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应补上写作“必修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10:1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教师应补上写作“必修课”作者:教育之武宏伟
当今教师的写作能力普遍欠佳是不争的事实。一个人如果不甘平庸,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想成为一名好教师甚至是名师,就不仅要把自己的课上好,还要补上写作这堂必修课。
有人曾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写作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写作者占10.16%,偶尔写作者占58.07%,从不写作者占31.77%。经常写日记与经常“下水”写学生作文者更是寥寥无几,能发表文学作品的人自然少之又少。其他学科教师的写作与综合素质同样令人担忧,我个人认为,此种状况或许与教师写作水平的普遍低下不无关系。
教师为什么要勤于写作
有人指出,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有两条标准,那就是上好课与写好文章。只会上课,不会写文章,专业发展不会走太远。写作是对上课的总结、反思与提升,它能够不断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上课与读书写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两翼,上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没有写作,教师就像鸟儿折了一只翅膀,无法飞翔。
写作会使人更加用心地去品味生活,反思自己的得与失,进而洞明世事,去捕捉工作中、生活中有意义的现象和信息。写作会帮助人们梳理思绪,使人的头脑变得井井有条,使个体经验条理化。写作能使人提升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还会帮助人们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教师为了研究一个课题或写一篇文章而广泛阅读时,其知识、视野自然得以拓展,对某一学科或者某一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深化,其业务素质自然能得以提高。假如一个教师每年能给自己拟几个课题并把探讨的过程及成果写出来,他的业务素质会比不愿动笔者提高得快。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勤奋写作能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从老师那儿获得了语言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启迪,自然会涌起创造的激情,得到精神的洗礼。如果教师从不动笔示范,就不要指望学生喜欢写、经常写并写出佳作。
从教学实践中寻找写作素材
谈到写作,很多教师说,不知道写什么。其实,教师拥有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写作的题材十分广泛,每一个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备课札记、教法改革等都在可写之列。教学实践为教师的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一手材料。教师若能经常把自己的感动与困惑、成功或失败、希望与梦想变成文字,写成文章,其专业成长自不待言,其内心世界也会慢慢变得纯净和澄明,情感变得细腻和丰富。
写作有助教师反思经验和教训。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点成绩,经验是什么?没有取得好成绩,甚至出现了失误,教训是什么?只有善于反思这些问题,总结过去,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写作能帮助教师审视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疑点。在看书学习、备课、讲解或解答学生提问时,教师经常会遇到自己不懂、似懂非懂或有争议的问题,这就需要深入探究,如果写下来告知学生,效果更好。
目前中学教学中的许多做法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要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就要进行课改。具体说,就是教师应反思是否做到了少讲、精讲,学生是否做到了精练和高效学习,课堂是否确实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文字总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己对教改与教学的认识水平。
教研课题是写作最佳切入点
有人喜欢写诗,有人喜欢写小说,教师应学会写什么?我个人首推研究性教育论文,然后是读书笔记、教育叙事、案例反思等。教师要善于把在教育教学和看书学习的过程中甚至是闲谈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储存在电脑里,形成一个个小型的科研课题去探索研究。
教学引领教研,教研促进教学,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教研是为教学充电,补充给养;教学是为教研提供源泉。如果只教不研,就容易原地打转,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教书匠”即由此产生。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阅卷、管理班级……这些都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说,备课需要钻研教材,上课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管理班级需要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这些实际上已经就是教研的初级阶段了。再进一步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都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又做了哪些无用功?其间是否有灵机一动的奇思妙想?把这些经验和教训甚至奇思妙想及时地记录、整理出来,并由特殊推及到一般,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可以搞教研写论文了。教学与教研是连体婴儿,反思和写作是将两者连在一起的有效方式。
成长等于经验加上反思,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作为教师,如果只教书,不读书,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特级教师于漪,每堂课后都要认真记下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记下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想的火花;记下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她的“教后思”不拘一格,不深奥,但点点滴滴,都言之有物,思之有悟。
教师学会写论文,是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种认为只要拥有学科专业知识就能胜任教师工作的想法是不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当代的教师必须时刻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掌握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艺术、教学理论与设计、家庭与社区沟通理论,等等,这就需要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己独立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写作工作。
运用多种形式促进写作
冰心曾经说过,成为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要做到“三个一”,即一手好书法,一张好口才,一笔好文章。如果一位语文教师不会写文章,怎能评析他人文字、指导青少年写作?网络时代很多教师热衷于博客写作,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与所思所得,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下面一些形式的写作与教师工作的联系更直接一些。
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写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摘要式、评注式、心得式、笔记式,等等。
教育叙事。这是近几年来很风行的一种方式,也是很多教师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就是教师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故事叙述出来,然后加上自己的感悟。
案例反思。选择教育教学中对自己或别人有启发的案例,写出自己的思考。这些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反思要深刻,这样才会对他人有启发。
             本文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10日第11版
   这篇文章在刊登时编辑进行了比较大的修改,刊发时编辑邢露还特意给我发来一封邮件,并希望我对比一下修改前后的语言风格,在此我要感谢邢露的认真负责。并将原文照录如下,请读者朋友进行比较阅读。
教师必须学会写作
一,教师为什么要学会写作
1、教师职业特点的需要。教师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需要有知识、有思想。而写作就是丰富知识,提升思想的最有效的途径。
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示范性、繁重性等特点,要求他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总结经验和教训。而写作就是吸收、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最重要的手段。
计划、总结、课后反思、下水作文、教育教学研究性论文……一名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时时处处都会面临写作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没有一定写作能力的教师就不是一名称职的老师。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曾说过:“没有文章,思想就行不远。倘若你只能上课,成不了教育家,就是一百节课一千节课也不行,一定要有理论构建,要有著述,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李吉林正是这样一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她有论文二百多篇,著述达到三百多万字,并总结出“学、思、行、著”教师专业成长的“四字经”。
肖川教授对课堂与写作的相似性进行了比较论述。他认为,写作的四要素“主题、素材、技巧、语言”与教学的四要素“主题、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语言”一一对应,好课的标准其实与好文章的标准是一致的。他认为,一个能够写好文章的人是不可能上不好课的。
有人把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准定为上好课,写好文章两条。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光能上课,不会写文章,专业发展是不会走太远的。写作是对上课的总结、反思、提升,它能够不断地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读书、写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两翼,上课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体。没有写作就像鸟儿折了一个翅膀,无法飞翔。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如果不甘平庸,有自己的教育追求和理想、想当一名好教师甚至想成为名师,就不仅要把一堂课上好,而且要进行教育写作。李镇西曾充满激情地说过:“教育写作是教育与人生的里程碑,是一段生活的定格,是一种精神的凝固,是一份情感的珍藏,是一道理想的光芒,是一串记忆的珠贝,是一束青春的花朵……那些理想之火不灭的教师们,千万不要忘记,每天,走下讲台之后,请坐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你们的教育写作之旅吧!”
当然,如果我们教师写作不是仅仅因为职业需要,而是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守住自己心灵的净土、躬耕精神的园圃、把困惑变成收获、把收获变成反思……让不懈的写作真正成为一种生命的自觉,那么,我们的内心就会永远洋溢着言语创造的激情,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也将会变得深刻而悠远,从而引领他们走进精神创造的殿堂。
2、全面提高素质的需要。目前教师队伍素质状况令人担忧,这与写作水平低下不无关系。为什么教师作文水平低下,这又得从我们的教育自身说起,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写作培养的是“应试作文”的高手,假大空之作比比皆是。到了大学学的是欣赏别人的作品,而自己却又从未舞过文,弄过墨……参加工作有了自己的一份职业,而这份职业的主要工作又不与写作直接发生关系,所以也就不必用功学习了,所以作文水平低下就可想而知了。
阅读和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写作可以提升阅读的品质,要写作就要阅读,教师常写作,不仅可加快提高业务素质,促进教学,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写作会使人更加用心地去品味生活,反思自我的得与失,进而洞明世事,去捕捉工作中、生活中有意义的现象和信息;写作会帮助人们梳理思绪,使人的头脑变得井井有条,使个体经验概念化;写作能使人提升口头语言表达的品质;写作会帮助人们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教师为了研究一个课题、写一篇文章而广泛阅读时,其知识、视野要拓展得多,对某学科某一问题的认识更深化,其业务素质自然提高得快。假如一个教师每年能给自己拟几个课题并把探讨的过程及成果经常写出来,他的业务素质会比不愿动笔者提高得快。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勤写作能带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习染。学生如果从老师那儿获得了言语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启迪,自然会涌起言语创造的激情,得到精神的洗礼。反之,就难以指望学生喜欢写、经常写并写出佳作。
我们教师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教学实践,写作的题材十分广泛,每一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备课札记、教法改革等都在可写之列。教学实践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一手材料。教师若能经常把自己的感动、困惑、成功或失败的探索、希望与梦想变成文字,写成文章,那么,无论是气质、情怀,还是内心世界,都会慢慢变得纯净,澄明,变得细腻和丰富。
一个人的文章能走多远,他的思想就能走多远,影响就有多远。只有动笔写作,思想的成果才可能在更广的空间和时间传播。
二,教师要怎样学写作
1、心中时时有问题。要学会写作,就要勤奋好学,心中时时有问题,且能持之以恒去钻研探索。要善于把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看书学习的玩味中,甚至是在闲谈中“灵机一动”产生问题及时储存在电脑里,形成一个个小型的科研课题去探索研究。通过学习、实践、认识,再学习、再实践、再认识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就形成了一篇篇研究性的文章,每一篇文章的定稿和发表都是一个个研究课题的结题果。
哪里来的那么多论题,那么多素材?
反问昨天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点成绩,经验是什么?没有取得良好成绩,甚至出现了失误,教训是什么?只有善于反思这些问题,总结过去,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审问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疑点。在看书学习、备课、讲解或解答学生提问时,经常会遇到自己不懂、似懂非懂或有争议的问题,这就要深入探究,给学生一个交待。
质问现在的做法是否省时而高效。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有许多做法是“少、慢、差、费”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劳动。要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就要课改,反过来说,课改的目的也就是要省时、高效。
今天的课堂是否节省了教与学的时间?具体地说就是教师是否做到了少讲、精讲或不讲,学生是否做到了精练。今天的课堂是否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具体地说就是是否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传授了无限的并且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是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学到了无限的并且能够终身受益的知识;个体、整体的学习成绩是否明显得到提高,即平时测试及中高考成绩是否有明显提高;学生素质是否普遍得到提高,个性化程度是否高,譬如说培养出了某一学科中的某一项如数、理、化的竞赛人才,音、体、美的某一项目的突出人才,以及书法、朗诵、演讲、写作、表演等的突出的人才等等。
总能发现问题,这就是认识水平的提升,总能孜孜以求解决的方式方法,这就是在做学问。
询问明天该怎样设计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的问题如何解决才能使明天更美好?是教育体制还是教育手段?是教学方法还是教材、课程?等等。反问昨天是为了今天;审问疑点是为昨天负责,进而把握今天,为明天奠定基础;质问现在则是为了更好的构建明天。如果真能做到这几“问”,并像古人所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不愁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上新台阶;就不愁我们的小课题不具有大价值。
小课题,大学问。总有“问”,才能总去“问”,才能有大学问。
2、以写研究性教育论文为核心,兼及其他。有人喜欢写诗,有人喜欢写小说,教师应学会写什么?首推研究性教育论文,然后是读书笔记、教育叙事、案例反思、散文等。
会写教育论文是关键。教育论文是评定职称的必要条件。因为写论文可以记录新的科研成果,进行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成果的推广和科技发展;促进科研的深化;考核作者知识,科研水平;培养人独立思考和创见的能力……
提到教育教学论文写作,并且还要成为评定职称的必备条件,就会有许多不同声音,年轻人说:“我现在要集中精力搞好教学,教研写论文是以后的事情”;年长一点的经验主义者说:“我不会写论文,这么多年的教学不也很好吗?”;毕业班的老师说:“教学已经够忙的了,哪里还顾得上写什么论文?”;不求上进的老师说:“我们是普通教师,教好学就行了,教育教学研究是专家学者、高校教师的事情”;消极一点的老师说:“写论文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把写论文看得太高太难太浮,甚至把写论文看成是一件令人头疼、望而却步,与自己无关的事。于是,一到职称评定时才想到要有论文,万不得已,就硬着头皮,东拼西凑;就买论文,就花钱发表论文……
其实,当教师的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就是两件事:一是教学,二是教研。教学引领教研,教研促进教学,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教研是为教学充电、补充给养;教学是为教研提供源泉。如果只教不研,就容易原地打转,几年几十年如一日,“教书匠”即由此产生,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属于这一类;如果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空头理论家,这种类型的人多是教育教学行政领导及研究部门和高校的一些专家学者。只有研教结合才能成为“教书将”。
教师一天的工作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阅卷、管理班级……这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说,备课需要钻研教材,上课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管理班级需要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这些实际上已经就是教研的初级阶段了。再进一步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都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又做了哪些无用功?期间是否有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灵机一动的奇思妙想?……把这些经验和教训甚至是奇思妙想及时记录、整理、描述出来,并由特殊推及到一般,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是搞教研写论文。教学与教研是连体婴儿,反思和写作是将两者连在一起的有效方式。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作为教师,如果只教书,不读书,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特级教师于漪,每堂课后都要认真记下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记下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想的火花;记下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她的“教后思”没程式,不深奥,但点点滴滴,都言之有物,思之有悟。
     教师学会做研究与写论文,是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种认为只要拥有学科专业知识就能胜任教师工作的想法是不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发展规律的,现时代的教师必须时刻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掌握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班级管理艺术、教学理论与设计、家庭与社区沟通理论等等,这就离不开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独立地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教师做研究和写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工作,完善和提升自己。时代在前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减负”要求我们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不少教师拥有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若能将其总结出来发扬光大,既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又可以点带面、影响一片,进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人总是有惰性的,谁能克服它,谁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勤于动笔,肯于吃苦的人成了作者;懒于动笔,不肯吃苦的人的就只能当读者。这读者和作者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是勤为径,苦作舟。仅能吃苦不行,还要进入以苦为乐的境界,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假如我们能将做研究与写论文看成是自己工作、生活的一部分,看成是个人成长、身心愉悦的经历,那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出现勃勃生机。
②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写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摘要式、评注式、心得式、笔记式等。
教育叙事。这是近几年来很风靡的一种方式,也是老师们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就是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故事叙述出来,然后加上自己的一点感悟。
案例反思。选择教育教学中对自己或别人有启发的案例,写出自己的思考。案例需要具有典型性,反思要深刻,对人有启发。写作形式:案例+反思。
散文。当教师要会写散文,尤其是语文教师。冰心曾经说过,作为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要做到“三个一”,即一手好书法,一张好口才,一笔好文章。如果一位语文教师不会写文章,怎能以评析他人文字、指导青少年写作作为终生职业?
但是,当今语文教师写作能力普遍欠佳是不争的事实。有人曾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写作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写作者占10.16%,偶尔写作者占58.07%、从不写作者占31.77%。经常写日记,经常写下水作文者寥寥无几;自然写作,能发表文学作品者更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9 05:08 , Processed in 0.12798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