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基本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7:0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基本现状及对策研究
                             甘井子区西城小学 牟秀春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级建设的指导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和学校实施管理的有力助手。班主任的工作成效直接关系着班级工作的成与败,也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对一个班级良好的班风和小学班主任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纵深推进,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专业挑战和巨大的社会压力,班主任专业化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教育的成败,班主任队伍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学校发展和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本文在综述大量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出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的主要趋势与培养策略,为推进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专业化培养对策研究管理机制


       

    摘要
    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依据
    (一)专业的内涵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三)班主任专业化与班主任专业发展
    (四)班主任专业化的特殊性
    (五)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依据................................................................... ..9
    三、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及面临主要问题
    (一)小学班主任队伍现状分析...................................................................... ..9
    (二)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面临主要问题...................................................10
    四、促进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养策略和管理机制.......................................
    (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养策略.................................................................13
    (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管理机制.................................................................17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基本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意义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学生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责任者,作为帮助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指导教师,班主任联系着班级中各科教师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各种学生组织、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班主任是具有专门的职业道德、职业理论、职业技艺的专业工作者,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专业性岗位。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养成坚定的专业信念,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熟练的专业技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仅仅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并不能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真正的转变,而班主任工作方式的转变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转变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因此,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部提出的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转变为育人的“主业”这项工作,其必由之路就是要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探讨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及促进对策,有助于改善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意识和能力,提升班主任工作的自我价值,改进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对于教师职业和教师人格与师品的认同,对学生人格的积极影响等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00210月,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首先提出班主任专业化命题;200311月,柳州市的“班主任专业化"实践受到广泛关注;20048月,“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专辑问世,较为明确地阐述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观点。从此以后,有关“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规模。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其相关概念。
    (一)专业的内涵
    所谓专业,若从职业的角度上讲是指具有高度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所以也称为专门职业,英文为profession,是相对于普通职业而言的。从事专门职业的人员通常被称之为专业人员,一般认为典型的专业人员是指医生、工程师、建筑师、律师等,对于教师是否为专业工作者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连一些专家学者也持有不同的意见。
    许多学者积极探讨有关专业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他们所提出的一种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就是构成一种专门职业的标准来看,大同小异,基本上包括这些内容:①专业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②专业工作是具有高度技术性的职业,必须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工作人员;③专业工作必须是社会延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功能,是为社会大多数人提供必要的服务,因此必须强调服务精神而不计较经济报酬:④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职业道德;⑤专业工作人员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享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权;⑥专业工作人员必须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⑦专业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不断地在职研修[1]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整体由非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转变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个体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专门学习,掌握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素养,进而成为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并按照专业化的职业要求对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不断提升专业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职业要有符合自己行业特征的从业要求、从业条件及从业规范,并有专门的教师专业培养制度和教师专业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范畴包括: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
    1956年,由李伯曼提出教师一种专门性职业。在《education as profession》一书中,他对教师是一种专门性职业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文中他从各种角度对教师职业一种专门性职业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在业界获得了比较高的评价。他指出,教师这种职业具有①公共性即为公众服务的性质;②具有知识、技术性:③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④职务的执行需要自觉性;⑤需要个人的责任感;⑥具有非利润性;⑦具有明确的伦理纲领;⑧需要成员的自我管理[3]
    1966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的《关于提高教师地位的建议书》进一步明确提出教师这种职业是一种专门性的职业。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乃是教师提升专业水准与专业表现而经自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以期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能。”
    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傅乐以其编制的《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专业成长研究阶段的序幕,至此以后,教师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其中有以布顿为代表的三阶段说,以傅乐为代表的四阶段说,以伯利纳为代表的多阶段说。在上述各个理论中,布顿以实证方法归纳总结了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过程,傅乐所关心的是教师关注点的变化,卡茨和伯利纳得研究则以教师发展全程为研究维度。虽然各个理论的侧重点不同,但各理论都揭示了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段特性及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反映了教师职业发展的顺序和方法。他们都认为,教师职业呈线性发展或呈阶段性上升趋势。费斯勒从教师生涯整体上考虑教师发展的理论中可以发现,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教师的发展并非总是一种正向的成长过程,会出现倦怠、停滞、退缩时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教师“专业化”进行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美国,卡内基财团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就明确地界定了教师“专业化”标准[4](1)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2)教师理解学科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的、如何组织、如何同其他领域的知识整合;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把学科内容传递给学生;(3)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作出建议的责任——探讨适于目标的多种方法;注意集体化情境中的个别化学习;鼓励学生的学习作业;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4)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验证自身的判断,不断作出困难的选择;征求他人的建议以改进自身的实践;参与教育研究,丰富学识;(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同其他专家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
    叶澜教授指出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都是用来指导并加强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具体来说,可以把这两个概念从个体与群体以及内在与外在两个维度来进行区分,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自觉地、自主地提高专业性的过程。李瑛教授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教师个人成长为导向,以专业化或成熟为目标,以教师知识、技能、信念、态度、情意等专业素质提高为内容的教师个体专业内在动态持续的终生发展过程,教师个体在此过程中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实现。
    (三)班主任专业化与班主任专业发展
    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与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十分接近,“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这个普遍存于各个学校教师发展中的现象,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班主任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的共性,二者在专业化的内涵上是基本相近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专业角色与班主任的专业角色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实行班级授课制的今天,教师之间存在着学科分工,学科教师主要通过学科教学影响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能力的发展,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则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他们除了完成自己的学科授课任务以外,在其履职过程中还需肩负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因此关于班主任专业化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①不能脱离教师专业化标准,并以此作为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的基准;②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其中通过针对性的锻炼与培养,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运用专业技能,来促进班集体建设和发展;③在全面有效履职过程中,自身的专业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得到肯定与认可。班主任专业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是班主任群体共同努力的过程。班主任老师在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实践中既是研究对象的载体又是参与者。因此,只有具有相应的资格,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以良好的专业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的教师才能担任班主任。
    教育部在1952年颁发了《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了每一个中小学的每个班级都应该有一名班主任,标志着我国中小学从级任制向班主任制转变。紧接着,中共中央在1963年规定了班主任的相关职责,1997年,国家劳动总局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再一次明确了班主任工作职责,提高了班主任专业地位。1998年,国家教委又明确提出了中学班主任和小学班主任的职责,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素质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承担重要的责任。
    20051月,全国第一期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班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开创了全国班主任专业培训的先河。同年7月,青岛市教科所翟广顺所长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与班级建设纵横谈》,为如何实现班主任的专业化指明了方向。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认为,班主任专业化是一种特殊的教师专业化,它是建立在教师专业化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一个班主任最重要的教育品质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关怀”,要学会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   
    2006年,教育部又下达相关文件,进一步强调班主任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班主任不再是一项每个人都可以承担的普通教学工作,而是需要通过专业训练,获得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资格的专业职业。
    周丹认为:班主任专业化是一种认识,即承认班主任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专业工作,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具备专业素养;同时,班主任专业化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过程,不仅指班主任逐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专业要求,不断走向专业成熟的发展过程,还指班主任获得专业地位的过程。
    吕筠认为:班主任专业化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经过长期培养训练形成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技巧,提高自身的专业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班主任专业是教师专业的一种,班主任专业化是特殊类型的教师专业化,他与教师专业化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的特殊的方面,因此关注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可以参照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但是又要注意两者之间的不同方面。
    有关于班主任专业发展,杨连山教授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是以专业自主意识为动力,然后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专业素养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其实就是说明了班主任专业发展应该具有自主性、环境性和智慧性。
    饶玲教授通过对班主任专业发展需求进行调查,发现提高班主任专业发展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是经验的交流,参加培训学习与自身的积累,而对于培训内容的选择是班级建设策略、优秀班主任经验、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法规。
    李国汉教授认为班主任工作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要有“动力”、“能力”和“精力”,动力是从事工作的源泉和关键,能力和精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障。
    (四)班主任专业化的特殊性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不能等同于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他的特殊性在于:
    1、教育理论方面
    班主任除了与一般任课教师一样要了解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德育原理”、“班主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需要基本掌握“班级管理方法”和“班主任工作方法”等相关理论知识并逐步运用到学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之中,进而形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风格。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都清楚:德育氛围、德育内容、德育人才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成败,三者之中的“德育人才”就是德育工作的专业素质及专业发展程度的具体体现。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坚力量的班主任,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才能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和学生德育工作。
    2、文化素质的积累和贮备
    由于班主任角色的多样性、丰富性,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科技培训、环保宣传、艺术指导等方面的教育。因此,班主任要有比一般教师有更加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方面必须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
    3、专业能力方面
    班主任不同于科任教师的是要对所负责的班级进行建设和管理,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因此,班主任除了具有组织教学、管理班级等能力以外,还应具备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心理辅导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情绪调控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4、教育科研方面
    班主任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既要和一般教师一样研究教学领域的问题,更要研究班集体建设与管理和班级德育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才能艺术方面来看,由于班主任在实际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要长时间面对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和善于模仿的小学生,这就需要他们要比一般教师具备更加多的才能,尽量做到琴棋书画都通,天文地理都懂,各种体育活动都能参与并达到一定水平。这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班集体良好氛围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依据
    1、理论依据。20021026,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副教授首次提出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概念,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教授发表了多篇有关班主任专业化的文章,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2004年《人民教育》推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系列专题文章, 20057月,青岛市教科所翟广顺所长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与班级建设纵横谈》。目前,一些教育专家已经在研究班主任劳动的性质、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标准、目标、基本途径和班主任专业化的制度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为这一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实践依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经过五年的努力,全校班主任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班主任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改善,班主任工作特色充分彰显,班主任队伍管理机制更具活力,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造就一支勤于实践、乐于奉献、教育风格鲜明、教育艺术高超的优秀班主任队伍,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模范班主任和德育专家。
    三、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及面临主要问题
    (一)基本现状分析
    1、学生发展状况。学生的个性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无所适从。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日渐提高,随着国外各种文化的浸淫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始在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出来,而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和谐育人的理念也开始深入到学校。这种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的发展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传统的堵、控、压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提高专业化水平是提升班主任工作经验和艺术,的需要。
    2、班主任队伍状况。班主任队伍趋于年轻,缺乏管理艺术和实践经验。目前,小学班主任队伍越来越呈现年轻化趋势。以我校为例,学校班主任共19名,35岁以下的青年班主任14人,占班主任队伍的74%;教龄、班龄在5年以下的班主任比例各为47%,有三分之二班主任为青年教师,说明学校有近二分之一班主任为新手型班主任。年轻班主任的优势是富有朝气,工作充满热情,与学生年龄接近,容易和学生沟通并赢得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这个群体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不足,对班主任日常管理班级内容不明确,缺乏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使得他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缺乏规范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缺少系统有效的工作方法。班主任工作内容繁杂琐碎,事务性、重复性工作多,同时责任重、压力大,这很容易使得年轻班主任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上,专业化水平低,需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3、教师工作状态。职业规范和社会评价标准越来越高,教师面临压力增大甚至出现一定比例的职业倦怠现象。教师的职业性质、工作特点、公众形象等决定了社会、家长对教师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这促使教育管理部门、基层学校、领导、教师都要转变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步伐。与此相对应,与教育对象——学生关系最密切的班主任工作也必须进行理念和教育行为的变化。但实际情况却是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尤其小学班主任是超负荷工作的,在完成事无巨细的班主任日常事务性工作同时,还要承担语文数学两个主学科的教学,或承担同一主学科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加之校本课、综合实践地方课程、写字课等小科教学任务,班主任周课时量达到17、18节;除此之外,还要上交各类的论文,参加各种业务培训等。班主任疲于奔波在这样一种工作状态下,经常加班,没有自己支配的生活空间,长此以往,班主任产生了职业倦怠,必然导致工作成效降低。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对个别问题学生的教育往往占去了班主任大部分的校内时间,必然导致班主任疏于对工作的研究,忽略了对学生发展特点的准确把握,因此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水平,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4、研究现状。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国家提出班主任专业化。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提出这个问题,既不是从国外学来的,也不是拍脑门偶然想到的,而是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应该是多年来进行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集体建设科学研究的必然结果。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之相应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问题成为一个时代的命题,也成为基层学校一个必须要面对和解决好的问题。
    (二)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面临主要问题
    1、专业理想与信念不够明确
    所谓班主任专业理想,就是一个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中希望达成的目标,以及希望在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向往,要想在一个专业内有所发展,任何专业的从业人员都要确立自己的专业理想,班主任专业理想简而言之就是对班级发展的良好规划和以期达到的成就目标,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规划。而班主任专业信念是建立在班主任专业理想上的,是班主任对自己专业选择的坚定,并以此来指导自己行动,取得专业成就,是班主任工作的精神支柱。
    目前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大多数教师还不能具备崇高的专业理想、坚定不移的专业信念,并在专业理想与专业信念的支配下,能动地履行班主任职责,而是基本停留于“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工作职责的层次上。
    2、专业道德有待加强
    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为人师表是班主任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一条道德规范。育人的工作是最精细、最复杂、最具创造性的事业。在目前,就小学班主任的普遍层面来看,班主任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教育性、示范性和影响力还达不到真正意义的“身正为范” 20089月,教育部也把“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等内容加入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版[5]。,班主任专业道德应该是班主任专业素养中最核心的素养之一。
    3、专业知识与能力需要完善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也是一个教育者,在知识方面的要求应更高、更完整、更系统、更扎实,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具体包括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所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班级常规管理知识、少先队工作知识、安全及卫生保健知识、艺术体育课外辅导知识等。
    班主任工作是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班主任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也在于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因此,根据小学班主任工作特点,我认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有组织管理能力、交际沟通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反思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显而易见,达到这样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我们的队伍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缺乏专业态度与情感的。
    班主任工作的成效还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任何工作都是如此,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才能有所创新、有所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个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班主任,他才能身体力行感召学生,才能在班主任工作中肩负一定的责任,才能应对各种突发问题,才能在班级管理干的出色,班主任更需要有专业的态度[6]
    而正如现状分析中谈到的,目前班主任教师繁重的工作量、较大的工作压力、甚至对职业的倦怠感,使得这支队伍整体是缺乏丰富专业态度与情感的。
    5、培养专业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是同学们的精神向导,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班主任不仅应该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渊博的文化知识以及非凡的教育能力,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个性品质,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成败,因此,班主任的心理素质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它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而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极为繁琐复杂,长期重复单一的工作身心疲惫,如果不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如长期的焦虑、紧张、不安、抑郁等都会导致生理上的不健康,因此,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教育工作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激发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内部主观动力在于班主任专业自主发展意识,要实现班主任的专业自主发展,首先要求班主任应该具有专业自主发展意识。从不少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班主任专业发展不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除了有一些外部的因素存在,目前的问题还在于班主任教师较少具有一种内省以及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而只有具有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的班主任老师,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发自内心的、自觉地去培养自己的自主发展意识,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具体说来,小学班主任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就是班主任自身具有一定的发展意识和前瞻性,能积极参与各种学习、主动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主动学习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关知识以及积极进行实践研究等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强烈愿望。
    四、促进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养策略和管理机制
    (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养策略
    既然小学班主任在专业化发展上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与意义,如何培养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也逐步成为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在班华教授的《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班主任的素质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构造,包括人格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完善,身体健康。
    叶澜教授提出“专业发展就是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意识等不同侧面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培养既离不开与其他教师的共性也包含了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特性。班主任专业化是需要教师作为主体与学校等方方面面客体的共同努力、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与班主任岗位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进程中更为重要的是班主任个体在创设真实的教育情景里,通过学习与研究、实践与反思,专业成长得以不断提升,从而促使班主任专业发展自我内在动力机制的建立[7]。从学校层面,如何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根基在学校,成长源泉也在学校,除了需要班主任自身的努力外,还需借助学校和其它力量让班主任成长的脚步更坚实。从班主任个体来讲,如何才能找到促进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呢?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应立足岗位发展,在实践中赋予自身的专业形象,从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与丰富,教育原则的确定与坚守教育内容的开发,教育策略的选取良好的工作习惯的养成与坚持等个维度来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由此可见,班主任自身、学校和其它力量构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共同体。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主要在个人自身修炼与外在培养两个方面进行:
    1、自主研修策略
    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自主专业发展是关键。从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经历中分析发现:一名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不是光凭一腔热情就能很快成长起来的,而是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摸索,反思,学习,积累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作为班主任要有自身发展的需求,并通过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来磨练自己。
    正因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提出了比普通教师更高的专业要求,因此,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更强调班主任个体的内在需求与动力,在学校及其它培训机构之前,首先进行自主研修,为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作好理论知识的储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主要方式可以通过:①班主任个人根据专业发展要求和自身实际,制定35年发展规划和年度研修计划。②开展一系列的理论学习,为专业发展奠定厚实的理论基础。③按照研修计划积极参加一系列研修活动,夯实专业发展进程。④积累研修进程中的原始资料,定期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分析、调整。
    自主研修策略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计划,明确专业化发展方向,并能始终保证整个专业发展进程在自觉自愿的强大内驱力的驱动下进行,尤其对专业精神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学习培训策略
    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要求其专业知识必须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仅靠职前在学生时代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有专业知识结构会老化,不能满足现在专业发展需求,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定期参加由学校或专业培训机构组织的专业学习培训,以求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为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主要方式可以通过:①学校要制定35年的学习培训规划,积极参加各专业培训机构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确保班主任全员轮训一次。②学习培训活动要兼顾“质”和“量”的要求,学校可结合实际自行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题校本培训活动,以弥补专业培训机构的不足。(3)学习培训要坚持理实联系的原则,既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又要大量的教育案例研修,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在案例研修中提升专业修养。
    学习培训策略可以使班主任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有效进行弥补,班主任的理论知识结构可以不断完善,它的优势还有在于班主任个体在专家、学者的亲临指导下,准确找到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的结合点和生长点,避免平时工作的盲目性,加快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3、专题研讨策略
    班主任在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学校在对班主任的管理和考评上也会出现不同层面的问题,这都需要大家坐在一起,对带有共性的困惑和问题,进行不同形式的专题研讨,释疑解惑,破解难题。主要方式可以通过:①课题组要明确问题即课题的思想,从下自上提炼出带有共性的研讨专题,以菜单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以便全体成员选择相关话题开展专题研讨。②问题的提出要着眼学校的发展实际和班主任的工作实际,不要赶时髦,要体现校本特色,切中要害,便于大家有感而发,而不空谈理论。③专题研讨前要组织大家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作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求研讨取得明显成效。④专题研讨后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总结反思,撰写专题研讨的案例材料,提炼出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实践。
    专题研讨策略能切实解决班主任在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对班主任混沌的工作实践进行有效改良。同时也便于课题组成员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实对接,夯实行动研究的真实过程,顺利完成课题研究的核心工作任务,让课题不再为了研究而研究,从而让课题研究成果更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4、经验交流策略
    虽然教育工作经历是不可复制的,但教育工作经验是可以借鉴的。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充满艺术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任何一个成功的班主任除需加强自身研修,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修养外,还需要不断借鉴他人成功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定期进行不同形式的经验交流,借助集体的力量分享和完善班主任经验体系,迎接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主要方式可以通过:①学校要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通过经验交流活动推介班主任工作经验。②每次经验交流活动后,学校和课题组要对经验交流活动及时进行理性分析提升,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集结成集,提炼出带有共性的、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向全体班主任推介,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学校班主任工作经验体系。③为了更广泛地交流与借鉴成功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学校可实施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协作机制,与其它兄弟学校建立班主任协作小组,定期互访。
    经验交流策略能让全体班主任借助经验交流的平台和契机不断完善和修补各自的实际工作经验,分享集体的智慧和成果,并在经验交流的过程中,倍感成功的愉悦。这一策略实施对促进班主任更快成长,为班主任最大限度地体验自我价值提供了成长发展的平台。更为关键的是它能够自下而上逐步完善学校班主任工作乃至整个德育工作体系,有利于打造一支优秀的班主任群体,提高班主任的整体专业化水平。
    5、持续跟进策略
    任何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来自教师自身,有的来自学校,有的还来自社会、家庭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进行持续跟进,不间断地对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实际工作进行持续改良,来确保班主任专业化持续有序发展。主要方式可以通过:①持之以恒地对每一位班主任的职业向往、工作状况进行持续跟进。②对班主任的持续跟进要深入班主任工作的实际,要着眼于班主任工作的常态和日常育人细节,找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着力点和生长点。③为了更加有效地对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进行持续跟进,可建立《班主任专业成长档案袋》,与班主任一道谋划他们的职业生涯,并真实记录他们的专业成长历程,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
    持续跟进策略不惧怕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及时对班主任的成长进行调控,从班主任成长的点滴中发现问题,明辨方向,让班主任的成长始终沿着专业化的道路前行。尤其重要的,它不仅关注每一位班主任的职业精神,更关注每一位班主任的工作实际,从而让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6、培养锻炼策略
    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根基在学校,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力量源泉也来源于学校。一个成熟的班主任仅凭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发展,必须根本于学校这片肥沃的土壤,借助集体的力量和学校的培养锻炼,才能让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一步一个脚印,更加坚实和厚重[8]。主要方式可以通过:①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优先培养锻炼,尽一切可能为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提供舞台,用浓厚的校园文化滋养教师,培养教师,发展教师。②学校要注意分层次对班主任进行培养锻炼,不仅要关注学校班主任整体队伍的发展提高,对班主任个体的培养锻炼亦同等重要,力争通过锻炼使用使之成长为有影响力班主任和教育专家。③班主任应把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壮大结合起来,大胆迎接时代的挑战,自觉接受学校的挑选,牢牢把握住专业成长的机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培养锻炼策略能为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时空,加快班主任的快速成长,同时,也能让班主任在漫长的成长历程中倍感学校的关怀与温暖,凝聚团队和集体的感召力,增强班主任的归属感,促进优秀职业精神的完善与建构。
    (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管理机制
    班主任培养、培训机制是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的必要条件。班主任专业培训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班主任职级制的基础性工作。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影响深远、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广大班主任的共同努力,需要在理论上不断完善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全面提高小学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9]
    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不仅需要教师个体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体会与感悟、发展与提升,同时为顺应形势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在履职过程中,迫切需求与发展相配套的保障机制同步进行,通过机制的健全不断强化班主任老师的专业角色意识,促成个体素质建构和自主意识的发展,激发其潜能,实现自我的超越。
    1、实施班主任持证上岗制
    这一制度的建立让我们更加明确:班主任资格认证是班主任获得工作岗位的首要条件,它是对班主任工作专业性的认可,是对教师具有承担班主任工作能力的认定,它规范了教师从事班主任岗位的入格管理。在小学范围内实现班主任专业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取消班主任任命制,实现竟聘上岗制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应该严把班主任队伍的第一关,在教育局公招考试时将班主任作为独立的一项进行考核筛选,选择符合班主任资格条件的人员进入班主任队伍,并对这些新班主任进行上岗前的专业培训,并在培训后进行考核,通过了考核取得了班主任的资格证的教师才能从事班主任工作,这样能从根本上保证班主任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初步形成高质量的班主任队伍,高起点的班主任队伍才能造就高水平、高质量的班级管理,才能促进班主任在专业发展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2、完善班主任评价激励制度
    当前是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候,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依然是学校,主要推动者是广大的教师,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关联,而要更大程度地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激励制度,简而言之,就是要提高班主任的待遇。最近三四年以来,各市区县开始推行绩效考核,班主任津贴较之以前的确有所提高,但是随之产生了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工作量,使得班主任老师的付出与收获依然不是平等的。大多数班主任对班主任的待遇和考核制度不太满章,一些学校的班主任考核制度缺乏科学论证,缺少民主参与,这势必会打消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该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把评价结果作为奖惩、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其激励与导向作用,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并逐步完善班级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注重过程管理和考核,把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上来,转移到教育和管理的细节上来,转移到教育和管理的效益上来。每月对班级工作成绩显著的班主任给予必要的奖励,真正让班主任工作成为学校中令人羡慕的岗位。同时,加大班级工作考核奖励力度,每学年末设立班主任工作绩效奖,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建立一定的班主任评优体系,有重点的进行优秀班主任的培养,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加大班级工作考核奖励力度,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大大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
    3、创新培训制度,加快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速度
    校本培训在教师培训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而校本培训,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上作用同样巨大,同样挑起了大梁。小学班主任岗位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的,它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专门性职业。实现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目标要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通道中逐步完善发展,班主任综合素质的养成与能力的培养很大部分是通过班主任职后培训来完成的。因此,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就是不断创新和完善班主任就职后的专业发展及系统培训。
    4、完善班主任评优体系,激发班主任积极性
    学校在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同时,也要积极为班主任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理解、尊重、依靠、信任班主任,既要在工作中严格要求他们,也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机遇,支持他们的专业发展;既要鼓励班主任发扬奉献精神,也要不断改善班主任的待遇,进行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而当前的大多数小学班主任专业情感不高,缺乏专业热情,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待遇偏低,一些学校尚未形成一定的评价激励体系,班主任工作干得好与否都拿一样的待遇,甚至于一些班主任因为班上偶发的某个不良现象而抵消掉所有的努力,导致专业态度与专业情感不高。因此,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完善班主任评优体系,像专业学科教师那样,形成市区骨干教师、品牌教师等评优体系,有重点的进行优秀班主任的培养。在着眼于班主任整体素质提升的同时,更要关注对优秀班主任的重点培养。对于师德高尚、业务优秀,具有发展潜力的骨干班主任,由学校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担任指导教师,以迅速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工作艺木水平,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候,学校要有计划选送优秀骨十班主任到省内外进修深造,以迅速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工作艺术水平。学校在每年的教师学年度工作考核、高级教师职务评审,以及各类奖励评选、业务培养中,都应向优秀班主任倾斜,让这些班主任在获得荣誉的同时也能有相应的待遇和奖励,以此来激励班主任。总之,只有在充分创设了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一系列良好环境,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班主任才能在外因的促使下变被动为主动,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并逐步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5、推动班主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根基在学校,成长的源泉也在学校,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需要借助学校和其它力量让班主任成长的脚步更坚实[11]。班主任自身、学校和其它力量构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校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学校尤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优先培养锻炼,尽一切可能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创设一个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模范班主任。
    综上所述,通过以往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从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海燕教授提出“班主任专业化"这一命题后,有关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考证,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和探讨,班主任专业发展也逐渐进入了可持续发展阶段。然而,实现班主任专业发展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既要依赖于教育部门的重视,又要依托一定的制度环境的保障,同时更需要班主任自身的积极参与,最终达到促进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国全. 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09.
    [2].陈向明. 实践性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1(1): 104-112.
    [3] 刘贞华. 论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实践逻辑[J]. 当代教育科学. 2008, 23: 12.
    [4] 胡岩. 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问题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5]教育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J]. 2oo8 年修订). . 2008, 121.
    [6]和学新,王文娟. 师德修养是师德成长的本质追求[J]. 思想理论教育. 2011(6): 7-11.
    [7] 杨连山. 班主任专业化刍议[J]. 天津教育. 2003, 12: 32-34.
    [8].赵军. 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 教育革新. 2007(6): 28
    [9]谢永芳. 关于中山市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思考[D].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10]黄正平. 我国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 教育学文摘. 2010(3): 23-24.
    [11]李伟胜. “班主任制”的多种探索: 深层因素与发展趋势[J]. 中小学管理. 2012(10): 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1 20:35 , Processed in 0.1092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