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职业生命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0:1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职业生命
叶辉2010-10-1  
  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野生动物园曾发生过轰动全国的五虎围牛事件。野生动物园为了恢复老虎的野性,培养野外生存能力,将5只圈养的老虎放出去扑食一头牛。结果5只动物园出生的老虎见到牛,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更不知道这头上长角的四脚动物是能吃的,围着牛不知所措。牛也没见过老虎,初生牛犊不怕虎,扬起尾巴怒吼一声,吓得老虎落荒而逃。
    现在的主流媒体——党报记者也有些像动物园的老虎,习惯于喂食,无法自己觅食生存——他们的许多稿子都是指令性的,主题、题目、多少字甚至发第几版都给规定好了,稍加采访,编一下材料就可拼凑成稿子。这样的稿子缺乏原创性,不受读者欢迎,最终导致主流媒体缺乏主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也是主流媒体逐渐被边缘化的一大原因。
    发现新闻是记者的职业乐趣,发现的过程就像享受美食的过程一样美妙无比。而指令性稿件就像美食家面对一桌美食,却被省略了进食的过程,直接将美食通过鼻饲灌进胃里,最精彩最美妙的过程被省略了。过多的指令性稿件使记者失去了发现新闻的乐趣,久而久之,记者就会变得麻木,失去新闻敏感。同时也给记者造成一种发稿很容易、完成任务很容易、当记者很容易的假象。诚然,当个普通的、平庸的、能完成任务的记者确实容易,但要想写出有重大影响的报道,那就一定要自己去发现新闻,因为真正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往往是独家的原创性的报道。而要发现别人没能发现的独家的原创的报道,就必须具备新闻敏感。
    所谓新闻敏感,就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判断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是记者的素养、知识、所积累的新闻实践经验与现实的新闻事实发生碰撞产生的灵感。面对同样一个事件,面对共同关注的一个题材,大家的视觉差异也许很小,感觉差异却可以很大。有没有新闻敏感,写出来的报道可能就有着天壤之别。
    上世纪80年代初云南发生了一场大洪灾,当地组织一批记者到灾区采访。在灾区,记者看到的灾情视觉差异极小,但发出来的稿子竟有着天壤之别:稿子见报后,光明日报驻云南记者王茂修的报道影响最大,他从洪灾造成的危害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人类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造成洪灾的主要原因。当时,我国还很少有人关注生态问题,王茂修慧眼独具,最先从生态的角度报道了这场灾难,引起强烈反响。
    美学上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同样,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新闻,缺少的是发现。也就是说,记者看到,听到了,亲历了,但不等于发现,许多好新闻与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擦肩而过。而新闻敏感强的记者,能从平凡中洞见伟大,能从普通中窥见独特,能从砂子中发现真金。
    有了新闻敏感,生活中到处都是新闻。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一次下乡,住在公社的办公室里,这个晚上一点动静也没有,什么事也没发生。可是范敬宜敏感地从“什么事都没发生”的事实背后发现了重大的新闻,写出了新闻名篇:《两家子公社干部睡上安稳觉  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
    相反,缺乏新闻敏感却使重大新闻漏掉: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泰勒刚当记者时,一次去采访一位名演员的首场演出,他去后得知,演出已被取消。既然不演了,他也就回去睡觉了。第二天,许多报纸都在重要版面报道了一条重大消息:这位著名女演员自杀了。泰勒漏掉了一条重大新闻。
    新闻敏感是记者最重要的职业素质,甚至可以说是记者的职业生命。一位外国记者说:“我能嗅出一里之外的新闻。”而当前有些记者,新闻就在鼻子底下也“嗅”不出来。
    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如何才能使自己更具有新闻敏感?我以为可以从知识、思想和新闻线索三方面去积累。
    知识积累包括政治知识和文化科技等其他知识。一个党报记者的新闻敏感,首先就是政治敏感。所谓“吃透两头”,就是要吃透上头和下头——吃透上头:熟悉各阶段党的方针政策和宣传的中心任务,做到心中有大局;吃透下头:了解社情民意。只有吃透两头,胸中有大局,才能具备政治敏感。
    记者的职业特点是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对党报记者来说,除政治知识外,其他知识也很重要,置身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要不断学习和接受最新的知识,广博的知识积累能使自己敏感起来。
    如光明日报记者张小弟一次在机场遇到一学者推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在登机,他越看越觉得此人像电视上见过的杨振宁。但杨振宁这样的世界顶尖的名人,怎么可能一个人出差而没人陪同呢?登机后,他们竟坐在同一排。但他还是不敢贸然与他打招呼。飞机升空后,他看到此人低头并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想起杨振宁传记里的一个细节:一遇事便会双手合十祈祷。张小弟马上敏感地意识到,好新闻来了。他马上直呼“杨振宁教授”,两人就聊了起来。这次邂逅的结果,张小弟发了一篇得奖的新闻。
    对记者来说,思想的积累尤为重要。记者要关注社会热点、疑点、难点,平时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不断地思考,这些思考好比酿酒,酿的时间越久,思考越深入,越透彻,越能激发新闻敏感。当思考的问题一旦碰到现实的题材,脑子里马上会溅出火花,激发出灵感,就能够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样的效果。比如上世纪90年代,浙江有一句口号很响亮:“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但是许多地方为了追求“最好”,不顾经济状况而盲目建造豪华校舍,一个校门就耗资几百万,甚至在建中学校舍时有领导提出“21世纪就要建21层”。这个现象引起我的关注,与一位教育专家聊天也聊起这个话题,他认为,这些豪华校舍是“镀金拖拉机”,哪能上高速公路?我后来在光明日报发了一篇独家新闻:《学校不能建成“镀金拖拉机”》,后又在中国教育报发了一个整版。
    新闻敏感还需要新闻线索和素材的积累。我是个笨人,靠的是笨办法。为了积累新闻线索和素材,我建立分类的新闻线索信息库,哪些能发消息,哪些能发通讯,哪些是深度报道,哪些可发头版头条,一一分类记录下来。电脑为积累素材提供了便捷条件,发现一条线索,就建立一个文件夹,以后发现与这条线索有关的素材,就全部装到这个文件夹里。掌握线索后,不一定急于去写,平时经常想着,常常脑子里会突然冒出一个开头,或一个结尾,甚至一句精彩的句子,这时千万别偷懒,赶紧记下来,写作时常能用上。
    比如,我比较喜欢写人物,就专门建立了一个人物线索的文件夹。如采访浙江大学数学中心主任刘克峰,就是我在餐桌上听到一句玩笑话引起的:“刘克峰喜欢数学是从追求女同学开始的”。说是刘克峰上中学时,还是个调皮的差生,有个女同学数学成绩非常好,他为了比翼双飞,开始攻读数学,后来成绩上去了,女同学也追到手了……听到此,我脑子一热,好题材!马上把这个细节记下来,并为刘克峰建立了一个文件夹,把他列入我备选的人物新闻信息库。
    刘克峰是破解过许多世界数学难题的青年数学家。后来我在浙大又多次接触到他,发现他非常爱玩,打乒乓球几乎达到专业水平。当这两个细节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时,我马上想到了陈景润:只懂数学,不懂生活,走路思考问题撞在树上还会问谁撞了他,一个典型的书呆子形象。而刘克峰会学会玩,与陈景润相比完全是个另类。这一比较,立意马上出来了:“刘克峰:另类数学家”,但是,到这时我还没有产生写他的冲动,还需要等待机会。
    两年后,机会来了。2006年,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破解了世界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报社让我去采访。在追踪朱熹平不遇的采访中,我从外围采访了与朱熹平熟悉的刘克峰。那天谈完朱熹平,刘克峰就谈起了自己的经历,越谈越起劲,我是越听越激动,我感到,完成刘克峰这个人物典型的时机成熟了。最后是朱熹平还没采访到,刘克峰的采访却意外地完成了,回家的路上便已感到写作的冲动,一些句子一些词语开始不断从脑子里冒出来,我知道已进入写作状态。当天晚上就写了4000多字,第二天完成了8000多字的人物通讯,发了一个整版。
    一个好记者要有一个能“嗅出一里之外的新闻”的好鼻子,只有不断训练自己的新闻鼻,使自己敏感起来,才能去发现新闻,才能充分享受发现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4 10:26 , Processed in 0.0966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