钻研、处理教材的能力,运用教学原则、选择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组织教学、设计板书等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
  3、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
  4、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教育改革随着时代的进步日益发展,新时代的教师要使自己成为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使自己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就要增强科学研究的意识,积极进行科研活动。
六、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
  陶行知指出,“今日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两种要素养当中得到一种,方可算为第一流的人物。”这两种要素一是敢探未发明的真理,一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他认为,创造的教育家和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教育家里有教育理论家,更有大量的教学艺术家。每个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艺术家。
  怎样成为教学艺术家?1、有丰富的教学实践;2、有一定的艺术修养;3、有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
(八十八)教师们的教育观点的一致
    (1)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
    (2)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对具体的学生实施个别的影响,用某一件事引起他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激发他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得到表现。
    (3)我们认为,只有教学是在集体和个人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背景下进行的条件下,才可能有完满的智育。
    (4)我们深信,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就能获得智力的财富,就能享受完满的智力生活的幸福。……预防学业落后现象,预防对认识、科学、书籍和学校的冷漠态度,并不在于无休止地催赶和挽救那些学业落后的学生,而在于要把每一个学生引进集体的丰富的智力生活的世界。
    (5)我们深信,少年期的智育和教学,完全不同于童年期。我们在少年学生面前不仅揭示自然界、社会及其规律性,而且揭示他们自己本身。
  感悟:学科教师之间,班主任与学科教师之间应该多沟通,达成一致的教育观点,这点很有意义。
  不过,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从来没有做过,最多就是与个别老师征对某些问题交换看法。。这好像应该是由班主任召集本班所有任科教师,大家坐下来一起探讨针对本班学生的一些教育教学的观点和看法,然后达成一致,今后同心协力教育好学生
(八十九)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这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当校长的,对我们一线老师同样很有学习意义。因为课堂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我们也常常要开课、听课和评课。苏氏从九个方面谈了这个问题:
    (1)听谁的课,何时去听,听多少课?
  感悟:
  苏氏认为,校长们听课"既要听有20、30年教龄的教师的课,也要听一年以前刚进校的教师的课。"听课的时间应该"从开学的最初几天直到停课前的最后几天都在进行。"一天至少要听两节课.
  听课是向别人学习的一个机会,大部分老师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一学期学校要求老师要听12节课,如果只靠学校安排的教研活动的听课,是完不成任务的。自己找时间去听课,其实是很少有人会去做的.一来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二来听课对别人来说是压力,谁也不欢迎。
    (2)教师的课有没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是否达到?
  感悟:
  听课要听任课教师上课是否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是否达到。
  在这里,苏氏举了低年级语文课中“阅读”的例子:教师对孩子们说,当被喊到的同学在朗读时,大家应当仔细地听,记住他读的错误,然后大家来纠正。一年级的阅读课文是很简单的,词也很容易记住,所以孩子们记住那些读错的地方并不难。当发现同学朗读中的错误以后,孩子们就不再听了,他们也忘记了要仔细地看着课本的要求,因为他们害怕忘记了错误。接着孩子们纷纷举手,要求纠正同学的错误。气氛是很热闹,但是益处甚少:孩子们并没有学习阅读。
  这样的情况在我自己上课时也常出现。本意是要训练每一个学生的朗读能力,孩子们却只记住了别人读错的地方。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呢?我想,可以先让每一个学生看着自己的课本,进行默读或者是轻声朗读,一个词一个词地读正确、读流利。每一个儿童独立练习之后,请几个程度不同的学生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说说别人哪儿读得好,改发现别人的错处为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样是不是更能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呢?
    (3)为了什么以及如何检查学生的知识?
  感悟:
  听课要听教师检查学生知识的时候是否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发展和深化。
  课前有时我们会检查学生上一堂课的学习情况,单独提问或者背诵课文常常会有一些学生在下面无所事事。苏氏建议,提问一个学生,其它学生在下面把答案写在本子上,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脑力劳动了。我想,背诵课文时也可以让其它同学在下面不出声地默背。苏氏还提到,用一个词造句的练习,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它学生不能照抄黑板上的,应该自己动脑筋写一个句子。这是当然的,哪个老师也不会让学生照抄别人的答案。
    (4)是否在教给儿童学习?
  感悟:
  苏氏认为,听课时要特别关注教师采用何种方法和方式教会儿童学习。
  学生课堂学习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二是能力。这两方面中,苏氏特别的是能务。一堂课,教师到底用了多少时间来训练学习的听、说、读、写、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还要看学生解决了哪些思维性任务,思考能力有没有得到训练。高年级的课堂教学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自我监督、自我检查的能力。
  (5)在学习新教材过程中学生的脑力劳动
  感悟:
  学生在学习新教材过程中脑力劳动是否处于积极状态,这也是我们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苏氏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判断:一,是否善于激发疑问;二,问题是否有一定的难度;三作业是否当堂独立完成;四,是否在独立地研究事实和现象;五,是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6)知识是否得到发展和深化?
    感悟:
  苏氏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使知识得到发展和深化,——这是教学论和教育工作中最重要而又研究得最少的问题之一。”
  如何看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是否得到发展和深化?一看所学知识是否被用来获取新知识,数、理、化等学科看能否当堂完成作业。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课外阅读中发展和深化课堂所学的知识。
    (7)是否让全体学生都掌握了牢固的知识?
    感悟:
  苏氏告诉我们:“课的效果、教师的工作成绩,并不在于教师喊到的个别学生做出最好的回答,而在于全体学生都掌握了良好的知识。”公开课上,我们总是喜欢提问最好的学生,似乎他们的回答就代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要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作业内容要根据学生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准备一些补充题给最好的学生,差生要注意他们是否从头到尾独立完成作业。
    (8)教师应当怎样布置家庭作业?
  感悟:
  首先,家庭作业不是课内作业量的追加。其次分析、研究、比较--这些脑力劳动要贯穿在家庭作业中。最后,要充分注意家庭作业的个别化。  
    (9)在分析课的过程中进行概括
  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多年的经验证明,在听课的过程中应当把实际材料加以概括,整理成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某些问题的报告。就这些报告进行讨论,交换思想,进行辩论,有助于形成集体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技巧,鼓励创造性的探索。
(九十)我怎样写教育日记
    教育概括的途径就是这样:从初步的观察和简短的记录,到全体教师进行广泛的研究工作,再到深入地钻研学生头脑和意识里发生的过程的实质。
    思考记事簿里所记的东西,是我对自己一天工作的总结。我的记事簿里另外分出一栏,我把那些带一般性的结论、概括,专门记入这一栏里。这种记录不多,不是每天都有的。而到了一周的末尾,我把这个期间所听过的课通盘思考一遍,从大量的事实中抽象出来,着重研究最主要的东西。
  这条建议同样是针对校长提的。苏霍姆林斯基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如何写教育日记。“只要你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你就要尊重这个记事簿和尊重自己,把它一年又一年地记录和保存下去。”“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的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苏氏用他的教育日记向我们打开了一扇教育之门,这就是《给教师的100建议》。
  我以为能坚持写教育日记的教师是不平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1:18:36 | 只看该作者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91——100)
91、我怎样领导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
92、我的简单经历、在职进修和我们办学的一些成绩
93、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
94、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
95、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
96、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
97、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98、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99、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100、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九十一)我怎样领导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  
    在我看来,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发源地——科学、技巧和艺术。所谓对教学和教育过程的好领导,就意味着完善地掌握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
    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要领导它,就意味着我们自己首先要不断地丰富和革新,我们今天在精神上就要比昨天更充实。
    一个学校领导人,只有当他每天都在提高自己的教学和教育技巧,把学校工作的最本质的东西——教学和教育,了解儿童和研究儿童——摆在首要地位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博学多识的、有威信的教师,并且成为教师的教师。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你就要努力首先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家:不仅对自己班上所教的那些儿童,而且对于社会、人民、家长所委托给你的全校学生,都是一个好的教师、教学论专家和教育者。
    如果你占着一个校长的职位,认为只要自己有一些什么特殊的行政工作能力就可以取得成功,那你还是放弃想当一个好校长的念头吧。
    只有成为教师的教师,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受到人们的信任和爱戴。而要成为教师的教师,你就要一天比一天深入地钻到教学和教育过程的细节和微妙之处去,那时候,人们称之为塑造人的灵魂的艺术的东西,才会在你面前一点一点地展开新的境界。
    教育领导的秘密之一,就在于激发起教师的探索的兴趣和分析本身工作的兴趣。谁在努力分析自己的课的优点和缺点,分析自己跟学生的相互关系中的问题,那他就已经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校长、副校长、课外活动的负责人,都应当成为教育科学跟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者。他们不仅应当宣传和把科学知识推广到实际工作中去,而且要用自己的创造性的意图和思想把全体教师组织和联合起来。
  感悟:
  大多数的校长也是当老师过来的。《教师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第二条告诉我们:
  永远不要说校长的坏话
  虽然我们的工资是由财政拨款的,但你不要忘记实质上是校长签发的。当你用自己的长处与校的短处相比时,你会觉得校长不如你,最常见的比法就是校长教书不怎么样,但校长却有你永远也比不过的特长。如果只用自己的去指责他人的短处,除了说明你的无知外,再就只能说明你在干着缩小自己活动空间的蠢事。特别提醒的是,当你希望有人与你一同说校长的坏话时,你大概已无可救药了。
  所以我决定对这条建议不予置评。
(九十二)我的简单经历、在职进修和我们办学的一些成绩
    起初我在小学里工作,当了两年小学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后来我考进师范学院,通过函授学习了3年,又在面授站学习了1年。
    我在语言文学系毕业后,怀着激动的心情踏进中学的校门。我教的是高年级学生,而同时我感到离开年幼的儿童就无法生活,于是我担任了一个少先中队的辅导员,帮助总辅导员工作,带领孩子们去远足旅行。
    现在,当我思考着教师的工作时,得出一条结论:只有你自己依恋孩子们,离开他们就感到无法生活,只有在跟他们的接触中你才能找到幸福和欢乐的时候,孩子们才会依恋你。
    在战前年代里,我们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有一块园地,学生们在那里培育果树的幼苗;少年技术员和设计师在教学工厂和操作室里劳动;到了暑假,高年级学生就顶替拖拉机手和联合收割机手的工作。
    战争一开始,我就到了前线,参加了斯摩棱斯克方面、莫斯科近郊和加里宁斯克前线的战斗。1942年,我在尔热夫附近受重伤,在乌德穆尔齐亚的一个小村子乌瓦的野战医院里躺了几个月。当我出院的时候,我被作为残废军人复员了,于是我担任了乌瓦中学的校长。
    当我们的村子刚刚解放的时候,我就回到了家乡的学校。德国侵略者在这里占领了29个月,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精神生活上留下了可怕的痕迹。我们在战前曾经那么爱护地所创造的一切——实验室、图书馆、宝贵的果园,都被毁坏了,甚至课桌都被烧光了。我和教师、高年级学生们一起,花费了巨大的劳动,修建教室和实验室准备上课,调查登记所有的学龄儿童。
    在我们国家里,对科学、知识、学习和教育的热爱风气,是由整个社会生活的制度造成的,而培养儿童的学习愿望则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有赖于教师。掌握知识应当给儿童以欢乐和充实的精神生活。滋养儿童对知识的热爱的第一个源泉,就是教师,首先是校长的高度的智力素养。不具备教学计划里所列的各门学科的知识,就没有可能领导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
    从我担任校长工作的最初几天起,我就开始学习物理、数学、化学、地理、生物、历史,我用了3年时间,自修完了学校所有学科的教科书和主要的教学法参考书。我在数学上花了特别大的功夫:我把学校教科书里的全部习题都解答出来,还从补充习题集里演算了许多题目。渐渐地,在我的练习本里,把各种习题按章节和课题分别写出,直到现在,每一个练习本里每年还补充进去新做的习题。
    但是,这只是一个开端。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则,就是要不断注视跟学校教学大纲有关的那些科学的最新成就和进展。特别重要的是要了解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电子学的新成就。
    我是文学教师,我承认我热爱自己的学科。我的文学教学体系的基础,就是要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和感受文学原著。在我们学校里,我们认为文学教学取得成效的决定性条件,就是要热爱语言,感受语言的美。全体教师都在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水平。文理不通、言语不清和表达笨拙,在我们这里就会被人看做是无知。
    我有一个丰富的藏书室,我只选购那些有重大艺术价值的作品。我想让这个藏书室成为审美修养的标准。教师、学生、家长都到我这里来借书。
    照料一棵结满果实的葡萄树,朗读几首写人状物的抒情诗,也都给我以巨大的享受。
    我把自己写的小作文和短诗读给学生们听。我喜欢跟他们交流关于周围世界(自然界、人)的思想和印象。
    对于语言教学,我不能设想它没有到家乡各处去旅行和参观,没有对自然景色的观察,没有用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当你看到,到处都有你的学生——有在你身旁的,有在学校工作的,有在医院工作的,有参加集体农庄生产的,你会感到高兴。
    我们高兴地看到,本村的文化水平有了提高。从1949年到1965年,这个村子有611人受完了中等教育,他们当中已经受完高等教育的有242人,正在高等学校里学习的有143 人。……在革命前,这个村子从1867年到1917年的50年间,只有7人受过中等教育,1人受过高等教育。
    我们高兴地看到,个别家庭里,一家就出了好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对于我们这些人民教师来说,共产主义建设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我们在培育、教养和把他们领进生活的活生生的人。
  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的简历让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心灵。
  他热爱儿童,虽然他说:“我只是喜欢孩子而已”。
  他钻研业务,当了校长却仍自修完学校所有学科的教科书和主要的教学法参考书,把数学教科书里的全部习题都解答出来,还从补充习题集里演算了许多题目。
  他无私奉献,把自己的个人藏书借给教师、学生和家长。
  在从事教育工作的那些年,他写了1000多篇小作文,还把这些小作文读给学生听。
  他喜欢与学生交流,带学生各处参观和旅行。
  他是一个心里有爱的人,而有爱就有了一切!
(九十三)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
    俄语里有一个不大常用的词——“可教育性”,我认为,这个词应当成为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应当使人成为“可教育的”,也就是说,使他能够接受教师的特别是集体的教育影响。
    我的理想是:要毫无例外地使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儿童,特别是所有的少年和男女青年)都能热烈地爱科学、爱学习和爱学校,使书籍、科学、学校和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主要爱好和主要兴趣,使少年和青年把追求智力充实的、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当做自己最重要的理想,使每一个学生在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都能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对我这个教育者来说,一件必须的、复杂的、极其困难的工作,就是使年轻人深信:知识对你来说之所以必不可少,并不单单是为了你将来的职业,并不单单是为了你毕业以后考上大学,而首先是为了你能享受一个劳动者的丰富的精神生活;不管你是当教师还是当拖拉机手,但你必须是一个文明的人,是你的子女的明智的和精神上无比丰富的教育者。
    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一个人表现自己的领域越狭窄,全体教师的关心越是局限在知识上,那么反而对知识越有害,人对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就就越冷淡,他的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
    一个人在学校里应当首先表现出他是一个劳动者,一个能工巧匠,一个独一无二的创造者,他能在某一件事上达到完美的程度,在某一项劳动中能主宰一切,远远地超过了自己的同学。
    我坚定地相信,只有那种在亲身的劳动中发现、显示和看到了自己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可教育的人,才能敏锐地感受到长辈(父亲、母亲、教师)的道德力量的影响,特别是敏锐地感受到集体的影响。应当通过劳动教育来发掘一个人的心灵,发掘每一个人身上所蕴藏的那个唯一的源泉,而这种源泉经常是被表面上的冷漠、无所谓和消极的态度所掩盖着。
    我在学校里对儿童、少年和青年进行的几十年工作,使我得到一条深刻的信念: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界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无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
    劳动,使人在劳动中表现自己,理解生活的意义,认识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为自己的人的尊严而自豪,珍惜自己的荣誉,——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道德的开端。道德的自我教育——即激发起学生要当一个好人的愿望,实质上是从自豪感、自尊心、劳动的尊严感开始的,而缺少了这一点,学校、学生集体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每一个人想在集体的眼光中成为好人的愿望越深刻,他对集体的教育影响的敏感性就越强;而只有当一个人有某一点可以自豪,在为人们的劳动中取得某些成绩的时候,才有可能产生这种有深刻道德意义的愿望。
  感悟:什么是和谐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
  在这条建议里,苏氏提到了一个词--“可教育性”,“应当使每一个人成为“可教育的”,也就是说,使他能够接受教师的特别是集体的教育影响。
  在我们的班上总是存在着一些在我们看来“不可教育”的学生。他们上课不听课,作业不完成,顶撞老师,甚至逃学,上网吧,对自己的成绩根本无所谓。
  是什么是他们变成了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是怀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为什么到了高年级会变成这样了呢?是什么让他们不想当一个“好人”了呢?苏氏认为, 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当这“命根”遇到巨大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帮他们一把,他们就会一天一天陷入绝望的境地。如果一个人只能在分数上表现自己的话,这部分学生就根本没有机会表现自己了,他们“好好学习的愿望”也逐渐降低。看来,我们的教育误区还是在一个“评分”,分数遮住了老师的眼睛,让老师看不到学生的精神需要,分数暗淡了学生的心灵,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其它长处。
  如果把学生比作一朵花的话,学习只是这朵花的一片花瓣而己。除了学习外,还有劳动、唱歌、弹琴、绘画、舞蹈、手工等许多花瓣,这些花瓣组合在一起,使得这朵花骄傲得展现自己。
  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总有一些属于自己的长处,让他们的这些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这就是和谐的教育。
(九十四)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个性的精神生活、进入集体的生活,要使热爱劳动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成为一个人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我们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工作遵循下列各项原则和要求:
  (1)劳动素养和一般发展(即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身体的发展)相结合。
  (2)在劳动中展示、发现和发展个性。
  (3)劳动的高度的道德意义及其公益方向性。
  (4)在童年期和少年期早期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
  (5)劳动种类的多样化。
  (6)劳动的经常性、不断性。
  (7)儿童劳动中要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性质。
  (8)儿童劳动的量力性。
  (9)劳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性。
  (10)劳动的创造性,脑力和体力相结合。
  (11)生产劳动的普及性。
  (12)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相结合。
  (12)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相结合。
    无所用心可耻,热爱劳动光荣——这是世界上划分人的第一条标准,我们力求在我们的学生的意识中确立这种认识。
    上课——这是所有学生都必须从事的脑力劳动。但是在培养劳动者的工作中,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上课以外的个人的智力兴趣和爱好。
    如果一个少年没有在他适时的年纪、通过他亲身的体验,认识到只有知识、思考才能使人变成劳动的强有力的主宰者这样一条真理,那么你就是用锁链也无法把他捆在书桌上,用任何计谋也无法强迫他真心实意地学习。
    我们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感悟:
  劳动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本书里已强调多次。就我个人来说,以前的确没有把劳动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联系一起。
  当然这里的劳动更多指的是非脑力劳动。我一直在想,我们的学生现在还有什么体力劳动呢?一年级学生有一个阿姨专门打扫教室,中高年级除了教室外,还有一些学校包干区的卫生,公益劳动几乎为零,剩下的就是家务劳动了。因为平时没有劳动的任务,老师们也甚少把劳动与思考结合在一起,这些有限的学校劳动就成了学生的思想负担了。他们根本体会不到劳动的乐趣,在他们眼里,劳动就是“又脏又累”的代名词了。
  也许,在今后有限的劳动中,我们也可以试着让学生学着思考,从劳动的方法和意义上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
(九十五)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   
    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
    我建议,要让教师学会从事创造性的研究,首先应当从告诉他们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方法着手。
    事实——这是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的现实的反映和表现。为了看出(一)生活本身所提供的东西(儿童是带着他客观具有的特性和特点来到学校的),(二)教师所做的工作,(三)已经达到的结果,这三者之间的规律性的研究者。无论就其本身的逻辑来说,就其哲学基础来说,还是就其创造性来说,教师的劳动都不可能不带有研究的因素。
    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教师的劳动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创造性的过程,而教师本人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积极作    用于学生个性的力量,就是他不仅确认一切正在发生的事,而且他本身要去积极地影响教育现象,去创造教育现象。
    创造性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看到了、研究了以前没有被人注意到的教育过程的某一个方面。创造性研究还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看法。
  感悟:
  一看到这篇建议的题目,马上想到博友梧桐相待的一篇文章《你想做什么型的教师》。在文章开头,他写道:“教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智慧型、学习型、学者型、专家型、科研型、懒惰型、不悟正业型……”
  做个什么型的教师?年复一年的迎送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行过系统地进行理论和专业学习的我,能做什么型的教师?
  平日,一提起“课题研究”我就怕,研究啥呀?根本无从入手嘛!苏霍姆林斯基是这么建议的:“我建议,要让教师学会从事创造性的研究,首先应当从告诉他们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方法着手。 ”
  我想,也许要先通过观察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找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通过写教育日记的方法积累素材,最后做出结论。
不过,做起来怕真是不容易,每天有太多琐屑的事让你忙得团团转。所以,“研究”这两字我还是忘而却步,还是先学习学习吧,没有一点“底气”,谈什么“研究”呢!
(九十六)我怎么研究和教育学习差的学生
    毫无疑问,儿童劳动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但是,能不能做出结论说首先训练记忆,然后发展智力呢?能不能说记忆是条件,而脑的完善的机能性活动是结果呢?换句话说,能不能先用某种急进的手段来改善记忆,并以此来对智力的发展施以影响呢?
    生活随时随地告诉我们,能力差的学生,并不单纯就是记忆力降低的儿童。这些儿童的思维处于一种受抑制的、静止不动的、“僵化的”状态之中。
    我直到后来才弄明白:以人为的手段来促使记忆积极化,并不能保证脑的完善的机能性活动。离开对人的整个心理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影响,发展就是不可能的——这才是主要的结论。
    造成儿童发展上的偏差的最有害的因素之一,就是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家长的酒精中毒症。
    家庭情感生活的贫乏总是跟智力生活的局限交织在一起的。
    最后,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2、3年里没有受到完满的母亲教育。
    最主要的任务是:不要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学。而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当的教学是指什么而言的呢?这里我不准备谈教学法(那是一个专门谈论的课题),而想谈一些主要的原则,因为离开原则,即使是最完美的教学法也会失效的。
    在课堂上的学习要求同时使用记忆和思考。……对于学习落后的儿童,一定要让他坚持达到提出的目的,独立地解答习题。
    如果儿童懂得认识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就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
    当儿童有了求知的愿望时,另外一个强有力的心理学手段——丰富儿童的智力生活和情感生活——就能发生作用。
    在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所有年代里,我们让儿童阅读了许多东西(我还编了一本专供他们阅读的文选)。
    创造性的手工劳动也是我们的“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促进这些孩子的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件工作还要求特别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应当让一个不幸的、被大自然或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知道他是一个能力低、智力差的人。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
  感悟:
  对学习最差的学生进行研究,我从来没有做过。虽然平时也为这些学习最差的学生跟不上大伙而着急,也想着要尽力转变他们的这种状况,但似乎没有多大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研究发现:能力差的学生,并不单纯就是记忆力降低,而是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爱抑制的、静止不动的、“僵化的”状态中。用强迫背诵来锻炼记忆,或者用药物来增强记忆力,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通过大量调查,苏氏认为造成儿童发展上的偏差的最有害的因素是不健康、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家长的酒精中毒症。其次是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最后就是儿童出生后的最初两、三年里缺乏母爱。
  要如何教育这些学习最差的学生呢?苏氏指出,一,学习中既要记忆更要思考。二,让学生学会靠自己的努力独自解答出问题。三,丰富儿童和智力生活和情感生活。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五,开展创造性的手工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对学习最差的学生进行的研究和教育的方法,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学习和借鉴。
(九十七)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我费了很大的劲才说服高年级学生给这里运来了大约30吨含腐殖质的农肥。我看到,学生们只是出于对我这个新上任的校长的尊重,而不是出于对劳动的热爱,才完成我的要求的。
    我记得,当我谈到热爱劳动,并且还引用了高尔基的话时,十年级的一个叫奥丽娅·特卡琴柯的女生,滑稽地向她的女友们眨眨眼睛,问道:“刚才您说,劳动会使生活变得美好。可是请您说说,难道像挖这些土坑的劳动也是可爱的吗?难道这种事能给人带来欢乐吗?至于高尔基的话,那大概是为了把诗写得美一些;而在生活里,像拾粪这样的劳动,难道也能让人热爱它吗?”
    而当新鲜的、诱人的东西变得习以为常的时候,学生对它的兴趣就减退了。……你只要再翻开一页,在他面前就会出现新的、未知的事物。我们必须在儿童面前打开大自然这部奇异的书。甚至像在种土豆或者种甜菜这样平凡的、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事情里,也都可以翻开一页又一页的新文章,使儿童把习以为常的劳动看成不平常的、引入入胜的、富有浪漫精神的事。
    劳动变成了真正的创造。每过一周,每过一月,劳动中就会增加某种新的东西。孩子们不断提出新的幻想,向往新的前景。自然界的奥秘向他们揭示得越多,他们对一切与土壤、植物有关的事物就越敏感,越容易接受。
    我们正在一年一年地接近这样的境界:使每一个人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都得到满足。……而生活的真正幸福,则是在劳动中,在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中享受心爱的创造性活动。
    我们的光荣的、艰难的而又扣人心弦的目标,就是在每一个人面前揭示劳动的伟大,努力把每一个人培养成劳动的创造者、诗人和艺术家。
  感悟:
    《小学生守则》第五条写道:“热爱劳动,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几乎每一所小学都规定学生要会背《小学生守则》,上头也经常有人下来进行德育工作检查,中高年级的学生还常常被抽去问卷调查《小学生守则》的背诵情况。
  可是,我们的孩子热爱劳动吗?
  别人的孩子我不敢说,我的儿子绝对不热爱劳动!这当然和我自己从小没有培养他的劳动意识有关。
  学生当中,低年级的好一些,他们的在校劳动就是轮流清扫本班教室。大部分是不偷懒的,有的孩子还能主动留下来帮助同学扫地。到了高年级,偷懒的人就多起来了。因为他们从上学起就开始做“扫地”这件事,这件事早就不新鲜了。正像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里说的:“不应当使劳动变成同一样事情的周而复始,以致令人生厌。”
  在苏氏的学校里,为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他们的学校开辟了“葡萄园”,从运肥、挖坑,到培育树苗、把树苗移入温室,又重新在花盆育秧,再把秧苗栽到露天。不要学生们,就是我这个年龄的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对这些事都觉得陌生而有趣,学生当然会“简直手不离桶地干活”。当学生兴趣降低后,苏氏又带领导学生做试验:葡萄烟熏追肥法,嫁接,给葡萄根装营养管,给普通的黑土上粪施肥……劳动在孩子们面前不断地翻开新的一页,唤起了孩子们心里最深刻的创造的欢乐感。这些孩子是真正的热爱上劳动了。
  我们的孩子在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热爱劳动时,已经会背“热爱劳动,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不能不是说一件既可笑又可悲的事。不过,这似乎也和我们的国情有关。
  热爱劳动是要培养的,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成功感是学生爱劳动的内在动力。在引导学生热爱劳动方面,家庭和学校都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九十八)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我校全体教师编制了一个《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阅读的好书目录》,其中选择了专门供学生在中小学年代里阅读的最宝贵的书籍。
    十分重要的是,要使那些以自己的生活榜样鼓舞过多少代人的杰出人物的形象进入每一个少年和青年的理智和心灵。
    我们用了很大的努力为《好书目录》挑选关于自然界、人和艺术的书籍。我们还单辟一个书架,放置供学生集体朗读的书。
    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
    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
    精神高涨的状态、研读书籍时的喜悦——这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一个强大的杠杆,用它能够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
    一个人在中小学年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点决定着人的情感的培养,决定着年轻人对待同年龄的人、对待长者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
    如果学校不善于培养年轻人的理智和情感,不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学,那么任何跟酗酒、流氓行为作斗争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
    请你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让书籍去占据青年时代吧!
    我想,自学有一个必备的条件,这就是个人要积累一些藏书。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拥有200—250本个人藏书,个别学生有400—500本书。
    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个人藏书中有几本是经常地反复阅读的心爱书籍。
    我们的学生在午饭和午休以后,就在阅览室或家里读书,写作文,写提要,或者从事各人喜爱的活动。这种脑力劳动对于培养自学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最喜爱的一门学科。并不是在所有的学生身上都同时出现这种爱好的,每一个教师都力求做到,使他的学生在最喜爱的学科方面知道的东西,比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多好几倍。……每一个学生在个人藏书中都有一大叠有关最喜爱学科的书籍。
    我们的座右铭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
    每当我想到,在许多学校里,在教室的最后排,还坐着一些好像被遗弃的落伍生和留级生,他们心情郁闷,性格暴躁,或者对知识毫不动心的情况时,我就不能不感到一种由衷的痛心。
    我们不能让这些学生怀着冷酷的心情,对知识毫无兴趣地走出校门!如果一个正常的人没有在任何一门学科上取得成绩,如果他没有一门自己喜爱的学科,那就说明这样的学校是很差的。  
  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条建议再次谈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之间的联系点是什么呢?我想课堂教学应该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告诉学生该读些什么书。
  对阅读这个话题,苏氏谈了以下几点:
  一,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选择一些书,其中英雄人物的书要占显著地位。
  二,每一个学生都要一本他“自己的”书,每一个学生读书时都要有渴望读书的精神状态。
  三,要让学生从小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
  四,读书时间要尽量多。
  五,小学毕业时,学生个人藏书要达到200-250本,这些藏书里有几本是经常反复读的,而且这些书中有丰富的科学书籍。
  六,让学生每一个都有他自己最喜爱的一门学科。
  这些都是借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如何在班级中开展阅读活动,这还需要细致思量一番。
(九十九)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我们的基本认识是:父母、亲属是儿童的最早的教育者;正是在学龄前的几年间,也就是在儿童接受教师的影响开始以前很久,就在他的身上种下了人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根子。
    父亲和母亲应当多读书、多思考,以便满足和发展儿童的求知欲。
    我们认为家长的教育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书籍在他们的生活里占有何种地位。如果家长热爱和尊重书籍,儿童也就会热爱它们。
    在绝大多数家庭里,都有一种尊重书籍的气氛,学前儿童有他们的小小的藏书,家长引导儿童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
    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以前的准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以后在少年期和青年早期的道德的、智力的和审美的发展。
    我们认为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设计人”的工作不仅成为教师的事业,也要成为家长的事业。……家长们认识到:儿子或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
    我们谈到,家长或长辈的某一个特点,好像是不知不觉地、在新的条件下“膨胀”开来,变成了儿童的一定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要使家长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懂得儿童发展的辩证法。
    不言而喻,对家长进行工作要求有高度的机智。我们自然不能把家庭生活“抖底翻出来”,而要始终尊重家庭关系的含蓄性。如果有必要给家长以帮助或提具体的建议,我们就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于谈话涉及的内容,我们是严格保密的。
    讲清楚儿童是怎样受到家长影响的,这也可以促进家长的自我教育。家长知道了儿童的摹仿能力很强,就会经常检点自己,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行为。……我们力求使家长通过教育儿童而自己也振作向上,使他们加强对家庭、对儿童的责任感。
    就是在家庭条件下实现学校教育工作中所贯穿的那些思想。
    在家长学校的各个组里,我们都告诉家长,怎样给子女灌输这样的信念:劳动不仅是一种神圣的义务,而且也是一种欢乐。
    我们建议家长们,对于孩子们提出的跟他们对家庭收入和社会生产的劳动贡献“不相称的”要求应当加以限制。
    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影响的一致,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感起着很大的作用。
    没有书籍、没有一些藏书的家庭,往好处说,不能对学校教育有任何帮助,而往坏处说,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使儿童变得头脑迟钝,会限制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学校则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努力去补偿家庭智力兴趣的这种缺陷。
    感悟: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这点好多家长未必做得到。太多的家长对孩子说话口无遮拦,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的不是,说学校的不对。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在孩子心上造成多坏的影响,如果老师在他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老师的教育怎么可能在他身上产生影响呢?
  对课外阅读,重视的家长也不多。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学校的书都读不清楚,课外书就不用看了。至于给孩子买书,一年能买了一两本就不错了。当然也有极个别家长相当重视。学生个人藏书,根本达不到苏氏的要求。我算是挺会买买书给儿了,可能也就200本不到。
  孩子在学校的一些不良习惯,其实都是家庭带来了。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家庭教育的确存在很多缺失。  
(一百)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修养乃是教师劳动修养的一面镜子。在上课时,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关于本门学科的思路,而且要注意到学生。
    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那样一来,他在上课时的言语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这时,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这时,教师从学生的眼光里就能看出他们懂了还是没懂。如果有必要,他就迅速地变换讲法。
    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事先准备了的东西,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来讲当时需要讲的东西。
    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觉察课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本节课发展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要教会少年展开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就得有高度的洞察力和灵活性,随时变换教学方式。
    为了满足少年们喜欢进行抽象思维和对事实进行深入思考的这种精神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费尽心机地考虑,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实现这种提高,怎样帮助学生 “攀上高峰”,使他们成为“思想家”和“发现者”。教师竭力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供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食物。
    青年学生有一种喜欢用“思维的眼光”把握大量事实的需要,教师应当满足这种需要。对学生来说,如果他不能体验到自己思考的自豪感,那么他就不高兴进行脑力劳动。为满足青年的这些智力需要,我们经常采用一些进行专门的“思考练习”的办法。
    我从经验中得到一条信念:学生要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越多(而在中年级和高年级要记的东西是很多的),就越有必要进行概括,越有必要从具体材料中抽象出来,越有必要进行思考和推论。
    我一次又一次地证实这一点:在少年期,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思考者,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掌握者”。
    真正的掌握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即:学生感到了知识是他进行智慧努力的结果,他自己去获取知识,同时找到运用知识的领域,从抽象真理再过渡到接触新的具体事实。
    对那些“难教”的、理解力差的少年要特别耐心地对待,任何时候都不要责备他们头脑迟钝,也不要让他们拼命记忆——这些都没有用处。如果没有探究和思考,记忆就会“有漏洞”,什么也记不住。
    应当引导理解力差和思维不敏捷的学生去独立地发现真理。发现带来的喜悦,在经过自己努力而发现的真理面前的惊异感,这是智力发展的动力。这是走向自我确立的一个阶梯:学生体验到自豪感,体验到自己对自己的尊重。
    对少年的脑力劳动进行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一条结论: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教室总有人小声讲话和做小动作。教师为了“压倒”学生的嗡嗡声,就提高嗓门讲课。而这样一来又引起了更大的兴奋。这种兴奋可能使学生一连几节课安不下心来。于是,也就根本谈不上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了。
    实践使我们深信:要使学生对学科的本质形成牢固的兴趣,就应当使课堂上学习的教材里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和一定“份额”的未知的东西。我们认为,揭示未知跟已知之间的深刻联系,这是培养对知识的兴趣的教育诀窍之一
    我们努力采用探索问题式的讲课方法。这就好比教师把一些新知识的“砖瓦”递给学生,让他去掂量,怎样把这些“砖瓦”用到正在建筑的完整知识体系的“楼房”上去。
    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时,总要设法使一些知识成为掌握另一些知识的工具,——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知识的牢固性,归根结底都取决于这一点。
    为了防止死记硬背,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识记方法。
    我们不允许搞向“中等生”拉平的做法。
    在我们看来,学科的必修大纲对一个学生来说已是最高限度,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却只是起码的最低限度要求。
    缺乏动脑的劳动,也跟随便让人去搞一点什么体力劳动(以免他无所事事)一样,都是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很有害的。
    我想,有些思维品质是只有在双手从事精巧劳动的条件下才能发展的。……在手工劳动课上和课外小组里,孩子们学习使用刻刀这种虽然简单然而却十分精巧的工具。
    我们已经说过,每一位教师都要把学生必须经常保持在记忆里的基本知识的范围确定下来。学生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记诵来识记这些东西,但是主要地还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记住它们。
    教师们努力为教材的无意识记创造一系列条件。无意识记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它能使头脑解放出来去解决新的任务。我们努力做到使学生通过理解、通过深入思考教材的实质而进行识记。这样的识记才是最牢固的识记。
    对学生的脑力劳动要做有计划的安排,使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回过头来重新分析事实和现象,以求达到更深刻地理解的目的。
  感悟: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老师们都关心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谈到的这几点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一同来看看吧。
  一,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
  二,课堂上创造各机机会让学生探究和思考。
  三,课堂上不能让学生总是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这不利于学生思考。
  四,让学生运用知识,经常完成一些实践性的作业。
  五,个别布置作业,让学生各尽所能。
  六,不让任何学生做一切缺乏动脑的劳动。
  七,让学生生深刻理解教材。
  八,把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1 04:13 , Processed in 0.17645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