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文质:我们这一代教师的精神面相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23:5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这一代教师的精神面相
最近在思考我们“这一代”教师的精神面相。
如果把目前比较活跃的60年代出生的教育学者作个分析也很有意思,比如肖川、刘良华、刘铁芳、吴刚平、郭元祥、余文森、张华、郑金洲、冯建军、许锡良等等,他们大都出生于农村,家境贫寒,成长很困难,不少人都有留级或辍学的经历,还有一些是以中师为自己求学起点的。他们童年时期基本上可以用五个关键词概括:贫困、饥饿、恐惧、禁锢、鄙陋。我在想这样的童年时期对人一生的影响,这样的童年时期对人精神性状的意义。
其实,对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教师,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描摹“这一代”的精神面相,有助于找到教育的文化症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23:59:33 | 只看该作者
感悟生命化教育
——读冯建军《生命与教育》

云若

  在冯建军教授的《生命与教育》的第一章《生命:教育的原点》中,我体会到冯教授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指出人具有种生命与类生命的双重性。种生命是自由生命,是自在的;而类生命是价值生命,是自为的。所谓自为,就是自己做主,自己有所为。要实现自为的境界,达到种生命向类生命的超越,无疑,教育是关键。教育,就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当然,这种存在,并不单单在于“活着”,而更在于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回归生命的本真,实现生命的灵动。因此,对生命来说,最基本的原点便是教育。因为教育对人的生命来说确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的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冯教授又归纳出生命化教育的四个特征:敬畏生命、解放儿童、融入生活、充满人文关怀。这每一个特征,都值得教育者去身体力行。同时,他还列举了关怀生命的研究方法,其中的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是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得比较多的方法,也是一线教师走进生命个体,关注生命成长,倾听生命律动,记录生命足迹的最佳方法。

    因此,我们的教育首先应该关注儿童。

    一、关注儿童:

   (一)、把握儿童的今天:

要把每一个学生看作一个需要生命关怀的生命个体,一个需要细心呵护的儿童。有一个诗人说过每个人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要把握儿童生的今天,因为昨天的明天就是今天,明天的昨天就是今天,把握儿童的今天就是把握儿童的未来。

    北师大教授康健说:“我们现在太多地把儿童看做是明天,其实教育的第一位问题是提高人们现实生活的价值,是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童年。这就是教育的首要目的,而不是一个间接的目的。”

    (二)、今天的学生学什么更重要?

    1、   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和绅的学问不可谓不深,希特勒的本领不可谓不大,那些电脑黑客技术不可谓不精,但是,他们对社会的进步不但没有产生积极作用,反而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说德育为先、智育为重。

    陶行知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为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古希腊的一句谚语说得好对孩子最大的残忍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味的抱着慈悲心肠为子女牺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最坏的教育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使学生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呢?

    2、    学会学习方法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著名的数学家高斯体会到了学习的真正喜悦,他在这方面归纳为三条:

    不是知道,而是学会;不是所有,而是获得;不是存在,而是到达。

    老师不是教给孩子知识,而是指导孩子掌握获得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孰不知钓鱼之趣乃食鱼之趣所不解,攀岩之乐,更为索道直通车上的难以想像。……

    3、学会创新:

    知识是过去经验总结的记录,创造是知识航船驶向未来的发动机。昨天的创造就是今天的知识,今天的创造就是明天的知识,如果只有知识没有创造,历史航船永远会停靠在码头上。所以,我们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致我们的许多学生能够应对各种考试,却在实践中束手无策。

    德国教育专家史密特说:“你们的教科书比我们的教科书厚,你们的题目比我们的题目难,但是你们得买我们的货。”这句话给中国的教育事业敲响了警钟。

    在数学奥林匹克中中国的莘莘学子们在赛场上耀武扬威获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却没有中国人的影子。原因在哪?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教育最缺乏的是创新教育。

    当社会关注的目光从儿童身上转移到教师身上时,教师应如何面对呢?

    二、教师的自我塑造。

    (一)、自我认识,作一名创新型的教师。

    社会上给教师戴上了很多花环:蜡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在光环的照耀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如何给定位呢?我认为:教师是职业,不求功名,但求无过;教育是事业,教师应不断开拓创新,为此奉献终身。

    因此教师应:

    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学会创新尤为重要: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不是看资本的多少,而是看创新型人才的多少。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教师。

    而作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就要敢说一个“不”字,要敢于对目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现状说一个“不”字。也就是说,要用质疑的目光、否定的态度、发展的思路对教学现状经常进行反思,并进行不断的创新。如教材里出现的东西是否都要教?是否可以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再者,书本上、教参上说的是否都是“真理”?例如不少教参把《凡卡》、《卖火柴小女孩》的中心思想确定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事实上文章里所反映的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客观存在着。我认为像这一类文章,有超越社会制度的价值,应该定为对弱者、贫穷、不幸的关心,对幸福的期望和追求,这样更为合适。

    (二)、教师应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首先要提高工作效率。

    一叠叠的作业本把教师学习的时间都给耗掉了,作业不改不行,而时间该如何把握呢?教师们可各显神通:培养学生小干部;当堂完成同桌互改;挑选易错题批改;个别学生面批等。

    其次应多看报、看电视、多上网。

    如今,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教师已不符合社会的要求,当学生在高谈贝克汉姆、哈里波特时,你是否觉得自已的落伍。当学生在阔论伊拉克的战况、阿富汗的局式时,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寡闻。

    此外教师应培养兴趣爱好。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兴趣爱好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教学中慢慢地熏陶着学生的情感。

    因为音乐、美术、体育等能带来人们灵魂的震撼,而艺术是相通的,美好的是事物总是用自己的精神感染和熏陶着人们的。

    (三)、反思自身的教学。

    教师应每天读一点教育论著;每天写一点教学日记;每天想一点教学反思。而经常反思一下自身的教学尤其重要。

    某跨国公司在辞退一位员工人时,老总和员工有这样精彩的对话:“我有30年的工作经验……”“不,你只有一个的经验,只是将它重复了解情况30次!”读来令人深思,我由此联想到有些教师为什么教离几十年书,教学方法总是老一套,缺乏新意,教育教学成绩平平,恐怕与他对自己教学方法不能经常反思有关。

    以下两种现象你是否也曾经有过?

    1、“完成任务”与“流于形式”

    问题:是“完成任务”重要还是学生的训练实践重要。

     现象:“自学”——学生刚自学三分钟就急忙叫停;

    “讨论”——小组讨论四分钟不到就匆匆打住,马上切换。

    教育者无可奈何地说:“不这样就耽误了太多的教学时间,就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反思:1、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任务?是以学生发展为主?还是以教师预先安排的教材内容,会考到,不教不放心而在教教材为主?

    2、完成了“教学任务“(大部分是认知目标),学生又能学到什么?

    3、课堂到底以谁为中心为主体呢?

    课堂活动是学生生命活动的部分是教师展示精彩人生的舞台。让我们放下包袱,扔掉教参中的标准答案,在设计教学中多一点弹性,少一些刚性,留出更大的余地让学生多训练,多习得。

    让学生用心地读、畅快地想、畅快地说、尽兴地议。

(二)、不懂装懂与坦诚面对

    问题:(在心态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敢说敢问,谁的毛病都敢挑,说实话,教师有时也会招招架不住)是不懂装懂还是坦诚面对?

    例:一师说:“蚂蝗”是“大蚂蚁”。(等学生有一天明白了不是老师说的这样,试想学生又会如何评价老师呢?)

    措施:

    1、对一些较易的师生共释。

    2、对一些有价值的较难的存疑待疑。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谦逊的美德千古流传。教师不也应如此吗?

    教师不是什么都懂,也不可能什么都懂。教师可先表扬质疑的学生,再坦诚面对,承认暂时无法回答,但不能不了了之,让大家带出课外,待查问后再补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00:02:14 | 只看该作者
从学位论文看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来源: 《教育学报》2008年第4期 作者: 陆有铨
                     

摘要: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一是问题意识不强,创造性不够。学位论文的最基本要点是要解决问题,问题必须明确、具体,要小题大做;二是研究者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一项研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同时对学校教育的作用不可无限拔高,还要注意区分理论、政策与口号;三是教育研究的人性论假设。对人性过于浪漫乐观的假设,无助于教育问题的真正解决。
关键词:学位论文;问题意识;研究者态度;研究假设

在参与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在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它们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在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具体的表现。在这里我要首先声明,我举的一些例子,主要是同我有关,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一、问题意识
第一个问题,学位论文的问题意识。对于学位论文的要求有很多方面(政治标准、论证是否充分、研究工作和论文写作是否规范、文字表达是否流畅清晰等),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要求就是创造性。我看到的有些论文,论述的主题不明确,观点也不太清楚,因此,很难看出作者的创造性或新意,我觉得这不是一篇好的学位论文。
任何研究,都不可能漫无目的、无病呻吟,都必定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任何创造或推进、发展的前提,就是要对目前的困难(问题)或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使之清晰,探究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在杜威对研究活动加以概括的“科学方法”中,疑难情境和问题就处于前提地位。波普尔认为,科学的发展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进一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库恩也把问题看作是科学革命的轴心。因此,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推动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契机。论文最基本的要点是要解决问题的,要告诉别人你想解决什么问题,要告诉别人你解决有关问题的基本主张。我看到的有些论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很强烈。也就是说,看论文的人不太清楚作者“究竟想干什么”。写文章似乎不是要告诉别人你主张什么,而是告诉别人你知道些什么。这样的文章题目不应该叫“论”什么,而是要叫“关于”什么。类似文艺界“戏不够,爱情凑”的说法,写论文似乎也有“论不够,资料凑”的现象。他会把“关于”的内容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一股脑儿地搬出来。这就有点像教科书,谈论的是一个领域,这里面或许你有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但却被大量的知识性内容掩盖着。面对厚厚的一大本,你还不能说错。但要说对,我觉得这些“正确的废话”,不说也罢,因为现成书里都能找到。这可能是好的教科书,但不是好论文,甚至严格来说不是论文。   
所以论文的写作,跟教科书的写作不一样。我觉得论文应该针对你所研究的领域的理论的或者实践的问题。教科书则是对既有的现成知识的概括或者梳理。真正对科学发展、学术发展有价值的是“论文”。
如果论文能提出一个真正的问题,这本身贡献就很大。在科学发展中,提出问题有时甚至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担任导师时,关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他认为,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衡量学问的最好办法;如果没有新资料和新观点,做论文也没有什么益处;最好的办法是,在学期结束时,由学生向教师提一、二个问题,从学生提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用功。可见,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习和研究是多么的重要。
我觉得,研究者的问题意识是否强烈,是制约学位论文水平高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对我自己带的学生,几乎每周讨论一个下午,持续达一年的时间。希望通过这个过程,使开题报告搞得好一些,至少能告诉别人,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对这个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这是从我的导师那儿学来的,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记得在我做研究生准备开题的时候,他告诉了我一个他的故事。他是研究道德判断问题的。当时他把开题报告写得洋洋洒洒的,交给了他的导师。过了几天老师找他去谈,在他的报告中用笔划了一句话,并说,你旁的都不要在意,你的论文只要把这句话论述清楚就行了。从这件事情中,我得到的教益是,学位论文研究不但要有问题,而且问题必须明确、具体,要小题大做。
我建议研究生在论文开题时,要反复考虑一个问题——“我究竟想干什么”。某一个领域的知识不用你教,这不是论文。你要明确地说明你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论文的写作最好是小题大做,也只有这样,你对问题研究的深度才能提高。什么叫专家?专家就是对一个越来越小的范围,研究得越来越深的人。真正好的论文,往往对自己论述的问题非常明确、具体,而且对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论证得很清楚。从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看出他的学术造诣。
所以,写论文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大凡写得不好的论文,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问题不清楚。一旦问题不明确不具体,涉及的面漫无边际,肯定不容易论述清楚。现在有些论文动不动就是“论我国……”,“论我国……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但实际上往往文不对题。
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说起来并不复杂,但要真正落实到研究实践中,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此外,对“问题”的把握,除了有一个从不清晰到清晰的过程之外,有时也会出现不断否定的情况。也就是说,当你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断追问下去之后,最后你会发现你的问题是不成立的,可能是一个伪问题、假问题。问题提出之后马上还要确定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在理论上有什么支撑,这个问题涉及到哪些学科的理论。这样自己不断地反思、改进,到最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所提的问题甚至不是教育问题,只不过是种种社会问题集中反映到了教育领域的这一点上。比如解决学生的学业负担的问题,虽然是发生在教育界的事情,但其实并非源于教育。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表面上看来,似乎根源在教师,其实不然。从道理上讲,学生过重的负担,势必也要影响到教师。这一点,每个教师都会有切身的体验。你以为老师自己就愿意加重自己的负担吗?老师和学生一样,也希望负担轻一点,这本是一拍即合的事情,怎么到现实中就不一样了呢?这看起来是一个教育问题,可深入分析以后,就会发现,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个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问题。
二、研究者的态度
首先要明确,无论理论或实践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的、没有终结的过程。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不能追求“毕其功于一役”。研究者的态度应该是实事求是,这是一个科学的态度。任何研究或创造,都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因此,你不要指望你的研究就穷尽了所有的问题,或者能使这个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你的身份是研究者。作为研究者的任务就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教育上……然后根据你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见解。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分析,如此这般地解决了问题以后,又会导致哪些新的问题,其价值、意义是什么。我觉得,任何研究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具有或然性,而且也是暂时的。否则就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前进和发展了。我看到有些学位论文的写作,似乎缺少这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似乎自己这么一个研究,不但使某一问题得到解决,而且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在这里,我想起了许多西药的“产品说明书”。这些说明书不但说明了产品成分、适应症、用法,而且还说明了对身体可能有的不良反应、禁忌等。我们文科的研究应该学习自然科学这种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信马由缰,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其次,对于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功能、作用,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学校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的确不能低估,但也不能无限拔高。制约学校教育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对于这些制约的因素,不能有所偏颇,不能对某些制约因素视而不见。我的意思是,不能对学校教育抱一种过于浪漫的态度,不能“随心所欲”。这里说的不能随心所欲,包含两个意思。第一,学校教育是被决定的,被社会决定的,往往“身不由己”;第二,学校只能做学校的事,不能为所欲为,不能对学校教育赋予过多的幻想。有时候看到有些论文往往会产生这么一种印象,学校似乎存在于真空中,不是必须承担一定社会功能的社会机构,而仅仅是为了个人。往往只强调学校教育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意义,要给学生以自由、充分的自由,发展、充分的发展。这种理想化的看法的确很有鼓动性,令人神往,然而却不符合实际。其实,任何学校教育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离开这些条件谈个人的发展毫无意义,因为任何个人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内容,都不纯粹取决于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内的个人的主观意志,它们都是与一定社会条件紧密相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承认这一点,恐怕最终要导致教育自身的破产。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任何人都无法消除。“文化大革命”中,周总理说过违心的话、办过违心的事;连毛泽东也不能避免,林彪事件之后,在给江青的信中也讲到,尽管不同意自己朋友(林彪)的意见,也只好违心地同意。可见,任何人都不能做到随心所欲。教育同人一样,都是被决定的。所以,对于教育的追求,一定要兼顾理想和现实。我个人强烈地感到,古今中外曾经有过的教育实践,没有抽象的好教育或坏教育,只有“适合”的或“不适合”的教育。所谓“适合”,是指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内在的自然。任何实际的教育举措,历史上不曾有过尽善尽美,恐怕今后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只能在不完善、不完美中选择较完善、完美的一种;只能是两利相较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小。在这里,我想起了美国的大选。前几年,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候选人克里和布什角逐总统的宝座,最后布什获胜。有个美国人告诉我,有些人投布什的票,不是因为喜欢他,而是更讨厌克里。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除了上面讲的之外,关于研究者的态度,我觉得还应该仔细地区分理论、政策和口号。不可否认,它们之间肯定有着种种内在的联系,然而,无论从目的或作用来说,三者不可同日而语。对于教育问题的研究,在阐述了现状或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危害和原因以后,一般都要发表“对策”性的意见。这种思路很好,也完全有必要。作为一个研究者,除了充分考虑所提“对策”的针对性之外,还必须考虑它们的可行性和可能付出的代价。但实际情况有时不是这样。可能是受到我们国家“标语文化”的影响(我没有去过多少地方,但就我到过的地方而言,我觉得中国的标语是最多的。这些标语同所消耗金钱、时间、精力相比较,是否值得,我觉得是可以讨论的;这些标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是值得反思的),我经常看到标语式、口号式的对策意见,其中最常见的是“必须……”,“努力……”,“加强……”,“完善……”“进一步……”。这些话咋一听,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又觉得等于什么也没说,因为这些话不仅放之四海皆准,而且什么时候都不能说错。这些表述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主语。也就是说,这些要求究竟是针对谁说的,很不清楚。而且,这些标语口号式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也没有思考清楚。除此之外,这些表述的口气也很有意思,同中央文件或政府文件也差不多,都是居高临下的指示或命令。不过,中央文件肯定会有一个发文的抬头,中央文件的对象是非常确定而清楚的。在讨论或答辩的时候,我曾经要求作者将这些标语、口号式的表述先加上主语,然后再加以说明。这样一来,许多问题就显现出来了。例如,在讨论农村教育现代化问题时,就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网络建设或类似的意见。如果追问一下,谁来完善,这一完善要花多少钱,这些钱从哪里出等,这种对策的可行性就大可怀疑了。我还看到要通过教育来改造中华民族的“伟大”抱负,这简直让人莫名其妙。教育能改造得了吗?教师改造得了吗?教师承担改造的责任,那么教师要不要先受改造?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宣传、教育大家不要随地吐痰,几十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还没有杜绝随地吐痰的现象。连这么一件看似简单的事都办不成,还要改造一个民族,谈何容易?所以,任何研究都离不开实事求是,要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用标语、口号代替研究。
三、教育研究的人性论假定
任何一个学科、理论,包括你提出来的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有一个前提性的假设,这个前提性的假设往往被人们忽略,但它确实是至关重要的。我觉得,研究商业活动、经济活动的学问的前提就是人是自私的,人参加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获利。如果不肯定这一点,其内容恐怕会完全不一样。
教育学也有前提,就是人是可教育的,我们没有牛羊教育学,因为对动物谈不到教育,顶多只是训练。世界各地教育的形态各不一样,除了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之外,差别就在于对人性认识的前提不同。基督教认定人有原罪,人生来是有罪的。为了赎罪,为了死后升入天国,教育要严格控制人的欲望。早期北美殖民地的教育,严格控制儿童出于自然欲望的任何活动,如哈哈大笑、跳舞、游戏等。为了控制有效,甚至可以体罚。教育的格言就是“省下了棍子,毁坏了孩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家长教育孩子的种种情况。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这一点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不同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却大不一样。有的很严格、严厉,有的就很宽松、自由。毋庸置疑,每个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为自己的孩子负责。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家庭非常严格、有的非常宽松?因为不管文化程度是高还是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观,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人性论的假定。有的认为好孩子是严格管教、甚至是打出来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有的认为孩子的发展就像树的生长,小的时候弯弯扭扭,长大自然就直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树大自然直”。这些差别同家长的文化程度没有多大关系,主要是由每个人的哲学观、人性观决定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理论研究,往往也隐含着研究者对人性的基本看法,而这种看法往往又制约着对教育问题的见解。一讲到人性的问题,我们往往马上就联想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几种主张。这几种主张争论了那么多时间,还没有结果。单单从善恶的维度来看待人性或许不太合适。我觉得,现在不少学位论文无论在论述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或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时,往往对青少年抱有一种浪漫的、乐观的看法。似乎儿童个个都是小天使,天生就是积极的向上的,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不可能有消极的东西。例如,我们的学校教育现在非常注重减轻学生负担,有的地方还提出要把小学生的书包留在教室里。提出这种说法的人的出发点无可厚非,无非是让小学生从沉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轻轻松松回家。回家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搞小发明、搞实验,或阅读经典著作。如果情况真是这样,那就是求之不得的事了。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这只是许多可能中的一种可能。谁能保证小学生回家以后一定会干教育者所期望的这些正当的活动?我坚信,现在的小学生同我当小学生时候的人性没有多大的变化。只要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的想法和所作所为,大家都会明白。我担心,回家以后可能什么正当的事都不干,东游西逛。弄得不好,甚至会参加流氓团伙、盗窃集团。与其如此,不如让他在家做点作业。我觉得,不能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而减轻学生负担。减轻负担不是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要务。现在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号召。我觉得,在学生需要养成的素质中,勤奋、努力、刻苦、严谨等就是一些非常重要的素质,这些将影响人的一生。这些素质不是凭空来的,只有在教师和成人的要求、督促、甚至必要的强制下,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事实上,学生的负担有些要减,有些不但不能减,恐怕还要增加。此外,我还想说,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纯粹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为什么学生的学业负担减不下来?学校减了,家长又加了,减得下来吗?你认为减负是好事,但也可能孕育新的教育问题。任何一种举措、一种变革,都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预想不到的连锁反应。现在的“家教”、补课市场很兴旺,对于没有适当经济条件的学生来说,这是不是一种新的教育不公平?
以上所讲,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仅供大家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00:15:4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会议简报》
主办: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
承办: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2013年9月21-22日  中国•重庆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会议简报(一)

开幕式致辞
2013年9月21日,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承办的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在西南大学圆顶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教育与国民性”。西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靳玉乐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扈中平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在会上分别致辞。
靳玉乐副校长首先代表西南大学党政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参加年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西南大学和教育学部的办学特色,教师教育是特色,教育学原理是基础。靳校长说学校再大也容不下各位的思想和智慧,期望各位专家在美丽的西大分享各自的智慧。最后,靳校长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西南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扈中平教授代表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致辞,对与会的各位代表表示欢迎,对承办本次年会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表示感谢。接着扈教授介绍了本次年会的主题,对国民性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对本次年会的讨论提出了建议。在他看来,讨论国民性问题既可以站在学术立场,也可以站在思想立场。所谓学术立场是客观辩证的,所谓思想立场就是立足目前的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这对主题讨论有所启示。
朱德全部长代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对全国参加会议的人员表示欢迎,对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表示感谢。朱部长介绍了教育学部的发展历程、结构组成、学生情况以及科学研究状况。他认为学部承办如此大规模、高档次的学术会议,对学部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最后朱部长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

主题发言

主持人:柳海民 教授;傅维利 教授

1.于伟:《儒家的濡化与国民性的生成改造问题再思》
发言人主要观点:肇始于国民性批判中的对儒家伦理人格的拒斥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它使得近代以来为道德教育寻找基础的一系列筹划接连失败,而旨在于提高国民素质的“成人”教育则丧失了应有的伦理框架。儒家濡化对于国民性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也应看到,儒家传统教育也确实有一些凝滞迂腐的内容。新时期的国民性建构应立足本土文化传统,注重对传统教育价值特别是先秦儒家教育价值的深度开发;同时注重世界教育的开放性,汲取具有普世意义的教育价值和资源,在与世界教育的对接上寻找国民性建构的生长点。
现场问答
问:儒家文化对国民性的影响有喜有忧,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进行濡化?
答:反对学生简单读经,传统文化中带有封建色彩的应该弱化。
问:国民性改造是从下到上的过程,濡化有没有边界,以什么方式濡化?
答:濡化是一个文化化的过程,它并不是孕育的过程,它如果作为风俗,则具有强迫性。
问:君君臣等思想需要打破并不合适,为何认为其带有封建色彩?
答:儒家的形成过程刚好是封建,所以不可避免带有其色彩。

2.张诗亚:《走出国民性之误读:审视教育之本》
发言人主要观点:张教授从辞源学的角度考察了国民性,尤其指出国民性中对天命和中庸存在的误读。误读的原因在于机械的把农耕文化摆在落后的位置,用单一的汉民族文化替代了多元的中国文化。张教授最后指出,国民性是一个总体的概念,而教育却要求从个体出发,这形成了国民性改造的一个悖论。因而要海纳百川,坚持自己的精髓。
现场问答
问:天命、中庸的思想具有消极的意义,这种消极的无为思想对国民性的影响是怎样的?国民性提倡集体无意识,但是教育提倡个人有意识,如何协调两者关系?
答:天命不是不为,而是有为,是遵循天命不是改变,研究自然才能遵循自然。中庸不是要保持不变的“中”,事和人都在变化,两者所形成的事业在不断变化,因而不能持两端而不管中间。
问:对于教育独立是否可行?先天和后天的界限是不是出生?
答:政治、经济等都为人,教育也是为人的发展。个人先天基础不一样,先天和后天不能简单割裂。张老师从定量的角度讨论了先天和后天。
问:农耕文化与工业生产现行体制是否有冲突?
答:道德和人性有很多不变的东西,人的主体是外部东西的反映。道德不占物质空间,因而不好界定。劳动永远作用于人的自身,精神。商品社会中,并不能简单交换。工业文化替代农业文化,并不是说明农业文化是落后的,社会发展模式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推进。

3.冯建军:《国民性改造的社会支持与教育使命》
发言人主要观点:国民性的改造,尤其是通过教育塑造或培养国民性,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是否具备相应的社会条件,决定了教育对国民性改造的成功与否。20世纪初启蒙思想家试图改造国民性,但最终因为缺少相应的社会条件没有实现。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发展与转型为国民性的改造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可能。国民性中的臣民意识和私民意识,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公民性改造国民性。培养健全的公民性,需要同时从个人主体性和社会公共性这两个维度着手,培育公民个体的主体性、主体间性以及公共性。
现场问答
问:今天国民性改造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如何实施?
答:文化是很复杂的问题,文化的形成及改造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不能一蹴而就。文化的东西和制度不完全相同,不能简单依靠制度来改造。并且传统文化有优有劣,并不完全都是糟粕,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内容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问:国民性改造是应该建立在批判还是肯定的基础上?国民性改造中教育的作用是什么?狭义的教育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答:是应该批判还是肯定国民性批判,这是建立在个人对于国民性的理解上的。国民性应该是符合大众所认同的。教育并非万能的,其功能有正向和负向。等到社会条件成熟,教育才能尽其所能。

4.刘铁芳:《今日学校教育的使命:培育健全的生命气象》
发言人主要观点:学生乃是处于学习生长的过程之中,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之为学生,乃是一个人不断地从现实状态向着理想状态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朝向更高事物、欲求更高事物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一种身份,更是一个动词,一种趋向,即成为向学之生,爱学之生,乐学之生。学生是学校的根本所在,学生之为学生的根本乃是其积极向学的特性。对于学生而言,比不停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蓬勃向上的向学之心。积极引领向学之心的学校教育乃是超越理智型教育,而上升到生命的教育。培育健全的生命气象,可谓今日学校教育的根本使命。
    问:你所提倡的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样的?要学什么才让孩子快乐?
答:不学什么的问题比学什么更为重要,教育中一些束缚的东西需要去掉,不能将大人的意志强加于孩子,需要从孩子的立场和视角出发。
问:是否应该转换现行的师生关系?
回:爱吾师并不等爱真理,因为老师不能等同于真理,同样爱老师也并不意味着不能超越老师。

5.和学新:《教育中政治仪式锻造国民性的可能与限度》
发言人主要观点:在众多影响国民性锻造的因素中,教育是国民性锻造的重要方式,教育对国民性的锻造突出表现在学校场域中政治仪式的国民性锻造。教育中的政治仪式含有政治与文化的意蕴,国民性锻造又与国家政治和国民文化密切相关,这样,教育中政治仪式对国民性的锻造就顺理成章了。政治仪式对学生国民性锻造有其自身独特的运行机制。规训与惩罚是锻造国民性的路径,忠诚与信仰是锻造国民性的内在诉求,它们通过权力运行、合法性确立和仪式化展现来实现。教育中政治仪式对学生国民性的锻造具体表现在政治、文化、身体及身份的锻造上,最终形成比较突出的人格特征和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同时,由于国民性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政治仪式自身的教育限度及其国民性的普遍性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使得教育政治仪式锻造国民性具有一定的限度,教育政治仪式不是万能的。
现场问答
问:建设国民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已经确认好的国民性是如何确定的?
回:国民性是带有德育倾向的,自由平等也是国民性的追求。

6.龙宝新:《论国民教育与国民性的形成》
发言人主要观点:国民性转变与提升是现代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元素。面对当代社会,我国民众的国民性品质整体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民众国民性还不能适应创建和谐社会、现代社会、良俗社会的要求,故需要借助于国民教育对之进行深刻改良。相对于其他国民性转变路径而言,相对于其他国民性形成路径,如体制适应、族群文化濡化与国民自觉而言,国民教育参与着国民性的形成与提升,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奠基、引领、调控的功能。在助推国民性进化中,现代国民教育肩负着四重使命,即借助传统教育、时代教育、国族教育与国际教育来加速积极、健康、优秀国民性在民众身上的形成。
现场问答
问:国民性是否自然而然形成于人文建构的关系?谁有权利来定义优秀的国民性?
答:教育对国民性的影响是人无法完全控制的,国民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平衡。社会是体制化的社会,社会的每个环节都对国民性的形成产生作用,在教育中每个教师都是导航国民性的责任者。

7.金志远:《蒙古族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蒙古人、现代人、中国人和世界人》
发言人主要观点:蒙古族教育具有独特的培养目标,其中培养出色的蒙古人是蒙古族教育培养目标的文化定位;培养合格的现代人是蒙古族教育培养目标的时间定位;培养永远的中国人是蒙古族教育培养目标的政治定位;培养优秀的世界人是蒙古族教育培养目标的空间定位。其中,培养蒙古人是培养中国人、现代人和世界人的前提;培养中国人是培养蒙古人、现代人和世界人的关键;培养现代人是培养蒙古人、中国人和世界人的条件;培养世界人是培养蒙古人、中国人和现代人的方向。这四个方面是四位一体的,这不是指四种人,而是一种人的四种属性。
现场问答
问:蒙古人、现代人、中国人和世界人四个定位之间是否有矛盾和冲突,如何化解?
答:蒙古人是前提,中国人是关键,现代人是条件,世界人是方向。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会议简报(二)
论坛1:国民性辨析及教育学思考
主持人:涂艳国 教授;周兴国 教授

1.廖其发:《论中国国民的优良性》
发言人主要观点:廖其发教授首先对国民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宏观层面、政治社会法层面、道德层面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层面对传统国民性的优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最后指出要是国民对其优良的国民性加以继承、充实、提高;特别是学校教育,从多方面加以持续的努力!
现场问答
问:国民性的标准是什么?人们的信仰对国民性有什么作用?
答: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对不同的人影响具有差异性。
问:对“志存高远,期贤希圣”如何看待?
答:求其上,得其中,有高的标准高,才能有好的作为。但实际达到的效果因人而异。
    
2.杨昌勇
发言人主要观点:对国民性的定义:国民性是一国国民一般、整体、共同性的趋势,可以从三个部分来分析:基于信仰、价值观、生与死的态度。比如:汉奸队伍——国民性的劣等性代表。教育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社会对小偷行为被放大的现象如何看待?
现场问答
问:国民性与人性如何区分?
答:两者关系密切,国民性是人群共有的特征,而自私是人性,难以区分,人性表现为一般性的表象,人性和社会性之间很难区分。

3.李家成
发言人主要观点:第一,教育学的贡献在那里?教育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国民性是发展的、变动的,要判断那些素材能促进国民性的发展,重视人的本质发展。第二,教育学实践如何促进国民性的发展?教育学应该在实践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责任感、实践能力,在中小学实践教学中,利用最普通资源培养学生正向国民性格,要关注实践改革本身。第三,国民性发展中教育学者的责任在哪里?他认为应该与第一线教学工作者合作;不断学习,学习其他科知识和思想;努力形成新的思想及理念,不断思考,构建新的教育模式。
现场点评
李家成教授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比较有新意,对研究教育与国民性的关系具有启发意义。

4.刘德华:《国民性改造的教育学之思》
发言人主要观点:第一,通过对国民性改造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教育在国民性改造中的可能与限度、教育在国民性改造中的路径与方法进行分析后指出:百年前基于救国与立民的国民性改造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国民性改造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外国民性改造的历史经验表明,教育是国民性改造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对国民性改造的呼应,教育不仅要明确国民性的教育价值,明确当今时代的国民性教育内容,而且需要搭建国民性的教育平台,并通过对话教学与体验学习等实践形式,达到国民性改造的根本目的,从而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转型。第二,科学能够改造国民性?作用与限度的范围?他认为科学教育是有认为价值的。民间认为人文教育不讲理性,例如: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的口号是没有经过论证的。我国的国民性缺乏理性,而科学理性精神、求证精神是非常好的,所以科学教育能改造国民性的。
现场点评
刘德华从科学教育的角度来研究教育与国民性是一个新的视角。

5.温恒福:《关于教育与国民性的另一种思考》
发言人主要观点:第一,国民性是抽象的,不能用改造、锻造来养成,换个角度思考,能否用后现代的思想思考。第二,国民性是天地系统中自组织、慢慢养成的,对国民性的改造成养成更合适。第三,对当代中国国民性的反思维度的选择,后现代的视角更加适合一些,更加有利于人的发展,要增加思考的维度,要多维度的认识中国国民性。第四,当代中国国民性的养成应从后现代思潮中汲取营养,传统、现代、后现代是有机统一的。第五,教育可以养成国民性,但不是要养成更具体的国民性,在教育中,要将现代意识与后现代意识结合的道路。六、中国国民性的塑成在于中国社会发展和个体选择协同共生过程中,传统性是国民性的基因,现代性是国民性的身躯,后现代性是国民性的良心和灵魂。

6.张海波:《文化自觉与文化批判》
发言人主要观点:第一,国民性批判与社会政治批判需要相互共进;第二,文化自觉及文化批判的关系;第三,国民性没有绝对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第四,国民性好坏的标准:坚持本土立场,参考外国人的标准,不能以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做法标准不一样就认为中国的国民性就不好;第五,国民性落后或超前于社会政治标准,教育都起很大的作用

7.朱家存
发言人主要观点:主要提出了几点质疑:国民性是否是教育考察的问题而是民族学、社会学的问题?中国民国时期国民性是怎样的?建国时又如何?改革开放后又如何?应该从细微处去研究此问题!
现场点评
林语堂《中国人》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国民性的问题是很可取的。

8.张龙革
主发言人要观点:国民性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认为活着是最真的道理--“中国人没有信仰”。孔子之教育仍然是政治。苏格拉底的教育同理。教育没有独立,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寻找教育学的立场,教育学就必须独立!教育学的哲学立场在哪里?教育学的独特视角是什么?文化都有生命的!不同文化基因之间的理解对方的视角不同!现今,中国要对自己的文化要“扬弃”,达到自己文化自觉和“否定”。教育基本理论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应从教育基本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改造国民性!
现场点评
张老师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待此问题较有新意,但是教育不能独立于政治。

9.崔若峰   
发言人主要观点:国民性基本人性的基础上实现,从历史演化的视角把制度规范转化成实践。认为用开放的视角来看待国民性问题。

10.金鑫
发言人主要观点:国民性应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应从国民性要与民族性相区别、国民性要与人性想区别、公民教育与公民性三个角度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质疑:共同是人性是否存在?“国民性对教育”是否像“教育对国民性”的影响那样而产生影响?
现场点评
教育应该从广义来说,不能狭义来理解教育对国民性的影响。

论坛2:教育与国民性的比较研究
主持人:侯怀银 教授;刘黎明 教授

1.孙圆:《学生自由与交往》
发言人主要观点:学生存在于关系之中,其个人自由的实现除了通过教育手段克服人与世界的关系产生的障碍,也需要通过交往克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的障碍——交往便是积极自由的实践。教育要求交往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体现在交往的“提升性”。但是,目前教育实践中几种常见的关系存在过度化倾向。亲子间的过度依恋、师生中不合理的权威、同伴竞争性关系等的不合理趋向导致了学生自由交往产生障碍。
现场点评
有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如学生自由的边界在哪里?自由和交往的关系如何?学生自由过于宽泛,应该重点研究学习自由。

2.秦秋霞:《权利优先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公民教育价值取向思考》
发言人主要观点:“权利优先”和“义务优先”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公民教育价值取向,各有其利弊。鉴于当前我国公民教育中在“义务优先”取向引导下造成人的缺失、个体独立人格的缺失、公民素养严重缺失的现状,中国当代公民教育应走一条权利优先的道路,尊重人、尊重人的权利和自由选择。具体表现在:在个人同国家、社会的关系上,趋向个体主体意识的培养优先;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趋向公民权利优先;在正义与善的关系上,崇尚正义优先;在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关系上,趋向以民主主义引领民族主义发展。
现场问答
问:权利和义务中间的度的怎么调控?
答:并不否认义务和责任,主要是纠偏。权利和义务之间已经存在不平衡。
现场点评
不能片面强调权利。国民公民教育是什么?公民教育的载体是什么?应注意区分国民、公民、人民等概念。如何界定当代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依据,为什么要提出权利优先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对象是谁?不同的教育对象都有具体不同的公民教育。

3.马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价值》
发言人主要观点:国民性是否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其培养的人是谁?培养、改造、锻造等词哪个比较适合?到底培养具体什么样的国民性?国民性是否应该超越国家意识形态,如果超越,是否还要保留民族性?国民性建立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基础上。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基础。越是中国的,也越是世界的。在当代,我们应该面向世界和未来,在多元共存的背景下,寻求具有中国特色国民性。
现场点评
国民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也不能确定,只能不断的修正、锻造。因而锻造比改造更为恰当。这五个困惑可归为一个问题:国民性与教育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国民性是不是由教育来决定的,教育在国民性形成中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国民性的概念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探讨国民性与教育关系的关键。

4.安超:《教师的教学恐惧与自我超越——以小学语文教师L为例》
发言人主要观点:以X小学语文L教师为例,分析了L教师教学恐惧的具体表现,揭示了教师教学恐惧的实质是身份认同危机带来的精神痛苦与行为逃避,提出了提倡超越式学习,提倡超越文化而非竞争文化可以帮助教师摆脱教学恐惧,实现生命自觉和自我超越。
现场问答
问: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早期经历是人形成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分析教师恐惧的形成当中是否还应注意对L教师的早期经历进行考察?
答:因为这涉及隐私,同时访谈的深度也有限。关于这点,我只是有谈到他的父亲对他的相关思想、观念的影响,但不属于早期经历。
现场点评
恐惧一般而言是个心理学范畴的问题,教学恐惧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体验。同时还需对什么是教学恐惧?怎么测定其是否恐惧?教育恐惧如何分类,怎么表现的?影响恐惧的因素是什么?教学恐惧的危害(对教师和学生)?解决策略应该是消解。超越式学习和超越式教学两者如何区分等问题作进一步说明。

5.吴永胜:《试论现行教育对国民性的负面影响及其超越之道》
发言人主要观点:教育对国民性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现行教育对社会的病态性适应,不利于其对现代人格的培养,对国民性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提倡教育对社会的超越性适应。这些就要求:教育主体对教育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生存境况,对整个社会发展,有所觉醒、反思和批判;在教师教育及教师聘用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对现代人格的培养、考查;对教育目的重新定位;将超越意识和能力作为人的培养的重要纬度;整个教育系统能够对社会其他系统保持平等对话的心态。笔者特别指出,目前所专门讨论现行教育对国民性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否定或无视现行教育对国民性的正面影响,而只是为了更清楚地探寻问题所在,从而让教育更好地为国民性改造服务。现行教育对国民性的改善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
现场问答
问:教育对国民性形成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能起多大的作用?
答:除教育之外,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地理、气候等因素对国民性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对国民性的形成并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问:如何理解教育对社会的超越性适应?
答:主要是从主动性的角度。即教育对社会的超越性适应就是指教育不是对社会种种不良进行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改造的过程。
问:确立对教育对国民性是正面还是负面影响的依据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没有涉及,但是确实很重要。
现场点评
需要进一步聚焦国民性,将教育与国民性同教育与人相区分。国民性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主要探讨的是教育与国家的关系,而不是教育与人的关系。对教育与国民性的思考,要避免陷入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探讨而取代了对教育与国民性问题本身的探讨。同时还需要首先弄清国民性的概念。

此外,与会者还从其他不同的角度对教育与国民性议题进行了简短的自由发言。有论者从自身学前教育研究方向出发,认为少年强则中国强,国民性培养应从幼儿抓起,应为学前阶段是个体成长、发展,国民性形成的至关重要的阶段。
也有论者以自身少数民族身份及其经历出发,认为我国学校教育当中大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少数民族儿童身份问题,认为国民性教育应首先让儿童形成对本民族的认同,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有论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交换、消费、四个阶段组成。而从目前来看,我国一直比较忽视消费,而重视生产。注重消费的同时还应注意消费的目的不能只停留在吃喝等方方面,而应进一步关注精神领域如,音乐、绘画等方面的消费。
还有论者从自身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教育与国民性的养成、改造有一定的切合性。在研究教育如何改造国民性的研究当中还有一种思路即教育如何通过社会改造塑造人的国民性,同时还提出教育的对象与国民性的对象之间是否存在着可比性关系。
论坛3:国民性与德育

主持人:傅维利 教授;蒋凯 副教授

1.王澍:《教师职业牺牲型道德榜样形象的国民性批判》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批判了社会一些媒体树立的一些教师牺牲型的道德榜样形象,这些所谓高尚的道德榜样形象不具备普遍性特征,因此其道德形象难以经受住伦理的审视。究其根源受到我们国民性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1)一个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安贫乐道精神和反身体的文化;(2)受道德评价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多宣传教师的智慧形象,彰显教育智慧中的教师道德,使国民性中的智慧因素更多的影响教师职业,减少国民性中牺牲型文化对教师职业的影响。最终实现在教师的智慧形象中实现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的一致。
现场问答:
问:比道德更道德是中国人劣根性的表现,这种说法是否泛化?
答:研究是基于学校文化的伪善的研究,并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本体性研究,并不是泛化的说法。
问:教师救人属不属于受批判的现象?
答:这属于偶发事件,不属于教师教师职业牺牲型道德榜样。

2.吴全华:《燃烧热情抑或无奈缄默?——对当下我国国民性批判语境的检视》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在审视当下我国知识分子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性批判者之间精神样态的差异和他们各自所处的政治生态、文化价值、言说的话语环境分疏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下国民性批判的非适切性之缘由。这包括在新的又红又专标准的要求下,当下知识分子已犬儒化;当下知识分子心智、德性成熟水平决定了如果他们进行国民性批判,他们是难以胜任批判的角色任务的。与此同时,国民性之劣根性已非往昔那样令人可憎,甚至成了可爱之品质;观照和批判国民性的文化价值标准也非往昔那样清晰、确凿;国民性批判会遭遇现时的沉浸于乐观文化的大众、新兴无产阶级和制度批判主义者的抵制。
现场问答
问:现在如果不批判国民性,不破无法立,应该怎么办?
答:做好自己的事情,见到的就管,见不到就不管。
问:自己做好容易,有自觉性就好,没有自觉性怎么办?
答:正面教育很重要,而不应该局限于批判国民性。

3.王卫东:《教师公民意识若干理论问题探析》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首先对所作相关实际研究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总结出自己观点。他认为教师公民意识是作为公民的教师对于自身的公民身份、对于所处的国家和社会,以及自己与国家、社会和他人关系的理性认识,具有独特的自律性和示范性。而且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受到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以及教师自身等因素制约。所以,发言人认为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育教师公民意识: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公民实践;二是加强教师公民意识教育;三是在教师个人生活中营造公民生活的文化氛围;四是通过教师不断地反思,以澄清和系统化自身的公民意识。
现场问答
问:国民性改造方向、愿景是什么?现代人的道德是否滑坡了?是谁塑造了差生?
易连云老师认为中国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制造差生,学生想学的不教,不想学的拼命教。孩子进学校之前各个都很聪明,进到学校之后就变成了差生,这是中国教育体制所存在的最大问题。

4.郭文良:《教育中政治仪式锻造国民性的可能与限度》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首先从政治仪式的角度谈到教育对学生国民性的影响,教育中政治仪式的国民性锻造,是通过学校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与纪律,并打上了政治与文化的烙印而逐步实现的。教育中的政治仪式含有政治与文化的意蕴,国民性锻造又与国家政治和国民文化密切相关,教育中政治仪式对国民性的锻造就顺理成章了。发言人首先从锻造国民性运行机制出发,系统的论证了国民性中政治仪式对国民性的锻造。其次,发言人介绍了4种政治仪式国民性的具体方式,其包括(1)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2)开会仪式与纪念活动的开展(3)仪式化的游戏扮演与体育竞技(4)国民性的“政治身份”锻造:党团活动.虽然采取了多种的锻造方式,但其仍然具有一定的限度,发言人把他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多因素影响下的国民性锻造(2)教育中政治仪式自身的教育限度(3)政治仪式锻造国民性的普遍性与个体差异性的限度。
李伟博士讲述了其本人基于W小学1958届L班毕业生的生命历程回溯研究的研究之后引起与会代表共鸣。最后与会代表就教育与国民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易连云老师认为中国文化的根被人为地切掉了大部分,导致中国文化这棵大树空有强壮的树干,却没有繁茂的枝叶,所以现阶段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是不现实的。

论坛4:国民性改造、养成的实践研究
主持人:刘铁芳 教授;孙杰远 教授
1.丁道勇:《从“内容”到“结构”——教师信念研究的主题转换及其价值》
发言人主要观点:教师信念被认为是是教师行为背后一个最重要的变量。教师信念研究一般以“内容”为核心,关注信念“内容”真实与否。此类研究关注到了教师信念系统的“构件”,但忽略了对教师信念系统结构属性的考察,这是对人类信念活动失真的描述,对教师信念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方式的描述是不全面的。借助认识论与心理学关于信念系统结构的相关理论,提出以“结构”为核心的教师信念研究。这一研究主题的转换,带来一组新鲜的研究问题,尤其是对教师信念的发生、发展及作用方式,提供了更合理的解释。此外,还着重讨论了该主题转换对于教师研究的一般价值。
现场问答
问:教师信念研究观念已经比较明确,但在具体研究时应采用何种方法深入?
答:关于教师信念研究很多,举例来说现有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访谈和观察,通过各种工具让教师信念思维过程、行动反应出来。同时可借鉴社会学方法来研究。
问:在新课改中怎样用结构的方法来改变“老教师”的信念?
答:关于信念的研究要谨慎。老教师的信念难改,这个毋容置疑。但不可以因为它难就避而不谈,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研究的。关于信念我们应该珍视,而不是动不动就改变,所以第一个立场是同情,第二个立场是勇敢的去做,只要认为有价值。
现场点评
通过“现场感”支撑自己的“话语”的理论研究。信念的形成过程中确实很复杂,正如王国维所言的“可爱与可信”的问题。在教师信念研究上不能试图改变人,而应采取主客位立场。

2.戚务念:《教育目的转向与大学生择业行为变迁》
发言人主要观点:大学生就业制度由“国家分配”向“自主择业”的变革标示着我国教育目的由“为国育才”向“为社会育才”的转向。这一变革背景下,人才配置机制、社会分层机制是依然“权力维续”还是“市场转型”,这是值得理论界和现实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历史文献、口述史和访谈资料,考察新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革历程中大学生择业心态和行为的变迁。在统包统配制度期间,除服从分配的主流之外,同样有少数学生不服从分配或通过关系获得工作或“组织服从思想不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大学生择业的主体性逐渐获得并增强。在大学生的职业获得中,一直存在着自致因素与先赋因素共存的现象。市场化就业的确为无权无势家庭的子弟提供了一定的向上流动的渠道,他们既可以借助人力资本的提升也可以借助社会资本的经营。权力阶层的子女在择业时可能依靠社会资本也可能借助人力资本,当然也可能二者“通吃”。因此,在大学生的职业获得中,究竟是权力维系还是市场转型,不可一概而论,亟须作类型学的研究。别外,值得教育工作者注意的是,我国就业市场中的大学生主体性增强伴随着个体主义化转向。
现场点评
与其空谈国民性,不如实实在在的看现实问题。改造国民性到底是作为主体去改造还是被改造的主体。在理想与现实中,很多时候都是被现实的力量所妥协。同样的,在历史浪潮中,很多时候都是“世”大于“道”。如今在现实中找到一个着力点确实不易,不要总是奢谈去改造国民性,但在实践中万万不能胡乱扬言,相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好。

3.金兰:《国民性重塑与师范生培养》
发言人主要论点:国民性重塑是对消极国民性的颠覆,及对理想国民性的追寻。华夏民族长期以来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物质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制度和文教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下,当前师范生普遍存在着求稳趋同性、偏袒徇私性、强制专断性、依附盲从性、虚伪欺骗性等消极的国民性。针对师范生的消极国民性,师范生应具备的理想国民性不但要符合成为现代化人的素质要求,而且要符合培养现代化人的素质要求,具体包括创新性、正义性、民主性、自主性和诚信性等方面。具有理想国民性的师范生不是自然生成的,主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教师教育院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环境陶冶等多种途径来养成师范生的理想国民性。
现场问答
问:文章的对象其实就是职前教师,学生在实习时会有深刻的反思,文章是否可以加入教师入职之后的论述。(这是丁道勇对其文章的建议)
答:从师范生来谈国民性的问题很有意思,怎么样延生而使其具有历史内涵是进一步的工作。

4. 张琼:《国民性改造:自强之道,端在教育》
发言人主要观点:由国民性中存在的虚荣之心强烈、独立之心柔脆、自制之力欠阙、公德之心缺乏等问题出发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价值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国民性的成因。在上述的影响因素中,遗传与自然环境是不可控的,但是价值取向、社会环境、文化等都可以通过教育进行改善,进而来改造某种共同的人格特征即国民性。试图从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提出国民性改造的路径。总之,国民性改造关乎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共同之力,教育作为改造国民性的一个重要工具,其的根本意义在于改造国民,培养现代性的国民。教育要改造人,就是要通过教育去改造国人身上的一些诟病,最终来为人们谋幸福,为社会谋进步。
现场点评
国民性改造的理想如何能实现人的现实需求,应切中事物发展的内在需求。理想不一定要实践化,同时理想进入实践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要找到理想照进现实的途径。

5.满忠坤:《教育之于国民性的养成及其限度——兼论教育学的学术边界》
发言人主要论点:“国民性”被纳入教育学的话语体系,既是教育学学者对相关实践与理论问题的自觉回应,也是对其学术使命的积极担当。教育虽为国民性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条件,但也应避免赋予教育各种无力承担的“厚望”与“误望”,使其沦为“众矢之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本身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国民性之养成的本质乃是主体“文化化”的过程,国民性之改造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自觉”。教育改造或养成国民性虽责无旁贷亦顺理成章,但教育之于国民性养成的限度也不应忽视。确证教育之于国民性养成的限度,对审思教育学的学术边界亦具有启示意义,是教育研究、教育学走向成熟的方法论自觉。
现场问答
问:在国民性改造中是否应通过教育传递理性知识、以理服人,通过知识的筛选、细化等实现国民性的改造,而不是一味强调文化的作用?
答: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此外,文化本身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学校教育自身的有限性,使得教育改造国民性的过程需要考虑更多的社会因素,例如生产力发展水平。
现场点评
教育与文化之间确实存在很紧密的关系,教育需要文化的自觉是很有意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本身就渗透着文化的意蕴,只是文化所呈现的形态不同罢了;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学校可发挥的作用逐渐下降,到底是学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还是选择路径的偏差?因此,认清教育的应然和实然有其必要性。与此同时,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教育并非万能,但也不能以此为由为教育推脱责任,对教育的功能进行正确的定位是我们当前所应正视的。

6.张晓刚
发言人主要论点:国民性是一种文化特征,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个体需要自我的觉醒,学生的觉醒需要教师的引领。
现场点评
当今学校确实存在一些规训和管制。一定条件下的规训也有其合理性,任何人都需要约束,没有约束的自由和暴力很接近。通过事物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关系,更能看到事物内在的合理性,现象世界的不合理包含着其合理性,教育在其中起着引导的作用。教育引导生存的理性,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7.李云霞
发言人主要论点:以积极地心态来看待教育和学生,要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是一味的消极对待。
现场点评
人要积极的面对生活,教师要有一些“野气”,才能更好的消化各种知识。正如尼采所言“人要有一颗强大的胃”。一个人怎样才能积极面对生活,尤其是理想化的人在面对现实时往往最容易碰壁。因此推崇低调的理想主义,要把自己作为泥土,让别人踩出一条路,强调低调是为了更理想的生活,做一个纯粹的正义者,正如柏拉图所说的正义的人享受的是不正义的名声但是却快乐的生活着。

8.汪旭婷
发言人主要论点:从一个绘本共读的角度来谈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教育中要满怀爱,才能控制这种自由,在教育过程中要贯彻爱和自由。用知识、能力和智慧武装自己,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从实践层面即技术和方法上更希望教育研究者提出更具可操作性的措施。
现场点评
孩子出问题首先是其父母的问题。如同梦鸽事件,首先父母应该反思的是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爱和自由是教育中很重要的元素,但爱和秩序并不是对立的。爱和自由要有度,要有必要的规训。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是父母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国民性的教育即是如此。在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需要注意要求是否合理,其次要求呈现的方式是否恰当。

9.刘铁芳:《国民性教育思考与实践》
发表的主要论点: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代表了个体的成长历程。其中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爱与自由、爱与热情、爱与坚毅,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包括作为长辈的母亲,扮演着生命传承的角色;同时作为平辈的爱人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磨砺;此外作为晚辈的女儿意味着生命的更新。由个体成长的各个阶段引发了对国民性的思考,国民性就是一种生命的方式;国民性首先是一个实践性问题;同时国民性应回归于个体与民族的生命史,走向自我反思。

论坛5:现代教育与国民性

  主持人:于伟 教授;庞守兴教授
  
  1.卜玉华:《试析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教育责任》
  发言人主要观点:教育专业化不一定是好事;反驳“文化还原论”,社会不断分化,行业和领域的分化或碎片化,意味着社会失去整体;教育自主性丧失,人失去人本身的东西;当代社会本身的文化内涵是否健康也要为青少年的成长和未来负责。文化的载体是什么?以前是家庭,“仁义礼智信”是从家到国的国民性。随着公民社会的到来,家族、村落正在解体和失落,那么新的文化和国民性的建构平台是什么?一个有教育责任担当的社会,一个追求健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定需要教育作为尺子衡量自己的发展,并以非等级性的整体眼光构建我国社会的未来。
  现场问答   
  问:教育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之一。但是教育有延迟性和超前性,这样用教育衡量社会发展时候有偏差?
  答:教育只是指标之一,适合社会平行的一个指标,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不是一个层面,人是有精神的,可以自己发展。
  
  2.蒋茵:《国民性视域下大学教育的可为和应为》
  发言人主要观点:大学教育能做什么?现在大学教育(本科生)中的功利性目标较多,在课程设置中虽然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在实际的教育中却是有很强的功利性,没有为学生成为一个教育者做准备、基本的文化底蕴。不能只教学生怎么做。可以做什么?文章四个方面:(1)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上增加通识性和人文性。(2)在学习方法、教授方式上立足自主性和实践性外,大学更应该通过创设一种自由的氛围。(3)激活师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承担起反思和改善社会生活,做到思想独立,学术独立。(4)培养未来社会优秀公民,为社会的变革与国民性改善提供精神上的支撑和行为上的示范。争取大学独立,要从跟上思考如何独立。
  
  3.李 伟:《终身发展视野下基础教育“基础性”的另一种反思
              ——基于W小学1958届L班毕业生的生命历程回溯研究》
  发言人主要观点:中国教育研究范式是宏大话语较多,above education 不是 of education,能够有另外一种路径,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范式进行研究。拷问教育责任和教育基础,未来教育培养新人。国、人通过教育联结,具体的教育通过每一节课来一点一点传授的。有效教学的教学有趣、有品、有味。
  
  4.曹雁飞 王耀东:《教育承继与规训:中国国民性的改造及重塑》
发言人主要观点:国民性紧随历史推演的进程而变化和完善,国民性演变的历程亦是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轨迹。中国的国民性在历史演进中不断积淀,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民族个性。然而,在我国的国民性内涵和表征中呈现出有利于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优势之处,亦不乏诸多与现代化相悖的痼弊,因而对中国国民性作新时期的考察与审视对再认我国国民的特性和国家、民族发展的长远定位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现代的教育应该规范现实国民性,摒弃国民痼弊,重拾优良国民性。从而凸显中华民族国民性的特色,这亦是教育规训在重塑国民性中必然承担的的三重任务。本文通过站位于教育的视角,试图发挥作为国民性改造有效方式之一的教育其重要作用,继而为国民性的改造与重塑有所贡献。

  5.李慧燕
  发言人主要观点:疑问:当下国民性的品格是什么?其形成依赖于什么文化背景?现代社会缺什么教什么,那么多元文化的支撑背景是什么?中小学存在的价值冲突:主流价值观通过课程内容体现出来,但是实际操作中可能会背离主流价值,出现了价值冲突。价值可好可坏,但是国民性之优之劣组怎么完全剥离?赞同冯建军老师提的社会性条件成熟,培养国民性。教育也并不是不作为。
  现场问答
  问:社会条件成熟会图添烦恼。辛亥革命时期推行“中体西用”,教育业发挥了功能。但把教育狭隘的理解为学校教育,忽视了其他的教育方式,忽视教育的其他形式的教育,会与社会脱节。教育不等于学校教育,否则就为自己画地为牢。
  答:学校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佛教圈、教育圈圈圈相脱离,都在发展却没有互相沟通,应该互相沟通,互相吸收。
  答:德国的宗教教育有家庭负责。知识教育特别是由直接经验无法传授的知识时,可以由学校负责。有专业人士做转化工作,对教育进行分工。
  
  6.姜  雪:《由一次考试失败引发的国民性思考》
  发言人主要观点:家长作为国民中特殊群体,担负着代际间传承国民性的重任。对两名小学生进行半学期的细致观察,搜集了两位小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成绩、与父母的关系等资料。从他们的几次考试失败中进行分析和思考,发现中国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寄重望、爱面子、喜攀比等不良国民性格,下一代因此饱受煎熬。父母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即代偿,这是不可取的家庭教育方式。所以,家长身上普遍存在不良国民性;家庭教育方式的传承不可阻挡;家长更需要国民性的改造。
  现场讨论
  讨论1:不同意观点,认为“望子成龙”认为是父母和子女联系的纽带。之所以要让孩子好好学习,是为了实现社会分层间的流动。当代社会生活压力大,要通过学习的方式来追求好的生活。
  讨论2:中国人“爱着急”,中国人是实用主义的,缺少理性和信仰,这种“急切”的心理循环下去,压力大,生活的不好。
  
  7.罗祖兵:《“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教育及其制度建构》
  发言人主要观点:国民性的问题原因在制度不在教育。国民性来自nationality,应该翻译为民族性:一个国家不存在了,但是民族依然存在。
  
  8.李玉芳 胡巧巧:《试论国民性的现代化改造》
  发言人主要观点:国民性改造是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性的反思,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本文以现代化背景下,结合我国国民性改造的经验,探索国民性现代化改造的途径,实现国民性的现代化改造。存在的困惑:什么是国民性?有政治层面,文化层面,道德层面,应该从哪个层面综合的讨论国民性?概念很重要,否则无法谈措施,如何改造?国民性如何改造?教育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教育中那些问题阻碍了当今国民性的形成?
  
  9.刘 晖 汤晓蒙 张 勇:《论教育信仰对中国国民性的形塑》
  发言人主要观点:在强调社会化时多强调个体化。当今教育强调全面发展,但实际操作中只强调考试和成绩。国民性的深度和高度。国民性和宗教问题,外国人对中国感到奇怪: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只顾自己,不顾公共地区。首先是宗教问题,犹太人、希伯来人的宗教对他们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第二个是制度问题及其和宗教的关系。发展的较好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新教国家,可见宗教和制度之间的关系是很深刻的。
                                     
  10.朱天利 等:《教育与中国国民性的扬弃》
  发言人主要观点:从梳理国民性的源起与演进、国民性的定义、国民性的主要特点入手,举要分析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优质特性和劣质特性,并对教育如何把优质特性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把劣质特性抛弃出去、改造出新进行探究。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教育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加强社会、家庭、学校甚至每个个体都要起作用。
  
论坛6:国民性视野下的文化与教育
                              
主持人:冯建军 教授;刘旭东 教授

主持人
发言人主要观点: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从国民性在一个人格结构中是如何形成的角度考虑,另一方面从中国人的国民性的内容是怎么样的来考虑。在转型社会中,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及情感方式等都出现转型,其中包括教育与国民性转型。对国民性的表达,包括从心理学上表现为人格特征,形式化,不谈内容,还有就是从内容上考虑,像鲁迅、胡适等一些人的观点。以下是自由讨论时间。

1.何善平
发言人主要观点:(1)“国民性改造”是个伪命题。改造,一是改变,革命;二是推倒重来。龚自珍的“欲灭其国,先灭其史”,考虑这个国民性改造是否成立。(2)如果国民性改造成立,其合理性在哪?国民性是一个民族的性格,是历史的积淀,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中国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形态、人口结构,对中国人国民性有无影响。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方式影响一个国家的国民性。任何一种国民性只要使人民过的舒服、快乐幸福,就是好的。(3)国民性是民族的、差异的、平等的。国民性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各国的国民性都是平等的,但是有差异的。国民性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适用于国民性发展一词。 “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4)国民性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国民性要道法自然,顺其自然。符合本民族的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世界趋势。顺势而为,不能违背规律,不能抛弃民族性的东西,更不能盲目西化。
现场问答
问:强调民族平等,怎么解释我们强调的“先进文化”?
答:首先,先进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现实中讨论的“先进文化”通常指政治文化。讨论平等也是在一个标准上判断的。差异是绝对的,平等是相对的。优劣是一种价值观的判断。
问:曾经国民性的判断标准西化,现在是不是有放大国学思想的作用?如何处理国学中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答:儒家思想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根本,儒家思想有其保守性,但是也有其先进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物质的先进性不能表达精神的先进性。

2.赵彦俊
发言人主要观点:教育的价值是从政治中析出来的,作为一个学者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可人云亦云。国民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把其细化,有些国民性是变化的,如“愚忠愚孝”,在远古时期是好的,但在现在则是贬义的。因此国民性必须要细化,是贬义的或是褒义的,必须分清楚,这才能为未来的教育打好基础。
民族文化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和糟粕之分。如天葬,在其本民族看来是一种仪式,是民族优秀文化,但对于汉民族而言,则非如此。不能以物质的丰富性来定位文化的优良。
现场问答
问:从古代强调儒家思想,对国民性留下一些劣根,中国的国民性正在以西方的价值判断而不断变化。“只要学了道德经,社会就会和谐了”这种夸大国学的观点,在回归本土的时候,是否放大了国学的作用?
答: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其根本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有其不好的地方,当然更有优秀的地方,国民性都有存在。“锻造”一词用于国民性是否贴切?国民性是一个民族独特的东西,有一种性是人性,可以超越国民性,国民性当中还有很多是一致的。国民性与人性的有无,超越了国民性与人性的公民性的东西。
问:国民性其实有共通的东西,有没有一种人性可以超越国民性?
答:人性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物的,二是道德和伦理的、三是哲学的。这个人性是哪个方面的?国民性共性是大大超于其差异性的。人性太过复杂,可以用社会性一次来代替,教育异化,权力意识,从君主制,能不能发展出一种权力意识,从权力制约,如相权制约君权,能不能发展出中国自己的民主?

3.明庆华
发言人主要观点:用人性太复杂了,更喜欢用社会性,社会性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如文化变迁。而文化变迁在不同国家,其文化内涵又不同,教育不要把自己抬的过高,只要不做坏事,就是做好事了。教育管理的行政化、政治化,教育到今天已经异化了,大多的老师在搞科研,评优,没有人专心搞教学,没有人去关心学生,今天的教育对我们未来的学生是有害的。教育很难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因,即便是有动因,也是很漫长的。教育应该以生为本。

4.董树梅:《文化自觉与教育信念——教育改造国民性视域下教师素质的提升》
发言人主要观点:文章第一部分是引言,提出问题。教育,国民性改造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教育者何以教育受教育者?这对教育者提出了怎样的素质要求哪?文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论述了教育改造国民性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自觉,二是教育信念。文章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教育改造国民性视域下教师素质的提升策略,包括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师德的培养,教师的自觉等方面。
教育者也是有国民性的,教育者由谁来教?由此问题提炼出两个问题即教师必须有教育自觉和教育理想。国民性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基于自己的思考本人认为国民性是存在的,在今天讨论时,国民性应该是个中性词,既有优秀的,也有劣根性。国民的劣根性是存在的,因此国民性改造是需要的。教师应如何参与到国民性改造,就是教师必须要有教育理想和自觉。

5.邵忠祥
发言人主要观点:国民性的形成与国家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民族文化的根很浅,容易西化。现在的高校里,学生传统文化底子差,我们在课程中能不能贯穿民族传统文化,并考虑如何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探讨国民性的养成。
现场问答
问:民族传统文化中不乏优秀的地方,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仅要有国际化的视角,更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答:对于国人容易西化问题,关键是要学好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取西方文化之精华,并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6.王志:《论传统文化对国民性改造的教育启示——重识五四文化启蒙运动》
发言人主要观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鸦片战争,乃至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建国、文革、改革开放,一直都被认为是阻碍,这是受一股强势的“救亡压倒启蒙”却又认为“启蒙是唯一出路”的五四“反传统倡西学”的情绪。回看历史,这样的思想既不全面也不深入,甚至导致了很多的价值混乱和文化本身的断层。直到李泽厚基于美学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才使中国人找到了心身寄托的地方。但是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深入,我们应该如何站在什么角度来实现国民性改造?
现场评论
国家通过政治这种形式使我们国家利于组织,怎样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国民性的改造。文化断层,怎样从民族文化中找到我们的精神之歌,在文化断层中我们丧失了很多东西。我们无法通过强制的教育或形式使教育回到传统文化之中,而更应该积极吸收中西方优秀文化。

7.金生鈜:
发言人主要观点:国家是指国土或政治层面的,它是为政治服务的,与个体系统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民族是一个更大的包含精神、情结的共同体。民族和国家是两个概念,不能等同。在国民性形成和改造中,教育仅仅可能起到一部分作用,而我们在国家中所生活的方式等是影响国民性的本质因素。那么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才能适合国民性的改造。
我们试图通过封闭的方式来保留我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世界是开放的,我们要走向世界,走向自然,打开自己,才能构建出饱满的自我。我们要用前人伟大的经验面对现代社会的改造。国民性只有在开放中才能常青;国民性只有在消除的时候才能有结果,国民性要融入到世界趋势中,融入到现代性中去。
刘旭东:我们创造什么样的方式将人联系在一起,除了自然关系还有社会关系,教育是不是实现人和人之间连接的途径哪。但同时可能又是一把双刃剑,在一方面可以开拓人的视野,另一方面可能也会束缚人的思想。
冯建军:国民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性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处理国民性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调国民性而排斥西方的东西。我们是中国人,但我们更是现代人。如果走向封闭,结果只会是衰落。个人生活不断模糊了国家边界。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可能将不复存在了,世界公民取代国家公民。
主持人总结
在讨论中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国民性怎样变化怎样发展哪    金老师的观点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如果当外在条件都消除的时候,国民性是否还存在?

论坛7:国民性与人的发展

主持人:孙振东教授;蔡春教授

1.曹永国:《公民教育:提高觉悟抑或转变身份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围绕六个问题阐述了对该论题的理解:1,为什么谈“公民教育”这个问题,回顾以往先辈怎样谈论的这个问题。2,公民性,民族性,共同性概念辨析。3,国民性的构成,关系到国民性的实践问题。4,教育国民性的限度问题。5,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作为一个世界人,二者关系如何处理,国民性容易狭隘,国民性身份问题。6,当前教育环境下,关于国民性,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即如何培养一个健全的公民?发言人自身立场:教育要培养学生如何去批判如何去反思,如何去落实学生的教育问题。

2.吴元发:《超越国民性:教育的人性旨归》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指出,对于国民性这一概念的界定,中国有中国的国民性,国外有国外的国民性,因此要追溯国民性的上位概念,就是“人的本性或人的自然”,那么国民性就无国界了,可以无限推广;同时改造人的国民性需要“人的本性”做指导,因此谈国民性应该是超越国民性,其旨归应该为“人”,如果没有超越于国民性的具象概念,就会带来危险。
现场问答
问:既然要超越国民性,那用什么方法来超越,如果超越到一定高度,如“人性”,那么就不存在国民性了,因此,如何把握超越这个度?
答:只能无限关切“人性”这个问题,这样不断追问,就不会受到政治等外在因素的限制。
问:国民性问题是不是教育的本质问题?怎样去协调教育的自然目的和教育的非自然目的?或者说国民性培养是不是教育要承担的必要问题。
答:如果没有对“人性”的关切,就会迷失方向。
问:政治的意图与国民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超越国民性,如何去改变?
答:大家要积极思考,很多问题不一定要老师来解答。国民性改造的问题其实就涉及到一个标准问题,现代化过程中涉及到文化等因素的差异,这关乎到国民性的相对性,那么国民性改造中的唯一标准又该怎么界定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3.肖绍明:《教育的国民性发展以及改造》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首先指出国民性的提出有三个层次的进展,涉及到文化根基问题,而国民性改造涉及到价值取向问题,换言之,国民性的改造其实就是国体的改造。发言人接着谈到国民性改造里最核心的问题是“自由,”自由的核心“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对话教育问题,言论自由最根本的就是讲道理,用语言来进行论证,这也关乎到话语民主问题。发言人最后提出一个问题:社会正义里是否有一个和国民性相对应的价值观?
现场问答
问:实现国民性的条件?
答:国民性更多是一个事实,国民性的价值取向就是个人的解放,国民性是一个事实性概念。
问:国民性的“国”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国”值得我们去献身,去拥有?
答:“国”就是一个家。在国家里建立一个抽象的共同体,博朗特认为,“国”就是一个公共空间。国家还是有一个普适的价值在里面,国家有一个创造性。
现场点评
国民性作为一个事实,可是这个事实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描述,谈的很多是国民性所依赖的材料,如果抛开历史文化传统来谈国民性改造问题,却缺少了一些东西。答:我把国民性放在中国现代性这个大背景下,语境是合理的;国民性的改造带有价值取向,国民性教育已经混乱了,导致了国民性价值性的缺失更严重。教育的趋同性在整个教育体制内裹同了人的思想自由。

4.司成勇:《“人的教育”辨》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首先提出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研究国民性?国民性与人性关系是什么?国民性的特征是什么?国民性是不是还有伦理性的问题在里面,和伦理,道德有密切的关系吗?国民性还有民族性的特征吗?国民性的种类有哪些?(有传统的国民性或者现代的国民性,从性质上讲有先进的国民性和落后的国民性吗?)发言人接着指出国民性是在一定时空场域中生活的人民表现出来的精神性。研究国民性的意义和目的在于认识你自己,继承我们民族的国民性,批判不良的国民性和锻造国民性。国民性与人性的关系就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最后发言人谈到了国民性锻造,认为要继承国民性的先进文化,批判国民性的落后文化,学习他国先进的国民性,走向人性化是锻造国民性的旨归。
现场问答
问:“潜规则”能上升到国民性吗?
答:“潜规则”这说法能不能上升到国民性还不确定;人性和人的发展是相关的。

5.金生鈜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认为,在今天的语境中,讨论国民,国民性,有一种隐藏的问题。“国民”这个词不能翻译,“国”是制度的政治建构,国民性是一种文化共同体,“nationality”严格翻译是民族性,而不是国民性,民族是由不同的群体形成的语言,道德,文化共同体。在谈国民性改造之前,可以回想前面所提到的这样一个主题。发言人接着指出,国民性概念是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和民族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新的概念,是20世纪初出现的。国民性的概念有局限性,没有摆脱国家意识,这个概念天然就有具有缺陷性。今天这个时代,正处于一个强大的国家主义的政治格局下,强调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涉及到一个政治怎么把人们相互联系起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人当做一个什么人,从而确定国家与人的关系?为什么拒绝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公共意识,享有公民权利的人。公民把自己的思想都表现在公共领域去了,公共领域是个性得以发扬的唯一的场域,在这里既表现了自我,也表现了公共情怀。以公民去想象教育要培养的人,
现场问答
问:自由主义被批判,怎么看?
答:政治和教育有一点是非常想通的,就是德性,蕴含的优良品性得以发挥,政治是创造人的美好生活的公共形式,在这一形式中,促进人的优秀。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不能参加生活缺乏公共生活教化的人是白痴。离开公共生活,人性没办法优秀。杜威,通过一个社会共同体来完善人性。
问:公民生活中,能实现最高的德性吗?
答:德性这个词是指一个人全部的精神的一种丰满,里面包含了完整的结构,理智的,情感的,欲念的,理智德性需要公共生活,我认为国民性改造是必要的,教育如何塑造人的公共精神。
问:哲学都追求形而上的高度,教育要追求的是形而下,共同体如何形成?国家的公民,其属性如何厘定?
答:共同体有两种,国家共同体和人类共同体。国家是很重要的共同体,每个人通过国家获得人性的自由和尊严。爱国主义就是乡土之爱,语言之爱,作为一个人的核心认同,自我认同,国家认同,天下认同,这三种认同如何统一

6.戴大明:《易学视域下的国民性研究》
发言人主要观点:我们的国民性非常独特,从易学太极阴阳来看,阴与阳只有性质的不同,没有价值的高低。教育近百年来失去了文化自觉,失去了文化自信。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相反的文化。中国是先综合后具体,西方是先具体后综合。中国教育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之根,究其原因是对国民性了解不够。因此,要坚持两个坚定,教育的方式就是坚定不移的回头看,学习东方古籍文化;坚定不移的学习西方优秀科技文化。
现场问答
问:东西方国民性差异为何那么大?
答:自然形成的,从地域上来解释。追问:举了餐饮习惯的例子。
问:国民性的阴性是指什么?国民性的阴性和文化的阴性的关系?
答:阴性就是指思维更理性,阳性更感性,表现在国民性上就是指思维的一种取向。阴阳就是天地最大的道理。
问:如何学习东方古代文化?怎样落于实践,怎样具体化?
答:标准是有,但是见不见效却是其次。读书要读进去,要自己去悟。
问:阴和阳怎么把握?除开阴和阳之外还存在第三者吗?
答:不能清晰的界定,本身就是对立而存在;阴阳之外没有中间概念的存在。

7.杨清溪、柳海民:《从臣民到公民:中国基础教育国民性养成倾向的批判与反思》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首先阐述了历史上的基础教育在国民性养成问题上存在三种典型的倾向,即臣民倾向、人民倾向与公民倾向。然后阐述了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在国民性养成方面应秉持反对臣民倾向、批判人民倾向、提倡公民倾向的立场。最后,转向公民倾向下基础教育国民性养成的实践策略的探讨,主要包括:(1)打造注重公民品质培养的社会氛围(2)培养具有公民教育能力的师资(3)培养具有公民教育能力的师资。

主持人总结
讨论了两个主题:辨析国民性;国民性与人的发展。不过在国民性与人的发展方面,在人的发展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展开。

论坛8:历史变迁中的教育与国民性

主持人:康永久 教授;何齐宗 教授

1.胡萨:《国民性教育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如何实现--基于价值现象学视角的思考》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首先指出国家认同作为国民性教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传统,21世纪的今天,面对全球化的时代的挑战,教育学研究探究教育是如何实现国家认同具有现实意义。国家认同在其根本性质一种价值认同,舍勒以现象学的方式提出了关于价值特征性质的全新理解,这位我们深刻理解国家认同的发生原理和机制,以及中小学基础教育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国家认同提供理论依据。
现场问答
问:对少数民族来说如何处理不同语言的问题,国家认同中的国家指的是什么。
答:反对从本质主义定义国家,对国际的定义有待商榷希望探讨。先有国家后有民族。语言认同了不一定会产生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可能是由于许多共同的利益来进行的。还有其他的认同。国家如果是政治意义上的国家,那么国家认同就会出现问题。这样学校教育就会很尴尬。这样教育也是改变不了国民性的。希望搞原点儒学。香港新加坡的国民性教育就搞的比较好,就是因为原点儒学搞的好。

2.康永久:《先验的社会性与家国认同初级社会化的现象学考察》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首先指出先验善意帮助我们在自我和不断后退的物自体之间建构了家、家乡和祖国。这种原初的家国认同本身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产物,而是一种对意义的直观。初级社会化过程就在有着这样一种精神氛围的初级群体中展开,其核心并不是让儿童接受世俗的知识观念与社会规范,而是建构人们的自我观念、家国观念乃至其他基础性的道德观念,并引导儿童借助先验的善意参与亲密关系共同体的再造。随着原初的主体间际的世界大量涌现并不断分化为一种差序结构甚至等级制的社会,或者不断分化为一种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多元化的松散体系,现实的家国认同问题日益突出。但传统的国家认同经常只能在一个存在实质性善意的非常有限的圈子内进行,真正的国民只限于统治者自身及其家臣。只有凭借某种形式理性或宪政秩序,人们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民族国家的真正国民。而涂尔干理论的不足,就在它不相信个人借助先验的社会性与世俗经验觉知世界的能力和社会本身的符号性质,总是片面强调道德实在、道德科学和道德教育。
现场问答
问:你说人一出生是善意的,但是出生时哭,他们对世界是恐惧的。怎么解释?
答:我所说的世界不是物质的世界,而是人们构建的真实的世界。康德的。。。
问:什么是国家认同?前提前提性的问题,应不应该有国家认同?有没有国家认同?
答:国家认同不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每个人心里边都有家国认同。
国家认同与家国认同不一样,国民性很大。只有成为一个公民,才能成为一个国民。国民是以认同为界定的,不能以国籍为标准。
问:家、国、社会会是有很大区别的,怎样把他们联系起来的?
答:主要是为了逻辑上的简明。      

3.尹建锋:《创新人才教育与教育民主体制》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首先指出当前我国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整体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个问题的出现,有学校内部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与学校外部因素存在着必然联系,由行政主导下的教育体制在导向上偏离了教育本质。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单调和僵化的教育体制,已经极大地损害了学校教育的本来价值目标的实现。如何祛除这种弊端,探索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路线,其指向是:建设教育的民主体制。
现场问答
问:如何判断道德是否滑坡。
答:问题的研究需要确定前提,如果道德没有问题,那为何有研究的必要。

4.刘楠:《鲁迅的立人思想及其践行——基于鲁迅的家庭教育观》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首先提出立人思想是鲁迅教育观的核心所在,指出确立人的合理位序、改变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尊重人的内在秉性构成了鲁迅立人思想的基本要义;聚焦家庭场域,理解、指导和解放是鲁迅立人思想践行的指导原则;儿童读物的“有益”和“有味”是鲁迅立人思想践行的重要路径,而孕育精神界战士和经由立人而至立人国则是鲁迅立人思想之于现实的重要启示。

现场问答
问:鲁迅强调个人,个人性与公共性的平衡点如何。
答:立人作为思想核心。其内涵兼具个任性和社会性,自觉达成平衡。
问:当代人类的儿童观和鲁迅已有区别,文中尚未区分不同之处,与教育现实互动不足。
答:三大原则:理解治疗和解放,背景情感化,达到培养的目标。但过度的解放导致问题产生,对于理解的理解产生问题。
问:校方为什么总是对学生的了解放在课堂之前,为何放于教育过程之外。我们的教育学不一定建立于心理学,对心理学的理解如何。
答:心理学建立在动物的研究之上,并非研究人的心理,儿童的心理究竟如何,应该取决于我们的意向性。
问:文章的合法性如何。
答:文章的研究不可只见文本,古人云,听其言,观其行。鲁迅的文章及相关文章要在某标准的参照下比较。比如回忆录等。

5.蒙泽察:《教育与国民性话题:历史纠葛与现代性使命》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首先指出在中国特殊的历史境遇下,国民性话题从起源到发展更多指的是国民“劣根性”的描述、批判和改造。由于启蒙者、改造者和继承者之间存在先天的区隔和后天的断裂,经过屈辱的被启蒙与撕裂的改造实践,并没有因此而消解,大部分“劣根性”却依旧鲜活地扎根在社会深处,就像一个历史“臭蛋”一样压在每一中国人的心头上。教育与国民性话题在历史纠葛与社会变迁的现代化的虚妄困局中,探究教育与人、社会和文化的错综复杂的区隔与错位的关系,实现从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改造到“树人”的现代性使命转变,教育需剥离“蛋壳”寻求究竟是怎样的“臭味”最终以“去味”。
现场问答
问:质疑的典型观点举例说明,其观点命题是否成立。
答:发言人简单说明相关文章的观点,社会现象的追问之下,劣根性并未消解。历史摆在面前,曾经改革很是轰轰烈烈。与会者指出中国国民性研究在整体上式发展的,总体上肯定的东西多一些。尽管国民劣根性个案可以列出很多,这并不可以否定国民性的总体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会议简报(三)
论坛1:国民性辨析及教育学思考
主持人:周兴国 教授

1.郭辉:《国民性的生态学意蕴》
发言人主要观点:主要以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从国民性的生态学基本逻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构成的复和生态环境对国民性的作用机理,国民性的演变机制及其动力系统等三个方面研究了生态学视域下国民性的意蕴及其演变范式。最后,他强调通过调控国民性,主动改造国民性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推进其正向演变,来实现国家生态系统的良性演化和正向演替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是真正实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统一的有效路径。
现场问答
问:日本和中国国民性有何差异?
答:有差异,因为国民性包括民族性,受不同环境的影响,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性。

2.柳谦
发言人主要观点:首先提出国民性是什么?国民性好坏的标准由谁来制定,是否合理,可能改造吗?教育在国民性的发展中要怎么做才能实现,只能看影响力,国民性的发展是受国家制度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实证调研很难,南北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契约论者的观点:契约论认为国家本质上类似一种契约,是由其成员让渡自己的权利而共同建立起来的;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所有成员的权益。国家的合法性需要得到国民的认可。国民应该具备自主、平等、理性、团结等品质。从契约论的观点联系到今天的国民教育,提出今天的国民教育应该以学生的个人认同为出发点,即主观愿望和教育事实相结合,要着重法制与理性精神的培养,立足传统文化,以班集体为载体,培养新一代国民。
现场问答
问:国民性的标准是什么?哪些国民性是可以教育的?
答:国民性是动态变化的,可以从国民性的共性中抽离出来进行教育。

3.龙宝新
发言人主要观点:新旧国民性产生冲突;国民性是可以塑造的和可以改造的。国民性具有二元性,比如个性和社会性。教育应该启蒙国民性的优良性方面,成为教育国民性的专业领域。
现场评论
国民性优良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拿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国民性来看待中国的国民性是否正确?很显然,这是不准确的!探究其根源,国民性的优良评判标准根本上是应从一个国家中社会生产力方式来决定的!

4.王卫华:《教育:涵养孩子的敬畏之心》
发言人主要观点:一个时代国民性的总体特征是否和时代发展、国情发展相适应是一个参照标准。公民权利的缺失与公民责任的缺位:首先,从社会上“霸王条款”引入到权利的缺失,中国公民的众多权利缺失!其次,很多人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没有权利,就相应地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没有责任。公立的教育导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利己主义者凡事只关心自己,从不关心其他人。教育过程中孩子受到过度的竞争环境影响是一个原因。教育应引导孩子重拾敬畏之心:要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意愿与能力。
现场问答
问:孩子如果没有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教师应该怎样准备?
答:卢梭的自然后果教育法,让孩子接受不承担责任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5.付蕙灵:《论国民性与教育目的》
发言人主要观点:从国际和国内背景出发,主要论述国民性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认为国民性的核心内涵是爱国、自尊、民主;国民性的主要特征是稳定性、生成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国”与“民”统一。其次,详细剖析了国民性与教育目的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关系。最后,探寻了国民性视域下的教育目的应当在突出“国”和“民”特色的基础上协调好“国”“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国”“民”一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人”。

    现场点评
国民性虽然是动态发展的,不能认为国民性“什么都是国民性,什么也不是国民性”,国民性也是有一定标准的。

6.杨亮英
发言人主要观点:提出生态环境与国民性是如何互动的?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人?国民性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关系到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次,学校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虽然学校教育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其缺陷性也很明显,应该主要依靠大教育来培养国民性。再次,如何协调民族文化与国民性教育的培养?
现场点评
所有的观点应该在理性与逻辑的基础上,运用确凿的证据进行逻辑论证。

7.张勇
发言人主要观点:谈古代的国民性不能从名著来探讨,应该从现实社会来探讨。生产力对国民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决定的作用。生产发展了,人们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道德的发展。生产力不是唯一的因素,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特别是发挥教育的塑造作用。
现场评论
以上观点基本准确,考虑国民性时要兼顾考虑民族性。

8.王超
发言人主要观点:国民性与民族性比较混淆。国民性是一个政治概念,教育虽然不能改造国民性,但是还是能够培养国民性。教育培养国民性的起点应从每个国家特殊情况来看待。最终看来,教育还是能够培养国民性的!
现场评论
到底是国家高于个人还是个人高于国家,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互动的、平等的关系,但是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国家与个人是不平等的。
   
论坛2:教育与国民性的比较研究
主持人:侯怀银 教授;刘黎明 教授

1.马壮
作为教育人,教师对国民性的培养责无旁贷。主流的价值观念是善的,真的。国民性要走向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西方的理性思考方式和东方感性的思考方式两者一定会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国民性应该在多元的基础上,寻求一个黄金分割点,包容东西方。对国民性改造依然充满希望。
现场点评
我们国家引进国民性概念,是为了当时社会政治的改良。为了“立人”,批判其劣根性。当代国民性到底是什么?国民性应理解为国民素质,具性的国民性应该是个体的人格。国民性概念可以立足多学科立场,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国民性,其应该具有独特的视角。国民基本品性:人,带有社会本位的色彩。国民只是一个角色,其本体依旧是人。这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他们都是研究其现在国民的基本状态,是实然的理解国民性。而教育学是实然与应然的结合,不是解释而是改造。他对人的研究是为了最终对人的改变。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国民性教育的缺失,特别是人性化的涵养是薄弱的。

2.刘黎明:国民性是否能超越政治,超越意识形态的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义务阶段的历史教育教学,其人文性更接近人文本质。历史教育已经沦为政治教育的平台,(我个人觉得,历史本来就是人为的)。对于中国公民教育是否存在的问题,公民教育是一个潮流。改变历史教育的困境,应该引进公民教育。求真、批判、民主意识。
卜玉华教授:国民教育与公民教育:有一定的交叉,公民是在西方独特的兴起背景,源于市民的兴起。国民社会是在国家在政治和文化意义上。公民则是法律意义上的关系。公民更强调在公共空间中个体权利。目前还缺乏公共意识;公民有两种类型:权利和义务。当前中国在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中存在着片面强调个人的权利,导致对个人义务的忽略。中国更国民性培养应该是培养新国民。
关于五伦是虽然有合理的,但也有负面。关键是度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所说中的问题其实就是动态的平衡点的把握。市民社会最大伦理是自由、平等、博爱。中国国民性问题还存在着一个关注现实生活,而较少关注未来生活的倾向。
回应:市民教育是一种西方社会发展逻辑的延伸。中国没有公民教育,公民本身就是是西方产物。新国民并不等同公民。中国历来就有平等、平均思想观念。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平等。西方关于公民、自由、平等、民主应结合中国传统具体化。
邓友超:教育与国民性议题的存在着边界和相关小议题。如国民性的养成是哪些因素,教育在多大意义上会影响国民性的养成。国民性存在什么问题?教育是否可以改变国民的劣根性?如果教育可以改变国民性,那么教育应该改变什么东西?教育法律是否需要改革?其改变是否能为国民性改变带来收获?教材是否要改?以及谈到了当前的相关热点问题,如教育现代化的指标问题,教育满意度的测评,立德树人的工程。将立德树人目标与教材结合,不局限于德育。为了立德树人,应该:统筹学段;统筹学科;统筹课程标准(修改课程标准,现行操作性太差,不能引导教学平等),统筹育人资源。迫切需要改革的课程标准。
卜玉华教授:教育在国民性养成中的作用,国民应该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教育的作用不同。国民性养成最重要的阶段是未成年时段。新人就是面对多种价值,善于判断。国民性其实是带有“德”:为人之德,为民之德,处事之德。学段应该具有延续性。立德树人不能限于课程,还应该注重班级改革。班干部轮流,每个人都应该有岗位,有责任意识。班级生活对德性的形成至关重要。课程标准决定应该把握好度。

主持人总结:
今天讨论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问题。1.怎么理解国民性,三个不同阶段的理解不同。作为教育人,国民性的理解应该是怎样?2.影响国民性形成的因素是什么?3.教育与国民性的关系如何理解?4.教育在国民性培育中的作用,不是教育与人,而是教育与国民的关系。5.目前中国国民性怎么评价,检测的标准是什么?6.国民教育与公民教育是什么关系?7.教育与国民性的讨论对教育理论、教育改革实践的影响?(并对上述问题以及现场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回应)

论坛3:国民性与德育

主持人:傅维利 教授;蒋凯 副教授

本次论坛没有采用常规的单人主题发言的形式,主持人傅维利教授让与会者针对昨天的讨论谈自己的感受,在探讨中自然生出今天的话题。总结起来生出下面几个问题:什么是国民性,国民性有什么特征,中西方的国民性的差别及其如何解释,针对国民性中不好的方面如何进行改造,德育如何作为等。
针对上面的问题各位代表各抒己见,讨论很激烈。讨论中并不是每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是对于一些问题的探讨则很有趣,看法也很新颖。
针对中西方的国民性及其差别。有的代表根据自己欧洲的“深度游”的经历,感觉到欧洲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一些特征。他通过对比认为,国民性是有时代性的,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不能笼统得谈。西方人也认为中国人的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是阶段性的。根据上述的逻辑,我们探讨德育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最后他总结道:中国人的国民性是“圆”的,西方人是“方”的,所谓的“方”是指西方人强调制度、法律,中国人的“圆”指中国人强调关系,人情。但是他们也有不好,如人际间缺少沟通,这是由于制度法律这些太“方”的东西导致的。傅维利教授更是从中国文化传统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如像中国的逃票,作弊等在中国人中出现的不良行为,中国古人把这些行为概括为“智慧”“计谋”,而西方人把它概括为“罪过”,在西方会把中国人概括为“阴谋”,是这些行为背后的东西,精神、价值方面的问题。
针对如何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国民性,德育如何作为的问题,这也是大家讨论的多的问题。傅教授认为概括的讲,我们应该把国民性清晰的纳入一个学科体系中来探讨,进行概念界定,这对解决后续的问题很重要。具体地讲应该纳入文化学的范畴。文化又分许多类型。有主流文化,亚文化,大众的文化(现实的文化)。如主流文化中的中央的文件只对体制之内的人起作用,对于体制之外的老百姓是不起作用的。这就导致道德教育很困难。所谓大众的文化,具体到国民性来讲,国民性是大众的,世俗的,朴实的。国民性就是文化系统中一部分,还有一种“大众的文化”我们的国民性应该是指向大众的,他们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以及导致这些产生的外围因素,这都是很重要的问题。研究方法就应该是深入的,田野的方法很重要。可以参照西方的第三方的非盈利性调查机构。我们需要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搞清楚。因此研究国民性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要把目光局限在古代的孔孟身上,那些文化精英身上,应该花些功夫研究现代的世俗文化,这对解决现代的国民性问题很重要。我们的改造的前提是了解现在,而不是埋在过去的故纸堆里。并且认为社会学家们应该做的事情,正他们没有做好,导致教育界的人工作很不好做,不得不替他们做一些事情。这可能是德育难做的原因之一。
此外与会代表们还就国民性讨论产生的原因和德育工作改善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国际化的浪潮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加强,在交流中比较,引起了对国民性的反思。在比较中看出优劣。国民性有遗传的方面有继承的方面,但更多的是教育。所以我们的德育是有空间的,一直以来由于缺乏针对性,缺乏主动性,所以德育不好做。判国民性好坏的标准之一是人性。政府不要确定超过世俗标准的榜样,政府不能主宰社会道德,否则效果不会太好,德育是受物质文明、社会制度的建设、改造、学校教育等多因素影响的。因此需要多管齐下,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社会制度的建设需要及时跟上,学校的德育才能有所作为。

论坛4:国民性改造、养成的实践研究
主持人:刘铁芳 教授;孙杰远教授

1.金心红:《国民奴性的教学塑造及其消解》
发言人主要观点:奴性被认为是中国国民的一种核心劣根性,消除国民奴性是中国许多仁人志士不懈努力的目标,但这一目标至今仍没有实现。国民奴性在现代社会既传承了传统的成分,又因新时代而具有新的特点。国民于自己所表示出的迷茫与自卑、于他人所表现出的关系之上、于自然和社会所表现出的无信仰和泛信仰是国民奴性的现代表征。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学校教育教学内在地具有塑造国民奴性的基因,如专制性的教学内容选择机制、教师权威不可侵犯的教学关系、模式模板化的教学方法都对国民奴性的塑造起着某种促进作用。基于自由学习的教学由于其自由选择的教学内容、学生中心的教学关系、彰显个性的教学方法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尊、自信的品格,是消解学校教育教学塑造国民奴性基因的一种途径,值得积极倡导与实践。并提出了两点建议:
(1)奴性这个词是否正当。面对公众时候,奴性这个词最好反话正说,注意沟通方式。如果用一种批判的方式,反思自己就很难。
(2)题目而言不太像学者的题目。消解不应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基础教育的话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找案例。关系之上是奴性的表现吗,教师要求“压得住场”未必就是奴性。分析案例是不能凭自己的感受分析。

2.崔若峰
发言人主要观点:从历史的视角分析国民性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春秋时期国民的精神气质与现代国民性的比较分析,认为国民性是一个淘汰适应的过程,社会对国民性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现场讨论
针对崔若峰的观点丁道勇教授认为中国人的国民性不是简单的一个“坏”字就可以诠释的,不能通过一两本书如《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中国人的气质》等就总结出中国人的国民性是什么样的。应该从历史的眼光和比较的眼光看待中国人的国民性,因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的国民性是被外国人称赞和学习的。
现场点评
中国民族数千年来长期处于领先地位,鸦片战争之后才落后,美国近两百年来才发展起来。中国人落后的原因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现代国人的国民性主要缺乏凝聚力、团队性、自我约束性等方面,在教育中发扬国人优秀品质的同时注重国人所缺乏的品质的培养。在教育方面应如何选择,这个非常值得我们的思考?

论坛5.现代教育与国民性
主持人:于 伟 教授;庞守兴 教授

庞守兴 教授
提出围绕以下七个议题进行讨论:
1.国民性的翻译及内容(与民族性的区别与联系及少数民族和汉族关系)
2.教育能为国民性做什么,如何把措施具体化
3.国家、社会、家庭之间三者的关系问题
4.具体讨论“教育专业化“的提法是否科学
5.教育问题、国民性问题与制度问题,如何联系三者的关系
6.教育与信仰问题
7.教育的作用具有有限性,但是教育者怎么在有限的作用中改善国民性,即讨论怎么改善教育本身

1.柳海民
教育在形成国民性中起什么作用;在个人成长中起什么作用。但仅这样还不够,还要思考个人能做什么。前提要明确什么是国民性。吉林省委书记多次上书中讲到日本国民性问题,建议像日本要求索赔,目的是让日本人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心理没有进步。由于日本的教育中更没有对战争的反思,没有觉醒,因此没有进步。所以,在明确“国民性”的内涵、特征等是形而上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知道怎么做,从最具体到抽象的角度概括国民性。现在国家要求全体人民形成的国民性体系是“核心价值体系”。全体人民共同给遵循的道德体系就是核心价值体系。西方世界坚持民主、自由、守法,有人把中国人的国民性概括三点:反思、中庸、追求和谐。还有形而下的层面——操作层面,如何修炼好自己的国民性,进而影响、濡化他人的国民性。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先从自己做起。

2.夏剑:《论国民性改造语境下教育的能为与应为——基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发言人主要观点:认为国民性的应纳入到文化范畴,从鸦片战争开始对自己从经济层面和技术层面开始反思,其次维新变法开始的是制度反思,最后进入五四时期开始了文化反思的阶段。现在是否还要接着批判国民性?国民性改造语境分为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在这两个不同的语境中,国民性及国民性改造的内涵、特征是不同的。历史语境下的国民性是贬义的,指的是民族劣根性,国民性改造就是要清除这劣根性。而现实语境下,因历史积淀而形成的贬义的国民性,应当从其历史性、现实性和超越性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审视,让其变成一个中性的分析范畴。而现实语境下的国民性改造也应该在辩证的对待国民性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定位。在这两大语境下,教育的能为与应为是不一样的。历史语境下,教育是国民性改造的重要路径,而其能为与应为都被理想化了。而现实语境下,教育必须定位在国民性改造的时代内涵基础上,开展公民教育、重视传统人文教育和提升国际教育,才是教育的能为与应为。随后提出一点困惑: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实现融合?

3.田遵道:《论国民性发展中的教育作用机制》
发言人主要观点:这次讨论未把“国民性”是什么这个形而上的问题没弄清楚,有什么具体内容、结构、层次,这样会产生很多歧义。类似于“国民性”和“民族性”,但是这样会出现问题,在我国“国民性”是一个政治概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可能会产生民族间的问题。我国的现状形成了多民族融合的现状,但是国民性依然高于民族性。在国民性的发展中教育对国民性的延续和促进国民性的重塑的两种作用。传统文化如何继承,继承那些问题,这都没研究清楚。我们对教育给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教育的作用不一定是按人们的想法进行的。

4.张聪:《私塾、学堂与“一师”:毛泽东反抗教育思想生成中的学校转承》
发言人主要观点:教育基本是学科型教育。在毛泽东反抗教育思想生成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通过私塾、学堂与“一师”间的空间转换,毛泽东在私塾教育中实现了反抗教育思想的生长,在面向学堂的过程中实现了路线转换,并在“一师”深化了反抗教育思想。现在的学生课本中融入了现代的思想、当代的价值观。但是在政治课中更多关注的是知识层面,较少关注思想层面。如果在最黄金的思想期没有抓住时间培养学生的国民性,到了大学为时已晚。

5.姚玉香
发言人主要观点:教育即应该“育智”又“化民”,而当今的教育大多是“育智”很少“化民”,所以当今的教育不是“国民教育”,对“国民性”的养成作用不大。主张把国学纳入教学体系,并且不要求考试,只是对学生进行熏染,使其融入学生的思想中。建议对中小学进行诸如此类的教育。
现场讨论
讨论1:由于我国是应试教育,校本课程可以在小学、初中实施,一旦进入高中就完全进入备战阶段。有的家长开始不愿意送孩子去培训班,但后来就都把孩子送去培训班了。
讨论2:教师也有困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6.孙薇娜
发言人主要观点:知道一个问题但不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关于国民性的问题讨论的我们能做什么,但不知道我们到底能做什么。“民主自由”来自西方,但中国达不到西方民众的程度。如何在更具体的层面引导民众国民性的走向,找出方向之后怎么做。
现场讨论
西方用了约100年的时间完成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达到了今天的程度。而中国从1986年开始普及义务教育,2001年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但是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时间跨越,人的素质未实现跨越。由于时间较短,缺乏历史的积淀,人的素质无法短时间内实现改变,这只能依靠下一代的改变。教育只能告诉受教育者那些事情可做,那些事情不可做,而不能限制实际行动。

7.张小刚
发言人主要观点:国民性文化和之前理解的文化相区别,属于文化范畴。第一,规训期。第二,技术性。第三,功利性。第四,重复性。第五,竞争性。首先,理解同情现实;其次,平和的心态,推己及人。

8.杨清溪
发言人主要观点:“刻板印象”与“国民性”性质一样,可用于区分自己与他人。探讨“国民性”的意义在哪,是用于区分还是其他什么。
现场讨论
讨论1: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差别,“国民性”可能是个复数的词语,不只具有单一的意义。
讨论2:李伟:不但反思“国民性”用的意义和语境。1.“国民性”是有不同层次的词,内部有层次结构。2.语境的区别:历史的语境还是现实的语境。3.比较语境:内部比较和外部比较。4.理论的立场: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立场,教育学和社会学、经济学的立场不同,不能忘记教育学者的特质。5.国民性形成的机制问题。更多的是濡化、集体意识或无意识,易受所处环境的影响。6.个性的影响:有不同的出发点。
荣格认为智力发展的不同纬度。自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发展。推及到国家的发展,国家的“自我意识”无法发展。分为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自己知道,别人知道,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以及自己不知别人也不知四个纬度。
国民性的形成既然是稳定长期形成的。是否要更加注重环境和氛围的改造。

9.周霖
发言人主要观点:这个主题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回应,也符合西南多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不必把“国民性”的概念想的过于抽象。认为可以“民族性”代替“国民性”。在藏区问题:1.正规的学校教育能否敌过寺庙教育?2.学校组织能否战胜宗教、家庭和社会习俗的力量?3.民族地区双语学校的加强,时候会滑向民族主义?4.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主义是否会影响内地学生?5.保护民族文化的人都是农牧地区的学生?
现场讨论
发达社会和落后社会。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宗教给人以信仰和约束,有时不必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有时世俗教育也要向宗教教育学习,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改变人的意识。

10.曹雁飞
发言人主要观点:能否围绕现有的国民的优良品性思考教育能做什么?

论坛6:国民性视野下的文化与教育

主持人:冯建军 教授;刘旭东教授

1.顾尔伙:《“克智”辩证实践:作为一项公共教育活动》
发言人主要观点:(1)内涵:口头论辩;(2)克智实践的公共教育特性;(3)克智论辩实践对民族性格的塑造;(4)论辩实践与公共生活建设的思考。

2.胡志军:《国民性视野下的文化有哪些》
发言人主要观点:(1)从民间的通俗文艺作品考察国民性  如山海经 水浒 杨家将 传达了对鬼神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2)从民间的风俗文化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汉化经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摧残;(3)思想教育文化  对文化的取舍去糟粕取精华  重编经典 如三字经 弟子规;(4)官场文化  现今官场文化十分糟糕  对社会风气产生消极影响  反映在教育和学校里,家长要求老师给孩子安排“官衔”;(5)学校文化  50 60 年代以政治运动为主  80年代以知识学习为主  不讲发展人,只讲知识。
现场讨论
讨论1:偶尔的现象不能上升到文化。从几个角度来探讨文化对国民性的影响,但是,没有价值判断,如什么样的国民性视野下的什么样的文化。
讨论2:国民 族民 家民
国民 这个视野能不能存在?离开国家这个体制,国民性就不存在。
讨论3:在中国来谈,默认是指中国
讨论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个国家,来谈国民性。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是冲突的,国家有一定的主流文化,但是民族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家族,家长的思想理念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3.叶苗
四次国民性反思 (1) 鸦片战争时期反思 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失败以后对制度的反思  维新变法  (3)五四运动 价值反思当代的国民性体现的是国民性的不自信。不应该说改造,应该说是指导性成长。
现场讨论
讨论1:谁来指导? 民族的知识分子,文化的精英。民族自尊与自信。中国知识分子能否承担起个性化教育?或者说培养个性的使命?
讨论2:慎独与制度,都不可能培养正义感。
讨论3:人人都遵守规则,社会就无聊了。“坏世界”:正因为这个世界是坏的,所以人才要改造世界。向死而生。追求是好的,现实是坏。正因为现实是坏的,所以才需要有追求。

4.张乐
发言人主要观点:在概念上谈国民性,从国家和民族两个方面来谈。国民性最终要同归到人性上。制度与文化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讨论1:一个三岁的小孩和一个三十岁的成人,有什么性质上的区别?
讨论2:国民性无论是从动态上还是静态上,都是变化发展的。学校教育是优质文化,把社会文化中的优质部分传递到学生身上。通过学生走上社会,来改造社会文化。
讨论3:原理,是从本质上来谈,谈抽象的东西。学校里面不会专门来谈国民性。原理要超越具体的现实实际来谈抽象的概念。
讨论4:讨论问题两部分:什么是国民性?怎么来改造?总体的论文写作都显示的是演绎的写作方法,缺乏从历史事件中总结国民性。研究方法上存在过度的阐述,缺乏概括水平。揭示了当今学术中的一个问题,过度引用而没有一定的总结评价。

5.王志
发言人主要观点:突破国民性走向人性,那么教育的走向空间是什么?人类精神文明的教育,来达到对人性的认识。具体到师德,慎独对师德的实践影响。教育与生活的脱离,二者践行两套不同的标准。通过一个可为的空间,教育给社会带来变革。教育在这个狭窄的领域做一定的努力,来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讨论1.国民性何以走向人性?虽然当今提倡普适性,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现实生活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始终消除不了。
讨论2:关系不是劣根,是人脉,是生产力。具体的问题讨论,应在具体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中讨论。
讨论3:文化和文化化
讨论4:教育,作为一个主要的存在主体,但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教育需要,要创造文化氛围,来一步步引导国民性的发展。教育的适应性,教育不能只谈适应,在实践中,通过教育的超越性来引领。

论坛7:国民性与人的发展
主持人:孙振东 教授;蔡 春教授

1.戴大明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认为易经包含中国人的智慧,太极地球图,把地球看做一个太极。外证需要内证来弥补,引申为中西方思维方式。
现场问答
问:近代对西方文明的刻板印象,两条路线。
答:双西文明。西方的宗教为阳,一神教。东方的宗教为阴,多神教。
问:什么是无中生有?
答:海尔总裁案例。
问:用结果解释原因。易经看待一切事物。西学和中学的问题只在某个时期是问题。阴阳如何定,看似拒绝学术探讨。
答:书没看过没有发言权。主义压过理论,是演绎思维,能解释和预见问题。
讨论:真正的关注国民性的一种表现。年龄的积淀,需要中国的古典哲学。

2.付迪:《我国当代国民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基于〈中小学生守则〉的反思》
发言人主要观点:发言人以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人入手,指出当代国民教育要培养的人具有三层内涵,即具有独立完整人格的主体,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具有民族精神的国民,并且认为这三层重要性依次上升,即将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文化人”转变。接着发言人试图从国民教育培养的人的三重身份出发,通过对我国《中小学生守则》进行话语文本分析,思考当代国民教育的应然与实然状态。就独立完整人格的培养而言,修订后的《中小学生守则》开始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力与责任,但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表述,都是站在成人、集体利益的角度,忽视了儿童作为主体的存在;就合格的公民培养而言,我国《中小学生守则》更多的是告诫学生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缺乏引导学生怎么做等问题,如此培养出来的人与合格公民应有的素养还有离;就具有民族精神的国民培养而言,认为《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但青少年并非如守则中那样仁爱、诚信、勤劳、有责任感,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后的结果发人深思
现场讨论
提出几点建议,方法上需要下功夫。守则思路很好,校训内涵。公民处于国民之上,某些学者认为。谁制定的,根据是什么,如何出台的,效果如何?

3.蒙石荣:《规训教育:奴性的再生产》
发言人主要观点:奴性的本质是一种依附性人格。它根源于长期的封建礼治文化浸染,是国民性劣根性改造的重要内容。奴性并没有随封建专制制度的废除而消除,仍存在于当今的社会中。在现代,礼治文化借助于规训教育继续实现奴性的再生产。而规训教育对奴性的再生产方式主要包括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检查(考试)。
现场问答
问:守规则和被规训的边界问题。
答:外在目的。
问:摆脱奴性有什么想法
问:摘要问题。一些建议。

4.刘德华
发言人主要观点:鲁迅弃医从文,科学教育能否改造。孔子的对话,没有逻辑推理,不像苏格拉底。缺少追究真理的精神
现场问答
问:鲁迅弃医从文到底意味着什么?从国民性角度考虑。科学与人文、宗教是有的区别的。不像宗教的神秘,文学的飘渺。
问:为什么没有科学?
答:专制、科学文化不发达。蔡:纯粹的、抽象的数学不发达。我们缺少的是人文精神。
问:什么是科学
现场讨论
讨论1:夸大了中西方的区别。都是从自然走向人自身。表述方式的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区别。伦理学和论理学
讨论2: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社会放大国民劣根性,宣扬正能量。公民与国民关系。文化精神具有独立性,受生产方式影响。国民性是一个现实问题。学术就是发表不同的观点,听到不同的声音。

论坛8.历史变迁中的教育与国民性

主持人:康永久教授;何齐宗教授

1.李虎林:《国民性变迁与教育》
发言人主要观点:首先对国民性以及国民性变迁的含义进行了分析,继而从经济与社会制度对国民性变迁的推动与教育,文化对国民性变迁的推动与教育两个方面对国民性变迁的动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经济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变迁是推动国民性变迁的根本因素,文化是更为直接的因素。教育既是经济与社会制度推动国民性变迁的重要机制,又是文化推动国民性变迁的主要途径。最后,发言人从国民性弱点的淘汰、国民性精华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以及国民新人格品质生成三个方面探讨了国民性变迁过程与教育的关系,指出国民性变迁过程的实现必须以教育为其条件。
现场问答
问:对社会的理解如何。
答:对于社会、环境的理解,如果以物的角度理解有失偏颇。杜威对于环境的理解,区别于当前我们当前的理解。,不应将社会作为物单纯理解,因为目前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与人本身没有关系。否则解决解决问题只能等待事物自身首先需要发展好,实际上我们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2.乌兰 白红梅:《教育词源透视中国教育传统与国民性》
发言人主要观点:首先指出对中国国民性的研究成果繁多,但大多是从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着手研究,很少从教育视角论及此题。而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中作用自不待言。人的认知活动与人的词汇活动,常常是互为表里、互相影响的。在漫长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先民将认知活动与词汇活动结合起来,将活动和观念融于词汇的创建活动中。正是在这些词汇的构件中,保留或透露了古人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观念,因此,如果我们要认真研究国民性问题,需要追溯教育的词源涵义和国民性的内在关联。文中运用词源分析法从三方面探究中国教育传统与国民性:从子学爻与“德教”传统;从臼持爻与“力行”传统;从冖悟爻与“感悟”传统;从攴施爻与“他律”传统。
现场问答
问:区别于已有对国民性的理解,我们自身对国民性的理解如何。
答:目前学者多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研讨国民性多,从教育的角度很少。但从教育与国民性的关系来考虑。延及中国传统,区别于西方传统,两者的不同导致国民性的区别,因此从词源学考虑问题。探究对中国国民性的影响,最终落脚点在教育上,克服恶劣,发扬友善。
问:词源和现实生活有联系,但时代的区别如何。
答:日本学者具体解释指出教育最初接触的是教育之外的出类拔萃人物,尽管与平常人也有接触,但影响最大的是英雄式的人物。因此将教育引申为德教有些狭隘。最初时人与人之间没有区别,无教育。因此惩罚是文明的标志。卦象、纹身等感受世界的预示。从人类学的角度该过程是成人礼的体现。如果根据这些认为我们的文化是他律,则显片面。中西方文化源头的不同,但究其更远,则差距不大。罗素这方面有其理解。其发展有理性化的过程,而我国理性化不是很彻底。
问:学习是否只是动手的过程。
答:动手过程是活动的过程,发展是一脉形成。是道德实践的过程。目前的学习基本是思辨和语言学习,因此从词源学角度需要精确一些,德育不只是动手过程。“行”不一定是动手,因此转化诠释不可牵强。
问:对教育的词源理解,教育有无性别区别。
答:教中“子”字,在当时更倾向于男性。声音为媒介到符号为媒介的系统的转变,布迪厄也宣称符号的世界。因此符号自身意义的建构渗透意义的存在。至于性别的问题,更多指向男人的活动。但是“子”到底是否有男女区别,则有待定。
问:对教育的理解是否一刀切,只从体制处理。
答:教育是多元化,并非简单化处理。尽管教育目前的评价体系是要用成绩证明一切,但这终究是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我们被塑造成现在的样子,确实与国民性有关,但未免牵连甚远意义便无,因为相同的体质为何有的国家表现很好。因此更应该从校方自身组织、主观能动性考虑出发,比如教师更应该从提升自身的能力出发,摆脱过分的依赖,教师的态度,缺乏积极进取的毅力。面对实然的状态,追求应然的状态,这也是国民性需要探究的原因。

3.曾水兵:《转型时期公共精神建构困境及其培育》
发言人主要观点:首先指出国民性的界定应该从公共领域的视角理解。转型时期的公共精神的建构困境和培养尤其优势之处,但是也存在社会公共性领域的消解和公共精神确实的危险。文中从三方面探究转型时期公共精神建构培育:何为公共精神;转型时期公共精神建构面临的困境(作为市场经济双刃剑的经济体制和个人私利性,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私人交往传统对公共价值的侵袭,公众参与理性的匮乏对公共权利制肘不足);在当前困境的影响下学校应担负的责任。
现场问答
问:核心基础: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究竟如何发展起来。
答:正如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研究的关键之处是找出问题背后的机制问题。
问:对国学教育的评价是否恰当。
答:国学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公共空间是在个人、私人领域之外产生的。公共领域的出现依赖于个人领域的出现。宗族等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其有内在道德的约束,因此传统与现代是不可分割。正确对待价值观的发展。国学教育确实有不同的类型,现代人需要有包容传统中不一致的度量。但是有些坏的需要摈弃,应该弃之不用。国学教育做秀简单,做实事很难。
问: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教育层面的原因如何。
答:教育本身隶属于公共精神领域,到底教育层面的哪些不足导致问题的产生。教育需要培养何种公民,找出根本原因。
问:现代包容传统,现代人之间存在差距。
答:在少数民族存在以一定的难度。但是影响力深的人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减弱,下一代很难赶得上。少数民族难以包容传统的现状会逐渐转变。
问:传统经济制度不好,市场经济也不足,到底何种经济制度好
答:传统经济制度的不适应众所周知,而市场经济所需的理性协商精神目前社会尚缺,因此会强化政府的力量,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尽管我们的市场经济也处在一种建构的状态,建构过程遭遇的障碍是需要研究的。目前,建构公共精神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因为很多不利的条件不可以简单的归于市场经济的原因。可以通过人种志的研究来探究。诸如农村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所处于的组织方式并未形成与对话的公共空间,将人员拆散,并不承认公民团体,这个过程的复杂性不可仅归于市场经济。

4.李振玉 王珊:《梁启超新民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发言人主要观点:首先指出中国近代对国民素质的思考,源于梁启超的《新民说》,进而,从新民教育思想的内涵、核心内容、实施新民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等方面展开了论述:第一,新民教育的内涵和核心内容。所谓新国民实际就是“君子”与“国民”的结合体,而培养具有西方公民精神的新国民就是新民教育的核心。第二,实施新民教育的必要性。包括: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的需要;振兴中华民族经济的需要;变奴役文化为主人文化的需要。第三,实施新民教育的路径。包括树立国民的公德意识;培养国民的国家主义思想;激发国民的进取精神;唤醒国民的权利与义务思想。在此基础上发言人进一步指出,过去学界对梁启超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保皇”一面,但缺乏对其思想演进的全面考察,而其“新民说”中的国民“权利”与“义务”的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仍不失其启发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现场问答
问:资产阶级的标签合适度如何。
答:资产阶级的标签不适合当前社会,而对于梁启超思想堪称大家,目前的学术研究更看重普适性的东西,而不是阶级的东西。
问:研究与现实的参照度如何。
答:文中解读梁启超的文章,诠释梁启超的思想,文中缺少参照,必须要将其作为社会现实研究。

5.张晓燕:《论国民性教育的失落与重建》
发言人主要观点:首先指出教育是改造与完善国民性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教育目的表述中“国民性”的缺失,课程知识化与教育中规训的大量存在,表明国民性教育在我国处于失落的状态。国民性教育的失落源于对“国民性”认识上的模糊与不确定、文化多元与冲突所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社会关系变迁过程中工具性教育的凸显。当前国民性教育的重建,需要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国民性的改造与完善建立一套明确的标准和价值取向;注重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国民性;加强人文教育,重视教育对人的文化自觉能力的培养。
现场问答
问:国民性教育这个概念合适与否。
答:为了避免歧义,但是切入主题,用国民性教育范围限制太窄。目前的教育就是国民性教育,国民性太广。
问:国民性教育是否需要构建标准实施。
答:一定的国民性教育标准是需要的,这样才能制定具体的操作措施。但是,需要制定何种标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会议简报(四)

分论坛代表总结

第一论坛代表总结:
本论坛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什么是国民性,生态学视角、社会学视角等;(2)对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如个性、国民性与民族性的概念辨析,然后讨论了国民性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在谈到教育对国民性的作用时,与会代表认为“改造国民性”的说法欠妥当,有的用“锻造”、“培育”,对过去“国民性”的误读进行纠正;(3)中国的国民性都有哪些,如何从整体意义上去把握;,国民性的优劣标准是什么,有的人只认识到国民性的劣势,有的只认识到优势;(4)在思考国民性时,教育应有怎样的立场,教育研究者应该做些什么。

第二论坛代表总结:
刘黎明教授对小组成员构成情况、讨论内容、讨论引发的问题以及对大会建议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小组成员大部分为研究生,发声虽稚嫩但充满激情和对知识的渴求。小组讨论内容非常广泛和丰富。如,国民性理解的问题、国民性的评价问题;公民教育与国民教育辨析等问题都曾被深入讨论最后还提出几点对大会的建议。例如大会通知应附有选题背景、意义;注重多学科间的交流;讨论内容涉及国际间的比较等。

第三论坛代表总结:
本论坛的主要讨论议题:(1)有必要对国民性的边界开展讨论,与会代表讨论的结果是在文化的视野下讨论国民性,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2)还对国民性的优劣问题,规定国民性优劣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规定,怎么规定;(3)讨论了教育与国民性的复杂关系,只谈教育与国民性,不能理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放在大环境下审视二者的关系。

第四论坛代表总结:
人员组成比较丰富,讨论比较激烈。提出教育培育国民性的立场——教育不是万能的。由论坛讨论思考了三个维度:实践维度(研究特定人群);内涵维度(研究具体内涵);历史维度(关注议题维度)。

第五论坛代表总结:
本论坛主要有以下主题:(1)国民性的翻译及内容(与民族性的区别与联系及少数民族和汉族关系);(2)教育能为国民性做什么,如何把措施具体化;(3)国家、社会、家庭之间三者的关系问题;(4)具体讨论“教育专业化“的提法是否科学;(5)教育问题、国民性问题与制度问题,如何联系三者的关系;(6)教育与信仰问题;(7)教育的作用具有有限性,但是教育者怎么在有限的作用中改善国民性,即讨论怎么改善教育本身。

第六论坛代表总结:
本论坛主要形成以下五个观点:第一,对国民性概念的讨论,认为对国民性改造是个伪命题。第二,认为对国民性的改造是必须的。(2)认为把国民性的讨论防盗文化之中讨论,从文化的差异性、民族性等角度讨论。(3)国民性是一个应然的范畴,并建议从人性的角度讨论。(4)国民性是有价值取向,不能置身于无涉的角度探讨。(5)影响国民性的有自然、历史、文化、教育等因素。
第二,教育在国民性形成和培育中的作用。(1)在文化中生长和发展的,因此并非教育一家所能解决的,提倡防盗社会和文化视野中讨论。(2)充分认识教育的作用,反思课程标准对国民性的(3)需是人的心灵向世界敞开的状态下讨论。(4)从个体维度和社会维度讨论,提倡独善其身和创建美好的社会。(5)需慎独和反思,更有赖于文化和制度的改造来推动国民性的改造。(6)创建更好的方式成为人和人之间联系的纽带。
第三,国民性和人性的关系。(1)人性和国民性有交叉的部分。(2)认为“人性”更为合适。(3)国民性的培养过程更趋向与培养人性。(4)国民性应在适应中超越,在超越中引领。(5)国民性与公民行是相关概念,在现阶段,讨论的的国民性就是公民性。
第三,就研究方法提出质疑。
第四,国民性概念及从教育学角度
国民性、公民性、人性相关概念的辨析。
影响国民性的因素有哪些,教育起到什么作用

第七论坛代表总结:
本论坛主要形成以下四个观点:
前提问题:第一,国民性是否得到清晰完整的描述。第二,国民性能否锻造的问题。需要一个上位概念——对人性的勘察,实现人的现代化。
方向问题:培养国民还是公民。
途径问题:第一,回归传统实现文化自觉。第二,制度教化或制度规训。第三,教育科学活动。
历史问题:改造奴性,实现自我和自由。最终走向共生,即有效实现教育在国民性改造的作用。

第八论坛代表总结:
本论坛主要形成以下三个观点:第一,中国传统教育与国民性。第二,转型时期的教育与国民性。第三,国家认同教育。

主持人总结
国民性有时空概念,国民性会发展变化,国民性有优劣之分,国民性需要改造优化与培养,国民性有立场。
自由发言
王华婷
从老子的道法自然谈论国民性,化熏陶的一种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中,多从儒家思想,但是孔子思想多是仁爱。老子从道出发,要从“空”、“无”中寻找国民性,基于文化基因,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其发展方向是顺其自然,不受外界干预,将国民性放在中性立场。对国民性的认识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国民性无法培养、改造,它是自然而然的;二是国民性是一个“大我”概念,国民性是对主体意识的归纳。
    戴大明
我们的国民性非常独特,从易学太极阴阳来看,阴与阳只有性质的不同,没有价值的高低。《中国系统思维》,最后一章,论中国思维的女性化特征。教育近百年来失去了文化自觉,失去了文化自信。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相反的。中国是先综合后具体,西方是先具体后综合。教育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之根,因为对国民性了解不够,回归中华传统,并行中国科技文化。总结:两个坚定,教育的方式就是坚定不移的回头看,学习东方古籍文化;坚定不移的学习西方优秀科技文化。
周先进
将国民性与教育的关系比作女孩和男孩的关系,形象的切合了大会主题。
李虎林
在国民性变迁过程中,经济与社会制度、文化等乃主要因素。教育既是经济与社会制度推动国性变迁的重要机制,又是文化推动国民性变迁的主要途径。另外,发言人还从国民性弱点的淘汰、国民性精华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以及国民新人格品质生成三个方面探讨了国民性变迁过程与教育的关系,指出国民性变迁过程的实现必须以教育为其条件。
柳谦
分别从事实研究、价值研究以及操作性研究来澄清国民性改造。在事实研究方面,提出国民性是什么。在价值研究方面,应该先判断国民性改造目标是否合理,主体和立场分别是什么的问题。在操作性研究方面,认为应该从目的、手段、条件和基础四个方面来考察教育是否能够对国民性进行改造。
张龙革
从政治学视域到教育学视域,主要论述了四点:(1)对国民性研究历史的反思;(2)
教育与国民性研究的风险;(3)国民性与世界公民的契合;(4)人类整体范式的教育研究。

闭幕式致辞
    在闭幕式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扈中平教授做了大会总结发言,扈中平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年会的基本情况,认为这次年会是一次大规模、高质量的学术年会,取得了圆满的预期效果。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致闭幕词,祝贺本次教育基本理论年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闭幕式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康永久教授宣布了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的承办方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大学教科院院长侯怀银教授作为下届学术年会承办方代表向与会代表做了承办发言,陈述了筹备下届学术年会的相关事宜,并诚挚邀请与会代表到山西大学参加下届学术年会。
最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康永久教授宣布大会胜利闭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5 23:51 , Processed in 0.12938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