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弛:“是中国人就转”的话语困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22:0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弛:“是中国人就转”的话语困境



  网上总有一些话,能让人看后长吁短叹又忍俊不禁,比如出镜率极高的“是中国人的就转”,又或者是它的孪生兄弟“不转不是中国人”。

  每每看到这句话,我在未点击鼠标左键之后都要掏出身份证来确认一下,看看它背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不会易名改姓。只是每一次它都没有丝毫变化迹象,真心令我遗憾。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双胞胎句型都夹杂着当时宏观的国际时事背景,当然,这样的背景必定会与“中国”二字有关,并决心坚定不屈地在事发点上空绕梁盘旋。比如1999年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比如2008年的法国火炬传递路上和中国各家家乐福超市门口,比如今年远在天涯海角处的黄岩岛,还比如像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每年都会蹦跶出来以示存在的钓鱼岛……爱国主义裹挟民族情绪首先在网上集体爆发,你总是感觉到激昂振奋或者是心有戚戚,因为你只需右手轻轻一点,就轻易享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无比崇高的爱国情怀洗礼,如果你没有轻轻一点忽略过去,你就被莫名其妙地被开除了“网络国籍”,成了不是中国人的中国人。

  这样的民族认同手续一点也不复杂,省去了盖公章搞公示的例行阶段,效率颇高。点个头就能成为中国人,这是现实当中的点一下鼠标左键来寻求群体归属和价值认同。至此,你被划入了那些“一转就成中国人”的中国人的对立面,大有与“汉奸”、“卖国贼”并列的意味。

  民族情绪的蔓延是所有这一切不正常的源头,并且与虚假的爱国主义捆绑销售,一旦达到临界点,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对群体的论述所言: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被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换句比较时髦的话来说:一旦你成为“一秒钟变中国人”的人,这意味你已经脑残了。

  鼓动和渲染这些的当然是宣传机器,因为在实行信息封锁的国度里,只有国家——当然在专制制度下也就是政府或者独裁个人——才够格运用这些资源。话筒终究是被他拿在手里。也许你会指着自己的嘴巴冲我大喊:“看见没,这里没有胶带,是自由的!”但已经丧失思考能力的低智们显然没看见被扼住喉咙里已经变形的声带,那是他需要你表达的声音罢了。

  激情昂扬鼓动人心的文字和表达显然更能获得群体呼应,比如一些“广为传颂”的社论,将国家与政府的概念混淆不清尚且不论,做个情绪化的吹鼓手倒是挺符合自身定位和身份。纳粹时期希特勒的演讲,以及那位时常站在“泰坦尼克号”城楼上挥舞小军帽的老年舵手,同样深谙此道。

  德国电影《浪潮》中对专制独裁制度的起源有一段课堂问答的场面,并最终得出想要告诉观影人的答案:社会不公、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那是一部用老师导演学生配合场景再现来反思德国纳粹独裁以及东德专制的影片,但电影终究是电影,最终敌不过现实。在咱们这里,反倒是把荧幕上的剧情拉伸到现实里面,有人甚至入戏太深难以自拔,只因这一拔,他的爱国春梦就尽断于此了。

  “生活在黑色幽默里,你不会感觉到幽默。”把王小波的这句话转告那些只因“是中国人就转”而成为中国人的人们,多年以后,你会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被这句话笑掉大牙而保持着消化正常、“一饭三屎”的俗世生活,简直是太明智了!但这仅仅是他们智力恢复到平均水平的开端。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来源日期:2012年05月23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02:23 , Processed in 0.12663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