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瑞田 :竞技书法的际遇与问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06:2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竞技书法的际遇与问题   

一、基层书法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竞技书法的评选机制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评奖,均是竞技性的。文学界的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电影界的金鸡奖、百花奖,戏剧界的曹禺奖,等等,概莫如此。兰亭奖是书法界的权威奖项,也是竞技性的。因书法作品的评选,所涉及的作品多、作者广,因此,评选的方式和手段,竞技特征更为明显。
    据统计,每一届兰亭奖的评选,书法作品收稿数以万件,理论作品也达千篇(部),由此可见,兰亭奖在书法界的影响和地位。
    兰亭奖与茅盾文学奖有相同之处,也就是说,评选的对象应该是具有较高专业创作水平的人才,而不是初学者,或具有一定创作能力的人才。
    但是,兰亭奖与茅盾文学奖又有不同之处,因茅盾文学奖获奖数量的限制,只能优中选优,即使是名闻遐迩的作家,也会失之交臂。比如王蒙、张贤亮、李锐、李佩甫、阎连科、杨争光等人。书法艺术的特殊性,不可能把兰亭奖的获奖数量设置为一年一位,就如同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以少胜多,宁缺毋滥。
    获奖者数量的多寡,会影响到评奖的公信度和品质。同时,获奖数量的适度拓宽,对于人才的选拔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书法艺术是古老的传统艺术,亦是年轻的艺术。之所以说她年轻,既是以现当代的艺术认定机制加以判断。中国书法家协会在1981年始成立,此前,书法艺术的发展是以文人的个体性和社团的民间性来实现的,游离于政府的评价体系和高等教育的学术视野。1981年以后,中国书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一方面,当代书法的自觉意识苏醒,书法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历史性地重估,书法家协会组织和高等教育,为专业书法人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一方面,书法市场的形成,催动了书法家的创作激情。供应的有序与需求的强劲,实现了中国书法作品由纯艺术作品到准商品的转型。这一转型,是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自然是前所未有的。
    基于此,我们需要书法家的专业形象,更需要打破以往一元化书法人才的评定格局,即,名人——书法家,如康有为、梁启超、齐白石、徐悲鸿、沈尹默、沙孟海、启功、林散之等人;官员——书法家,如郭沫若、茅盾、赵朴初、舒同、周而复、邵华泽等人。
    板结的体制和僵化的机制,我们不能奢望更多,是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也解放了思想,为书法的发展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和文化、学术基础。
    兰亭奖的设立与实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运行。其显著的成绩是,一,为基层书法作者的提高与超越,创造了合理的机制。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家,如曲庆伟、林峰、王乃勇、徐强、曹元伟等人,均是在兰亭奖评选的舞台上崛起,完成了从普通书法家到著名书法家的超越。二,调整并改变了书法家品牌形成的社会结构。书法观众或书法作品的收藏者,在评价书法家的社会影响和艺术地位时,愿意依靠这名书法家在书法家协会所担任职务,如主席、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等。这种选择有一定道理,但是,简单了一些,粗放了一些,中国特色了一些。兰亭奖设在文化的高位,目标指向精英,评选的过程和评选的结果,自然具有权威性。兰亭奖的评选,推出了书法界新的笔墨和新的面孔,这些依靠评选一鸣惊人的书法家,从兰亭奖开始,走向自己人生与艺术的未来。

二、        评选的“快餐化”,导致书法创作的肤浅化

    竞技性的书法评选是公正的,也是遗憾的。因时间紧,评委少,评选过程中往往那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容易被注意,直到获奖。
    应该说当代书法创作,对形式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重视艺术形式,并没有错误,这是艺术觉醒的直接结果。来自苏俄的文艺理论,长时间地向我们灌输这样的认识——内容大于形式。其实,这样的认识也没有错误,只是阶级斗争成为全社会的意识形态之后,为政治服务几成艺术作品的唯一功能。至此,文艺作品的审美意义消失了,文艺作品的娱乐性也不能公开提及。于是,内容大于形式的理论观念,大摇大摆地成为一个社会的共识。
改革开放初期,吴冠中大胆提出艺术作品“形式大于内容”,其目的还不在于“形式”与“内容”的美学关系,而是主题先行、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内容,对艺术创作者的桎梏和束缚,到了正视和反思时候。吴冠中敏锐地看到这一点,以他可贵的艺术勇气,发出艺术思想解放的最强音。
    如果说文学形象和艺术形象鲜明的文学与美术创作,拓展艺术形式,甚至是大胆突破,都不会影响其本真的艺术品质。书法艺术不然。书法艺术是汉字书写艺术,汉字又承传民族文化,因此,书法艺术无法从汉字和文化中脱离出来,形式至上,很容易削弱书法艺术的核心价值。当前书法创作的突出问题,便是形式主义滥觞,拼接、多色调、任意题跋、多种书体拼凑、恣意钤印,把一幅作品搞的五色杂陈,眼花缭乱。
    这种现象与竞技书法的评选不无关系。由于来搞众多,没有可能细致地审阅每一幅作品,初选时的轻率和粗放,一瞬间折断投稿者的梦想。敏锐的投稿者很快发现,如果过初评这一关,作品需要视觉冲击力,因此,在形式上花样翻新,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迎合评委,从而改变了书法创作的文化方向。
    对形式的热衷,产生了致命的后果。当代书法创作,因强调形式主义,对书法家的文化素质的要求日渐降低,甚至许多书法家认为,书法就是技术的、形式的,与文化没有关系。各种书法展览层出不穷,每每看去,都能发现错字、丢字,也会看到低俗的文辞和寡淡的诗句。书法大发展了,书法家的文化修养却降低了。这种现象,需要正视和反思。

三、         完善评选机制,彻底根除评选腐败

    良好的评选机制,是保证优秀书法家和书法作品的不断涌现。良好的评选机制也将证明,人类社会的理性、规则、自我约束、自我完成,能够培育人们对社会的信任与依靠。
    但是,良好的评选机制不会从天而降,需要管理者的智慧,评选制度的完善,舆论的监督。
    首先,书法家协会要建立评委库,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评论家组织起来,针对展览,以抽签的方式进行确定。这种方法,能够放大挑选评委的范围,保证具有多种审美趣味的评委对投稿作品进行评判,保证获奖作品的艺术质量。第二,延长评选时间,本着对每一幅书法作品负责的态度,可以分阶段、分书体、分地区地进行遴选,做到不出差错,少出差错。
    现在的评选方式,是繁重的评选工作量导致的。为确保评选的真实,书法家协会需要从资金上给予强力的支持。
    茅盾文学奖的评选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评委们需要对候选作品阅读,并提出书面意见。每一部获选作品,都会像动了外科手术一样,从题材、结构、立意、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予以解剖,直到投出神圣的一票。
    第三,兰亭奖评选应该借鉴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方法,对评委提出更高的要求。据了解,书法展的评选,师生情、朋友情、同学情始终在评选过程中纠缠。评委对学生、朋友等人的推崇,从来不去回避。许多获奖者,就是评委的学生、朋友。
    完善评选机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剔除人情因素,建立回避制度。面对与己相关的作者,尤其是学生和同学,必须缺席评选。
    评选过程中的腐败现象或轻或重地存在。当获奖与政绩挂钩,当作品与金钱相关,对评委的揣摩、贿赂,在所难免。如果避免腐败现象,重要一点就是加强舆论监督,组织新闻媒体到评选现象观察和监督,防止腐败现象发生。同时,对获奖作品进行甄别,不仅从书法作品的内容到形式进行甄别,还要对评委与获奖作者的人际关系进行甄别,即保证获奖作者的清白,也保证评委们的清白。
    我们的时代最需要公正与良知。国家现代化与民族现代化,须臾离不开公正与良知。兰亭奖是公共权力对书法家的价值判断,是繁荣书法艺术创作的有力推动,也应该是健康人格的培育者,人文理想的倡导者,理当珍惜之,重视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7:20 , Processed in 0.16457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