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耀红:文字表达的口语化追求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7:4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本文连载于《年轻人》(中学生读本)


文字表达的口语化追求

黄河远
如果看过电影《刘三姐》,相信你对春江碧水般的壮族山歌不会忘怀,对刘三姐清亮悠远的歌喉不会忘怀。即使在今天,当你摘下塞在耳朵里的两粒耳脉,当你从《老鼠爱大米》《两只蝴堞》《冲动的惩罚》之类的情歌中走出来,偶尔听到这样的山歌,你的心或许会在那一瞬间突然变得很轻灵,很田园,很清新,就像在迟缓的冬日脱去了厚厚的棉衣。
    山歌为什么有这样奇妙的表达效果?因为它来自草长莺飞的民间,来自于普通百姓的口头,而不是来自寂寞书房里的文人。它没有刻意雕琢的印痕,没有为赋新词的牵强,没有格律森严下的典雅,也没有平仄与对仗下的咬文嚼字,它像山花一样自由自在地、静悄悄地开放在劳作的田间与行走的路边。是的,山歌语言总是那么平白如话,流畅自然,情趣盎然,而又率真生动。
   山歌即民歌之一种。其实,不同的地域总流传着不同风味的民歌。你听吧,白山黑水间响起了欢快的“东北二人转”;黄土高坡上那个戴着白羊肚手巾的陕北老汉正粗犷地吼着“信天游”;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地上,在马头琴的伴奏中,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飘着忧郁的“冬不拉”;在雪域冰川之间飘荡,像哈达一样纯洁的歌声不正是出自那群皮肤黝黑的藏民之口吗?应该说,每个地方的民歌都是最质朴、最本色的民间之声。
   如果从文字表达看,民歌歌词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浓郁的口语色彩。我们知道,文字具有奇妙的表达功能,它能记录历史,记录生活,记录我们的思维和情感,它率先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人类从古至今的一切文明成果得以存留,得以代代相传。但是,你是否想过,文字也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口头表达对生活的表现就像湖面反射阳光一样,阳光的瞬息万变都会在湖面上投影。文字不可能这样,说到底,它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文字里的声音、语气、语调都不可能是原生的、现场的、直接的。特别是,当文字成为人们表达的工具之后,由于文字运用者的人生经历、文化程度及审美趣味等诸方面的不同,他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文字表达当成了一个有特殊章法、有特殊讲究的独立的表达体系,文人们不断地让文字表达体系渐渐地与人们的口头表达形成了雅俗之分野。于是,写文章的人总在过分地追求文字表达的典雅、含蓄与规范,在类似于起承转合的文章笔法之中建立起文字表达的一整套法则。或许,这样的文字表达会令我们的思维曲径通幽,令我们在文字这个像征的世界里含英咀华、浮想联翩,但与此同时,正是这种文字表达法则下的提炼与加工,使得文字所承载的内容丢失了生活的原汁原味,丢失了生活的自然之趣。而民歌的文字不一样,它一般没有文人的刻意修饰,它是从生活的土壤里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的。
    我们读中国古代诗歌,不难发现:真正优秀的、能够传世的诗人与作品,大多具有民歌的精神与品质。不是吗?《诗经》里的“国风”全是周代采诗官摇着木铎从民间采集加工的诗作,汉代设有专门的音乐机构,谓之乐府,专门从民间采集适合乐府弹唱的诗作,并将这种诗称之为乐府诗,乐府诗的诗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诗人。到了唐代,杰出的诗人都特别善于从民歌中获取诗的灵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带有着民歌色彩的诗作。
首先要提到的诗人就是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后人对他诗歌语言的称颂。只要读读他的几首小诗,即可欣赏到李白写诗时行云流水般的表达风格。如他的《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朗月行”本是乐府古题。且不说诗人是怎样借月之神话含蓄地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忧郁与不平,我们只看前面四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读这样的诗句,你根本感觉不到这是在做诗,与其说这是诗,不如说诗人在跟你随意地叙说童年趣事。在孩子眼里,月亮是什么呢?是“白玉盘”,是“瑶台镜”。你看,与那种表情板滞的诗作相比,李白的表达是不是有着民歌一样的质朴与情趣?
再读他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你想想,要直接将自己的名字(李白)与友人的名字(汪伦)如此直白地写到短短的七言绝句里,这多少有点不可思议吧,李白偏偏写了,居然读起来还这么顺口,恍若天成。为什么会这样呢?它的魅力就在于自然,随意。正是这不像诗的诗句里,有着桃花与青草的幽香,那是真实的生活情境与可感的生命气息。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峨眉山月歌》这样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几个地名本该是枯燥的词汇吧,但到了诗人笔下,它们是如此自然,如此和谐地统一在诗境之中,表达出李白初离蜀地之时对故土的无限相思。
李白的诗风在于浪漫、豪放,而出语自然则是其基础。像他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就这样写:“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确实难以想像,在那么森严的格律之下,在那么多平平仄仄的讲究中,“一杯一杯复一杯”这样口语化的句子居然被诗人写进了诗里。你反复诵读,却不得不承认它是再好不过的表达。
自然天成的诗歌语言当然与李白的个人禀赋分不开,但更多地还得归功于生活对诗人的启发与馈赠。他喜爱贴近民间的汉乐府,曾借汉乐府旧题创作了大量的富有民歌风味的歌行、律诗与绝句,如《子夜吴歌》《长干行》等。
在唐代,从民歌、从民间表达中吸取创作养分的诗人很多,这里还提另外两位诗人:白居易与刘禹锡。
白居易的写诗,强调叙写现实,而在语言上特别追求浅近明快。清代田雯曾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未发。”民间还传说,白居易写完诗之后喜欢念给乡野中的老婆婆听,直到她们能懂为止。
且读读他的《问刘十九》吧:“绿蚁红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哪里是写诗,分明是白居易对朋友刘十九的一份饮酒邀约呀!我们读起来,心里自有一种说不出的温馨与雅致。这样的表达,是文字的,也是口头的,顺手拈来,妙不可言。
当然,我们说追求表达的自然活泼,追求文字表达的口语化,并非要你的表达一眼望到底。理想的境界是以质朴的诗句表达含蓄微妙的诗情。像白居易的《花非花》就是这样:“花还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样的诗,文字平白,意境却十分幽远,如同烟笼寒水,月笼轻纱。
      再说刘禹锡。我特别想提到的是,他在作夔州剌史时写下的十来首《竹枝词》。竹枝词本是巴渝一带的一种民歌,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刘禹锡就摹拟这种民歌,写下了不少传世的诗作。且读其中两首:
                         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老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这是两首带着民歌特色的情诗。前一首表现的是一位沉浸在热恋之中的少女听到情郎歌声之后心情的忐忑,后一首写恋爱中女孩心思的,有相恋的幸福,亦有对未来的忧伤。
    我想,刘禹锡应当感谢贬到夔州作剌史的这段经历,因为,那里的民歌艺术为他的诗作融入了崭新的因子。
翻开唐诗选本,我有一个感受:口语色彩很强的诗歌,特别能让人过目不忘,而且回味无穷。好多优秀的诗歌都只是一种生活场景,一个生活镜头,或一种闲情逸致,有些诗甚至只是几句对话,但诗意美与现场感联袂而来。
且举四首以对话形式构成的小诗为例。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李白〈横江词六首(其五)〉)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孟郊〈古别离〉)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 〈寻隐者不遇〉)
在这些诗里,诗人都巧妙地将生活的口语直接加工入诗,读来情趣跳荡,我们依稀可以看到真实的生活情景,甚至可以想像诗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表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5:23 , Processed in 0.07208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