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访林家阳:中国教育需要改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02: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访林家阳:中国教育需要改变

[来 源] 视觉中国专稿[作 者] [发表时间] 2007/10/09


  9月29日,同济大学林家阳教授在北京出席了“爱国者•旋转的硬币”798国际工业设计展的专业论坛,并在论坛中做了精彩演讲。演讲结束后,视觉中国记者对林家阳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视觉中国:光靠大师的演讲能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吗?
  林家阳:
演讲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为此我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如利用创意平台的大赛、大师班平台、“移动创意”平台等等,已经历了十年。但关键是课堂。教育的本身要进行改变,首先是师资队伍结构的改变,如果老师观念和实际设计能力不对,那永远解决不了问题,教不出能干事的学生是最糟糕的。工业设计的老师千万不要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去解决设计的问题。如何培养一批有创意的设计师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要倡导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要培养中国自己的设计师,得首先向传统文化学习,向生活学习,然后才是向国际大师学习。在自己的文化和生活积淀的基础上学习世界优秀的文化,这叫吸收,而不会导致抄袭;第二是需要改变以史为主的课程,理论课在重论的同时,重传授观念,让传统的美术史、工艺美术史、工业设计史、艺术概论作为考核课程,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创造学、传播学、市场学、心理学等。设计基础课程要始终建立在创新中解决技能和美学的问题,而不是本末倒置!而专业课程要让大量的社会一线设计师进入课堂,专业课的老师不能一直从学校走向学校,从学生到助教,从助教到讲师,从讲师到教授。这样的话,永远导致了学校与社会的脱轨。专业教师必须有一线设计师经验,首先是经验,最后还是经验,争取客户要经验,设计要经验,市场还是要经验。教育一面要引导社会进步,另一面要为市场服务。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素描课不能没完没了拷贝式的教学—石膏、人物和静物。做到学了素描还要会做广告的草图、产品设计草图、建筑草图和效果图。课程要把目标给学生讲清楚。

  视觉中国:教育的弊病除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教育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
  林家阳:
是的,清华大学建筑学有名,同济大学建筑学有名,天津大学建筑学有名,东南大学建筑学也有名,但是在全国哪个标志性建筑是出自这四个大学的,几乎没听说。各校永远在培养学生,好比企业生产了无数的产品,但就是缺乏品牌。关键也是生源本身和课程的不合理,教师缺乏中国文化的背景和国际设计的经验。

  视觉中国:您对北京、上海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有什么看法?
  林家阳:
可以说,从总体上来说是积极的,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是中国天翻地覆的历史,由于它的进步,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的视觉中心,但就建筑来说,一分为二,本土设计师的标志性建筑并不多见,而对国际大师的作品的评判也要一分为二,有很优秀的,如上海的金贸大厦,不仅是世界最好的技术与艺术效果的展示,而且中国式的塔式建筑风格隐含其中,不愧是经典的中国文化品味的建筑。而北京的鸟巢也是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品。巢是家的概念,是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的一种情感追忆,也是信息社会、数字时代,人们回归自然的怀旧情结。相反, CCTV大楼那是迪斯尼文化,闹着好玩,外国有这种设计吗?不可能让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做这样的游戏。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的玩笑可开大了,很多人见了它就会浮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惨剧,它不属于那个环境,什么是好的艺术和好的作品,个性固然重要,但要考虑环境和条件。脱离环境和条件讲艺术是一句空话,会导致荒唐。

  视觉中国:为什么中国会导致有这样的建筑?
  林家阳:
那是一种麻木和缺乏文化观的反映。





林家阳接受视觉中国专访

  视觉中国:您如何看待现在的美术高考?
  林家阳:
没有针对性,不从市场考虑,不研究结果的教育是很糟糕的。社会为什么要设计师、国家为什么要艺术家,是要通过他们的创造力来改变世界。任何事情不从目的出发,导致的结果是无效甚至是可笑的。美术高考也不例外,陈丹青和我一起在中国教育台访谈中说,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巴黎美术学院四年以前已经取消了他们的最后一个油画工作室,将现代艺术的观念建立在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基础上,而我们的美术学院仍对拷贝式的临摹津津乐道,设计院校还紧跟模仿,这种招生方法不是在考核孩子们的艺术天性,而只能是选拔未来的模仿大师。社会需要创新,经济要创新,科学要创新,文化和艺术不能“与时俱进”,而要走在时代的前面,如果这个国家连艺术家都没有创新,怎么谈得上经济和科学的进步?

  视觉中国:我们以前做过您和靳埭强的一期专题,您对这有看法吗?
  林家阳:
对靳先生我一直都是很尊重的,我做了传播靳先生的大量活动一直是对他的尊重和对他为中国设计作出贡献的肯定,中国需要弘扬自己的文化,他是一个典型的将中国本土设计文化推向世界的代表。至于靳先生后来离开我一手搭建的“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创意竞赛平台”,我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如台湾的一位林先生开导我所说的:靳先生受命于广东汕头大学长江艺术学院院长,他需要通过活动传播他自己的学院,但他把这个当时已经举办了七届的品牌名称(不与我打招呼)原封不动地归己使用,这使我很震惊。因为之前的每届活动费平均要筹集五十万,仅奖金一项就6-7万,而靳先生每届仅提供三万基金。后经有关传播机构一杂志社领导的协调,认为我的原则是对的,最后,我保留了“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的品牌。“靳埭强基金奖”归靳先生所有移至了汕头。这事不影响我对靳先生的敬仰和热爱。要说的是品牌需要时间的堆砌,更需要无数人的奉献。


林家阳和视觉中国编辑合影


  视觉中国:您的“中国维纳斯”成为了本届展览的关注热点,您是怎么想到采用这个元素的? 
  林家阳:
2005年我的工作室有幸被选入由上海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十一个“上海市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行列,它对我开发未来的产品带来了新的动力。此时,恰好一位汉堡文化局的官员来我的工作室做客,讲述了他做为了在上海—汉堡友好城市交流代表,在上海交流节目和礼品中碰到了瓶颈。陶瓷、玉器、书画永远成为了上海不变的城市礼品符号,因此我想应该寻找一种将两种文化嫁接到一起的一个载体。我首先想到了西方文化的一个符号——维纳斯,并将之穿上了上海各式的旗袍,命名为“上海女人”。不久,我还创作了“56个民族维纳斯”、“中国十二生肖维纳斯”、“中国青花维纳斯”等,并申请了国家专利。我的梦想是做一个自己的品牌来传播中国文化。  





  视觉中国:最后您能对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的年青人提一点希望吗?
  林家阳:
在中国如果想成功,要记住六个字就行了——目标、精神、坚持。目标是航向,精神是动力,坚持才会胜利。目标需要敏锐的眼光去判断,精神是人的一种境界表现,坚持是对一个人的人生的永久性的考验。

  视觉中国:谢谢您接受视觉中国的采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02:12 , Processed in 0.10391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