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阅件]:王俊义:文化大革命的民间记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0:5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俊义:文化大革命的民间记忆
作者:王俊义      时间:2012-07-12   来源:凤凰
    2010年1月19日,在凤凰网的博客里写了第一篇《文化大革命的黑色幽默》,2012年4月2日写了第四十一篇,共计123节。《天涯》杂志2012年四期《民间语文》栏目以《文革段子》为题,选发了前边的几十节。现将前二十五节集合在一起,发出来以飨关心和研究文革民间历史的读者。


1.  三家村黑店

    《人民日报》开始批判三家村黑店的时候,中国人才知道还有一个叫吴晗的人,一个叫邓拓的人,还有一个叫廖沫沙的人。一个村庄里的队长说:他们什么不能干,偏偏要开个黑店,还要叫个三家村?听起来像是《水浒传》里的一个村庄的名字。《水浒传》里的人都是打家劫舍的刀客,今天邓拓吴晗廖沫沙还要干这个,你说他们傻不傻?你说他们憨不憨?听说他们还是读书人,什么事不能干,毛主席不让个人开店,他们偏偏要开个黑店,肯定赚不来钱。你说不批判他们该批判谁?
                                       
2,武汉灯泡两毛三

    河南西部一个村子里的政治队长,是个女的,不认识一个字。批判吴晗、邓拓、廖沫沙的时候,通知她到公社开会。公社书记从上午开始讲吴晗、邓拓、廖沫沙,一直讲到下午五点,会议才结束。回到村子里,正在开社员大会,生产队长说:“你到公社开了一天会,会上说的啥?你给大家说说吧。”
    政治队长说:“先让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右派分子、坏分子散会,我们再说。”于是五种分子一个个灰溜溜的离开了会场。政治队长说:“会议虽然开了一天,公社书记说很重要。点了三个人的名字。一个叫武汉,一个叫灯泡,一个叫两毛三。你说反革命分子值钱不值钱,一点也不值钱,就值一个灯泡的钱。武汉灯泡两毛三,哈哈,还没有我们一天的分值值钱。”
    生产队长说问:“呼口号还是不呼口号?”
     政治队长严肃地说:“不呼口号。虽然不值钱,但是要保密,不能让地富反坏右分子们知道。”

3.枣木犁底,砖头垒门
  
    一个生产队长不认识字,但是每次开会之前,必须要先背诵一段毛主席语录。没有办法,就让自己的女儿捡毛主席语录里最短的一段,教会自己。女儿想了想,就教《纪念白求恩》里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教了半天,队长终于学会了。晚上生产队里开会的时候,队长说:“我们先学一段毛主席语录,再开会。我说一句,你们跟一句。”队长清清嗓子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社员们跟着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队长接着说:“枣木犁底,砖头垒门。”
    社员们也跟着说:“枣木犁底,砖头垒门。”
    正当队长要正式开会的时候,社员们都笑开了。一个上过初中的社员说:“队长,不是枣木犁底,砖头垒门,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队长说:“反正都一样,毛主席说的很对。枣木为什么做犁底,因为枣木结实。为什么砖头垒门,因为砖头垒门好看。”
    社员们哈哈大笑后,开始斗争生产队长。

4.林彪是我大爹哩

    林虎18岁的时候,想去当兵。出身好,他的姑父又是大队干部,应该是没有一点问题的。政审过了之后,到县里体检身体也没有毛病。林虎以为,自己穿一身军装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农村的年轻人,心里装不下任何欢乐的事情,林虎也是如此。他见人就说:“我要当兵了,再也不吃红薯面馍了,要到部队上吃白面馍和大米干饭了。”
    村子里一个年轻人说:“林虎,你烧得不轻,还有人跟你竞争咱们大队这一个指标呢。”
    林虎说:“无论谁,都竞争不过我。”
    “你吹牛逼。”
    林虎说:“我一点也不吹牛逼。”
    “为什么?”
    林虎哈哈大笑说:“林彪是我大爹哩。”
    林虎的话在村子里传来传去,传到了驻队干部耳朵里。驻队干部找到了林虎问:“林副统帅是哪儿人?”
    林虎说:“北京人。不是北京人能会站到天门上?”
    驻队干部说:“林虎,林副统帅是湖北人,你是咱们这儿的人,你怎么问林副统帅叫大爹。他是全国人的林副统帅,怎么成了你一个人的大爹?说轻了,你错误很严重;说重了,你是反革命的问题。全中国谁敢说林副统帅是自己一个人的大爹,只有你林虎。”
    林虎吓得满脸冒汗,嘴唇发青。驻队干部说:“这次饶你一回,下次,就要开你的斗争会。当然,你的兵是当不成了。”
林虎没有当兵,还因为这就话吃了大亏。林彪事件发生后,驻队干部说:“斗争林虎,他问林彪叫大爹,林彪摔死了,也不能让这样的孝子贤孙安省。”
结果林虎让斗争了四场。

5.林副统帅吃个鸡巴毛

    公社供销社有个会计,平常说话喜欢带拌儿。就是城里人说的,喜欢说粗话。他只要一张嘴,一句话两头带着鸡巴毛。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吃饭,都聚集在供销社食堂的几张大桌子上。有的时候去早了饭还没有做好,供销社的人们就在桌子旁随意的吹牛。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饭桌上开始放着一个镜框,里面装着一副照片,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副主席的照片。镜框的后面制作了一个支架,让镜框很稳当的站立在饭桌上。开饭前,供销社的工作人员要先办三忠于。首先是祝愿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和祝愿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第二是学习毛主席语录。第三是高唱按照《东方红》的曲调新填词的《端起饭碗想起你》----第一段是这样唱的“毛主席啊毛主席,端起饭碗想起你,过去吃的糠和菜,现在吃的面和米。”
    有一天在等待开饭的时候,供销社的会计把自己的筷子放在镜框上林彪的那一边。一个同事说:“你让林副统帅也吃咱们的饭?”
    会计随口说:“他吃个鸡巴毛。”
    同事说:“你说什么?”
    会计说:“他吃个鸡巴毛。”
    同事说:“大家都听见了吧,他让林副统帅吃鸡巴毛。”
    大家也顾不上吃饭了,开始斗争会计。一会儿,大家说:“把这个现行反革命绑起来。”会计就被一根捆猪的绳子绑了起来。一个人说:“把他送到军管组。”大家就找了一台手扶拖拉机,把会计送到了军管组。
三天之后,会计被判处一年另六个月的徒刑。
                     
6.都是反义词惹的祸

    学生上课前开始办三忠于的时候,唐狗娃刚刚学习了反义词。
    老师在领着大家共同祝愿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的时候,他的脑子开了小差,总想着永远的反义词是什么。是短暂?是一会儿?唐狗娃想了想,永远的反义词在当地叫一时,于是他说:“祝愿林副统帅手心健康,一时健康、一时健康。”
同桌的同学说:“老师,狗娃祝愿林副统帅手心健康、一时健康、一时健康。”
    老师说:“唐狗娃,站到台上来。”
    唐狗娃站到了讲台上。
    老师说:“唐狗娃,低头认罪。”
    狗娃的头低了下去。
    老师问:“你反对林副统帅的动机是什么?”
    狗娃说:“我不反对林副统帅,我想起了反义词。”
    老师领着同学们呼口号:“打到反革命分子唐狗娃。”
    同学们也跟着喊:“打到反革命分子唐狗娃。”
    后来,每一天办过三忠于,就加上斗争唐狗娃,一直坚持了30多天。最后校长问同学们:“唐狗娃老实了没有?”
同学们回答:“老实了。”
    校长问:“老实了,还斗不斗?”
    同学们说:“不斗了。”
    从此,唐狗娃再也不说反义词了。


7.林彪的眼睛瞎了
                                                                     
    老陶在邮政局工作,年轻时就喜欢集邮。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邮票一应齐全,特别是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天安门上的合影,就有七张。江青为林彪拍摄的林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照片,同样是七张。林彪四个伟大的题词邮票,也有七张。
    1971年9月3日,林彪的三叉戟在温都尔汗坠毁之后,老陶拿出自己的集邮册,用自己的钢笔把林彪的眼睛全部涂成蓝颜色,四个伟大的题词邮票,全部用钢笔打了叉子。睡了一夜,想想还不保险,就用钢笔尖把林彪的眼睛全部扎瞎了。林彪的草绿色军装,也被染成了蓝墨水的颜色。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林彪和毛主席在天安门上的邮票开始城几何形式的升值,一个邮票贩子找到老陶要买文革的邮票,特别是林彪在天安门上的那张。老陶拿出自己的集邮册,给购买邮票的人看,购买者说:“你的邮票一分钱也不值。”
老陶说:“你胡球扯。”
    购买者说:“我说的都是实话,你的邮票上,林彪的眼睛全部瞎了,就一文不值了。”
    老陶很是怅惘的说:“不涂行吗?我怕斗争啊。”

8.林彪是彪人的

    老穆会看麻衣相,也会根据一个人的名字说文解字。
    冬天的夜特别长也特别冷,农村的人就围着火盆说闲话。一个人忽然问老穆:“老穆,你说你会看麻衣相,你给林副主席看看。”
    老穆说:“我不敢。”
    人们说:“就咱们几个,有啥不敢。”
    老穆说:“林彪的彪字不好。在咱们这儿,骗人叫彪人,林彪是彪人的,林彪是在彪毛主席的。林彪的下巴太尖,耐短不耐长。再说,这个彪字也不好,一个老虎,腰上插了三把刀,肯定受不了。”
    人们说:“老穆,你说到哪儿了,我们是叫你看看林副主席的大相,看林副主席的善相的,谁叫你攻击林副主席了。”
    一个人说:“站起来。”
    老穆乖乖站起来。一个人喊:“打倒反革命分子老穆。”
    老穆和大家同时喊:“打倒反革命分子老穆。”
    老穆从此成为一个斗争对象,从1967年一直斗到1971年底,只要生产队的大钟在吃过晚饭时敲响,老穆就吓得两腿发抖,自言自语说:“又要斗争我了,又要斗争我了。”

9.林彪死党、刘丰死党和姚学廉死党

    1972年春天,传达一个文件说,武汉军区政委刘丰是林彪死党,南阳军分区政委姚学廉是刘丰的死党。
姚学廉的言行很长很长,一条一条向人们传达。其中一条是姚学廉恶毒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姚学廉说:“毛主席是个人,也是吃吃屙屙。”
    传达这个文件的是大队的民兵营长,他加了一句:“姚学廉真是个憨蛋,这句话说一般人可以,咋能用这话来说伟大领袖。”
    另一个大队干部说:“不要传达了,他同情姚学廉,他就是姚学廉的死党。”
    很快,会场里就出现了一条标语“打倒姚学廉的死党。”
    民兵营长被斗争之后,就被撤职了。

10.打倒大馒头我们吃什么?

    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发表后,村子里的广播说打倒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刘少奇。村子里的人们很是惊讶,他们知道一句话:“三天不学习,撵不上刘少奇,”怎么说打倒就打倒了呢?
    村子里广播播放了几天,又来了一辆宣传车。人们看见宣传车的后面,是乡村公路上飞扬的尘土;听见宣传车上的大喇叭里,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和《造反有理》。宣传车到了村子里,开始播放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最后大喇叭里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打倒大叛徒刘少奇!”接着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打倒大内奸刘少奇!”男人又喊:“打倒大工贼刘少奇!”接着男人和女人一起喊:“打倒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刘少奇!”
    村子里的人们围着宣传车看热闹,只有盲人老路一个人坐在院落里的石榴树下听热闹。儿子回到家里,老路问儿子:“哪儿来的大喇叭?”
    儿子说:“县里的。”
    老路说:“县里打倒大公鸡干什么?”
    儿子说:“是大工贼,不是大公鸡。”
    老路又问:“县里打倒大馒头干什么?”
    儿子说:“是大叛徒,不是大馒头。”
    老路叹了一口气对儿子说:“那样就好,那样就好,打倒了大馒头,我们吃什么?”

11.刘少奇,你这个坏东西

    刘少奇打倒后,大队的宣传队排练了一个节目,叫《刘少奇,你这个坏东西》。其中有几句唱词是这样写的:“刘少奇,你这个坏东西,三自一包就是你搞的;刘少奇,你这个坏东西,三和一少就是你搞的;刘少奇,你这个坏东西,许多坏东西都是你搞的。”
    这个节目是男女对唱,女的小名叫稀罕。稀罕的爷是个乡村说书的,听见稀罕整天唱《刘少奇,你这个坏东西》,就对稀罕说:“刘少奇,其实不是个坏东西。他搞那个三自一包,叫咱们挖小片荒地,才有了你的小命,不然你怎么叫稀罕。”
稀罕说:“爷,这话就咱们俩说说,别人听见了,要斗争你哩。”
    爷说:“我知道。”
    但是稀罕的爷爷最后还是被斗争了。他模仿《刘少奇,你这个坏东西》的调门,接着唱了:“刘少奇,你这个坏东西,大办食堂就是你搞的;刘少奇,你这个坏东西,砸锅砸锁炼钢铁就是你搞的。”
大队宣传队的队长说:“稀罕她爷反话正说,恶毒攻击。”稀罕的爷就被斗争了17场。
稀罕因为没有揭发她爷,也被大队宣传队开除了,到水库上拉车去了。
                       
12.统统改名字

    村子里有个右派分子叫古少奇,刘少奇被打倒后,村子里就经常那个斗争他。队长问:“你为什么叫少奇?”
    古少奇说:“不知道”
    队长问:“为什么不知道?”
    古少奇说:“名字不是我自己起的。”
    队长问:“谁给你起的名?”
    古少奇说;“我爷。”
    队长说:“你爷要活着,肯定是个反革命。”
    于是队长决定把斗争会放到古少奇爷的坟墓上开。古少奇爷的坟墓在村庄后面的山顶上,开会的时候要跑很远的路。时间长了,村子里的人都说:“不再斗古少奇了,老叫我们上山,好像是陪斗似的。”
    队长说:“不斗算了,但是古少奇要改名为古右。村子里还有四个名字带奇的,统统要改名字。一个叫文革,一个叫文攻,一个叫武卫,一个红卫。

13.老三条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两个专有名词,一个叫老三篇,一个叫老三条。
    老三篇是毛主席著作甲种本里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
    老三条是《毛主席语录》里的三条,第一条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二条是“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谁若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第三条是“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在农村,没有要求背诵老三篇,但是要求背诵老三条。因为天天要办三忠于,第二个忠于,就是背诵老三条。
    厨子唐老木会背诵老三条,因为全村无论谁家有了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厨子唐老木就要去做酒席,开始的时候,也要背诵老三条。背诵之后,才开始动刀切肉和切菜。
    唐老木喜欢吃三条面,就是肉条、豆腐条、面条放在一起煮,再放一点葱花,再淋一点小磨油。在农村平常很难吃到这样的面,只有给人家做酒席的时候,唐老木才能给自己做一碗这样的面条,呼呼噜噜的吃着,一副得意的样子。
    1969年的冬天,村子南头一家娶媳妇,唐老木依然去当厨子作酒席。媳妇没有到来的时候,他要先吃饭,然后媳妇来了,酒席就要上桌,他就没有时间吃饭了。唐老木自己给子做了一大碗三条面,在厨房的门口吃得很香,嘴角滴着小磨油。等待媳妇到来的人们很是羡慕唐老木,一个男人问:“唐老木,你吃的啥鸡巴饭,嘴角滴着油,香得像猫娃逮住老鼠一样。”
    唐老木想也没想,随意说:“吃的老三条。”
    人们就吼叫起来:“老三条是毛主席语录,你敢吃。”
    唐老木说:”我说走嘴了,不是故意的。”
    一个男人说:“走嘴你大那个蛋、娘那个逼,你反动,我们不斗争你斗争谁。”
    很快就找到了平常斗争地富反坏右时戴的高尖帽子,戴到唐老木的头上。有人把锅上的黑灰,抹在唐老木的脸上,唐老木一下子就成了阶级敌人中的一员。

      
14.白求恩的兄弟

    姚老五是村子里的大活宝,很会给人开玩笑,也会说一些别人想不起来的话,并且跟村子里的人相联系。
唐老木的儿子叫唐狗娃,姚老五就会对唐老木说:“唐老木举巴掌,打狗娃。”
    假若一个男人刚刚剃了光头,姚老五就问:“我种的葫芦丢了,你见了没有?”男人说:“谁见你的葫芦了。”姚老五说:“没有见,葫芦咋跑到你的脖子上了。”于是俩人哈哈大笑。
    村子里有一个俗语,叫白求绍。一个人什么事都干不好,人们就说那个人是个白求绍。1970年春天,队长在说村子里一个懒汉的时候,大发脾气:“咱们村子里,谁跟你一样,是一个标准的白求绍。”
姚老五忽然兴致一来说:“他就是白求恩的兄弟白求绍。”
这个玩笑开大了,姚老五因为辱骂白求恩,一个春天挨了7次斗争。

15.耽误了半年瞌睡

    驻队干部老秦,名字叫泰山,但是全公社的干部不叫他秦泰山,而叫他秦红旗。
    老秦是个有文化的人,喜欢看《红旗》杂志。公社订的《红旗》杂志一到,书记没有看,老秦就看完了,并且能背诵其中重要的段落。公社书记说老秦叫秦红旗算了,于是全公社的干部就忘记了老秦原来的名字,干脆就喊他秦红旗。后来大队干部也喊他秦红旗,他在那儿驻队,那儿的社员也就加他秦红旗。老秦听惯了,觉得比自己原来的名字好听。泰山有点老丈人的味道,还没有红旗响亮。再说,还有点表扬自己的意思,叫秦红旗何乐而不为呢?
    老秦驻队,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是他自己不做饭,在全村的贫下中农家里轮流吃饭。每到一家,在开放前,老秦都领着管自己饭的这家人办三忠于,不然老秦是不会吃饭的。
    轮到王继三家的时候,一个字不认识、记忆力又很差的王继三跑了。老秦问王继三的老婆:“王继三上哪儿去了?”
    王继三的老婆说:“王继三只会说万寿无疆和身体健康,不会背老三条,害怕你嚷他。”[村子里把批评叫做嚷]
    老秦说:“不会背,我教他,跑总不是办法。”
    王继三的老婆说:“那咱们先吃吧,等下次轮到我们管饭的时候,再教他。”
    老秦说:“等王继三回来再吃。”
    等了好长时间,王继三以为老秦已经吃过饭,就回到家里,看见老秦站在毛主席画像前等他回来办三忠于。老秦可能也饿了,就对王继三说:“这次你不会背诵老三条,就只办第一个忠于,下次再到你家吃饭,是一个月之后,一定要会背诵老三条。”
    王继三跟着老秦办了一个忠于,而老秦一个人把三忠于办完才端起饭碗。
    一个月后,老秦又轮到王继三家吃饭的时候,王继三家的门锁上,全部跑了。老秦等了很长时间,还没有等到王继三回来。他走到全村人吃饭的饭场里,说:“王继三跑了,我没有饭吃了。你们看看这个王继三,哪像一个贫下中农的样子。”
    从此,每天晚上,老秦就把王继三挤到家里,教他背诵老三条。教了半年,王继三学会了,上面说,吃饭的时候可以不办三忠于了。王继三说:“秦红旗啊秦红旗,你白白耽误了我半年瞌睡。”


16.网里关进七条鱼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那几年,北京打倒一些人,省会城市也要跟着配套的打倒一些人。到了地区,配合着省里,同样要打倒一些人。最后到县里,不能配套的时候,就打倒一些和省市有些关联的人。就是到了生产队,只要有相同类型的人,也要配套打倒一个两个。
    谁在北京被打倒了,乡村是靠听广播知道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一结束,村庄里的播音员一般都要再把重要新闻简单记录一下,变成当地的普通话,再播送一边,让人们加深记忆,利于批判。
    王力、关锋、戚本禹被打倒的那天,村庄里的播音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结束之后,接着广播说:“广大的贫下中农同志们,今天中央又打倒了三个人,就是网里关进七条鱼。”这三个人,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村庄里的人一点也不知道,播音员也不知道,就把王力、关锋、戚本禹说成了网里关进七条鱼。
    村庄里的人们都说:”七条鱼已经关进网里了,还要打倒干什么?”
    过了三天,村庄里订的《人民日报》来了,队长才找到播音员说:“原来是三个写文章的人,叫王力、关锋、戚本禹。反正咱们村里只有姓王的,没有姓关的,更没有姓戚的,也就不用配套打倒三个人了,你纠正一下他们三个的姓名就可以了。”播音员开机要纠正的时候,队长说:“去球了,打倒三个坏人,也划不着纠正了,反正停几天,还要打倒人的,到时候再纠正吧。”
                 
17.霍查不是豁杈

    村庄的学生会背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是学校教学生学习了唐诗,而是当时的报纸上在说到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的时候,经常引用这句唐诗。村庄的学生们也都知道,阿尔巴尼亚的领导人叫霍查,并且记住了校长说的话:“阿尔巴尼亚的霍查,把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一点亮,就把欧洲照亮了。解放欧洲的任务,就放在霍查和阿尔巴尼亚人的身上。”
    村庄里的饲养员姬老大,有一个孙子上四年级,回家对姬老大说阿尔巴尼亚和霍查,姬老大哈哈大笑说:“娶妻不娶红白色儿,喂牛不喂豁杈角儿。红白色,不干活儿;豁杈角儿,好顶攒儿。一个国家的领导叫豁杈,不把国家顶乱了。”
孙子说:“叫霍查,不是豁杈角。”
姬老大说:“不都是一个样子。”
    孙子到学校里对同学唱起姬老大的“娶妻不娶红白色儿,喂牛不喂豁杈角儿”,同学到校长那儿揭发以后,校长把姬老大叫到学校说:“姬老大,霍查是个人,不是个牛,不是豁杈角的那个霍查。再这样唱一遍,就要带高尖帽了。”
    后来,还是让许多人知道了,姬老大戴上高尖帽,拉着豁杈角黑牛,在一张刊登有霍查照片的报纸前低头认罪。大队革委会主任说:“这不是一个小事情,不仅对世界革命有影响,对解放全人类有影响,让霍查同志知道了,恐怕还会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会影响两国关系呢?”

18.不是老大怕老二

    “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
    这个歌在村庄流行以后,村庄里一旦有夫妻吵架,学生们就围着吵架的夫妻们唱: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老婆怕男人,而是男人怕老婆。
    生产队里的牛一顶攒,学生们就围住牛唱: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黄牛怕黑牛,而是黑牛怕黄牛。
    村庄里的地主分子蓝老三,有两个儿子,都因为出身不好,娶不来老婆。就经常在蓝老三身上出气,指名道姓骂蓝老三这个地主分子,耽误了他们的前途。这个时候,学生们就围着蓝老三和他的儿子,大声唱着:“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儿子怕地主,而是地主怕儿子。”
    有的时候,弟兄两个也因为找不到老婆而闹心,也会大吵起来,你骂他妈,他骂你妈。蓝老三说:“你们互相骂共同的妈,算什么?”弟兄两个说:“我们骂的是他的半个妈。”村庄的学生们一听见他们弟兄吵架,自然又围上去大声唱: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老大怕老二,而是老二怕老大。
    大队革委会主任索金亮读过初中,又喜欢看书,听了几回地主分子和儿子的吵架,还有孩子们的大声唱歌,到学校做了一个报告说:“以后,地主分子蓝老三跟儿子们吵架,还有他的两个儿子们吵架,同学们都不要再唱《东风吹,战鼓擂》了,你们想一想,他们谁是美帝,谁是人民?他们都是美帝,没有人民。这样一唱,他们中间,就有一个成为人民了。更不要唱老大怕老二,老二怕老大,同学们,咱们这儿把头叫作老大,把鸡巴叫作老二,这样唱很不严肃,很不文明。”

           
19.北风拿个锤

    唐玉米11岁,已经放7年牛了。大部分时间唐玉米都是赤着脚,在村庄后面的山坡上奔跑,一边看着牛,一边放开嗓子唱河南的曲剧。
芭蕾舞剧《白毛女》电影在村庄里放映的时候,唐玉米跟着学会了几乎全国人都会唱的《北风那个吹》。唐玉米的声音好,唱的比大队宣传队的主角还要出色,11岁就上大队宣传队演出《白毛女》。
驻队干部懂得演出节目,就问唐玉米:“你会唱《北风那个吹》,会跳不会跳?”
唐玉米说:“不就是脚尖走路,我会。”
唐玉米就学着芭蕾舞剧《白毛女》里的样子,真的跳了起来,并且跳得还不错。驻队干部和大队宣传队长一商量,决定让唐玉米参加公社的文艺汇演。汇演之后,公社又决定让唐玉米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
唐玉米很快被县里的捂乱不齐【乌兰牧骑,村子里的人叫捂乱不齐】看中,成了正式的演员,在全县范围内跳《北风那个吹》。跳了几次,捂乱不齐的队长问:“唐玉米,你能不能自己唱自己跳,不要仅仅是跟着喇叭跳。”
唐玉米说:“我会唱。”
队长说:“唱一遍,我们听听。”
唐玉米就开始唱:“北风拿个锤,雪花拿个瓢,雪花拿个瓢瓢,撵来了。”
队长说:“唐玉米,不是北风拿个锤,也不是雪花拿个瓢,是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唐玉米说:“我开始就是这样唱的。”
队长说:“你不要唱,把词说一遍。”
唐玉米说;“队长,我不会说,就会唱。”
队长说:“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你一定要学会《北风那个吹》。
唐玉米问:“啥叫严肃?啥叫政治问题?”
队长无奈的笑笑说:“唐玉米,你没有文化,你不懂。”
队长就决定让原来的白毛女教会唐玉米唱《北风那个吹》,教前三天的时候,唐玉米改不过来,一直教了一个星期,唐玉米才会唱《北风那个吹》,再也不唱《北风拿个锤》了。
直到后来唐玉米成了捂乱不齐的主角,绰号还是叫北风拿个锤。

            
20.钢琴很好听,大弦也好听

大队宣传队主要的节目是唱河南曲剧。无论是《沙家浜》,还是《龙江颂》;无论是《红灯记》,还是《智取威虎山》,虽然都是京剧,但是到了大队宣传队,都要变成曲剧。这个变的过程叫移植革命样板戏。
河南曲剧在乡村演出,主要的乐器是大弦。没有大弦,大队的宣传队就失去了演出的可能,因此拉大弦的人在宣传队里,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物。
钢琴伴唱《红灯记》电影在村子里放映后,反映很是一般。只有一个人弹钢琴,一个人唱,对于看惯了热闹的乡村人认为那不是看戏。特别是钢琴,乡村的人听起来,感到也不是十分好听。
蓝天经是大队宣传队拉大弦的,看了电影钢琴伴唱《红灯记》之后,第二天在宣传队里说:“我听殷诚忠的钢琴,还没有我拉的大弦好听。”
宣传队的队长说:“钢琴伴唱《红灯记》是江青同志搞的,你这是在反对江青同志。”
蓝天经说:“我没有反对江青,我只是说钢琴的声音。”
队长说:“蓝天经,在宣传队批判你还是轻的。”
蓝天经说:“你要批判我,我不拉大弦了。”
队长在大队范围内实在选不来拉大弦的人,就跟大队革委会主任商量,不批判蓝天经,但是要让他在曲剧《红灯记》上演之前,在全大队人面前做个检查。
演出之前,戏楼中间放了一根长凳子,蓝天经坐下拉了一段河南曲剧的调门,开始检查:
我叫蓝天经,
他叫殷诚忠,
钢琴叮叮咚,
大弦嗡嗡嗡。
钢琴很好听,
大弦也好听。
我爱听钢琴,
我不反江青。
检查过关,蓝天经还是大队宣传队的唯一大弦手。

            21.拎着蛤蟆喝碗酒

光棍蓝老七不认识一个字,却喜欢唱戏。很多调门,他听过三遍就会唱了。大多时候,是只会调门,而不会戏词。
京剧《红灯记》电影在村子里放映了几次之后,他就在干活的时候,扯开嗓子唱《临行喝妈一碗酒》。但是蓝老七把戏词唱得面目全非,第一句就唱成了”拎着蛤蟆喝碗酒。”
干活的人们正想歇息歇息,恰巧蓝老七唱出了“拎着蛤蟆喝碗酒,”一个人就说:“蓝老七破坏革命样板戏了,咱们到地头的黄连树下斗争这个坏家伙。”
全生产队的人们不干活了,在黄连树下斗争蓝老七。
什么事情只要一开头,就刹不住车了。蓝老七被斗争之一次之后,尽管不再唱京剧了,但是人们干活累了的时候,还是把斗争蓝老七作为歇息的一个理由,斗来斗去。
        

22.你敢彪毛主席

生产队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讲用会,很多人都要站在毛主席的画像的下边,结合实际讲讲自己如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为生产队做的一件甚至几件好事。
单身汉江金九是个二杆子,绰号叫江二球,看见生产队长每一次都让别人讲用而不让自己讲,内心里很是不高兴。他问队长:“队长,我是地主不是?”
队长说:“不是。”
江二球又问:“我是富农不是?”
队长说:“不是。”
江二球又问:“不是地主,也不是富农,为啥不让我讲用?”
队长哈哈大笑说:“你是个二球,你会讲个啥?”
江二球说:“我会讲。”
队长说:“你讲吧。”
江二球就站到毛主席的画像下边开始讲用,他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不但不怕苦不怕死,还不怕脏不怕累。昨天我看见生产队的大黄牛在二十亩地的地头屙了一泡屎,我想起毛主席的语录里说“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个八字宪法,就在一棵玉米旁边挖了一个坑,双手把牛屎捧到坑里,让牛屎肥一棵玉米。贫下中农同志们,你们说我算不算活学活用?队长你说我算不算活学活用?”
队长说:“江二球,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江二球说:“是真的。”
队长说:“你敢不敢对着毛主席说,是真的?”
江二球说:“敢。”
队长说:“你对着毛主席说吧。”
江二球转过身,对着毛主席的画像说:“毛主席,我说的都是真的。”
队长对着大家说:“咱们去二十亩地,让江二球找找他说的那棵玉米旁边,是不是有他捧的牛屎。”
全队的贫下中农都跟着队长到了二十亩地,让江二球找玉米旁边的牛屎。江二球根本没有捧牛屎埋在玉米旁边,自然就找不到。队长说:“江二球,你彪【方言骗】我们行,但是你胆大妄为,敢彪毛主席,就是对毛主席最大的不忠,就是反革命行为。”
结果讲用会就开成了批斗会,平常地主分子戴的高尖帽,戴到了江二球的头上。队长喊一句:“打倒江二球!”全生产队的贫下中农们就举起拳头,跟着喊一句:“打倒江二球!”队长喊:“打倒对毛主席说瞎话的江二球!”社员们也跟着喊:“打倒对毛主席说瞎话的江二球!”
从此以后,开讲用会的时候,江二球就不能参加了,他只好跟地富反坏右分子在一起开会了。

23.红卫不红、黄蛋不黄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曾说:吴德有德。吴德当时是北京市委书记,毛主席对他的评价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在社会上传播,甚至在会议上传播。
驻队干部老卞,平时喜欢给生产队的人们开玩笑,全队的人们都说老卞是个好人,没有一点干部的架子。吃早饭的时候,老卞看见队长的儿子红卫,就说:“毛主席说吴德有德,我说红卫不红。”
生产队会计的儿子叫黄蛋,对老卞说:“我叫黄蛋,该怎么说?”
老卞说:“毛主席说吴德有德,我说黄蛋不黄。”
生产队长和会计说:“老卞,你真是胆大包天,竟敢修改毛主席语录。”
老卞自己知道话说过火了,放下饭碗说:“我有罪,我有罪,你们斗争我吧。”
老卞是个干部,生产队把老卞的话汇报到大队,大队汇报到公社,公社汇报到县里。很快,老卞的单位粮食局就来个副主任,在生产队召开老卞的批斗会。批斗之后,副主任说:“老卞的罪行严重,回粮食局继续批斗。”
老卞就跟着副主任乖乖走了,再也不派他驻队了。

24.涂飞鹰上井冈山

涂飞鹰曾经在井冈山当兵,复原回到村子以后,人们问他:“井冈山肯定是全中国最高的山吧?”
涂飞鹰说:“井冈山很高,但是肯定不是全中国最高的山。”
人们说:“毛主席和林副主席会师的山,难道不是世界上是最高的山。”村子里的人当时都看过一个表演唱《井冈山上飘红旗,林彪紧跟毛主席》,就把井冈山看作是世界上最高的山。
涂飞鹰说:“不是的。”
村子里的人们说:“你侮辱井冈山。”
涂飞鹰说:“我说的是实话。”
村子里的人们说:“你胡球说。”
涂飞鹰就成为一个斗争对象,脖子上挂了一个很大的牌子,上面写了反革命分子涂飞鹰,并在名字上打了一个很大的叉子,细铁丝勒进脖子里,流着血丝。
涂飞鹰经不住斗争,竟然神经了,不斗争他的时候,他双手端着一个镜框,里面装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往村庄后面的山岗上跑,别人问他:“干啥哩?”
涂飞鹰说:“跟着毛主席和总司令上井冈山哩。”
后来,有人说:“涂飞鹰,现在是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站在一起了,不是和总司令站在一起了。”
涂飞鹰就在镜框里装上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天安门上的照片,下着大雪的日子,脱下鞋子,赤脚往山岗上跑。嘴里嘟囔着:“我不是反革命,我要跟着毛主席和林副主席上井冈山。”
涂飞鹰疯了,就不再斗争他了,全村子的人看他上村庄后面的“井冈山”的时候,都笑笑说:“飞鹰变成二球了,嘿嘿。”

          25.我不贴这幅对联

富农分子郎中林是解放后从很贫穷的地方搬迁到村子里的,和村子原来的富农相比,他拥有的土地最多是个中农。但是,他原来的村子没有比他富裕的人,他就成了唯一的富农。他是个倔脾气,始终不承认自己的富农成分,也就始终是村子里挨斗争最多的人。
郎中林认识几个字,每一年写春联的时候,他都让队里的会计给他写:“福禄寿三星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之类的老对联。会计成为队长后,就不再给郎中林写老对联,而是写一些改造、老实、认罪之类的对联,让郎中林很是不高兴。1968年春节,队长给郎中林写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命令要老实,”横批是:“随叫随到。”
贴对联的时候,郎中林打开对联一看,一边骂着队长,一边找队长给他重新写对联。他问队长:“我的富农分子帽子,你给摘了?”
队长说:“我给你摘个球。”
郎中林说:“那我不贴这幅对联。”
队长问:“你那个球样子,咋还不贴这幅对联?”
郎中林说:“贴了这幅对联,队里就要斗争你了。”
队长问:“为什么?”
郎中林回答:“一切行动听指挥,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第一条,是让革命军人牢记的,你让我牢记,你忘了我是什么身份。”
队长吓得冒了一头冷汗,战战兢兢地说:“我弄错了,我弄错了。郎二叔,你说你的对联想写什么?”
郎中林说:“还是福禄寿和天地人。”
1968年春节,富农分子郎中林就继续贴着一副老对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2 01:38 , Processed in 0.11613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