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8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作:卓越教师和平庸教师的分水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3:4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作:卓越教师和平庸教师的分水岭
徐飞撰写,为《教师第一课》中的一章。


写作,是一项伟大的能力。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几乎决定或表明了他的全方面能力或水平。
余秋雨先生说:“一个不被挖掘、不被表述的灵魂是深刻不了、开阔不了的。不被表述的灵魂无法不断地获得重组。不断的表述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组建自己的灵魂。”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的灵魂同样需要通过表述来组建或重组。写作,是走向卓越的奠基石。李镇西老师曾这样真诚地谈起自己的写作:
20多年的教育成长经历告诉我,教师的写作,对于教师成长实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也许许多老师是因为《爱心与教育》而记住了我的名字,我也因这本书而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尊敬,并渐渐被人称作“教育专家”。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比千千万万的一些普通老师高明多少。常常在外面向同行们作汇报时,我总是说:“其实,我和大家是一样的——对学生的爱是一样的,对教育执著是一样,所遇到的困难是一样,所感受到的幸福也是一样,甚至包括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或者说技巧都是一样的!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还写成了书,仅此而已!”
写作,就是思考生活、积淀经验、重塑自我的过程。高万祥先生反复宣扬这样的理念:“写作,是平庸教师与卓越教师的分水岭!一个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商人,只能算是一台赚钱的机器。而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教师呢,只能是一个教书匠,一个从事教育的简单劳动力。”当然,生活中也有一些优秀的老师不常写作,同样成果斐然,但如果他也能拿起笔来,相信他一定能取得更为卓越的成绩。

一、日常记录:像写情书那样真诚地记录生活
商业上有一则经典案例:美国沃尔玛超市的货架上,尿片和啤酒赫然放在一起出售。这两件毫不相干的商品为什么会摆在一起出售?原来,沃尔玛的工作人员在统计产品的销售信息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逢周末,连锁超市里的尿片和啤酒的销量总是很大。他们派出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观察、走访中了解到,周末,美国有孩子的家庭中,太太经常嘱咐丈夫下班后为孩子买尿片,丈夫买好尿片,顺手带回自己爱喝的啤酒。因此,尿片和啤酒的销量一起增长。据此,沃尔玛超市打破常规,将尿片和啤酒摆在一起。结果,尿片和啤酒的销量双双激增。
如果没有销售的记录,就不可能发现“尿片和啤酒”的销售奥秘,也就不会有沃尔玛的销售创举。商家要做好销售,需要记录;教师要搞好教育,同样也需要记录。
这“记录”,不是写正规的文章,而是随意的、随机的记载生活中发生的点滴。记录,讲求及时与真实。因为思想和灵感往往转瞬即逝,如果不能及时被记录下来,很可能会纵入茫然。
(一)教育日记:所有的文字都将成为岁月的馈赠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几十年如十日,每天早晨从5点到8点写教育手记,点滴积累加上长期的坚持不懈,便有了他等身的传世著作。苏霍姆林斯基在《我怎样写教育日记》中写道:“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和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
人称“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能成就非同一般的事业,也和他长期勤奋写作教育日记分不开。而且李镇西最敬仰的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床写《教育日记》的精神和做法,也深深影响了我。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我也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这是李镇西在他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爱心与教育》引言中的一段话。
多年来,李镇西写作出版了大量著作,如《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随笔选》、《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日记》等等,从这些书名就能看出李镇西写作的最大一个特点便是坚持写日记随笔。李镇西能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类图书的畅销书作者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坚持写教育日记也许是他最宝贵和最重要的成功之道。李镇西老师在《心灵写诗》一书的序言中将写作教育日记带来的乐趣作过生动的表白:
曾有网友问我:“天天写这么长的日记,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我真佩服你的毅力!”是的,在旁人看来,我似乎是很有“毅力”的:坚持读我日记的网友们可以作证,每一篇日记我几乎都是当天完成——当然,也不止一次是在午夜才写完,上传到网上已经是次日凌晨。但我不觉得需要什么“毅力”,因为这是我本身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像每天再忙也要洗脸刷牙一样——难道每天坚持洗脸刷牙还需要毅力吗?写这样的日记,并不像有的老师想象的那么“累”,那么“苦”,那么“坚忍不拔”,因为用文字记录自己每天和学生的成长,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你想想,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边回忆着当天发生的事,一边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来,清脆的键盘声宛如生命时钟的秒针在“滴答滴答”地舞蹈,同时我也就深切地感受着生命原来是这样有韵有味有声有色地流过!我记录的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因此写作时我的确是在真切地聆听着“花开的声音”。我和学生那“逝者如斯”的生命之水连同无数朵晶莹的生活浪花,便因为我的日记而永远地凝固了下来。若干年后,我们共同翻开这些文字,便会回到那一个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学生会因此而青春永驻,我会因此而生命不老。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吗?
朱永新先生的“成功保险公司”是2003年在“教育在线”网站创办之初开张的。保险条例上注明,所有参保者只要坚持每日“三醒自身,写千字文一篇”,十年后若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公司将以一赔十。朱永新的良苦用心,其实是想倡导教师坚持每日写教育日记。对普通教师来说,最初的写作就是自己记录自己的教育足迹、思想历程,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而不一定非要为发表才写作。写纪录的过程,是自己重新经历、体验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省悟的过程。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可以通过文字,将稍纵即逝的生活转化成永恒的物质存在。而所有的记录文字,最后都将成为岁月馈赠给你的珍贵财富!
(二)个案记录: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
日常记录中有一块重要内容,就是个案记录。我这里所说的个案记录,包括个别案例的特别记录和针对个体学生的追踪记录。苏州市区的一些中小学校,在这方面有比较好的实践,学校要求班主任在每期的品德评语中,选四五个学生写千字评语,每学期至少写一份学生个案报告。
个案记录,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在不可能给所有学生写个案的情况下,学会选择尤显重要。个案记录,一般涉及到心理和个性、家庭和父母、学校和社区、人际交往和社会影响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关注并记录这些内容,个案记录才会有从个别到一般、从特别到普遍、从现象到本质的科研意义。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如果你能长期追踪记录某位学生的成长,将会有意外的惊喜。与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2年,在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工作的吴樱花老师受到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感召,坚持写教育日记,并发在“教育在线”网站上。一段时间下来,发现经常提出“宋小迪”这个名字。不少网友建议专门将这个孩子的故事记录出来,于是,吴老师便开始了长达三年的个案记录。
宋小迪,被同学们称为“天地间第一恶人”。为了惩罚隔壁班的同学,他能把牙刷沾上粪便洗干净后再让人家刷牙,能把自己喜欢的女生的名字用刀片刻在自己的胳膊上,能为了打篮球强烈要求退学进NBA……三年时间,他几乎每天都要给吴老师制造麻烦。而吴老师坚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东西,老师应努力从他们经历的种种事情中提取出教育的积极意义。于是细心观察之后吴老师发现,宋小迪也有集体主义观念,班级提水拖地的任务他常常独自承担;他也有热心善良的一面,他为学习遇到困难的同学细心讲解,为养活一只流浪狗他情愿自己不喝牛奶;他思维积极主动,上课总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手;他的作文立意新颖,语言生动,无论是写给女生的情书,还是抒发自己对韩寒的认同,他的文字都能显示着深刻的思想,流淌着真实的情感……
吴老师坚持将这一切都记录下来。三年时间,吴老师为他一个人写了15万字的成长日记,每年一本装订成册送给他。
2005年中考结束,宋小迪主动要求留在教室,一个人默默地把教室打扫得窗明几净,桌凳摆放得整整齐齐,最后把卖废纸的80元钱压在吴老师的办公桌上,留言捐给班级资助的一名云南小学生。中考成绩揭晓了,宋小迪竟然奇迹般地以660分名列昆山市第一名。在他拿分数单的那一天,在全班同学面前,他双手接过分数条,恭恭敬敬地向吴樱花老师鞠了一躬,久久不愿起身……
三年,为一个学生写了15万字的记录!而这个当初的“天地间第一恶人”竟成了市中考状元!吴樱花老师,理所当然地成为媒体的焦点。从国务院新闻办、央视新闻调查到省、市地方电视台以及《中国日报》《新民周刊》《江南时报》及网络等众多媒体都对吴老师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看似偶然的成功,实则蕴含了必然的规律。吴老师用15万字的记录,进行了一场爱心长跑,既唤回了一颗迷失的心灵,也完成了一次自我修炼与提升。可以想见,在一次次的记录中,她嘴角上扬,爱意涌动,思路逐渐清晰,眼神慢慢清澈,信心逐渐强大……15万字,字字句句,全是爱和期望啊!
(三)教学实录:从自己的课堂里获得最快的进步
一位特级教师曾说,年轻教师要想快速提高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带支录音笔进课堂,下课后再放给自己听。他提醒我们,向名家学习固然能提高自身,但我们更应通过回顾自己的课堂,反思不足,完善自身。老师们应该都能体会到公开课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但是,上公开课的机会毕竟很少。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每一堂“家常课”上成给自己听的“公开课”,精心备课,投入上课,课后再根据录音整理实录。
当然,我们不可能把每堂课都整理成教学实录,但是,每位老师都应该都应有着一种自觉追求:每学期至少整理两篇课堂实录。一堂好课,既能通过视频的形式保存,也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留存,而后者更应该成为一种常态。教学实录,是教学作品的一种。许多名师,正是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作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通向卓越教师的路途上,教学实录的整理不可或缺。
我在平常教学中整理了若干实录,其中有一些已在核心期刊发表,如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2期上的《静听花开》,见下(已作删减)——
静听花开
早上第一课,走进教室打开多媒体平台,学生习惯地拿出了测验本。
我轻轻一笑,随即放起孙俪的《爱如空气》,当轻柔的歌声响起,学生一阵吹呼,随即静静地欣赏。精心设计的PPT里缓缓地播放着荼蘼的图片。那洁白娇嫩的花瓣、那曼柔清纯的歌声,教室里似乎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一曲缓缓终了,我问,可有人能说出花名?
众生默然。我缓缓出示《爱如空气》的第一句歌词“幸福就像花期开到荼蘼”,学生大悟。我问:“‘开到荼蘼’什么意思?”学生又沉默了。在《爱如空气》的背景音乐中,我讲述了荼蘼的有关知识:
……
荼蘼花解读得差不多了,我便出示了百合花的图片,这次有不少学生很快认出。接着我用PPT出示了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文章略)。
估计同学们读完了全文,我问:“作者如何能写出这样的美文?”
有同学说:“构思巧妙。”
“如何才会有这样巧妙的构思呢?”
“看到花产生了想象和联想。”
“为什么他看到花能有这样的想象和联想呢?”
同学们一时语塞。
“同学们读文章,很容易注意的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其实,比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感悟。作者能写出《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这样的美文,是因为作者走进了百合的心中,听懂了百合心中的花语。当你能走进一草一木的心中,必然能写出感人的文字来。”
文章最后一句——“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牢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共鸣,我让同学们谈了自己的理解,然后告诉同学们林清玄是一个特别会解花的人,是一个善于读懂花心的人,写下了很多表现花的文章。我用PPT出示以下资料:
……
同学们诵读了这些优美的文字后,我说:“相信林清玄和花的对话、对花的解读、写花的文字,会对大家有所启发。相信同学们平时对某种花也会有自己的解读。现在请大家进行交流。”
……
课堂上静静的,同学们默默地听,轻轻地说,浅浅地笑。
我仿佛听到一朵朵美丽的花在课堂上绽放。
整理这篇实录,完全是“一时兴起”。记得那天一下课,我非常兴奋,对刚上的课比较满意。于是,赶紧趁热打铁,将课堂转化成文字。当然,也做了适当的加工和完善。
在我看来,整理教学实录有三大好处:一、可以借此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推敲教学环节,锤炼课堂语言,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加速自己的教学风格;二、积累教学作品,将逝去的精彩课堂通过文字形式保存下来;三、教学实录折射出教学理念,留下成长轨迹,可以成为教学研究的一手资料。
倾听自己的课堂,把它整理成实录,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快途径。
俄国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中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善良的退伍兵夏米,相貌丑陋,以清理作坊垃圾为生。一天,他遇见了早年照料过的一位姑娘苏珊娜。苏珊娜因为失恋,正准备从桥上跳下去。夏米伸出援手,将苏珊娜接到自己的家里。苏珊娜修复了情感裂痕后被她的男友接走,而夏米却被一种温柔的情感折磨着,他自卑、怯懦、羞愧……他暗暗祈愿姑娘能遇到真爱,并冒出一念头——送一朵传说中能带来幸福的“金蔷薇”给她。从此,每天夜里,夏米都背着一个巨大的垃圾袋回家,里面装着从首饰作坊里扫来的尘土,他不停地扬着尘土,一直要见到隐约的金粉……金粉日积月累,终于铸成了一块金锭,夏米请一位老工匠将它打成了一朵金蔷薇。当然,故事的结局有点忧伤。当蔷薇花终于打成的时候,夏米才得知苏珊娜已在一年前去了异国,且没有留下任何地址。夏米在忧伤和孤独中去世。
这个带有隐喻性的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一直认为我们老师坚持写日常记录,正如同善良的老兵一样在不断地积聚珍贵的尘土,终有一天,一朵金蔷薇会从尘土中诞生!

二、教育随笔: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什么是随笔?我们来看一本词典的释义:“是散文的一种,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进行综合议论。”我认为,随笔不必有却“可以有”华丽的辞藻,不必有却“可以有”看似随意实则严密的结构。随笔之“随”,正在于它的随意、随性,本不该有过多的拘束与限制。
特级教师冯卫东给“教育随笔”下了一个定义:“用散文的形式表达作者对教育之经历、理解、情怀、胸襟、抱负等的一种文体。”他并且指出写“教育随笔”之于教师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写教育随笔,是在炼眼——锤炼自身发现问题的能力,炼笔——锤炼自身表达思想的能力,也是在炼意——锤炼与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情操、教育抱负。很难想象,一个经常写作教育随笔的人,却对教育本身绝无理想、了无感情和毫无识见。也可以肯定,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写或不写教育随笔,个人的“教育境界”一定会有较大的差异。
(一)事理随笔: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骏马
事理随笔,是冯卫东老师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由某一个(些)教育事实生发开去,进行适度理性抽象、概括、提炼和升华,具有较强论理色彩或有一定理论价值的随笔。事理随笔与日常记录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在日常记录中,事件、事实是主体内容;而在事理随笔中,事件、事实只是诱因,是论理的基础。
有个雕刻家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他用手中的刻刀一刀一刀地雕刻着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他。渐渐地,石头中显示出了马的形状:高昂的马头、矫健的四蹄、飞扬的尾巴……最后,一匹骏马呼之欲出。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这石头里藏着一匹马?”雕刻家哈哈大笑,他认真地对小男孩说:“石头里什么也没有,但我心里有马,就把它雕刻了出来。”
打个比方,日常记录好比是画家照样画出这块石头,而事理随笔却是要将这块石头雕刻成一匹马。当然,前提是得从这块石头里看到藏着的马。
我以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2期上的一篇事理随笔为例来谈谈这种文体的写作。
那次收交作文后,一女生匆匆跟出,拿随笔本递给我,说:“老师,您布置的题目我实在写不出,就写了这篇随笔,不知算不算?”我顺手接来,回到办公室,翻开随笔本,不禁暗自叫好,随即把这篇随笔输入电脑,题为《爱上一条街》:“喜欢,从来就没有理由,就好像,我喜欢上一条街,毫无理由地。……随意地走在街上,脚步踏着风的节拍,淡淡地看着那一片、一片的树叶颓废地滑落,又颓废地飘卷。叶子婆娑,像极了旧日歌手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嗓音,质感粗糙,却让人只想闭上眼睛,享受,甚至颓废下去……”
在敲打键盘的时候,我时有欣喜,这是位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但这篇随笔却以其朴素、自然地叙述,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找她来交流,她告诉我,前天走在十全街上,看到又一片淡黄的梧桐叶滑落,有一种感觉从心底幽幽划过,她觉得要把这种感觉写下来,回家后一直写到十一点,她说不写不完就睡不着。
我从这一件事想到一类现象:一边是自由创作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边是应试作文的面容枯槁、荒芜衰落。多少诗意被我们放逐,多少感动被我们流放,多少真实被我们冷淡。进一步思考,我发现是由写作主体的缺失导致作文的失真。个体应有的独特体验让位于大众化的情感,本应是私人的写作却变为公众的言说。而从高考命题者,到一线的高三语文老师,再到高考阅卷者,都参与了这场悲剧的制作。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担负起自己的职责?我认为,应该回到作文原点,培元固本,尊重写作者的主体地位,加大自由作文的比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自省精神、想象能力、深思习惯……我越想越兴奋,于是,连夜赶出一篇事理随笔《真我迷失:高考作文的难言之痛》。
现在看来,文笔和思考还略显稚嫩,但当时内心汹涌的情感还能于字里行间隐约感受一二。事理随笔,非但不排斥“情”字,反而更期待情感的参与。当然,写作时要注意“纾气”,即努力地用舒缓的语气或行文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理直何须气壮,更不必剑走偏锋,说一些过头话、一头话。
事理随笔要缘事析理,事要靠发现和精选,理需分析与提纯。因此,老师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加强记录意识和研究意识。一般而言,一件事可以生发出很多理来,而这需要我们做好多中选优的萃取提炼的工作。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及时写出来。孙绍振先生说,能写出来才是最高水平。写作,不仅是为了成果的呈现,写作本身就是提升自我的过程,能使思维更加精确,使眼力更加敏锐,使灵感更加丰富。
“螺蛳壳里做道场”,好的事理随笔,应该即小见大、由表入里,而这需要下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视野决定思维,宽度影响高度,要能使思维之钻探到“地核”深处,老师本身需要拥有丰厚的学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从一粒沙里看到天堂,从一块石头里发现骏马。
(二)教学札记: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札记,是指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教学札记,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现象中的值得研究的、焦点的、或需要总结的、以及困惑的不能及时解决的等问题的一种反思记录或有关教育学理论的学习摘记。
教学札记内容广泛,可以写教学中的疏漏或遗憾,可以写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可以写对教材的重新发现,可以写参加研讨会的心得体会,可以写阅读教育教学类文章的思考体悟……内容多样,形式自由,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是一篇文章。
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教学《珍珠鸟》一文前,想到电影《金刚》中的大猩猩金刚,比人类强大却遭遇了人类酿造的悲剧,而课文《珍珠鸟》中的珍珠鸟,比人类弱小,却因成了人的笼中鸟的故事引发了“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是不是悲剧?这是关系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甚至人与整个世界的多元复杂的问题。地球不只属于我们人类,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甚至达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至高境界?……窦桂梅老师情不自已,把所想的付诸文字,而据自己所说,“写到这里,教学《珍珠鸟》的想法更强烈了”。
虽然这样的文字可能永远不能发表,但写下这些,不仅对自己把握文本的精神高度进行了触摸和挑战,使精神储备更加强大,而且讲课会更加游刃有余。不仅如此,窦老师还写了对《珍珠鸟》的文本解读,对为什么这么教学进行了思考:
……围绕主题“信赖”我打算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体会作者如何“不动声色”、小珍珠鸟如何“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来感受一个共同的美好境界:信赖。第二课时,我从文中大鸟们的表现进行“解构”。从大鸟的“生气地叫”与“再三呼唤”入手,理解原本自由的它们,因为不能忘怀的恐惧(它们知道人类的残忍,身在笼中剥夺了它们对再度拥有自由的期待),告诉小鸟,自己的今天就是小鸟的明天……(选自《深入决定深度》)
在写作中,她的一些模糊的想法逐渐变得清晰,明确的思路变得深刻,甚至能够获得新的发现。而在教完《珍珠鸟》后,窦老师还做了如下反思:
人该不该放鸟?鸟会不会飞走?这是我教学后的困惑,也是学生思考的困惑。在知识和真理发生冲突的时候,教育该如何选择?课堂结束时,我把这“结”抛给了学生……有教师说这个命题抛给学生真是太妙了,有老师听课后认为,前面所有的深入是画龙,最后的思考是点睛,突破了单纯的技术思考,已将其提升到哲学命题的高度,于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问题就不是放不放这么轻松和简单。“放还是不放?”这也许就像讨论“娜拉出走后会怎样”一样,令我们继续产生更“头疼”的思考。(选自《将“信赖”进行到底》)
当我们在赞叹窦老师深透的文本解读、高超的教学艺术时,有没有掂过窦老师在课前、课后所记下的若干文字的重量?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写教学札记,最重要的意义是逼着自己成为日常教学的旁观者、思考者。当你写下一篇篇教学札记时,你就实现了教学的自主与自省,你就能日常琐碎的教学中抽身而出,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从而超越平庸教学的重复与枯燥。
有位老教研员曾说,有些老师教了几十年书,其实只教了几年;而有些老师虽然才教了几年,但已教了几十年。我想其中的区别在于老师是否养成对日常教学思考的习惯。周国平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我想借用一下,未经省察的教学生活没有价值。写教学札记,可以帮助我们过上有意义的幸福人生。
(三)书信小简:直抵心灵深处的力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早就取代了传统的书信。写信,这种古老的方式,已逐渐为人们所遗忘。但不可否认的是,书信仍然有着电子产品不可替代的功能。写信,不失为最为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
写信,可以自由、便捷地表达自我,抒发情感,提出建议。古今中外留下了多少经典的书信啊!诸葛亮的《诫子书》语重心长,曾国藩、梁启超的家书蕴含智慧,《傅雷家书》学养深厚,而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女的信更是温暖亲切。我最近在读郑杰的《边走边叹》,这本书收录了这位“另类”校长写给女儿的52封信,内容丰富,观点鲜锐,情感深沉,值得我们老师一读。我们老师不仅可以给自己的亲友写信,还可以给学生写信。
我很喜欢写给全班学生的公开信,开学时写,运动后写,元旦时写,放假前写……我跟他们分享我的人生感悟:
“何谓成功?何谓幸福?在我看来,腰缠万贯不是成功,功名显赫不是成功,成功是一个人的自我实现,能成为什么你就成为什么,用李开复的话来说——“做最好的自己”。而幸福即是由这种成功所带来的体验,幸福的人对平凡的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有可以交心的三两知己,有深深爱着的亲人。他有着坚强的内心和独立自主的性格,他悠闲而高贵,他同情那些为蝇头小利挤得头破血流的人但不会鄙视他们,他能看到生活中的阴暗面但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因而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他能包容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他看上去很钝感实则很智慧……幸福,就是欣赏别人,悦纳自己!”
在信中,我欣赏着他们的进步,也提出了我的愿望:
“我此刻正面带微笑,充满幸福地给你们写信。想起你们,我常常充满幸福。我有时会看军训时你们的照片,虽然才半年,你们的变化可真大啊,褪去了刚进校时的羞涩,眼神变得深邃或坚定。我想起第一次班级活动时同学们的多才多艺,向洪磊的磨方、504的鬼故事……我想起运动会时我们狂揽120多分勇夺年级第一的豪情,迎面接力跑的扣人心弦……我更想起为了今晚的节目,你们的付出,沈奇斌赶剧本至凌晨两点,孟玥挤出了她的课余时间一心扑在PPT的制作上,还有李斓端秀的字、朱一帆热望的泪、几位主角穿着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苦练……
刚才去看你们精彩的《海伦之衣》,我在下面真为你们自豪,我特别激动,我好想说:高一(1)班,你们真的真的很棒!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海伦之衣》。
当然我也知道我们高一(1)班并不是十全十美,但我更希望你们和我一样喜欢叶芝的一首诗:“多少人曾爱慕你青春妩媚的身影,爱你的美貌出自假意或者情真,而唯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日渐苍老的容颜。”一种蚀骨的爱恋,是爱她一切,甚至包容她的缺点,因为爱,有时是疯狂的啊!我多想你们能有这样的爱,爱我们的高一(1)!像我一样!”
不仅给学生写公开信,我还给家长写公开信,分析其子女现阶段特点,给他们提供建议:
“高中阶段孩子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做家长的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管理观念,由扶到放逐渐放手。龙应台在《目送》中有一段话值得品味:‘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管得过细,势必会造成两代之间的隔膜甚至对立。……”
不仅写公开信,有时我还会根据学生个体特点跟他们个别通信。记得以前班上有位孤僻、封闭的女生夏某,她基本不与同学交往,在班上形单影只,有着轻度强迫症。我发现她很喜欢漫画,便送她几米的一本漫画《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并在书中夹了一封我写给她的信,谈我眼中的她,把她所有的优点几乎全部道出。第二天,她回信了,很长,将她的有关经历告诉给我。心扉,终于开启。我很高兴,又接连给她写了好几封信,她都一一回复。我发现,她的微笑逐渐多了……
我不仅给学生写信,而且要求家长也能给子女写信。记得一位中年得子的家长很苦恼地诉说与孩子的隔阂,责怪他孩子的顶撞与叛逆。我静静听,最后给他一个建议,要他回去后不要再对孩子空洞地说教,而是给孩子写封信,真诚地谈谈一个父亲的苦恼与期望。他照办了。过些天,他兴奋地打电话给我,说孩子这些天明显变了,还能主动将心里话跟他说。
书信的魔力在于,用灵魂写下的文字有着直抵心灵深处的力量。
三、教学论文:借助思考研究抗拒平庸
论文写作是许多老师视为畏途、备感头疼的事。我们先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英国青年科莱特,考入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青年,叫比尔·盖茨。一天,盖茨找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科莱特摸了摸比尔的额头,说:“你没发烧吧,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那怎么可能?”
十年后,科莱特成为Bit领域的博士,比尔·盖茨则进入了《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又过了几年,科莱特成为博士后,比尔·盖茨成为美国第二富豪。几年又过去了,科莱特认为自己能够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比尔·盖茨已经绕过Bit软件,开发出Eip财务软件,速度比Bit快1500倍,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比尔·盖茨成了全球首富。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对一件事,如果等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行动,那么他也许得永远等下去。不少老师对于论文写作或许正抱着我现在还不具备写好论文的条件,等条件成熟了再写吧。其实,如果你不动手去写,你永远不可能等条件成熟的那一天。
(一)问题意识:有困扰才会有发现
写论文最重要的是,选好合适的论题。不少教师写论文的苦恼正在于,找不到合适的论题来写。爱因斯坦曾说:“发现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具有实质意义,因为解决问题不过是数学或实验的技巧罢了。”发现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颖的角度思考旧的问题,对于人类进步的意义是巨大的。教师写不出论文,归根结底,还是发现不了问题。因此,我提倡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增强问题意识,每个阶段都要找些问题来困扰自己,有困扰才会发现。
1.在阅读中思考
读书,往往会激发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教师的阅读视野应当开阔一些,不要仅限于阅读本学科、本专业方面的文章。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尽管讨论的问题不同,但在思维方法上却很多相通之处。我们要学会“移用”,将另一门学科、另一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移植过来。
比如,我下面一篇论文就是在阅读梁启超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一文后受到启示写成的。我在研读梁启超的“趣味教育”时发现,梁启超提倡的“趣味教育”,不仅将趣味当手段,还将趣味当目的。他认为趣味既是“生活的原动力”,也是一种审美能力,认为教育应培养学生的高等趣味。于是,我以此来观照当前的作文教学,发现趣味之于作文教学的疗救意义至少有三:
1.作为自由创造欲的趣味对于写作具有动力意义;
2.作为美感本质的趣味对于确定作文教学内容的指导意义;
3.作为立人乐生的趣味对于作文教学的前瞻性意义。
在此思考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趣味”作文的疗救策略:
1.抽走“小木块”:激发学生的写作趣味
2.“无所为而为”:养护审美趣味的自生长
3.相击乃生灵光:作文教学趣味化的自觉追求
2.在实践中反思
每位老师都应该有自己在教学上甚为得意的成功招数和难以忘却的失败体验,但或许因为惰于思考、疏于整理,就未能将其提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智慧。成功之道与失败之诫,应成为我们思考的常态问题。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宝藏,这些实践是理论研究者们所缺乏的。我们要有善于反思成败,总结得失,提炼教育智慧。
我的作文教学颇有优势,在指导学生竞赛获奖、发表习作或应付考试方面,均取得不俗的成绩。于是我总结出其中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班报的编办。具体做法如下:
每次周末,我的学生只有一份固定作业:一篇随笔。周一上交后,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从每班各挑出8—10篇有发表潜力的随笔,将随笔本发还给他们,并写上修改建议。这些同学在周三放学前将修改后的习作交给我,最终再由我确定发表的篇目,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输入电脑,下周一交电子稿。我负责将电子稿里的文档汇集在一个文档里,排版,在学生校对后送印。每周三,《联合周报》与两个班学生见面。我再根据每期文章特点,相机点评。
《联合周报》的制作可以简单归结为六个步骤:“一挑,二改,三定,四录,五印,六评”。这样会不会增加教师的负担?我的体会是:不会。教师从之前的逐篇批阅,到现在的浏览全部、详批数篇,时间并未多花。而且,排版时的粘贴、分栏,也不太费时。
我发现这一做法契合了一些理念:
第一,  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本性,让每一个内在生命健康生长。
第二,  关注学生的言语生命动力系统,帮助学生自我实现。
第三,  互励共生,激荡起每个生命的言说欲望。
于是,将自己的成功经验结合思考写成论文《指向原点的作文教学》,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6期。
3.在教材中漫溯
论文写作还有一块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那就是教材。对教材文本的细读,对教材处理的构想,甚至是对教材的质疑批判,都可以写成很有价值的论文。我们提倡对教材进行微观形态的研析。孙绍振先生说,不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经济科学,乃至于管理科学,微观分析都绝不是“小儿科”,而是“大学问”。他以美国的一些名牌院校为例,如哈佛大学、西北大学,说这些学校就是以个案分析为主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都可以省略。孙绍振先生的《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月迷津渡: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等著作,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
我们发现,优秀教师往往对教材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积累了很多篇教材分析方面的文章。郭初阳、蔡朝阳、吕栋三人合著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就是一线语文教师对教材分析的优秀代表。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写成论著,但应增强分析教材的意识,在充分思考和积累的基础上,写成见解独到的论文。
(二)资料搜集:观点重组和深化的过程
1.资料搜集的意义
对于论文写作而言,资料的搜集是不可缺少的。资料搜集的过程,其实也是观点重组与深化的过程。论文写作的程序可以简要提炼如下:“观点1的形成——搜集资料——观点2的形成——梳理成文”。这里的关键是从“观点1”到“观点2”的过程。观点1是一个“雏形”,观点2是一个“成形”,而资料搜集就在这两者之间,起着一个把“观点1”变成“观点2”的作用。
搜集资料并不是一个一次性完成的工作,实际上它贯穿整个研究过程。李海林先生曾指出搜集资料的大致程序:
——确定一个研究论题(即观点雏形);
——然后围绕这个观点雏形搜集一些基本的资料;
——然后是对这些基本资料的研读,在这种研读中,提炼和产生出成形的观点、具体的观点;
——这个成形的观点、具体的观点还需要进一步充实,使之完全成立,于是再反过去搜集更重要的、前沿的资料;
——在完成对这些新搜集到的资料的研读之后,才开始写作过程;
——在写作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小的环节上,还有需要落实的、需要补充的地方,还需要再找一些资料加以补充、落实。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料工作贯穿始终,我们会随时停止我们的研究,回过头来搜集资料。
2.资料的类型
搜集资料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专题搜集,就是准备写某一个问题的文章了,再来围绕这个专题来找资料。一是平时的资料搜集,就是并不是为了一个什么具体的研究论题来搜集资料,而是平时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什么新鲜的、有启发意义的材料,随手搜集下来保存。这两者都重要,但第二类常常会为某些老师所忽视,他们常常是等到写一篇具体的文章,才会想到找点资料。其实,平日里做个“有心人”,逐日积累,积少成多,需要用的时候,信手拈来。
可以搜集典型的资料。典型的资料,包括经典著作、经典案例和在历史上有过影响的言论。典型资料,能有效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可以搜集最新的资料。因为最新的资料里,很可能包含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观点和思想,但由于时间或其他原因,这些价值尚未被完全开发出来。挖掘时新资料的价值,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可以搜集上位的资料。我们在研究论题时,不要忘记研究这个论题的关键词的上位概念。上位的资料,往往能帮助我们拓展思路。
还可以搜集反面的资料。这一类资料常常容易被老师们忽视,而其实它能为我们的提供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3.资料搜集的常用方式
摘记卡片,是一种常用方式。也许会有老师反对,认为摘记卡片已经落伍了。但摘记卡片并未过时,有着其他方式所没有的效果。它不仅经济、方便,可以随时摘记,而且便于组合使用,将同一主题的卡片集中在一起,按逻辑顺分好,往往就是一篇文章的框架。
文献复印。平日里读书,看到重要的文章,立刻复印下来,逐日积累,然后分类存放。它的特点是完整、快捷。
维普资讯。网络查询资料,是当前最普遍、最便捷的一种方式,但要注意网络上的资料不可尽信。对我们教师而言,最权威、最典型的当属维普资讯网(网址:http://oldweb.cqvip.com/)。比如你要写关于《葡萄月令》的论文,可以上维普网搜索一下已有的研究成果,结果发现在重要期刊上已发表如下文章:
《葡萄月令》教学实录,赵艳秋,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9期。
《葡萄月令》教学实录,黄厚江,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8期。
从《葡萄月令》看汪曾祺的语体风格,顾乐远,发表于《语文月刊》2011年第6期。
备课本上的《葡萄月令》教学故事,曹勇军,《语文学习》2011年第5期。
汪曾祺的语调——细读《葡萄月令》,汪政,发表于《新语文学习》2011年第3期。
浅谈《葡萄月令》语言的“孩子气”,刘希乐,发表于《新语文学习》2011年第3期。
先给“品尝葡萄”找个支点——汪曾祺《葡萄月令》教学难点突破,王守明,发表于《语文学习》2011年第1期。
在你写作论文之前,先浏览这些在重要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而后再另辟蹊径,构思行文。
(三)梳理成文:形式的要素不容小觑
1.题目:最摄人心魄的眼睛
我们常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眼睛是最打动人的地方,同样,文章的题目也是最吸引读者眼球的地方。要使文章获得读者的青睐与喜欢,题目是一个需要格外用心的地方。
题目应当讲求新意。拿一本杂志,我们往往是先浏览一下目录,标题有新意的,我们往往会翻开阅读。怎样使题目富有新意呢?我们来看下面三个题目:
(1)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语文教学课堂上
(2)结合学科特点,培养道德情操
(3)重视诵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这三个题目简直可以作标语悬挂起来。这种标语式的题目是写论文的大忌,因为都是套话、空话、大话,甚至假话。这样的题目不会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在不改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将这些题目改一改:
(1)“在场”的课堂教学与“不在场”的素质教育
(2)语言伦理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3)诵读教学应该成为一道“功夫茶”
改后的三个题目就有了新意。题目(1)、(2)用了“陌生化”策略,借用了“在场”、“语言伦理学”等术语。题目(3)采用了形象化的表述,同样能起到吸引读者阅读的效果。
题目应该切口小巧。鲁迅说,角度要小,开掘要深。这一点在文章的题目上就应该体现出来。比如“论语文阅读教学与生命教育的融合”这个题目就显得大而无当,什么叫生命教育,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又何其复杂,还有,这两者的结合又涉及到多少方面……如果将题目改成“生命意识:语文教材的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切口变小,也就容易把握了。
2.结构:追求周密谨严之美
在结构的编排中,一般情况下有两种:一种是并列式结构,一种是层进式结构。比较而言,并列式结构更易体现文章的清晰层次,层进式结构更能体现思维的谨严之美。
并列式结构是比较常见的,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三点认识,文章的结构就体现这三点认识。如汪雪梅老师的《文学教学的一个误区:以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6期)是主张文学教育不能用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的,该文就是解释这个主张的理由,理由有三点,于是文章就由三部分组成:
1.直觉思维的整体性要求文学教学不能理性肢解
2.直觉思维的潜意识性要求文学教学不能是完全的理性显现
3.直觉思维的非逻辑性要求文学教学不能理性武断
层进式结构更利于展现思维的推进过程。如焦名海老师的《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中学语文语学》2003年第7期)是一种层进式结构模式,文章分三部分:
1. 从“传统课堂”到“生命课堂”:课堂重构的趋势
2. “生命课堂”的特点
3. 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途径
第一点其实就是说语文课堂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忽视“生命”;第二点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生命课堂的价值、意义以及表现”;第三点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其实运用的就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语言: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语言没有自信,总担心写出来的东西过于通俗会显得幼稚、水平低,于是总要参考一些“专家”的理论性较强的文章,尽量去模仿借鉴,引用上一些精深的段落或新鲜的术语。这类文章因为语言风格不一,衔接生硬,“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走起路来自然是极不自在。
清末诗人黄遵宪说:“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意思是,我所写的是我所要说的,那些过时的陈规旧矩又哪能限制住我呢?后来,“我手写我口”被人们改为“我手写我心”,意思是为文要真诚,发乎内心。写论文也是这样,以手写心,才能有生命力。
一线教师的论文一般不会讲多么高深的理论,往往说的是自己在教学行走的过程中的实践与感悟,所阐述的理论往往是“实践性理论”,不宜忽视乃至抛弃应有的实践性品质和朴素清淡的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应该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论文写作的基本追求。当然,这并不是说要讳言理论——恰恰相反,感性与理性兼具的文章是很受欢迎的,而是说,每位老师应该尽快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四、文学作品:生活中不能缺少诗意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罗茨基说:“既然我们无以寄托对美好世界的希望,既然其他道路全都行不通,那么让我们相信,文学是社会的唯一道德保险。”文学,将注定成为人类最后的避难所!
教师在写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到文学的园地里舒展一下筋骨。文学与教育理应携手共进,李镇西老师对此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
文学如教育一样,着眼于人的灵魂,追求心灵的感动与激荡;教育如文学一样,充满激情、浪漫、意趣。
文学如教育一样,力求把人引向真善美,引向伟大、深刻与崇高;教育如文学一样,震撼人心,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余韵悠长。
如玉一般的赤子之心,如水一般的纯净灵魂,如山一般的英雄梦想,如海一般的浩渺胸襟……文学都具备。
诗歌一般的激情燃烧,戏剧一般的跌宕起伏,小说一般的惊心动魄,散文一般的从容优雅……教育均拥有。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似乎可以说,一个优秀的作家,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反之亦然。
我还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作家与教师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生命的理解,并影响着生命的质量——
作家以自己的作品影响无数的读者,让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通过文字进入读者的精神世界;教师将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作品,在每个孩子身上倾注热情,挥洒生命,帮助他们把人生变成一首隽永的诗或一篇厚重的小说。
纯真,激情,妙趣,敏锐,深刻,浪漫,智慧,责任……这是教育的要义,也是文学的要素。
(一)诗歌散文:让心灵变得更精致
英国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赫兹里特在《时代精神》一书中说:“诗是构成生活的一种东西。”“生活中一切值得记忆的东西,都是生活中的诗。”“诗是我们生活中的精细部分,它扩展、净化、提炼我们的心灵,它提高整个人生。”我始终认为,每一个健全完整的生命,都应该与诗结缘,正如余光中说,“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
张丽钧老师也是一位左手文学、右手教学的名师。作为《读者》签约作家,出版《畏惧美丽》《依偎那座雪峰》《看见阳光就微笑》《孩子施舍的天堂》《花海铭香》等多部散文集。《畏惧美丽》《捐赠天堂》,《还有人活着么》等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多篇文章被选作中考阅读文本。评论家白烨评论她的文章特点是:“善于捕捉人们习焉不察的平凡事件,锦心独得,秀笔独运,连缀成立意超拔、启人心智的妙文,使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得到灵魂的洗涤与精神的升华。”张丽钧的很多文章其实就是学校生活的记录与感悟,比如《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
文章写了一个学生程海的故事。程海并不是张老师班上的学生,是一位成绩十分优异的“特困生”,张老师一直在留意他。当张老师知道长得又瘦又小的程海每顿只吃二两饭、半份素菜的时候,心疼不已。于是,张老师特意到初三的售饭区等候程海,看到程海的饭卡里只剩下60元。张老师和他边聊边走,趁无人注意时把自己的饭卡递给程海,称自己要减肥,想跟程海交换一下饭卡,并要求到中考那天双方都把饭卡里的钱用完。张老师的饭卡里存有200元钱,足够他这20天用了。中考结束后,程海将饭卡还给张老师,并真诚地道谢。而让张老师意想不到的是,程海只用了张老师卡里的60元。
张老师捏着那张饭卡,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惊问自己:是不是,在无意中伤害了这个十分要强的孩子?文章最后这样写:
孩子,穷,本不是你的错,不要用自己羸弱的身体去给“穷”这东西殉难,它不值得。如果一个人,表示愿意和你并肩迎击困难,你自然可以分析他的用心是否真纯;而当你明白的知晓他原是惴惴地揣了一颗善心,并希望用这颗善心给你温暖的时候,你就应当赐给他一个机缘。要知道,有人会把你欣然领会一份善意看成是对他的至高奖赏。他期待着你幸福地体察到他的良苦用心,他也期待你日后同样成为慷慨地赠予他人温暖的人。
读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张丽钧老师的大爱情怀、慈柔心肠和真诚的体贴打动了。文学就是人学,有怎样的情怀就有怎样的文字。作为唐山市开滦一中校长,张丽钧女士并没有让自己的生活淹没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怀揣“初心”,以“只如初见”的赤子之心,发现生活中细微之处的美好,借细节的水珠折射出阳光的美色。
当然,像张丽钧这样才华横溢的老师毕竟是凤毛麟角,但我们从他们的教育与文学写作的关系中应该获得某种启示。创作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能使我们的心灵更加柔软,使眼神更加纯澈,使情怀更加真挚。也许有老师会认为,写诗歌散文,这应该是语文老师的专利。其实不然,只要你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新鲜感,你就可以用文字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也许最初的文字是稚嫩和寒碜的,但你只管写下去。一直写下去,你的灵感会越来越多,你的笔也会越来越灵活。文学写作,就是心灵的漫长修行!
(二)书影评论:业余并不代表浅薄
生命的成长是件复杂而奇妙的事,著名学者崔卫平曾感叹“要多少好东西才能成就一个人”。生命的成长,是一个将多方面的养料吸收、消化的过程。理想的生命状态,永远处于不断吸纳和完善中。老师的生命也需要不断地更新、重建,而其主要手段是阅读。但同样是阅读,差异很大,周国平曾说:“读书犹如采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是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周国平所指出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每位老师都应该成为读书人,但读书人还可分为两类,一类不善读书,一类善于读书。前者死读书、读死书,后者能将书读活,将书与生命打通。而要达到后者境界,写书评往往不可回避。
以我写书评为例来谈。华师大出版社“大夏书系”出版了高万祥先生与我合著的《优秀教师的30本案头书》,该书收录了我们写的30篇书评。为了写好一篇书评,我常常要将该书反复阅读,上维普网下载相关资料,去图书馆查阅有关文献。常作印老师的一段话深契我心:
我大致测算了一下,写作1000字的文章,常常要阅读两万字以上的相关材料。如果说阅读与写作分别是输入和输出的话,那么至少20份的输入才能换得一份的输出。朱光潜先生曾谈到他写作《西方美学史》时,一边学习一边写作,到底读了多少书,记了多少笔记,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我发现,真正的写作爱好者,往往也是阅读爱好者。他们总是沉迷于书香之巢,总是睁大思考的眼睛,总是审视身边的事与物,凝集点滴心灵的感悟,直至最后汇成思想的洪流。
我大约就是以这二十比一的读写比例进行书评写作。在这样的深度阅读中,我获得了以前浅阅读所没有的体验、认识,比如我上大学时浏览过弗洛姆《爱的艺术》,但未能留下太深的印象,而这次为了写作书评,我将《爱的艺术》认真读了两遍,并找来弗洛姆及该书的相关资料反复研读,终于写成《爱,是一门可以学习的艺术》一文,有关片段见下——
爱,普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由意愿所控制的情感,但弗洛姆认为,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可以轻而易举得到的感情。弗洛姆指出,在爱的问题上人们易犯的错误有:第一,把自己置于爱的被动地位,首先问“我被对方爱了吗?”而根本不去问自己是否有能力爱对方;第二,认为应该有爱的对象然后才会有爱,从而否认了爱的能力因素,亦即认为“爱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找到爱的对象”。
这两种爱的误区在我们老师身上也存在着。几乎所有老师都会在乎“我被学生爱了吗?”而很少去反思自身是否具备爱学生的能力。而有些老师误将对优秀学生的爱,当作对全体学生的爱。他们认为,不能爱上所有学生,是因为总有些学生“让人爱不了”。其实,爱优秀学生不足为奇,爱所有学生、爱那些发展有障碍的学生,才是一种伟大的师爱。因此,我们老师不能将爱的希翼寄托在优秀学生的闪亮登场上,而忽视自身爱的能力的提高。因为,爱是一种能力,与对象无关。让我们记住弗洛姆的论述:“爱并非是与某一个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能力,性格上的一种倾向。”“如果一个人只爱他的对象,而对其他的人无动于衷,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自私。”“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
书评,可以分成学术性较强的专业化书评和主观性较强的体悟式书评,限于专业水平和学识修养,我的书评多属于后者,更注重与生活打通、与自我打通。或许会在专家面前被嗤之为浅薄,但我坚信,由真实生命感发的文字有着不朽的魅力。经历过这段书评写作,我对阅读有了重新的认识,深深反思此前阅读的低效与苍白。我甚至有了一种较为偏执的想法,读到一本好书,如果不用文字将你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这本好书并没有被你真正拥有。
同样,观影也是如此。当我们看到一部好电影时,一定要将我们的感触及时转化为文字。我们的影评自然不能和专业影评人如崔卫平等相比,但是,业余并不代表浅薄,真诚的文字自然有着动人的力量。读李镇西老师新书《我的书影漫谈》里的书评、影评,你绝对不会因为非专业而轻视,相反,你会对李老师厚重而真诚的表达满怀敬意。
(三)教育杂文:让你的爱带上“血性”
我认为,一个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的成熟教师还应该会写一种特殊文体——教育杂文。教育杂文,顾名思义,是关于教育方面的杂文。在功利浮躁的当下,我们需要杂文来揭示社会病灶,也需要教育杂文来洞察教育乱象。写教育杂文,需要鞭辟入里的智慧犀利、无所顾惜的决绝勇敢和舍我其谁的社会担当。让我们一起来看张丽钧老师的一段自述:
我把自己的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写诗的阶段,写散文的阶段,写杂文的阶段。做学生的时候,满脑子旖旎梦想,就觉得非用诗歌的语言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浪漫情怀;后来,我开始用礼赞的眼光看世界,不知怎么就看出了许多温情,便改写散文,用有温度、有色彩的句子来表达自己对这世界的爱;再后来,我仿佛渐渐摒弃了那温柔,笔下的句子生出了棱角,发表出来时,居然从经常占据的散文栏目挪到了杂文栏目。 ……光阴敛走了春之繁丽,却将有分量的果实留在了枝头。
我想强调的是,我对世界的爱没有流失,我只是改换了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我的言辞有时显得有些冷酷、有些刻薄,但是,在这冷酷和刻薄后面是我超越了“歌德”境界的一种真爱。因为爱之深,所以责之切。我在前面说过优秀教师的爱是用道德、理性、激情、智慧编织而成的,其实,杂文家的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师的爱是有硬度的爱,杂文家的爱是有深度的爱。
“教师的爱是有硬度的爱,杂文家的爱是有深度的爱。”这话说得多好!我们不需要成为杂文家,但我们的爱不能缺少硬度和血性。很多时候,我们的爱是有毒的,如果缺少批判质疑的思维、清醒理性的判断,我们往往会在无意中制造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写教育杂文,能让我们保持对现实一份清醒的认识和审慎的距离。当今,教师中写杂文最好的要算王栋生老师了。他以“吴非”的笔名在杂文界掀起了一阵风暴。老师们,一定要去读《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这两本书。我们可以从这两本书中学到写教育杂文的技巧、境界与情怀。吴非在《不跪着教书》的自序中这样写道——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教育杂文怎样写?
首先,应培养敏锐的眼光,关注并思考身边的教育现象,做生活的有心人。吴非的教育杂文大都取材于日常见闻,比如母校校庆、上课铃响后学生狂奔、教师节收礼物、家长偷看子女日记……这些事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但我们似乎总是熟视无睹。我们要让触角变得敏锐,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其次,要有丰厚的学识修养,积累经典材料和典型形象。杂文没有固定体式,但要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追求形象、生动。读吴非的杂文,你会为他广博的积累而惊叹,古今中外、文史哲艺、寓言神话、轶事旧闻,无所不及。
最后,应讲求情感控制的艺术。虽然杂文是“匕首”、“投枪”,挟着情感的浪潮,但在表达时不可太直白,而应注意节制,讲求蕴藉。如吴非在《被难倒的蜈蚣》一文中,抨击的是学校管理者的无知与落后,却在文末讲了一则有关蜈蚣的寓言,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写作的伟大,在于它能帮助写作者认识世界、认识自身。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在《生活体验研究》一书中有着非常精彩的论述:“写作是某种自我制造或自我塑造。写作是为了检验事物的深度,也是为了了解自身的深度。”老师们,就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写作中走向深刻,回归自我,守望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3:47:55 | 只看该作者
在书中寻觅最好的自己(后记)
徐 飞
有这样一个测验:如果你被警告将在一个无人荒岛度过余生,或至少很长一段时间,而你可以带十本书去,你会选哪十本?
如果你肯真诚地思索,你会找到对你最有意义的书目。而与此同时,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对你最有意义的十本书,你竟从没有真正拥有过。
一直自诩为读书人。念书期间,正值精神饥渴期,很多好书被我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工作后,也是购书不已。如今,家有藏书数千册。偶以目光检视,总有将帅阅兵、帝王幸妃的满足与快慰。随性阅读,快则快矣,然速读快餐,终导致精神品格的虚胖臃肿。
直到遇上高万祥校长,直到有了合著此书的机缘。
第一次感受藏书万卷的雍容气派,是在高校长家。楼上楼下,架上桌上地上,书就这样肆意地立着躺着静穆着。当高校长最后领我看卧室里书橱上他最爱的好书时,我终于如此接近地看到高校长的精神纹理、思想底座。那些有资格进入高校长卧室的书,一定是“书中的书”,是“书中的恒星”。它们虽然数目聊聊,却构成了强大的精神磁场,潜化了主人的思想气质。
其实,好书,尤其是最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其数目总是有限的。历史学家夏曾佑所言“我读中国书,都读完了”,并非虚妄。人生短暂,要读就得读那些永恒的书。真正的好书,永远散发着紫檀一样高贵的气质,蕴藏着动人的力量和气魄。读书须得法,与其泛读,莫如抓几本经典潜心阅读。
苏州独墅湖边的“7+1”中餐馆,是高校长和我商谈该书的主要场所,也是我精神饱餐的地方。2010年秋日的某个中午,我们聊起教师的阅读时,蓦然擦出火花。我们一致认为,教师应该找到自己的“案头书”,在经典阅读中提升专业品质,充实生命内涵,体验人生幸福。
高校长一贯主张的“教师应读的三类好书”,成为全书的主纲。而在确定每类书目时,我们总反复斟酌。教育情怀和人文品质,是我们遴选的主要依据。因数量有限,我们不得不作出艰难的抉择,最后入选的都是“书中的书”。有时,为确定一本书,我们要翻阅数本乃至十多本同类好书。比如,为选定一本心理学著作,我们翻看了《逃避自由》(弗洛姆)、《存在心理学探索》(马斯洛)、《少有人走的路》(斯科特·派克)、《秘密》(朗达·拜恩)、《生命的重建》(露易丝·海)……最后,从教师阅读的现实意义出发,我们选定了《幸福的方法》(泰勒·本·沙哈尔)。
最有挑战性的还是写作阶段。高校长定下“我注六经”的书评写作思想。他强调,我们的书评不同于客观评价,而是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以一个教育者的眼光,从书中萃取对教师成长有帮助的元素,加以阐述。因此,我们须对所读著作有通透的理解,深得三昧还得别有发现。深入阅读——搜集资料——整合提炼——完成文稿——相互校阅,我们正如《金蔷薇》中那个退伍老兵夏米一样怀着虔诚之心,不停地扬起尘土,聚拢金粉,以铸出“金蔷薇”送给亲爱的读者。
一束强烈的激光,能够凸显出夜空的惨淡与平庸。而我这一年优质高效的“主题阅读”,也如一束强光,让我此前阅读的低效与平庸毕露无遗。出生在德国、后加入瑞士籍的小说家赫尔曼·黑塞说:“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都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当然,这得是那些与你生命结缘的好书。很庆幸,早过而立之年的我,终于感受到真正阅读带来的喜悦,倾听着心智拔节的声音,我发现,那个最好的自己也愈来愈清晰……
最后,感谢李咏梅社长对此书的支持与指导,铭记责编 李热爱女士的热情与细心。借此机会,感谢妻子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她是我很多稿件的第一读者,而且总能在读后作出中肯评价。当然,我还要永远感谢我生命中的贵人——高万祥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3:54:18 | 只看该作者
管建刚谈教育写作
管建刚
再加10%,你就是卓越教师
教师的“10%”是什么
老婆劝我买一双“耐克”。比起“特步”、“李宁”,“耐克”会舒服一点,然而,为“一点”的舒服,要付出两倍、三倍的钱,我不干。说起来,名牌只是精细了一点,精致了一点,精美了一点。这“一点”,不得了,为商家赢来了“五倍”、“十倍”乃至“百倍”的利润!
乔恩•戈登写过一本书,《再加10%:从平凡到卓越》。按乔恩•戈登的算法,名牌比大众品牌,只是多了“10%”。所谓的成功人士,只不过比平常的人多做了一点,深入了一点,超前了一点,这“一点”,不得了,为他们赢得了一个卓越的人生。
每个行业,都有那“再加”的“10%”。有些行业的“10%”,一眼能看出来。举重的,举到极限了,再加上 1公斤、2公斤,那“1公斤”“2公斤”,即乔恩说的“10%”;登山的,登到极限了,再往前走5米、10米,那“5米”“10米”,即乔恩说的“10%”。
有些行业的“10%”,一眼看不出来。营业员的“10%”是什么,护士的“10%”是什么,官员的“10%”是什么,作家的“10%”是什么,真不好说。那么一个老师要从“平凡”走向“卓越”的“10%”是什么?现在,我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两个字:记录。
一天工作以8小时计算,480分钟,你要能匀出10%的时间,或者多付出10%的时间,即48分钟,用在记录上,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五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
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我只不过根据乔恩•戈登的公式,算出了每天记录的时间而已。就这么简单。就看你能不能沉住气,记录三年、五年。
他们只比你多做了“10%”
从“平凡”到“卓越”,没你想象的那么远,也没你想象的那么苦,不过“再加10%”。很多老师教了二三十年的书,退休了,两手空空。二三十年里,每个老师都会有很多的教育故事,成功的教育故事、感人的教育故事、失败的教育故事、至今无法解决的教育困惑……记录下来,它们会成为你我的成长宝典。
一位素未谋面的老师发给我短信:“管老师,你的书我都看过了,别人说你的点子多,我承认;不过,我的点子也很多啊,为什么你成了名师,我不能?”
这位老师很优秀,孩子到她班上,家长放心,校长放心。我想起了乔恩的“10%”,我回复:我只是比你多了“10%”。我把做的一个个零散的点子,记录下来,分类,分析,归纳,你没有。
著名教育记者、策划家李振村先生,说起山东淄博的常丽华老师,常老师每天让一个孩子带一张便条回家,几年下来,积了20多万字,几家出版社争着要出版。
常丽华老师能从优秀走向卓越,陈琴老师能从优秀走向卓越,韩兴娥老师能从优秀走向卓越,薛瑞萍老师能从优秀走向卓越,就是因为她们多了那“10%”,记录的“10%”。
身边的没有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老师呢?仔细瞅瞅,他们都少了那“10%”,记录的10%。
举重的,到了上限,再加1公斤、2公斤,挺不起来,真挺不起来了;登山的,到了上限,再往上走5米、10米,走不动,真走不动了。做老师,“10%”的记录,只要你愿意,拿起钢笔,敲起键盘,写上三五百字,都能做到。
每天三五百字,一学年算200天,近10万字,两三年,二三十万字。中国教育缺真实的一线故事、一线声音。这些故事、声音,专家很难真正了解。专家到学校,看到的故事、听到的课,多多少少都化过了妆,浓一点、淡一点而已,自然一点、做作一点而已。校园里扫地的阿姨,能见到最真切的教育现场,专家、领导很难见到。领导、专家走过教室,对着学生发脾气的,自然会收敛一点;板着脸的,自然会亲切一点。
真正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一线状况,在我们一线老师的手里、眼里、笔里。常丽华老师随手写给孩子带回家的便条,它的价值在于真实、真切,带着新翻泥土的清新。类似的事儿,无数的一线教师做着、做了,又随风散了。有心记录、保存下来的,太少、太少了。
拉斐尔的灵感之道
有一句话,就记一句话;有一段话,就记一段话;这个事儿只能记200字,那就200字,但是千万不要等。灵感这东西,从来不是等出来的,灵感是写出来的,你记啊记,灵感就一个个冒出来了。
这是大画家拉斐尔的经验。
不少绘画艺术爱好者,拜拉斐尔为师。拉斐尔说:“对于一个画家来说,灵感最重要。”弟子们问:“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灵感呢?”拉斐尔说:“你们快点将我的画笔、画板和颜料拿来吧。”弟子们惊问:“老师这么快就有灵感了?”拉斐尔摇了摇头:“我现在还没有灵感,但我相信,只要开始工作,我便有可能找到灵感。”
弟子们有些失望地给拉斐尔拿来了画笔、画板和颜料。拉斐尔手拿画笔,站在画板和颜料面前好几个小时也没落笔,显然,他根本没有找到灵感。弟子们累得快要打瞌睡了,拉斐尔终于兴奋地蘸上颜料,画了起来,很快,一幅美妙绝伦的画作便诞生了。
惊叹之余,弟子们问:“您画一幅画只用了几分钟,却在这里苦苦地站了几个小时,多辛苦啊!为什么不等有了灵感再画呢?苦站的几个小时,完全可以到外面玩,或躺在床上休息呀。”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大师都不是在灵感产生时工作的,而是在工作时产生灵感的。如果我不在画板面前苦站那几个小时,又怎么可能找到绘画的灵感呢?”
对于拉斐尔的回答,我们小语界的泰斗周一贯老先生也有过类似的阐述:
“很多时候,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那就老老实实坐下来,认认真真记上‘今天没有什么可写’。如是者三,你就会挖空心思去找到写作的素材,哪怕语无伦次,也要写上几句。如此坚持,总有一天,会越想越深刻,越写越流畅。”
周老的话,是过来人的话。当年,我也觉得没什么东西写。写着写着,敏感了,敏锐了,发觉能记的东西越来越多了。现在缺的不是内容,而是记录的时间,只要有时间,就有记的内容。
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他的著作《没有国界的世界》、《全球舞台大未来》、《战略家的思想》享誉全球。他的《日本商业:障碍和机会》、《民族国家的尽头》、《看不见的新大陆》等书,也在西方引起巨大反响。关于中国经济的著作《中国,出租中》、《力在中国》、《中华联邦》,都在海内外经济学界,引发强烈震撼。
然而,大前研一是东京工业大学核工硕士,麻省理工学院核工博士,多年从事“核能开发”。无意中进入麦肯锡顾问公司后,不到三年,大前研一就出版了《企业参谋》,名震经济界。一个学核工业的人,一个从没接触经济学的人,所写的经济管理学著作,风靡全球,居然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大前研一说,记录帮了他的大忙。每次有公司前来咨询,成也好,败也好,他都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两年时间,积累了大量案例,稍加整理,便出版了。大概“企业咨询”这一行业,都守着“一根筋”,将“咨询过程”隐藏起来,生怕一公布,泄露天机,饭碗不保。大前研一的《企业参谋》,一下子为读者、为企业打开了一扇窗,看见了一个企业策划、企业发展的新世界。
记录,一味“普通”的药,谁都能用,你要能用,会用,不间断地用,就能出奇效。
丢失的记录带来的教训
我的一位校长朋友多年来为学校发展动了很多脑筋,学校也发展得很好,很快。五年里,学校出了4位特级教师,社会口碑也很不错。记者前来采访,朋友谈了他的治校方略,谈了他的管理哲学,谈了他的教育追求。询问到具体的故事、案例,我那校长朋友一时间说不上来,那些故事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记者说,不急不急,我给你讲个故事。记者讲的是一位校长尊重门卫,门卫是学校的第一张名片,门卫的名片打好了,对学校声誉大有好处。我那校长朋友大叫一声,说起了他和门卫的两个故事。
故事一,朋友去以前的学校,见了门卫,很自然地递上一支烟,门卫说:“校长啊,你走了之后,我再没抽到校长给的烟。”我那朋友在那里当校长,见了门卫,时不时掏出烟,递上一支。故事二,每年除夕,门卫要在传达室过,朋友叮嘱门卫,将老婆孩子接过来,除夕的下午,我那朋友就送去了年夜饭、年夜菜。
在场的人,都为这两个小故事感动。丢失的事的大概轮廓,从记忆库里调出来了,然而那些细节、当初的情绪、思考,难以复原了。朋友非常感慨,要记录,一定要记录。
李希贵之所以成为李希贵,正在于他的记录。你看他的《学生第二》《为了自由的呼吸》,那里的故事,有那么多点的细节,如果不记录,那些细节、那些零星的思考,早化为乌有。拿掉那记录的“10%”,李希贵就不是李希贵了。拿掉那记录的“10%”,我也敢说,于永正不再是于永正,贾志敏不再是贾志敏,魏书生不再是魏书生,李镇西不再是李镇西。
2003年9月,妻子调往市里,我还留在乡镇,住学校的宿舍。两年里,夫妻分居两地,女儿由妻子带着,空余的时间、精力,我几乎全投到教育中去。这个班,我从五年级带起,两年后毕业,学生跟我的感情很好。我不是他们的班主任,然而高考一结束,他们想到的小学老师,第一个便是我。
一次,我进教室上课,师生问好后,学生没有坐下,而是打出了“管老师您别走”的横幅,那“横幅”是一张又一张的白纸拼接起来的。原来,学生听说我要调往市里,想出了这个“招”。很多学生当场哭了起来。我也很受感动,记录了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泪湿课堂》,发表在当年的《江苏教育》上。
两年里,我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绝不只是这一个,要不然,学生不可能自发地以这样的方式来挽留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然而此刻,除了肚子里清楚那届学生和我的感情不错,我几乎想不起来其他的故事、其他的细节了。那时,我没有养成“记录”的习惯。没有了“记录”,所有的故事和细节,都随着时光一起流失了。
我为那两年的故事的流逝而惋惜。我要早有了记录的习惯,早知道再加“10%”,可以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我一定可以做到,我的成长也一定会更快、更好。
没有记录,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研究
沃尔玛超市的记录
很多学校都会要求老师写反思、写随笔、写论文,不写不行,考核里有。不写?你不想评职称啦!很多老师抱怨,咱当老师的,真是命苦哇。
这话,真的不是太客观。任何一个行业,你想做点事情,你想做出点事情,都得要记录。气象站的工作人员,想把事情做好,每天都要记录气象情况;书店想把销售量提上去,每天要记录销售的情况;服装店想使服装的销售有进步,也要记录哪些销售好,哪些销售差。每一个行业,你想做得比别人好一点,你就要比别人多做一点:别人休息,你将你做的,记下来,因为没有记录,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研究;没有研究,也就不会有真正的进步。
没有记录下来的实际的资料,你拿什么来研究呢?只能是空对空的假研究、空研究。为什么有那么多教师对研究反感,病症就在这里——他们从来不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记录,没有丰富的资料,强迫着去研究,东西没研究出来,只觉得“研究”不是回事,怎么看“研究”,怎么不顺眼,对着“研究”大光其火,大发牢骚,恨不得把它一刀戳死。
商业上有一个经典的案例。美国沃尔玛超市的货架上,尿片和啤酒赫然摆在一起出售。一个是日用品,一个是食品,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啊。原来,沃尔玛的工作人员在按周期统计产品的销售信息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逢周末,连锁超市里的啤酒和尿片的销量总是很大。他们派出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观察、走访中了解到,周末,美国有孩子的家庭中,太太经常嘱咐丈夫下班后为孩子买尿片,丈夫们买好尿片,顺手带回自己爱喝的啤酒,因此,啤酒和尿片销量一起增长。搞清原因,沃尔玛工作人员打破常规,尝试将啤酒和尿片摆在一起,结果,啤酒和尿片的销量双双激增,为商家带来了大量的利润。
如果没有销售的记录,就不可能有销售周期的统计,也就不会出现这个经典案例。商家要想把商业做好,要记录;教师要想把教育做好,要记录。这“记录”,不是写文章,它是随意的、随机的。一句话两句话,也可以;感触深,八句十句,不想构思,不求成篇,只要真实的事件和想法的记录。记录,要的是真实和及时。真实,才有研究的价值;及时,那是因为人都会遗忘,当初的一点感想,第二天会遗忘小半,第三天会遗忘大半,第四天会遗忘得所剩无几。五六年前,我花了近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款多普达智能手机,为的是它有手写文档的功能,能随时随地地记录。
思想成熟前,大都处于漂浮状,你不去捕捉下来,过半天,再也想不起来了。文字能将漂浮的思想捕捉住,固定下来。你捕捉10个、20个属于自己的“思想”,还会怕文章没有思考力?经常这么捕捉,你会变得敏锐;经常这样捕捉,你会变得有思想。
分析“记录”的真研究
记录是研究的第一步。第一步走歪了,没走好,第二步、第三步会错得越来越离谱。研究的第二步是对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没有分析的记录,是没有呼吸的,死的。沃尔玛公司不对啤酒和尿片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就不会得出“尿片和啤酒摆在一起”的销售金点子。数据躺在电脑里,那是死数据;死数据经过人的大脑分析,会变成“活”的精彩。
经济学上有个词,叫“市场分析”。只有对市场做出敏锐的分析,才能在商战中获得胜利。朋友在大学附近开了爿手机店,平时来买手机的,大学生居多。朋友对手机市场做了调查,对调查来的数据做了分析,得出结论:直板手机占70%,翻盖手机占20%;手机颜色,黑色占33%,银色占21%,蓝色占15%,红、粉、紫占13%;手机价格,1000~2000元占50%,1000元以下占25%,2000~3000元占18%;智能手机48%,音乐手机30%。如此分析,再经营,生意自然不会差。
每天,我们写几句教育的记录,一个学期下来,再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同类合并,异类分项,你就能从自己的教育行为里归纳出属于你的发现,属于你的规律性的东西。将这些写成一篇文章,必定是实实在在的好文章。不少老师,提到写教育论文,马上说:“我们一线教师,理论功底差,写不出来论文。”我始终认为,这世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理论,你脑子里没有,书上有的是。我们缺属于我们自己的记录,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你有10个有意思的记录,一定能写出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你有1000个有意思的记录,一定能写出一本有意思的专著来。你拥有了足够的原生态的“记录”,再有针对性地买一些教育理论书,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教育理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了相通点、共振点;你会发现,理论专著的阅读不枯燥嘛,时有会心的微笑嘛。
对记录的材料做分析,发现一些规律,得出一点结论,这个规律、这个结论,就不是写在“书上”的规律、结论,而是写在“心头”的规律、结论,能实实在在地、随时随地地指导以后的工作,改变以后的工作。分析了,得出规律和结论了,不一定要写成正儿八经的文章。分析的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改变自己的行为。然而,分析到这一步,写文章也只剩下水到渠成的最后一步,为什么不写一写呢?既能惠及他人,也能为自己赢得一点学术的资本,何乐而不为?
一线教师要想做好研究,必须记录,必须对记录的材料进行分析。然而,有一个问题,记录的材料要是同质、同一的,没有差异的,你的记录会失去分析的价值。看第1个记录和看第100个记录是一回事,还分析什么呢。只有从不同中找到相同,才有眼光,才有价值。“教育分析”,需要变化的、差异的记录,变化的、差异的记录,才是丰富的、活的记录。记录,要忠实于自己的教育行为,胡编乱造,那是伪研究,害人害己。也只有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记录才会丰富、多元、鲜活。
像老中医那样记自己的“处方”
都说“中医老的好”,为什么?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这“四样”,非经验丰富不可。中医开的方,千变万化,同样的药,不同的量有不同的用处,多一味和少一味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张宗歧的“千人千方”,同样的病,不同体质的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开的方、下的药也不同。一个中医,一辈子抱着几个“方”,像西医那样给人看病,那是杀人不见血的庸医。不能不遗憾地说,不少教师,一辈子就开那几个“方”——10年前的学生,10年后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用的“方”、开的“药”,几乎一个样。
你要像有经验的老中医一样吃香,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方式,积累出“千人千方”的教育经验。有的学生吃“软”不吃“硬”,有的学生吃“硬”不吃“软”;有的学生得“软硬兼施”。“软硬兼施”,要注意配比,二八开,三七开,四六开,五五开,六四开……谁也不能教你,得你自个儿摸索。记录你的摸索、调整,以及摸索、调整后的效果,再分析,这样做3年,你成了骨干教师;这么做30年,你成了越老越吃香的“老中医”。
我的朋友谈永康先生说,好的医生一定在城市,不在农村;好的老师却不一定。大城市,求医问药的人多,四方来的疑难杂症多,越多越锤炼医生的能耐。教育的问题,只要你有一个班,一样多。教师的成长,最需要教育问题,最欢迎教育问题,一个个新问题,逼迫你产生一个个新的教育行为,获得新的记录,从而产生精彩的分析和精彩的结论。
记录一次、两次、三次,这是谁都能咬咬牙坚持下来的;记录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学年,就要困难得多。教育研究、教育写作,必须要坚持不断地记录。这,不光是能够积累大量的一手教育研究资料,还有更深的价值和意义。
持久的记录与写作的灵感
杰克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推销员,为了打开产品销路,他奉命到欧洲出差。杰克带了一些样品,登上飞机,途中,他感到有点疲惫,打了个盹,做了一个梦:好多欧洲客户被他说动,纷纷签下订单……
机舱里突然一阵骚乱,杰克从美梦中醒来,才发觉噩梦来了——遭遇劫机。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煎熬,匪徒与警方达成妥协,同意在附近的机场迫降。乘客们获救了,机场内一片欢腾,妇女和儿童激动地号啕大哭。杰克悬着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他抱紧怀里的化妆品,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一架被劫持的飞机安全降落后,必然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他迅速掏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了几行大字。
机门打开,无数摄像机蜂拥而至,一张张惊魂未定的面孔展现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在杰克走出飞机的一刹那,他出人意料地举起一张白纸,各路媒体的镜头立刻聚焦过来,纸上写道:我是莱曼公司的推销员,我和公司的化妆品安然无恙,感谢大家的英勇救援。通过多家电视台的直播,莱曼公司的化妆品顿时声名远播。就在杰克归国的途中,订单如雪片般飘向莱曼公司。
当他回国走下飞机的一刻,看见董事长正率领全体高层领导列队迎接。董事长当众宣布,任命杰克为公司负责营销的副总裁。
表面看来,杰克抓住了一次成就自己的机遇。背后呢,注意杰克在飞机上做的梦,你就知道杰克是一个把推销时刻放在心上的推销员。也正因为他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推销,他才会在那一瞬间,想到了绝妙的营销主意。他的偶然的成功里带着巨大的必然。世上至少99%的偶然成功背后都有必然的付出。
事后,杰克感慨道:“只要有一颗有准备的头脑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任何时候都存在机会。”你天天记录,那就说明你每天都牵挂着教育,惦念着教育,思考着教育,你就一定能成为杰克,教育的杰克。每天都记录,要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痴狂,没有牵肠挂肚的全心投入,就不可能有刹那的智慧灵光。
记录,教育写作的基点。记录的伟大在于它的持久力,它是世上最伟大的力量之一。教育研究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行动,持久的行动。赶快拿起笔来,记录,记录,再记录。
写作,最经济、也是最普适的成长方式
有“纸”和“笔”就够了
“穷读书,富练武。”想练武,要有不错的家底。没有家底,练着练着,腿瘸了,胳膊断了,谁帮你治,谁给做饭吃?练武的人,每天折腾那么多气力,饭量不一般,谁来养你?
读书的本钱,不大。请个教书先生,便宜,“穷教书”的名号由来已久呐。认了字,买不起书,那就借,借来的书,读起来劲儿足。人家只借两天,那两天,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一边拉屎一边看书,恨不得睡觉也能睁一只眼,一边睡觉一边看书。
好的书,还了,怕没机会看,只好背,背出来,啥时候想看,脑子一转,出来了;书厚,背不下来,只能抄,抄书,多好的学习!复制、粘贴,哪能跟“抄”相提并论。“书非借不能读也”,对真正想读书的人来说,袁枚的话,至理。
学武,师父要教你剑术,总不能说,师父师父,我没剑,明天借一把去。一把好剑,价格不低呢。读书,要练字,得纸和笔,没事,有人想出办法了,枯枝当“笔”,沙地当“纸”。练剑拿根枯枝,你倒给我试试看。
笔、纸,我们买得起。真买不起,少布置一道作业,一学期一个学生省半个练习本,一个班好几十本,够你一学期的。至于笔,我就不说了。读书,就这么经济;写作,就这么经济,有纸、有笔就好。以前投稿要寄信,一稿多投,也是个开支。电脑普及了,学校上网了,轻轻一点,伊妹儿出去了,邮票都给咱省了。
都说老师的成长,要“三个顶呱呱”:课上得顶呱呱,研究做得顶呱呱,辅导学生顶呱呱。做好其中哪一条,都能立足,都能走向“优秀”。但是,一个卓越的老师,三条都要做得顶呱呱。
起步的时候,多管齐下不好,要选好一个切入点。我以为,最经济、最大众化的,就是“研究”。研究可不是让你去胡乱吹牛,你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记录。
最经济的、也是最普适的
本事还没叫得响,学生不会来找你,学校也不放心把学生交给你。给你的,也不是好苗子。没有好苗子,又没有叫得响的本事,辅导不出成果,干着干着,别人看扁,自己看糗,干劲灭了,精神头少了。
上课,想出人头地,大都要参加比赛。行政部门要搞一次课堂教学评比,操心事一大坨。兴师动众,要场地,要评委,要招待,偌大的活动,轮到学校,名额不过一个。你有没有资格去,还真是个问题。
教书没几年,对不起,学校哪敢把那么重要的机会扔给没经验的你。后面排队的人多着呢,也摆不平啊。最有干劲、最有精神头的那几年,看着雾样的渺茫,几年无望的期盼,兴起的热望,只好自燃,成灰。
或许几经努力,你得到了赛课机会。“课”这玩意,“好”或者“不好”,还得看你抽到的班,还得看评课的人,还得看临场发挥。人,总有喜好。评委有喜好,正常。你喜欢骨感美女,评委大人偏喜欢丰腴美人,好容易逮住的机会,打了个水漂,下次学校有了机会,会不会再给你?给了你,后面的人咋办,会不会跟你急?
我们天天都要进教室上课,然而,你要从“课堂教学”上,杀出一条路来,那路委实太窄了,一不留神,挤了下去,爬上来、再上路的机会,太少了。
教育写作,没有名额的限制,官方的色彩也少,你的文章,A编辑不欣赏,B编辑说不定喜欢;A杂志不发表,B报纸说不定发表了。写了个东西,你敝帚自珍,横看横好,竖看竖棒,投省级、国家级的杂志;你自知自明,一般一般,真的一般,那投市级、县级的报刊;实在不咋的,投地方行政部门的内刊,也行。
水平没到那份上,A编辑把它给枪毙了,B编辑把它扔进废纸篓了,C编辑看了小标题,也全没了兴趣。没事,笔在你的手里,电脑在你身边,你照样人模人样地,坐在电脑前,打开文档。“写”的权利,没有人能剥夺,除了你自己。赛课,过了35周岁,你要想参加,机会少得赛过凤凰的毛了。写,从没有行政的规定,35岁以后,你要封笔。写,人人都可以,不讲资历,不论长幼。
上课,遇到一根好苗子,学校要请专家来听课,号脉,出方向。不说别的,光招待费、讲课费、车程费,都能自费出一本专著了。还是“写”来得经济。经济的东西,适合大众群体,咱教师可算不上什么富有。
无师自通的成长方式
一位老师参加省级赛课,上了一遍又一遍,大专家提了点意见,小专家提了点意见,洋专家提了点意见,土专家提了点意见,中国那么大,专家那么多,改了一次又一次,到后来,那究竟是谁的课,谁也说不清了。
那老师说,后来一上那课,他直反胃。“反”的不真是“胃”,反的是,一次又一次猴子上台的“味”。赛课的折磨,你要没几分心理承受力,迟早得崩溃:“我不要再赛课了。”
写,绝对不会给你难堪。你在家里偷偷地写,写了,发个电子邮件,谁也不知道。编辑们都忙着搞活动、搞发行去了,没工夫给你写退稿信。你投一次石沉大海,投两次,大海石沉,没事,谁也不知道,你没事人一样上班去。
哪天你的文章发表了,见报了,人家看到了,说:“哎哟,身边的才子、才女,我怎么没看出来啊。”别人当然看不出来,他们看不到你暗地里较劲的功夫,也看不到你暗地里失落的时光。
实在写得迷惘,拿着稿子去见编辑、见名家,请前辈指点一二,那也可以悄悄地进行,不用像上课那样,抛头露面的,一旦砸了,满面羞惭啊。是的,上课,就得抛头露面,就得有人来听课、评课,没法暗地里较劲。学校请专家来给你会诊,福气哩你。绝大多数的老师,哪轮得到专家来听你的课、评你的课、诊断你的课?凭良心说,上课要长进,真要人来,旁观者清,少有人能无师自通的。
十多年前,我在村小,别说专家不来听课、评课,连中心校的教导主任来也要“千年等一回”。村小里,清一色的民办老师。民办老师听民办老师的课,好比萝卜炒萝卜,炒出来的,除了萝卜味还是萝卜味。
幸好,我见“上课”那扇门关了,拿起笔,开了另外一扇门。写啊写,写出感觉来了,写出认识来了,写出自己的主见来了。写,能“无师自通”。无师自通的例子,多着呢。
4岁死了父亲的高尔基,才上过两年学,认了几个字,稍有点个子,出去干活挣钱,学徒、装卸工、面包房工人。就这么个人,成了大作家。狄更斯命苦,摊上一个嗜酒如命、挥霍无度的老爸,搞得入不敷出,欠了不少外债,全家进了“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家庭重担,在皮鞋作坊里当学徒,16岁才谋了个“抄写员”的差事。就这么个人,写的《匹克威克外传》《双城记》《雾都孤儿》,至今畅销不衰。
大仲马、高占祥、罗广斌、黄愿坚……都没怎么上过学,都写出了那么好的作品。写,连“老师”都可以免去的。
赛课,要专家,要活动,要运作。某日,天降鸿运,我成为评委。朋友来电,某老师的课,照应点。像我,那么公正无私的人,也扛不住啊。咱们是人情大国,它不可能来适应我,只可能我去适应它。搞定评委,不只教育部门,很多部门都懂。有红灯的地方就有违规;有比赛的地方就有被搞定的评委。一个国家级的机构,评比什么“魅力城市”“宜居城市”,房地产那么火,官员们都想得这么个好名头。好,谁能把评委搞定,谁立功。娱乐圈里,人家搞定的招,多着呢,对不对。
写东西,比的不是“运作”,“运作”出来的,人家不读,读了也没印象,发了也只是“发了”。写东西,比谁有耐心,谁能静下来,坐下来。这个“比”,经济,不花钱。物质越丰富,社会越浮躁,静下来的人越少。物以稀为贵,只要你能静下来,坐下来,迟早有一天,你静能生慧,慧光四射。
写作是最好的展示舞台
一节好课,要展示,你可以再上一次,也可以写出来,发表出来。一个不错的班队会,要展示,你可以再搞一次,也可以写出来,发表出来。然而,教育工作中的很多精彩与智慧,不能用班队、课堂来展示,不信,你看——
一次,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有同学报告,W和M在走廊里玩着玩着,打起来了。出去一看,两人扭在一起,左边的同学说,W不好。右边的同学说,M也不好。同学打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法律不能解决道德上的事,学生间鸡毛蒜皮的事,很多时候,连道德都谈不上,你怎么仲裁?
两人见我来,依然不屈不挠地扭在一起,毫不将我放眼里。我不动声色,拿出手机,说:“别急,等我打开摄像功能,给你们拍一段武打片。”两人怒气冲冲,你爱拍就拍,我只要打赢。天正下着雨,地上滑,真打起来,准摔倒。我说:“你们到干的地方,打起来也精彩些。”
到了干的地方,两人怒目圆睁,你盯着我,我盯着你,正要开打,我说:“慢着,给你们请个武术指导。”大家起哄着,叫来两个“指导”,“指导”摆什么动作。一同学又喊:“还要请个导演。”
“导演不就是管老师嘛。”
“管老师是摄像。”
真缺了个导演,大家推荐“大嘴巴”。打架的W和M,也笑着嚷:“好好,‘大嘴巴’做导演。”
导演有了,武术指导有了,两人上场了。谁都想有好的表现。这个抡起拳头,那个提起了腿。我说:“对不起,管老师的手机比较蹩脚,打的速度不能快,不然,拍不清楚。不信,W你来看。”
W过来看,果然,要慢镜头,才拍得清楚。M过来看,果真。我说:“你们只能用慢镜头来‘打’。”这样子,怎么打得起来呢?再说,一时冲动的火气、怒气、怨气、恨气,此刻也没了。恰好,上课铃响了,大家笑着回教室去了。
一个观战的某男生,边走边回头,对我说:“管老师,高,实在高。”
小故事发在网上,网友们忍俊不住。不是我吹,这事解决得挺好玩,挺有效,挺智慧的。然而,我怎么展示呢?你来我的学校,我让学生再“打”一次,我再“拍”一次?那是毛病。除了“写”出来,几乎没有更好的法子了。写作的展示,能够渗透到你的教育、你的教育人生的角角落落——写,老师最好的展示方式。
写,便宜,经济,偷偷地干,不用当众出丑,不用请专家,不用交学费,什么事,都能用它来展示,你再不拿起笔来,我可要开骂了:傻不傻啊,你。
所有的麻烦,都能化为幸福的故事
周老师的麻烦事
前脚刚踏进学校大门,后脚跟还没来得及从大门里提进来,周老师的手机响了——班上C同学的家长打来的。
A同学的家境好,父母给他一个高级手机,据说能X光拍摄。一向自制力不错的A同学,忍不住带到班里,在同学面前炫耀了一下。B同学见了,心里发痒。他家也有,朋友送给老爸的,老爸没用,放着。一回家,B同学就将老爸的手机取出来,留下个空包装盒,放在那儿唱“空城计”。
原想玩上三两天,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手机。哪料,伙伴C缠着B,要借回去研究。C向他借,而不向A借,B很开心,借给了C。
天有不测风云。C玩着、弄着,一不小心,手机掉地上,机壳上有了小裂缝。B闻听,脸色大变,这么放回去,老爸会追问,到时候,吃不了不说,连兜着走也难。
B要C赔。C理亏,也不好说什么。好几千的手机,C赔不出来,哭丧着脸回家了。这不,C的家长找周老师询问。C的家长说:“学校怎么可以让学生带手机呢?还是那么高档的手机。搞得学生小小年纪就要攀比。”
教室里不可能安装摄像头,老师也不是千里眼、顺风耳。周老师只好耐着性子跟C的家长说:“等会儿我去调查一下,一定妥善解决好。”周老师到了教室,找了几个同学了解情况。A来了,B来了,C来了,周老师一一谈话。弄清楚了原委,再打电话给B的家长。
B的家长尚蒙在鼓里,吃了一惊。周老师了解那家长的脾气,连忙安抚,说:“你不要对B大发雷霆,他现在很不安,认识到错了,你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好在B的家长比较大度,说:“不要紧,换个壳子,没几块钱的。”
这事总算过去了。周老师一脸疲惫,说:“唉,做班主任真是累啊。”是啊,家里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就够你操心的了,这个与那个起了摩擦,此个与彼个有了纠纷,按了这个瓢,起了那个葫芦,此起彼伏,活泼的班级,都这样。那种规规矩矩、按部就班的班级,已经不是“班级”了,差不多能叫“班房”了。走进这样的教室,儿童不再是儿童,只能叫“学生”了。
烦恼那么多,你要再为那些“烦恼”而烦恼,烦恼会呈几何级地往上长。“凡人”,也可以叫“烦人”,你要没有了烦恼,你就不是“人”了,你是“神”,你是“仙”,你是“活佛”了。
我安慰周老师:“我有一个秘笈,能够把你做班主任的烦恼,转化为快乐。”周老师一脸不相信,急急地问:“什么秘笈啊?我不付费的哦。”
“免费免费。”我对周老师说,“你把这个事写下来,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故事吗?学校不是每个月都要交一个随笔吗?”
的确,又到月底,要交随笔了,周老师听了我的话,把那故事写了出来。刚经历的事,历历在目,当初汹涌的烦恼奔涌而出,一两千字的故事,一点也没觉着“挤”,好了。
后来,校刊登了这则故事。走廊上,周老师遇到我,笑道:“谢谢你啊,管老师。”
寻找“麻烦”里的价值
人都不喜欢麻烦。不喜欢麻烦,不表示麻烦不来了。麻烦这东西,时常不请自到。有的人见麻烦来了,转过身,给“麻烦”一个冷屁股。你以为“麻烦”没办法了,谁想,“麻烦”不认得那个圆鼓鼓的东西是人的“冷屁股”,还是人的“热脸蛋”,它一脚踩着“冷屁股”,照样爬进你的心思里。
麻烦来了,不要躲,不要怨。对着麻烦,瞪大眼睛,找“麻烦”里的价值。所有的“麻烦”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点:曲折。不“曲折”,事儿一下解决了,麻烦就“不麻烦”了。
谁喜欢“曲折”呢?——故事。所有的故事都喜欢“曲折”。一个“曲折”的故事,仿若一个天然的、清水出芙蓉的美女,不用任何的化妆,就能写出一则打动人心的文章。
不是我吹,我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只要你拿起笔来,将你教育中的“麻烦”事写出来,你的一件件“麻烦”事,都会转化为一个个曲折的、吸引人的“好故事”。于是,所有工作上的“烦恼”,都转化为了写作上的“快乐”。
从“魔鬼”到“天使”,写作,让“麻烦”彻底“转身”。
写作,最怕平淡、无奇,写作要的就是麻烦、曲折。有了“写”的习惯,遇到麻烦事儿,内心有担心,也有喜悦:一个好故事即将发生了。处理的时候,你不再追求“短、平、快”,你不再追求工业社会的“速度”、“效率”,你回到了教育的农耕社会,你有了“慢”的艺术,啰嗦一点,费劲一点,然而,你一点也不急,一点也不恼,处理得“慢”一点,“曲折”一点,写起来就能“快”一点,“兴奋”一点,“精彩”一点。
处理学生间的纠纷,你不再机械、粗暴,不再力求简单、速战速决,你会选择策略的、迂回的处理方式,你不只在做一个工作,也在“生长”着一个艺术品,每一个好故事都是一个艺术品,每一个“艺术品”都在你的心灵的智慧中诞生。
班上的两个男生,为发泄心中的怨气,敲打同学的椅子背,那椅子背用螺丝拧的,一敲一砸,松了、掉了,不见了。按说,事情明摆着,好处理,该赔的赔,该批评的批评。
这样处理,不曲折,不麻烦,写下来,多没意思啊。我找到那两个男生:“管老师请你们帮我做一件事,统计其他班级,各自损坏几把椅子。”两人怀着将功赎罪的心,很快统计出了结果,其他班的椅子都完好无损,就我们班损坏了。
我找到总务处,总务处说,马上派人来修,我说不用,只要给我几个螺丝就行。那两个男生主动修理了椅子。修理中,我拍了照,表扬了。该批评的事,成了表扬,他俩不好意思了。
这么一处理,曲折了点,麻烦了点;动起笔来,却轻松了,精彩了。你说呢。
好故事就是这么干出来的,好故事几乎不需要涂脂抹粉,“写”,使你工作中的曲折、麻烦,变成了欢快、跳跃、一波三折的文字。
每天上班,我常会想:今天又有什么故事呢?一天下来,没有什么故事,有点失落,有点郁闷,没活出滋味来,总想着去创造点故事。实在没故事,看见学生来了,我躲在走廊的转角,要是在办公室,我就匍匐在地,躲到桌子后,学生大失所望地走了,我哈哈大笑,逗他们来找。
学生开心了,老师幸福了,故事诞生了。
投稿:给你一份幸福的期待
写了东西,一定要投稿。以前担心一稿多投,编辑说你不道德。现在我担心,你一稿也不投,编辑说,看不见你的东西,怎么发你的文章。
投稿,以前要买邮票,要塞进邮筒里,一稿多投,信封、邮票也心疼。现在多好,电子邮箱,不花钱。别担心有人找你打官司,普通老百姓,一稿三发,谁来注意你。真注意了,也不会举报;真举报了,恭喜你,那说明你的文字产生影响力了,或者你这个人产生影响力了。普通小民,吵个架,离个婚,哪个报社愿意给你一个版面爆你的料,阿锋哥和柏芝妹,拌个嘴都得躲在“拆弹房”,不小心引来了“狗仔队”,能把邻居震得想跳楼。对不对?
石沉大海也要投,精卫填海、锲而不舍。咱的水平不好,不能以质量来取胜,那咱就以数量来取胜。每周,我都会把学生的作文投出去。学生看见自己的作文发表了、见报了,拿到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笔稿费,那个兴奋啊,开心啊。真的,发表是对“写”的最好奖赏,也是对“写”的人的最好奖赏。
全国小学生那么多,小学生的报纸杂志,理事单位又那么多,自由来稿想发表,难度不小。我拿着学生作文,给编辑部第一次投稿,邮件标题写:“尊敬的编辑,管建刚第一次给学生投稿,敬请审阅。”第二次投稿,邮件标题写:“尊敬的编辑,管建刚第二次给学生投稿,敬请审阅。”第十次投稿,邮件标题写:“尊敬的编辑,管建刚第十次给学生投稿,敬请审阅。”第二十次投稿,邮件标题写:“尊敬的编辑,管建刚第二十次给学生投稿,敬请审阅。”
当我写到“尊敬的编辑,管建刚第一百次给学生投稿,敬请审阅”,我就不信那编辑不给我的学生发一篇,再不发,他情感内疚,非生病不可。全国的报刊社那么多,每个报刊社都给我的学生发表一篇,数量也不少了,对不对?实际上,一旦你敲开了编辑部的门,以后你就能“常来常往”。
写了东西,投了一次不中,不要紧;投了十次不中,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要有“屡败屡战”的勇气。敲啊敲,一次次地敲,不看功劳看苦劳,说不定也会给你发一篇。于永正老师说,他的退稿信,多得堆成一大摞。投啊投,投到40岁,于老师才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你才几岁啊?
要投不同层次的杂志。先盯着低一级的报刊,投高一级的,权当闹着玩。高一级的报刊发表不了,低一级的可能发表得了。踩着已经成功的低一级的发表,再往高一级的报刊投,越投越有信心,越投越有心得,这“信心”、“心得”,别人无法替代,别人的“心得”也难以成为你的“心得”,“心得”必须用自己的“心”去“得”。
稿子投出去了,期待产生了;投稿,给我们的教育生活,带来一份美好的期待。
投稿不要忘记“礼貌问候”
每次将学生的作文发给报刊社的编辑,我都会写上礼貌的问候。春天了,我写:江南,莺歌燕舞,春光明媚,愿您看到孩子的作文,也有此刻的春色。冬天了,我写:冬天,有了您的关心和鼓励,孩子们的心里便有了明媚的阳光。国庆了,圣诞了,春节了,投稿之际,别忘了留一句祝福的话。
编辑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的信,少有回复的,但我始终会留言。
我办“班级作文周报”,学生发电子稿给我。有的学生只一个附件,什么话也没有。有的学生写“管老师,祝你工作顺利、万事开心”的话,我会复制下来,给大家看。我说:“我来不及给你回信,不表示你也可以省略礼貌的问候。”
语文高考,阅卷老师心情好,作文成绩自然高一点;心情孬,考生只能自认晦气。编辑的心情的好坏,自然也影响到你的稿件。尽管不会很大,然而,有的时候,一根头发可以吊死一个人的。
当年,阿庆编辑不经意的发表,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编辑不经意的、一次可用可不用的发表,或许也会彻底改变你的一生。
附带说,不能乱投稿,要熟悉杂志的用稿取向。《小学语文教师》的用稿方向,和《语文教学通讯》的用稿方向,不太一样的。投稿,必先读要投的报刊,这个“读”,不是一般的读。写,要求你有不一样的读,这个部分,留待下一节再讲。
写,给你带来最好的“读”
现在开始,马上写
常有老师说:“我读的书不多,写文章,那不是给人家看笑话嘛。”“我也想写,只是肚子里没什么理论,写不出像样的东西。”不少老师认为,自己不会写文章、写不出好文章,一个重要原因,读的书少,理论书更少。好像只有大把大把的理论书装进肚子里了,才能拿起笔来写。
很多老师的写作才华,就此被绑住了,一辈子也没挣脱出来。读书不多,为什么就不能写?理论不多,为什么就不能写?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条件成熟”,才能动笔?
好几年前,一个同事手头有10万块钱,要买100平米的房,那房要20万,差了整一半。同事说,再挣一年,亲朋那里借一点,不用贷款了。一年里,同事一家三口挣了5万,手里有15万了,房子却涨到了30万,又差了整一半,一半的基数还变大了。很多事情,不是要等到所有的条件成熟了才能去做。等你心中的所谓的条件都成熟了,“条件”本身又涨价了,你又得去等“条件”了。
英国青年科莱特,考入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青年,叫比尔·盖茨。一天,盖茨找科莱特商议,咱们退学吧,开发32Bit财务软件去。科莱特摸了摸比尔的额头,说:“你没发烧吧,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那怎么可能?”
十年后,科莱特成为Bit领域的博士,比尔·盖茨则进入了《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又过了几年,科莱特成为博士后,比尔·盖茨成为美国第二富豪。几年又过去了,科莱特认为自己能够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比尔·盖茨已经绕过Bit软件,开发出Eip财务软件,速度比Bit快1500倍,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比尔·盖茨成了世界首富。
作家刘燕敏看到这个故事,感慨道:“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这么一个真理:对一件事,如果等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行动,那么他也许得永远等下去。”我读了这个故事,也想说一句:“一边做一边学,效果最好,速度最快。”
不会写,不要紧,写起来,写着写着就会写了。游泳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理论、技巧全装进肚子里,再去学“游泳”的人,那叫书呆子。那样的“书呆子”去学“游泳”,比没看过什么“游泳”理论、技巧的人,学起来未必快;搞不好,淹死的那个,就是满肚子“游泳理论”的仁兄。
写自己的,不东施效颦
费老师是一个常喊“缺理论”的人。我对费老师讲,没有理论不要紧,要紧的是,你有没有故事,教学故事、教育故事。费老师又说:“我没什么教育故事,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好,老是有很多教育问题解决不了,或者解决得很不满意。”
“干嘛要写成功的故事呢?”我纠正费老师的错误观念,“不要老盯着你做得好的教育故事,完全可以写你的教育失误、教育失败呀,那也很有价值。”
一次,于漪应邀谈她的成长。于老师从头到尾,谈的是自己从教以来的教育失败,在场的人都很震撼。哪天我是不是也要写一本书,专门讲我的教育失败的故事,书名就叫《我的教育失败》,那将是本很好读、很好卖的书。
一线老师的教育写作,和大学教授的教育写作不一样,和教科院的专家的写作不一样。在大学教授、教科院专家那里,或许理论很重要;在我们一线教师这里,重要的不是理论,重要的是每天发生的成功的、失败的、快乐的、烦恼的教育故事。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理论,重要的是思考,对自己的教育故事有自己的见解,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不要理论的“武装”。大白话,大实话,心里话,有什么不好?我就喜欢读,身边的一线朋友,都喜欢读。倒是那些满脸严肃的理论文章,一线朋友大都丢在一边,懒得去碰。
别跟我说“我没有思考”。只要你拿起笔来“写”,“写”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思考的姿态。换句话说,只要你拿起笔来“写”,你就已经进入了“思考”。
我对费老师说:“不要丢了我们的长处——故事,不要东施效颦学人家的理论。”
费老师依然不服:“评职称要论文,教育故事不算。管老师你老讲故事,我的论文怎么办?”
我看过老师们的职称论文,很震惊,震惊于老师们论文八股气息的严重。腐尸般的八股论文,我读得很难受。以为这是真正的教育写作的话,那真的完蛋了。前不久,应邀担任小学生作文大赛的评委,十一二岁的孩子,满口的老气横秋,满口的哲学话语,那个难受!我说:“为什么要让孩子去说这样的话呢?为什么不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故事呢?”同样,我们一线教师,为什么不把教育写作的重心,转向写自己的教育故事,用故事来说话,用教育故事代替教育论文呢?
当然,我没有力量改变体制下的“官样论文”,我只是对费老师说:“只要你有10个精彩的教育故事,我确保你能提炼出一篇精彩的、真正意义上的一线教师的论文。只要你有100个精彩的教育故事,我确保你能出版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属于一线教师的专著。”
教育故事,我们的长处,每个人都能立马上手。写着写着,你或许发现,自己的思考好像总停在这个水平线上,总在皮上挠,挠不到里面去;写着写着,你或许发现,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还有缺陷,还得往前走一步。那我要恭喜你,你已经有了大的进步,你已经自动自发地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注意,是你“自己”在“写”的时候,“自己”发现的,这比专家看了你的东西,指出你的问题所在,要宝贵很多、很多。
写”,然后“知不足”
“写”,然后知“不足”,更可贵的是,知道“不足”的具体位置。不写,只知道自己有“不足”,永远不知道“不足”的具体的方位、具体的“点”。所谓的“缺理论”,只是你的想当然。君不见,好多发表出来的文章,没有多大的理论;君不见,好多发表出来的故事,我们身上也有,只是没有写出来,或者写出来了,没那么好读。
哦,你的问题在于,写得“不好读”。
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你再去阅读,你会发现,你的阅读好像“水滴到了海绵上”,而不像以前那样,胡乱地翻翻,“水滴到了蜡油上”。
为了写好《不做教书匠》,我查阅了大量的励志类书籍;翻阅杂志,只要是与我所写的内容搭边的故事、警句,我都会摘录下来。写作《不做教书匠》的一年里,我读了上百本励志书。写作,大大提高了我的阅读效率;阅读呢,大大丰富了我的写作,加快了我的写作。
写《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知道,不能光把做法罗列,还得把“做法”背后的东西讲出来。我讲不清楚,写不明白,只好去读“作文教学”的理论书,哎呀,这里有一句和我的做法相吻合的“理论”;哈哈,那里也有一句和我的做法相吻合的“理论”。一边读,一边找,一边乐,嘿嘿,读“理论”也可以如此快乐!“读”的背后有着那个“写”的等待,再枯燥的书,你也能“读”下去。
很多老师读“理论”,枯燥,晦涩,读不下去,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枯燥地去“读”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的东西,越读越泄气,越读越烦心,只好对不起那本书,拜拜了。
一线的我们,不是要有了一肚子的理论,才能写作;写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去寻找相支撑、相呼应的理论,这样,一边写,一边读,“读”的东西,很快和“写”的东西,调和起来。这么“读”,有很强的“功利性”,可这里的“功利”是个中性词,不是贬义词。因为“功利”能激发我们内心的原动力,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成长。
我以为,工作后的阅读,绝大多数就该有指向,有目的,有“功利”。套用“二八定律”:二分自由散读,八分目的性阅读。
求学时代的阅读,可以漫无目的,可以遍地开花,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工作之后,我们已经失去了漫无目的、自由漫步的时光。工作需要时间,谈恋爱需要时间,结婚了,照顾家庭需要时间,所剩的时间,不允许我们胡天乱地。
“写”而后“读”,它针对困惑的、需要的,从而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写”给了我们最好的“读”的指南。
这样的阅读,不只发生在老师身上,各行各业都有。从事营销的人,营销中看了很多“营销书”,一边做“营销”,一边读“营销”,书里的“营销智慧”转化为自己的“营销行动”,越读越有滋味。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人,看的大都是网络编程、计算机原理,一边读,一边应用,“读”“用”结合。
人过中年的吕老师,民办教师出身,人踏实,肯干,学校要他管后勤,电脑维修一块,也带着“管”了。某人的电脑坏了,他自己琢磨,琢磨不过来,上网查,看书学,一年下来,所有的人都惊奇地发现,他已经把“电脑维修”做得挺专业了。
前面有个“用”牵着,“读”的效率高了。“用”了,有成效了,“读”的兴趣也高了。
写”,带来的另一种“读”
“写”而后的“读”,“读”的不只是人家讲了什么,不只是拿一点人家的“招”。前头有个“写”,你的“读”,会琢磨人家怎么“写”的,怎么“讲”故事的,怎么归纳的,怎么提炼的,为什么“故事”到了他们的笔下,编辑青睐,读者喜欢?
我称这样的“读”,叫“专业的读”。我们去看摄影展,看出照片上的意思、意境,可以了,不错了。然而,作为一名摄影师去看,还要琢磨人家是怎么把“意思”“意境”,用“光”和“影”表现出来的。摄影师的“阅读”,就是“专业的读”。摄影师为什么能“专业的读”?他一直在“摄影”,有了“摄影”的实践,再“读”人家的作品,你的心眼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写”里,还藏有另外一种“阅读”,“阅读”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部好电影,第一遍,你关注的是电影的整体的故事,关注的是起伏的情节,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纷,以及后来的结局;第二遍,你会关注起细节来,你会关注到第一遍没有关注的东西,第一遍“没”看到的东西;第三遍,你或许会关注起电影的表现手法,或许会领悟到导演别出心裁、匠心独运的地方。读文章也是。第一遍,主要关注内容、情节;第二遍,或许会关注细节;第三遍,或许关注语言、关注表达。
多次的“阅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味”,其中的精华。我们的教育实践,也需要几次的“阅读”。第一次的“阅读”,我们处在教育事件、教育实践、教育故事之中,往往没法看清自己的行为高明在哪里,不高明在哪里。
“写”的时候,大脑的放映机慢慢“回放”现场,你或许发现了自己的教育智慧,这些教育智慧经由笔的传递,在你的大脑皮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智慧由此深入你心;或许你发现了自己的教育缺陷,这些教育缺陷经由文字的剖析,在你的大脑皮层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教育缺陷由此转化为“教育经验”,你由此知道了教育的“沟”和“坎”。
有的时候,写着写着,又把前面写好的东西,删除了,从头再写,从头再“读”自己的教育行为。写好一个故事,要多次“读”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将自己的教育行为里的纹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种阅读,谁也无法替代,只有你才能“读”到自己脑子里的“书”。正是这个意义上的“读”,让教育写作充满了唯一性,谁经常出入于这个“唯一”,谁就能变得清楚起来,敏锐起来。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提到教师发展,就要提到教育反思、教育写作的一大内在的、隐秘的原因吧。
点线面:教育写作的三个阶段
由“点”起步的我
我是农民的儿子,母亲不识字,父亲只上过两年学,家里没人看书、读报,也没有一本课外书。小学里,除了连环画,不知道世上还有报纸、杂志和课外书。读师范,数学一直顶呱呱。师范毕业,一心想当数学老师的我,阴差阳错地成了语文老师。
转眼,二十个年头过去,一个从小怕作文、怕语文的人,竟在语文的海洋里成长起来,先后在《人民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研究》《教师博览》等发表论文、随笔200来篇。
2011年4月,《小学语文教学人物》出了管建刚专辑;2011年10月,《小学语文教师》出了“管建刚作文教学艺术专辑”。2005年起,几乎每年出版一本书,《不做教书匠》《一线教师》在教育界还卖得不错,“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5本,也在小学作文教学界引起了一点反响。
以我当年的臭水平,要是有人对我说:“嗯,管建刚,将来你能写好几本书啊。”我一定以为,那人在讥讽我。
起初,我的“写”,小小的,一“点”“点”的,逮到什么“点”,就写什么,哪一“点”有感觉,就写哪一“点”。只要有东西写,笔不停着,隔几天,就能写出一个小东西。内容很庞杂,教育故事、课堂反思、教育批判、教育争鸣、教育理想,每天工作中、工作时、工作后,常想,今天能逮住个什么,写一个小东西。小东西不管长短,都力求成“篇”,能向各大教育报刊投稿的“篇”。
德育的,教学的;阅读的,作文的,写字的——当时我在一所“写字特色学校”工作,一个“中国字不中国”的人,居然是学校里唯一将“写字”论文发到《小学语文教师》上的人。
现在看来,这个逮住什么就写什么的,这里一个“点”、那里一个“点”的杂乱的“写”,对我的作用很不小。我由此每天都动了笔,磨了笔,磨“快”了我的笔,磨“尖”了我的笔,我的发现素材的敏锐的触角,我的语言的基本功,就是在这个时候,“磨”出来的。
那段时间,我处于强迫自己“写”的状态,强迫自己每天去发现“写”的东西,渐渐地,又是自然地,“写”,从工作之余的外在的附加,成为和生活中刷牙、洗脸一样自然的习惯。小孩学刷牙,你逼着他刷牙,他躲猫猫似的,能少刷一次是一次。刷牙成了习惯,哪天没刷牙,他“噌”地从床上爬起来,刷了牙,嘴里有了清新的口气,他才睡得着。“写”的习惯,也是这么回事。
写作辛苦吗?你去问打球的,打球辛苦吗?你去问打牌的,打牌辛苦吗?你去问拍戏的,拍戏辛苦吗?你要把一个事情做好,没有辛苦那不可能。然而,辛苦的背后,有一个幸福在等着你,那么,任何辛苦你都会觉得值。写作的辛苦的背后,有什么幸福?我以为,是“发表”。
每一次的发表,都会有人说,“管老师,你又发表文章啦!”“管老师,你好厉害啊,什么时候教教我!”我知道,那老师并没有真的要我教的意思,不过,你听着就是觉得舒服,自豪。大多数的写作者,都是在不断“发表”中获得了“写”的勇气和底气。若没有发表带给人的刺激,恐怕会有很多人在第一阶段就坚持不下来,被淘汰,被淹没。
进入“线”的写作的我
“点”的写作,大都是豆腐干,“豆腐干”的味道也很不错,哪怕是“臭豆腐”,也有人喜欢得要死。我一次又一次品尝到了“豆腐干”,给我的教育人生带来的美好的味蕾享受。
我也写自己的教育困惑、教育迷惘和教育失败。笔,仿佛一个钻头,带着我从教育的表层,进入教育的里层。我以这样一种对教育现象的敏锐的观察、批判和发现的状态去做教育,我发现,教育的失败不只是失败,失败也能淘出“金子”来,至少能淘出一块块的“豆腐干”来:我为什么失败?失败的原因在哪里?这种失败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吗?它的共性在哪里?克服失败的策略又是什么?
“点”的写作,我经历了六年。六年里,老在同一个水平柱上绕圈子呀,我进入了“高原期”了。那个时候,我依然不停地写,也发表了不少文章,然而,我清晰地感到,我的反思能力、实践能力都停在一个地方,上不了。
我反思了“反思”本身,哦,制约我、让我停滞不前的,恰恰是“反思”本身。
我的“写”一直处于“点”的写作,有什么写什么,这些“点”没有形成“线”,实践也好,反思也好,没有形成大的冲击波、冲击力。我明白了,我要进入“线”的反思,“线”的写作。
所谓“线”的写作,相对于以往的“点”的写作而言,着重的是实践、反思一个主题,进行“专题化”的反思性写作。我的第一个“专题性”反思写作的主题是“这一年,我当班主任”,为了不给自己偷懒,我在“教育在线”开了一个专帖。这个时候,我不再期望每天写的东西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篇”,只是忠实地记录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这一年,我写了十多万字的班主任工作笔记。双休日、假期,我再将“笔记”里的内容、主题相一致的文字,糅合在一起,于是,《期盼点燃希望》《别样的教育》《秋风沉醉的晚上》等长文在《江苏教育》《教师之友》等杂志上发表,《黑龙江教育》的编辑见了我的专帖,给我来信,请我编辑自己的文字,传给她。不久,《黑龙江教育》一下编发了四则主题相近的日记,并作如下“编者按”: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管建刚老师所记下的“班级工作手记”。在那一刻,我被深深地感动了。管老师用教育的艺术和艺术的教育感染着他身边的学生,可以说他所记下的篇篇感染至深、篇篇值得回味。由于版面有限,我只好忍痛割爱,在其中选摘了四篇,希望它能给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们带来一些启迪。
我的第二个“主题性”写作是“我的作文教学故事”。那时,“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实验正进入“攻坚战”,我将反思的精力全部投注到这一根“线”上,陆续写了几十个作文教学故事,后来,福建教育出版社将之结集出版为作文教学故事集《魔法作文营》。
我的第三个“主题性”写作是“我和五(1)班的故事”。一个老师每天上的课,所占去的时间并不是太多,一线的我们,课堂之外,究竟在忙碌什么呢?我们所忙碌的,又有怎样的教育价值呢?我记录了课堂之外我和学生的交往故事,两年后,整理出版了《一线教师》,很受一线老师的欢迎。
“线”的写作,突破了“点”的零乱、无序,能针对一个教育研究的“点”,作深入、“线”性的实践与思考,从而有效地突破了“点”所带来的“瓶颈效应”。X老师,跟我差不多时间拿起笔来,至今X老师还处于“点”的写作阶段,我很为他惋惜。
什么是“面”的写作
如果说,从“点”到“线”是一种突破,那么,从“线”到“面”则更是一种飞跃。“线”到“面”,缺少“高”,高度的“高”。缺少反思、审视的高度,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文字飞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反思性写作中的“高”是什么?——宽阔的教育视野、深厚的理论视野。你不能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看现象,不能只停留于对实践的记录和零星的思考,要从理论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的实践,提炼自己的实践。
那个时候,我以文字的方式,记录“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操作、点子。这样的“写”依然是“面”。我不满足于此,于是边记录,边大量阅读,阅读跟作文教学相关的文章、著作。带着我的作文教学实践走进叶圣陶、张志公、夏丏尊、朱光潜、钱理群等先生的世界里;带着我的作文教学实践阅读了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阅读了李海林先生的《言语教学论》,阅读了孙有康教授的《文章是怎样写成的》,阅读了李白坚教授的“快乐大作文”、储晋的《从此不怕写作文》、丁有宽先生的《丁有宽读写结合教例与经验》、袁浩老师与戴潜汝先生的《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这些阅读,使我站在了一个较为开阔的作文教学实践的经验舞台上,也使我站在了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作文教学思考的理论瞻台上。
有了实践,有了记录,有了“写”的冲动,我的阅读时常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妙。带着那些“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妙,再看自己的记录,再对“记录”进行反思,于是有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书一出版,《江南时报》《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博览》都做了报道。中国写作教学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评说:“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思维,是教师科研的死结,他(管建刚)解开了,尝试超越,终于探出头去,见着了天边的曙光。对理论品格的追求,将使他逐渐甩掉许多前辈,和原来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伴,进入到更高的学术方阵。”
后来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的写作,都以“面”的方式去“写”。与“线”的反思不同,“面”的写作,在“专题实践”的基础上注入了“专题阅读”的活水,进行的是“专题实践”加“专题阅读”的“写”。
走向“立体”的写作
多年前,读过一个故事,某位青年教师每天都写教学反思,校长见了,预言青年教师必有出息。果然,青年教师成了骨干教师,成了特级教师。我的成长经历似乎也在证明这个故事。又想,这个故事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像前面我提到的X老师,一直停留于“点”的写作,掉进了“有限度、没高度”的陷阱。或许,不是每位教师都必须经历我所说的“点”“线”“面”;或许,前面那位青年教师一抬脚,走的便是“面”的写作的路。那当然可喜可贺。
“点”“线”“面”后,有没有第四个东西呢?应该有。我的看法是“立体”。“面”到“立体”,缺了个“高”。“面”的写作,借的是专家的“高”,也就是所谓的“理论”,那“理论”的“高”,本质上是“借”来的,不是自己的。
真正的“立体”的写作,那个“高”,是自己的,自己有了独特的、犀利的、自成一家的思想;是思想,不是思考。这正是我和你,一辈子要努力的。
请允许我回到最初:重要的是每天的“记录”。
一老师问我:“管老师,照你这么说,人人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问题在于,很多人不相信,写作如此简单,也不屑于去做简单的事。这是件好事,别人不相信、做不到,你的机会就来了。
拿起笔,记录吧。
(作者单位:江苏吴江实验小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4:02:59 | 只看该作者
写作——与世界对话
余秋雨
中学生的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认为,不要把写作过早地看成是一个职业的开始。作文比赛只能改变少数人的选择。得了一个奖就期许一份职业--如果是这样,我觉得是把这件事看小了。学校老师教我们学好作文的时候,并不是想在我们这些年轻的生命中预先培养一群作家。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不需要那么多作家,作家多了也未必是好事。我们面临的职业选择是成千上万的,不必拘泥于一种,也不必太早做选择。
  其实在这个识字已经比较普及的时代,写作首先是练习一种与社会、与人沟通的方式,如果学会了很好的写作技能的话,实际上就学会了一种很好的与人沟通的方式,学会了一种和世界对话的方式--这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开端。
  我读过杨振宁先生的文章,还读过李政道先生的文章。读了以后很惊讶--他们怎么写得那么好!他们的散文如果和作家一样好,作家也已经很惭愧了,因为他们还有那么显著的物理学的成绩,作家没有,可是他们的散文比我们很多作家还要好,这说明什么呢?--他们实际上比较早地就获得了一种和世界、和他人、和生命的对话与沟通的方式。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这份本领都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开端,是对自己内在灵魂的挖掘方式、表述方式。
  一个不被挖掘、不被表述的灵魂是深刻不了、开阔不了的。不被表述的灵魂无法不断地获得重组。不断的表述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组建自己的灵魂。当你被一种很好的表述方式打动时,其实是语言背后的那个灵魂让你感到有魅力,而不是它的主语谓语有魅力。要学会表述灵魂、挖掘灵魂,然后更好地与世界沟通、对话。更深刻的人还会进入另一层次,视作文为思考者的起点。譬如你现在写作文,努力想说一些别人没有说过的话,你才感到痛快,感到满意,这就表明你已经开始进入思考层面了,你要创造这个世界上未曾有过的思想火花,你要点燃它。久而久之,当你有更多的知识之后,你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思考者。
  为了思考,你就需要有更多的素材作为你思考的原料。于是,你就成为了一个观察者。一个思考者必然是观察者。作文并不仅仅是一项可以预期的职业、一种语文老师点头的成绩、一份同学当中互相可以传递的喜悦--不完全是这样。
  综上所述,作文是和世界对话、和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是灵魂的表述方式,也是灵魂的挖掘方式;作文更可能使其中一部分人成为一个比较有意识的思考者和观察者。作文是超越具体专业选择的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千古文章一大抄”
张中行
写作能力是在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读得很少,或者没有读懂,写作能力不可能提高。读书对写作有两个借鉴作用。一是写作内容上的,任何一篇文章、一本著作,都不可能是作者自己苦思冥想的想出来的,总被借鉴别人思考、研究、调查的结果。我们读的书里的思想、观点和材料,都是他人心血的结晶,可以给我们以启发。二是写作方法上的。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史,前人栽抒情状物等方面创造的形式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很多作品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书读多了,这些表达形式都装在脑子里,那种内容用哪种形式,有时想也不用想,一拿起笔自然就出来了。所谓“千古文章一大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个人的创新。
作文的三个阶段
梁实秋
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觉一片空虚,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无论是以“人生于世……”来开始,或以“时代的巨轮……”来开始,都感觉得文思枯涩难以为继,即或搜索枯肠,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内容贫乏索然寡味。胡适之先生告诉过我们:“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心中不免暗忖:本来无话可说,要我说些什么?有人认为这是腹笥太俭之过,疗治之方是多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固然可以充实学问增广见闻,主要的还是有赖于思想的启发,否则纵然腹笥便便,搜章摘句,也不过是NFEBDNFEC2之学,不见得就能作到“文如春华,思若涌泉”的地步。想象不充,联想不快,分析不精,辞藻不富,这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
  渡过枯涩的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有个我在,“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对于什么都有意见,而且触类旁通,波澜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逸出题外而莫知所届,有时旁征博引而轻重倒置,有时作翻案文章,有时竟至“骂题”,洋洋洒洒,拉拉杂杂,往好听里说是班固所谓的“下笔不能自休”。也许有人喜欢这种“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式的文章,觉得里面有一股豪放恣肆的气魄。不过就作文的艺术而论,似乎尚大有改进的余地。
  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征象。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所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文章的好坏,与长短无关。文章要讲究气势的宽阔、意思的深入,长短并无关系。长短要求其适度,性质需要长篇大论者不宜过于简略;性质需要简单明了者不宜过于累赘,如是而已。所以文章之过长过短,不以字数计,应以其内容之需要为准。常听见人说,近代人的生活忙碌,时间特别宝贵,对于文学作品都喜欢短篇小说、独幕剧之类,也许有人是这样的。不过我们都知道,长篇小说还是有更多的人看的;多幕剧也有更多的观众。人很少忙得不能欣赏长篇作品,倒是冗长无谓的文字,哪怕只是一两页,恹恹无生气,也令人难以卒读。
  文章的好坏与写作的快慢无关。顷刻之间成数千言,未必斐然可诵,吟得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亦未必字字珠玑。我们欣赏的是成品,不是过程。袁虎倚马草露布,“手不辍笔,俄得七纸”,固然资为美谈,究非常人轨范。文不加点的人,也许是早有腹稿。我们为文还是应该刻意求工,千锤百炼,虽不必“掷地作金石声”,总要尽力洗除一切肤泛猥杂的毛病。
  文章的好坏与年龄无关。姜愈老愈辣,但“辣手作文章”的人并不一定即是耆。头脑的成熟,艺术的造诣,与年龄时常不成正比。不过就一个人的发展过程而言,总要经过上面所说的三个阶段
我的国文启蒙
余光中
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是至少该像童年。若是在都市的红尘里长大,不得亲近草木虫鱼,且又饱受考试的威胁,就不得纵情于杂学闲书,更不得看云、听雨,发一整个下午的呆。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正是抗战,尽管贫于物质,却富于自然,裕于时光,稚小的我乃得以亲近山水,且涵泳中国的文学。所以每次忆起童年,我都心存感慰。
  我相信一个人的中文根抵,必须深固于中学时代。若是等到大学才来补救,就太晚了,所以大一国文之类的课程不过虚设。我的幸运在于中学时代是在纯朴的乡间度过,而家庭背景和学校教育也宜于学习中文。
  一九四零年秋天,我进入南京青年会中学,成为初一的学生。那家中学在四川江北县悦来场,靠近嘉陵江边,因为抗战,才从南京迁去了当时所谓的“大后方”。不能算是甚么名校,但是教学认真。我的中文跟英文底子,都是在那几年打结实的。尤其是英文老师孙良骥先生,严谨而又关切,对我的教益最多。当初若非他教我英文,日后我是否进外文系,大有问题。
  至于国文老师,则前后换了好几位。川大毕业的陈梦家先生,兼授国文和历史,虽然深度近视,戴着厚如酱油瓶底的眼镜,却非目光如豆,学问和口才都颇出众。另有一个国文老师,已忘其名,只记得仪容儒雅,身材高大,不像陈老师那么不修边幅,甚至有点邋遢。更记得他是北师大出身,师承自多名士耆宿,就有些看不起陈先生,甚至溢于言表。
  高一那年,一位前清的拔贡来教我们国文。他是戴伯琼先生,年已古稀,十足是川人惯称的“老夫子”。依清制科举,每十二年由各省学政考选品学兼优的生员,保送入京,也就是贡入国子监。谓之拔贡。再经朝考及格,可充京官、知县或教职。如此考选拔贡,每县只取一人,真是高材生了。戴老夫子应该就是巴县(即江北县)的拔贡,旧学之好可以想见。冬天他来上课,步履缓慢,意态从容,常着长衫,戴黑帽,坐着讲书。至今我还记得他教周敦颐的《爱莲说》,如何摇头晃脑,用川腔吟诵,有金石之声。这种老派的吟诵,随情转腔,一咏三叹,无论是当众朗诵或者独自低吟,对于体味古文或诗词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现在的学生,甚至主修中文系的,也往往只会默读而不会吟诵,与古典文学不免隔了一层。
  为了戴老夫子的耆宿背景,我们交作文时,就试写文言。凭我们这一手稚嫩的文言,怎能入夫子的法眼呢?幸而他颇客气,遇到交文言的,他一律给六十分。后来我们死了心,改写白话,结果反而获得七八十分,真是出人意外。
  有一次和同班的吴显恕读了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佩服其文采之余,对纷繁的典故似懂非懂,乃持以请教戴老夫子,也带点好奇,有意考他一考。不料夫子一瞥题目,便把书合上,滔滔不绝,不但我们问的典故他如数家珍地详予解答,就连没有问的,他也一并加以讲解,令我们佩服之至。
  国文班上,限于课本,所读毕竟有限,课外研修的师承则来自家庭。我的父母都算不上甚么学者,但他们出身旧式家庭,文言底子照例不弱,至少文理是晓畅通达的。我一进中学,他们就认为我应该读点古文了,父亲便开始教我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母亲也在一旁帮腔。我不太喜欢这种文章,但感于双亲的谆谆指点,也就十分认真地学习。接下来是读《留侯论》,虽然也是以知性为主的议论文,却淋漓恣肆,兼具生动而铿锵的感性,令我非常感动。再下来便是《春夜宴桃李园序》、《吊古战场文》、《与韩荆州书》、《陋室铭》等几篇。我领悟渐深,兴趣渐浓,甚至倒过来央求他们多教一些美文。起初他们不很愿意,认为我应该多读一些载道的文章,但见我颇有进步,也真有兴趣,便又教了《为徐敬业讨武里檄》、《滕王阁序》、《阿房宫赋》。
  父母教我这些,每在讲解之余,各以自己的乡音吟哦给我听。父亲诵的是闽南调,母亲吟的是常州腔,古典的情操从乡音深处召唤着我,对我都有异常的亲切。就这么,每晚就着摇曳的桐油灯光,一遍又一遍,有时低回,有时高亢,我习诵着这些古文,忘情地赞叹骈文的工整典丽,散文的开阖自如。这样的反复吟咏,潜心体会,对于真正进入古人的感情,去呼吸历史,涵泳文化,最为深刻、委婉。日后我在诗文之中展现的古典风格,正以桐油灯下的夜读为其源头。为此,我永远感激父母当日的启发。
  不过那时为我启蒙的,还应该一提二舅父孙有孚先生。那时我们是在说来场的乡下,住在一座朱氏宗祠里,山下是南去的嘉陵江,涛声日夜不断,入夜尤其撼耳。二舅父家就在附近的另一个山头,和朱家祠堂隔谷相望。父亲经常在重庆城里办公,只有母亲带我住在乡下,教授古文这件事就由二舅父来接手。他比父亲要闲,旧学造诣也似较高,而且更加喜欢美文,正合我的抒情倾向。
  他为我讲了前后《赤壁赋》和《秋声赋》,一面捧着水烟筒,不时滋滋地抽吸,一面为我娓娓释义,哦哦诵读。他的乡音同于母亲,近于吴侬软语,纤秀之中透出儒雅。他家中藏书不少,最吸引我的是一部插图动人的线装《聊斋志异》。二舅父和父亲那一代,认为这种书轻佻侧艳,只宜偶尔消遣,当然不会鼓励子弟去读。好在二舅父也不怎么反对,课余任我取阅,纵容我神游于人鬼之间。
  后来父亲又找来《古文笔法百篇》和《幼学琼林》、《东莱博议》之类,抽教了一些。长夏的午后,吃罢绿豆汤,父亲便躺在竹睡椅上,一卷接一卷地细览他的《纲鉴易知录》,一面叹息盛衰之理,我则畅读旧小说,尤其耽看《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甚至《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七侠五义》、《包公案》、《平山冷燕》等等也在闲观之列,但看得最入神也最仔细的,是《三国演义》,连草船借箭那一段的《大雾迷江赋》也读了好几遍。至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则要到进了大学才认真阅读。当时初看《红楼梦》,只觉其婆婆妈妈,很不耐烦,竟半途而废。早在高中时代,我的英文已经颇有进境,可以自修《莎氏乐府本事》(Tales from Shakespeare:by Charles Lamb),甚至试译拜伦《海罗德公子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的片段。只怪我野心太大,头绪太多,所以读中国作品也未能全力以赴。
    我一直认为,不读旧小说难谓中国的读书人。“高眉”(high-brow)的古典文学固然是在诗文与史哲,但“低眉”(low-brow)的旧小说与民谣、地方戏之类,却为市并与江湖的文化所寄,上至骚人墨客,下至走卒贩夫,广为雅俗共赏。身为中国人而不识关公、包公、武松、薛仁贵、孙悟空、林黛玉,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说庄、骚、李、杜、韩、柳、欧、苏是古典之葩,则西游、水浒、三国、红楼正是民俗之根,有如圆规,缺其一脚必难成其圆。
  读中国的旧小说,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认识旧社会的民俗风土、市井江湖,为儒道释俗化的三教文化作一注脚;另一则是在文言与白话之间搭一桥梁,俾在两岸自由来往。当代学者概叹学子中文程度日低,开出来的药方常是“多读古书”。其实目前学生中文之病已近膏育,勉强吞咽几丸孟子或史记,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根底太弱,虚不受补。倒是旧小说融贯文白,不但语言生动,句法自然,而且平仄妥帖,词汇丰富;用白话写的,有口语的流畅,无西化之夹生,可谓旧社会白语文的“原汤正味”,而用文话写的,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与唐人传奇之类,亦属浅近文言,便于白话过渡。加以故事引人入胜,这些小说最能使青年读者潜化于无形,耽读之余,不知不觉就把中文摸熟弄通,虽不足从事甚么声韵训诂,至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达意通情。
  我那一代的中学生,非但没有电视,也难得看到电影,甚至广播也不普及。声色之娱,恐怕只有靠话剧了,所以那是话剧的黄金时代。一位穷乡僻壤的少年要享受故事,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读旧小说。加以考试压力不大,都市娱乐的诱惑不多而且太远,而长夏午寐之余,隆冬雪窗之内,常与诸葛亮、秦叔宝为伍,其乐何输今日的磁碟、录影带、卡拉OK?而更幸运的,是在“且听下回分解”之余,我们那一代的小“看官”们竟把中文读通了。
  同学之间互勉的风气也很重要。巴蜀文风颇盛,民间素来重视旧学,可谓弦歌不辍。我的四川同学家里常见线装藏书,有的可能还是珍本,不免拿来校中炫耀,乃得奇书共赏。当时中学生之间,流行的课外读物分为三类:即古典文学,尤其是旧小说;新文学,尤其是三十年代白话小说;翻译文学,尤其是帝俄与苏联的小说。三类之中,我对后面两类并不太热衷,一来因为我勤读英文,进步很快,准备日后直接欣赏原文,至少可读英译本,二来我对当时西化而生硬的新文学文体,多无好感,对一般新诗,尤其是普罗八股,实在看不上眼。同班的吴显恕是蜀人,家多古典藏书,常携来与我共赏,每遇奇文妙句,辄同声啧啧。有一次我们迷上了《西厢记》,爱不释手,甚至会趁下课的十分钟展卷共读,碰上空堂,更并坐在校园的石阶上、膝头摊开张生的苦恋,你一节,我一段,吟咏甚么“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后来发现了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也激赏了一阵,并传观彼此抄下的佳句。
  至于诗词,则除了课本里的少量作品以外,老师和长辈并未着意为我启蒙,倒是性之相近,习以为常,可谓无师自通。当然起初不是真通,只是感性上觉得美,觉得亲切而已。遇到典故多而背景曲折的作品,就感到隔了一层,纷繁的附注也不暇细读。不过热爱却是真的,从初中起就喜欢唐诗,到了高中更兼好五代与宋之词,历大学时代而不衰。
    最奇怪的,是我吟咏古诗的方式,虽得闽腔吴调的口授启蒙,兼采二舅父哦叹之音,日后竟然发展成唯我独有的曼吟回唱,一波三折,余韵不绝,跟长辈比较单调的诵法全然相异。五十年来,每逢独处寂寞,例如异国的风如雪夜,或是高速长途独自驾车,便纵情朗吟“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或是“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顿觉太白、东坡就在肘边,一股豪气上通唐宋。若是叶起更高古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兴就更加苍凉了。
  《晋书》王敦传说王敦酒后,辄咏曹操这四句古诗,一边用玉如意敲打唾壶作节拍,壶边尽缺。清朝的名诗人龚自珍有这么一首七绝:“回肠荡气感精灵,座容苍凉酒半醒。自别吴郎高咏减,珊瑚击碎有谁听?”说的正是这种酒酣耳热,纵情朗吟,而四座共鸣的豪兴。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感性的生命所在。只用今日的国语来读古诗或者默念,只恐永远难以和李杜呼吸相通,太可惜了。
  在年十月,我在英国六个城市巡回诵诗。每次在朗诵自己作品六七首的英译之后,我一定选一两首中国古诗,先读其英译,然后朗吟原文。吟声一断,掌声立起,反应之热烈,从无例外。足见诗之朗诵具有超乎意义的感染性,不幸这种感性教育今已荡然无存,与书法同一式微。
  去年十二月,我在“第二届中国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对各国的汉学家报告我中译王尔德喜剧《温夫人的扇子》的经验,说王尔德的文字好炫才气,每令译者“望洋兴叹”而难以下笔,但是有些地方碰巧,我的译文也会胜过他的原文。众多学者吃了一惊,一起抬头等待下文。我说:“有些地方,例如对仗,英文根本比不上中文。在这种地方,原文不如译文,不是王尔德不如我,而是他捞过了界,竟以英文的弱点来碰中文的强势。”
  我以身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5:34 , Processed in 0.10440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