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梁启超:把儿童引到高等趣味的路上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3:5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梁启超:把儿童引到高等趣味的路上
徐 飞
梁启超(1873-1929),被时人称为“思想界的骄子”, 一直活跃在中国近代思想舞台的中心。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他是首先关注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他先后发表了《论幼学》、《蒙学报演义报合叙》、《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等文章,对儿童教育有较为全面的研究。认真研读梁启超论及教育的文章和书信、演讲辞等,不难发现他的儿童观。虽然梁启超已去世八十余年,但他的儿童观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仍有着较强的引导意义。
一、儿童,乃未来之国民
在梁启超那里,少年儿童是作为未来的国民被发现的。梁启超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在少年儿童身上,他在《少年中国说》中激励少年发愤图强,挽救民族:“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从培养未来国民的需要出发,提出了智育、情育和意育三者并重的教育方针。他认为,“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就达到了先哲名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他批评当时的学校教育太过于重智育,“以智育蛀德育”,以致造成“出而与他族相遇,无不挫折败北”的恶果。他特别强调“仁”的教育,教育少年儿童要做有修养、有道德的未来公民,“如果你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越多越好,你若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是越多越坏。”梁启超始终将做人视为教育的首要任务,他眼中的“仁智勇兼备”的未来公民应具有以下品质:进取冒险精神、顽强的毅力、高尚的国民品格、独立的人格和个性。
梁启超将儿童视为未来国民,于封建传统教育而言不啻于一声惊雷,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儿童从此具有了独立的、完整的人的资格,还意味着少年儿童应担负起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使命。因此,梁启超尽力呼吁“政治教育乃最急务”、“建立公德乃当务之急”,仅为个人而奋斗的时代宣告结束,而教育的新纪元从此开启,其重要理念为,少年儿童应担当起振兴国家的社会责任。
儿童作为社会个体而存在,应当为社会进步而奋斗,这本不算多么新颖的发现,但在崇尚“私德”的中国传统社会,普及并推广这一常识,阻力甚大。即便在当下中国,现状亦不容乐观:崇尚为己奋斗者多,信奉为国奋斗者少。我们承认人性本私,但一个人若只为自己而奋斗,估计也很难为社会作出卓越贡献。儿童正处于性格情操、品德思想的形成阶段,对于外界施加的影响格外敏感。从小被灌输“为己奋斗”观念的孩子,与被爱国情怀所激励、具有互助合作等公德的孩子,两者所拥有的襟怀、境界及所能取得的成就,自不可相提并论。
梁启超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最好的佐证。他的九个子女个个成才,其中思成、思永、思礼为院士,令人惊羡不已。六位子女赴美留学,但他们中没有一位留在美国,都回国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这与梁启超培养了孩子们深深的爱国情结密不可分。梁思礼回忆:“有人曾经问我,‘您从您的父亲那儿继承下来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回答‘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这句话支撑了我一生的追求。”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少年儿童的教育,维系着国家的未来。教育家陶行知继承这一思想,明确提出:“今日之学生,就是将来之公民。将来所需之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重温先哲隽语,我们应当对儿童多一份滚热的社会期待!
二、幼年青年时期,趣味是最浓的
我认为,梁启超思想中最诱人的当属“趣味主义”。梁启超曾明确地宣称:“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道,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他认为,趣味是“活的源泉”,是“生活的原动力”,丧失趣味,生活便无意义;趣味没了,活动便跟着停止,就好像机器没了燃料,不仅不能运转,长久以往还会生锈。
梁启超提倡“趣味教育”的教育理念。虽然“趣味教育”在近代欧美教育界早已通行,但梁启超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他不仅将趣味当手段,还将趣味当目的。梁启超的这一改动,就将趣味提升到了审美的高度,意义十分重大。将趣味当手段,是“有所为而为”,总要以另一件事为目的,其结果是目的达到,手段抛弃。而将趣味当目的,却是“无所为而为”,像小孩子游戏一样,没有其它目的,只享受一种超功利目的的情趣、乐趣。若是拿学问做“敲门砖”,比如学法政用来做做官的手段,学经济用来做发财的手段,就不会有“深入而且持久的趣味”。“所以教育家最要紧教学生知道是为学问而学问,为活动而活动,所有学问,所有活动,都是目的,不是手段,学生能领会这个见解,他的趣味,自然终身不衰了。”
他特别强调,“人生在幼年青年时期,趣味是最浓的,整天价乱碰乱进,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在他看来,儿童处于趣味最浓的时期,这时若不引导他们到高等趣味路上,他们便非入下等趣味不可,因此教育要趁儿童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定之时,给其一种可以终生受用的趣味。所以,“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残趣味”。
梁启超在给子女的书信中多次提到趣味的形成,比如他嘱咐思成“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工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他建议思庄“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
当然,关于趣味教育的程度,梁启超也有清醒的认识,“教育儿童纯用趣味引诱,则不能扩张其可能性”,他主张用兴趣引导儿童学习要适度,有时候必要的强迫,反而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他以冷水浴为例,因为有外界的强迫刺激,使浴者更加耐寒。对儿童的教育教学也不能只顾儿童的趣味而失之浅薄,应当有适当的难度,才更利于激发儿童的趣味。
这种注重儿童成长与趣味形成结合的教育恰恰是我们当今教育所缺乏的。我们当今教育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儿童教育尤为明显。这种功利教育的特征是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关注眼前而忽视未来,看重分数而漠视生命。李泽厚先生对此曾作过深刻的批评:“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学习兴趣,分数只是一个副产品,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副产品。现在把副产品当作正产品,全用它激励学生,那是伤害学生。”在功利教育的摧残下,很多孩子的幸福童年、快乐时光被无辜剥夺。梁启超的趣味教育启示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兴趣,促进儿童上等趣味的形成,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情趣人生。
三、呵护羞耻心,就是守卫纯真的童年
梁启超反复强调要培养幼童的廉耻观。他批判传统的私塾教育弊病重重:“今之教者毁齿执业,鞭笞角黄挞,或破头颅,或溃血肉,饥不得食,寒不得息。国家立法:‘七年曰悼,罪且减等。’何物小子,受此苦刑!是故中国之大,有二大厄:男女罹毒,俱在髫年,女者缠足,毁其肢体;男者扑头,伤其脑气。……古之听讼,犹禁笞楚,所以养廉远耻,无令自弃;今于鼓箧之始,而日以囚虏之事待之,无惑乎世之妾妇其容,奴隶其膝,以应科举求带路者,日出而不可止也。”对儿童施加暴力,一方面是对儿童人格的不尊重,没有将儿童视为有尊严、有人格的个体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成人缺乏对儿童心理和生理的正确认识,没有发展出对儿童施以同情和爱护的机制。据梁启超看来,对儿童施加暴力既伤害了儿童的生理健康,又损害了儿童的个体尊严,更无助于发展儿童的廉耻观。在《论幼学》一文中,梁启超深入地思考了廉耻观的价值,将羞耻观与儿童的尊严、儿童的成长联系起来,非常具有前瞻性。
在童年概念的演化中,将成长中的孩子同羞耻观联系起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尼尔·波兹曼指出:“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羞耻首先意味着文化能够并且情愿对儿童有所隐瞒。在《论女学》中,梁启超指出,幼童由于缺乏母亲有理智、有文化的呵护,所以暴露在成人的大千世界中,他们有机会接触成人世界的一切秘密,包括性、暴力、本能和自我等等。“今中国小学未兴,出就外傅以后,其所以为教者,亦既猥陋灭裂,无所取材,若其髫龄嬉戏之时,习安房闼之中,不离阿保之手,耳目之间,所日与为缘者,舍窗第、筐箧至极猥琐之事,概无所闻见。”由于儿童过早地了解到成人的秘密,他们的童年也就过早地结束了。
梁启超发展儿童羞耻心的观念,应该受英国哲学家洛克思想的影响。洛克认为羞耻感是童年和成年之间区别的标志。“‘在一切事物中,名誉和耻辱,一旦人们喜欢上他们,是最能刺激心灵之物。假如你能使孩子形成珍惜名誉、憎恨耻辱,你就已经在他们心中植下了正确的原则。”注重学习,呵护羞耻心,这是洛克对童年教育的贡献。
观照当下,我们真该为儿童成长的环境而害羞。无所不至的网络,几乎将成人世界的所有秘密毫无隐瞒地暴露在孩子面前,光碟的级别限制也是形同虚设,社会将最后一片处女地已完全向孩子无限开放。而随着羞耻感的逐渐弱化,儿童过早的成人化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痼疾。梁启超提醒我们,为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呵护他们的羞耻心,守卫纯真的童年。
当然,梁启超的儿童观体系完整,丰富庞杂,远不止我上面所述。他还注重女性对儿童的引导、塑造,重视阅读对于儿童的感化力量,并为儿童创作过自己设计的歌诀书、回答书。他还期待少年儿童身上能体现不畏困难、开疆辟土的进取精神……梁启超的儿童观,是一本厚厚的书,常读不厌,历久弥新。
                                       (发表于《教师月刊》2012年7、8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25 13:27 , Processed in 0.22521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