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十一学校教师的一周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7 19:1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十一学校教师的一周
策划 _ 教师月刊编辑部


我的工作日志
文 _ 曹书德
    曹书德  1963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师德之星”。现为北京十一学校高一语文教师,学部教育顾问。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收到赵阳家长邮件,说“觉得孩子现在的问题非常严重”,“不让他用电脑就跟我们闹”,“跟他商量能不能先写作业再玩都不行”,“他的这种状态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希望您想想办法,让他远离电脑”,“还有,我给您发邮件的事不要和他说”……
我给赵阳家长回了邮件:
    上周五下午我与赵阳谈了很长时间。他自己已看到了差距与问题,而且也知道怎么去改变,只是还缺乏较强的意志约束自己。他感到最痛苦的是自己开始改变的时候往往得不到肯定与激励,一旦松懈就会被家人批评,在学校也很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所以经常是努力一阵子后就放弃了。
    因此,我劝你暂时放低对他的要求,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他值得肯定的小事。经常得到肯定,好的行为就会得到坚持,这样一段时间后就会成为习惯,然后再提高要求。其实,只要他做起来,效果也是挺好的。周四他交了一篇作文给我,题目是“锁”,写一把“锁”反思自己生锈的原因:不是水和氧气腐蚀了自己,而是觉得自己没有多大用处了,进而对外物的腐蚀就没有意志抵抗了。看了这篇富有象征意味的文章,我觉得赵阳是在反思自己,对自己是有深刻的认识的。我肯定了这篇文章的立意和手法,他从我的夸赞中感受到了取得成就的快乐。没料到的是,他第二天又交了一篇文章给我,写得也相当漂亮。每天写一篇文章,交给并没有给自己布置写作任务的语文老师,他做到了。希望你把这个赞美传递给他,也希望你们经常传递美好的信息给我们。改变孩子要从改变我们大人自己开始。
    同时,我们不能让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远离电脑。他们现在需要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学习知识、进行交往,他们未来一定会用上比电脑更高级的科技产品,今天用电脑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你也不要指望赵阳远离电子游戏,首先是他做不到,其次是即便做到了也不会如你所愿用这个时间去好好学习。在这个方面,你只能指导他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游戏、外出等时间,然后在他做得不好的时候进行提醒,提醒无果后再按事先的约定给予惩处,而惩处的方式要审慎,不是越严越好。
另外,你为什么要瞒着赵阳给我发这封信呢?这不恰恰说明我们与赵阳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吗?让我们从这件事上做起,首先做到不在他的背后商讨什么针对他的措施,其次把我们准备交流的内容开诚布公地告诉孩子,征求他的意见。而且我主张,我们沟通的最好办法是家长、孩子、教师三方坐在一起平等对话,不要觉得孩子不懂事就把他搁在一边。家长瞒着孩子偷偷与老师见面,所商量的教育办法再好,也是一定会遭到孩子抵触的。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早上7点10分到学校,参加升旗仪式,然后上了三节基础语文课。下午1点半到2点15分组织学生阅读传统经典,又上了两节议论文写作基础课,然后参加职代会第七组的讨论。
基础语文课学习的是“意象与意境”单元,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1.以《天净沙·秋思》为例说明什么叫“意象”和“意境”; 2.以《鹧鸪天》和《鹊桥仙》为例学会分析意象, 将词句改写成画面; 3.联系陆游的《鹊桥仙》解释“知人论世”,另举李白或者苏轼的作品详细阐明; 4.以《卜算子》为例分析“水”的意象特点与蕴含的感情;5.完成“表达应用”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然后归纳答题思路。
课堂上, 学生很快弄明白了“物象”与“意象”的区别。但在理解“意境”时出现了困难,许多学生跟翻译文言文的语句一样理解诗词,不能通过联想与想象补充意象与意象之间的意义空白。如何分析意象花了二十来分钟,学生归纳了以下几点:1.理清“主体意象”与“次要意象”之间的关系;2.将所有意象连贯起来组成画面或动态场景;3.将诗人放进意象构成的意境中体会其情感。由于这个环节费时较多,导致“任务5”完成得比较粗糙,题目是做了,但“归纳答题思路”做得不到位。
每周一节传统经典阅读课从今天正式开始了。这学期推荐学生阅读的是《论语解读》(四种书中任选一种:南怀瑾《论语别裁》、傅佩荣《论语解读》、安德义《论语解读》、蔡健清《论语解读》),大多数学生已经买了书,读得非常认真。为了促使学生阅读得细致、深入,语文组还研制了一个阅读考核标准,比如识记其中多少个句子,重点理解阐发哪些段落,如何引用到现实生活中来,等等。
在议论文写作基础课的课堂上,张泓榉介绍了一篇时评《我看“单独生育二胎”》,该文首先分析再不松动生育政策将要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然后驳斥了反对调整生育政策的一些观点,逻辑层次十分清晰。我开玩笑说:“假设十年后你们都成家了,生育政策允许你们生二胎,愿意要两个孩子的请举手。”结果,24人中只有5人举手,王子奕和赵海伽是举得最高的,好像态度十分坚决。大多数同学大摆其头,说“怎么养得起啊”。连这些小朋友都感受到养孩子的不易,看来中国未来的生育政策真的要改改了。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上午第一节没课,我将闫老师发过来的高一语文教育教学诊断数据按教师任教情况进行梳理,然后用飞信分别发给了语文组的六位老师。数据显示,学生对七位语文教师基础语文教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每位教师有13项,六位教师全优,另一位教师12项优秀、1项良好;但对课堂效率的评价不如数学、物理、化学高,反映出他们对语文课堂实效的期待。
今天的基础语文课,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分小组交流评价昨天课余写的“阅读延伸”,本来只需写一则,有的同学写了三则,如武凯越、谢安琪等。经小组推荐,赵英涵、赵海伽、卜星予、李佳音等同学展示了自己所写的语段。第二个环节是学习用联想、想象的方法将古诗中的意象描绘成画面,给的诗歌是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大多数同学学会了将意象动态化、连贯化的方法,改写出来的文字生动连贯。最可贵的是袁毓滢加进了许多合情合理的想象,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第三个环节是以范仲淹的词《苏幕遮》为例分析意象构成的境界与诗人感情的关系,姜嘉楠同学引用了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理论,分析得挺有深度。
下午3点20分,到五层教师休息区参加茶歇。文综组准备的茶点丰盛而精致,大家一边品尝一边夸赞一边聊学生。于凤军老师说到了年级的大明星王同学,这位期中语文只考22分、英语课堂睡大觉的神人只看重数学学习,结果由于他想刻意表现学数学的洒脱轻松,放弃了最基本的理解与训练,导致被竞赛班淘汰,这两天他缠着于老师“收编”他。“王同学求老师”这种事简直是爆炸性新闻,老师们十分惊讶。看来最叛逆的人也有服软的时候,原因是在他最看重的事情上遭遇挫折。对有的同学,说教是没用的,经历可能才是最好的老师。
4点半,参加以“教学落实”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我和高一化学组的吴征辉老师分别发了言。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上午8点到10点,查阅学生课外阅读登记表,三个班72人中除了6人没有交以外,其余同学都详细记录了上两周的课外阅读情况。大多数同学的阅读量超过了20篇(千字左右的小说和散文),还有部分同学阅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蛙》、《偷影子的人》、《活着》、《张晓风散文选》等等,而且都写了简短的阅读感言。对于课外阅读,同学们没有任何抱怨,做得挺好。但如果要求写作文、做题,他们总是要抱怨一番的。
10点半,语文备课组的七位老师齐聚年级会议室,按惯例商讨近期学科教学和活动,敲定了以下事项:1.汉字听写通关。范围——容易读错用错的词语1000条,都已注了拼音、作了解释,并放到了年级网盘之中,同学们可以自己下载后在课余学习。通关方式——双周周四早读时间,在指定教室填写从以上易错词语中随机生成的100个词,正确率超过90%的视为听写通关,未通关的继续准备,两周后再测试。2.《论语》、《孟子》阅读通关。利用每周一节的经典阅读课及课外时间,一边读一边摘抄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并对句子进行翻译、解读、延伸,摘抄满一百句后即可到语文老师处检测,检测方式是诵读、解说自己摘抄的句子。3.每周举办一次阅读讲座。主讲人以及主题由学生自定,时间为每周三下午4点20分到5点。对参与主讲以及听讲的学生在语文过程评价“活动”项中给予加分。4.“意象与意境”单元的教学下周五结束,再下周二进行单元检测,命题严格按照本单元教学细目的范围、能力要求进行,总分30,命题人张雯,审题人周锐。5.课堂教学中推行“任务菜单”,即把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而成“菜单”,让学生照“单”学习,然后交流学习成果,最后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归纳、延伸。
下午,专心阅读学生交来的随笔,因为每人写了两篇,个别同学写了三四篇,阅读总量有150多篇。我给写得精彩的句子和段落标上符号,每篇至少写上一句评语。两个多小时过去,才批阅了约50篇。
4点20分,接受年级杂志《我,我们》主编兰孝达同学的采访,他的核心问题是高考语文提到180分后应该怎么学语文,我给的答复是“以不变应万变”,即只要扩大阅读、重视写作训练,就没有什么改变不能应对的。
学校枣林村书院魏勇院长打来电话,约请我辅导书院的马术选手田雨的语文,因为她马上要参加会考,我答应了。这就意味着从下周开始,我又要增加3节课,周课时达17节了。
离开教室时带上未批阅完的学生随笔,晚上必须在家阅完,以便明天讲评。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上午三节基础语文课,下午两节议论文写作基础课。
基础语文课开始时,我介绍了王绍东的《北大的“这帮孩子”》和李梦歌的《面试老师》这两篇随笔。上周,年级有一百多名同学一起到北京大学作专业考察,与在北大就读的学哥学姐们互动。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以此为题材写了随笔,表达了对北大环境的向往和对学哥学姐的钦敬之情。
王绍东的文章可谓另辟蹊径:参观过程中队伍拉得太长,后面一些人自顾自地观赏拍照,让前边引导的学姐多次停下来等着;还有照合影的时候显得喧闹、拖拉,堵在图书馆门口影响了进出的读者,以致旁边一位教师模样的人发出了“这帮孩子啊”的感叹。文章最后说,考入北大确实要有优异的学习成绩,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品德修养,在人格上受人尊敬。李梦歌的文章写的是上周六参加学校人力资源部组织面试应聘的硕士、博士的事。她作为学生代表参与听应聘者的讲课并评分,深深地体验到了要赢得评委青睐的艰难;她还假设自己也参加这样的选拔会是怎样的一种窘态,明白了自己应该赶紧提升表达、沟通、处置突发事情等方面的能力。
从这两篇文章来看,学生的成长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经历中而非课堂上。课堂上学到的更多的是知识和技巧,而生活中锻造的是素养和品格。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今天干了两件大事,一是把本周语文过程评价数据分三项填进了评价平台,二是对课程研究院传给我的第十六批研究项目进行了评审。
语文学习过程评价的第一项是“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课堂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即第二单元“意象与意境”教学细目的执行情况。我综合课堂小组发言、学案填写、书上批注的情况,按0到8分的等次对每位同学进行评价,大多数同学得了7分或8分。第二项是“写作”,此次评价的是随笔。凡是随笔被评为优等的即为满分8分,良好的得6分。第三项是“检测”,此次评价的是《高中文言文助读》第五部分重点语段的自学情况。根据检测获得的数据,得分18—20的评8分(该项满分),14—17的评6分,13分及以下的评4分,未参加检测的0分。
课程研究院邀请我参与项目研究“综合类”申报审核工作,我与孟邻老师、邓芸老师一组,需要评审的项目有10个。今天我们先分头阅读申报表并提出个人意见,我花了约4个小时完成了此项工作。10个项目中,我同意了6个,否决了4个。
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管理项目”我是同意的,并提出如下建议:1.过程性评价对我校课程改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程的改革方案再好,如果没有相应的过程评价配套,改革一定不会有好的成果。鉴于此,研究该项目意义重大。2.该项目研究的重点是否可以归纳为评什么、怎么评、评了后怎么用这三个方面?“评什么”目前都是教师说了算,能否让学生代表也参与进来?“怎么评”现在各个课程是统一的,能否在某些要素统一的情况下为个别学生设置独立的评价指标?“评了后怎么用”除了教师、学生、家长要看数据,要与上级的各种表格对接之外,能否生成一些定性和分等的结论,方便导师、教育顾问等人的查阅?                                                              
一个美术教师的一周
文 _ 王晓霞
    王晓霞  1973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学科带头人,海淀区美术学科兼职教研员。现为北京十一学校艺术学科教师。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上午,阳光满满地洒进教室。坐在办公桌前,沏上一杯红茶——我总喜欢往茶里加上几块冰糖,喝的时候便有了一些甜甜的滋味,之后打开电脑,登录办公内网,打开个人邮箱,开始处理日常事务。今天上午没课,我静静地听着音乐,临上几幅帖子,再泼上几抹写意……虽身处教室,却似乎感受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下午有四节中国画课,我非常享受和学生们在一起上课的美好时光。我在专业美术教学中开设了中国画模块教学,我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一定要把握好美术学科本体与教育功能的关系。表面上看,我们可能会将很多精力放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但这只是手段,其目的是由此实现全面的教育功能,即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不断提升。从教学内容上说,它包括理解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中国画的构图方式、笔墨技法并进行中国画创作。而这些教学任务要在18周中完成,我必须有详尽的学期计划和周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对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分类、意境、表现形式、章法及构图等进行分析,并对照西方绘画讲述其艺术特点。在每四周为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我把鉴赏内容结合进来,这样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在鉴赏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使用中国画术语评价作品,并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其中的规律与原理。
我这一周的教学任务就是在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个别化指导。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四节话剧课《雷雨》,下午要参加“第五届学生戏剧节”的演出。
美术教育如何从以往单一的美术技能传授提升为综合的艺术素质培养?我认为话剧课具有这样的教育功能,因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当初我选择经典话剧《雷雨》进课堂,就是想让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经典剧目,释放天性,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美的本质以及美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从而逐步养成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人格特征和生活态度,达到完善人格、净化品质、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学活动内容很多。首先是彩排,经过前一阶段的排演,同学们已准备得很好了,兴致也很高。我要求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旁白、场记、灯光、幕后等要迅速到位。这是培养他们表演能力之外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一环。
下午的演出,原饰演三幕的四凤和饰演四幕的周冲的两位同学因感冒发烧没能来参加,这时,饰演一幕的四凤和周冲的两位同学挺身而出来救场,虽然他俩此前从未排练过,但竟然把相关的台词都背下了,而且表演得非常到位,让我感动和钦佩不已。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上午7点半,我应邀到北京教育网络信息中心录制高中BDS美术课。BDS系北京数字学校的简称,它是北京市教委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2013年,市教委启动了高中教育阶段同步课程的制作工作,我校被指定承担高中美术12节课的录制任务。
我今天录制的课题是《用电脑编辑电影——自己当导演》。本课程讲授的内容是按照从经典作品赏析,到三部微电影赏析,再到我校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电影的赏析这个思路展开的,目的是要告诉学习者如何用镜头关注周围的世界,如何用电影语言记录和表达自己对校园生活、对人生的感受。
讲完课后,市教研员开玩笑说:“应该让晓霞再上五节课。”其实,录制这节课原本不是我的任务,我主讲的美术鉴赏课已经录制完了,这节课原定的主讲教师有事不能参加录制,于是由我临时顶替。我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做准备。
坐地铁赶回学校上下午的课。迎着冬日的拂面凉风,我举目环顾四周,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脚下的步子也越发轻盈起来,这是我每做完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就会出现的美妙感觉。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昨天收到人艺剧院陈利老师的邀请,上午来到人艺剧院参加“中学生戏剧普及座谈会”,与会人员有人艺剧院的领导和几所中学的校长及教师代表。
大家围绕戏剧进课堂的目的、意义,戏剧教育对中学生成长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一致认为,文学、戏剧是学生憧憬人生梦想、追求人生幸福、完善自我道德的美好种子。对于学生来说,怎么把文字变成思想,使之进入心灵并身体力行?显然,通过话剧,自己演一演,感受就会更加丰富。这次座谈会,使我对戏剧普及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深切感受到在京学校开展戏剧普及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便利性。
会后回到学校,下午还有四节中国画课。每日的教学看起来好像是重复劳动,实则不然,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学生每天也都是新的,因此,我的每天也是新的。我深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和身边的同事一样,在平凡的工作中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眨眼间又到周五了。像每周的今天一样,早上7点半,我坐地铁去参加市里或区里的教研活动。今天是前往兴华中学参加北京市美术学科高中设计模块教学现场会。大家首先听了兴华中学吴建明老师上的高中设计模块课程《标志设计方案》,接下来是各区县教研员和美术教师的交流研讨。
听评课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是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它既是一个验证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将实践升华为理论的过程。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大量的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教改信息,也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得失与同行进行分享。
吴建明老师认为,美术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开发大脑,即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标志设计”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很好途径,它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只是画一个图。崇文区美术教研员谈到了美术课应该如何建构课堂内容,他认为,有的老师在鉴赏课上的作品分析之所以不够深入,是因为他没有将教学内容放在整个文化发展的体系中,“失去前因后果联系的讲述当然就难免失之肤浅了”。
这时,市里的教研员让我也谈一下。我说,吴建明老师的这节课在整体讲述、示范、细节等方面都把握得非常好,可以商榷之处是在作业内容和作业评价环节,未能做到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果仅以教师自己的观点作为评价作品的标准的话,就不免有‘一言堂’之嫌,也是违背审美规律的;审美是强调个性的,学生的意见也应该成为评价标准的组成部分”。
结语
一周不长也不短。说不长,指的是一不留心它就溜过去了;说不短,指的是如果抓紧了它就能出很多成果。或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时间单位和教学节点。在我看来,教师应特别重视“周”的概念,要对每周的教育生活(包括自身的修炼和提高)进行有效规划。对于教书育人的工作而言,有了“周”的计划,才有“日”的充实,也才有“月”的收获,最后达到每个学期都有进步。                                                                           
我的年级工作笔记
文 _ 邢凤玉
邢凤玉  1968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生物学科骨干教师,北京市海淀区“师德标兵”。现为北京十一学校初中生物学科主任,初二年级主任。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学科诊断一面可以自我端详的镜子
今天是第六学段的第一天,经过两周的小学段调整,老师和学生们又开始了新学段的学习。按照惯例,周一上午的第三、四节课是生物教研组的备课时间。作为教研组长,我要组织大家进行上一个学段生物学科教学诊断的数据分析。
学科教学诊断是每个学期的例行工作。内容的编制和问题的设置主要以学生为视角,即站在学生学的角度看教师“是否帮助了‘我’的发展与成长”,比如,“我学到了很多分析问题的方法,老师能够给予我有针对性的帮助,激励我追求更高的目标”,“某老师的学科教室是我最喜欢的教室之一”,“某老师是我本学期最喜欢的老师之一”,等等。
教学诊断的结果通过“优秀”、“良好”、“一般”几个等级反馈给老师们。每次发布诊断数据的时候,老师们都是既忐忑又期盼,尤其关注“某老师是我本学期最喜欢的老师之一”这一项。数据引领我们反思。本次诊断数据中,“某老师的学科教室是我最喜欢的教室之一”这一项,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竟差了10个百分点:在初一名列前茅,而在初二却居于年级平均线之下。同样的老师教,在同样的学科教室里学,在不同年级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本来我还挺有信心的。因为我们的生物课堂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几乎每节课都有学生的实验。我们上课的理念是让学生动手、参与、感悟,这样对所学的知识才能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初一我们达到了预期,而初二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认可了呢?我们就此展开了头脑风暴。
初一和初二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课程是否符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其实从上课中我们已经感觉到,初二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比初一时提高了不少,但是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并没有多少改变。这次的数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至少告诉我们,初二学生在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成就感。
经过反复讨论,我们认为,在初二年级的教学中,要改进三点:第一,在学习结果的呈现上,增加学生的学习成果发布环节,不仅要展示学生的作品,更要展示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后的研究成果,让学生有成就感。第二,在教学设计上,增加深度和广度,设计分层任务书。第三,调整教学方式,大胆放手,通过问题式学习或任务性学习,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我们的改进意见是否合理,还要看学生的反馈。这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然后根据其反映出的情况继续研讨。我们的目的很明确:让教学真正适合学生的需要。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教学个别化:给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
上午8点,我来到初二数学学科教室。今天老师们的教学内容是函数。
我来到了于老师的数学教室,她是一位努力把课改理念应用于实践的教师,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24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分成10个小组。有两人一组的,也有三人一组的。学生们在前一天已自学了第一节的内容,并完成了后面的习题。课上学生们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前一天的作业——知识细目上的习题。
第一组余同学第七题不会做,司同学正在耐心地给他讲解。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讲给别人听。司同学不仅自己学会了,还能给其他同学讲明白,可见他是真正学会了。第五组的宋同学和刘同学,作业都完成得非常好,几乎没有问题,于老师看过后,给了她们新的题目。这是于老师前一天特别为学生准备的,为的是让提早完成任务的学生能吃饱。第三组的王同学和刘同学在争论着,原来有一道题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做得没有错,但答案却不同。王同学先说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再通过仔细比较,发现自己所列的方程与刘同学的不太一样。于是两人在纸上一起演算,最后发现是王同学算错了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学生的问题终于在学生的手里解决了。第十组的白同学和李同学在探讨第七题,这道题两个学生自学时都没有做出来。于老师走过去,看了他们的作业情况,建议他们先做第五题,因为这一题简单些,同时也可以为解决第七题作些铺垫……
通过巡视、指导,于老师了解到学生的问题集中在第五题和第七题。大概8点半的时候,于老师让第四组的宋同学将第七题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下面讨论未果的同学一边看着一边自言自语道:“我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于老师大约用了10分钟,以宋同学的板书集中讲解解题的关键点,并拓展了一些内容。整节课,每个学生都在干着自己的事,没有走神发呆的。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教师是问题的发现者、指导者,更多的时间是学生自己在解决问题。
在现在选课走班的背景下,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给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让学生自己感受、学习、主动获取知识是学校特别提倡的。于老师对新理念的理解与实践让我非常欣喜和佩服。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我们要什么:借鉴经验,理清思路
作为本校初中第一个实行选课走班制的年级,明年我们将进入毕业年级。我们没有实践经验,必须提前考虑清楚,未雨绸缪。
高三年级是全校第一个选课走班的年级,比我们早了一年。下午6点半,我带着初二年级的教研组长与高三的学部主任于振丽老师、数学学科主任杨文学老师及孙文利老师进行了交流。我印象最深的是于老师说的一句话:“头脑要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
是啊,我们要什么呢?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我们的目标。在一年多的选课走班中,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学生们逐渐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选择,学会了对自己负责。我们要给予学生的正是他们可以终身受益的素养。到了初三,我们的眼光是盯在中考成绩上去全力应付中考,还是着眼于学生们的发展需求继续我们的探索,决定了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在与高三老师交流后,我们明确了以下三点。
1.初三工作要有长远目标。正如学校“行动纲要”提出的“不为高考,赢得高考,追求素质教育与优秀升学成绩的统一实现”,作为初中的毕业年级,我们的目标也是如此。
2.坚定不移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三不能因为要参加中考而回到过去的老路上。我们达成共识:课时不能增加,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3.调动团队力量,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指导方案。年级要及时给所有任课教师提供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任课教师不仅要知道学生本学科的学习状况,还要了解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状况,对学生有一个全面了解。年级将定期对学生进行会诊,对于学业发展均衡且自主能力较强的学生,学科教师可以进行高位引领,给学生以挑战,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对于学业发展不太均衡的学生,要找出其最需提高的科目和相关内容,相应的教研组长和任课教师要高度关注,主动出击,从课余时间的辅导、作业的督查、计划的落实等方面,为其定制学习方案,至少实行一个月的时间;其他几个学科相应后撤,必要时减少作业量,保证其薄弱学科的学习时间。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分布式领导:年级工作的支柱
下午5点,我参加了教育顾问组的例会。会议由教育顾问组组长张兆利老师主持,他总结了本周的一些问题,并特别强调电梯安全问题。
为了方便学生,学校在初中教学楼安装了六部电梯。因为年龄偏小,初一、初二的学生有时会拥堵在电梯门口,个别学生甚至在电梯内打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教育顾问作为分布式领导,其职责就是“发现学生问题和帮助问题学生”。
针对电梯问题,教育顾问组的六位老师一起分析原因:之所以出现拥堵,是因为上下课时学生人多、上下无序;而在电梯中打闹是因为认识不到其危险性。经过商量,大家提出,对于电梯门口的拥堵问题,可以借鉴公共场所设计黄色地标线的做法,以提醒学生应该站立的位置,保证有序进出电梯;针对在电梯内打闹的情况,决定在电梯内张贴海报,从物理学的角度让学生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了解打闹导致电梯所承受力量的变化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具体实行后效果如何,教育顾问们还会跟踪观察;如果效果不理想,将再研究其他办法。
年级的管理工作由分布式领导承担,除了教育顾问,还有白天自习、晚自习、学生自主管理学院、过程性评价等方面的分布式领导。每个分布式领导都熟知自身工作的内容、流程,并对工作效果负责,一切工作以效果为导向。
当然,年级的工作仅仅依靠几位分布式领导是不够的。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全年级的每一位老师都会站出来。人人都是教育者的理念已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家长会:用数据说话
学段诊断后开家长会是例行的工作。年级的家长会将持续三周的时间,今天是本周第五天的家长会了。
一提到家长会,我们的头脑中马上会呈现这样的场景:班主任介绍班级整体的情况,表扬突出的同学。每一位家长都翘首期盼老师能念到自己孩子的名字,而自始至终没有听到自己孩子名字的则会非常失落。会后每位任课教师前都围着好几层,家长们耐心等待,为的是争取几分钟与任课教师交流的时间。家长们拿到了孩子的成绩单,但孩子的问题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都不明就里。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关注,但在过去的行政班时代,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现在我们的家长会,没有了年级和班级统一的介绍与讲解,而是将时间完全还给了教师、家长和学生,全年级一天只安排四十多名家长,每个学生的所有任课教师同时与家长交流。每个任课教师一天之中也只“接待”几个家长,保证每一个家长都有充足的时间了解孩子的状况。
作为导师,今天我要“接待”杜同学的家长。杜同学在外地上的小学,是一个知识基础不太扎实、学习起点较低的女生,虽然在第五学段的诊断中已经上升到年级中等偏下的程度,可是家长对孩子的成绩还是不太满意。在老师眼里,她成绩虽然不优秀,但确是一个学习非常努力的学生。如何与家长形成合力促进孩子进步更多?我从学校的考试诊断平台上,把杜同学的综合成绩及学科均衡发展的数据打印好给家长看,当家长看到孩子五个学段的学习能级水平在不断提升的数据时,释然了很多。数据能让家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而不仅仅是盯着考试的成绩,简单地跟别人比较。然后,在我的引导下,杜同学和家长又分别找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的老师交流各科的学习情况,每一位老师都给了孩子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老师们手中,有学生过程性评价的数据及学段诊断的数据。过程性评价记录了学生每天学习的点滴,包括作业完成及改错情况,单词默写、作文的完成状况等等,并且每天在学校的平台上发布;而学段诊断的数据是细化到每个小题的,通过分析学生每道小题的得分,分析学生的漏洞在哪里。老师们通过分析数据让家长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并针对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个性化建议。家长会同时培训了家长,家长们督促孩子学习不再是只会空洞地唠叨了。
这样的家长会,不再是少数学生的表扬会,也不再是笼统的总结会,而是每个学生的家长会。我的感受是,我们不仅要看到森林,更要关注一棵棵树木。家长会的时间从一天到一周,从一周到三周,时间变得越来越长,工作也越来越细。通过数据,教师眼里的学生从一个模糊的群体变为一个个清晰的个体;通过数据,家长能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懂得以合适的方式,和学校、老师一起,帮助孩子不断进步。                     
改革路上的十一老师们
文 _ 李岩
李岩  文学硕士,资深媒体从业人员,曾担任某基础教育杂志执行主编,现为北京十一学校访问学者。
2010年8月,北京十一学校启动学科教室建设,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以及老师们的办公桌搬进了教室,实现教学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无缝对接;2011年9月,高中开设分类分层课程和综合课程,高一年级开始走班选课,取消行政班,实行导师制;2012年9月,初一年级开始走班选课,实施分布式领导和导师制……
这一系列举措,相辅相成,环环相扣。三年下来,十一学校的形态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组织形式变了,师生关系变了,老师们的工作状态,当然也发生了巨变。
以长者的责任和平等的身份
谈起取消行政班前后的变化,老师们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师生关系变了”。
周锐老师做过近20年的班主任,在这一点上感受特别深。她现在的教学班里的学生,有一些在初一、初二就是她(担任班主任的)班里的。有一次,她跟学生开玩笑,问他们:“ 我头两年当班主任是什么样的?”“你猜他们怎么说?‘老师您可不知道,您压迫了我们两年,我们特别怕您!’其实,做班主任时,我也不凶,我脾气很好,但因为戴着班主任这顶帽子,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一种惧怕感,和你之间可能就有隔阂,有一堵无形的墙。”“现在不同了,他要是喜欢你这位老师,就可能随时过来跟你交流,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当行政的力量逐渐褪去,平等的师生才能浮现。
“现在十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那是真正的平等。”说起现在十一学校的师生关系,从教30多年的赵蓓老师有很多话要讲,她跟笔者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独特”经历:前些日子,学生邀请她参加一个辩论赛,辩题是“文理该不该分科”。论辩双方一方是教师,一方是学生,“辩论过程中,学生针锋相对,真不会因为我们是老师就‘手下留情’,还说我‘和稀泥’”。事后,  赵老师写了一篇名为“平等参与,  陪伴成长”的小文贴在宣传栏里:
……当长者遇到青年,当经验面对挑战,当过去邂逅未来——随口的三言两语之间,亦有真知灼见的光芒。而学生甚至会批评我“和稀泥”!后生可畏。我特别需要转变观念,迫切地需要与学生平等交流,需要向这样年轻的头脑学习,需要终身学习。
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旦确立,老师们和学生打交道的方式也必须跟着转变——学生都变了,和学生打交道的方式不变也不行。正如李希贵校长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的:“师生平等成为校园生活的基本状态,教师居高临下的姿态、高高在上的架式、教训的口吻、不屑的眼神全都无法在这样的校园里藏身,它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放下身段、敞开心扉,以长者的责任和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共同成长。”
当然,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以前班主任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需要老师们“费尽心思”、“磨破嘴皮”,“效率”大大降低了。对此,石绍湘老师认为:“班主任管理之下的决策效率是很高,但成本非常之高——它虽然花很短时间就可能把问题解决了,但后面的呢,前面的呢,原因呢,没有考虑,所以问题还会不断地出现。所以就像校长说的,‘今天的校园里应该少一些说服,多一些对话……教育的效益却大大增加,其持续性、持久力也非同寻常。……更加重要的是由此生长起来的学生的思想’。”
解放是双向的。卸下面具的老师们,自己也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当教师成为教育者
现在十一学校实行分类分层的课程体系,很多教师同时开设好几门课,加上取消了行政班级,实行分布式领导,除了教学,老师们都还有其他一项或几项职责,比如,石绍湘老师还要负责学生自主管理学院,徐宁老师负责宣传,刘子宏、曹书德、李亮老师是教育顾问,当然,他们还都是一群孩子的导师……
“我每周28节课。最多的时候,我一下午有6件事要并行处理:12点半开始上课,然后国际部那边有个会,还有一个总结要写,还有一个学生社团在等我……这6件事,在你脑子里盘旋,你要排出来主次,6点钟之前按部就班地做好,这需要体力……”王泽老师属于万人迷型教师,201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他的课很受欢迎,最近两学期,很多学生根本选不上他的课。虽然很累,但他很享受,“工作已经成为身体的一种状态了”。
“工作量肯定增加了,但并不意味着人更累了。”曹书德老师说,“过去,我们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指标和考核而工作,做着内心并不想做的一些事情,或者说做着没有真正成就感的事情,即使工作量不大,心里也很累很累。现在,教育者也好,管理者也好,其身份都是学生潜能的发现者和成长的陪伴者,不会因为学生对规则和师道的冒犯而怨怼;相反,常常因为学生的淘气、率真与淳朴而开怀一笑。有乐趣的事情,做得越多,快乐越多。”
而赵蓓老师则感觉在分布式领导的工作中增添了很多自信,“我觉得做这些工作的过程,就是面对挑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想出了很多办法并获得成功,这是一种正向的自我肯定” 。
学校组织形态的变化,直接导致教师们自我认知的变化:工作有成就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让大家发现了自己的“职业尊严”,也是十一老师们“累”但“幸福”着的根本原因。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真正的“自己”。他们的关注点、用力点都发生了变化。
周锐老师坦言:“以前当班主任时,事务性的事情太多,我觉得我就是在给各个部门当秘书,发个材料,填个表……经常发现忙了一上午,却啥活都没干,回家再备课,再改作业。现在,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学上。”
李亮老师则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前我是年级主任的属下,是校长的属下,他们定目标,我执行,甚至强制学生一起去做。现在我把学校改革的理念、思路,跟学生成长的要求、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我和年级主任、校长是共同事业的伙伴、同事,我不代表任何权威,我只代表‘我’。这个我,就是我追求中的‘教师形象’——被学生认可的、符合时代精神和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优秀的人’。”
学科教室,师生心灵的栖息地
建设学科教室之前,“教室是班主任的”,科任教师上完课走人,教室怎么布置,是班主任的事情,基本没人操这份心;而现在,学科功能教室是每一位教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家每天在这里办公、上课,得想办法把它布置得舒适得体,还得考虑如何才能吸引学生“常回来看看”。因此,布置学科教室就成了老师们特别上心的一件事。
李亮老师的历史功能教室配备了分门别类的历史资料和专著,这对课堂进程中的辩论、研讨、求证都很有帮助。同学们遇到疑难问题,可以直接查阅相关资料。而且,书架上的一本本著作或者墙壁上的历史大事年表,都可以成为课堂导入的凭借……“学科教室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环境,也是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主要场所。”这是李亮老师的看法。
徐宁老师则希望自己的功能教室文化氛围浓厚一些,“因为英语是一种文化”。教室前面的墙上挂着他最钦佩的莎士比亚、培根、雪莱等六位作家的生平资料,后面则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主题墙,“我特别喜欢他的诗歌,他是美国1930年代的桂冠诗人,他的诗歌很清新,又富含生活的哲理。于是,我们就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墙。除了可以引导学生去欣赏外,我还希望这个主题墙对学生的美学观、人生观能产生一些积极影响”。徐老师还把自己的书放到教室里,“通过这些书籍,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文学的等等,学生可以了解我的性格、爱好,增进相互的了解与交流”。
学科教室不仅提供了学习这门学科的物质条件,营造了这门学科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让喜爱这门学科、在这门学科上有研究的学生找到了精神的栖息地,让身居其中的教师产生了以专业为美、以专业为依托的感觉。“语文见长的学生自习也好,课余也好,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到语文学科教室来。来了后他可能并不只是学语文,但他学语文的舒服、愉悦、成就感会伴随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他喜爱的书籍就摆放在语文教室的书柜里,他的作文可能就张贴在语文教室的墙壁上,他课堂上精彩的发言似乎还回响在语文教室里。这样的地方除了学习,岂不也是安放心灵的处所?”曹书德老师总结道。
每个人都是改革者
十一学校正在进行的这次改革,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将会越来越明晰。而很多教师也越来越愿意投身其中。但改革之初,有的教师都说自己是被“卷进来”的。
起初,大家也曾有过种种不适应。“习惯了那种热热闹闹的大办公室氛围,猛地改成一个人一个教室,尤其是学生不来时,你就一个人待着,会觉得特别孤独。”
更麻烦的是,走班以后,老师们忽然发现,有事你想找学生,都不知道学生哪儿去了。“原来我永远都知道学生们在哪儿,他们在这个班里基本上不走嘛。我第一节课忘了一件事,第二节课跑到班里照样可以布置下去。但现在,如果我有什么事情这节课没说,那么很有可能直到下一节课之前,我都没办法见到这些学生。”
“系统”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很快大家就明白了,与其踉踉跄跄费劲地跟在后边,不如一起“下水”,大家一块儿摸着石头过河。
面对着改革过程中这种种“倒逼”,  老师们 “主动迎战”—— “走班”后,学生不是变成流水的兵了吗?那我们就制订更加周密的计划,上课前作更充分的准备,就像周锐老师说的,“课堂上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想清楚了,千万别浪费时间,一旦浪费了时间,课下再想找某个孩子,恐怕就找不着了”。
当然,问题与改革总是如影随形。但方法总比问题多。发现问题,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另外一种进步。
学科教室建好后,学科教育的功能得到了凸显,但教师之间的交流没有以前通畅了。刘子宏老师说:“原来大家一个办公室,下了课随时都可以交流;现在除了同一个学科教室的同事,交流起来就不那么方便了。”所以,十一学校的每个年级,每天下午都有一个“每日一聚”,每个学科一周集体备课一次。
徐宁老师发现,实行“走班”之后,同一个教学班学生之间的“熟悉度下降了”,因为他们可能只是上英语课时才在一起,课下交流不够,所以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状态的时间比以前要用得多。由此,他们的年级开展了“教学班主题活动”,以促进同一个教学班同学之间的交流。
石绍湘老师发现,在目前走班选课的情形下,“有的学生学业上不是特别拔尖,也不参加竞赛,社会活动能力也不是特别强,有可能会被‘忽视’,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是需要关注的。现在,我们利用茶歇的时间,每周就若干学生,与相关的任课老师一起沟通和交谈”。他说:“年级大了之后,如何切实关注到每个学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来自学校的“顶层设计”与老师们“自下而上”的尝试正形成合力。十一学校和十一的老师们,正行走在通往理想的大路上。
(原载《教师月刊》2014年第3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7 13:23 , Processed in 0.10606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