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级思维工具的使用案例—— 开始E路人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09:1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高级思维工具的使用案例—— 开始E路人生作者:雨滴荷叶
这是上海洛川学校1:1数字化学项目学习实践报告,由孙一冰老师设计撰写,并获得了一等奖。
21世纪的人类无疑是上帝的宠儿,因为上帝送给我们一件弥足珍贵的礼物---互联网。互联网以“一网打尽天下”之势实现了世界的收缩和信息的扩散,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它无限大,但却把我们的身体限制在狭窄的屏幕前。如今青少年正成为网络世界中的生力军,随着青少年身体的迅速发育成长,他们在自我意识、认知、情绪以及人际交往等心理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在本项活动中,教师扮演访谈中的“知心姐姐”,学生扮演“后援团”和“E路博士”等角色,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在活动中反省自己的网络行为,有针对性地分析典型网络案例来发现自我,正视自我和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自我干预和调控的方法和手段,让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演“E”精彩人生!
项目活动准备
在教学开始之前,准备《走进网络世界》(实为《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的调查问卷,发布至问卷星网站。
学生5人为一组,教师为每组准备一份活动资料袋,里面包括:“后援团”、“E 路博士”席卡一份,用于案例分析时的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资料2份;活动记录单2份,要求每组学生写下活动过程,习得和反思。
教师准备INTEL K-12在线思考工具;百会在线协作平台;《开始E路人生》项目的教学网络资源包。
教师思考邀请学生家长和班级任课教师参加“网上家长会”,以便师生和家长进一步沟通,分享学生项目成果。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网络成瘾,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了解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2)通过症状表现,了解自己依赖网络的程度,知道自我控制的作用,掌握自我控制的方法并采取实际行动。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采集、筛选和交流信息的方法,适时地进行反思和小结的学习方法,亲身体验实践、探究、交流的过程。
(2)能利用因果图或思维导图工具分析问题,揭示现象背后的成因,行为背后的心理。
(3)学会自我干预和调控预防网络依赖(网络成瘾)的基本方法,自觉遵守信息技术领域的法律法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主动探究互联网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2)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养成辩证得看待问题的态度,积极倡导绿色上网的行为。
课程标准
信息科技学科:
(1)学生能抵御不良信息的影响,认识到不正当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以及其中涉及的道德和法律责任。
(2)能主动对项目(或活动)的实施过程及成果进行反思和小结。
(3)能自觉与小组成员在项目(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分工合作,勇于承担责任,并善于互相交流。
(4)能理解项目(或活动)目标的评价标准并坚持以评价标准来指导项目(或活动)的实施过程;
(5)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并正确使用有关功能,对完成项目(或活动)所需的信息有主见地进行收集、处理、传输、表达;
(6)能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7)学生能理解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能自觉遵守。
思想品德学科:
学会善待自我,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自我,正确对待自己,学会自我控制。
课程框架问题
基本问题
Ÿ   如何走好E路人生?
单元问题
Ÿ   网络带给我们什么?
Ÿ   他们为什么会网络成瘾?你能为典型网络案例给出建议吗?
Ÿ   我如何在虚拟世界中演“E”精彩?
内容问题
Ÿ   为什么要上网?(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原因与动力 )
Ÿ   为什么不能总上网?网络使我们失去什么?(网络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和影响,进行自我干预和调控的理由)
Ÿ   为什么有的人能上网也能下网?(正常使用网络的心理行为过程)
Ÿ   为什么有的人能上网但不能下网?(病态使用网络的心理行为机制)
Ÿ   什么是网络成瘾?
Ÿ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Ÿ   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Ÿ   如何通过分析网络行为进行自我干预和调控?
项目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慎独自律 发现自我———————————————————————————
教学前:
在教学开始之前,准备《走进网络世界》(实为《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的调查问卷,发布至问卷星网站。
学生5人为一组,教师为每组准备一份活动资料袋,里面包括:“后援团”、“E 路博士”席卡一份,用于案例分析时的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资料2份;活动记录单2份,要求每组学生写下活动过程,习得和反思。
教师准备INTEL K-12在线思考工具;百会在线协作平台;《开始E路人生》项目的教学网络资源包。
教师思考邀请学生家长和班级任课教师参加“网上家长会”,以便师生和家长进一步沟通,分享学生项目成果。
*1:1数字化移动学习环境中师生活动以阴影加注。
教师把问卷数据E-Mail至学生,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例如计算指标均分,数据比较和指标分类等工作。在做中体会数据分析和统计的重要性,看看数据会告诉我们什么?
1. 问卷调查,分析学情
在教学前,学生完成了关于网络成瘾的问卷调查,老师收集调查数据,并针对2006年类似调查数据进行对比,请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网络成瘾的发展趋势。学生找出得分选项高的现状进行上网行为特征的分析,并通过再次阅读问卷在记录单上诚实写上自己的得分情况(得分越高越容易网络成瘾),了解自己依赖网络的程度。

分析情况:共计有效答卷107份。男生:53 女生:54。
其中指标项:3、5、6、7、21为高指标项大于15人次。
个体情况:有34人在27项指标中选择“符合”或“非常符合”大于15项,网络依赖较为严重,在总人数的31.8%。
2.项目介绍,课时安排
教师介绍《开始E路人生》项目和课时安排。项目总课时为7课时,包括课内3课时和课外3课时。出示基本问题:“如何走好E路人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回忆和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网络经历,组内选出感人的,有创意的,生动的或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进行全班分享。教师调动学生活动气氛,使学生能畅所欲言,消除隔阂和芥蒂,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从有了个人笔记本电脑后学习生活的改变。”
3.排序互动,举例说明
教师应用INTEL K-12 Visual Ranking排序工具在线提问:“为什么要上网?网络能带给我们什么?”引导每位学生从正面的角度去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什么,并思考在每次应用网络之前了解上网的目的和计划的重要性。Visual Ranking排序工具共有9项特定内容的选项和2项自由填写的选项,根据学生平时上网原因的重要程度进行由高到底地排序,并在排列第一、二和最后一项旁写上排序理由或实例。
学生完成排序后,把排序结果与班级均分和其他学生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最大的,思考原因。教师巡视课堂或浏览排序结果,选择案例充分的学生讲述排序结果和排序理由,并请同学根据排序比较的差异对另一位学生进行提问,进一步理解自己上网的动机。
学生在对比排序结果的时候,除了和班级平均分比,还可以与班级任何一位学生的排序结果进行对比,并可以带着个人电脑与他进行对比结果差异的讨论。
Visual Ranking排序工具:
教师:romiss
用户名:7112 密码:7112
專題名稱:为什么要上网?网络能带给我们什么?
4.辩证讨论,权衡得失
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为什么不能总上网?网络使我们失去什么?”,如:“网络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但让我们失去了运动带来的快感。”每位学生通过GoogleDoc在线协作网站,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查看他人的留言,在认同的留言旁边添上笑脸。

GoogleDoc协作平台:
访问链接
[/url]

5.设疑追问,脑力激荡
教师抓住教育时机,进阶设疑:“为什么有的人能上网也能下网?”“为什么有的人能上网但不能下网?”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脑力激荡,把讨论出的因素记录在活动记录单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自我的网络行为。
学生充分利用个人电脑的白板记录功能记录在脑力激荡中自己的想法要点。
项目活动记录单:
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归纳青少年应用网络的典型行为特征,说明:“什么是网络成瘾?”,并鼓励学生思考:“行为背后的心理是什么?”让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慎独自律,发现自我。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每位学生登录问卷星网站,阅读5个典型的网络案例,选择一个案例进行精心研读,并思考,“典型网络案例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可以利用Seeing Reason因果工具预先在课后进行案例分析,使用个人电脑的注解、圈划功能在PDF文档中进行要点梳理。
典型网络案例PDF;
选择案例进行分析,问卷星地址:
[url=http://www.sojump.com/jq/266819.aspx]http://www.sojump.com/jq/266819.aspx

第二阶段:案例透析 正视自我———————————————————————————
1 同位分组,案例剖析
学生根据上节课后选择的案例进行分组,建议每组人数4-7人为佳,略做适当调整。
教师应用INTEL K-12 Seeing Reason因果工具在线提问:典型网络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分析事件背后原因,并思考“什么人会网络成瘾?”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一项典型网络案例进行因果分析,绘制出导致网络成瘾的原因(用蓝色箭头表示)。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制作的因果图,全体学生讨论影响结果的因素的重要性,并作因素归纳。
由于学生在上节课后已经大致完成了案例因果分析图的雏形,所以小组采用“异位分组”,即每组组员基本包括选择1-5项案例的学生。
Seeing Reason因果工具:
教师:romiss
用户名:7119 密码:7119
專題名稱:透析典型网络案例

2 深入点拨,干预调整
教师就第一个案例与学生进行详细的互动分析,从青少年心理发育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社会背景因素进行案例成因分析,使学生了解案例背后的复杂成因,进一步了解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的心理特征。鼓励学生正视自己,了解网络心理需求。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继续讨论:“针对相应案例,你能给出建议吗?”,并用Seeing Reason因果工具的红色箭头绘制因果图。
工具同上。
3 角色扮演,现场访谈
教师浏览各组的因果图,选择分析较为充分的小组进行现在访谈活动。该小组成员扮演“E路博士”,其他学生扮演“后援团”,老师或组长扮演“知心姐姐(哥哥)”。请班级表现活跃的学生或善于表演的学生来扮演案例中的主角,如果无学生愿意扮演,由教师扮演。
“知心姐姐(哥哥)”讲述案例大致情况,接着由“E路博士”与案例主角开展互动交流,“后援团”可以实时的进行提问或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教师在现场访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系统补偿心理干预”的方法。
学生按照扮演角色的不同进行换位。后援团成员在访谈活动时应用E-Learning软件中的即时聊天对案例主角提出建议。
活动照片:

4. 评价小结,课后完善
教师总结“系统补偿心理干预”的意见和建议,包括社会的义务、家庭的责任、学校的职能和个人努力。
教师组织组间案例透析因果图的互相评价,请各个小组课后进一步完善因果图。
学生可以使用个人电脑的摄像头进行自录,保存观点表述片段,使项目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阶段:分享感悟 认识自我———————————————————————————
1.论证观点,共建标准
教师应用INTEL K-12 Showing Evidence论证工具在线提问:“我如何走好E路人生,请学生就“什么人会网络成瘾?”,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摆出论点,写出论据。
师生共同总结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Showing Evidence论证工具:
教师:romiss
用户名:7114 密码:7114
專題名稱:走好E路人生

2.对照标准,评估自我
学生对照网络成瘾的原因和过程进行自我评估,应用Showing Evidence论证工具论证:“你会网络成瘾吗?”
教师提出“防范于未然是处理问题的一贯原则,想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免疫人群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省视自己,对于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进行恰当地干预和调整。”

3. 制作简报,演“E”人生
各组学生完成项目活动记录单,对照活动前的问卷调查情况和项目活动习得进行警句(或倡议)的制作。
再次检阅基本问题:“如何走好E路人生?”,要求学生就自身的情况分享自己的感悟,并重新认真省视项目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把活动中的利用INTEL思维工具制作的截图保存在项目活动记录单中。
小组内分工合作,分工角色可以随需转换。
GoogleDoc协作平台:
访问链接

4.网络家长会,互评互议
设想:在百会聊聊上开设“网络家长会”(即时沟通),时间可以定在某天的晚上7点;也可以在班级网站论坛上开设长期的专题互动频道(非即时沟通)。
议题可以包括:
家长上网填写《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父母评定量表》;
中学生该花多少时间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
父母应该如何监管孩子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
家人与你的互联网生活;
移动学习(M-Learning)带给生活的改变;
……
百会聊聊:
http://liao.baihui.com/mpchat.do#
[url=http://spreadsheets.google.com/ccc?key=0An_8nhw9S2eFdGtrZkFPN1VNT2lleGlTN3l3NW1SQVE&hl=zh_CN][/url]

项目学习效果与反思
一、    框架问题,通往理解的大门
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我放在首要位置的工作,就是如何设计好项目的框架问题。这是我初涉“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后第一感觉,因为框架问题就像是项目的灵魂在左右着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1 框架式的问题探究教学环节设计
整个项目的实施我采用了“框架式的问题探究”教学环节设计。
这类教学环节的特点是教师结合英特尔未来教育的项目活动理念精心设计单元和课程,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教师在自己的项目设计中设计“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把大量的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激发学生全身心进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具体教学环节见右图。
“基本问题”指向学科的核心,帮助学生从哲理高度来认识所学的学科知识,使学习与人类历史、社会、自然相联系,使当前的学习联系到其他学科和更广泛的主题。由于“基本问题”指向学科基础和比较抽象的问题,学生要经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才能够理解和领悟,因此教师设计比较具体的、学生容易理解的“单元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基本问题”。“单元问题”结合单元教学展开活动,为“基本问题”提供了结合学习主题的具体通道。问题往往都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2 框架问题的设计策略
我在确定了教学环节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该如何谨慎并务实地设计教学单元与课程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该如何面对大量内容知识,将它形塑、促进和聚焦在学生的探索能力上?这些问题都在项目设计初期困扰着我。起先,我阅读了Grant Wiggins与Jay McTighe所写的有关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的“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一文中的片段,由于对我启发甚是重要,所以在此做些许摘抄:“问题设计关键策略是:首先要围绕着产生内容知识的问题来构建课程,而不要教导学生在那些课本上的专业标准解答。如果没有提问与寻找诸如此类的整体性问题,学生只是面对一些没有连贯性的活动,最后也只了解重要概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没有整体性的问题来帮助教学的聚焦,上课很荣誉流于形式或者是无目的的工作。”这个策略将我省视项目的视角推到了该项目在信息科技学科课程中所占的位置和德育为先的课程理念。整个项目涉及课本内容的容量为1课时。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材为依据,丰富教学资料,使项目显得饱满、有深度,不杂乱,设定了以下问题设计策略:
l  问题关联度要高。如果想用跳跃思维出奇制胜的话,也应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让问题成为攀登顶峰的线索;
如:为什么要上网?为什么不能总上网?
    我如何在虚拟世界中演“E”精彩?如何走好E路人生?
l  问题难度循序渐进。教师要合理地铺设问题阶梯,进阶设疑,让前问题成为后问题的学习支架。教师可以适时采用追问,学生提问,分层提问等方法推动问题难度;
如:为什么不能总上网?为什么有的人能上网但不能下网?
什么人会网络成瘾?你会网络成瘾吗?
l  针对情境提问题。学生的思维起点往往都是情境化的,针对较为复杂的情境提有效的问题将是打开学生思维闸门的金钥匙。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去获得生成性解答,在实践中得出用于实践的经验和习得。
如:如何通过分析网络行为进行自我干预和调控?你能为典型网络案例给出建议吗?
在项目学习后期,重审框架问题,我还是有些失落,总是觉得还应该有所突破,估计过一段静默期后再来追这个项目会有新的想法。但我可以肯定说:框架问题就是通往理解的大门。
二、    思考工具,点燃创新思维的花火
我在项目设计中采用了INTEL K-12 思考工具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提升高级思维能力。
1 批判思考引发思维碰撞
网络世界是一柄双刃剑,所以我设计的若干框架问题都引导和鼓励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
我使用 Visual Ranking排序工具在线提问:“为什么要上网?网络能带给我们什么?”引导每位学生从正面的角度去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什么,并思考在每次应用网络之前了解上网的目的和计划的重要性。学生不仅饶有兴趣地开展排序还自己设计了排序选项,如释放压力,逛论坛分享经历,骄傲感,满足感等。其中“骄傲感”是我没有预计到的,原来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不仅仅是索取还有给予他人帮助,在孩子的心里网络是不吝惜赞美的纯美世界。
学生完成排序后,把排序结果与班级均分和其他学生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最大的,思考原因。根据班级均分,排序末两位的是“找到自由和平等”和“金钱”,理由居然惊人的一致,“因为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自由和平等的”,“因为钱不是万能的。”看来初中学生心里也有个纯美世 界。
接下来我的工作是引导和鼓励学生辩证的思考问题,权衡使用网络的得失。我在GoogleDoc协作平台中设置问题,“为什么不能总上网?网络使我们失去什么?”,如:“网络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但让我们失去了运动带来的快感。”每位学生发表看法,查看他人的留言,在认同的留言旁边添上笑脸。在这个环节的操作中,学生讨论起“带来”和“失去”的辩证关系,并试图寻找平衡点。这下讨论就如火如荼了。有的学生仿写到“网络缩小了世界的距离,却增大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距离。”
2 因果分析处理复杂问题
青少年网络成瘾和网络犯罪的现象成加速上升趋势,也许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我们还浑然不知。所以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应用INTEL K-12 Seeing Reason因果工具在线提问:典型网络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分析事件背后原因,并思考“什么人会网络成瘾?”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一项典型网络案例进行因果分析,绘制出导致网络成瘾的原因(用蓝色箭头表示)。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制作的因果图,全体学生讨论影响结果的因素的重要性。紧接着,我进行深入点拨,就第一个案例与学生进行详细的互动分析,从青少年心理发育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社会背景因素进行案例成因分析,使学生了解案例背后的复杂成因,进一步了解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的心理特征。鼓励学生正视自己,了解网络心理需求,并介绍一些自我干预和调整的方法。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继续讨论:“针对相应案例,你能给出建议吗?”,并用Seeing Reason因果工具的红色箭头绘制因果图,见下图。由图可见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因果图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就是深挖问题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症下药。

3 过程评价推动心智成熟
在整个项目实践中我一直关注着项目对促进学生心智成熟的作用,所以我在项目各阶段设置了心智要求,即发现自我,正视自我和认识自我。在三个不同阶段我都利用了思考工具来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并借作思考工具评价学生理解框架问题和合作沟通的情况。特别是第三阶段,我应用INTEL K-12 Showing Evidence论证工具在线提问:“我如何走好E路人生,请学生就“什么人会网络成瘾?”,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摆出论点,写出论据,论证观点,共建标准。随后,学生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估,应用Showing Evidence论证工具论证:“你会网络成瘾吗?” 学生基本都采取积极的态度表明他们不会网络成瘾,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些自我调控和干预的方法,并较为全面得了解网络世界的面面观,看来孩子们已经准备好开始E路人生,演“E”精彩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4:40 , Processed in 0.10093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