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愿教师少分析,让学生多读写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11:0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愿教师少分析,让学生多读写
——从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说起
李白坚
李白坚  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小学、初中、高中以及教师用书《大作文》系列四册、《快乐大作文》教学VCD、作文教学软件《大鼻子李教授:小学生快乐大作文》、《大鼻子李教授—新体验作文》、家教读物:《怎样打孩子》等。学术专著有《走向素质教育》、《中国出版史》、《中国出版文化概观》。主编有《中国新闻文学史》、《大学题型写作训练规程》、对外汉语教程《黄河·长城》、《做游戏、学汉语》。曾在《语文报》开设“作文红茶馆”,在《作文世界》主持“快乐大作文课堂”。多次应邀赴香港、新加坡和美国,为当地中小学生演讲或作公开课。
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有一位韩兴娥老师,她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海量阅读”,“两周上完一册教材,三年级学完六年级教材;二年级识字量达到2500字,三年级认识3000个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低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50万字,中高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100万字;唯一的家庭作业是循环日记,而全班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见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之按语,载《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第5期第22页)
对于这则天方夜谭式的新闻,许多教师如聆神话、将信将疑。羡慕的不少,仿效的不多。主要原因在于,大家都把这种现象单纯地看成是韩老师的个人天资——既然没有这份天资,也就不想“竹篮打水”了。
但是,研究了韩老师的“海量阅读”以后,我们发现,这套方法,是完全符合科学的语文教学规律的,既具有可操作和可复制性,也是每一个普通老师都可以推行的。这个方法所唯一需要的,就是老师们的解放思想、大胆实践!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代表了中国当代先进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研究和推广这种教学观念,对于医治多年来“满堂灌”、“一言堂”的痼疾、对于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艰难宗旨和实现教师“授之以渔”的渺茫目标,对于推动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之所以如此评价韩老师的“海量阅读”,理由如下:
第一、“海量阅读”为青少年适应信息爆炸时代带来的阅读速度及广度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否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源中快速、准确地摈弃和捕获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迅速地判断信息的真伪、高速地决定信息的取舍、在第一时间到达当前科学技术文化的最新平台并在各种信息的交互撞击中最先迸发出个体的正确判断和创新意识,是当今科学研究和现实工作获得成功的保证。
随着书籍阅读的目录化、报刊阅读的广告化、应用阅读的导语化和知识阅读的电子化倾向的出现,快速和大量的读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之必须。怎样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在语文课程中拓展阅读的广度、提升阅读的速度、加速理解的程度,让中、小学生早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在信息爆炸时代,需要的是在短时间内由浩瀚的文字信息中获取所需核心材料的能力、是快速判断文字信息使用价值的能力、是尽快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是概括所需文字信息的关键词并为所需信息构造关键词的能力!
语言文字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交际工具,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它需要的不单是理解,还必须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巩固、深入和提高;它要求的不单是积累,还必须以随时随地的运用才能延伸和拓展。
这门课程越实践、越运用,就越熟稔。换一句话说,语文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学好和掌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将与个人对其运用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
如果说,教师的正确讲解,在其他门类的课程中将具有极大作用的话,那么相对语文来说,采取大量地反复地运用的方法,其效果将比单纯的讲授,即现在通行的“阅读理解”或者“细读文本”更为直接而且奏效!
正因为语言文字在生活和运用中的学习效率比在课堂里、教学中的效率要高得多,以致有人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领域提出,语言文字的学习最好称为“习得”,因为汉字的“习”字,带有更多反复实践的意义。
语言文字的习得量将直接影响个人对语言文字的“亲和力”。
一个成天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编辑和一个以机器制造为本职的员工,他们对语言文字的“亲和力”——熟悉、理解、掌握、运用的能力,将有天壤之别。
“海量阅读”的直接结果,推动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阅读量。阅读量的加大,直接促进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信息的熟悉、了解、掌握和运用,从而强化了二者之间的“亲和力” !阅读的速度和数量的提高,又反过来加强了汉语言文字的习得量,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深度理解的良性循环。
汉语言文字的“亲和力”,就是学习个体和语言文字之间的附着力和吸引力。当学生看见汉语言文字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有了什么不解的问题,就向汉语言文字的“父母双亲”请教——阅读,有了什么思想感受,就向汉语言文字的“父母双亲”倾诉——写作!只有到了那个时候,语文教学才能说是成功的!
汉语言文字的“亲和力”,是以大量的接触和融合——跟汉语言文字的“双亲”吃、睡、玩在一起——而逐渐形成的,所以,又必须自小而为之。
童贞时期,对什么都不了解、对一切都好奇,最最需要营养和哺育,因此,对这种“亲和力”的培养也就特别容易奏效。和人类亲情一样,如果一个人从小得不到语言文字的“父母双亲”的“养育”,长大以后再想让他们“认爹亲娘”,则从感情和效果上来看,都为时晚矣!
这样看来,“海量阅读”在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字“亲和力”上,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就国人一生的阅读情况来看,倘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随即参加工作,或者再读三年高中后考入大学,则除非读的是中文系,一般说来,已经很难再有对汉语人文类作品进行大量和系统的接触机会和大量的自由阅读的时间了。
因此,抓紧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好时期进行“海量阅读”,不但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得汉语言文字的“亲和力”,还能让青少年大量而快速地得到人文素质、科学思想的熏染和自由阅读的快感,为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
为了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培养出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使他们从小就得到各类书籍的熏陶教育,教师应该尽量少占用他们的时间,将时间让给学生学会选择阅读,培养起个人的阅读方向和嗜好。
教师在语文课堂需要教给学生的,是帮助提供和组织阅读的交流和讨论,是介绍书籍的内容,是对阅读方法的传授和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七到九年级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然而,过重的不必要的课内外负担,过多的阅读理解中的“细读文本”,过繁的回家作业、过度的课外学习,过份的对分数的追求,剥夺了孩子们选择阅读的时间,扼杀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自由,使我们对以上《标准》的实行,不敢乐观。
而“海量阅读”的推行,将轻而易举地兑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数量和速率要求,为把孩子们培养成符合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海量阅读”符合现代社会可持续性“终身学习”阅读目标的技术性需求。
终身学习,是教育的总目标。“海量阅读”中已经包含了现代社会必然出现的“浏览阅读”和“检索阅读”的技术性因子,开始了实现可持续性“终身学习”的技术需求。
信息爆炸的前提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使知识的获取变得便捷、迅速而简易。
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使得知识的获取已经变得如此简易,以至于任何一个掌握了基本网络搜寻技术的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手段获取任何必须的基本知识以及体系之外的诸多信息。
现在,大概已经没有人会认为能背诵《论语》、《孟子》是有学问的人了!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在现代社会不具有多大意义的信息存贮功能,完全可以交给硬邦邦、冷冰冰的电脑去干。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简直就是教师的宝贝。能偷看到几页教学参考书的学生会因之而瞠目结舌——“原来语文考试的答案这里都有!”
但是现在就不同了——打开网络,几乎任何课文,都可以找到如山似海的备课材料和课件。需要的只是读者的选择、鉴别和综合:把浩如烟海的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甄别和筛选,把别人的思想、方法加以改造,变得更符合于自己的教学特色、本校的现实和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已。
要博取“众长”,就必须大量“摄入”,“众长”是建筑在“博采”的基础上的。于是,谁能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量地“博采”,谁就能够最大量地综合、加工、改造和创造!
这种“博取众长”、综合运用、融会贯通、改造创新的能力,才是我们今天要运用大脑和能力的地方,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终极指向。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如今“细读文本”之类阅读理解教学模式的局限和短视。
在信息社会中,就阅读的范围和范式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目标阅读”、“浏览阅读”和“检索阅读”。
“目标阅读”,即有着明确的范围和准确的定位的阅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阅读即是。
“浏览阅读”和“检索阅读”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似乎还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却意义重大。这两种阅读形式凭借教师的课堂分析很难造就,需要的是更为科学的阅读实践的支撑,而韩老师“海量阅读”的意义就在于,其中已经隐含了相关的技术因子。
如果说“目标阅读”尚可由“细读文本”的满堂灌、五马分尸地分析、细嚼慢咽地理解、敲骨吸髓地考据来担负的话,那么后两种阅读模式却必须“粗读文章”!必须一目十行地扫描、提纲契领地理解、综合统筹地思考!
这后两种阅读模式要求读者在短时间内迅即掌握一本著作的主旨;在叙述性文章中高速概括中心思想、寓意精髓、人物形象、重要语句;在议论性文章中迅即明确论点;在说明性文章中及时梳理事物的性质特点;在应用文字中立刻明确问题的主旨意向等。
“浏览阅读”是在读者没有明确功利目标情况下的信马由缰、无拘无束、漫无目的、开卷有益式的翻阅,是非专业自由阅读的主要形式,也是网络阅读的主要形式。
“浏览阅读”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通过随意的信息收取,刺激大脑,撩拨意识,使之产生灵感思维和创造思维。
人们在进行这种仿佛是无意识的阅读的时候,他的大脑看似处于平静状态。但是,当突然接触到一点什么,比如,一句话、一段目录、一点议论、一番说明、一些描写等的时候,当无数的这些“一”和大脑曾经收集到的信息有那么一丁点儿或交叉或衔接或渗透或重叠的时候,大脑就会像电子管似的被接通、被点燃、被启动、被唤醒,顿然醒悟、豁然开朗。所谓的“灵感”思维,即刻来到。
“检索阅读”,则是一种目的明确、功利至上、以解决问题为宗旨的阅读方式。当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交通方式的时候,“检索阅读”更在科技的推波助澜中一跃而成为所有阅读形式中最受人关注的阅读方略。
当人们从事一个项目、一次试验、研究一个问题、产生一种疑问的时候,必须以获得某种特殊资讯为根据,于是,迅速查找问题的积极提示或者消极答案,快速地在网络世界成千上万条信息中闪电般地筛选出自己之所需、在图书馆浩瀚的书海中鲨鱼似的寻觅自己之所要——“搜索阅读”由是出现。
遗憾的是,在一个网站的数十张网页中、在一所图书馆的十几个书架里,只能找到几段资讯、几行文字,而问题的最终解决,却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于是,又得去翻阅第一百、两百本书,寻觅第一百、两百面网页。在万千资讯汇合碰撞之下,经过归纳综合,某一个问题才可能得到解决。而这,已经是属于个人的具有专利性质的精神产品了。
人类就在这无数借鉴他人知识、激发自身创造精神的能动中,创造财富,走向未来。
需要指出的是,这后两种阅读模式都需要以快速和大量为基础,质而言之,这种阅读甚至不是在众多资讯中“寻找”,而是于大量信息中进行“抛弃”之后剩下的精髓,就像砍去多余部分后,剩下的就是伟大的雕塑一样。
从某种程度上说,快速获取资料、搜集资料、梳理资料的能力,比得到资料本身更为重要,而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这就是我们希望将这种阅读发端和落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理由,也是韩老师“海量阅读”的另一重意义。
事实上,由于信息社会的潜移默化,当代中、小学生在“浏览阅读”和“检索阅读”方面已经表现出了惊人的本领。
2008年上海某区小学生计算机网络中文操作应用竞赛,我们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给一幅仅标明总漫画名为《父与子》的六格漫画,要求小学生依靠网络资讯,在60分钟内:
(1)检索画册《父与子》的作者姓名、生平、作品的艺术成就;
(2)为每副漫画的人物活动设计一些对话,做成一个简单的小剧本;
(3)到网络上查找什么是剧本,如何写剧本,以便完成以上要求;
这是一个综合的文化艺术问题,参试的小学生居然做得有板有眼。通过网络上的“检索阅读”,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卜劳恩和他的生平,初步了解了剧本和剧本的写法,并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这些有关知识要是用现在通行的方法去讲,不知道要花费教师们多少可怜的备课精力和“细读文本”的讲解时间!
第三、“海量阅读”改变了“阅读理解”教学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让学生走上“学会学习”的道路。
到目前为止,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阅读分析:了解内容、分段讲解、归纳结构、总结中心、,罗列特色。从主题、题材到结构、表达;从语言、风格到体裁、语法,面面俱到!
这样的教学结果,造成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是教师对课文的分析;学期结束的考试就是将教师分析的结论交还教师,百分之一百交还的得一百分,只还了百分之五十的,称为不及格。
在这里,教师的分析就像原始人的飞旋标,投掷出去后,没有击中任何一个目标——学生不曾建构新的知识和能力,没有出现问题质疑和知识扩展——又飞回到教师的手中!
这是一种可概括为“现成知识的结论性传递”的循环教学,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分析能力而是现成知识,教学指向不是过程而是结论,教学的本质仅仅是“传递”,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将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备课和备课结论的重复推销。
其实,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是建筑在大量泛阅读基础之上的,就好像裁缝能够分析衣服的款式、厨师能够分析菜肴的特色、老工人能够分析次品产生的缘由、车夫能够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都是建筑在各自大量职业实践的基础上的一样。
分析能力,是人类频繁接触某一对象后大脑自然的逻辑生成。
学生对某篇作品中词汇、主题、结构、意境的理解深度,往往取决于他们的泛作品阅读的广度。作品读得多的学生,分析理解力就强、速度也快,反之亦然。
学生对某一篇作品的理解程度,是随着同类文章的阅读量而自然增长的。教师即使将《孔乙己》讲得再深再透,也远没有让学生在此前此后自行多阅读几篇取材类似的鲁迅作品如:《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祝福》等有利。
因为五篇鲁迅作品的量的积累,将无形中在学生大脑中构建起对鲁迅作品文字风格、故乡风情、思想意识、景物描绘、人物形象等的整体印象,抽象出对鲁迅作品的全方位认知,而这些认知,又将反过来加深对某一具体作品的理解和思索——这一切,正是语文学习最紧要的接受心理程式。
同样,老师将一篇作品中的某个词语讲解得再深再透,甚至让学生背出来,也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在数篇作品中遇到同一个词语的重复阅读来得深刻。
因为只有在不同语境中才能真正领会某个词语的普遍意义或者特殊用法。纯粹的讲授,学生并不能得到能动的认知和创造性的思索,但在看似粗浅的泛阅读中,学生已经逐渐构筑起自身分析理解的发生认识过程了。
记得巴金在总结自己文学创作经验时曾经谈及: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已经储备在我的脑子里了,虽然我没有对其中任何一篇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足可以让我明白“文章”是怎么一回事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古训,大抵也是这个意思。
既然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是可以自我建构的,既然教师的分析不能代替学生自我分析,为什么语文教师就不能少讲一点、让学生自行阅读、自行分析后,再作补充、辨伪并帮助提高呢?
喜欢自己多讲而不想让学生参与,讲的又都是备课时预设的内容而非学生即时之所需,认为不讲学生就不会明白、就感到失职和伤心,是一种语文教学的痼疾,这种病症大学教师中也很流行。
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硬性规定把原来两学期40周制改为三学期20周制,非要把教师的课时砍掉一半!强迫教师拣最精彩、最重要的讲——就是对这种常见病的铁碗治疗。
对于教师过分讲解的现象,吴忠豪先生写道:“……要求小学生解读文本、细读文本,教师必须精心指导,甚至过度指导,然而效率依然不高,因此每篇课文教师几乎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循环往复教学。其实阅读教学主要不应该是 ‘教课文’,而应该用课文来‘学语文’。” (吴忠豪《新中国60年小学阅读教学改革》载《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6期)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课文,相当于电影“剧本”。对于这个“剧本”,不同导演可以有不同的导演方法。导演讲解剧本时的“示范”,相当于教师分析“课文”。“示范”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演员对剧本的深入理解并产生更为精彩的表演。教师分析“课文”之目的也应该是通过对某篇“课文”的讲解提高学生分析其他文章的能力。
在课堂上,如果说教师是“导演”,那么学生就是“演员”。教师分析“课文”的“醉翁之意”,不单在于让学生深解该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分析课文的普遍方法,以便将此法“迁移”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去。
吴先生介绍说:“大多数国家小学语文课程都设‘阅读课’,但阅读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主要进行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读物的选择、阅读兴趣的激发等,一般都不讲课文内容。”(吴忠豪《新中国60年小学阅读教学改革》载《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6期)
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非但把分析课文看成阅读课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把学生精确掌握每一篇教师分析过的课文看成语文教学的总目标。
然而,当教师通过“细读文本”将每一篇课文分析得体无完肤的时候,也就把学生死死“钉”在他们亲手制作的阅读“十字架”上了!耶稣是肉体被钉,尚可复活,孩子们是思想被钉,要复活就难了!
我们认为,在语文课堂上,一切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中、小学生,都应该让他们自行阅读和思考。
至于词语是否有绝对正确的理解,段落是否有绝对正确的划分,结构是否有绝对正确的认识,中心思想是否有绝对正确的概括,都没有太大关系。在大量而持续的阅读中,在不间断的语文学习进程中,他们自会得到深层的认识和具有个性化的理解。
其实,许多文章的理解都是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拓展的。在学术界,重新解读过去的似乎是铁板钉钉的文章、提出新鲜见解的情况屡见不鲜。既然如此,如果老师们的某些分析其实也只是从书上、网上拾来的“牙惠”,何以见得就必须让学生视为绝对正确的规臬呢?
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减少讲解范围和时间,挑选代表性课文分析一二即可,其他课文都可以放给学生去阅读分析,或者只阅读不分析。即使是精读课文,也可如此处理。
教师的作用,只是辅导学生将教师的分析当作一块样板,然后让学生跟着实践,当发觉学生的分析有了偏颇,再指出或者引导。
即使是指出和引导,也不必非要得出一个准的不可。一堂卓有成效的课,不但要解决一些疑问,还应该再带给学生更多的“怎么”、“什么”和“为什么”。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自行分析,这是最经济、最快速、最高产的语文教学方式。
不要害怕学生只阅读,会缺少了分析。不要以为学生没有说出来、写出来就是没有分析。任何人阅读任何文章,只要是基本读懂,就必定分析过。只是因为没有外在表现,不易觉察而已。分析理解是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的:口头分析比较慢,笔头分析则慢而有序,但是大脑的分析却可以一闪而过!
行文至此,有读者发话了: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固然是符合教学规律和社会需要的方法,但是,考试怎么办?!只要“冰雪融化后是什么”的“标准答案”只能是“水”而不能是“春天”,你就毫无办法!
我们的回答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害怕“应试教育”的挑战!“海量阅读”不是“放任阅读”,而是有方法、有指导、有效率的科学阅读,只要我们能从理论上认清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实践中坚持“授之以渔”和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善于总结经验,办法是有的
四、推荐几种既能推行“海量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又能应付考试的方法。
在此提供几种阅读理解的教学方法,作为韩老师“海量阅读”的补充,希望进行“海量阅读”实验的老师们不妨一试。
(一)“海量阅读”务必与《语文》课本教学同步并遴选与课文相似的文章进行阅读。
听了韩兴蛾老师的课后,我发现她的“海量阅读”有一个误区,就是阅读的内容与《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南辕北辙。
如果做“海量阅读”的教师想在考试的时候也有一个较好的分数,首先必须改变“海量阅读”的内容——给孩子们阅读的文章必须和《语文》课本保持一致:进度相近、文章相似。
现在,韩老师给孩子们阅读的文章大多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
很显然,这些阅读材料从语言风格到表现内容都和现行《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孩子们“海量阅读”的材料和现行的《语文》课本没有直接的“语文”关系,这是孩子们虽然阅读量不少,但是考试却有些困难的原因。
如果韩老师将阅读的内容尽量向《语文》的课文靠拢,将《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字、词、句、段、篇”以另一些文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作为阅读材料,使学生每读一篇新的文章,无异于在复习《语文》课本,让孩子们的“海量阅读”走的还是《语文》课本的语言文化体系的路子,考试就不会有遗憾了。
以人教版《语文》为例,既然人教版《语文》是分单元的,就可以根据人教《语文》的单元内容来组织和补充读物:
如,当课文教到《少年闰土》的时候,就配给学生阅读《故乡》原文、《社戏》原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以及一些后人回忆鲁迅的文章:鲁迅踢鬼的故事、鲁迅卖书的故事等;
又如,当课文教到《詹天佑》的时候,就可以配给学生阅读《祖冲之》、《张衡》、《李时珍》、《瓦特》、《爱因斯坦》等传记类短文;
此外,韩老师让孩子们将《语文》课本两周读完,可能也是个不智之举。应该将人教《语文》课本当成一条主线贯彻学期始终,让它像风筝的线一样,牵连起一切“海量阅读”所添加的相似阅读内容,让学生始终围绕《语文》课本的主题、进度和广度扩展阅读,这样,应付考试可能就比较有方向了。
(二)采取趣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从中获得乐趣,从而爱上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趣味是最好的老师,做有趣味的事,就没有负担,反之就有负担。
要求学生背诵也好、朗读也罢,都要让学生觉得阅读有味道、有意思才好。只有让学生对阅读感到了趣味和需要,才能真正爱上阅读并且成为一种终身的习惯。
有种趣味阅读的方法叫做:“拍案求字、简单记录”。采取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阅读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散文类文章,对于他们的阅读理解、字词掌握和复习,都很奏效。
操作如下:
1.老师读文章,要求学生进行简单听写(听写中还有许多趣味方法,在此不赘);
2.教师朗读全句或者全段,但在关键词处停顿。如果是两个字,则在讲台敲击两次,如是三个字,则在讲台敲击三次,请学生猜测是什么字、词。这样,学生将复习许多同义字、词,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3.如果学生屡猜不中,教师还可以请学生看自己的口型再猜;
4.由于学生一定全神贯注聆听原文,所以其阅读效果极好;
5.全文读毕,再让学生快速阅读原文,并让学生复述或者做写作训练,加以巩固。
如:
和温德尔在一起生活
凡是使它想起丛林的东西,都令它**。它看一象蛇一样的东西时特别**。我的领带有4条被它咬*了。我的打字机色带也被它猛拉出来**了。(其中*为敲击后让学生猜测的词语。)
——摘自《新编循序渐进美国英语》第4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在猜测后,再公布答案,讲述文章的遣词艺术,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模仿。
另外,还有一种“动词——动作”的方法,也可一试。
如果文章中有连续的动作行为,应该让学生一边朗读有关动词,一边站起来,用他们的动作再现文章中人物或者动物的行为。
这样,既使课堂生动活泼、充满欢乐,又能让学生身体力行地体验动词回到生活中去以后的现实效果,对于他们理解动词和运用动词,极有帮助。
如:
珍珠鸟
冯骥才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让学生在教室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让学生扇动双手在教室“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让学生站在坐椅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让学生站在坐椅上做神气活现状),(让学生用手做喙啄书本状)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
如此这般,还有许多类似的趣味方法,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编写一本类似的书都不难。
(三)运用写作手段辅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语文的双翼,阅读必须和写作结合起来才能奏效。
传统的语文教学虽然既有阅读也有作文,但是阅读和作文在内容和主题上都是脱节的,即阅读的东西并不直接为作文服务、作文的内容也与阅读没有关系。本来的“彩凤双飞翼”变成了“南辕与北辙”,这种语文教学上的长期失误,令人遗憾。
但是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却可以将作文和阅读结合起来进行,让阅读为作文服务,使作文为阅读助威。
方法如下:
读任何文章后,都请学生写以下几种文章之一,字数不必多,时间也不用长:(1)写出内容提要;(2)概括中心思想;(3)缩写该文到一定的字数;(4)将原文扩写到一定的字数;(5)续写原文;(6)变换叙述人物口吻,重组文章;(7)变换叙述人称,重组文章……
如此等等,既新鲜,又好玩,而读和写,将成为密不可分的一种“接受——输出”生理和心理的有机模式。这正如前人所云的“不读文章不动笔”的做法,对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增强趣味,极有帮助。
(四)改编原作体裁,让学生在改编中理解不同体裁的转换机制和语境的转换因素。
题材和体裁,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范畴。其中许多理论问题,也许要到高中、大学才能触及。但是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让孩子们从实践中初尝滋味,对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可惜,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很少关注于斯。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改变体裁。比如:诗歌变散文、小说变剧本、诗歌变剧本、剧本变散文等。
毕必成的《军神》,就很适合改编成剧本。剧本改编结束后,还可以请学生表演一番,表演以后,又可以写好多篇记叙文:“我们看演课本剧”、“我演刘伯承”、“我当护士”、“第一次做导演”、“哪组演得最好?”等等。其中的快乐和体验,取之不尽!
此外,诗歌改编为散文也很有趣。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孩子们早已耳熟能详,还有什么必要再“细读文本”呢 !?不如让他们改编为散文,以李白的口气,以散文的笔法,加上自己的想象,描述一番“早发白帝”的见闻来得有味道!
(五)通过表演再现课文内容,使学生感性认知文章的内涵和人物的性格。
任何带有情节性质的叙述性课文,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原则上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大多数课文都能还原到生活的原始状态去,以便学生从立体的综合艺术立场来解读扁平的文字艺术作品。
表演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或者10分钟、或者两分钟,因剧而异;表演必须有一定的空间限制,如果是有时间距离的作品如《项链》,还必须动脑筋放到某一个时间截面来展现全部情节;表演的内容必须集中,不能拖沓,对话必须精练,删繁就简。
表演是所有艺术中最高超的艺术形态,由于它那“戴着镣铐跳舞” 的性质,对于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推断、语言表现、空间感知、性格把握乃至时间概念等的把握和提高,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实践意义。
表演课本剧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求演得好,只要有表演过程,重现课文内容即可;
(2)最好以小组为单位排练和表演,进行比赛,让学生自己辨识正误;
(3)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
以《搭石》为例:
将设置:
导演一人;
演员五人:上了点年岁的人、老人、年轻人、面对面的人甲、面对面的人乙;
提示一人:(躲在桌子底下,万一演员忘记了台词可以提示)
布景二人:(负责准备“搭石”等)、
群众演员若干人:(扮演过河的群众)
之所以设计这么多人,是希望小组的成员都能有工作做,都能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写作的材料——学生阅读了课文、进行了排练、表演了话剧,这样,马上可以进入出题阶段——告诉学生,如要记录刚才大家的排练和演出活动,应该出一道怎样的记叙题目呢?
出题完毕,可以立即进行记叙课本剧的记叙文写作训练,因为演出刚刚结束,激情犹在,很可能有话要讲,此时写作,正是火候。
(六)采取“换位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出“选择题”以提高逻辑能力。
传统的《语文》阅读理解考试,总是教师出题、学生做题。能不能来一个“换位思维”,让学生出题呢?
《语文》考试题型众多,有问题、有选择题、有填空题、有简答题、有翻译题。实践下来,我们感到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文章出一道“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然后,全体做这些题,最后,全班讨论订正的方法,对提高学生逻辑水平,特别有效。
操作方法如下:
1.发给学生阅读文章,规定大约阅读时间;
2.阅读完毕的学生为文章出一道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
3.将黑板分成若干部分(六或者七等分),请六、七个学生板书自己出的“选择题”;
4.分别请六、七个学生上黑板解答以上“选择题”;
5.“出题”的学生根据文章判断“做题”学生的正误;
6.“做题”的学生和全班同学根据文章判断“出题”学生所出题目的优劣;
7.全班师生讨论题目、答案和文章之间的关系;
8.教师答疑、总结。
(请参阅《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10年第一期李白坚、韩惟群文章)
让学生阅读文章后即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优点如下:
1.课堂呈现出热烈的“自主、合作、探究”场面;
2.教师得以戒除喋喋之陋习;
3.为学生“加大阅读量”打下坚实的阅读理解基础;
4.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增加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5.学生渐渐了解了出题的思维逻辑,能较好地应对考试题;
6.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韩兴娥老师曾无可奈何地告诉我,每当考试前两周,就停止“海量阅读”而给孩子们做卷子补课,以免因考试出了问题连坐到“海量阅读”实验的进行!
是的,当前,做考卷岂止是我们复习《语文》的方法,简直是我们教授《语文》的重要方法了!
平心而论,为了了解考卷的形式和大致内容做几张考卷也是考试策略之一,就等于为了比赛而到指定的球场熟悉场地、甚至在正式比赛前的“热身赛”一样。
但是专门做考卷,把做考卷当作《语文》学习的方法和备考的唯一就不妥了。这种做法的毒害在于抹杀了《语文》的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和实践运用的工具效果,把一个活泼生动的课程给格式化了。
我们认为,在平时的“海量阅读” 中,是否还可以加入给专门给学生“阅读”的考卷,带领学生“研究”和“讨论”考卷的生成、结构、题型,而不是简单地只让学生做考卷。我们在“海量阅读”的时候,将考卷普遍化、普通化和公开化,扫除学生对考卷的神秘感、神圣感和威慑感,也是提高学生考试水平的方法。
以上,我们提供了六种提高阅读水平、应付语文考试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和交叉运用。可以在学生“海量阅读”的过程中,选取个别文章,适量穿插进行。这样,既让学生放开手脚,自行阅读,又给了他们一定的指导——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指导,不是以口头的理论的形式进行,而是以实践的活动的形式给予罢了。(全文完)
韩兴娥小学语文课内海量阅读
2009年7月20日,第二届全国小学人文教育研讨会暨教学观摩现场会在潍坊高新区隆重召开。  
21日上午,高新区北海学校韩兴娥老师执教一节观摩课《秦皇汉武》(非课程标准要求),这节海量阅读课,朗诵、识字、反复咀嚼、跑火车,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最后的互动环节,让在场的专家代表提出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的任一句,让学生用成语“同意义”链接,学生对答如流、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让全国各级各地小学教育的专家和具有极深造诣的教学一线的实践工作者800多人为之一振、大开眼界、叹为观止,整个会场掌声如雷,碰撞出的心灵火花不时在会场显现。
韩兴娥老师的一场《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的专题报告,通俗易懂,浅入浅出,无高深的理论,只有朴实的做法,朴实的话语。“朴实”让800多名与会者“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21日下午,当800多名代表参观高新区北海学校时,韩兴娥名师工作室和她所在的二年级七班成为各代表争相一睹方颜的对象,韩兴娥老师像明星一样被“粉丝们”围在中间,解答着不同层次的提问和要求。使高新区承办的这届现代中国小学人文教育圣坛熠熠生辉,达到高潮。那么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到底是怎样一种教学方法呢?
其实,韩兴娥所进行的“课内海量阅读”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人人认可的大量阅读教学。要说有什么特殊之处,那就是在某一时间段,全班共同在“课内”阅读某一本“课外”读物,读完一本再换一本;没有固定的教材,任何健康有益的图书都可以为她所用。
删繁就简,去粗取精。“课外”读物“课内”的时间从何而来?删除繁琐的讲解是大家的共识,比如拼音教学,鼻音、翘舌音等知识不用讲。还要适当降低要求,教材上出现的音节拼不熟练也不要紧,学困生能把声母、韵语、整体认读音节按顺序念熟就行了。于是韩老师仅用三个星期就教完了拼音,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着声母、韵语、整体认读音节的卡片,贴在书桌上,放到铅笔盒中,经常对照卡片拼读音节,时间一长,每个学生的拼读速度都提上来了。
在识字教学中,韩老师很少让学生口头组词,因为低年级学生对用来组词的字只知其音不知其形,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认读词句,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读熟,不只省时间,而且效率高。
期末考试前,韩老师才让学生“临阵磨枪”做几张试卷。平日除了阅读就是写写生字,课堂上不做任何题型。省出来的“课内”时间用在读“课外”书上了。
就地取材,灵活运用。2000年,韩老师最初的改变是学习人教版和辽宁的韵语识字两套教材,从“一”到“二”的改变很艰难,也称不是上是“海量”阅读,但到了中高年级的效果已经很好了。06年、07年她再次教一年级时,在课堂上学了厚薄不等的十几本“读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量”阅读的起步。之所以称“读物”而不是“书”,因为很多都是就地取材的东西。入学第一天每一个学生拿到一本我编辑的小册子,有“熟悉的儿歌”、“汉语拼音情境歌”、“同学的名字”等,在学生不会拼读音节的情况下就开始阅读、识字;《语文基础训练》《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音乐》上的儿歌也教被她编辑成阅读、识字的教材;《拼音报》《阅读指南》等报刊也是阅读识字的好教材。不用指导就能理解的《好妈妈儿歌400首》能成为韩老师的教材;《弟子规》《三字经》低年级孩子理解的难度大,韩老师就要求学生“不求甚解”,照样也可以成为教材。
“借”也是韩老师获取共读教材的好办法,她曾借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本,让她的学生在中年级全部读完小学阶段的课本。学习《论语》《道德经》时,学生买了不同的版本相互交换着看反而更能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不求甚解,不断咀嚼。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现在不必“一步到位”。
韩老师在课堂上很少讲解词语的意思,也不去深入分析文章的微言大义,而是让学生在“海量”阅读中去自已感悟,“悟”出来的东西,孩子虽然解释不准确,却能恰当运用。海量阅读使我的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论语》《老子》等经典小学老师显然太高深了,韩老师边学边教。学习语文不打“攻坚战”,最初是无奈之举,后来就成了她惯用的手法、自觉的行动。有些问题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急着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找,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总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天。这才是学习,离开了老师也能进行的学习。做为老师,韩老师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为他们“鲸吞蚕食”提供条件,“反刍”是他们的本能行为。让学生的眼睛浸泡在铅字里中,让耳朵浸泡在书声中,让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真正体现一位语文老师的责任所在。
有教无类,殊途同归。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的影响各不相同,学习的速度和深度也有很大差别,“海量阅读”不强求达到同一标准,韩老师根据每一本书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星级目标”,学生能达到“一星级”目标就算完成了任务。比如:
在低年级,一星级目标一般是读熟课文,二星级目标是认读打印出来的字词,
三星级目标是理解文章的意思。而到了中高年级,理解文章大意是最低要求。
因为低年级孩子擅长记诵,年龄越大理解能力越强,背诵能力减弱。一级目标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人人都是好孩子。
第一轮实验,韩老师用两年时间消灭了学困生,从三年级开始,考试基本上能达到100%的优秀率。
第二轮实验,仅用一年时间,就消灭了学困生。供一、二年级使用的《国学启蒙》,她的二年级小弟子们仅用一个星期就全部背诵。不是她的学生比人家聪明,而是她充分利用了他们背诵的天才时光。那些“慢”孩子“懒’孩子在举“三”反“一”、举“十”反“一”中总有头脑开窍的那一天。
进行“课内海量阅读”,不需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通过进行课内海量阅读,把安身立命的职场变成了充满乐趣的幸福之旅,为学生快乐的书香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
韩兴娥
“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 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我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但不论曲调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三个关键词:
    时间关键词:课内。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这一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作为额外附加的课外阅读,不仅增加了课业负担,也难以保证阅读的质和量。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堂,是“课内海量阅读”实验首先尝试解决的问题。我的方法是,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外的读物。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本。我用三个办法解决图书来源:一是自己的电脑上保存一部分电子读物,可以在学校集体印,也可以发到公共邮箱中由家长自己印。二是向家长推荐图书,我的第一轮实验都是这样解决图书的。但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图书馆配书,我们北海学校是新建学校,图书馆配书时,按我的建议买了六十多套复本六十多本的书,可以供一个班集体阅读。
    质量关键词:海量。一轮实验下来,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 倍。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实验,中年段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第一轮的高年段,达到每学期160万字的阅读量。如此“海量”的阅读,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能全力专注于阅读。因此第一轮实验下来,我同时实现了“增量”和“减负”两个目标,获得了语文学习的高质量。
    方法关键词:阅读。实验证明,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识字问题、作文问题、理解问题等都迎刃而解,无需另外花费气力。在“课内海量阅读”实验中,“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这样的阅读,要点在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我的教学很简单:先运用各种形式读书,例如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这样,一堂课能读2~4篇课文。其实很多文章能够有感情朗读就行了,提不提问题并不重要,更不要作精细的讲解。
    可能大家会觉得疑惑,这样做能行吗?果真有这样“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我的回答是:行。非但行,而且做起来并不难。非但不难,而且会越做越轻松,越做越愉悦。我真的要感谢“课内海量阅读”实验让我和孩子们共同走上了一条语文幸福之路。

一年级:“海量阅读”中识字

    1. 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
    整个暑假,我都在酝酿一个“梦”———让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为此,我给不会拼音的一年级新生编一本他们能够“自学”的小册子———《读儿歌识汉字》。这是我偶然读到《小白兔》《静夜思》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和诗词,萌生的想法。
    这本小册子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最熟悉的儿歌。如《上学校》: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儿歌的后面,附上要认的字词:“功劳〓劳动〓太阳〓小鸟〓为什么〓长大〓学校〓学习〓迟到〓书包”,我先带着学生唱一唱、念一念。几遍之后我就教他们“自学”生字的办法:念儿歌下面的生字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就到儿歌中找。
    小册子的第二部分有《小书包》《国旗》《坐得正》《写字姿势》《爱护眼睛》等儿歌,这是我结合入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孩子们喜欢,我也因此一举两得。
    第三部分是汉语拼音情境歌,结合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生读熟儿歌,认读儿歌下面生字的任务由学生自己完成。
    到了9月底,我班58个学生中有34个认识了这本小册中的300多个生字词。这34个学生或是上学前认识一部分汉字的,或是精力很集中的那种“听话”孩子。剩下的24个学生虽然不会认读儿歌下面的生字,但课堂上,他们用手指着儿歌念了一遍又一遍,对字形或多或少有了一点印象,为以后的识字打下了基础。
    2. 阅读、识字和写字不同步。
    一年级的课文阅读、识字和写字不是同步进行的:阅读先行,开始是一节一课,渐渐地加快速度,一节两课,写字则是两节一课。
    怎么阅读?不同形式的领读之后,学生开始自己读,我则在教室里巡视,看到谁能合上书背诵,便俯耳过去听一会儿,在学生的课文题目旁盖上“印章”表示通过。学生背完一篇就主动再背下一篇。在背诵上,专家说的确实没错,一年级的孩子个个是天才,没有一个落下。第一册用了两个月,第二册用了三个星期,全班学生百分之百能背诵。实践证明,阅读、识字和写字三项任务中,阅读是最容易的。
    再说识字。课本之外的书,我只要求阅读,不要求识字。但对课本上的生字,我就要“强迫”孩子们认识了。看到一则资料说学习汉字的最佳时期是3~5岁,我深以为然,但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十几个认字相当困难的学生。对待这些孩子,得拿出点儿耐心,我的办法是在教学中渗透些“字理”知识,帮助他们记忆。到一年级下学期,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生字学习就顺利多了。一个月的时间,全班学生都认会了课文中出现的所有生字,无一例外。这就是大量阅读的作用,在具体的文本中,孩子们一次又一次与生字见面,虽然没有特意观察字形,但见面多了,自然就认识了。
    最后说说写字。一年级孩子小,不适合进行长时间书写,所以我尽可能地给学生减轻“负担”。比如,只让孩子照着课本抄汉字,而不是组词。这样,作业中的错误只有“错字”,而没有“别字”,提高了学生写、老师批的速度。至于组词,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把生词打印到一页纸上,用厚纸印成红色字帖,学生蒙上薄纸兴致勃勃地大描特描。
    3. 借助注音读物突破识字量。
    我用三个多星期就教完拼音。说实话,部分学生拼读得并不熟练,我印发给学生一张字母卡片,拼读时如果忘记了哪个字母,可以随时查阅。我们最初读的注音读本是《三字新童谣》《巧识三百字》等“袖珍童谣”,书中的儿歌三字或四字一句,很简短,降低了拼读难度。然后逐渐过渡到读较长的儿歌,如《好妈妈儿歌400首》《韵语识字课本》《语文基础训练》《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上有许多儿歌,我就地取材,把它们编成小册子,学生两两对读。一年级下学期则开始阅读小故事。整个一年级,我领着孩子读了近一千首儿歌,加上小故事,仅此一项的阅读量就在20万字左右。
    为了帮助孩子们认字,我把每一本读物中的生字生词打印出来。当然这些字换了语言环境孩子们可能又不认识了,这暂且不管,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逐渐巩固。关键是让每一个第一次借助拼音“自学”的孩子都得到了初战告捷的快乐。
    一年级结束时,全班学生平均认识2000多汉字,有的孩子认得扎实,有的孩子认得模糊,但基本都有了阅读注音读物的能力。写完作业后的自由阅读成为我班一道亮丽的风景,孩子们是那样投入,那样痴迷,他们已在白纸黑字中找到了快乐。

中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我把二、三年级归为中年级段,这一年段的特点是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1.半个月读完整本语文书。
    有了一年级认识2000个字的基础,语文课本对我的学生们来说很简单。从二年级开始,只消半个月时间就能读完整本语文书。我的教学方法也很简单:一是略读教材,如《小英雄雨来》《猎人海力布》等,学生自己默读一遍就行了。二是精读的文章也不去条分缕析,只要求有感情朗读。学生诵读的文章越多,朗诵、理解能力越高。到三年级时,不经过预习,只要默读一遍,或听一遍录音,学生就能有感情朗读。
    但我坚持一条:不论课本还是课外书,都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口头填空。如:“翻过一座小丘,穿过一道山谷。蝴蝶追着跳舞,松鼠数着脚步;小树亮着绿叶,绿叶托着露珠;露珠掉在林中,变成朵朵蘑菇;阳光和着鸟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而这样的精妙很难用语言分析透彻,对小学生来讲,与其长时间听老师枯燥分析,倒不如让他们背诵之后略略品味,这是最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
    再如:“我真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不是浓浓的黑烟,而是轻盈洁白的云彩。我真希望,烟囱里喷出来的,不是灰灰的粉尘,而是清澈晶莹的泉水。”
    “飘”与“喷”,“浓浓”与“轻盈洁白”,“灰灰”与“清澈晶莹”,“浓浓”与“灰灰”,“轻盈洁白”与“清澈晶莹”的对比运用精确之极,我自知笨嘴拙舌分析不透,于是便和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背诵。
    2. 大量背诵韵文和小故事。
    完成课本的学习之后,开始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唐诗故事》《宋词故事》《中华成语千句文》等,这些书的共同点是好读易记。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读,以至熟读成诵。每首诗词后面都带着小故事,课堂上虽没有时间集体读,但我通过提问、奖励等手段,引导孩子主动提前阅读。而我则在课堂上领读故事中易错的词语,为学生清除阅读的障碍。
    3. 全班共读一本小说。
    我们的图书室里配置了大量的优秀小说,从二年级开始,我带着全班共读一本小说。中年段讨论的重点是小说的内容。我的学生发明了“贴标签”,就是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任何一本书、一个情节、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比如爱丽丝掉进兔子洞,那个洞“深不可测”,洞四周墙壁上有很多东西,让人“目不暇接”。再比如彼得·潘学海盗贼的声音,学得很像,那叫“惟妙惟肖”。
    4. 唯一的家庭作业是“循环日记”。
    我一直奉行“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观点,相信有了满腹经纶的积累,就会有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表达。所以直到二年级下学期,我才进行作文起步教学,有了前期大量的诵读垫底,学生一落笔就能写出流畅的文字。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写“循环日记”,实际上是“周记”,这是我们班唯一的家庭作业。四人小组轮流用一个本子,每人写一天,四个人轮写一遍之后交一次本子,老师批阅打分,四人的成绩作为小组共同的分数。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之间相互学习,同时也借助“群众”的力量来促使“懒蛋”们勤奋一些。一年半的时间,学生就能通过“写作关”,甚至达到六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
    5. “看拼音写词”帮助学生巩固词语。
    中年段,写字依然占用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现在,跟我一起实验的老师在开学前就分头准备好大量的“看拼音写词”练习,在课堂上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拼写一部分生词,不会写的字词可以查阅老师提供的“词语表”。这样,既节省课堂时间,也有利于学生打牢写字基础。

高年级:“海量诵读经典”

    我把四、五、六三个年级划归为高年级段,因为这段时间,学生已完全掌握了常用汉字,写作能力也基本过关,语文课上有大量的时间用来持续默读,一星期读10~20万字轻而易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量阅读”。
    1. 学习历史故事为经典铺路。
    第一轮实验,我在五年级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
    浮光掠影,回头再读。我们读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分为上、中、下篇,共271个故事,每个故事前面附有一段引文,多是选自《史记》《资治通鉴》中的一小段文言文。对于文言知识,我和学生们都知之甚少,于是师生一道,见到“拦路虎”,略微一“过招”,一看难以“取胜”,立即绕道而过。先重点读白话文故事,回过头来再读文言引文,之前搞不懂的地方竟“无师自通”了。
    我因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学习语文不打“攻坚战”。有些问题即使我知道答案,也不急着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找,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总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天。这才是学习———离开了老师也能进行的学习。
    读史学文,一举两得。有道是文史不分家。在阅读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语言学习自然渗透其中。我主要的办法是通过多媒体设备出示一些练习:
    汉高祖分封的同姓王到景帝时发展得像皇帝一样富有,他们目中    ,狂妄    ,特别是吴王刘濞竟然    得从来不到长安朝拜景帝。景帝推行            的政策,任用______的晁错。
    这段话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晁错削地招祸患》的第一段。让学生通过填空,了解汉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的原因,同时也练习了成语。
    《世界五千年》的学习,基本靠学生自学,每天默读三十多页后进行讨论,作口头填空题。一个多月就读完了这本五十多万字的“大部头”。
    学生不但熟记历史典故,而且学习了很多地理知识,还能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谈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我随意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孩子们就能从古到今谈论一番。
    2. 阅读古代经典,意义深远。
    第一轮实验中,我和学生在六年级通读了《论语》《道德经》。
    暑假里我买了一本《论语问答》和一本《孔子———圣人风范》,读后我对孔子的生平、为人、观念有了一些了解。秋季开学后,我把书店里诠释《论语》《道德经》的所有版本都买回来和学生共读、讨论。通过这些预备性的阅读,孔子的高大形象逐渐在师生心中丰满起来,激发了阅读《论语》的积极性。
    随后,我们开始学习《论语》。还是采取我惯用的方法,第一遍粗略地、不求甚解地读,搞不懂的放过去。不到3个星期学了10篇,学习的过程很简单:上课开始轮流读一遍,师生共同纠正错误读音,教师告诉学生哪几章是要求背诵的,哪几章是要求熟读的。然后,学生自己熟读、看译文背诵。学完1~10篇后进行复习。复习方法是把要求背诵的和要求朗读的以5篇为单位打乱顺序印成文本,学生拿着这个打乱顺序的文本自查,我再抽查。后面学习的速度越来越快,10月底学完第一遍。
    第二遍学习《论语》,重点是前后联系。按照顺序逐篇逐章让学生谈谈认识,学生前后联系,边交流边翻书。比如,学习“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时联系“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等等。
    第三遍学习《论语》,以归类总结为主。比如把孔子关于“教学”的章节一起显现,引导学生总结孔子如何学习、如何教书育人;把有关“颜回、子贡、曾子、子路、子游、子张、子夏……”众弟子的章节一起显现;把有关“管仲、子产、季康子、晏平仲”等历史和现实人物的章节一起显现,引导学生去总结。孩子们把手里几本不同版本的《论语》前前后后地翻阅,把书都翻烂了。
    进行总复习的时候,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当时只要求朗读的一些篇章,等读完全书后竟然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背诵了。
    打破常规学习这些艰涩的古文,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时刻警惕不能把教师的意念强加于学生。儿童的思想与我们成人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与学生“商量”。比如《论语》《道德经》中哪些章节应该熟读,哪些章节应该背诵,我们师生都“辩论”一番,如果学生说得有理,我就听他们的。孩子们为了能说服老师,会主动查阅资料,寻找论据,往往还没有等集体学习,他们早就搞懂了。教师顺水推舟:“好,就听你的了!”学生得意地笑了,为老师听从他的意见;老师得意地笑了,为掉入了“圈套”还在自鸣得意的孩子们。
    读经典让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知识和阅读文言的能力,还有思想道德的升华。当学生在课堂上读或说“定能生慧,静能通神”“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巧言令色,鲜矣仁”时,他们不只是在论证书上的观点,同时也在自我教育。于是,好学好动的学生慢慢安静下来。撒谎、浮躁等毛病远离了学生。
    3.阅读文选和现代小说,完善知识体系。
    高年级阅读文选和现代小说,通常的方法是在自由阅读之后讨论。读了两套“五千年”,再讨论小说时,我特别提示他们注意时代背景。让历史故事、小说、经典融成一个整体,让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学生心中“立”起来,让孩子们成为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
    进入第二轮实验,我的“野心”大得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打算涉猎。可是,有着如此宏大“野心”的我其实笨得很,从教二十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场公开课比赛中取得过好成绩,用人家的学生我永远上不出一节像样的课———我只能教好自己的学生。在我自己的教室里,学生不预习,老师不备课,就可以轻松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听课。因为我备课的最小单位是一本书,很少在一节课、一篇文章上细读文本、剖字析句。名师的精彩课堂我很向往,但既要当研读文本的文艺理论家,又要当口才出众的演讲家,还要当调控学生情感的表演艺术家……我显然不具备那样的本领。而进行“海量阅读”,不需要过人的口才,不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一般老师、一般学生都能适用。像我这样平庸的“丑小鸭”,通过进行“课内海量阅读”,也能把安身立命的职场变成了充满乐趣的幸福之旅。(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11:22:31 | 只看该作者
韩兴娥,以海量阅读超越一本教科书
本报记者 赵小雅

      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语文教师,第一届潍坊市名师,第二届山东省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从2000年开始,探索小学语文“课内海量阅读”教改实验  
       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
       说她普通,是因为接触过她的人都认为,她看起来真的没有“名师范”,用该市教科院副院长崔秀梅的话说“就是怎么宠也宠不坏”的类型。但是,因为她坚持十几年的课内“海量阅读”教改实验,却让她变得越来越不普通,甚至已经小有名气,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名师。
       一般教师成名,基本上都是以“课”成名,课上得好,或者在某个重要的赛课平台上崭露头脚,加之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从而扬“名”,进而被许多人知晓。韩兴娥的出名,走的却是另外的途径,她以坚持了13年之久的小学语文“海量阅读”教改实验被小学语文界熟知,可以说,她的成名是一个漫长的坚持与创造摸索的过程。用她自己的话说,“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的,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的。经过6年的积累,直接体现在学生身上的便是阅读、写作及表达等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现在,也会有一些地方邀请她前去交流经验,她却说,自己不具备借班上课的本事,因为她的语文课堂与通常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大不同。每当有邀请她交流的,她更多是介绍自己的教改实验情况,因为不是自己的学生,不是经过了长期课内阅读训练的,课是上不来的。
       “海量”顾名思义就是量很大的意思。一般的语文教学,阅读都是放在课外,课内只教授一本语文教材,理念稍微超前的教师,会围绕所学单元或课文引入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但是在韩兴娥的语文课上,却完全变了样,课堂上教材已经不是主角,通常被放在课外的阅读却成了课堂的主角。大量课本之外的优秀读物进入课堂,在课堂40分钟之内全班共读同一本书,读完一本换一本,课本以外的阅读占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
       从2000年起,这项实验在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鼓励下,已经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完整地进行了两轮教改实验。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语文教学的识字问题、作文问题、理解问题等都迎刃而解,无需另外花费气力。她自己的体会是,“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一年级学生平均识字量达到2000字,读过近千首儿歌,过好识字关;二、三年级重点是海量诵读、积累白话文,为口头、书面表达打下基础;到四、五、六年级海量诵读经典,古典诗词、历史故事、经典著作等都成为学生课上阅读的内容。
       海量阅读听起来似乎很轻松,但对于韩兴娥来说,却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需要全身心投入。要思考如何对待教材、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过拼音关、识字关,作文教学如何处理,如何练习应对考试,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读物,面对大量的阅读内容老师如何引导与备课,等等,听起来都是不轻松的事情。经过十几年的实验与摸索,韩兴娥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方法与有效策略,就让我们从以下的对话中找寻答案吧!

    对话
让学生大量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正途
■本报记者  赵小雅
      学生读得多了教学变得轻松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进行这样一项实验?实验的动机是什么?
       韩兴娥:2000年,潍坊市教育局选择了10位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实验性地试用《韵语识字》教材,我是实验教师之一。这个实验除了要教好原有的教材,还要试用《韵语识字》教材。从原来只需教一本指定的教科书,变为要教两本书,虽然开始的时候不是太适应,但在这个教学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非但没有学得很困难,反而学得相对轻松,原因就是学生在课上读的内容比原来多,由此我发现语文课上学生读得书越多学得就越轻松。
       回想以往的教学,自己教得累,学生还经常学不会。有的学生一篇作文老师给改了10遍,写得仍然不通顺,有的学生到了六年级,课文都读不熟。而第一次试用《韵语识字》实验、用两套教材教的那届学生,我从一年级带到了六年级,相对于以前的教学已经感觉到了轻松。由此,我就开始思考和尝试让学生多读书。比如从一年级起就尝试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玩的儿歌,一首一首地带他们读,不管认不认识儿歌里面的字,先读通再说。坚持读了一年后,发现学生许多字都会认了,于是我发现:让学生大量阅读,读得多了,字就认得多了。到三年级的时候,学生的变化让我意想不到,有时候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就结束教材的教学了。因为大量阅读使学生读书没有障碍,即使能力较弱的也没有问题,基本上一遍就读熟了,哪怕不听录音也会读。
       当学生有了一定阅读能力后,到了中高年级,我选择的课堂共读的书都有一定难度。这时,让学生大量阅读也不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去读,而是先提前布置学生自己读书,然后小组讨论,往往这种讨论已经解决了他们阅读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最后到课上的时候,我再组织全班讨论。我的课堂上要处理的信息量非常大,内容非常多,但因为学生已经提前阅读并讨论过,看到学生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好开心。
      选择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读物
       记者:大量阅读需要很多读物,那么,学生读的书是从哪里来的呢?
       韩兴娥:刚开始让学生大量阅读的时候,一本《故事选集》,学生一个星期就看完了,需要新书。可是一本书往往需要二三十元钱,你总不能老让家长买书吧!上一届学生到三年级时,我就开始到处搜集小学生读物,包括学校少先队订阅的儿童杂志、教导处订阅的阅读指南等,为了支持这项实验,学校领导提供了许多支持,也配了很多书。
       学生读的书要有选择性。低年级学生正学识字,就选择一些故事性较强的书,以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基础,同时,通过阅读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书的快慢是根据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来确定的。
       通过大量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升,三年级学生差不多一个星期就能学完十几万字的故事书。一本故事书,阅读能力好的孩子可能一晚上就翻完了,像《中华上下五千年》,三本共五六十万字,第一届学生我带着他们共读了一年,而现在带的这一届学生只用3个月就读完了。
       备课就是为学生准备阅读辅导材料
       记者:作为教师,您如何引导学生读书呢?
       韩兴娥:读书一方面要好玩,有意思,但在读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积累哪些内容,学生有时并不明白,作为教师的我就要给他们准备一些引读与练习的材料,比如摘一些重要句子做成口头填空题让他们背诵等。
       要求学生读的书,我都会提前读。我的备课都是提前一年就开始了,要读的书一般在一年前就准备好了,我一边读一边给学生准备辅导材料,我准备的题目一般都会标注出页码,方便学生查找答案。比如,带着学生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之前,我可能要读二三十本书,准备两到三本辅导材料,有重要知识点的填空背诵,还有生字词的注音解释,等等。为了准备这些材料,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全身心投入,单是准备的材料就足够编一套书。
       学生读什么书,我就学习哪方面的内容。比如学生读唐诗,我就会读一批关于唐诗方面的书。遇到我认为比较好的书,我也会给学生或者家长推荐。比如在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时候,我推荐了《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样故事性强的书,学生喜欢,所以绝对会看。我也给学生安排课外阅读,都是一些好玩的、学生喜欢的书,学生都会自发去阅读。我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回到学校都是要检查的,也会用星级标准进行评价。
       进行海量阅读实验,我要阅读大量材料,白天忙,晚上忙,周六日也得忙,寒暑假更得忙。因为我假期内就得提前备好下学期的课。在13年的海量阅读实验中,以我的学历和能力,阅读《论语》等经典是最困难的。从念得通到念得熟,念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再查书,慢慢地,就读明白了。准备《论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买了很多书,也读了二十多本,有的精读,有些可能就是根据需要翻一翻。进行海量阅读实验,最辛苦最有价值的就是老师的海量阅读和给学生准备阅读辅导材料,也就是备课,只要这个功夫下到,学生就会在你引导下自主阅读。
       整体规划学生六年阅读内容
       记者: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读什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是如何规划阅读内容呢?
       韩兴娥:“海量阅读”的核心词是“读”。让学生读什么,我心中会有一个大体的规划,最初从儿歌或小故事读起,理解上有难度的,读通、能诵读即可。比如一年级学生从最短的三字儿歌和简短的阅读材料读起,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读的文章也在逐渐加长篇幅。到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加入古文,从少到多慢慢加,到五、六年级课堂上读的大多是国学经典,基本都与古文相关。虽然对读书的内容有规划,但是具体书目不确定,因为有些书过两年市场上就没有了。比如,一、二年级要读千首儿歌及大量故事,三、四年级主要读唐诗宋词,现在这一届学生宋词读了二百多首,唐诗读了一百多首,有时是一边读一边讲故事、讲传记。五、六年级读的经典多一些,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上一届学生还读了整本的《论语》、《老子》,这一届学生因为课时减少,《论语》只好有选择性地读了。另外,《三十六计》、《诗经》、《孙子兵法》等也是五、六年级读的内容。
       “海量阅读”的“读”与一般的课外阅读的“读”不一样,这些阅读材料,我拿过来之后会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上一届学生的实验经验,加以选择、编辑和整理,以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我没有统计过13年来一共给学生准备了多少学习材料,有时因为没有书可买,我只好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电脑,有时也会找学生和家长帮忙一起打字,然后我会再把这些内容整理与印发给学生。
       读一本书和读很多书是不一样的
       记者:经过两轮“海量阅读”教改实验,您自己有怎么样的体会与认识?
       韩兴娥:两轮实验下来,我感觉自己对语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自己的学科能力及教学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感受到了教学的真正乐趣。同时,也认识到了让学生读一本课本和读那么多书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课内时间大量阅读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途。
       说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数十年以来,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还是一本课本一统课堂,老师讲得非常有激情,学生互动也好,可以说是学生当堂表现好,但并没有真正积累到语文素养。我们的学生三年级开始做填空和背诵,学生养成了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书的时候觉得哪个句子好,应该记忆,就会无意识地积累,自学的能力很强。学生知道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自学,知道应该跟同学讨论什么,知道联想以前学过的类似内容进行思考,所以学生收获的是一种习惯,而不是单纯的知识。
       我觉得语文的本质还是多读书。对于小学生来说,精读少一些,浏览多一些。其实海量阅读也有精读,比如说给几天时间预习,然后检查,还有讨论,这跟自己拿本书躺床上浏览一遍相比已经够精的了。我觉得现在的语文课,将课文拿来精读、细读的程度很过分,我初为人师的时候就觉得那种教法让师生都很痛苦。
       语文教学诵读是根本。读什么书可能更多地跟老师的爱好有关,但是一定要走一条由浅入深的路,要读高品味的好书。海量阅读对培养学生好处很多,一方面是阅读、写作等语文素养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另一方面对学生做人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因为阅读经典和伟大人物传记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态度都有积极影响。读书也能让他们静下心来,慢慢地、耐心地做一件事情。经过6年的海量阅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包括写字组词、运用句子等的能力会远远超过现行课标的要求,甚至可能超过初中学生的水平。
       当然我们也发现这种做法也存在问题,那就是学生写字速度有点慢,因为写的作业少。但我的学生根据题目写作,不用打草稿就下笔成文,这对他们以后应该只会产生好的影响。
       将基本训练贯穿于六年之中
       记者:带着学生在课堂中读书,需要大量的时间,课上的时间您是怎么挤出来的?如何达到课标要求?如何对待教材呢?
       韩兴娥:不要让学生只是在课外读书,而是在课内读。我带学生进行海量阅读的时候,会先用一段时间把教材学完,然后才带学生海量阅读课本以外的读物。如一年级学生用两个月的时间把教材学完,二年级学生用两三个星期学完,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上都是一个到两个星期学完教材。很多人奇怪我是如何做到的,实际上,我带学生学教材,基本上就是先通读,然后简单讨论,因为教材上的文章跟我给孩子选择的文章简单多了,不必花大量的时间。
       一年级是学生学习拼音和写字的阶段,我们不到两星期就学完教材,相对于常规的教学方法,学习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相对于读教材,学生学习写字的速度较慢,一、二年级这两年时间,除了写字的基本练习,连组词都没有,这样阅读的时间就加长了。一些学生家长会有误解,认为好学生才需要读很多文章,实际上差学生更需要读文章,尤其是那些读不成句的学生。
       我采取快速教学的方式教学拼音,别的教师一节课可能就学几个拼音字母,而我则是所有字母一串教下来,并且坚持将拼音练习贯穿在后续教学中。我教学生学习拼音,并不一定让他们立刻就能会读、会写、会拼,而是先让他们跟拼音混个脸儿熟,然后在阅读过程中海量地读、海量地拼,慢慢就会了。我为一到三年级学生选择的共读书目,大多是全注音的,我班学生识字多,本来在二年级就能读不注音的读物,但为了避免学生瞎猜读音,也为了多给学生练习拼读的机会,我尽量选择注音读物。四年级以后,共读的书大多不注音了,但我给学生编排的学习材料还把易读错的字注上音,尤其是多音字,我会反复注音。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拼音教学贯穿始终,我带出来的学生在发音上,包括多音字读音上的正确率很高。教学识字也是用同样的思路,每篇课文中的字,我不会花很多时间让学生必须当堂学会,因为在不断地学习和阅读中,那些生字会经常复现,学生会和这些生字混熟的,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训练和强化的过程。
       要改变先从观念改起
       记者:如果一般的老师和学校也想推行这样的实验,您有一些怎样的建议?
       韩兴娥:推行海量阅读的前提是要转变观念,把教学生读课本变成教学生读书就行了。旧观念一旦改变了,要做到这些很容易。本着为学生成长去考虑,可以先试着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我这13年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找自己的问题、改正自己的问题、不断摸索的过程。学生不想学、没兴趣,或者学不会的时候,就说明方法不对,那就调整自己。目前,我校有部分语文教师跟我一起进行这项实验,我们会在一起研讨,但我不要求他们来听我的课,因为大量的工作都是课下的功夫。如果非要我总结教学技巧的话,那就是跟学生一起由浅入深地读,大量地读都会有所收获。在读的过程中,慢慢地该学会的就学会了。我上课提问不多,即使提问了,学生会不会回答都没关系,但是书必须读熟。高年级的时候,我才开始要求学生读懂,但这个懂也只是让学生做到文意疏通、理解大意就可以了。因为是同读一本书,这就要求所有孩子都要跟上进度,孩子之间存在差异,不能拿一个标准要求,但是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必须读通畅。我口才平平,文章写得满纸大实话,既无文字的美感,也无思想的高度,是名副其实的笨老师,但笨老师的学生融汇百科、贯通古今,他们的自学能力、民主意识、求知欲望使我体会到强烈的成就感。这是因为我所进行“课内海量阅读”实验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8日09版:教师周刊
韩兴娥:海量阅读如何应对考试
       把书读好一定不会在考试中落后,这是已被我和其他“海量阅读”的践行者证明的真理。但目前“海量阅读”与优异的考试成绩还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海量阅读”的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使他们知道世界上有如此美妙的书的沃野,愿意一生遨游不息。书海遨游的结果,是切实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日有所诵的结果,是最慢的学生也能写出通顺的文章。这些无疑都有助于学生提高考试成绩,但问题在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试卷考查的是学生对语文课本的熟悉程度,而不是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我只需要进行两周就能完成教材教学,按常规进度的平行班两周才教完第一单元,这时如果进行单元测试,“海量阅读”实验班的成绩与平行班不相上下,一两个月之后,单元测试会明显低于平行班,不是我带的学生能力不行,而是课本上要求背诵、默写的内容都已忘记了。如果每学期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前组织学生集中背诵默写课本上的内容,不会影响考试成绩,作文、课外阅读题还能提高班级成绩。如果试题能减少课本上的内容,增加真正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题目,我班学生的成绩会更好。
  微型卷子小测试
  有关“两周教完教材的策略”已提及教师假期备课时要准备“看拼音写汉字”,开学初先要学生把要求背诵的课文背过,“海量阅读”倡导日有所诵。学生背诵的速度很快,我的学生都能用两周或两周多一点的时间背完所有要求背诵的课文。在“两周教完教材”之后每天做一部分“看拼音写汉字”可以促使学生把字写正确。“5分钟微型测试卷”是从学生当天完成的“看拼音写词”或当天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截取的一部分。我将这些内容的“页面设置”从纵向调为横向,分4栏打印出来,将一张纸裁成4小条,这就是前后左右4个学生的卷子。经过这样一分割,一小条的内容不到原来一页纸的四分之一,学生不到5分钟就能做完,教师20分钟就能批完全班的小卷子。错得多的学生要“吃不了自己兜着走”,教师会送他一份空白练习。全对的学生得到表扬奖励之外,可以不做任何作业。
  “海量化”的单项练习
  一般考试题基本分三部分,一部分是课本上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应对的策略是加强平日的书写练习与考试前“临阵磨枪”的背诵默写;第二部分是课外阅读题和作文,这是在我所教的班级不用复习就一定不会比平行班差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常见的句子练习,如改写“把”字句、“被”字句,写比喻句、拟人句,扩句、缩句、修改病句等。这些常规句子练习在3年级上学期考试前一个月就要有计划地归类复习。
  “海量阅读”是提高学生理解力的基石。例如,改“把”字句、“被”字句,一讲学生就明白,写比喻句、拟人句也不难,先讲清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举“海量”的例句让学生分辨,最后写两个比喻、拟人句即可。
  但“扩句、缩句、改病句”的问题很多,因为“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知识小孩子理解不了,得换一个办法讲。
  以缩句为例,我对学生讲,缩句,就是去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我还会举“减肥”的例子,“给句子减肥,减得只剩两根骨头,最多剩3根。”
  这么讲,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需要举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于是我从网上搜来上百个句子,将它们投影到屏幕上,将当堂需要讲解的“主干”句子设成红色,学生齐读红色的字,也就是缩写之后的句子。上百个句子“缩”下来,各种句型都见识过多次之后,学生就学会缩句了。这样的练习不需要很多时间,教师备课也很方便快捷。随后可换成小字号打印出来让学生书面复习,强化巩固。
  如果还有学生缩句练习的正确率不高,可以再找“海量”的句子,分类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认识不同情况的“主、谓、宾”,如人称代词当“主干”,表示地点的词当“主干”……句子成分方面的知识,靠讲解小孩子是理解不了的,最好是从“海量”练习中获得感性认识。
  期盼更多教师从教材中突围
  我遇到过不少进行“海量阅读”的教师,因为所教班级考试成绩不好而失去了“从教材中突围”的勇气。据我所知,澳大利亚的全国通考,涉及语文、数学等学科,但考的不是课本而是能力。只要其所教学生的读写能力达到一定标准就都是好老师。所以他们的老师不用增加学生负担,不用为备考而焦虑,因为只要平日扎扎实实地阅读,保证阅读的量与质,就绝对能达标。
  我从教材中突围之后,在“海量阅读”的教学之路已走过13年。目睹一个班级学生的成长,就像看一片树林的成长,那种快乐简直无与伦比。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3日第10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1 03:27 , Processed in 0.12987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