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寻小学语文教育的“根”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2:4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追寻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文章作者:刘 春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1年9月
    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年,十年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课程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和清晰,同时仍存在着许多的难解之困。在又一个改革十年到来之际,我们特地采访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著名特级教师张庆先生,就语文课程的规律、教材编写与使用、课堂教学实践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刘春(以下简称刘):尊敬的张老师,您好!据我所知,您是1957年开始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五十多年来,您亲身经历了语文教学改革的风风雨雨,积累了非常丰厚的语文教学与研究经验,并倾尽全部精力主编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您心目中,理想的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是怎样的?
    张庆(以下简称张):正如你所说,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进入小学语文教育领域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这么多年来,我也的确一直在追求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并努力将自己的积累和思考体现在教材编写的理念之中。下面我结合教材编写谈一谈。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育可以用“三个结合”与“两个尊重”来表述。“三个结合”:第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这句话人人都很熟悉,但往往一进入操作层面,问题就来了。关键是要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并且要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
    语文课的工具性、人文性如何结合,要因学情的不同制宜,因年段的不同制宜,因课文类型的不同制宜。也就是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比如在第一学段,教师就应该较多地关注汉语拼音、识字和写字,适当渗透人文性教育。因为课标里讲得很清楚:在这一学段,识字、写字始终是教学的重点。苏教版汉语拼音教材尽管创设了情境图和语境歌,但重点还是要放在学习声母、韵母上,不能过多地让学生看图说故事,唱儿歌。词串识字尽管创设了情境,加强了文化素质的教育,但还是要突出识字、写字。到了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阅读能力,人文性的教育就可以适当地加强一些。
    第二,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专靠课堂是解决不了全部问题的。我们编写教材的思路就是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1994年苏教版教材刚起步的时候,就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一个“课外阅读指导”的课文系列,一学期一篇,如《读书莫放“拦路虎”》《要学会查“无字词典”》《读书作记号的学问》《读书要有选择》《精读与略读》等。到了高年级,就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要求学生每学期读一本书,分别是《上下五千年》《伊索寓言》《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还设计了“作家卡片”“名著便览”等小栏目,也有推荐学生阅读名著的意思,只是不作硬性规定罢了。
    第三,就是教师、学生与家长相结合。就运用方面来说,学语文主要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但良好习惯的养成光靠老师是不够的,还要配合家长齐抓共管,才能见到成效。如一年级学生的写字姿势问题,还有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等等,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尊重”:课标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尊重”。第一是要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主要是一个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过程。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语文教学就像“熏锅屋”一样,是一个熏陶浸染的过程。如词语的理解和积累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理解生词,主要是凭借相关的生活经验,比如对于勇敢这一词义的理解,幼儿园的孩子就是打针不哭;对于小学生,可能是打仗时向前勇猛冲锋,不怕死。所以词语解释的关键是与儿童头脑中已有的相关表象相联系。这就是词语学习的规律所在,苏教版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要学会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教给孩子理解词语的方法。第二是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心理过程。拿识字教学来说,过去小学生一入学,就要学习一个多月的汉语拼音,抑制了儿童学习汉字的迫切心理。现在编写了80个字的基本字,与汉语拼音同步学习,既满足了儿童迫切识字的愿望,又为以后学习合体字准备了部件。
   :“三个结合”“两个尊重”非常准确、简明地勾勒出语文教学的理想框架。您曾经在《张庆文集》中写道:“我愿为母语教育研究献上一个完整的样本。”目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历经了十年的课程改革,已成为国内的主流教材之一。你认为苏教版教材这一“样本”,其区别于其他教材的鲜明特色是什么?
    张:苏教版教材最基本、最为重要的任务是注重体现国家意志,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作为对儿童终身有重要影响的启蒙语文课本,这一点是责无旁贷的。在此基础上,我想谈谈苏教版教材的三个特色。
    一是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并融入多元的优秀文化。我们认为一套母语教材,应当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早在1990年,我们在青岛开会,江苏省教研室的朱家珑主任找到我谈教材编写的问题时,就有一个十分强烈的意向,要让孩子读了我们的教材,成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教材在孝顺父母这个方面是比较重视的,我认为这是中华传统道德的一块基石。一个不爱父母的人,你能希望他会热爱人民,全心全意地去为人民服务吗?当然我们也适度地融入了一些现代人的理念,如《最佳路径》一课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再如《三袋麦子》一课,不否定节俭,鼓励消费,但更提倡扩大再生产,艰苦创业。
    二是重视打好基础。我们坚守“小语姓小”的理念,重视打好基础。这方面可以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表述。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一是打好继续学习语文的基础,具体表述就是“七字诀”:识、写、读、背、作、说、习。二是打好做人的基础,具体的表述是“三个离不开”:语文离不开道德,离开道德的语文教育是危险的语文教育;语文离不开情感,离开情感的语文教育是苍白的语文教育;语文离不开智慧,离开智慧的语文教育是缺乏创造活力的语文教育。
    三是追求简约。教材的框架结构是简约的,即所谓“两根柱子”“一条龙”。两根柱子是阅读和习作,写字教学作为一条龙,是贯穿小学教育始终的。教材的助学系统也是简约的,课后的练习突出主要的方面,就是识、写、读、背。如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按笔顺写字;读一读,再抄写;等等。这样的文本所召唤的语文课堂也是要求简简单单上好语文。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主要具备四个特点是:一是头绪简化,目标单纯;二是多一些“语文”,少一些“关于语文”的东西;三是课堂情境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四是作业当堂完成,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刘:扎根传统、注重基础、追求简约构成了苏教版教材鲜明独特的个性。作为教学实践者,需要了解教材的这些特色,知道这样编排的意图,才能将教材本身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优化使用教材资源,构建高效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张:记得以前我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事例。一天晚上,到朋友家中聊天。朋友的孙子正在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把语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中的每个成语都查出来,并把定义
    抄在书上。我让他背背学过 的语串,他说老师没让背,只让把每个成语抄写三遍。
    课本该怎么教,教师固然有选择教学策略的自由,然而有一点却是应当共同遵守的,这就是要遵循儿童的
学习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我们在编写课本时,其实是同时考虑到这两方面的。
    就拿语串来说,为什么要求儿童“读读背背”?为什么语串的内容往往与前边所学的课文相关?为什么要给语串配上相关的图画?这样的呈现方式其实都是考虑到儿童该怎么学:儿童对一个成语的理解,不是靠定义来支撑,而是靠相关的表象、事件来支撑。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就是让儿童借助课文内容来理解成语。学习成语是一个逐步加深理解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学习之初,只是要让儿童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先输入大脑,储存起来。所以要求结合语境去“读”,去“背”。一旦形成了积累,在以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随着这些成语的不断重现,学生自能对其含义逐步加深理解。这就叫做“先吞噬,后反刍”。
    这位老师不谙此意,还是用老一套的办法来教,这就跟编写的本意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了!
    以上所举,仅为苏教版教材之“一斑”。若窥其“全豹”,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就更多了:如:一年级上册为什么要把“认一认”与“汉语拼音”交叉安排?课后作业为什么把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放在第一位?为什么阅读与作文不是一一对应?为什么有些课文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单元练习中的“学用字词句”为什么要这样编?凡此种种,其背后都有许多“潜台词”,需要我们去思考,去体会。
    记得《克雷洛夫寓言》里有这么一则故事,讲的是天鹅、狗鱼和大虾等共拉一辆载货的车子,天鹅拼命往天上飞,大虾起劲往后面拽,狗鱼则将车子往水下拖。尽管大家都很卖力,但由于拉的方向不同,形不成合力,所以车子还是一动不动。
   教师如何优化使用教材资源?我觉得编者和教者要相互默契,要形成合力。协同用力,车快如飞。只有把课本编写的意图吃透了,才能从儿童学习心理和语言学习的规律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还有一点,是老生常谈,但非常重要和关键,就是老师要备好课。现在的语文课堂被搞复杂了,就是因为老师没吃透教材,乱抓一气,能不多而杂吗?能抓住重点吗?能实现简约吗?能体现智慧的开发吗?反过来讲,吃透了教材,目标就清楚了,方法就有了,着力点也就有了。老师在走进课堂前,要把所有教材中涉及到的问题都弄通,就像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司机,绝不带着一丁点儿隐患上路。
    当然,也不是说教师要唯课本是从,唯编写意图是从,一点也动不得。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不是为教师提供法定的文本,让教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将其视为可以被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教材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教学创新。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编制教材时,注意到为教者留有较大的创造空间和发挥余地。而老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应满足于仅仅了解编写意图,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和创造,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富有个性,更富有创造性,因而也更具有实效性。
    刘:母语教育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承担了更多的使命,构建充满智慧和生命力的,既简约又丰厚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您认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最为关键的因素有哪些?
    张:一是要热爱孩子。我认为这是最根本的一条。有爱心,才能更好地和孩子交流,一个不喜欢孩子的老师肯定教不好语文。记得多年前研究相似论的张光鉴教授对我说,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老师要和孩子“相似”。于永正老师课上得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热爱儿童,有一颗童心,善解“童”意。他每到一地上课,学生都是生的,可是很快地学生就喜欢上了他。在孩子的眼里,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特级老师,而是一个年长的大朋友。他上课不是要让孩子配合他,而是要让自己跟孩子相似。他到青海上课,发现那里的孩子不会读书,就放弃了原来的预设,老老实实地带孩子读了一堂课的课文。
    二是老师要成为一个“杂家”。语文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什么都要懂得一点,要博览群书。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十桶水。教师读书还要与时俱进,接受新知识,也就是说要有长流水。不要以为小学语文是“小儿科”,其实有很多问题要真正解决并不容易。比如《九色鹿》中的“调达”,“调”该怎么读?看起来是个小问题,要回答就不那么简单。有很多老师去查百家姓,根本查不到,因为这是音译过来的。我曾写了一篇《调达其人及其读音》,虽然只有几百字,但我查阅了好多佛教书和《宗教词典》《大百科全书》。
    三是要有不懈的追求,要让自己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就地卧倒,自觉地坚持进行教育科研。教科研没有那么神秘,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是科研课题,教学的过程就是课题实验的过程,取得的成绩就是科研成果。
    还有一点也是我的切身体会,就是提倡语文老师多动笔。多动笔好处多多。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动笔写稿,一个月四篇,整整坚持了二十多年,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思维,收获很大。所以我把多动笔称为做“思维体操”。
    刘:您的《张庆文集》八卷就是二十多年来长期坚持的成果。平时大家都感觉到工作忙,空闲少,很难拥有足够的时间写作。您是如何抓住时间和机会,长期坚持写作的呢?
    张:过去欧阳修不是说过三上嘛,马上,枕上,厕上。其实就是用边角料的时间。过去我上下班是坐公交车的,常常是利用等车、坐车的时间构思。文章的关键是琢磨点子,创意出来了,文章也就出来了。我还有个习惯,兜里装着卡片,随时记下自己的灵感,有时间再做整理,贵在坚持。当然我很少逛街、看电视、看电影,时间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挤出来的。
    刘:爱孩子,善研究,勤思考,多写作,这些都是作为一位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教师是课程实施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教师自己真正把握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才能从容而准确地实施语文课程。从几十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历程来看,语文总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摇摆不定,至今仍有许多教师在困惑中迷失方向。您认为语文教育的“根”在哪里,小学语文教育有没有可以遵循的不变规律?
   张:语文的“根”在哪里?顾名思义,语文课就是要抓“语”抓“文”。语文教育的根本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不能弱化工具性,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过去的启蒙教育就是识字,当然语文教育的识字离不开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但是基点是学习语言文字,要识字、要会读书、要会写作。现在有的人排斥工具性,排斥字词句的基本功,空谈人文性,课堂上只是一个劲儿地煽情,置“语”和“文”于不顾,恐怕也是一种偏向。
    屈原有云“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的是什么?是追求真理。我们是做启蒙教育的,追索的是语文教育规律。当然,语文教育需要创新,但创新必须要以传统为基础,原来已经认识到的东西是发展的起点。而现在的语文教育似乎盛行“追风”,风一来,以前的经验全都烟消云散了,比如说,语文课的煽情现象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曾经出现过,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现在这股风又回来了,这样下去,对语文教育是没有好处的。
    这几年我在家里教小孩子读《论语》《老子》,感觉到老祖宗的思想很深刻,很有针对性,对思考教育问题也很有启发。
   如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什么是“中”?不偏谓之“中”。什么是“庸”?不易谓之“庸”。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去太庙里参观。太庙里有一种悬吊着的倾斜的容器,叫做“欹器”。这种容器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然后往里面注水,注到一半的时候,容器就正立着;再继续往里面灌水,水满了,容器反倒翻了,水也泼出来了。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是说处理问题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不到位不好,越了位也不好,过犹不及嘛。
    反思一下这一轮的语文课改,其前期出现的一些做法并不是不好,而是在“度”的把握上出了问题。如,为了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教师却放弃了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强调了自主学习,又忽略了教师的传授;上课时占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搜集来的资料,却把文本丢在一旁;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以多媒体取代了读书;等等。再好的手段、方法,如果没有把握好合适的度,用得过了头,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不易谓之“庸”。“易”是变,“不易”就是不变。难道天下还有不变的东西?我想了想,这恐怕就是指日常的一些东西,比如,天天都要吃饭,要喝水,要睡觉,这是不会改变的,这就叫做“庸”。语文教育中有没有不会改变的东西?我想还是有的,比如,要上好课就得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这到什么时候都是这样。我看过一本张居正讲解的《论语》,其实那就是他给小皇帝讲课的备课笔记。他很重视联系实际来谈该怎么样当好这个皇帝。现在讲超越教材,讲课堂生成,有的人就以为无需钻研教材了,有的搞什么“资源共享”,实际上就是分工备课大家共用。别的能共享,钻研的过程能共享吗?什么都可以代替,备课怎么可以代替呢?现在人们认识到了钻研教材的重要,开始提“文本细读”。“文本”者,课文也;“细读”者,不就是钻研吗?还是一码事。阅读课,就得让学生读书,通过读书来领悟,来感受,这恐怕也是不会变的吧?有的地方上阅读课,让学生看电影,然后再讨论,此种方式虽然新颖,但要说是阅读课,实在是不敢苟同。这就是中庸理论给我带来的教育启发。
    老子的思想给我带来的启发也很多。目前的世俗观念重视“有”,得“占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很盛行,在学校里不要说了,回到家里,各种补习班、特长班把孩子的时间占得满满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想,根本上是教育体制出了问题。把孩子的一切都塞得满满的,孩子如何发展个性。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古代的战车为什么能行走,因为车轴部分是空的,才能发挥车的作用;我手中的茶壶中间是空的,才能做器物,我们的房子不是一个水泥墩子,中间是空的,才能住人。回想起我的童年,虽然教学质量不见得好,但给我留下了许多玩的空间,我业余时间最喜欢玩洋画,我喜欢读《水浒传》,那些画片是我的启蒙。我小时候还喜欢画画,我那时候上半天学,下午就钻到戏院里去看戏,晚上回来就把戏里的人物画出来,贴的满墙都是的,要不是因为视力问题,我有可能从事画画了。所以一个人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问题是有没有给你提供发展条件。现在的问题在于教育光注重“有”,而没能看到“无”的价值,没有给孩子的天赋和个性发展提供机会,把孩子所有的发展空间堵得满满的,就像堵车一样,没有了出路,怎么能出人才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还有一个不变的规律,就是不仅要强调“有”,还要重视“无”,给学生提供天赋与个性发展的空间,这样才有杰出人才出现的可能。
    刘:小学语文的根本点和着力点是语文。语文课必须通过语言的训练和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而思想情感的体会是附着在语言学习上的。当下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一种语文课泛人文倾向,特别需要语文工作者对语文规律重新思考,明确定位,正本清源。您今天的一席话承载了您几十年来对教育的不懈探索和深刻思考,为我们明晰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方向。尤其是用文化经典诠释教育问题,让我们一扫困惑,豁然开朗,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去追索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更加有信心走好今后的语文教育之路。谢谢您!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中小学教研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6 02:26 , Processed in 0.09954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