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秋雨谈世博会:我们文化争议水平太低应避免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07:4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秋雨谈世博会:我们文化争议水平太低应避免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今后几年上海的一件大事,中国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的一件大事。据我所知,筹备工作高效有序,气魄宏大,成功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了。但是,我们还应该抓住从现在到开幕的20个月的时间,再对其中一些大课题作一些深入探讨,争取让成功更加成功。这也是我今天愿意来作这个演讲的原因。

大家知道,我对世博会的关注,是从批评开始的。

2000年,我对当年汉诺威世博会的中国馆提出了严厉批评。后来,我又批评了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中国馆。我在批评汉诺威中国馆的时候,上海还没有申请到世博会的主办权,因此,我的批评不是着眼于世博会,而是出于更加重大的思虑。

当时,我正在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进行着大规模的对比性考察。先是历险四万公里考察几千年前与中华文明同时存世的人类其他古文明遗址,进行充满悲怆的古代比较,走的是北非、中东、南亚一路。这条路,现在已经走不通了。紧接着,我又实地考察了欧洲96座城市,进行充满反思的近代比较。

重重比较,使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我们以前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理解,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极其简陋的。我们总是惰性地沿用一些陈旧的理念、故事、物像,以为已经可以完成表述。其实,这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自古到今的实际发生情况,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正是来自于我们凝固化的文化思维模式。

正这么担忧着,我的考察路程恰巧到了德国的汉诺威,碰到了世博会。而且,我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在世博会开幕之前,传媒对汉诺威市的民众进行问卷调查,题目是:在参展的155个国家、17个国际组织的场馆中,你最想看哪一个国家的?报纸公布的调查的结果,第一是他们自己的国家馆德国馆,第二就是中国馆。

这个调查结果让我既激动又紧张,因为我知道,这反映了很多欧洲人对于了解中华文明的巨大饥渴,我们能够让这种饥渴稍稍得到满足吗?

开幕那天我看到中国馆的实际情况和当地市民的失望眼神,我已多次说过,今天在这里就不重复了。但是,其中有一些情景反映了我们最容易犯的老毛病,我还要再提醒几句。那个中国馆的门上是京剧脸谱的喷涂,外墙是万里长城的喷涂,作为整个展厅的归结是一个针灸人体模型。我看了其他那么多场馆,没有一个像我们这样,完全用一种陈旧图像把自己封闭住的。脸谱是对脸的封闭,城墙是对土地的封闭,模型是对活体的封闭。那么,哪儿去找生动活泼地融入世界的当代中国人呢?找不到。千不该万不该,那个馆还花力气布置了一个中国人登上月球的场景,借用的又是外国人登上月球的照片,只是在登月者胸前改挂了CHINA的标牌。而且,那些脸又是被航天服封闭的。

由此我觉得,现在一些西方人对中国有各种各样的误会,一半是出于他们偏见式的传播,一半则来自于我们自己误导式的传播。

2005年爱知世博会上的中国馆,占据的面积是120个参展国场馆中最大的,与汉诺威的中国馆相比有了一些进步,但是,结果仍然令人伤心。世博会大门口有一块牌子每时每刻告示每个馆门口需要排队等候的时间,我看过几次,后来每次经过中国馆的牌子,都不敢抬头再看。这个馆的毛病,还是历史、历史、历史。整个大厅墙上黑糊糊的全是有关中国历史的浮雕大汇集,连我这么一个长期研究中国历史的人都没有精力和兴趣去一一辨认。放在墙下面地上的,则是各种各样的老式家具和古董。尽管偶尔也有民族音乐表演,但整个说来,是一片堆积而成的暮气沉沉。这与2005年中国迅猛发展的现实,简直有天壤之别,而我们很多人却错误地认为,这就是“文化”。其实,所有的馆都应该站在今天向未来作出回答,而不能用遥远的昨天来安慰今天。

我花这么多时间讲述那两届世博会中国馆的教训,并不是要来反衬正在筹备中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优秀。恰恰相反,我认为那两次的教训不应该仅仅责怪某个制作团队,而是暴露了我们习惯性的文化思维,因此即使攀上了新的平台,也应该警惕。

最担心的是一条:在巨大的财经支持、国际支持、技术支持下的人文疲软和人文失落

对于2010上海世博会,我一点儿也不担心它的总体布局、国际规模、资金来源、经费管理、景观设计、生态环保、交通条件,更不担心它的接待能力、协调水平、服务系统,对于届时上海市民的整体素质、志愿者的表现,更有非常乐观的预期。而且,我坚信这次世博会上的“最佳城市实践区”、“网上世博”等等亮点,将会光彩夺目。

当然也有不少担心。最担心的是一条:在巨大的财经支持、国际支持、技术支持下的人文疲软和人文失落。

与其他方面的成败不同,人文疲软和人文失落没有具体数据验证,甚至也找不到明确的评论话语,只让人隐隐地怅然于心头。然而,这正是我们最需要提防的。

我仔细地研究了上两届世博会中国馆的教训,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造成失落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失落。

由于害怕失落,就上上下下用蛮劲,但是,人文精神怎么可能用蛮劲捕捉得住呢?这就像组织人力拿着铁网去捕捉朝霞和秋色,徒劳无功。

由于害怕失落,我们会一次次地收罗专家学者的所谓“集体智慧”,一层层地演绎主题,开起了一个个有关“中国元素”和国际观念的研讨会,积累了大量的话语资源,以为这就不会失落了。结果,拿出来的东西枯燥乏味,反而大大失落了。

因此,我要向筹办上海世博会的朋友们建议,从现在开始,筹备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应该越来越加紧节奏,唯独在演绎主题、讨论文化、集中智慧等方面要放松心情。我已经感觉到,在这些方面再紧张下去,就要坏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1 15:40 , Processed in 0.10207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