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技术:研究热点及其思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11:4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技术:研究热点及其思考
作者:熊才平 汪学均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研究进展明显提速。从2013年度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的期刊文献可以看出,国内教育技术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技术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信息化学习环境与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网络学习与远程教育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变革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学生信息素养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政策与措施研究;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对这七个方面深入分析,发现教育技术研究还存在下述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教育技术研究者的重视:一是研究的整体性、全局性不够,二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亟待加强,三是实证求真精神有待提高。
[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研究进展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有着宽阔的研究领域。专业背景不同、从事岗位不同的庞大研究队伍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教育技术做了大量探索,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本研究以教育学《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和《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以及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多份重要学术期刊2013年发表的一千余篇教育技术相关学术论文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同时参阅了多部2013年国内出版的教育技术专著。通过分析,对2013年教育技术研究热点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冷静思考,指出了研究整体上存在的不足。
一、国内教育技术研究热点
教育技术学与国家教育发展大背景、大方向深度融合,学科发展向多元化与协同创新迈进,“产学研”多方合作: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技术研究范式的转型。在此背景下,2013年教育技术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一)技术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
技术支撑下的学习科学与教学理论研究。信息技术向教育和学习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学习方式,技术如何有效促进学习是2013年度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在线学习的繁荣、教育服务的拓展、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学习科学的快速发展。许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学习科学新观点进入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从学习现实场景来看,终身学习、混合学习、泛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新的进展。在信息时代,终身学习成为生存的必要环节,而新一代互联网的应用,促使手持移动设备成为终身学习最有效的工具。以实证研究发展实践价值取向教学理论的方法进一步兴起,如,既能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又能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引导的WebQuest,成为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亮点。再如,双轨教学,是对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结构与过程本质的新认识与新概括,能够促进意义关联的形成,提高认知建构的效率。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双轨编码教学资源展示技术就是双轨教学理论的典型应用。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研究。学习技术、学习方式和学习理论不断交叠融合,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的学者Linda L.Lohr&James E.Gall提出了“三层工具箱”多媒体教学设计范式,第一层是学习理论,第二层是多媒体模型,第三层是多种信息呈现准则。在技术背景下,微型学习基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应运而生,赋予了学习者更丰富的非正式学习体验。体现微型学习理念的微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微课程是半结构化的,随着教学需求、资源应用、学生反馈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微课程作为一种片段化的学习资源,使学习者处于一种边缘性的投入与非联系的注意状态。可视化技术用直观的、易感知的图示方式表征信息。可视化教学设计能简洁明了地表达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策略选择、教学评价等环节,是目前应该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
教育技术哲学问题与教育公平理论研究。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应充分展现桥梁学科的作用,顺应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对教育技术的合理诉求。这是教育技术学最基本、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是教育技术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趋势,是教育技术之“根”。教育公平问题是全球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思路。《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缩小数字鸿沟计划”,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差距,创造机会均等、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教育公平归根到底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资源的核心是教育信息资源与教师资源。有学者提倡探索技术支持下的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区域共建共享互换”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新模式,构建“异地网络支教”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新方法,构建“异地网络教研互动”教师培训新渠道。还有学者提倡开展村镇教育信息资源区域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提升经济薄弱地区的教育信息服务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与指导思想。
(二)信息化学习环境与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三通两平台”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任务,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与之相适,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等研究成为热点。
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研究。网络学习空间包含四个维度:空间结构、接入环境、支持服务、用户能力。正式开通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提供资源上传下载服务的基础上,强调以学习空间为核心的资源推送,把不同用户所需要的适当资源送人不同的个人空间,以教师的教学空间应用带动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应用,在“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基础上,促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逐步探索“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建设新机制,逐步形成政府购买公益服务与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从而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此外,生态学视角成为信息化学习环境研究的热门。“生态”一词之所以用于网络学习环境的研究,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社会化发展的推动,另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技术对新型学习方式的支持。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行动计划中的第一项即为教育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为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支持。云技术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进一步地体现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经济性、共享性、合作性和生成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者也可成为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者,教育信息资源的社会再生成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新途径。同时,基础教育信息资源还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学者指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应突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形成“政府买资源、企业建资源、师生用资源”的格局,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为师生提供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即政府把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外包给企业,并引入以用户满意度为价值取向的监督激励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其优势在于:供给主体更明确、开发主体多元化,政府市场相结合、供给方式更灵活,经费划拨更合理、资金投入效益高,供给决策更科学、供给过程更透明,资源建设有规划、用户参与更主动。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应用研究。信息化教育资源迅速增加并呈现出分布、异构、海量等特征。由于技术的复杂性、教育的多样性以及资源开发过程的非标准性,各类教育资源系统底层结构和功能接口不一致,数字化教育资源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融合。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具有松散耦合、平台无关、互操作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为分布式异构教育资源之间的共享与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16]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日益详尽的数据记录,为教育数据挖掘提供了可能,有利于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再次开发、质量评价等。电子书包是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终端的专门设备,其应用需注重”家一校一企”协同模式。电子课本也是教育信息资源应用的重要方式。易用性是电子课本得以应用的关键因素,因此电子课本的开发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减少使用的技术门槛,充分发挥其富媒体特性,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
(三)网络学习与远程教育研究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网络教学及远程教育都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MOOC是2013年国内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
MOOC与网络教学研究。紧跟着世界MOOC元年的脚步,中国2013年迎来MOOC发展与研究的高潮。世界范围内MOOC平台繁多,有edX,Coursera,Udacity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众多知名高校一方面协议加入世界MOOC组织,一方面着手开发自己的平台。MOOC聚合名校、名师、名课,采用高校加盟、平台统一、制作统一的运作方式,其影响力持续攀升。MOOC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两类课程:“联结主义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cMOOC)和“行为主义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xMOOC)。xMOOC通过互联网引入商业模式突破了高等教育的“知识产业链”,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运行模式。我国在MOOC课程建设研究中,主要探讨了MOOC课程资源建设要求、影响因素以及本土化问题。
开放大学与远程教育研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2012年7月,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上海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22]但是,国内开放大学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我国开放大学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广泛吸纳世界远程开放大学组织结构的优点,立足于目前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实际,构建我国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此外,教学策略研究也是远程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远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具有习惯性、适应性特征,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个体因素,比如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等。因此,远程教育者应通过改进教学策略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降低远程学习的辍学率。
社区教育与网络学习研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国社区教育在发展的进程中也经历了一些变化,社区教育成为联系学校、社会的重要纽带。我国社区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初期,课程设计及课程评价更具有特殊意义,应利用好各种资源为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提供服务,推动社区教育发展。此外,如何提高社区教学效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网络学习共同体在网络社区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互动深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知识性维度、技术性维度、社会性维度。社区学习的影响因素还包括学生、教师、社区平台等,社区中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区教育者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不断激发社区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进社区教育的有效运转。
(四)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变革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新的学习方式不断涌现,如微型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智慧学习等,同时也为教学模式创新注入无限动力,如翻转课堂。因此,学习方式变革与教学模式创新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一大热点。
信息技术引领学习方式变革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自主学习成为数字化学习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深度学习也备受关注。学习环境个性化和学习方式自主化的结合是学习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必然。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基于互动的协作学习备受学习者青睐。就课堂而言,协作学习包括课前协作学习任务设计、协作学习内容预习,课中协作分组、协作活动开展,课后协作反思等。资源和角色要素的结构化会对学习者的协作学习产生较大影响,能有效促进学习者合作技能的习得。微型学习特征被概括为:学习内容微型化、学习媒介设备迷你化以及学习投入时间片段化。移动学习被称为下一代的学习方式,已获得广泛认可,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正在向泛在学习发展,为学习者提供无缝的动态学习体验。从数字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到智慧学习,学习的时空特性和状态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研究重心由“技术”应用向“学习”本身倾斜。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翻转课堂”成为备受教育界关注的词汇,其把知识传授过程放在课前,把知识内化过程放在课上,实现这两个阶段的颠倒。有学者提出以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为主、以微视频资源学习为核心的实验课程通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准备、微视频资源学习、实做测评、完成作品四个步骤。有学者将翻转课堂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思想和Bloom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进行深度融合,构建出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有学者结合游戏化学习理论,提出采用游戏化闯关、游戏化升级、游戏化获取虚拟金币等学习方式完成知识建构,形成溢满游戏化学习理念的翻转教学模式。有学者提出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以智能化学习平台支撑网上教学和面授导学,促进在线”教”和面对面”导”的深度融合。有学者提出正式与非正式学习境脉混合型教学模式,以混合学习理念为基础,把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整合集成在一起。还有学者认为,利用智能化可移动设备的“对话式”教学,提升互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讨论和对话的效果,有利于学习者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体性得到发展与提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研究。新媒体技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及可移动终端设备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主阵地,因此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必须实现有效整合。有研究提出将概念图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写作学习中,促使小学生的写作技能向积极方面转化。有研究表明,1: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开展常规化课内阅读能提高学习者的阅读理解水平,包括阅读加工水平、识别校对水平和阅读迁移水平。有研究将电子书包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学习,促进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也能有效融合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移动设备、无线网络和在线协作讨论等技术的使用给予学生在无缝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的机会,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模式,能够显著加深学习者对减少浪费、重复使用、再回收等方面知识的认识。
(五)学生信息素养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
进入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召开以信息素养为主题的世界性大会,促使信息素养更为有效地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信息环境下的数字鸿沟。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有效获取、管理、整合和利用信息,提升教学能力、改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解析。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成为个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信息素养人才已成为信息化改革过程中学校必须面对的全新挑战。信息素养包括辨别、发现、评估和有效使用信息等方面。世界上很多国家对本国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目标,美国、英国、日本、挪威等发达国家纷纷在21世纪初期将信息素养纳入本国基础教育培养体系。我国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并提出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推动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与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关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同阶段的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式不同。高校信息素养培养主要围绕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分辨及利用等能力和信息道德教育展开,包括图书馆利用、文献检索技巧、数据库利用方法、网络搜索工具等。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跳出强势文化的影响,重视课程开发的民族性;注重课程的顶层设计,一体化规划各学段的课程标准;重新定位课程目标,避免信息素养培养的泛化;追求严谨的知识体系,寻找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平衡。在借鉴国外信息技术课程变革经验的同时,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要超越操作技能,价值取向要向学术性目标倾斜,并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价值。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有效运用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技术就没有实际意义。21世纪,教师必须具备信息通讯技术、学科内容、教学法三种知识交互形成的”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TPACK是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知识提出的新要求。[网络教研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是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催生的新型教研形式,将网络教研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考评体系,能够从制度保障和动机激励两方面提升网络教研的效果。基于网络视频互动的远程教研创设了更为有效的异地协同互助,使分散于各地的教师形成教师共同体,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的协同发展。
(六)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政策与措施研究
信息技术为教育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纷纷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教育信息化予以充分重视,并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战略。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是教育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
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解读。《教育规划纲要》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列一章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发展指导性文件,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引,同时强调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能力体系建设过程中需采用双重视角,既从教育看技术也从技术看教育,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创新。2013年,美国在加紧贯彻《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简称“NETP”)。Lss] NETP指出,“教育部门可以从企业部门学习的经验是,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就需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教育系统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进化式的修修补补”。所谓教育系统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就是要“重新设计各级教育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体系结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应对措施就是通过倡导、实施一种全新的“用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型”来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和教育生产力。
教育信息化路径探索。在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路径探索方面,教育技术学者普遍认为,需要完善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标准规范,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资源保障机制,加强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和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这些对策对我国下一步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推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教育信息化标准包括教育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标准、信息化环境设备配置规范、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等系列标准。完善上述标准,可以参照国外教育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律,以条件标准、功能标准、绩效标准为三层框架,建立并完善国家教育信息化领域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是引导教师发展方向、规范教师发展过程、提高教师发展水平、确保教师发展质量的重要措施,必须增强政策的预见性和时效性,切实发挥政策对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引导、调控、规范和保障作用,推动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优质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瓶颈”所在。我国要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区域共建共享互换”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新模式,实现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互换共享,以技术手段实现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发达的区域要凝聚力量形成整体发展的动力和特色,要提升对外扩散的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2013年,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入创新发展的战略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时期,在解决现实问题和促进学术繁荣的双重压力下,教育技术界要从多个视角重新审视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和发展策略问题。面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应顺势而上,加大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力度,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要总结成功经验,积累量变,积极促成最后的质变。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应关注人的价值,创建以协同性、跨学科与分布式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与学习研究和实践共同体。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战略新阶段,展望未来,我们不但要汲取先贤和智者的智慧,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实践向纵深发展。
(七)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
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建设与绩效评价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和发展性极强的研究领域。2013年关于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建设和绩效评价的研究颇多,涌现了诸多新的评价策略、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数字化学习绩效评价研究。随着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的兴起以及各种学习系统的涌现,学习管理系统自动记录学习过程信息,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基于证据的过程性评价逐渐盛行。这种评价可以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供及时干预和未来预测。学习分析以获取、分析和呈现学习者学习过程数据、提高教学和学习成效为终极目标,被认为是自学习管理系统问世以来教育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在国外,学习分析理论被深入研究,开始出现针对专门课程旨在提升学习体验的学习分析系统,如普渡大学的CourseSignals系统,美国密歇根大学的M-ReportsDashboard系统等。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要研发开放性学习分析平台,平台需提供四种工具和资源:学习分析引擎;自适应内容引擎;干预引擎,包括干预措施推荐和系统自动支持;仪表盘、报告以及资讯可视化工具。利用可视化工具可将学习过程数据直观呈现从而进行可视化教学评价。
教育信息资源应用评价。教育信息资源亟待评价标准,《规划》明确指出,要“制定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标准,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评价与审查制度”。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不断由城市向农村推进,2013年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评价研究更多侧重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比如,有学者引入绩效技术ISPI(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formanceImprovement)模型,调查研究“农远工程”百校五年发展基本状况,从组织分析、环境分析和绩效差距分析三个方面,分析其应用发展绩效。有学者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效益评估体系框架。还有学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问题,调研了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凤凰两县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学习环境、教育技术能力、数字资源建设和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整理出评价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资源评价的视角也更加多样化。有学者从资源建设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视角,深入、迭代研究,形成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区域性数字资源应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有学者从”进化”的视角,在借鉴已有资源评价规范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成性学习资源进化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学者通过借鉴维基百科质量控制机制,提出了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的质量控制框架和策略。
信息时代学与教的绩效评价研究。作为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回应,有学者比较了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与我国《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提出了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学者从教师能力新发展和国际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新视野探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核心,提出教育技术能力核心指标框架和目标层次。近年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TPACK)的出现对信息时代教师知识结构予以全新界定,有学者开始深入研究TPACK测量方法。在远程教育质量评估方面,有学者在系统分析当前现有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有效教学”的课堂录像分析混合式评价方法,即定量定性相结合、全貌评价与局部评价相结合。还有学者以高阶学习作为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主要标准,并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构建出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活动实施的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评价指标。二、对国内教育技术研究热点的思考通过对国内教育技术研究热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研究范式日渐科学。学术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教育技术学界的慎重思考。
(一)研究的整体性、全局性不够
教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过程,而作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同样也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这一特征要求必须将教育技术研贫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明确整体目标,梳理内在联系;要从全局上通搁考虑研究规划,合理分配研究力量,强调协同合作,以求达到最大的整体效益,推动教育技术健康、全面发展。然而,综观2013年教育技术研究的情况,可以发现虽然研究数量很大,研究热点很多,但整体性和全局性不够。从研究本身来看,教育技术各研究热点之间缺乏衔接、缺乏融合。如,资源建设研究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之间缺乏沟通和继承,以致资源建设服务于学习需求的目标发生了偏差。并且,各研究问题显得零敲碎打,跟风现象突出,一些热点问题研究扎堆,而一些尚未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却成为冷门,导致整体上不够均衡。如,对热点问题的理论层面研究较多,实践层面研究偏少。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研究主体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作,学科之间、学校之间、学者之间各自为阵,协同不够。教育技术学缺乏同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的学术联系,这既体现在学术交流活动互不沟通,又体现在教育技术研究不够尊重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学校之间、研究团队之间学术隔阂明显,顾小不顾大,无法形成一股攻坚合力,这也导致了教育技术研究全局性不足。因此,教育技术研究要打破学术壁垒,加强沟通与协同,对教育技术研究问题进行科学的分解,确保重要研究问题不被忽视,确保最终目标一致,由此促进研究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二)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亟待加强
教育技术服务于教育目的,已经融人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技术研究必须瞄准促进教育教学的目的,充分考虑实施必要性,客观评价实施效果,详细提出实施策略。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应是所有教育技术研究追求的目标,是确保研究方向正确的重要原则。但是,从2013年教育技术研究情况来看,这一目标和原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追求形式华丽、脱离教学实际、浮于技术表面的研究比比皆是。比如,资源可视化技术提高了资源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于是很多研究奔之而去,大有“不可视,非资源”的阵势,却不知资源的过度可视化束缚了学生对文字的想象力,感受到的都是相同的意境,结果就是”一千个人眼中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这违背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目的。再比如,iPad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多人都将这一高端数码装备看作课堂教学的一种利器,所开展的研究似乎是为证明其有效性而量身定制的,而不是带着辩证眼光去审视应用效果,结果导致有些学校为了使用而使用,没有实际效果。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研究存在“唯技术论”的偏向,研究的目的只是为了把新技术、新产品不分情境地强加于教育教学过程,形成“高大上”的教学气场,忽略了对适用性、教学策略和应用缺陷等方面的探索和求实,这将对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育技术研究应将根基落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上,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为引导,摒弃“想当然”的做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探索教育和技术的结合点,由此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
(三)实证求真精神有待提高
虽然教育技术研究成果丰富,但理性思考之后发现,背后暗藏着缺乏实证求真精神的隐忧。分析文献表明,逻辑推理类文章比重远超过实证实验类文章。很多文章泛泛而谈,没有深入课堂一线亲自观察、获取数据,导致研究浮于概念表面,实践价值大打折扣。教育技术研究虽然表面看似繁荣,却鲜有直面教育教学现实问题和真实困惑的研究,结合课堂教学、针对某些区域实际问题做扎实、持续、深入研究的则更少。跟风情况比较明显,表现在对新技术的过分吹捧,对新名词、新概念的盲目追逐,而真正能开启教育技术研究新天地的优质研究成果不多。比如MOOC、翻转课堂等研究炙手可热,应用呼声高涨,但真正采用实证的方法来探索如何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却很少。高校争相将MOOC应用于本校课程教学,中小学校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来推行所谓的翻转课堂。尽管当前国内基于证据的研究日渐受到关注,但论文中实验过程关键环节常被一笔带过,且实验数据包装痕迹较为明显,无法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与国际学术研究规范有显著差距,调查和实验研究应系统地长期跟踪和反复求证。实验设计科学规范,实验干预有理有据,研究过程阐述详细,研究数据真实可信,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为打开教育技术研究的新局面,需要摒弃当前造理论、炒概念、创名词的浮躁作风,抛弃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开展基于证据的研究。基于证据的研究意味着要研究真问题、解决真困难,螺旋式推进,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对于推进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教育研究》201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2 22:27 , Processed in 0.10019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