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阅读和写作成为教师的行走方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6:4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让阅读和写作成为教师的行走方式(转载)作者:逍遥行者

让阅读和写作成为教师的行走方式
——在广元市利州区“教师暑假读书征文”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2012年11月30日
谢谢大家的掌声。大家开会都很辛苦,因为开会要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讲话这个“讲”字,发音比较重,因为他要说的一般是比较铿锵、激昂的话,听起来让人的耳膜受到的刺激可能会比较大。我不是给大家讲话,开会的事情已经结束,现在我开始说话。说话这个“说”字,它的发音要比“讲”轻得多,我想我的声音还算是比较温柔的,应该会对大家的耳膜有一些轻微的按摩作用。大概10年前,我在一家网站做版主,在那里我叫“云在天空”。有一个调皮的孩子,和我在论坛上“吵架”。可能他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脾气比较暴躁,我比他稍微年长一点,我就回应他,回应时我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叫“天空开始说话”。现在我叫江湖一刀,所以叫做“一刀开始说话”。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刀说话》,“刀说话”这个概念,在武侠小说里面,往往是指比较关键的时刻,非要用刀说话不可的时刻。广元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我到广元三次,三次在广元“献声”——献出我自己的声音。谭桂珍老师告诉我,每次你来都不能让你白来。我说干嘛?吃饭、喝酒没问题。她说每次你都得说话。其实我很期待跟大家说话,我也很想和大家说话。记得我在广元第一次说话是在莲花初中,是坐在主席台上跟大家说的;第二次是在大石小学,就在这个地方,是站着说的,那次因为话筒线路的限制,不然我要走来走去地去说话。我非常高兴,昨天花了两三个小时赶车过来,参加今天的活动。这是我非常期盼的一个活动,也是我特别想参加的一个活动,因为这个活动是以“阅读”作为关键词的。
我记得第一次来大石小学的时候,我听说大石就是大石板的意思,好像这下面有一块大石板,所以我给大石小学一个比较冗长的昵称,叫“大石板上的小学校”。后来谭老师告诉我,说我当时说的是大石板上的小石块学校。我觉得可能是她记错了,我不会用这么冗长的昵称去表达我对这个学校的喜爱。今天上午一早,我听了侯佳闻老师的一堂绘本课。绘本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稍微有点陌生,以前我们知道它叫连环画,应该说绘本与连环画是有关联的,我就是读连环画长大的。我还写了一篇文章,好像叫“小人书的记忆”,内容不记得了,但是还记得阅读时的很多场景,很多感受。我听侯佳闻老师(我经常叫她小侯子)这节课有很多感触。孩子们真正投入到了这个故事里边了,侯老师非常充分有效地调动了孩子们对故事的参与程度,让孩子们去猜,让孩子们去表演,让孩子们去朗读,让孩子去写,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在绵阳,我跟台湾的中国滋根乡村教育基金会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我自己现在都感觉非常自豪。我想办法让他们出钱,给我们区内的七个学校,建了一个“爱的书库”,配了110种书,每种书45本一箱,这箱书可以让全班所有的孩子共读。当然,老师也要共读,然后这个班读了这本书之后,可以整箱地漂流到下一个班,去换取另外的书来读。这是去年的事情。今年,他们过来看我们的阅读活动开展,非常激动,主动提出还要在我们那个地方再做一个“爱的书库”,我非常高兴。这个“爱的书库”要建在城里的学校,而且他们说这是破天荒的,因为他们的名称叫做“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促进会”,但是现在他们把根据地放到城市小学。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以后两个书库的书也可以流动。按我的估算,如果一个孩子在六年时间里,能够把两个书库的书都读完的话,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差不多就是300本书。一个小学毕业生能够读到300多本书,我想他的世界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昨天我跟教研室的罗主任说,也是真切地感叹,一个区域内的读书活动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开展,这是一种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今天上午“知行社”这个词语,成了一个“高频词”,作为创始人、发起者,我得老实告诉大家,这是一个纯粹的民间组织,没有经费,没有办公地点,还有许多东西都没有——没有权力,没有能给大家带来好处的东西,我最多可以利用一些东西为大家争取一些平台,争取一些空间。但是我们利州的星空读书社,是以官方的形式来推动,事情要好办得多,今天两位局长全都坐在这个地方——当然,说句实在话,梁局长要是走掉的话,我说话可能比较开放一点——刚才听了大家很多关于读书方面的活动、感受,然后又听了我们知行社利州分社的年度人物谭老师的获奖感言,我的感触比较深。稍微夸张一点说吧,我是看着谭老师长大的,看着她发芽的,她“四十岁刚发芽”的心态,在今年3月30号知行5周年年度庆典的时候我特别表扬了她,今天大家拿在手上的这份资料《利州教研》上,有我给她写的一篇文章,我再次肯定了这种心态。我想到钱理群所说的“黎明的感觉”。每天早上当我们从昏睡中醒来,黎明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对人生,对新的东西,新的生活,有一种比较美好的期待。其实我想谭老师这种发芽的心态,也是这样美好的。大家到1+1网站上去看的话,我现在什么样子,那里就是什么样子,我用的就是自己的头像。但是你看谭老师的头像,就是一棵弯弯的豆芽,刚刚发芽的,永远在发芽。
在大石小学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但我暂时不告诉大家,我的理解是,谭桂珍老师40岁才发芽,她之前的生活经历里,包括刚才几位在发言的时候、讲话的时候,都引用了她文章里前36年的那段文字,我就在想,谭老师为什么在大石小学会有这样美好的一种转变,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但是我现在不告诉大家。
今天说话的主题,刚才罗主任已经给大家说了,就是“让阅读和写作成为我们的教育行走方式”。有很多年我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读书,做学生的时候肯定要读书,我读了很多的书,尤其是在高中之后。本来我做了一个课件,但是谭老师“威胁”我说,电脑有病毒。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估计她是要让我“清唱”一次吧,今天就算是“清唱”。我在课件里边收录了我三个不同阶段的照片。现在的照片,就是展现在你面前的活生生的我,但有一张是我初中毕业时的照片,毕业证上的,我看那时的自己,真是“惨不忍睹”。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十四、五岁的时候,用四川话来说,一看这个照片,就知道这个人是“瓜兮兮的”;但是我看了我高中毕业的照片,大学毕业的照片,我就感觉自己正在逐渐地变得美好,然后我就长成了我今天这个样子。一个人吃什么东西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也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在给谭老师写那篇文章的时候,她说你把我写得太好了。我当时很想说一句话,我说“心怀美好的人,才能看见美好”。其实这句话,是自我表扬,我表扬了她,事实上也是在表扬我自己。我是心怀美好,所以我能看见美好。这句话大家以后可以多用一用,包括你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你在面对同事的时候,你在面对家长的时候。
说得稍微远了一点,还是回到读书。做教师之后,其实我也一直在读书,这个不用多说。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做的,就是推动阅读的事情。今天的电子显示屏上有一句话,“推动动阅读的手,就是推动未来的手”,这是我仿造的一个句子。那么对于学校来说,按我的理解,学校其实就是学生来读书的地方,学生来到学校里面就是为了读书;然后教师这个职业,我们说就是教书,就是教孩子们读书,所以在学校这个地方,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集或者“公因式”,就是书。所以我曾经说一个学校应该有三个琅琅——歌声琅琅,书声琅琅,笑声琅琅。“书声”是其中最重要的。书应该成为每一个学校的logo,书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老师的logo,成为每一个学生的logo。对于这个问题,我跟家长们交流的时候,曾经谈到一个观点,我说,其实所有的学习,都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对于一个人来说不是一技之长,而是百技之基础。所有的学习都首先从阅读开始,阅读是学习之母。一个孩子如果是阅读出问题的话,可能其他方面都会出问题。其实我们可以看一下,学生语文成绩比较好的话,其他方面也容易比较好,尤其是到年级比较高的时候,比如说初中、高中,那些在数理学科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因为他的阅读能力有问题。阅读能力有问题,就可能影响到他的思考能力,他的判断能力,甚至影响到他的审题能力。
有一个笑话说的是,岳不群得到《辟邪剑谱》之后,非常激动,就打开剑谱,第一页八个字:“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就是说要练这个功夫的话,首先需要自宫,于是岳不群就横刀割爱,把自己的命根子给处理掉了;他在痛苦中打开第二页,八个字:“就算自宫,也难成功”,这个“丢失”很不值得,所以岳不群特别悲伤,特别心痛。他忍着痛苦打开第三页,又是八个字:“不必自宫,也可成功”。不知道大家从这个故事里边读到什么,我读到的是岳不群同学的阅读能力有问题,他们没有像我们今天小学语文里边说的要“整体感知”。用四川话说,他叫“捞起半截就跑”。
所以我在想,我们的孩子如果阅读能力出问题的话,他在处理“乘、乘以、除、除以、增加到多少倍、增长到多少番、降低了百分之多少”这些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出问题。所以,一个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陪伴他们读书,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一个学校,能够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鼓励他们读书,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而一个老师,真正能教给孩子的,其实就是阅读的能力、阅读的方法,是这样的一些东西,而不是3+2-5等于多少,不是这样的东西。伟大的科学家、也算是伟大的教育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当你离开学校之后,把所有学到的全部忘掉后所剩下的那些东西,才是教育。我不知道你们在回想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留给我们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大家不妨梳理一下。我们能够记得当年哪一位老师教我们的哪一堂课,或哪一个知识点位吗?可能不是这样的。我记得高中的语文老师,一位非常棒的老师,让我在文章里不断地写他的那位老师,我说我“梦开始的地方,有他守望的背影”。但是说实在话,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天他在课堂上给我们读《中篇小说选刊》里的一个小说,题目现在还记得叫《陕北的天,瓦蓝瓦蓝的天》。为什么会记得?因为这篇文章是我和他一起读完的,他读到其中感人场景的时候,老泪纵横,实在读不下去,让我上去继续读,我记得的是这个。
刚才我说的是阅读对于学生的意义。现在说说阅读对于教师的意义。刚才我说到教师其实就是教学生读书的人,教学生读书的人起码有个前提,就是自己应该读书。如果一个老师对于阅读没有兴趣,对于阅读没有体验,对于阅读的好处自己说不出发自内心的感受,可能你很难让孩子们喜欢读书。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教给别人,比如我说给你一个亿,我没有,我只能给你两个“忆”,一个是美好的回忆,一个是深刻的记忆。一个教师也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自己不会的东西教给学生。所以我们要教好书,我特别喜欢我们利州星空教师读书社的这个宣言:“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主张,一种非常明智的看法。“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我们所有的教育活动应该从阅读开始,我们所有的教育行走应该是从阅读开始,从读书开始。
湖南师范大学有一位教授,叫刘铁芳,最近几年在教育界比较有名的一位学者,他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所有伟大的教育者,都首先是一位伟大的阅读者”。刚才罗主任也特别谈到我曾经的一个观点:“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就在于他是否读书,读怎样的书,怎样地读书。”我就看这三点。一个教师是否读书,很可能影响到他很多方面的东西。如果没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我们就只能照本宣科。我经常说,教材就是一个参考,就是一个拐杖,但是很多时候,丢开这个拐杖之后,我们可能就不会走路。我在涪城区负责高中语文教研,我经常提醒老师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要是有一天中国没有高考,你又该怎么教书?我们很多老师可能对课本、对教材有很多的意见,但是请大家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教育部说那个教材的事儿就停止了,你们爱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不发行教材,我们怎么上课?如果没有广泛的阅读,没有广博的基础,可能我们的课堂会变得非常的沉闷,非常的枯燥,非常的单调。
阅读对于教师的意义,按我的理解,它首先可以解决我们的“精神工资”,或者说解决我们的“精神温饱”问题。在今天这个时代,物质的温饱应该不是什么问题,难以解决的是精神的温饱,不同的人解决的方式是不太一样的。2009年国家实行绩效工资的时候,我当时提了一个“精神工资”的概念,我说国家在给我们教师提了绩效工资之后,就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我们的物质温饱,让我们不会为吃饭太担心,不会为穿衣太担心。而且,绩效工资改变了很多老师的生活方式,当然这可能与“5.12”地震有关。在地震前后,我到学校去时有明显不同的感受。以前到学校里边去,最多一部车,现在到学校去,好像到了买车的地方一样。一般学校都有很多部车,这些都是老师的车,这个就是改变。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说,它就只能解决到这样。人,尤其是教师的生活,应该是稍微形而上的,就是说有物质的生活,形而下的,但是还应该有稍微高于物质生活的,形而上的东西,一种精神生活的东西。过去我们说教师是站讲台的,讲台也是三尺讲台。讲台为什么是三尺?这个问题我没有弄清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人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我后来想了一下,讲台不是要稍微高出于教室一点吗?我把它理解为“讲台”要源于生活,就像文学术语所说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育这东西它也应当中源于生活但又要稍微高于生活,教育应该让人看到更高、更美好的东西,应该是能够让人向上的东西。我说阅读可以解决我们的精神温饱,事实上,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他的幸福指数会比较高一些;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他会知道,除了穿衣吃饭之外,在他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重要的,或者说还有什么东西是有意义的,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他再去努力追求的。我经常说,所谓的阅读,其实就是给我们的人生多增加一些窗户,没有阅读的人,他的生活范围可能是比较狭窄的;喜欢阅读的人,他的世界可能都要辽阔一些。他在这个地方也知道别的地方,他到某个地方去,就会唤醒自己对那个地方从文字里、从书本里所得到的印象,那个时候他其实有一种没有来过,但是已经比较熟悉的感觉。
阅读对教师的意义的第二点,我觉得阅读可以改变我们教师的长相。刚才我说到我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到今天,按我自己的评价,或者我老婆的评价——我老婆的评价当然可以不作数,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我自己的评价就是,我长到今天很不容易,虽然现在看还是比较困难,但是稍微好一点,这可以说是阅读改变了长相,我可以做这个广告的。其实这不是我的观点。北宋时有一位诗人叫黄庭坚,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则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什么意思?翻译一下,他说士大夫如果三天不读书,义、理这样的东西就不能在心中交汇,就可能造成内分泌失调,对着镜子看,就会觉得自己面目可憎,对人说话就会觉得言语无味。黄庭坚的好朋友苏东坡,他有一句说得特别好,也是我们谈读书时经常引用的,叫“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肚皮里面装了几本书,多装了几本书之后,他的气质都会更加地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刚才这位黄玫瑰老师——黄梅老师发言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她的“气自华”。所以我经常跟女士们说,其实读书就是最好的美容,所有的化妆品,我告诉大家,都涂到脸上的化妆品都是有害的,而且据调查,很多都有致癌的成分,请各位女士慎用。但是读书不会有这种影响,阅读是最好的化妆品。台湾有一个著名的化妆师,她曾经说过,“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身体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或者说,一流的化妆是精神、心灵的化妆。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按我的朋友、福建的教育学者张文质的观点,他讲到好教师标准的时候,其一个标准就是“一个好教师看上去就像一个老师”,像废话是吧?但这个废话是很有意思的。按他的理解,应该是这个老师他应该是会爱孩子的,是善良的,所以你看他的长相就看得出来,然后他喜欢读书,不断地读书让自己身上有一种书香之气,是这样的东西。我们很多时候说到气质,如果一个女士长得不算太美,我们就会说她有气质。气质这东西说起来很抽象,但我们确实能够看得出来,我们能感觉到这个人有没有气质,虽然我们说不出气质的标准。多读书的老师,他会在身上形成一种书卷味。这两年我在阅读禅宗方面的东西,可能很快,两个月之内将有两本关于禅宗与教育的书出来,一本是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大夏书系”,一本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万千教育”。在阅读禅宗的时候,有两个词语我比较喜欢,一个是“境随心造”,就是说你置身的环境是由你内心创造的,按字面意思理解是这样的。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感觉你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和你的心态是一样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这肯定是唯心主义的说法,但我们今天来看,很多东西还是唯心一点要好些。“我感觉比较舒服”,这肯定是唯心的,但是这种唯心的舒服感觉很重要。还有一个词语就是“相由心生”。我刚才说,一个人吃什么东西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一个人阅读什么样的东西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包括长相都是这样的。
第三个意义,阅读可以增强我们的专业能力。有人说,过去的大学是四年制,但是今天的大学应该是四十年制,我们可能每一个人都从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是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比如说像谭老师,三年或者四年,我们从那个学校毕业,走上讲台,但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可能永远也不能毕业。宋朝一位著名的宰相叫赵普,他有一句话说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他大概是山东人吧,他在第二次被提升为宰相的时候,朝里的群臣就说这个人不喜欢读书,一辈子就只读了半部论语,这时皇帝应该是宋太宗吧,宋太宗就去找赵普说:“爱卿,满朝文武都说你只读了半部论语?”赵普说:“是的,陛下,而且我用这半部论语先帮太祖平定天下,我将用这半部论语再辅佐陛下谋定天下”。在那个时代,我们可以说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但是今天,大家这段时间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培训实在是太多了,包括我自己的感受都是这样。我刚到广元很多朋友包括罗主任一再对我说今天下午要留下,我说不行,我今天下午必须回去,明天下午必须赶到温江去报到,我也要参加培训,被培训10天。今天的培训之所以很多,让人感觉到在今天做教师,有点像那部贺岁片的名字“没完没了”。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证件人生》,“证件”,你可以回头梳理一下,我们生在当今时代的中国,我们每一个人有多少种证件?从准生证开始,你没看到的;到死亡证结束,你也看不到的,在两个证之间会有多少证件?然后你回头梳理一下在中国做教师你需要多少种证件?这可能是个比较大的数字。所以我在文章最后悲观地说,可能在我把所有证件都挣到的时候,这些证件可以为我小小的躯体或尸体垒一座不算太小的坟墓。事实上从另外一个意义说,学习,不断地学习,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而不断的阅读可以让我们有更好、更强的专业能力。我昨天和罗主任交流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读书其实是最好的继续教育,是最根本的继续教育。我们今天的很多培训,都特别强调技术方面的东西,比如对教材的处理方法,比较优秀的案例、课例,很多老师出去接受培训的时候,可能不太喜欢听那些比较理性的讲解,特别是那种比较学院派的讲座,一个概念可以闹上半个小时,结果你还不一定清楚,在两个小时下来之后,究竟学到什么?没有!当然,大家也不一定喜欢我这种“说话”的方式,因为一个小时下来,大家不一定能记住多少。我们特别强调这个东西,我说这有点“技术至上主义”的倾向,我们不太关心教师的心灵、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是整个培训都体现出来的共同毛病。前几天,《北京教育》要做一个专题,他最先定的就是“国培”,就是这几天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那个编辑向我约了一个稿,要我从教研员的角度,从培训者这个角度,来说一下对国培的感受,我就用了一个题目“国培:想说爱你不容易”,“不容易”的地方,其中有一点就是,有重术轻道的倾向,其实这是当然所有培训特别容易忽略的,对于“术”特别强调,对于“道”一般不怎么看重,为什么?因为这是有难度的。对于“道”的东西,比如一个人心灵方面的东西,那种要改变的东西,包括成年人观念的改变可能是最难的,它不是靠一个或两个小时的培训、讲座就能完成,而需要漫长的过程,这个是特别需要“静悄悄的革命”的。而从阅读这个角度着手,可以是最好的方式,所以我说,阅读可能是最根本层次的继续教育。
我想起有一个叫巴丹的人说过的话,“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阅读能改变人生的宽度”。每个人的长度是没法改变的,我们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上天注定你活60年、80年或100年,这个不太好改变,我们就是努力地去健身、养身,你未不一定能活到1000岁。其实我一直有个观点,你活到那么大年纪的时候,吃也吃不了,走也走不动,想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时候,很没有意思。所以鲁迅先生就说“老而不死是为贼”,一个人老了还不死掉的话,就像小偷一样的,你又不能创造,只能消耗。虽然你消耗的食物是比较少的,但你消耗的能力、能量比较多,你首先需要有人来照顾你,呵护你,那个时候你不能给别人提供什么东西,这是比较可怕的事情。巴丹还说过一句话,“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是阅读能改变人生的终点。”这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就不多说了。
我想说的第二个词语,就是写作,写作的问题。对教师来说,写作可能是比较重要的问题,你看我们今天利州星空教师暑假读书征文,按我的理解,整个读书活动就是为了推广、推进阅读活动,但最终呈现的效果,就是这本书——《利州教研》专号。这里边都是大家的文章,这跟阅读有关系吗?肯定是有的。我曾经说,我们教师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读得有进有出,能够读进去,然后还要读出来,把所阅读的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相联系,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发现去表达出来,这就是写作。写作对一个教师的意义,我想可以这样理解,首先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前文学爱好者——昨晚上我跟梁局长交流,梁局长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我说我也是一个前文学的爱好者——我觉得,写作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记录我们曾经的生活。据说司汤达的墓志铭——法国著名的作家、《红与黑》的作者——墓志铭上写到:“我来了,我看到,我说出。”9个字,这就是司达的一生: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看到不同的人世百态,然后我说出我看到的、我发现的、我感受的,这就是一个作家的一生。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记录我们的生活,记录我们的专业生活,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老师站上讲台之后,到他离开讲台,会上多少节课,有没有算过?我也没有算过,但是可以说是成千上万,你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对公开课和私家课,随意的课还是精心准备的课,听了别人的课再看自己的课,不同的课堂肯定会有不同的东西在;你教的第一届学生和最后一届学生,你教的最调皮的学生和最乖巧的学生,这些都是我们教师的教育生活中很重要的内容,像这样一些东西都很值得我们去记录。1+1上有一位叫深蓝的女士,是福建泉州水头镇的人,在我的那个江湖版图里边封她是“水图郡主”,她在1+1获得“每月一星”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树用年轮来记录沧桑》。树是用年轮来记录沧桑的,我想我们人用什么东西来记录我们曾经度过的沧桑,记录我们曾经有过的生活,我们教师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记录我们的教育生活?你教了一辈子的书,上了3千或3万节课,如果没有文字,你用什么来证明你上过这么多课,教过那么多学生?所以我曾经说,一个男人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能留得下来的只有两个东西,一个就是自己的孩子,一个就是自己的文字。可能对教师来说,我们真正能够留下来的东西也不是很多,其中应该有文字的,所以我特别喜欢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一个句子:“写下就是永恒。”当我们记下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它就会成为永恒的东西。白纸黑字的东西是最有说服力的。
第二点,写作可以拓展我们教师的精神疆界。刚才我提到了谭老师36年来的教育生活,也就是她前面的那段教育生活,我在那篇文章里第一句话是这么写的,“谭桂珍当然姓谭。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更像一潭静水。“甚至可以说,她更像一棵长年在深谷里的小花小草,这差不多是她精神状态的呈现。如果没有写作,她可能还在大石小学做谭桂珍老师,但是因为写作她不一样了,她用“梦醒时分”的名字赢得了很多的粉丝,她在更大的范围里有了话语权。孔子曾经说过,他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就是说他只是说话而不作记录,不作写作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感谢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们,他们整理出了《论语》这本书,要是没有《论语》,没有这些弟子的记录和写作,我们今天就会缺少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我在阅读禅宗的时候也有一个感受,禅宗是个奇怪的东西,话题不能展开,最先解老师说可不可以给大家聊一聊这个东西,我说时间太短了不行,禅宗特别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他们讲心地的发现,不需要文字的,禅宗甚至比较反对读经的,经书。而且禅宗六代禅师里边最伟大的一个人就是禅宗六祖慧能,他就是个樵夫,以砍柴卖柴为生,大字不识。但他成为禅宗里最重要最伟大的一位。他在那本——也不是他写的,而是由他的一个叫法海的弟子整理而成的,他传法的经历,说教的内容,叫《六祖法宝坛经》,这是中国所有高僧大德里边唯一的一部被称作“经书”的。就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樵夫的智慧。其有时候我想,如果没有写作,可能我也就只是涪城区教师进修校的一个教研员而已,我可能就没有办法在广元这个地方,三次显现自己的真身,三次献出自己的声音。
写作可以拓展我们的精神疆界,一个没有写作的教师可能他所有的生活,生活范围就是一个小小的学校,小小的一个区域,但是如果你能够写作,能够写得比较好的话,你会有广泛的读者,你会有广阔的精神疆界。有一次我和福建东山的特级教师王木春聊天的时候,我说,其实写作对于你来说很重要的地方就在于,你有一帮春丝(粉丝),你只要在东山岛上(那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一个岛,也是大陆最东边的一个岛)你只要在岛上轻轻叹息一声,你都会影响和改变很多人的心情。去年有段时间,他的女儿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他在博客里欲言又止地说了一点点情况,害得很多人为他担心。这就是写作给他带来的这种东西,我把它理解为这是一种精神疆界。你的精神疆界有多么辽阔与你的写作有关系。
写作的第三个意义就是,写作可以改变我们的专业状态。对教师而言,所有写作都可以称作专业写作,或者称之为教育写作。我曾经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曾经写了一些散文、诗歌、随笔,但我今天比较用心地思考教育时发现,我写的几乎都是教育,当一个教育者用教育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所有的感受都会归结到教育上来,所有的万事万物你都可以从中找到与教育的关系,包括像从禅宗佛教你也可以发现,有教育的真谛在。所以我们的写作就是对教育生活的一种记录,而这种记录事实上可以改变我们的,改变我们的精神面貌,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改变我们身边的教育生活,甚至改变中国教育的面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雷锋日记》?可能没有,其实我也没有读完。我是有一次到一个学校去巡考的时候,没有带书很无聊的,于是就在旁边找到一本《雷锋日记》。翻看之后我有一个发现,雷锋为什么会成为雷锋?就是因为他写日记,不是因为他做好事成为雷锋的,而是因为他写日记成为雷锋的——这个观点肯定是有问题的,有一次我提出来,他们告诉我,雷锋日记不是雷锋写,而是有一个写作小组帮他写的,我说有道理。但是就我们今天看到的《雷锋日记》来看,一个人只要写日记,坚持写日记,他就可以变成雷锋。你看,雷锋日记里边他写他帮人做好事,很多种好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他为什么要做好事?因为他要写日记呀。一个人坚持写日记,你不能说今天无话可说,明天无话可说,一个月下来你还是无话可说。虽然这是俄罗斯作家契科夫的观点,他说你要写作很简单,每天都在本子上写“今天无话可说,明天无话可说”,写上一个月之后你就有改变,你就会觉得我今天有话可说。雷锋他不断地做好事,其实是为了写日记。我们为了把教育写作变成鲜活的内容,有不断的进步,就需要不断地去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这就是我的一个发现。如果你能坚持,就像叶澜教授说的那样,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或者坚持写三年的教学记录,你就会发现,你的教育行为最终肯定会改变。其实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教育行为的改变,为了改变教育的行为,最终改变教育的面目。刚才我说“我们的写作可以影响和改变中国教育的面貌”,具体地说,我们所写下的每个词语,每个句子,都是对中国教育面目的一种影响或改变。尤其当你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比如你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一个美妙的句子,你首先就会影响和改变读到这个这个句子或文章的人,也许他本身是悲伤的、哀怨的、忧愁的,但是看到你的句子之后突然觉得生活很美好,你看,改变发生了。然后这个改变会影响到其他的,比如说这个人在家里是丈夫,他看到这个美好的句子,心里有种美好的情愫,然后去跟妻子表白一下,他就改变和影响了他的妻子。也许就会影响和改变他们的家庭生活,影响到整个小区;如果整个小区的人都用这种美好的情愫去生活的话,可能就能改变整个中国社会。事实上确实是这样。所以我曾经说过,我们每个教师的行动都是在影响和改变中国教育。如果你能将孩子教育得好一点,一个有聪明乖巧好学生的家庭,可以说家庭不容易破裂,然后这个家庭的感情就会比较好的话,就会减少打架、吵架的次数,就会提升整个小区的文明程度。我以前住的一个小区离城远一点,是居民区那种感觉,我爱人就总结了一下,你在那个小区里边每天都听到吵架的声音,狗叫的声音,但是在现在这个小区里你每天听到的是什么?钢琴的声音,感觉就不一样了。你教好一个孩子就会影响到很大,甚至你教好一个孩子就会影响到——我说的是教育是事关千秋万代的事情,影响到千家万户,就是这样的意思。这个孩子就会影响到他以后教育孩子的态度,影响到民族未来的素质。其实我们的写作也是这样的,英国诗人拜伦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也被大家广泛运用,“人不但要写,还要像所写的那样去生活。”江湖一刀同志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我把它归结到《江湖一刀教育语录》里边的,他说“想得美,才能活得美,写得好,才能做得好。”看起来有一些颠倒,首先我说想得美才能活得美,如果一个人没有美好的想法,想都想不美的人,他怎么可能活得更美,就像那个著名的套中人别里科夫一样。如果一个教师每天都抱着一种晦气的心态走上讲台,你说他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能够给学生带来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要想得美才可能活得美,要写得好,才可能做得好,看似颠倒,但事实上就是这样的。我刚才对《雷锋日记》给大家做了一个这样的解释。
关于怎样写作的问题,因为时间关系,我不想太耽误大家午餐的时间,简单说一下,教师的写作特别需要关注的,第一,就是要特别地注意去发现、提炼平凡教育生活中的美好。我曾经说我们每一个人,除了胡锦涛先生、习近平先生、温家宝先生、李克强先生这些伟人之外,我们其实都是平凡的、都是非常普通的人,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尤其是对我们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小事情。谭老师在刚才的发言中说,“我愿意用最初的心做最小的事”。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东西,但是前提就是你要能够去发现、去体验平凡生活中的微小的快乐和幸福。北大中文系那个叫教授钱理群的人,他也是生命化教育的一个理论支撑者,他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对中国教师来说,我们要习惯于“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应该有这样一种情怀,可能我们每个教育都应该这样,你要去体验、去发现每一天平凡生活中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意味。当然可能需要有一种“黎明的感觉”,或者一种“刚发芽的心态”。第二个是保持感动的能力。对教师来说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特别肯定、鼓励、歌颂那种比较刚强的东西,比如钢铁般的意志,或者英雄般的行为,或者那种比较彪悍的举动,比如拦住火车啊,去救火什么之类的,比较肯定或者鼓励一些这样的东西,比较强调一种英雄的气质,但是对柔软的东西关注不够。其实我们都知道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要想到,肉都是比较柔软的,尤其像心脏这样的东西,教育特别需要我们用一种柔软的情怀去面对,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孩子,是初生的生命,是非常柔嫩的东西,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比较粗暴的行为去对待。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种对教育的感受能力。好教师总是非常敏感的,非常细腻的,非常温柔的,而坏教师可能就是心肠比较硬的,语言比较坚硬、生硬的,用张文质的说法,在当今教育体制之下,所谓的优秀教师都是心肠比较硬的人,他们不会对教育生活有特别的感受,也不会因为教育而感动,这是比较悲哀的。作为一个教育写作者,作为一个以写作作为自己教育生活的记录者,我觉得可能在感动的能力这个方面要特别的强调和强化。第三就是养成思考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新课改之后,大家对“反思”这个词语非常感兴趣,波斯纳的那个关于教师成长规律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是被大家广泛称道的观点。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到这样一个观点,我说,一个学校差不多有这样三类老师:第一类可能就像黄梅老师这样的,年轻的,有才气的,然后特别会上课的,出去任何一种赛课他都可以给你拿回一等奖,特等奖,这就叫“拿本本的”;第二类老师就是上课特别用心,上课的本领比较高,教学生的时候特别容易取得好的成绩,无论你是大考小考,他那个班的平均成绩、优生人数,都可以排到绝对的前面去,这种老师我叫他“数米米的”;除了拿本本的、数米米的之外,还有一种老师就是有思想的,我这话一出来,知行社的很多同事就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反正我拿本本不得行,数米米也不得行,我就做一个有思想的好了。有思想,我们不一定要求每一个老师都要有自己的思想,但是你对教育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法的人可能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主张。最后就是坚持写作。在写作这个问题上,可能大家应该有一种“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那种感觉,坚持,可能不能让你成为走得最快的那个人,但是他可以成为走得最远的那个人。只要你愿意坚持,前方就一定会有很多的美景。
关于今天这个说话的内容,其实是我和解老师有所议定的,我是争取用这个“让阅读和写作成为我们的教育行走方式”来切合我们今天的主题。我曾经有一个观点,也是比较厉害的一个观点,我说“勾引”与“挑逗”应该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必备的素质,“勾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挑逗”学生的写作热情,语文老师只要做好这两件事情,一切语文都不是问题,其实今天我也有勾引和挑逗大家的成分在,但是我记得一句话,“你永远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这是最近一个什么人写的一本有意思的书,可以去看看。这几天我的QQ签名里边,关注我的人就会发现,签名里面是阿多尼斯的一句诗:“太阳也只能照亮愿意被照亮的事物。”刚才我说我发现大石小学之所以变得这么美好的一个原因,一个秘密,大家有没有想到?因为有校长在——校长叫杨光照啊:阳光照耀大石板上的小学校,这个学校能够不美好吗,但是太阳也只能照亮愿意被照亮的事物。不是说他是太阳,也不是说我是太阳,而是对我们教师来说,阅读是我们真正的太阳,写作算是月亮,我们从太阳那个地方吸收能量,然后以写作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现出美好的自己。张文质老师曾经说“读书是为己之学”,现在我想告诉他,我跟他续了一个句子,我想告诉他:写作是向上之路。
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23:28 , Processed in 0.07328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