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何“热议”的总是语文?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07:5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为何“热议”的总是语文?作者:温儒敏
    《山东商报》2013年12月19日刊出记者对我的采访,这是其中一节:
  山东商报:这些年关于语文的热议非常多,为什么语文总会引发如此多的关注?
  温儒敏:语文其实是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和每个人的生活关系密切,谁都能批评,插得上嘴,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其他科目,专业性强,大家想说,也未必能说出什么来。语文天生就会受到社会格外的关注。这些年每隔两三个月,就可以看到一些与语文教育有关的热议甚至炒作,实在有些“过于关切”了。
  山东商报:您好像一直主张不要对语文做太多的报道,主张静下来讨论语文。
  温儒敏:因为很多话题一旦被媒体介入放大之后,往往会被读者误读。关于语文的讨论有很多,有一些是有根据的讨论,但是也有许多是放大了的,缺乏根据的。一旦形成了一种热议的局面,你就很难理性的地纠正过来。
  比如说前些年,有报道说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被删减,立马引发了很多网民的愤怒,口口相传都说鲁迅已经被赶出语文教材。这是误解。事实上,是因为课程改革,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原来高中三个学年必修课,改为1.75学年,而选修课占1.25学年。必修课总课时少了,自然也要对课文数量进行调整,这是很正常的。鲁迅的文章在必修课中减少了,有的放到选修课了。在入选课本的作家中,鲁迅仍然位居第一。可是媒体一炒作,大家一旦形成了某种错误的印象,你想再转变就比较难了。
  前几天又有人爆料某版本初中语文教材发现30多个错误,爆料者声称要把出版社告上法庭,各大媒体网站迅速都在热议,甚至中央台都跟着报道了(中央台也没有核实就报道),成了新闻事件。我很好奇,找来材料仔细看,发现所谓30多个错误,绝大多数都是夸大,或者是爆料者自己弄错了的,真正错的只有五六处,而且只是编校的过失,比如标点不完整(如书名号“《”少了半边),个别错字(如“沐浴”错成“沭浴”,显然是文字输入错了)等,没有校对出来。出版社当然应吸取教训,加以改正。爆料者本可以通过学术讨论的途径,给出版社指正的,有些看法不同,也可以在学术范围内讨论。但一家伙弄到媒体上,广为炒作,给人印象就是教材一发不可收拾了。这不符合实际,对教材编写的改进其实会有负面影响。
  大家关心语文是好事,可是过度关注,又往往会适得其反。语文有社会性,它又还是一门学科,有学理性。语文的社会关注度应当降降温了,媒体不要去炒作,大家少争论,让一线教师和专家安静下来,认真做些调查研究,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建设性可行性的意见,而不只是在印象的、情绪的层面没完没了地争论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2 19:16 , Processed in 0.07452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