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阅件]:传记家谱出书带动民间修史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4:2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撷取时光中的碎片
传记家谱出书带动民间修史热
  “1969年,黄陂县的一个女民兵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时,她没有机会和毛主席照相,也没有机会得到毛主席的签名,就把毛主席扔掉的烟屁股小心翼翼地捡起来当宝贝似的用一个透明的小药瓶装着带了回来。在全地区的千人大会上,当那个女民兵热泪盈眶地站起来高高举起那个装着烟屁股的小药瓶时,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热泪盈眶地三呼‘毛主席万岁’。”看到这段带着鲜明时代烙印的小故事,相信经历过那个疯狂年代的人心中都会五味杂陈,未经历过的则感觉新奇荒诞。这段故事出自一位老人的个人传记《百年家史》。在海淀图书城的“传记家谱书店”,书架上摆放着几百本个人传记,经常可见这样的故事。但这些书不会出版发行,仅少量印刷,用于个人收藏或馈赠亲友。它们如同撷取时光中的碎片,普通人生活点滴记录下历史的细节,那种真实甚至超越了史书的宏大叙事,显现出民间个人回忆的弥足珍贵。为个人出传,为家族修谱,今年4月开张的这家书店据称是全国首家,为近年流行的“个人出书潮”又添上了一把“民间修史热”。如今,书店已经出个人传记1000多种,家谱族谱50多种。在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店主称,他更希望借此实现文化传承理想。
  自传
  历史大潮中的跌宕人生
  书店老板涂金灿是位书生模样的中年人,曾经是文学青年,游学北大,组过诗社,当过老师,喜欢民间文学,热衷传统文化。2008年,他正式创办了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竖起“为百姓个人出书”的大旗。之后,涂金灿又创办了“个人出书网”,在经营过程中,他发现人生阅历丰富,并喜好追思的老人是出书的主流人群,所以又办了“老人出书网”。而几乎每位老人出的书都要写到自己的身世渊源、家族历史,于是他顺势又办了“家族出书网”、“家谱族谱网”,最后顺应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开了这家“传记家谱书店。”
  时常,店门被推开后,走进来的是满面沧桑、风尘仆仆的老人,其中很多人还是从外地赶来的,有的带着厚厚一沓手写的文稿,有的什么都没有,只是诉说心中尘封已久的往事。没人会猜到他们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多少激动人心、跌宕起伏的故事。这个时候,涂金灿一边耐心陪老人聊天,引导老人回忆,一边拿出本子默默记录。有时候,他对一位老人的倾听和记录要持续好几天,记满几个大本子,回忆录的基本素材和框架就从这里诞生,经过不断地补充和核实,一本个人传记渐渐成形。
  对涂金灿来说,这种听故事的工作几乎是一种享受,他对很多故事记忆犹新。“印象最深的有一位老人,竟然先后做了三次囚徒,经历太传奇了!”记者找到了这本传记《苏飞回忆录——三国囚徒生活纪实》,作者苏飞追述了自己在上个世纪的三次监狱生涯:1933年作者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的老战士,坐过日本宪兵队的牢,逼着他承认是共产党的奸细和苏联特务;1937年,作者为躲避日本人通缉到苏联学习,又受到陷害,不久在苏联被捕,逼着他承认是日本鬼子派去的特务;在苏联经历了18年流放岁月后,作者终于回国,在“文化大革命”中又被定罪为“苏修特务”而入狱。虽然最后终于得到平反,但是作者心灵和肢体上的创伤却难以愈合,他发出了“历史将为这些屈死的冤魂平反昭雪,历史将为这些英烈树碑立传,将他们载入史册”的沉痛呼声。
  这是一部个人生活史,也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史。这些老人自传中充满了时代巨幕变换下的个体命运和创伤记忆,成为历史大潮中不可缺少的一笔。
  修史
  点滴细节还原时代影像
  说到个人出书、家族立传,普通人总觉得很复杂很困难,其实只要安心坐下来看看样本、学学体例就知道并不难。涂金灿介绍说,自传就是个人的编年史与回忆录,家史的主体是家族年鉴,通过查族谱、找资料理顺祖先渊源,查书信找日记、访亲友听回忆编写家族年度大事记,给重要人物编写小传,传奇故事单立篇章,家教语录附录在后,再写前言后记、插入家族老照片、编排目录次序,将以上这些材料一统编就是一部简明家族史。
  虽然是个人出书,大多不涉及出版,但是涂金灿与他的团队依旧不敢马虎。修史最重要的是真实,一点细节也不能放过。大多时候,客人拿来自传初稿,稿子里的人名、地名、历史渊源等都需要核实。“近点的,北京图书馆古籍部、方志部一天能跑好几趟。远点的,山西社科院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郑州《寻根》杂志社一个月也要去好几次。”涂金灿说。
  其实,资料的核对,还不是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而资料的缺乏才是最大的障碍。家谱族谱讲究十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这是传统,但由于十年“文革”对传统文化的戕害,家谱资料成为稀缺资源,传统也已流失,会修谱的人渐渐少了,导致了人才缺乏。再有就是,由于解放前后南征北战,以及交通越来越便利等原因,近几十年来的人口流动性极大,脱离了家乡,相关资料就更不好查了,经常走访民间,走访当地成了必不可免的事。
  正是依靠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很多家谱自传如同带着我们一次次“穿越”,古旧时代的生活影像如此真切地扑面而来,1947年出生的刘国平在他的《朝思暮想集》中描绘了60年前的四川万州的小茶馆的夜生活——“茶馆最热闹的时候还是在晚上,因为这时一般都有艺人登场。艺人中,有打金钱板的,有唱‘磁嘭嘭’的(万州方言,即竹琴),有说评书的……听众的情绪已被调动起来,欲罢不能。于是,就有口袋虽不饱满,但多少装有几张票子的人,直问艺人讲下一段评书要多少钱,然后慷慨解囊。但多数时候是众人都囊中羞涩,这时,就得靠大家凑份子,于是就推人出来募钱。”这样生动的场景描述在很多书中屡次出现。
  到今天,这些描述已经成为珍贵的民间口述史料,对于专家学者研究那个时代的平民生活具有相当的价值。因此,香港中文大学已经把这批个人自传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纳入库中。
  撰谱
  寻找家族的传统和脉搏
  现代人对家谱这样东西已经相当陌生,实际上,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家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涂金灿介绍说,家谱是记录家族血脉传承、延续生命文化的家族宝藏,宋代大儒朱熹称家谱为“家宝”“家宝”一般供奉在家族祠堂,须在良辰吉日由家族长老带领,净手焚香才允许开箱展阅。家谱内容丰富,含序文、族规、祠约、派字、世系等,详细记载家族历史,而家规、家训则包含了先人的处世经验,值得后人学习借鉴。“最近这些年,对个人、家族、传统的肯定意识逐渐在回归。老人们开始找出自己家庭、家族的脉络,在这样的脉络中找到自我。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通过祭祖修谱、写史出书来追思先祖、凝聚亲情与教育后代。”每天,书店里都会有痴迷家谱族谱的老人,在这里一看就是一天。他们表示“先看看别人怎么写怎么编的,到时候我们也要编写自己的家史家谱。”
  涂金灿告诉记者,他对族谱有特殊的兴趣,因为自己的家乡便是国家孝文化城市孝感。他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便是尊老重孝,而孝的根基就在于家谱、族谱,史是大历史,谱是小历史,大历史要修,小历史也要修。”
  然而相比于写自传,撰族谱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由于十年文革对传统文化的戕害,家谱资料成为稀缺资源,专业修谱人员更寥若晨星,很多家谱都是几个退休干部、教师热心而为,修出来的家谱族谱错漏甚多,所以急需培养专业人才。”现在,涂金灿在书店里开了“修谱师”的培训班,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致力于这项工作。如今,修家谱除了从祖籍地、碑文等寻找线索,还可以通过查询家谱网、地方志、图书馆家谱总目,来寻找失传的家谱资料。
  涂金灿告诉记者,他们倡导的目标是“让每一个老人都有一部回忆录,让每一个家庭都有一部家族史。”对于不同的老人,他们也有不同的服务方式。“喜欢写作,文字功底好的老人可以直接把书稿给我们,经过核实之后,设计装帧成书;对于想自己写又觉得水平欠佳的老人,我们组织免费培训,一周学编写理论、一周做编写练习,两周能学完,半月就出师;对于那些实在无法自己动手写的人,我们会派专业人员采访、收集资料,替他撰写。”
  传记家谱书店成为一种成功的创业方式,对此涂金灿表示,他其实更在意它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意义,“书店的红火说明,写史修谱的热潮还在后面。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少一点失根之痛与断链之憾。”
  本报记者 张鹏
  实习生 张文皓 文并图 J024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22 , Processed in 0.09058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