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9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公号gjcjssh365发帖日志39:凌宗伟pk李镇西:小学生给老师撑伞错木错??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9 19:5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凌宗伟:学生给老师撑伞没有错,错在舆论?

作者:凌宗伟




   
一朋友贴来一篇文字《学生给老师撑伞何错之有?》,不假思索地回了一下:是,偶丫头做学生的时候还每天会给前来上课的老师准备一杯水呢,给老师撑下伞何罪之有?
细想一下不对啊,看看那照片,孩子多高,教师多高,还有那个教师的一路表情。姑且不谈教养关系,不谈什么师德师风。就谈谈行走中矮个子给高个子撑伞这件事,有这么简单吗?要是李先生给他的巴马兄在行走中撑伞的话,会是怎样一个奇妙的风景呢?也许李先生是心甘情愿,巴马兄难道也会心安理得?按李先生的行文来看是应该心安理得的。应为他三十多年来的教师生涯“让学生帮我洗碗”,让学生送他去火车站,帮他背包,帮他抱作业本,拿粉笔等等早已经习以为常了。甚至他还让学生给他搬家,因为他已经是学生的“老李” 、“西哥”、“镇西将军”了。学生心甘情愿啊,以此为荣啊!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稍微懂一点教育常识的是应该知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儒家伦理上的。父子关系在儒家传统中是属于“天合”。“天合”的父子关系具有不可逆性。在此不可逆性中,儿子要顺从父亲,才符合儒家极为看重的“孝道”。但教育关系是一种临时的特殊的教养关系,这样的关系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人与人的对等的关系。姑且不论儒家的这种不可逆是否正确,但有一点是明白的,这就是师生之间不存在这种不可逆。尽管孩子给我们做这做那是出于自愿、出于尊重、出于回报。是的,学生出于自愿,为老师做这做那会很开心。但作为成人的教师,是不是应该顾及学生是否力所能及,是否有碍身心健康。我们是否应该心安理得?
不错,上海的那位小学生给老师撑伞、我的孩子给老师倒水,李先生的学生给他做这做那,都是出于自愿,但身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敏感一点,是不是要考虑一下为我做这做那的具体对象的身份、年龄等与他们为我们所干的那些是不是力所能及。这恐怕是值得我们这些教育者反思的问题。
作为当事人的女教师事后的反思是在这件事中,她或多或少是有问题的。她现在担心的是那个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李先生对这位老师的反思“读得很感动也很心酸。自己被舆论声讨,还担心着孩子,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心?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孩子自愿为她撑伞的原因。”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自愿”不可替代“力所能及”,不能不考虑孩子的实际年龄和身体因素。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或许对这件事情本就不应该过度解读,过度的解读无论是站在那位孩子还是老师的立场来看都不是一件好事,过多的舆论关注,只会给当事人蒙上难以抹去的阴影。
作为教育人,我们需要反思的,恐怕不是谁对谁错,更需要的倒是看看我们自己再处理这特定的教育关系时要注意些什么,而不是抓住一个机会秀一下自己与学生的恩爱,将自己置于某个道德的制高点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9 19:52:54 | 只看该作者
李镇西:学生给老师撑伞,何错之有?

作者:李镇西




   
最近,被冠以“最霸气女教师出游,小学生为其打伞遮阳”的几张照片在网上火了。许多评论充满“正义感”:“现在的老师也真是牛了!” “霸气女教师,你摆的什么谱?”“敢情你是国家领导人了?”……还有的评论矛头直指撑伞的小学生:“小小年纪就知道拍马屁!”
我得知这事的第一个反应,是回忆我从教30多年中有没有让学生给自己撑过伞。想了很久,确定我从来没有过。但我并未因此而释然,反而更加“不安”起来,因为我的许多行为,其“恶劣”程度远远超过了让学生给我撑伞——
我曾经让学生帮我搬家,而且不止一次;我多次和学生摔过跤,把学生紧紧地压在下面;和学生一起吃了饭,我让学生帮我洗碗;有一年出差,学生送我去火车站,他们帮我背包;至于让他们帮我抱抱作业本,或去办公室帮我拿拿粉笔,或者……哎呀呀,太多了。我越想越后怕,同时也很庆幸:幸好以前拍照摄像没那么方便,而且也没有互联网,否则我不知会被“人肉”多少次!
所谓“后怕”所谓“庆幸”当然不过是调侃而已。实际上,当我回想起这些往事,涌上心头的是温馨是幸福。以前我说过,只要师生之间互相信任,嬉笑怒骂皆成教育。现在,我还想补充一句,只要师生之间彼此依恋,举手投足都是真情——
我让学生帮我搬家,是因为我把他们当作我的哥们了,他们也为能够给“老李”给“西哥”给“镇西将军”搬家而开心;我把学生压在下面,是因为他们也曾把我压在下面——但无论谁压谁,共同的感觉都是“痛并快乐着”;我让学生帮我洗碗,是因为周末我请他们到我家玩,一起包饺子,饕餮之后大家分工,有的洗碗,有的扫地,俨然一家人了,哪还有什么师生之分?去火车站的路上,孩子们帮我背包,他们幸福我开心,彼此都被感动着,哪有一丝所谓“霸气”所谓“拍马屁”的气息?
当然,如果说学生为老师做事是一种“付出”的话,那我为他们的付出也不少。那天我在小学门口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我校附设了一个幼儿园)扛着午休的被子,我赶紧接过来帮她扛上了五楼教室。30年前的一个晚上,我班一个来自农村的女生突发阑尾炎,我立马背着她直奔医院(写到这里突然想到,这事若发生在今天,一个年轻男教师半夜背着一个高一女生,多半会成为别样的“新闻”)。住院部在山上,我咬着牙一点一点地往上挪动步子,同时开玩笑地对背上的女生吟诵著名诗篇《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一直在呻吟的女生轻声回应我:“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我写这些,无意标榜自己多么“爱学生”,而是想说,当师生关系到了一种境界,就很难说究竟是谁在为谁“付出”,或者说谁“伺候”谁。这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爱——朴素而又纯净。
同时,还很自然。比如最近网上热传的小学生为老师撑伞的照片。孤立地看照片,如网上所描述:“这位女老师手里拿着扇子,戴着墨镜,全程无表情……”似乎这老师很冷漠,很摆谱。按有些人的观念,照片中的老师应该表情亲切,面带微笑,最好双手搂着孩子的肩膀,然而那是摆拍,是作秀——我们很多领导“平易近人”的照片就是这样“摆”出来的,“作”出来的。但这几张照片不是,这是这位老师和学生共同生活中的一个瞬间,一个横切面。在拍照之前或者之后,也许也有过笑容,有过亲昵,而恰好这个“瞬间”和“横切面”没有——真实而不虚假,自然而不做作,这不挺好吗?
问题是,上网了曝光了,于是有关部门便“高度重视”了。据媒体的跟进报道——
很快,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便就此事回应称,经调查,被打伞的老师确认为上海宝山顾村中心校的,学生为教师打伞一事属实,撑伞学生称是自愿为老师打伞,该局责成学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各单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醒广大教师严于律己,注意言传身教、关爱学生,积极营造师生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
既然是孩子“自愿为老师打伞”,我就真想不通,这位女教师何错之有?教育局竟然“责成学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本来应该为教师做主的政府教育部门,竟然将此事上升到“师德师风”的高度,以此“提醒广大教师严于律己,注意言传身教、关爱学生,积极营造师生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云云。
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只知道,孩子帮老师撑伞,已经是一种“和谐氛围”了。这绝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主观偏见”,在我的博客上,许多网友留下这样的评论——
小学生帮老师撑伞,多美好多可爱,这会有什么问题吗?
老师爱学生,学生就会爱老师,这实际上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本身是一幕充满温情的师生情景,被好事者伤害了。
……
媒体报道中还提到:“这位女教师平时和孩子关系比较好。”我从这3张照片中,看到的岂止是“比较好”,简直就是没有距离的好。如果不是平时对孩子的爱,这位老师会收获孩子自愿帮自己撑伞的爱?我这不是主观推断,有该事件最新进展为证——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女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我错了”,同时流泪说道:“现在舆论一边倒,说我的行为不好,这个我也是承认的,校长怎么处理,教育局怎么处理我都是接受的,因为的确是我个人的问题。但是,我也看到有些言论是攻击小朋友的,我希望你能帮到我,就是让他们不要再评论(哽咽)小孩子,他们还小,都只有10岁左右。我很担心的,因为他们其实不懂的,就很单纯的。”
这段话我读得很感动也很心酸。自己被舆论声讨,还担心着孩子,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心?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孩子自愿为她撑伞的原因。
一个从教才3年的年轻教师,那么爱孩子,却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被领导批评,被网络示众,被“全民”声讨……我为我们的教师感到一种锥心的痛。
那些攻击小朋友“拍马屁”的人,心态是扭曲的,因为他们以自己并不干净的精神世界去揣度孩子纯洁的心灵。
而这几张照片的偷拍者和上传者则是可耻的——什么心理?这么阴暗!
真不知道,从今以后,那可爱的小男孩和这纯真的女教师如何相处?我无法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9 19:5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20:48:2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给女老师撑伞的从小男孩换为大男生

作者:小草



师生之间,需要一定的情感互动,这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照片中的小男孩,如果换成一个一米八的大男生,而且是自愿的,并未有索取阿谀献媚的动机,那女老师就可以幸福地享受一下来自学生的关爱了。


  原题:如果小男孩换成大男生——评“学生给老师撑伞”及其后续热议
  最近,一幅“学生给老师撑伞”的照片曝光后引起了热议,网友批评教师的傲慢或者学生的“阿谀”,当事教师受到批评,但当事学生表示该行为属于自愿,是关爱老师的自然流露。对此,以李镇西老师为代表的许多老师都感叹:这种纯洁的师生情非常难得,在师生的交往中,学生出于爱老师而自愿帮老师做事情体现的事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以凌宗伟先生为代表的论者则认为,即使学生自愿,老师也不该接受这种帮助,要看到“学生多高,教师多高”,学生自愿并不等于“力所能及”;另外,凌文还针对李文中提及的与诸多学生亲密互动的例子定性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又延伸指出师生在正式的教学关系下,不该和学生有过多私交。
  我先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文章,基本赞同其观点。这个事件中,“学生自愿”的确是一个关键点。我们教育学生要“乐于助人”、要懂得“感恩”,难道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吗?在学生的生活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成员,如果学生不懂得对身边爱他的老师(前提是师生关系良好)报以等同的善意,这样的人感情状态健康吗?从教以来,我常常感到现在的中学生太过冷漠麻木,他们看见老师,“纪律性”的叫一声“老师好”,但细看表情,其实没有表情。甚至有学生出了校门,在路上和公交车上,看见老师,熟视无睹,或者迅速避开。这说明,他们平时的“老师好”中少有情感的成分,只是一种对“纪律”的遵守。我并没有一味批评他们的想法,而是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师生关系是不是早已变质?教师眼里没有人,只有“零件”,教师变成“榨分机”,班主任变成“警察”,学生每天就不停地刷题,根本没有心思去体验人间感情,也就慢慢地也丧失了感情,多么可悲,甚至可怕!
  我又再读凌宗伟先生的文章,发现其观点也有合理的。他认为“矮个子给高个子撑伞,就是一种明显的不妥”,即使学生自愿,教师也应该敏感的觉察到学生实际能力的困难,和蔼地接过雨伞。这个观点在凌先生全文中贯穿始终,可以说是其主要论点。仔细看照片,发现学生的确比老师矮很多,而举高手撑伞是非常难受的。我忽然明白了:令网友愤怒的,也许并不是单纯的学生给老师撑伞(当然不少人是联想起下属给领导撑伞,太监给慈溪撑伞等场景,过度代入,认为老师颐指气使,学生阿谀巴结,这点随着“学生自愿”的澄清已经不攻自破),毕竟生活中学生自愿帮老师做点事本不过分;但“学生矮老师高”这个问题,估计才是让这张照片显得刺眼,让老师显得“恃强凌弱”的重要因素。为什么前几天“女游客给值班哨兵擦汗”的图片,引来的不是谩骂,却是点赞?因为照片中女游客擦汗时同样出于“自愿”,并且没有“力不能及”。确实,如果老师能更爱学生一点,不应该允许它的发生。也就是说,这位老师没有命令学生撑伞,并无大错(网友不明就里的责骂是错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处理也有点严厉);但她没有注意到学生“撑伞”的困难,的确有小错。事后女教师的道歉也是真诚的,她表示没想到自己会有那种表情(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困难的一种坦然)。在现实生活中,我有时让科代表搬作业,会问她:一个人可以吗?作业太多的话,我会再叫一个同学帮忙,或者自己分担一部分,就是考虑学生“力所能及”帮忙的心理。
  而李镇西先生提及的学生自愿帮忙的其它事情显然不属于“力不能及”的事情,李先生也绝不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传统“师父”,所以凌先生把其与学生的“私人交往”上升到儒家的“一日为君,终身为父”上显然过激了。传统的“师父”当然含有儒家伦理中的“等级服从”成分,所以以往徒弟往往是师父的一个无偿劳动力,师父也可以随意指使甚至伤害徒弟。这种无人身自由、无人格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与现代的师生平等、互相帮助显然是不一致的,现代强调的“师生互爱”,是一种双向平等的付出,同时是在“自愿”的前提下,怎么可能与传统“师父”关系同质?在一片不理智的网友谩骂中,李镇西先生撰文谈了“自愿下的师生感情”,反驳了众多网友对教师和学生的粗暴批评,大块人心;而凌宗伟先生则更关注到李镇西先生可能忽略了的“学生矮教师高”的细节,更辩证地看待了女教师的行为,也非常必要,可惜他又对李先生提及的例子进行错误归纳了,扣上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大帽子,有点过犹不及。
  还有一点,凌宗伟提出在“实质的教学关系”下,师生关系一般不能有私交,还拿大学师生关系为例,这又引起了一些老师的反驳。的确,大学老师,尤其是研究生的“老板”,往往对学生有很多利益决定权:小到兼职,大到论文、毕业、升学。近年来也曝出不少大学老师“以权谋私”的例子,无非是男生送钱,女生陪色。但这种扭曲的师生关系是不是所谓“私交”呢?我看不是的。大学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存在彼此的信任、关爱的关系,但这应该控制在一个度内,而不是变成一种“勒索”。国外许多大学明确禁止学生和老师谈恋爱,就是如此。我上研究生时,导师常常与我们深入交往,也偶尔请我们吃饭,不能说除了课堂外没有“私交”,但他与女生聊天坚持开着办公室的门,这就是一种“防止过度”。因为,私交过度,老师难免产生偏爱,这的确是一个难题。所以大学老师与学生在实质的“师生关系”时可以私交,但要保持一定距离。
  中小学生与教师相处的时间长,心理不成熟时教师关爱帮助较多,私人感情的产生更是自然而多见的,而中小学教师,也没有大学教师那种“生杀予夺”的大权,以权谋私的利益空间较小,所以师生之间适当发展私交不是不可。毕竟“亲其师,信其道”是有道理的,中小学生容易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受其影响,所以一定的感情因素有利于教育的开展。我想李镇西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好老师。虽然中小学老师也可以有额外辅导、座位安排等小的权限,所以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关系”内的私交还是保持在一个严格的限度上较好,过于亲密容易让学生丧失对教师角色的感知,教师变成普通朋友时,教师的某些引导和教育工作就难以开展。最好的模式是:在学时亦师亦友,毕业后如果有缘,再变成真正的朋友。
师生之间,需要一定的情感互动,这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照片中的小男孩,如果换成一个一米八的大男生,而且是自愿的,并未有索取阿谀献媚的动机,那女老师就可以幸福地享受一下来自学生的关爱了。谁能否认:对某种超功利的感情的纯粹性的感情反馈是一种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智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23:01:47 | 只看该作者
马新民:送给李镇西先生的“呵呵”及其它2015-05-10 教师博览

这几天不断看到朋友圈里分享李镇西先生的大作《学生给老师撑伞何错之有?》,我实在忍不住就报以“呵呵”二字,于是就被追问“呵呵”的意思,好吧,那我就来说说我的“意思”。

先说说对李镇西先生文章的看法。坦率地说,如果是一般的老师,出于惺惺相惜之情,以如此感性甚至有点煽情的方式来为同行辩护,倒也无可厚非。可镇西先生是博士,又听说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如果认为学生“自愿给老师打伞”是一件美好的事,至少应该从学理的层面进行抽丝剥茧的推演,以扎实的论证链让我们看到这样的做法是符合教育的美好本质的。可是,我在李博士的文章里看到的是一场“秀”,在用一连串的排比段罗列了自己和学生之间种种“友好往事”后,李老师就直接得出了“学生给老师撑伞何错之有”的结论。如果说因为李老师和学生之间曾经有过很多“类似的故事”,所以这个打伞的事就很美好,逻辑上显然是讲不通的。我不是说李老师不应该为那个女老师做辩护,而是说李老师的观点应该有基于某种教育理念及教育事实的合理分析和推导。更何况,打伞这事儿,跟李老师文中提到的那些温情的往事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因为那些事至少是一种相互的或者是有需要前提下的帮助,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给悠闲漫步的老师打伞,这是帮助吗?

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一文中曾经非常尖锐地说过,“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它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在面对一个值得玩味的现实情境的时候,如果只会做这件简单而舒服的事情,不对具体事件做具体深入的分析,只是抽象地做出一个价值判断,同时急急地端出实例,以展现自己的美好,仔细想想,其实我很难说服人的。

最后唠叨一句,李博士的文章题目,似乎也有文法错误,既然是为女教师洗地,题目就应该是《学生撑伞,老师何错之有?》,而不应该是《学生给老师撑伞何错之有?》。呵呵!

再来说说我对打伞这事儿的看法。我想先跟大家交流一个问题,如果你跟好朋友一起去公园,在你的朋友既没有双手负重又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你会一直在旁边为他撑遮阳伞吗?我想绝大多数人应该不会,除非是相互偎依着有说有笑。因为这样做不大对劲,你会觉得不舒服不自在。之所以“不对劲“,是因为这事儿跟帮忙搬家啊生病送院啊或者打打闹闹之类的“友情琐事”不是一回事儿,那些事至少是一种相互的或是有需要前提下的帮助,一个人给另一个悠闲漫步的人打伞,这当然不是“帮助”!这个细节里缺乏“平等”与“尊重”,从撑伞的一方看,似乎有一点小小的讨好的意味在里面。从坦然受之的一方看,显然他并不特别在意撑伞者的尊严。

从现代公民社会的视角看,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而平等的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交往准则是“尊重”。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承认,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对每一个小孩子都应当像对待一个有尊严有独立价值的成年人一样予以尊重。但在那张打伞的照片上,我丝毫也看不到“对等关系”,看不到“相互尊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认为师生关系可以深化为一种朋友关系,那这种尊重更是必不可少的。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里,很多人并不在意小孩子的人格尊严,所以出现这几天网络热炒的教师悠然享受学生撑伞的场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这张照片毕竟只是一个横截面,对一个瞬间定格的场景做过度解读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了。那个女老师的做法,也不是什么师德问题,顶多只是不大妥当罢了。如果说那个上传照片的人不大厚道的话,急急忙忙处理女老师的教育官员,更不厚道。


( 作者来自北京大学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原载腾讯微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09:07:37 | 只看该作者
周冲:被撑伞老师到底错在哪里
这两天,网上出现几张图,关于小学生为老师撑伞。图很屌,大家这么爱学习,想必都已经看过,学生忠心耿耿,老师威风凛凛,非常有爱,非常尊师重道。
我想,多么“朴素而又纯净”的师生关系啊,孩子任劳任怨不喊苦不喊累,老师昂首阔步无表情无互动,可以跨越界限至此,角色倒错,团结合作,一起上演师生版的慈禧出行图,校园版的官场现形记,太有文化了!太让人感动了!真不愧是老师!
只是有一点儿小疑问,老师,你不是说爱孩子吗?这么热的天,您在伞荫中轻摇檀扇,缓步徐行,而孩子大汗淋漓,你心疼吗?
如我们所预料,图片引发大讨论后,事态不受控制了,老师开始撒娇,用情感来和稀泥。说,我和他们平时关系很好的,是他们主动的,我也没想到……
爱字一出,万事皆休。一大片为老师洗白的言论相继诞生,理由是:
1,学生是自愿的。
2,教师与学生关系亲密,行为是可以无间的。
3,学生只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教师的尊重与感恩。
于是赢得了一大片引发,转得最欢脱的,当然是老师,毕竟为他们说了话,代了言,转发时,没忘记跺下脚,抛个白眼,“老师是弱势群体,低遇低,付出多,你们挑三拣四,还有良心吗?”
但显而易见的角色倒错,界限不分,被情感泛滥的人们忽略。
曾经,我也是一枚教师。后来教不下去了,觉得怎么样都像一个帮凶,又没办法改变,(我有些还在体制内的朋友说,“其实,我是一个卧底。”我很敬佩,但我是个没节操的人,怕卧底不成,反成了押寨夫人),乖乖放弃公职,灰不溜秋地离开了体制。
但那几年里,教育的种种名不符实,像每天上演的新闻联播一样,在我面前不间断闹腾,让人又气愤又无奈。其中最无奈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无知与甘于无知。
撑伞事件华丽登场后,舆论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我在这种浪个不停的声音里,再次涌来熟悉的无奈感。好吧,今日无事,开坛作法,一一收拾黑风阵阵的奇谈谬论,还我大天朝的朗朗乾坤,呼呼嗬嗬啊啊……
1,教师是职业,不是公益。
有一回,覃谈和我聊她的工作,大意是说自己很努力,却得不到学生的感恩。似有怨怼。
我说,教师只是一份职业,不必自我圣化成拯救灵魂的精神救世主,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是基本的职业要求。纳税人的钱已经将我们养得活蹦乱跳,再要求额外的报酬——物质上的进贡,精神上的感恩,就逾越了底线。
教师与医生、警察、公务员一样,也是一种社会分工,各有专业要求,各有责任担当。身在其位,必须遵守那一二三四五。一个公务员提供服务,并不表示他有良知和操守,只表示他没有不称职,不必因之感激涕零。同样,教师也是如此。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好好教书育人,不要生出幻觉,觉得自己是在吐丝和烧蜡。
强化师德,鼓吹感恩,是一种长期的道德绑架。因为,教师有报酬,有奖金,五险一金全不少,该你的全给了,如果还天天叨逼叨,希望学生来点儿情感上的报答,就未免过分了。
放在此案中,利用孩子的好感,享用他的付出,往大了说,是一种小规模的行贿受贿;往小了说,是一种对职业规范的无知——教师没有享用学生撑伞服务的职业基础,以及道德基础。
2,伦理化、亲情化用在教育上最具欺骗性和反教育性!
中国的教育中最常见的,是老师们动则以母子、父子、朋友等关系,替代师生关系。“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就像是我的儿女,我的朋友……”但这种关系的界定下,孩子们会在亲情幻觉中,变异为情感先行、理智置后的生物。
而所有亲情化、伦理化、感恩化的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反智。
你常常会见到此类现象,老师泪眼花花地对学生说,“我那么爱你们,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哪怕有时候手段不对,需要这样不依不饶吗?”于是,尚不能独立思考的孩子,在情感的催眠下,忽略常识和底线。
李镇西在为被撑伞老师正名的文章里,将师生情感当成武器,反驳所有质疑者和批评者。我看了极其失望,关系好,就可以任意胡为,无视底线?
真正的教育者,遵守规则,不逾矩,不利用,尊重学生,不断自我教育,引进智慧,启蒙思想,并身体力行地告诉他们,人如何成为独立而高贵的人。这才是教师。至于动则甩情感牌、感恩牌的老师,其学识与本事,都难免让人好奇:这些牌甩完,不知道老师还有多少存货?
3,师生不能打破界限平衡。
界限在教育中,必须存在。
教师与学生,归根结底是一种职业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仅限于共同事务:教育。除此之外,均属过界。教师工作时间外,没有继续为学生授课答疑的义务,学生在任何时候,也没有为教师处理私人事务的职责。
至于孩子主动擦黑板、扫地、倒垃圾、帮助同学,处理班级的公共事务,应该点赞。但如果涉及老师的个人事务,就应该被禁止,否则,就属于公私不分,界限不清。
哪怕是师生关系好,也必须严守这种距离。
再者,师与生,强与弱,根据职业责任与伦理要求,教师应该照顾学生,强者保护弱者。但撑伞事件中,职责完全颠倒,角色完全倒错。
4,没有独立人格,教育就不会存在。
孩子对人格独立、权利平等等概念,并没有认知,需要师长来一一启蒙,以及作出示范。但撑伞事件中,教师的这种示范,我不想说这是萌芽中的奴化教育,但距离独立与平等的观念培养,也差太远了。
后来出来的澄清是:孩子是自愿的。
但这一点,并没为老师洗清过错,反而使我对该老师的专业素质,再次产生怀疑。
我曾设身处地地想,要是我的学生走过来(他们有些已经和我差不多高,甚至比我更高),说,冲哥,我帮你遮一下太阳吧。我一定会拒绝:这是我的事,怎么能要你来做?顺便来个小金句:我的白里透红,我自己来买单;你的欢呼雀跃,你自己去投入。
权利意识的薄弱,反抗能力的缺乏,是孩子的现状。作为成人,特别是老师,不要利用他们对权威天然的好感,享受一些小便捷,而是具有清晰的职业认知,严守界限,拒绝好意,利用细枝末节,进行教育:不,你不需要为老师撑伞,不仅不需要,而且以后别的老师让你做类似的事情,都可以拒绝。因为你是你自己,不是老师的小服务员。
5,教师具有实际权力。
在不平等的双方关系中,若一方具有实际权力,那么,被掌控的一方,无论是否出于自愿,给予其便利,赠送其礼物,提供其服务,都是应该禁止的。
而教师,在班级中,有着明显的实际权力。打分、安排座位、给予荣誉、推荐优秀学生、用赞扬提高孩子的威信、用批评贬低孩子的地位等,这些对孩子而言,都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哪些孩子成为佼佼者,享受追捧和赞扬,哪些孩子成为班级的废物,承受排挤和羞辱。因此,在学生眼中,教师不仅是权威的象征,也是权力的化身。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厘清与孩子的界限,不要因为与某些孩子关系过近,导致注意力的偏差,和判断的不公允。
前不久,看到美国禁止师生恋的文章,当时觉得奇怪,双方自愿,你侬我侬,为什么要禁止?
后来一看,发现极有道理,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权力不平等,如果允许师生恋,有权力(打分、推荐等)的老师可能会滥用权力,对没有权势的学生进行性胁迫,而作为弱势者的学生有时不得不屈从, “双方同意”的两性关系在权力不平等的人之间是很难存在的,因此禁止师生恋的本质是防止权力被滥用。
请注意,文中提到了即使双方自愿,也不行,因为在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中,权力的因子从始至终,都像空气中的尘埃一样存在。倘若真心相爱,教师辞职,双方在平等的关系中,自由恋爱。
大学生(文中提到的大多数是大学生)比之于小学生,权力意识与反抗能力,已经明显变强,但与权力打交道时,仍然被法律细致入微地保护,提防教师的权力,对学生造成控制和伤害。
这场撑伞事件中,主角是一个小男孩,对权利全然无意识,反抗之于他而言,更是无从谈起。比之于美国师生恋的受害者,撑伞孩子更加弱小,他在权力面前的无知,使得我们更应该重视。至少,不应该再鼓励孩子为老师撑伞、打饭、买药、洗衣服…….枉顾界限,打破公私平衡,使学校变成容易让人联想为奴化教育基地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里,希望孩子真正懂得平等与独立,怕是有些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3:53:57 | 只看该作者


一线教师发声:“学生为老师打伞”不应作过度解读
王悦微

编者按



        4月30日,网友@hellhell贴出学生给老师打伞的三张组图。5月4日,“小学生为老师辛苦打伞,女子表情全程霸气”被顶上微博热门话题榜。5月5日下午,上海宝山区教育局官方网站“宝山教育”紧急做出回应,当事者为该区顾村中心校老师,经查打伞一事属实,已责成学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5月5日晚,澎湃新闻采访了当事老师,她表示自己的行为肯定是不恰当的,因为平常和孩子们关系比较好,那天又是春游,就很随意,接受了小朋友为她打伞,“但有些言论是攻击小朋友的,希望不要再评论孩子,他们还小。”

       该事件的处理已告段落,但讨论仍在持续。这究竟该理解为学生出于对老师的喜爱和尊重而自然生成的亲密时光,还是老师对学生人格缺乏尊重而做出的有违师德之事?幼童对教师天然的亲近,和尊师重教之伦理,以及顺从讨好溜须拍马,该如何区分?这件事若发生在20年前,也会如此广受关注激发热议吗?

       任教12年的宁波小学老师王悦微为澎湃读者带来一线教师对这一事件的感受和思考。王悦微的另一身份是“微博红人”:@我们1班。这个注册于2012年2月的个人帐号,讲述的多是身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她,与小学生之间剔透有爱的小故事,和她孜孜不断的教学思考,至今坐拥粉丝50万。  

4月30日18时许,网友@hellhell贴出一组学生给老师打伞的组图引发热议。

幼童的确会对教师有天然的亲近      

       学生给老师打伞,成了一则备受关注的新闻。从照片上看,那个学生身高刚过老师的肩头,为了给老师打伞遮荫,不得不把手高高举着。并且从三张被曝光的照片来看,这个孩子举了一段路程,持续了一些时间。而照片中的女老师,戴着一副太阳镜,扇着扇子,表情严肃,并无和孩子说笑。学生的辛苦和老师的轻松由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网络上招来了不少批评声,认为在这样热的天气里,老师心安理得地享受孩子给她带来的阴凉,有违师德。更有网友指出,即便这是学生的主动行为,并非老师要求,也说明社会中的奴性文化渗透到了学校教育里,让孩子从小就有讨好老师的心态,是教育的失败,云云。

       作为一个在教学一线从教十二年的老师,我看到这则新闻的第一眼,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想不到这样一个场景会引发如此巨大的反响。网络纷扰,各执一词,很多人对一件事的评判往往只会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来谈,我也不例外。

       在这十二年里,我遇到过很多学生,我热爱孩童,他们也很爱我。尤其是小学生这类幼童,对教师有着天然的亲近,用教育学的概念来说,这叫“向师性”。他们对老师有着无限的崇拜和依赖之情,老师的一言一行,在他们眼中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而如果能为自己喜爱的老师做一些事,比如帮着擦黑板、发本子——这些在成年人看来无足轻重的小事——会让他们十分快乐、自豪。我就曾深深被这种纯真的情感簇拥过。孩子们帮我去拿作业本的时候,努力地向办公室跑去,跑得气喘吁吁,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因为那一刻,他被老师需要,他会恨不得把那颗心都掏出来。他们喜欢依偎在我的身边,当我帮他们擦鼻涕、整理衣领的时候,其他学生则会投来羡慕甚至嫉妒的目光。他们是多么享受和老师在一起的这些亲密时光啊。

       所以,以一个小学老师的视角来看那几幅照片,我并不觉得有多大的问题。抓拍的一瞬间,老师的确是面无表情的。因为她外出带队,需要看管几十个孩子,她要时刻关注这些学生的状况,比较严肃、不苟言笑。我对此可以理解,因为我也曾这样带队出去活动过。学生骚动的时候,我甚至还会比较严厉地整顿纪律,以免发生意外。从媒体事后对当事老师的采访中也可以了解到,这位年轻老师平时跟学生的关系是比较亲密融洽的,那一刻的表情并不能充分说明她对学生冷漠蛮横。我认为对少量照片的信息不应作过度解读,甚至主观代入想象以得出结论。

“打伞门”引发关注表明社会对儿童权益的敏感,是一种进步

       如果这位老师在访谈中所言为真,即帮她打伞是学生自发的主动行为,那么作为同行,我的第一感觉并不认为老师的举止严重违反师德。因为学生们确实是很愿意为老师做这些小事的,我也曾在雨天接受孩子伸过来的小伞,感谢他们为我遮挡风雨。我能够理解这些孩子的爱,也能体会老师的委屈。但静下心来再想想,如果我跳出教师的身份,我以一个“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又该当何想呢?

       有网友批判,该现象是一种奴性文化的幼年化体现。乍一听,很刺耳,怎么能这样看待孩子充满爱的举动呢?可是,天地君亲师,古人曾把教师推崇到一个无上的地位,把这个职业与天地、与父母相提并论。中国素来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强调教师对儿童有绝对权威,允许教师对儿童有教育权、指挥权、责罚权。一把戒尺,曾浸透了古代童生多少泪水。而讨好老师、顺从老师,这类现象在今天也不能不说没有。即便是在倡导尊重儿童的当下,儿童是否真正取得了和老师在人格上的平等?是否真正能免于对权威的恐惧?我看,只能说有改善,在进步,而不能说已经彻底实现。

       人们今日聚焦“打伞门”这一新闻,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是社会范围内现代教育观念的崛起和普及,使人们日益关注儿童的权益,更加在意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古代学童拜师启蒙,要给老师下跪磕头,以示恭敬。时至今日,这种习俗早已消失,人们更在意的是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之间的平等和尊重。我以为,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师生之间的互动应友好而不过度

       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承认,虽然学生是好意,主动来为自己撑伞,但作为教师,她没有谢绝孩子的好意,这是不妥当的。孩子需要成长,年轻老师也需要。孩子有爱,当然要接受,不然他们会感到失落。但孩子只能凭着本能来做事,而我们身为师长,要妥善对待孩子的爱,既不要辜负他们,也不要让他们因此感到辛劳。比如我们班平日午间的时候,学生们一般没有作业,可以在教室里自由活动,会有学生悄悄蹭过来,给在讲台上的我捶捶肩膀、捏捏胳膊,用他们稚嫩的小手为我按摩,消除疲劳。我内心当然是很感动的,也很享受孩子们跟我亲近的这一时刻。但我不会让孩子们给我按摩很久,闭着眼睛享受几分钟,我就会笑着对他们说:“好舒服啊,谢谢你们哦!我已经一点都不累了,不用再按了。”他们就欢欢喜喜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友好而不过度。

       孩子对老师的爱是无私的,但我们老师要珍惜并节制这种爱。我们鼓励学生为班级服务,但尽量不要把自己的私事交给孩子去帮忙。虽然年幼的孩子并不能很明确地分辨这究竟是老师的私事,还是学校的公事,但老师自己心里是明白的。我从不找学生打扫我的办公室,我更愿意自己拿起扫帚和拖把来整理。学校附近有个菜市场,有好些学生家长在里面摆摊卖菜,我几年没有进去买菜了,就怕碰到热情的学生和家长要送菜给我。我都转道去一个更远的、没有学生家长的菜场买。虽然这些都是点滴小事,但教师应当谨言慎行,这既是一种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唯有如此,方能对得起学生的这一腔赤子之心。

       说实话,如果能剔除那些混杂在热点微博下的暴戾辱骂之声,我倒是蛮高兴看到人们关注并热议这样几张小小的照片。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番变化,都与身处其中的你我有关。观念之争,只要有更多包容,更多倾听,更多反思,从评论他人到推动自我,这场全民争论就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07:15:4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打伞事件”?热9已有 50 次阅读  2015-05-15 06:19
  近日,一组来自上海的“学校出游,学生为霸气老师全程打伞”的照片在网上疯转。当地教育部门紧急回应,并责成学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引起舆论激烈争议。当事女教师到底有没有错?如何看待当下的师生关系和教育伦理?为何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为女教师“鸣冤叫屈”?
  事情是这样的——
  5月5日,上海市教委表示,照片曝光后,第一时间要求各区县教育局积极排摸、确认事实,并要求加强师德师风的教育宣传,积极营造师生相互关爱的和谐氛围。
  5日下午,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官方网站“宝山教育”紧急回应,当事者为该区顾村中心校的老师,经调查学生为教师打伞一事属实,并责成学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5日晚,顾村中心校校长赵斌表示,校方对老师提出了严肃批评,全校老师开了紧急会议,要求大家吸取教训,举一反三。
  赵斌表示,学校第一时间与当事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表示道歉,家长也表示了理解,说知道孩子和老师平时关系蛮好。
  当事老师表示,平时和学生关系很好,既是师生也是朋友,对方主动撑伞,自己没有拒绝。现在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工作中会注意。但是,希望不要再评论、攻击小孩子,他们还小,很单纯。
  舆论在争论什么?
  争论一:当事女教师究竟有没有错?
  蒲公英评论作者孙永林认为,据媒体事后的报道,学生表示完全自愿,而且教师和这学生关系融洽。人与人关系亲密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忽视生活交往中的小礼节。这位教师也许正是在学生之间和蔼可亲,平等进人,才有了图片中不拘小节的“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再说,就算该教师真的错了,“霸道”了,没有尊重学生,那也不得不追问一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蒲公英评论作者李雨客认为,孩子们纯真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几人能懂?为何人们就不能从“童趣”的角度去观察孩子主动给老师打伞这一举动?为何人们就不能从“享受友谊”的角度去理解那位老师对孩子的举动不加干涉呢?孩子不是工作人员,老师也不是官员,孩子跟老师之间的关系也绝非工作人员跟官员之间的关系可比。质疑对其学生充满爱心的老师接受孩子打伞遮阳,这种质疑显得浅薄而又不地道。
  蒲公英评论作者胡欣红说,我们不妨还可以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如果是一个孩子给妈妈打伞,又该怎样评价呢?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如果当事教师平时与学生关系真的已经很融洽了,师生之间某种意义上就可以等同于母子,那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打伞门”事件呢?从照片上看,打伞的男孩个头与教师相差不大,应该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一个小小男子汉,这算不算是一种会照顾人和有担当的表现呢?
  尽管很多人对女教师的表现予以理解甚至是支持,但批评声音还是很强烈,并且上升到教师行为的反思。
  蒲公英评论作者周冲认为,当事女教师有“利用孩子的好感”之嫌,享用他的付出。往大了说,是一种小规模的行贿受贿;往小了说,是一种对职业规范的无知——教师没有享用学生撑伞服务的职业基础,以及道德基础。师与生,强与弱,根据职业责任与伦理要求,教师应该照顾学生,强者保护弱者。但撑伞事件中,职责完全颠倒,角色完全倒错。
  教育学者王晓春认为,有人说这是师生关系好,说不通。师生关系不过是人际关系中之一种,师生关系再特殊,也不能超出人际关系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师生关系不能违反人之常情。所以,这位老师的做法肯定不妥。我相信绝大多数小学老师都不会安然接受小朋友这种照顾的。怎么好意思!至于这位老师当时到底是什么心态,什么想法,那个孩子是怎么想的,咱们不得而知,也不好随便猜测。上纲到师德高度加以分析,似应慎重。我觉得此事与学生给老师倒一杯水、帮老师干点活有所不同,因为那是帮“忙”,老师忙不过来,学生给点力所能及的帮助,谁也不会奇怪。此事不同,此事属于帮“闲”,实际上教师比学生处于更舒服的状态,而教师体力明明强于孩子。这不公平,不合情理。对不对?
  争论二:当地教育部门的处理意见是否妥当?
  蒲公英评论作者甘玉霖认为,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教育局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事情调查清楚,并迅速做出处理意见,确实是“效率很高”。但更多的是觉得教育局管得过急,管得过火。网友认为该教师缺乏师德也罢,认为学生尊师重教也罢,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只代表自己的观点,在许多情况下问题的答案需要时间的沉淀。当地教育部门在事情的争议刚刚开始就立即发表声明并做出处理意见,给大众的信号便是该教师一定缺乏师德,抑或只要媒体上报道有关教师师德争议的问题,首先应该处理教师呢?其实,即使该教师存在师德问题,教育局过一段时间做出处理意见,也不会有什么失职之嫌。
  当地教育部门的行为无疑将涉事女教师推向了舆论的风尖浪口,而对这位教师的处理,引起了人们对打伞小学生的无端猜测。无论是对涉事教师,还是对小学生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都是教育行政部门不应有的作为。当地教育部门对待这件事情,采取了惯用的行政手段,这种手段是所有行政机关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最简单、最直接的行为,也是一种推脱责任的自保行为。
  蒲公英评论作者殷国雄则认为,在此次“打伞门”事件的处理上,当地教育部门没有对认定当事教师的行为失当给出理由,责成当事教师所在学校对其进行批评更像是一种“和稀泥”,把矛盾下移,回避了自己作为管理方的失职,更无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具体措施。
  蒲公英评论作者黄鉴古说,近些年来,凡有家长和学校闹事,无不以家长胜诉、学校败诉而告终,不管是行政处理,还是法律诉讼,都是如此。关于教育舆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能不能从维护教育的公平正义出发,维护教育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在处理教育事情时,秉持实事求是精神,客观公正处理,像维护英雄形象一样,维护教育的公平正义?维护教育发展的“和谐氛围”?
  争论三:今天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很多教师觉得,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师徒如父子”,学生给老师打伞恰恰是师生关系“融洽”的表现,不仅不应该批评,甚至还要鼓励。
  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在《学生给老师撑伞何错之有?》一文中写道:
  我曾经让学生帮我搬家,而且不止一次;我多次和学生摔过跤,把学生紧紧地压在下面;和学生一起吃了饭,我让学生帮我洗碗;有一年出差,学生送我去火车站,他们帮我背包;至于让他们帮我抱抱作业本,或去办公室帮我拿拿粉笔,或者……当我回想起这些往事,涌上心头的是温馨是幸福。以前我说过,只要师生之间互相信任,嬉笑怒骂皆成教育。现在,我还想补充一句,只要师生之间彼此依恋,举手投足都是真情——
  我让学生帮我搬家,是因为我把他们当作我的哥们了,他们也为能够给“老李”给“西哥”给“镇西将军”搬家而开心。孩子们帮我背包,他们幸福我开心,彼此都被感动着,哪有一丝所谓“霸气”所谓“拍马屁”的气息?
  当师生关系到了一种境界,就很难说究竟是谁在为谁“付出”,或者说谁“伺候”谁。这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爱——朴素而又纯净。
  此文得到很多教师网友的点赞和转载,也有几家教育媒体转发。但问题是,能否用师生间互帮互助行为以及种种“温情往事”为“打伞事件”中的教师表现辩护?
  北京大学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秘书长马新民认为,如果你跟好朋友一起去公园,在你的朋友既没有双手负重又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你会一直在旁边为他撑遮阳伞吗?我想绝大多数人应该不会,除非是相互偎依着有说有笑。因为这样做不大对劲,你会觉得不舒服不自在。之所以“不对劲”,是因为这事儿跟帮忙搬家,生病送院,或者打打闹闹之类的“友情琐事”不是一回事儿,那些事至少是一种相互的或是有需要前提下的帮助,一个人给另一个悠闲漫步的人打伞,这当然不是“帮助”!这个细节里缺乏“平等”与“尊重”,从撑伞的一方看,似乎有一点小小的讨好的意味在里面。从坦然受之的一方看,显然他并不特别在意撑伞者的尊严。
  蒲公英评论作者凌宗伟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儒家伦理上的。父子关系在儒家传统中是属于“天合”。“天合”的父子关系具有不可逆性。在此不可逆性中,儿子要顺从父亲,才符合儒家极为看重的“孝道”。但教育关系是一种临时的、特殊的教养关系,这样的关系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人与人的对等关系。姑且不论儒家这种不可逆是否正确,但有一点是明白的,这就是师生之间不存在这种不可逆。尽管孩子给我们做这做那是出于自愿、出于尊重、出于回报。但作为成人的教师,是不是应该顾及学生是否力所能及,是否有碍身心健康。我们是否应该心安理得?
  马新民认为,从现代公民社会的视角看,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而平等的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交往准则是“尊重”。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承认,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对每一个小孩子都应当像对待一个有尊严有独立价值的成年人一样予以尊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认为师生关系可以深化为一种朋友关系,那这种尊重更是必不可少的。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里,很多人并不在意小孩子的人格尊严,所以出现这几天网络热炒的教师悠然享受学生撑伞的场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蒲公英评论作者周冲认为,教师与学生,归根结底是一种职业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仅限于共同事务:教育。除此之外,均属过界。教师工作时间外,没有继续为学生授课答疑的义务,学生在任何时候,也没有为教师处理私人事务的职责。
  至于孩子主动擦黑板、扫地、倒垃圾、帮助同学,处理班级的公共事务,应该点赞。但如果涉及老师的个人事务,就应该被禁止,否则,就属于公私不分,界限不清。
  哪怕是师生关系好,也必须严守这种距离。再者,师与生,强与弱,根据职业责任与伦理要求,教师应该照顾学生,强者保护弱者。但撑伞事件中,职责完全颠倒,角色完全倒错。
  何况,教师在班级中,有着明显的实际权力。打分、安排座位、给予荣誉、推荐优秀学生、用赞扬提高孩子的威信、用批评贬低孩子的地位等,这些对孩子而言,都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哪些孩子成为佼佼者,享受追捧和赞扬,哪些孩子成为班级的废物,承受排挤和羞辱。因此,在学生眼中,教师不仅是权威的象征,也是权力的化身。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厘清与孩子的界限,不要因为与某些孩子关系过近,导致注意力的偏差,和判断的不公允。
  但不能忽视的是,很多教师为当事女教师“鸣冤”,并且对各种批评“怒气冲冲”
  在针对此事的争论中,很多教师为当事女教师“鸣冤叫屈”,认为如果学生给老师打伞这样的小事也要承受这么大的争议,真不知道师生之间该如何相处,学生又该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网友“夏昆”说:教育的专业化与教育特有的情感属性并不是矛盾的,教育再先进再专业,也是一个需要投入情感与收获情感的职业,冰冷冷的教育不是教育。网友“方心田”说:把师生之间自然纯真质朴友好互爱的情感功利化、庸俗化、妖魔化,似乎是一些所谓理性人士的通病。
  但周冲认为,似乎很多教师都忽视了,教师与医生、警察、公务员一样,也是一种社会分工,各有专业要求,各有责任担当。真正的教育者,遵守规则,不逾矩,不利用,尊重学生,不断自我教育,引进智慧,启蒙思想,并身体力行地告诉他们,人如何成为独立而高贵的人。
  网友“扈永进”说:爱不是教师职业的“特质”,逻辑上叫内涵的那个东西。每个职业都有其别的职业无从替代的“个性化产品”,爱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不止教师。如果只提供“爱”这种产品的话,教师职业可以取消。孩子爸妈送孩子来学校,是为了爱还是为了知识和智慧?如果只是为了获得传说中的爱,留在家里交给爷爷奶奶,岂不更佳?
  中国教育报编辑杨国营认为,一些教师的激愤之词,更多的只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抛去学生给教师打伞这件事本身的是非不论,教师们应当明白,全社会对教师群体的道德期许是高于社会上一般群体的,这是由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的,也是教师师德规范中予以明确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必须时时处处谨记要给学生做好示范,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结 语
  “当代教育伦理学译丛”(北京大学出版社)总序中有这样一段话:“社会转型期,我国教育领域所呈现的纷繁复杂的道德或伦理问题。实际上,不仅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教师的职业操守,需要从伦理层面进行审视,而且包括国家或地方所推行的各种教育政策和制度,学校层面推进的各种改革举措,都不能仅仅只是在‘有效’‘效益’或‘效用’的框下进行评判,还需要接受是否‘公平’、‘是否公正’、‘是否尊重学生的权利’之类的正当性质询。”事实上,面对“打伞事件”,我们应该思考的或许不是如何评判个别事件和个体行为,而是在依法治教、教育治理的今天,如何反思和重构师生关系,如何界定教师的行为边界。
  (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出品,编辑史亚雄制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06:54:52 | 只看该作者
周冲:被撑伞老师到底错在哪里

  这两天,网上出现几张图,关于小学生为老师撑伞。图很屌,大家这么爱学习,想必都已经看过,学生忠心耿耿,老师威风凛凛,非常有爱,非常尊师重道。
  
  我想,多么“朴素而又纯净”的师生关系啊,孩子任劳任怨不喊苦不喊累,老师昂首阔步无表情无互动,可以跨越界限至此,角色倒错,团结合作,一起上演师生版的慈禧出行图,校园版的官场现形记,太有文化了!太让人感动了!真不愧是老师!
  
  只是有一点儿小疑问,老师,你不是说爱孩子吗?这么热的天,您在伞荫中轻摇檀扇,缓步徐行,而孩子大汗淋漓,你心疼吗?
  
  如我们所预料,图片引发大讨论后,事态不受控制了,老师开始撒娇,用情感来和稀泥。说,我和他们平时关系很好的,是他们主动的,我也没想到......
  
  爱字一出,万事皆休。一大片为老师洗白的言论相继诞生,理由是:
  
  1,学生是自愿的。
  
  2,教师与学生关系亲密,行为是可以无间的。
  
  3,学生只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教师的尊重与感恩。
  
  于是赢得了一大片引发,转得最欢脱的,当然是老师,毕竟为他们说了话,代了言,转发时,没忘记跺下脚,抛个白眼,“老师是弱势群体,低遇低,付出多,你们挑三拣四,还有良心吗?”
  
  但显而易见的角色倒错,界限不分,被情感泛滥的人们忽略。
  
  曾经,我也是一枚教师。后来教不下去了,觉得怎么样都像一个帮凶,又没办法改变,(我有些还在体制内的朋友说,“其实,我是一个卧底。”我很敬佩,但我是个没节操的人,怕卧底不成,反成了押寨夫人),乖乖放弃公职,灰不溜秋地离开了体制。
  
  但那几年里,教育的种种名不符实,像每天上演的新闻联播一样,在我面前不间断闹腾,让人又气愤又无奈。其中最无奈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无知与甘于无知。
  
  撑伞事件华丽登场后,舆论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我在这种浪个不停的声音里,再次涌来熟悉的无奈感。好吧,今日无事,开坛作法,一一收拾黑风阵阵的奇谈谬论,还我大天朝的朗朗乾坤,呼呼嗬嗬啊啊......
  
  1,教师是职业,不是公益。
  
  有一回,覃谈和我聊她的工作,大意是说自己很努力,却得不到学生的感恩。似有怨怼。
  
  我说,教师只是一份职业,不必自我圣化成拯救灵魂的精神救世主,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是基本的职业要求。纳税人的钱已经将我们养得活蹦乱跳,再要求额外的报酬——物质上的进贡,精神上的感恩,就逾越了底线。
  
  教师与医生、警察、公务员一样,也是一种社会分工,各有专业要求,各有责任担当。身在其位,必须遵守那一二三四五。一个公务员提供服务,并不表示他有良知和操守,只表示他没有不称职,不必因之感激涕零。同样,教师也是如此。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好好教书育人,不要生出幻觉,觉得自己是在吐丝和烧蜡。
  
  强化师德,鼓吹感恩,是一种长期的道德绑架。因为,教师有报酬,有奖金,五险一金全不少,该你的全给了,如果还天天叨逼叨,希望学生来点儿情感上的报答,就未免过分了。
  
  放在此案中,利用孩子的好感,享用他的付出,往大了说,是一种小规模的行贿受贿;往小了说,是一种对职业规范的无知——教师没有享用学生撑伞服务的职业基础,以及道德基础。
  
  2,伦理化、亲情化用在教育上最具欺骗性和反教育性!
  
  中国的教育中最常见的,是老师们动则以母子、父子、朋友等关系,替代师生关系。“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就像是我的儿女,我的朋友......”但这种关系的界定下,孩子们会在亲情幻觉中,变异为情感先行、理智置后的生物。
  
  而所有亲情化、伦理化、感恩化的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反智。
  
  你常常会见到此类现象,老师泪眼花花地对学生说,“我那么爱你们,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哪怕有时候手段不对,需要这样不依不饶吗?”于是,尚不能独立思考的孩子,在情感的催眠下,忽略常识和底线。
  
  李镇西在为被撑伞老师正名的文章里,将师生情感当成武器,反驳所有质疑者和批评者。我看了极其失望,关系好,就可以任意胡为,无视底线?
  
  真正的教育者,遵守规则,不逾矩,不利用,尊重学生,不断自我教育,引进智慧,启蒙思想,并身体力行地告诉他们,人如何成为独立而高贵的人。这才是教师。至于动则甩情感牌、感恩牌的老师,其学识与本事,都难免让人好奇:这些牌甩完,不知道老师还有多少存货?
  
  3,师生不能打破界限平衡。
  
  界限在教育中,必须存在。
  
  教师与学生,归根结底是一种职业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仅限于共同事务:教育。除此之外,均属过界。教师工作时间外,没有继续为学生授课答疑的义务,学生在任何时候,也没有为教师处理私人事务的职责。
  
  至于孩子主动擦黑板、扫地、倒垃圾、帮助同学,处理班级的公共事务,应该点赞。但如果涉及老师的个人事务,就应该被禁止,否则,就属于公私不分,界限不清。
  
  哪怕是师生关系好,也必须严守这种距离。
  
  再者,师与生,强与弱,根据职业责任与伦理要求,教师应该照顾学生,强者保护弱者。但撑伞事件中,职责完全颠倒,角色完全倒错。
  
  4,没有独立人格,教育就不会存在。
  
  孩子对人格独立、权利平等等概念,并没有认知,需要师长来一一启蒙,以及作出示范。但撑伞事件中,教师的这种示范,我不想说这是萌芽中的奴化教育,但距离独立与平等的观念培养,也差太远了。
  
  后来出来的澄清是:孩子是自愿的。
  
  但这一点,并没为老师洗清过错,反而使我对该老师的专业素质,再次产生怀疑。
  
  我曾设身处地地想,要是我的学生走过来(他们有些已经和我差不多高,甚至比我更高),说,冲哥,我帮你遮一下太阳吧。我一定会拒绝:这是我的事,怎么能要你来做?顺便来个小金句:我的白里透红,我自己来买单;你的欢呼雀跃,你自己去投入。
  
  权利意识的薄弱,反抗能力的缺乏,是孩子的现状。作为成人,特别是老师,不要利用他们对权威天然的好感,享受一些小便捷,而是具有清晰的职业认知,严守界限,拒绝好意,利用细枝末节,进行教育:不,你不需要为老师撑伞,不仅不需要,而且以后别的老师让你做类似的事情,都可以拒绝。因为你是你自己,不是老师的小服务员。
  
  5,教师具有实际权力。
  
  在不平等的双方关系中,若一方具有实际权力,那么,被掌控的一方,无论是否出于自愿,给予其便利,赠送其礼物,提供其服务,都是应该禁止的。
  
  而教师,在班级中,有着明显的实际权力。打分、安排座位、给予荣誉、推荐优秀学生、用赞扬提高孩子的威信、用批评贬低孩子的地位等,这些对孩子而言,都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哪些孩子成为佼佼者,享受追捧和赞扬,哪些孩子成为班级的废物,承受排挤和羞辱。因此,在学生眼中,教师不仅是权威的象征,也是权力的化身。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厘清与孩子的界限,不要因为与某些孩子关系过近,导致注意力的偏差,和判断的不公允。
  
  前不久,看到美国禁止师生恋的文章,当时觉得奇怪,双方自愿,你侬我侬,为什么要禁止?
  
  后来一看,发现极有道理,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权力不平等,如果允许师生恋,有权力(打分、推荐等)的老师可能会滥用权力,对没有权势的学生进行性胁迫,而作为弱势者的学生有时不得不屈从, “双方同意”的两性关系在权力不平等的人之间是很难存在的,因此禁止师生恋的本质是防止权力被滥用。
  
  请注意,文中提到了即使双方自愿,也不行,因为在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中,权力的因子从始至终,都像空气中的尘埃一样存在。倘若真心相爱,教师辞职,双方在平等的关系中,自由恋爱。
  
  大学生(文中提到的大多数是大学生)比之于小学生,权力意识与反抗能力,已经明显变强,但与权力打交道时,仍然被法律细致入微地保护,提防教师的权力,对学生造成控制和伤害。
  
  这场撑伞事件中,主角是一个小男孩,对权利全然无意识,反抗之于他而言,更是无从谈起。比之于美国师生恋的受害者,撑伞孩子更加弱小,他在权力面前的无知,使得我们更应该重视。至少,不应该再鼓励孩子为老师撑伞、打饭、买药、洗衣服…….枉顾界限,打破公私平衡,使学校变成容易让人联想为奴化教育基地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里,希望孩子真正懂得平等与独立,怕是有些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8:21:4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撑伞事件”醉了谁?作者:张静姑娘
今天读到王维审老师的文章:
撑伞事件:千万不要"看图说话"随手写了几句话,就整理成了下面的文字。

“我本来也不想说的,看到你们说我也说说吧”,大家都这么想的,就导致对于“撑伞事件”的讨论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激烈。

打开电脑,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小学男生为女教师撑伞”,可以看见这样吸引眼球的标题报道:
“小男生为女老师撑伞遮阳,这事儿您怎么看?”
“最霸气女教师:令小学生为其撑伞全程悠然自得很享受.”;
“最霸气女教师出游,小学生为其打伞遮阳”;
“小学生为霸气女教师撑伞,盘点教师深陷的争议事件”;
“女老师炎热天让小学生为其撑伞,霸气十足”;
“学生为霸气女老师撑伞校方:自愿的”;
“最霸气女教师出游小学生撑伞最新进展:上海宝山教育局:对“打伞教师”批评教育”
…………
新闻业的历史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具有很复杂性,承载着信息、意识形态、政治、真实和谎言。新闻的结构往往是“倒金字塔”型,标题与导语即显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它在报道真人真事的同时要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能不能够引起社会反响也是评价这则新闻价值的一个标准。当然,能够引大起讨论的也不一定就是“好新闻”,新闻是可以制造的,方向具有可控性。不得不说教师这个行业屁大点事都能被炒成天大的新闻。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全民皆有舆论权,再加上一些话语领导者的参与,很容易形成网络暴力。举个例子,陈凯歌的电影《搜索》,讲述了一个绝症姑娘公交车上没有让座的事,记者报道偏颇,并以小见大上升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层面,不断进行追加报道,最后酿成悲剧。综上所述,那些个为了博眼球的报道者和舆论的前锋们,应该知道适可而止。

看图说话,会引起想象力PK赛,要想胜出,不单要有道理,必须要与众不同,哪怕是歪理!!!人类具有完型心理,利用“库里肖夫效应”,通过视觉暂留原理进行脑补夸大,一个脑袋一个看法,最后达到1+1大于2的效,果,甚至可能引起聚变。

(前段时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说,朝鲜官方限制公民的发型,规定了女性要剪的18种发型,男性可以剪的10款发型,并配发了这二十八种发型的图片,称此举是为对抗西方影响。事实上这些图片仅是朝鲜本国居民理发店所贴海报,与中国理发店提供杂志发型选择相似,朝鲜官方并未规定发型式样,每个人都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发型。)朝鲜发型”事件,属于国际新闻。崔永元前不久在纽约做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一个词“统一口径”,想让你看到什么你就只能看到什么。圣诞是西方的重大节日,当天晚上在纽约大街上睡马路的流 浪 汉必定会上人 民 日报的头条。前几年,台湾教育孩子要关爱大陆儿童,说吃完香蕉,香蕉皮不要扔,大陆的孩子喜欢吃香蕉皮————————

(这场风波尽快平息,让当事的青年教师有机会安静地思考,让当事的孩子继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让教育不再因为热闹的争吵而再起波澜。)我倒觉得这个老师不但不应该受到批评,还应该积极的引导,作为正面的“关系融洽”的教育例子,而不是让舆论暴力影响了一位优秀的老师和这个孩子的普通、和谐的校园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2 21:21 , Processed in 0.13026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