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特征、挑战与应对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9: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特征、挑战与应对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31期 作者:张铭凯



  作者简介:张铭凯(1987-),男,甘肃天水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摘  要:教育学术具有公开性、交流性和接受评议性三重特性,传播是教育学术发展的本体命题。当前,以多种现代微平台为表征的微时代深刻影响着教育学术传播。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具有效能急速增强、样式情境交互和平台复杂运转的特征,同时,面临来自理念冲突、实践区隔和效果隐忧三个方面的挑战。因此,要探索建立以观念转变为引擎、条件跟进为保障和效果保证为动力的应对机制,确保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科学、有效,并以此提升教育学术发展的自身品性。

  关键词:微时代 教育学术传播 观念转变 条件跟进 效果保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当前,这种影响最明显或最直接地表现为悄然刮起的狂劲“微风”。“‘微’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力量和技术优势解构着原本的教育技术领域,建构着全新的教育技术世界。”〔1〕时下,以微博、微信、微论、微云、微米等为代表的微载体已经渗入教育的各个层面,可以说,当前的教育正在接受“微风”的吹拂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深刻变革。芬奇和沃克(Fincher and Work)认为,各类学术的共同点在于同行评议、公开传播与交流〔2〕。就教育学术而论,因其公开、交流、评议的内在特质,在“微时代”必然面临重要转折和挑战。教育学术传播即是教育学术通过一定的介质,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公开的、可供交流和评议的作为。从学术传播的视角探讨当前教育学术的问题,不仅有助于理性应对“微”时代之于教育学术的挑战,推进教育学术的发展,而且能以此革新教育学术传播的载体与方式,使其朝着符合时代脉搏的方向扎实挺进。

  一、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特征

  (一)急速增强的传播效能

  教育学术的传播究其本质,是讲求传播的时效性和高效性,即效能。时效就是要尽可能缩短传播过程中的时间损耗,及时、有效、准确地进行传播交流;高效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传输更多的信息以供交流。就此来讲,微时代恰巧可以满足教育学术传播的时效性和高效性。一方面,微时代可以实现信息通过平台的及时传送,大大降低了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的时间损耗,终端间的畅通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微时代可以提供多种终端的连接,使得同一时间轴上的信息量大大增加,确保了信息接收者在短时间内获得丰富的信息。相较于传统方式,网络学术信息的发布“能创造出更多的附加值”〔3〕,网络时代的交流以比特的形式处理信息,“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传播质量更高,信息容量更大”〔4〕。

  (二)情境交互的传播样式

  传统的教育学术传播大致包括亲自参与、纸质讯息、口耳相传等,实际上,随着教育学术神秘面纱被揭开,这种以“隔空喊话”为主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期待,一种真实的、情境性的教育学术传播样态呼之欲出。微时代以其多样化的载体为平台,将图、文、声、像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不仅使教育学术传播的样式更加灵活,也使其更加符合人们对于教育学术传播的内心诉求。在这样的平台上,“加速了信息共享,促进了问题研讨、课题合作攻关等”〔5〕,使“复杂的教育实践不仅能够得以表征,而且还可以用更多的方式进行传播”〔6〕。从这一意义上讲,微时代已经带领我们进入了教育学术的另一个世界,一个生动鲜活的真实情境世界。

  (三)复杂运转的传播平台

  教育学术传播不是一种自动化行为,而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播,这种传播自然是条件性的。这就是说,只有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传播的目的。传统的教育学术传播由于介质(实体)的单一性,传播对条件的要求自然也比较低。在当前的微时代,人们试图利用各种可供和可能利用的微平台为教育学术传播服务。辩证地看,丰富了的教育学术传播介质为教育学术传播起到了助推作用;反视之,这种多样的、开放性的介质本来就对教育学术传播提出了更高的条件。此外,学术信息可能因专业人士的缺位而精华与糟粕混杂,信息量的庞大和分布零散使得搜索成本增加,有些信息没有进行有效的互动〔7〕。这在硬平台和软资源两个方面客观上提高了教育学术传播的条件,从而使得传播实践呈现出复杂运转的态势。

  二、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可能挑战

  (一)传播愿景与学术思维的理念冲突

  “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促使人们要去变革现有的学术交流方式,就是学术交流的数字化、网络化,建立一种新的学术交流体系模式。”〔8〕无疑,微时代正在且必将持续改变教育学术传播的方式。从显性层面看,教育学术的传播载体和方式可能因微时代的到来而改变,这种改变体现在传播介质的多样化、传播样式的灵活化等;从隐匿层面看,微时代将改变的是人们对于教育学术本身的理解和对其传播的认知,一个疑问可能萦绕心头:那些原本的教育学术通过多种微平台所传播,其还是教育学术吗?正是人们在认识上的疑惑使得教育学术在微时代遭遇尴尬与窘境:一方面,无法回避人们固有观念上的抵制;另一方面,还要紧随微时代的步调充盈本体生命。实际上,这种质疑能够产生并且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的根本原因还是要归结于人们观念的迟滞和思维方式的固着,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存在总给人们以踏实感,而虚拟的、仿真的、情境性的形式又总让人们怀疑其真实性。可以说,微时代教育学术在传播上遇到的理念上的障碍,根源于人们的实体思维方式和固有认知模式,这可能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

  (二)传播平台与技术辐射的实践区隔

  微时代为教育学术的传播搭建了多种平台,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和使用的方式,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介质达成传播的目标。从这一意义上讲,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应该是更具生命力的。然则,微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以平台和技术构成的信息化运行模式。也就是说,平台搭建和技术支持是微时代信息实现传播、交互、共享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自然需要一定的条件保障,这既包括公共性的硬件平台,也需要符合要求的个人终端设备。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长期存在的区域教育差距,教育学术传播本可能为教育欠发达或者薄弱地区注入新鲜的血液,通过微平台让教育学术的传播实现同步、开放和共享,以更好地发挥教育优势区域的引领辐射作用,更好地助推教育薄弱地区的教育发展。然而,由于相关条件所限,实现这种美好的的愿景可能依然困难重重。当达到一定条件的地区可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学术传播的时候,另一些条件不具备的地区也可能只是“望梅止渴”。如此,是不是可能会让本不均衡的教育发展增加新的不对等砝码,需要审慎思考。

  (三)传播内容与学术生长的效果隐忧

  教育学术的传播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最终都应该回到实效达成的问题上。换句话说,教育学术的传播可能给参与者怎样的收获、可能使他们获得怎样的发展,这是最直接的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传统的教育学术传播可能是会议的形式,也可能是展示课的形式,以亲自参加的现场实时传播为主、后期加工传播为辅。这种传播无疑给人以真切的“存在感”,传播的素材等都可以走进参与者的视野,印象自然也就深刻。而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正在挑战或者某种程度上颠覆原有的传播“实体”,让传播这一事实通过虚拟的、网络化的、仿真的、情境性的、微缩型的形式展现出来。在交流研讨中,可能“存在主题不明确、缺乏组织者有效引导、对问题和知识的深度协商讨论不足等问题”〔9〕。人们不禁会问,这样的传播是不是会像流星一样只有美妙的瞬间而来不及回味与思考就已消逝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很难体味到教育学术传播的真正价值。教育本身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育学术传播也应该是严谨而科学的。如果只是以微时代的名义绚烂了教育学术传播的形式而不去理性回应这种形式变化能否保证传播效果的话,微平台助力教育学术传播的命运恐怕也是灰暗的。

三、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可行应对

  (一)观念转变——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引擎

  1.进行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科普宣讲,从知识普及入手

  微时代以微缩的视角、丰富的介质及时、迅捷、高效地反映瞬息万变的情景,让达到一定条件的人们随时随地参与、传播、分享这些信息,微时代的教育呈现出更加鲜活的特征。传统的教室、教师、课堂和课本等这些教育中的“实体”正在接受挑战,课堂翻转、课程微型等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学术作为教育的高级层次,需要去探索、研究的除了其本身之外,当然还应该有关乎它的传播,因为“好的教学意味着教师既是学者又是学生,不仅传授知识,还改造和扩展知识”〔10〕。实际上,当前人们对于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存在的种种疑虑,从一定意义上是出于对微时代的片面理解和偏见认识。如果说“微风”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发展不可抗拒的力量,那么,我们应该进行一定的科普宣讲,让微时代从理念到实践、从愿景到实现的过程性知识深深映入人们的脑际。用科学知识消除疑虑并启迪人们的探索,是教育学术在微时代更好传播的起点之思。

  2.展示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生动案例,以情境再现引导

  一些教育学术的关注者和研究者已经开始通过微平台进行教育学术交流,微信群、语音房、微论平台、个人博客等都已经成为他们公开信息、交流看法、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重要渠道。在这样的渠道中,人们不需要担忧时空的阻隔,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从一定程度上更加凸显了教育学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让教育学术更朴素地传播,使更好地接受同行评议成为可能。这种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组织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参与更加广泛、声音更加多元、呈现更加真实,实则成为研究者尤其是活跃的青年学术研究者所青睐的舞台。如个人学术网站,“以时空无限的虚拟空间,为学术交流、学术合作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合作平台”〔11〕。无疑,这些生动的教育学术传播案例有必要成为鲜活的范本,成为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可行经验。当然,这些传播的案例可能并不是毫无瑕疵的,重要的是,它们的存在或许是后续研究者和心存疑虑的人值得去探索的路径。

  3.深入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跟踪调研,以问题指引改进

  新生事物总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很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和责难,本司空见惯。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其实也是一种新生事物,自然可能被质疑,至少暗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必然要挑战人们固有的旧观念,有挑战就会有不同的声音;其二是作为新生事物,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本身还有值得商榷和完善的地方。因此,既然“微风”已是时代的脉象,那么,让教育学术在“微风”中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在时代的发展中更好地实现其发展,是我们的应然之思。为此,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对参与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当事人”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亲身感受和困惑期许;另一方面,对未参与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旁观者”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疑虑与担忧。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分析消解这些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整改和完善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当下模式,以益于其健康发展。

  (二)条件跟进——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保障

  1.搭建平台,完善确保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设施设备

  微时代不仅仅是一个形象化的时代称呼,实际上也不可或缺一整套确保其运行的设施设备。换句话说,没有相应设施设备的跟进,微时代只能徒有虚名或昙花一现。这就是说,关注微时代教育学术的传播问题,着眼于相关设施设备的完善是必要的。就目前来看,需要建立的是用于教育学术传播的信息交互“场”,在这种“场”中,实现知识的产生、传播、转化和再创造的动态循环过程,最终形成共享性的共同知识资产〔12〕,以此助力教育学术信息传播、分享、评议、研讨等内在诉求。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应让教育学术信息在微时代成为一股强劲的信息流,更好地发挥信息对于诊断当前教育中的问题、商讨这些问题的解决之策和优化之道乃至进行相关教育决策的重要价值。当然,转身思考,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这些美好愿景的实现必然对相关设施设备的完善和平台的搭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教育学术的传播在微时代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硬件建设自然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2.动员培训,打造助推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研究团队

  就目前对于微时代的理解而言,微时代以现代科技为动力,以一些微平台为介质,集中体现为信息的微缩化呈现。就微时代的教育学术来讲,这股“微风”无疑改变着教育学术的传播方式。问题在于,微时代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教育学术的传播?这种影响的持久性、深刻性又会是怎样?诸如此类问题还没有进行关注和研究。由是论之,即便说教育学术作为一个研究话题已经集结了一批研究人员,形成了研究的势力,也不能否认微时代教育学术本身和其传播研究的盲区。然而,正如前文所述,不管这股“微风”将怎样吹,其已经并且还将对教育学术传播产生影响已成定势。时下,有必要培训一批有兴趣、有专长的研究人员对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这一时代教育问题进行专门化的研究,“在‘群体动力’的相互作用下,共同体成员共享经验、激发和帮助反思,合作开展教育设计、行为反思和改进、再实施的行动”〔13〕。这样,或许我们今天的探索将不仅仅为当前的迷惑释疑,更重要的是可能给这股“微风”何以影响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指出思考的方向。

  3.着眼统筹,探索宜于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差别化路径

  统筹教育发展是教育的时代主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一积垢还难以彻底清理的状况下,教育图景中出现的任何新图像都可能会被质疑:这会不会加剧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会不会成为新的教育不公平的诱因?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问题自然也可能遭遇这样的质问。实事求是地讲,由于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等客观因素,聚焦到教育学术这一论域,差异固然存在。微时代实际上可以使不同区域、不同背景、不同条件的教育研究者集中在一个平面,为他们“提供了自由、轻松、快捷交流思想的平台”〔14〕,让研究交流的话语在某种程度上不再是权威的专属。其实,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学术传播应该是多种声音交汇而成的“交响乐”。在“微风”中,通过微平台,为那些发展滞后的、地处偏远的、身处基层的教育研究者提供发表心声的机会,这种声音即便不是专业的、华丽的,但有理由相信其是唯美的、朴素的、“接地气”的,“让那些有兴趣亦有能力在教学领域表现卓越的教师拥有获得认可的机会”〔15〕,多元与真实正应是教育学术传播的本真意蕴所在。从当前来看,这种对于多种差异的观照是教育学术传播的内在自觉;从长远看,这种从教育学术传播差别化视角的探索,也是在为实现教育统筹、均衡发展所进行的积极探索。

  (三)效果保证——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动力

  1.探索建立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机制,做好制度保障

  关于微时代教育学术的传播问题,实际上还处于初探阶段,还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教育学术在微时代的传播可不可以完全是一种自发性作为呢?如果不是,那又需要在怎样的框架机制内运行呢?就我们的理解来看,虽然微时代为教育学术的传播提供了多重选择性,使其得以大放光彩。然则,如若没有强健的机制规约,这种自为的作为难免不会出现“昙花一现”的危机。因此,探索建立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机制,主要应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建立多方参与的制度设计机制,用科学可行的制度指引行动;二是建立传播作为运行的质询监测机制,形成兼具客观性、准确性和代表性的积极同行评价文化〔16〕;三是建立传播效果的质量评价机制,以评促改、以评提质。如是,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创造教师潜心教学学术的外部环境”〔17〕。2.注重摸索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管理,确保运行规范

  微时代的介质、载体、平台大多具有高度开放性,这一方面使得参与面大大扩充,另一方面,也为相应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正如信息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样,微时代的这股“微风”如若不妥善引导,也可能剑走偏锋。因此,必须注重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管理问题。不同于实体运行模式下的传播,比如,研讨会、论证会、示范课等,这种大多具有“现场性”只要有一个适当的主持人即可保证运行的正常。而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似乎更具有虚拟性、仿真性、情境性,如若管理失当,很可能出现“混乱”局面而影响传播的实效。以国外为例,其是借助一些专业组织与机构,“通过培训、学术研讨会、资助项目等方式,搭建平台,提供交流,促进研究,不断扩大教学学术的影响力”〔18〕。由此,可以从人和物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管理探索:从人的角度,即切实提高微平台管理人员的能力,确保他们扮演好平台运行的“操盘手”;从物的角度,就是要完善平台设计的准入,确保只有符合相应条件的人才可以进入这种平台。因为,教育学术传播是一个严肃的学术研究话题,不是没有规矩的“自由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讲,管理是否科学有效将直接影响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效果。

  3.理性应对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难题,提升自身品性

  教育学术在微时代的传播活动即便势如破竹地展开着,也还是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微时代教育学术的传播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依然还存在不成熟、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还比较棘手。这种现状至少说明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还有很广阔的“市场”,但这个“市场”的开拓还需要时间进行探索。就当前来看,教育学术传播在“微风”中还存在这样的质询:传播的影响会有多大?传播的阻力来自哪里?传播的效果如何保证?等等。诚然,对于这些问题的回应是当前教育学术传播必须进行研究的问题。实际上,作为新事物的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还只是处在摸索之中,它的成长还需要在实践中接受追问、质疑甚至责难。理性应对当前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过程中的种种难题,就是要坚持从问题出发,研究“突围”的路径,也就是要从问题解决入手,提升教育学术传播的内涵。由此,要将微时代教育学术自身品性的提升作为回应当前质疑、难题和促成教育学术传播更好发展的“好声音”。

  综而论之,当前的“微风”已经渗入到教育的各个层面,并破竹般改变着教育的样态。可以说,教育之“微”正是信息技术影响当前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微风”已将教育带入一个迅捷、高效、交互、云集、共生的全新微时代。教育学术乘“微风”破浪前行,不仅可以发挥新信息技术助力教育学术传播的本真价值,而且可以提升教育学术发展的自身品性,进而以繁荣发展的教育学术推进教育深化改革和有效发展。诚然,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还遇到来自理念与实践等方面的难题与挑战,但是,作为一种新事物和一种必然趋势,这些难题和挑战正是应该努力探索的方向。因为“信息技术无疑会给教育的各个方面带来改变,但新型教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技术应用真正渗透到教育教学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文化时,技术力量的价值才会得到完美实现”〔19〕。

  参考文献:

  〔1〕俞树煜.教育技术之“微”:演变、意蕴和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4):31-35.

  〔2〕徐明慧,罗杰·博学.“教学学术”运动面临的困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32-36.

  〔3〕刘峥.基于网络的学术传播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4.

  〔4〕宋丽萍,徐引篪.基于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体系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07,(2):75-78.

  〔5〕杨南昌,谢云,熊频.SECI:一种教师共同体知识创新与专业发展的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16-20.

  〔6〕左璜,黄甫全.教师作为知识主体的解放〔J〕.课程教学研究,2013,(6):5-11.

  〔7〕崔慧仙.网络时代的学术交流—以科学网为场景的观察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4.

  〔8〕赖茂生.社会转型中的学术和学术交流〔A〕.科学与艺术·数字时代的科学与文化传播——2012科学与艺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115-120.

  〔9〕郭炯,霍秀爽.网络教育研讨中教师协同知识建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3):101-108.

  〔10〕吕达,周满生等.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三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3.

  〔11〕陈勇.个人学术网站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1,(2):85-89.

  〔12〕〔德〕迈诺尔夫·迪尔克斯等.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82-388.

  〔13〕顾小清.行动学习: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05,(3):52-55.

  〔14〕黄凯文.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变迁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7,(2):66-68.

  〔15〕〔美〕欧内斯特·博耶.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A〕.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3.

  〔16〕Keig L,Waggoner M.Collaborative Peer Review:The Role of Faculty in Improving College Teaching〔J〕.AAHE-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1994,(2):25-27.

  〔17〕吕林海.大学教学学术的机制及其教师发展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2009,(8):83-88.

  〔18〕何晓雷,邓纯考,刘庆斌.美国大学教学学术研究20年:成绩、问题与展望〔J〕.比较教育研究,2012,(9):29-33.

  〔19〕祝智庭,管珏琪.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9.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3 07:22 , Processed in 0.08929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