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6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征稿简则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21:1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征稿简则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Chinese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Studies, CCCS)由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entre, CMCRC)、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CHINA CMC Annul Convention, CCAC)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办,主要刊登与中国互联网、新媒体传播领域有关的高水平学术性论文,目前每年出版一卷。《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它学科的对话。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

凡作者投稿《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之专业论文,一般以10,000字至15,000字为宜,其它文稿以5000字为限;有特殊学术价值的论文不限字数。来稿随到随审。投稿需同时投寄电子文本及打印稿。电子文本请发往:E-mail:cmcrc@nju.edu.cn;打印稿请寄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编辑部,邮编:210093。

来稿格式规范,请参见下文《投稿须知》。

更多信息,请参见“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网”:http://www.cmcrc.com.cn,并可在该网站浏览历次出版成果。

凡《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刊登之来稿,均经双向匿名评审通过后刊出,以昭公信。文稿评审自寄达后3个月内奉复。作者如有发表的特殊要求,事先请阐明于稿件首页资料之“其它说明”项。评审意见及答辩说明之间的沟通时间一般为2个月。除评审、作者修改外,编辑部亦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不接受已发表的中文论文及一稿多投之论文,但依据国际学术惯例,学术会议及会议论文集所发表者视为未发表论文。稿件一经本刊决定刊登,本刊即享有刊登及出版之权利;经本刊同意后,作者方可将稿件刊登于其它出版物。本刊编辑委员会对论文是否刊登有最终审定权。本刊不设退稿服务,请自留底稿。

投稿须知
按匿名审稿要求及通行编辑规范,请作者将来稿的内容装订顺序为:封面(首页资料);中英文摘要;正文。

一、封面(首页资料)。依次包括以下各项:a. 论文题目;b. 作者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任职机构及职称、最终学历;c. 通讯方法:所在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邮址。d. 个人学术简历(限200字以内,发表时将列为当页注)。
说明:为便于匿名送审,请勿于首页资料之外标示作者姓名。

二、摘要(第二页)。依次包括以下各项:论文中文摘要(限200-500字);中文关键词(2-6个词);论文英文摘要(限200-500字);英文关键词(2-6个词)。

三、正文:
  (一)子标题(子目)
  二级标题:置中,3号黑体字。
  三级标题:左对齐,4号楷体字。         
  (二) 段落
  每段空两字起始,即:起始于第三格。     
  (三) 标点
  1、 标点须全角输入。
  2、使用中式标点符号:双引号“”为平常引号;单引号‘’为第二级引号(即引号内之引号);双书名号《》用于书籍、期刊及(博士及硕士)学位论文,如《新闻学研究》;单书名号〈〉用于第二级书名号(即书名号内之书名号),如《论〈资本论〉》;单篇论文及书籍之篇章,使用双引号“”,如:“中国互联网Web2.0阶段的传播与管理”。  
  (四) 数字
  1、一般数字(如日期、页码、注释号码、百分比等)采用阿拉伯数字。
  2、单数、题目中的数字、图表号码、中国传统历法日期等采用中国数字书写。        
  (五) 引文
  1、 直接引述,须加引号,并用括号注明引文出处。
例 1:“ ……。”(祝建华,2004)
例 2:黄煜(2000a)指出:“ ……。”
  2、引文较长,可独立成段,无须引号,但每行要空出四格,上下各空一行。
3、间接引述,须标明出处。
例 1:柯惠新(1999)认为 ……。
例 2:其它学者亦有类似见解(李良荣,1999;朱立,2000;汪琪、沈清松、罗文辉,2002)。
4、引文有多个出处,一般以出版年份排列,并以“;”分隔。      
  (六) 翻译
  征引外国人名、外文书籍、专门词汇等,可沿用原名。若采用译名,则须在正文首次出现处,附上原名于括号内。      
(七)注释(作者自注)
  1、注释一般指作者本人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脚注,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 1、2、3 ……,置于标号符号后的右上角。例:这种观点非常少。1  
  2、 注释内引文形式与正文同。        
  (八) 图表
  1、 标题置于图表上方,注记置于下方。
  2、图表置于文中适当位置,超过一页者一般附录于参考文献之后。

四、参考文献
  (一)仅需罗列文稿曾征引之文献。     
  (二)中西文书目并存时,先排中文,后排西文。     
  (三)中文作者(或编者)以姓氏拼音排序;英文作者(或编者)以姓氏字母次序排列。中文作者(或编者)用全名,英文作者(或编者)姓在前,名缩写于后。     
  (四)同一作者的著作,按出版年份排列,新著作在前,旧著作在后。若出自同一年份,在年份后标示abc,如(2002a)、(2002b)、(2002c)。      
  (五)文献数据一般包括作者姓名、出版时间、标题、卷/期数、页数、出版地、出版社等。      
  (六)范例:
  1、 期刊论文
例 1:祝建华(2001),“中文传播研究之理论化与本土化:以受众及媒介效果整合理论为例”。《新闻学研究》,第68期,页1-22。
例 2(无总期数者):朱春阳、张国良(2004),“2003年中国传播学研究回顾”。《新闻大学》,2004年第3期。
例 3: Huang, Y. H. (2000). The personal influence model and gao guanxi in Taiwan Chinese public relation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6, 216-239.
例 4:(作者多于一位)Grunig, J. E., Grunig, L. A., Sriramesh, K., Huang, Y. H., & Lyra, A. (1995). Models of public relations in an international setting.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7 (3), 163-187.  
2、研讨会论文
例 1:巢乃鹏、吕梦旦(2006年11月),“互联网传播与中国西部乡村社会结构的
变迁”,“2006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论文,香港。
例 2: Peng, B. (2003, May). Voter cynicism, perception of media negativism and voting behavior in Taiwan's 2001 ele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2003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San Diego.
3、 书籍
例 1:杜骏飞(2001),《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例 2: Grunig, J. E., & Hunt, T. (1984). Managing public rel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例 3(修订版):Rosenthal, R. (1987). Meta-analytic procedures for social research (Rev.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例 4(文集):Sheppard, B. H., Bazerman, M. H., & Lewicki, R. J. (Eds.). (1990). Research on negotiation in organizations. Greenwich, CT: JAI Press.
4、文集篇章
例 1:汪琪(2004),“全球化与文化产品的混杂化”。郭镇之(编),《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页240-254。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例2:Grunig, J. E. (1992). Communication, public relations, and effective organizations: An overview of the book. In J. E. Grunig (Ed.), Excellence in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pp. 1-3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译著
例 1:罗杰斯(2002),《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等译),页201。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例 2:斯特劳巴哈,约瑟夫;拉罗斯,罗伯特(2002),《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熊澄宇等译),页1-22。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原书 Straubhaar, J., & LaRose, R. [2000]. Media now: Communication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age [2n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例 3: Laplace, P.-S. (1951). A philosophical essay on probabilities (F. W. Truscott & F. L. Emory, Trans.). New York: Dover.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14)
  6、 学位论文
例 1:彭兰(2005),《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论文。
例 2: Wilfley, D. E. (1989). Interpersonal analyses of bulimia: Normal-weight and obes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
例 3: Almeida, D. M. (1990).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family work: Consequences for fathers' stress and father-child relation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Victoria,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7、 杂志
例 1:张圭阳(2003年5月),“香港传媒‘非典’一役的总结〉。《信报财经月刊》,第315期,页35-37。
例 2: Kandel, E. R., & Squire, L. R. (2000, November 10). Neuroscience: Breaking down scientific barriers to the study of brain and mind. Science, 290, 1113-1120.      
8、 报纸
例 1:杜骏飞(2007年5月10日),“大众传媒的瓦釜时代”。《南方周末》,第D15版。
例 2:《人民日报》(2007年3月28日),“200亿: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第5版。
例 3: Schwartz, J. (1993, September 30). Obesity affects economic, social status. The Washington Post, pp. A1, A4.      
9、网上文章/文件
例 1:闵大洪(2004年8月16日),“中国网络媒体史分期探讨”。引自: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
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26108/node30205/node194934/node195050/index.html。
例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年2月1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上网日期:2006年8月18日,引自:
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6/02/14/3568.htm。
例 3: Canarie, Inc. (1997, September 27). Towards a Canadian health IWAY: Vision, opportunities and future steps. Retreved November 8, 2000, from
http://www.canarie.ca/press/publications/pdf/health/healthvision.doc.     
10、其它范例请参考英文APA格式。

本范例部分界定参考及沿用了《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相关范例,同时亦参考了以下文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相关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谨此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21:14:0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现状及前瞻
  本文提交“面向21世纪的传播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

  (为庆祝北京广播学院成立45周年,北京广播学院中
加信息传播研究中心、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加拿大康科迪
亚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于1999年10月15日联合举办了此次
研讨会)
  一、形成研究热潮的背景
  1993年,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正式名称为“国家
信息基础结构”,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
e,缩写NII)计划出台后,立刻引起世界各国普遍的关注
和跟进,在全球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浪潮。中
国从1993年起,开始实施以“三金”工程(指金桥、金卡
、金关工程)为代表的涉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系列重大
信息系统工程。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学术界迅速形成了对
“信息高速公路”的评介、研究的热潮,其中不乏新闻传
播学者对此关注的目光。
  进入90年代中期,因特网(Internet)〔1〕的规模快
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至
本世纪末,因特网已将各国、各地区一“网”打尽。它打
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
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
间。1994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网络(IHEP)和
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正式接入因特网
。1995年,邮电部宣布向用户提供所有因特网服务,中国
的网络发展由封闭性的科研教育网络阶段进入到开放性的
市场化网络阶段。近年来这一市场始终保持了发展的活力
,用户数量高速增长,其社会作用日益显现。在这一背景
下,国内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因特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
。其中,新闻传播学者对因特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
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
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
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
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因特网只用了5年。
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因特网
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
提出。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第四媒
体”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议上指
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
先进的第四媒体——因特网。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
、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
,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因特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第四媒
体作用方面。
  当然,以上三个阶段是交叉进行的,也是有机联系在
一起的。以下将简述国内学术界对信息高速公路及因特网
研究的一般状况,而着重描述新闻传播学术界对第四媒体
的研究状况。
  二、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网研究状况
  在对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网的研究中,国内学术界所
做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翻译
  国外不少代表性著作近年来以较快速度翻译成中文出
版,从而在国内造成很大影响。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
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
新思维》(蒋显璟、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
版)、埃瑟·戴森的《2.0版 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
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
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
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
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学术界还与出版社合作,有
选择有计划地翻译当今站在研究前沿的外国学者的一系列
代表作,形成丛书出版。如刘华杰主编的《计算机文化译
丛》(共7 本,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1】、
江西教育出版社策划的《三思文库·赛博文化系列》(目
前已出四本1999年2月出版)【2】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
译著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
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
》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1978-1998 20年中
国备忘》专辑)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 著作
  国内学者近两三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
和因特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
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因特
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
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
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1997年12月出版)【3】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 本著
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
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
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
)、陈炎撰写的《Internet 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
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4】、姜奇平主编的《数字
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5】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科研究基金近年来对信息高
速公路、因特网的相关研究及时多次立项,投入必要的人
力和财力进行攻关,有些项目已经完成并正式出版。如19
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重点研究课题“信息高速公路的
社会影响”,副院长刘吉亲自参与,金吾伦主持,课题于
1998年完成后,以专著《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
形式正式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又如1995年,中
国社会科学院设立重点研究课题 “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
介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交由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完成。在
明安香的主持下,该课题于1998年结项,1999年2月以《信
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为名正式出版(华夏出版社)。
该书集中论述了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第五次革命,即以信息
高速公路为基础,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
代表的信息传播革命,对人类社会各方面将产生的重大作
用和影响,尤其是对传统大众传播将产生的变革性影响。
国家社科基金新闻传播学学科1996年设立项目《多媒体技
术与新闻传播》、1998年设立项目《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
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1999年设立项目《网络传播
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对
传播科技和网络传播研究领域的重视。
  以上出版的著作和正在进行的项目,显示了中国学术
界对当代信息革命这一前沿研究领域尽可能与国际学术界
保持同步观察思考所做的努力。
  3. 论文与观点争鸣
  21世纪将是一个有别于工业社会的信息社会,这已是
各国的共识。美国提出NII计划及各国相继提出自己的各自
的NII计划,正是各国认识到这个大趋势所采取的战略性对
策,是力争在21世纪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力地位的重大步骤
。中国在1993年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高速公路
”发表了各种看法和各种意见,进行了有益的学术争鸣和
探讨。最初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中国要不要搞“信息高速
公路”。有人认为,中国的基础设施落后,尚不具备足够
的“路、车、货”(即信息传输信道、相关软硬件设备、
信息资源和内容)等基本条件,因此应该考虑中国的特殊
国情,分清轻重缓急,不需要盲目跟进。但主流意见是:
对信息高速公路的迫切需要,是世界各国所共通的,如果
说我国有什么“特殊国情”的话,那只能是我们对发展信
息高速公路有着更为紧迫的需求,中国面对这一新的机遇
和挑战,必须全力建设自己的信息基础结构,实现国家信
息化。
  如何看待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对传统大众传播业的冲击
,是新闻传播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朱光烈于1994年在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第2期上发表了《我们将化为“泡沫
”——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文章对信
息高速公路将给予未来传播业发展的影响作了大胆的预测
,如现存媒介将化为乌有;专业新闻工作者将化为“泡沫
”;媒介自身发展的多样化、分散化和相互融合的趋势等
。此后,不少学者针对其“泡沫论”撰文与之商榷,指出
现存各种传播手段与传播工作者都不会消失,而是会借助
信息高速公路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时至1998年,《现代
传播》接连以卷首头篇的重要位置发表了苏克军撰写的《
后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传播革命
》(1998年第3期)和《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冲击》
(1998年第4期)两篇长文。尤其是第一篇文章提出了“后
大众传播”的概念,作者指出,它指代信息高速公路带来
的全新的传播方式。文章勾勒了正在走向后大众传播的发
展大趋势,并描绘了后大众传播的特征及其对大众传播的
变革,包括媒介的融合、信息数字化、传播的双向互动性
、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参与、传播的个人化和个性化、
“受众”的消失、传播者的角色转换、信息传播的难以控
制等。
  三、第四媒体研究状况
  将因特网作为第四媒体来研究,已成为国内新闻传播
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
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
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媒体工作者
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
  1、探讨第四媒体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
  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拉斯韦尔(Lasswewell,H)所提
出的“五W线性传播模式”构成了传播研究的五个方面,即
传播者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传者研究和传播效
果研究。第四媒体所具有的传播特点和功能则完全打破了
传统大众传播的线性架构,因而导致传播理论的框架需要
变化。一些学者正是首先从这一点切入展开了相关研究。
如陈力丹撰写的《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载《国
际新闻界》1998年5、6期合刊)一文,讨论了大众传播理
论面对第四媒体上特有的综合传播和对话形式,将如何调
整研究框架和研究重点。此外对于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
(Mcluhan,M)60年代所提出的“媒介即讯息”,(The m
edia is the message)、“传播工具之热性凉性”之说等
论断也再度引起了国内新闻传播学者的关注。如屠忠俊撰
写的《网络多媒体传播——媒介进化史上新的里程碑》(
载《新闻大学》1999年春季号)一文,用美国心理学家吉
尔福特(Guilford,J.P)提出的维量模型详尽分析了麦氏
理论,指出“从报刊到广播到电视,传播工具与受众的交
互作用过程,既不是单纯的越来越热的过程,更不是单纯
的越来越凉的过程,而是一种热性与凉性都越来越强的过
程。”卜卫撰写的《因特网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千年
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一书第十三章)在指出因特网
改变了职业传播者的工作方式、大众传播的特征和传—受
关系之后,特别强调原本就“特别缺乏理论系统”的大众
传播学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传播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
本命题或模式以及若干学说需要重新阐述,不仅如此,传
播学还必须考虑建立新的概念、命题等来解释网络媒体的
传播性质,并且需要更多地考虑传播以外的技术因素和社
会因素。针对因特网可以自由选择信息和发表意见的情况
,陈力丹撰写的《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载《现
代传播》1999年第1期)发表了以下论断:传播技术上获得
的自由和从技术上予以控制,是一种身影关系,现在的控
制方式主要是软性的对话关系和对策关系;因特网普及了
一定的虚拟自由权利,虽然并非人人行使这种权利,但机
会本身给了人以自由的感觉。
  2、探讨第四媒体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
  因特网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必然会对传统的新闻传
播形成冲击,进而打破一个国家内原有的传播秩序。闵大
洪撰写的《“一种媒介,多种声音”与“多种媒介,一种
声音”——因特网挑战中国大陆新闻传媒》(载《新闻记
者》1998年第7期)在分析了第四媒体的信息传播实态后,
着重论述了因特网对国内新闻报道模式和言论空间所带来
的冲击。刘津撰写的《权力的消解与转化——试论网络时
代网上权威传媒的强势控制作用》(载《新闻学探讨与争
鸣》1999年夏季号)指出,由于全新的网络技术在传播领
域的应用,传统媒介凭借其在传播过程中居于中心控制地
位而建立的稳固信息特权正在迅速走向终结,代之而来的
是昔日的弱势群体“大众”作为无数力量和权利的个体崛
起,大众媒介集于旧有传播格局的强势作用逐渐归于消失
。吴廷俊撰写的《互联网络成为大众传媒的社会环境》(
载《现代传播》1998年第2期)则指出,政府对网络传播的
管理应由控制本位转换为自由本位,新闻机构要发展网络
新闻传播业,应把传播方针由传者本位转换到受众本位,
只有完成了这两个转换,才有可能使中国的网络传播事业
有大作为。
  3、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
  新闻媒体即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通讯社在因
特网上建立网站后,建设和经营问题随之而来,实践中产
生的大量问题有待进行理论总结并反过来指导实践。在中
国新闻媒体刚刚掀起上网热潮之际,一些学者首先对国外
海外一些成功的新闻媒体网站进行了评价。如唐绪军撰写
的《美国报界在因特网上的经营方式及其发展趋势》(载
1997年《新闻与传播研究》第3期)总结概括了美国报界利
用因特网的五种基本模式;闵大洪撰写的《对亚太地区三
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思考》对日报《朝日新闻》、新加坡
《联合早报》、台湾《中国时报》(载1997年第3期《新闻
与传播研究》)的电子版的运作和经验作了评价。随着国
内新闻媒体网站的发展,一批从不同角度探索网站建设和
经营的论文、文章开始涌现。如邓忻忻撰写的《因特网站
模式分析》(载1998年《中国记者增刊·现代媒介经营》
)、王靖韬、赵壮撰写的《中国网络广告现状与前景》(
载1998年《中国记者增刊·现代媒介经营》)、高钢撰写
的《迎接“第四媒体”时代的到来——《华声报》电子版
的实践与思考》(载1998年《新闻与传播研究》第3期)、
闵大洪撰写的《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 新闻媒体网站
电子论坛刍议》(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3期)、
唐绪军撰写的《对网上中国报纸的调查分析》(1999年7月
提交全国记协召开的“99中国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讨会”
)等。尤其是不少新闻媒体网站负责人将实际运作中遇到
的问题结合理论思考所撰写的文章,对网站的建设和经营
更具有直接的意义。
  4、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
  网络传播的兴起,促使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从
90年代中期起,陆续制定了有关网络传播的法规。在网络
使用的过程中,涉及安全、色情、侵犯个人隐私、诽谤、
造谣、知识产权保护等各方面的案例在各国层出不穷,现
实中的法律如何应对也成为迫切需要。美国提出“信息高
速公路”后,1996年最先出台了新的《电信法》。这一法
规旨在打破电信业、传播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壁垒,美国随
即出现了一股电信业、信息业、大众传播业之间重新整合
的浪潮。国内的新闻传播学者立刻注意到了这一具有重要
意义的法规及出现的新动态,对此及时进行了研究。如郭
庆光发表了《21世纪美国广播电视业新构图——〈1996年
电信法〉的意义与问题》(载1996年《国际新闻界》第6期
)。又如展江通过对该法实施一年的跟踪观察,又撰写了
《〈1996年通信法〉给美国带来了什么?》(载1997年《
国际新闻界》第4期),指出该法实施后美国传媒业并未见
竞争高潮,而是在跨媒介、跨行业、跨国三种垄断形式下
,正在追求更大的市场和利润占有率,对新闻界传统的社
会责任形成无视的事实。1997年8月,德国通过了《为信息
与通信服务确立基本规范的联邦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
针对网络的专门法,在德国一般称为“多媒体法”。唐绪
军在该法公布之日便从网上下载,进行了翻译、分析工作
,并随即撰写了长文《破旧与立新并举,自由与义务并重
——德国“多媒体法”评介》(载1997年《计算机世界》
第47期)。
  应该指出的是,对于国内网络传播中不断产生的法律
问题及案例,新闻传播学者的研究很少见,倒是法律工作
者出于专业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对此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

  5、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卜卫、
刘晓红于1998年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和数据库调查
方式,了解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日报社(China
Daily)的编辑、记者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情况。她们撰写
的《新闻记者的网络使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
日报社记者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研究报告》(载1998年
《新闻与传播研究》第3期)指出,大多数新闻从业人员对
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持高接受态度;被访者相信使用计算机
和网络将会大大增加在新闻的信息量、传播时效等方面的
竞争,同时也增加了媒体之间、记者之间的竞争,这种竞
争有可能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促进新闻报道更好地
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这一调查是国内相关研究中首次
较大规模的调查。
  6、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1997年,一些新闻院校(系)的研究生开始以信息技
术发展给新闻传播业带来的变化、影响为题的学位论文通
过了答辩,从而开辟了新闻学传播学学位论文中的一个新
领域。1998年一些在校在职的研究生则开始以网络传播为
题提交毕业学位论文。他们学术视野较开阔,知识结构较
合理,对网络的掌握和使用较早,因而论文对第四媒体的
特性和规律以及传统新闻媒体在网络上的发展有着独到的
分析和见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生宣增培
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 网络媒介发展趋势刍论》,对网络媒介的特点、规律
和发展趋势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新闻系在职研究生王澄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我国
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以人民日报网络版
为研究个案,对国内报纸网站的建设与经营提出了对策性
建议。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研究生黄鹂撰写
的硕士论文学位论文《我国大陆网络报刊的现状分析与前
景预测》,对报刊网站的形态特点、经营管理、对受众的
影响等问题作了剖析。1999年一些在校在职研究生继续对
网络传播给予了关注,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
生周勇的论文《走上网络——传统大众传媒如何顺应网络
技术的发展》,围绕新闻媒体网站经营、计算机辅助新闻
报道、网络传播中言论及控制、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保
护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职生(新闻学院教师)彭兰的
论文《试论网络报纸的特性及编辑对策》在对报纸网络版
和印刷版在形态特性上进行对比之后,着重阐述了报纸网
络版编辑手段的运用。
  四、“第四媒体”研究存在的问题
  总起来看,国内对第四媒体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其原因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我国网络人口截止到1999年6月
底为400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公布),
仅占全国人口的0.32%,不仅与发达国家所达到的百分之十
几至四十几的高比例相差甚远,甚至与网络人口占全球人
口的平均数2.6%也有不小距离。也就是说,因特网在我国
远未成为第四媒体,其蕴藏的能量和影响力远未显现出来
,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我国学者对其的观察与
研究自然滞后不少。二是我国从事网络研究的新闻传播学
者,相对来说理论、知识与技能上的准备不足,研究手段
和研究方法落后,甚至对网络传播的实态还没有完整的认
识和了解,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
译介评介的成果为多,真正能够在传播理论上有所建树的
目前还没有。
  在新闻传播院校(系)的教学方面,虽然中国社会科
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在1997年便开设了“电子传播”(主
要内容为网络传播)必修课,并依托人民日报网络版进行
技能层面的培训,其他一些院系也利用开讲座等形式,向
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教授网络传播的知识,但迄今为止,
全国新闻传播院校(系)尚无一本全面、系统的网络传播
教材。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一些新闻院校已将网络传播教
育提上议事日程,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上的工作业已启
动。尤其是一些新闻院系通过各种途径加大了"硬件"建设
的力度,尤其是一些新闻院系通过各种途径加大了"硬件"
建设的力度,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解放日报社、清华紫
光集团合作,于1999年5月建成了电子采编实验室,这一实
验室在联网的条件下,使学生可以运用计算机完成报纸采
编流程的全过程。又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北大方正
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新闻传播实验室,第一期工程已于
1999年9月完成并投入使用。新闻传播实验室全部建成后,
将具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传播、数码摄影、广
告设计、媒体管理、新闻数据库等功能。新闻院系呈现出
的以上良好态势,对学科"文理兼容"的发展趋势和"复合型
"人才的培养,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要指出的是,因特网并不能单纯理解为传播媒体
——第四媒体。也就是说,研究者应具有开阔的视野,对
整个网络传播领域予以关注,包括每一项重大的新技术的
推出、新功能的实现、新概念的提出等,因为这些进展都
会对网络传播带来新的变化。实际上,今天IT界和IT专业
报刊对网络传播方方面面问题的观察和研究来得更为及时
更为透彻。换句话说,新闻传播学者今日研究之力所不逮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远离IT界和IT产业,不象与报纸、
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那样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尽管
“术业有专攻”,但若没有一个“基础平台”,则很难对
第四媒体有全面准确的把握。
  1997年7月,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研究所出版了所
刊《传播文化》第五期,这一期为《全球资讯网传播学术
资源初探》专辑。研究者利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词的方
法,寻找出与大众传播相关的网站,然后进行了描述分析
。当时在亚太地区搜寻到56个中英文传播研究和教育网站
,其中台湾有38个、澳大利亚有9个、香港有3个、新加坡
2个、日本2个、泰国1个、新西兰1个。至于中国大陆则未
找到任何网站。两年过去了,国内传播学术资源上网的情
况已得到相当程度的改观:一是不少新闻院校(系)设立
了网页;二是《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
》、《南方电视学刊》等一些新闻传播类专业刊物先后上
网;三是一些带有研究性质的网站(包括一些新闻传播领
域从业人员所建立的个人网站或专栏)已开始出现。较有
规模和知名度的有“浙江在线”负责人孙坚华的《新媒体
观察》专栏、《生活时报》记者郑直的个人网页《记者郑
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闵大洪
的个人在线文库《大洪视点》、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
所研究员魏永征的个人在线文库《老魏说法》等。1999年
10月,浙江在线正式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传播学学术
网站“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China Journalism Revi
ew,http://www.cjr.com.cn),标志着中国传播学术资源
上网进程迈出了一大步。
  尽管有这样一些进步,但总起来看,国内传播学术资
源上网仍处于起步阶段。如大部分新闻传播院系网页均是
简单的介绍,且处于长期不更新的状态,几乎没有任何影
响力,因为它受制于本校网站的建设和运作。倒是像北京
广播学院这样的网站,由于能够发挥整体优势,已呈现出
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作为国家设立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机构,于1999年10月才
设立自己的网页,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该所于1997
年底参与开通的我国第一个传播学术资源网站“网上中国
新闻界”,由于资金、技术、人员等各种因素,尚未正式
运作便已夭折。传播学术资源上网状况及水平无疑是反映
网络传播研究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方面,我们也仍
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前瞻
  近三四年来,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国际国内传播学界的
一项热门研究课题。举凡学术刊物,没有不包含网络传播
研究内容的;举凡学术研讨会,没有不涉及网络传播话题
的。国内的一些院校和研究机构甚至及时调整部署研究力
量,设立新的研究单位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如华中理工大
学于1998年4月,正式组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又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1999年4月新设立“网
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在国内,除新闻传播研究机构、
院校及有关部门对第四媒体的发展状况予以高度关注,不
断加强研究力度外,不少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站的负责人、
业务骨干结合对第四媒体的实际运作,也对众多问题进行
了思索和探索。1997年10月16、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
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
会”;1999年7月1日至3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办了“99中
国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讨会”。这两次大型研讨会虽然从
网络传播学理的角度不能给予很高评价(其会议目的也不
在此),但对国内新闻媒体网站交流经验、提出发展建议
,认识网络传播的特性和规律,起了很好的作用。尤其是
会上提出的众多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为国内传播学界今
后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选定,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基于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界当前网络传播研究状况,包
括学术视野、知识结构、研究条件等,企图一下建构起网
络传播的理论模式是不现实的。故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
方向不应好高骛远,研究课题不应求大求全,研究的主攻
方向应首先放在当前网络传播这样一些突出问题上:
  1. 网络传播法规
  2. 网络传播中的道德与自律
  3. 网络传播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4. 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含网络广告)
  5. 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6. 网络传播与语言文字(符号)
  7. 网络传播与青少年;网络传播与女性
  8. 新闻传播院校(系)网络传播课程设置(含教材编
写)
  9. 网络媒体与传统大众传媒的关系
  10. 网络传播与人际交往
  11. 网络传播与文化(如传统文化、流行文化、本土
文化)
  12. 网络传播与全球化
  在对这些问题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的同时,必然会导
入对原有传播理论的思考、扬弃和发展,在这一基础上,
才有可能逐步建立起包括新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和传播
模式在内的网络传播理论架构,并对整个传播学理论武库
增添新的利器。
  注释:
  〔1〕 因特网,即Internet,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
委员会于1997年7月18日确定公布。 此前曾被译作“国际
互联网络”而广泛使用,实际上今天“因特网”、“互联
网”在内地处于混用状态。港台及海外将“Internet”译
为“网际网路”。
  〔2〕 1999年10月15日,在"面向21世纪的传播学研究
"研讨会上发言后的讨论中,有在场北京广播学院学生指出
,本文提出的网络传播研究领域,应加上"网络传播与人际
交往"。会后我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对原来的一些问题又作
了修改。当然,需要研究的网络传播领域还可以提出一些
,并加以细化。重要的是,这件事使我再次感受到"学术的
进步、思想的推演,不能闭门造车、敝帚自珍,必须在激
荡中延续、发展;大众传播学的奠基人宣伟伯(Wilbur S
chramm)生前常说要'思想碰得吱吱叫',正是此理。"(香
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朱立为《新闻传播与社会变迁》
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华书局1999年9月出版)
  附:五套网络丛书书目
  【1】《计算机文化译丛》书目:
  1、《皇帝的虚衣:因特网文化实情》
  〔美〕摩尔 著,王克迪、冯鹏志 译
  2、《超越计算:未来五十年的电脑》
  〔美〕邓宁、麦特卡菲 编,冯亦东 译
  3、《赛伯族状态:因特网的文化、政治和经济》
  〔英〕巴雷特 著,李新玲 译
  4、《机器的奴隶:计算机技术质疑》
  〔美〕罗林斯 著,刘玲、郭晓昭 译
  5、《混乱的联线:因特网上的冲突和秩序》
  〔美〕普拉特 著,郭立峰 译
  6、《大师的智慧:十五位杰出电脑科学家的生平与发
现》
  〔美〕萨沙 等著,刘军 译
  7、《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
  〔加〕德克霍夫 著,汪冰 译
  【2】《赛博文化系列》书目
  1、《赛博空间和法律:网上生活的权利和义务》
  〔美〕爱德华·A·卡瓦佐、加斐诺·莫林 著,王月
瑞 译
  2、《赛博犯罪:如何防范计算机犯罪》
  〔美〕劳拉·昆兰蒂诺 著,王涌 译
  3、《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
  〔美〕马克·斯劳卡 著,黄锫坚 译
  4、《赛博医学:计算机如何帮助医生和病人提高医疗
质量》
  〔美〕华纳·V·斯赖克 著,秦笃烈 译
  【3】《网络文化丛书》书目:
  1、《网络创世纪 — 从阿帕网到互联网》 郭良 著
  2、《21世纪网络生存术》 姜奇平 著
  3、《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 王小东 著
  4、《得乐园 失乐园 — 网络与文明的传说》 李河

  5、《孤独的狂欢 — 数字时代的交往》 吴伯凡 著
  6、《生活在网络中》 严峰、卜卫 著
  7、《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 胡泳、范海燕 著
  【4】《透视网络时代丛书》书目
  1、《重建巴比伦:文化视野中的网络》 陆俊 著
  2、《终极市场:网络经济的来临》 严耕 著
  3、《猫与耗子的新游戏:网络犯罪及其治理》 孙伟
平 著
  4、《延伸的世界:网络文化及其限制》 冯鹏志 著
  【5】《数字论坛丛书》书目:
  1、《骚动与喧哗 — IT业随笔》 方兴东 著
  2、《中关村问题》 刘韧等 著
  3、《寻找网上中国》 陆群 著
  4、《电脑,穿越世纪的精灵》 段永朝 著
  5、《数字财富》 姜奇平 著
  6、《数字论坛 — 计算机业批判》 方兴东 著
  7、《另类空间 — 网络胡话之一》 胡泳 著
  8、《我们是丑人和Luser — 网络胡话之二》 胡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21:15:5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网络传播效果研究的“学术地图”
2010-10-21
 来源: 人民网(北京)


  摘 要:对国内四种新闻传播核心期刊上网络传播效果论文的内容分析发现:研究呈现出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者整体水平较高,但研究的合作度、连续性和深入性有待加强;偏重于对已有理论的运用和测试,追踪热点及时而理论创新不足。目前我国网络传播效果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空间广阔。

  关键词:网络传播;效果研究;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本文以《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为研究对象,以2009年末为限,从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到了网络传播论文579篇,其中158篇网络效果论文构成内容分析的对象。由于选取的期刊种类有限,样本筛选及归类过程均为人工操作,因而在信度和效度上难免有一定损耗。

  1.研究者情况。包括姓名、身份、所在院系和合作研究情况。研究者身份分为正、副教授、讲师、助教、博、硕士、本科生、研究员、业界人士、其他人员等。所在院系分新闻传播、中文、信息管理等。按CSSCI的惯例,每篇文献的分值被限定为1,多人合作时按一定权重来分配。两人合作时第一、二作者比例为0.6︰0.4;三人合作为0.6︰0.25︰0.15;四人合作为0.6︰0.2︰0.1︰0.1。合作研究情况分独立研究、学科内合作、跨学科合作、其他四类。

  2.研究主题。分为传统效果理论、网络形态、政治效果、经济效果、文化效果、新闻传播效果(网络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和效果)、综合效果、个人效果、其他九大类。

  3.研究方法。对研究方法的归类一直存在实证、批判、诠释及思辨、定性和定量分类法的分歧。思辨研究属于人文方法典范,源于哲学思辨传统,以操作概念为主;定性和定量研究均属于实证方法典范,源自社会科学传统,以操作事实为主。卜卫认为,批判典范更像一种类似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而不像用于某种研究的工具。但在某项具体研究的过程中,批判典范研究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所以仍属实证范围。诠释典范强调对文本意义的理解,直接操作的对象也是事实(文本),因此亦为实证方法典范[1]。本文认为第一种分类法更多是在方法论层面上对研究范式所做的分类,第二种分类法更为具体可行。其中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等,定量研究包含调查研究、控制实验、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和二手资料为主)等。由于实证尤其是定量研究历来被认为是效果研究的最佳方法,故对其做了进一步细化,将研究方法分为思辨、定性、调查、实验、内容分析、二手资料、定性和定量综合、思辨与实证综合。

  4.理论使用情况。据布莱恩特等统计,1956~2000年国际传播学核心期刊上“议程设置”与“使用与满足”在所有理论中使用频率并列第一,“涵化”理论紧随其后。2001~2004年对六本知名国际新闻传播学刊物的内容分析发现,排名前六位的理论分别为架构、议程设置、涵化、中介模式/理论、第三人效果、使用与满足。中国网络效果研究在理论使用上是否具有类似特征?是否发展出自己独有的效果理论?本文将“理论使用与否”分为无理论、单一理论、多种理论综合三类,然后在“主要理论”这一变量下,划分为框架、议程设置、涵化、第三人效果、沉默的螺旋、知沟、使用与满足等多种理论类型。

  5.课题资助情况。分有资助和无资助两类。

  两位编码员独立完成了编码,信度检验Scott指数=0.85。

  二、研究结果与发现

  1.论文数量。效果研究占网络传播论文总量的27.3%,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00~2002年达到第一个高峰,2003年开始下降,2005年以后又逐年上升,2009年呈井喷式爆发,这与《国际新闻界》及《新闻与传播研究》近几年的改版扩容有关,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快速上升更是重要原因。

  2.研究者情况。研究者73.1%来自高校和研究所,业界人士仅6.6%。论文的独立和第一作者以正、副教授居多。对研究者姓名做频次分析并根据合作研究的不同分值比例处理后发现,出现一次以上的研究者14位,二次以上仅4位。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占绝大多数,其他学科参与度很低。独立研究居多,合作主要存在于本学科内,可见此领域与其他学科之间应有的良好互动并未形成。

  3.研究主题。“新闻传播效果”在日渐丰富的研究主题中成果最多且发展最稳定,其次是“个人效果”、“文化效果”及“传统效果理论”,致力于探讨个人在网络环境下认知、态度和行为变化的“个人效果”和以验证传统效果理论在网络中适用情况的“传统效果研究”从2001年起发展较稳定。“政治效果”成为近两年最受重视的领域。尽管研究日益深入细致,但对宏观“综合效果”的讨论仍占一席之地。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博客、播客、SNS、网络恶搞、网络游戏、网络语言等网络应用和网络形态风生水起、影响深广,2004年以后的论文充分体现出紧跟热点,关注现实的特点。

  4.研究方法。单一思辨法使用最多,2000年前几乎一统天下。新世纪以来,传播学在方法上向社会学借鉴之风日盛,实证方法越来越多被引入网络传播效果领域,定性研究占总数的14.6%,思辨与实证、定性与定量方法并用的比例分别为2.5%和4.4%。调查法在定量研究中最常用,占8.3%;其次是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因资料搜集的易控性和成本较低受到青睐,占5.7%,也有少数研究者采用百度指数或国外权威机构的免费调查数据进行二手资料研究;在西方广为使用的实验法并未出现,可能因其对网络传播研究操作性较差。

  主题与方法的交互分析显示,少数领域以实证为主。网络兴起后,许多学者对传统效果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和变革产生浓厚兴趣,纷纷依循传统效果研究的路径,采用实证方法进行探讨。问卷调查作为一种典型的自我报告法,非常适宜于评价个体感受和外显行为,因而在对个人效果的研究中受到了重视。

  5.理论使用情况。未使用、使用一种及综合运用多种理论的研究分别占60.8%、25.9%、13.3%。在理论使用中,议程设置理论居首,使用与满足及第三人效果理论位居前列,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布莱恩特等人的研究。以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知识分化为研究旨趣的知沟理论和以新事物推广为着眼点的创新扩散理论因与互联网的天然契合受到重视。网络的推广普及程度与国家、地区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一些学者注意到了互联网在农村的推广与地区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网络去中心、自由匿名的特性,传统的把关人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一定冲击,成为研究者津津乐道的话题。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再次流行。随着网络应用日益向纵深发展,作为工具与作为媒体的互联网交相辉映,从“人与机器”的时代迈向“人与人”的时代,六度分离、社会网络理论的价值被重新开掘。但除了2004年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提出的长尾理论外,并无专属于互联网的理论。

  6.课题资助情况。受资助论文为13.3%,总体比例偏低。但从02年起情况有很大改善,最近两年更是呈明显的快速上升趋势。

  三、主要结论

  1.网络传播效果研究呈现出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94~1999年,研究从无到有,缓慢上升。介绍解释性的宏观思辩研究居多且不够深入。2000~2002年,多年酝酿后迎来第一个高潮期。数量明显增多,主题有所扩展,方法更为多样。研究者开始注意到网络对个体的微观影响,有意识地将传统效果理论引入网络研究,加之实证方法的运用,使研究更显严密、学术色彩更浓,受资助的研究开始出现,效果研究作为网络传播领域中的一个独立方向初具雏形。2003~2005年,研究热潮降温。论文数量锐减,但主题分布较均匀,内容分析受到重视。2006~2009年,进入快速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论文总数及受资助研究剧增,主题全面开花,某一具体网络形态以及个人效果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不断深入。近两年互联网在重大事件中频频发力,“政治效果”研究急剧升温,网络作为改变当前政治格局的重要力量,影响已不容小觑。实证与思辨研究呈分庭抗礼之势,定量研究多于定性研究。

  2.研究者整体水平较高,但以单打独斗为主,长期致力于网络效果研究的人员不足。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构成了研究主力,包括闵大洪、彭兰等知名网络学者,但长期以网络效果为主要方向的学者不多,影响了研究的连续性和深度。此外,合作研究尤其是跨学科合作明显不足。事实上难度较大的研究常常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加之传播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需要来自其他学科的滋养,但它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又长期缺乏和其他主流学科对话的资本,因而网络效果研究需要和其他学科进行合作以开拓思路,吸取新鲜血液,进而为提高传播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贡献一份力量。长远看来目前的状况对提升本领域研究水平极为不利。

  3.满足于对已有理论的运用和测试,理论使用集中且缺乏创新。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发展到今天,似乎进入库恩所谓的“常规科学”阶段,效果研究领域更多地呈现以几篇经典论文为基础的“倒金字塔现象”——大量论文都直接或非直接地与处于塔顶的几篇论文发生联系,不断重复验证和发展着已有的少数经典理论或假设,只是将之应用于新的媒介、新的内容、新的国家和地区,或增加新的变量,影响了原创性理论的产生[2]。158篇论文共使用21种理论,其中6种理论被使用了5次以上,4成理论使用集中于议程设置、知沟、把关人三大经典效果理论。自1980年代以来,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效果原创理论仅“第三人效果”一种(长尾理论最早被用于描述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模式,严格说来应归入网络营销,算不上真正的效果理论),无怪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作者德弗勒1998年曾发出“里程碑消失”的感慨,看来在网络领域问题同样十分突出。

  16年来中国网络传播效果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受学术训练、研究方法和经费等制约,相对西方而言实证研究数量仍然偏少,实证方法运用不够熟练,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刘 琼 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参考文献:

[1] 卜卫.传播学方法论引言[J].国际新闻界,1996(4).
[2] 周葆华.效果研究:人类传授观念与行为的变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来源:人民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21:17:34 | 只看该作者
视野、焦点与方法: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三个待突破

时间:2005年10月25日 来源:人民网
[url=http://news.sohu.com/][/url]
  2002年,受新华出版社之托,我开始组织翻译《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Web. Study:Rewiringmedia studies for the digitalage)一书。 这本书由英国利兹大学传播研究学院社会传播专业讲师戴维·冈特利特主编,汇集了英美等国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每一研究成果为一章。它从传播、社会、文化、政治及经济等多种角度对网络这一全新的媒介及它所孕育的网络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许多研究是富于启发性的。
  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与比较的过程。本书集纳的二十余篇论文,虽然未必篇篇都是精品,有些观点甚至已经过时,但是,从总体来看,本书既描绘了英美等国网络媒介研究发展的纵向线索,也勾勒出了网络研究领域的全面轮廓,由此,也给了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系,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一些不足。总体来看,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在三个方面有待突破,即:研究视野、研究焦点与研究方法。
  待突破之一:打开视野
  目前中国网络传播或网络媒介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于,整体研究视野不够开阔。
  在本书的第二章《回顾与前瞻——1990至2000年间的网络文化研究》中,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戴维·西尔弗(DavidSilver)将1990年至2000年间西方的网络文化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网络文化的大众化(popularcyberculture)阶段,它起源于新闻界,主要任务是对网络这样一种新兴媒介进行描述与前瞻,其特点是好走极端,要么将网络视为乌托邦似的神话,要么就是完全将它视作反面乌托邦。第二阶段为网络文化研究阶段(cyberculturestudies),这一阶段主要关注的是虚拟社区和网上的个体身份认同。第三个阶段为批判性网络文化研究阶段(criticalcyberculturestudies),这时的网络文化研究扩展到四个领域:网络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onlineinteractions)——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在网络中是如何共同发生作用的;关于电子空间的话语方式(digitaldiscourse)——对于网络的描述方式是如何影响到人们对网络的认识的;使用网络的障碍(accessand denial tothe Internet) ——哪些因素阻止人们上网;网络空间的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ofcyberspace)——网络界面的设计方式如何影响人们使用网络及在网络中的互动。这一阶段的研究也往往关注以上四个领域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关系。
  西尔弗的这个阶段划分以及对每个阶段特点的概括未必完全准确,但是,它给我们提供了西方关于网络文化研究发展的一个基本线索,与此对照,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网络研究中的一些薄弱领域。
  从新闻传播方面来看,国内的网络研究,主要还是在传播学的基本框架下来进行的,包括传播者研究、受众研究、传播内容研究、传播媒介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反馈与互动研究等大的领域。从总体来看,研究视野主要是新闻传播这样一个维度,显得单一而狭窄。而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网络传播研究已开始延伸到社会学、人类学、人种学、符号学等多种研究视角。
  在本书的第三章,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安妮伯格中心的尼娜·韦克福德(NinaWakeford)指出:“网络这个媒介可以在很多不同层次上来理解。一个网页,可以看作是一段计算机代码,也可以看作是文化的一种表征,可以看作是一种消费的物质对象,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技术性劳动的成果。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一个个别的网页作为‘文化文本’来进行细致的解读,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个广阔的视野上审视网络是如何变成全球文化与商业的一部分的。”
  在新闻传播领域,对于网络的研究重心自然应该是放在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上,但是网络传播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播现象,它是复杂的社会系统运动的一种集中体现。无论是传播者、受众还是传播内容,每一种传播的要素,都反映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运用多重视角、多种维度来研究网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网络的多重属性、它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以及由此而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反过来,这也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网络传播与网络媒介的认识。
  待突破之二:明确焦点
  目前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问题之二在于,许多个别研究课题的焦点不够清晰集中,指向不够明确,研究范围总是大而宽,常常是一个课题就涉及一个庞大的领域。相对窄而深入的研究课题,还没有充分被开发出来。因此,在国内的网络传播研究中,研究话题雷同、低层次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严重。从总体上看,国内网络研究的层次与角度也就显得不够丰富。
  例如,国内已有的一些网民研究常常将网民作为一个笼统的对象,只注重整体性研究,而忽略了不同受众群之间的差异化研究。相比之下,本书向我们展示出了网民研究的多种可能性。这些研究并不简单地将网民视作一种新闻传播的受众对象,而是更多地将他们看作带有不同目的的、积极的网络使用者,而大多数研究只是涉及其中一类使用者,例如,女性、同性恋、艺术家、某迷(Fans)、学生、少数民族、使用网络摄像头的人等等。也就是说,国外的网民研究依照各种指标划分出了许多子集,而每一个研究是在个别的子集中展开的,有着非常明确的研究焦点。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揭示出网民在利用网络的目的与行为上的各种差异,从而进一步揭示出网络这样一种新媒介对于个体行为、人际关系、社群活动以及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影响。
  因此,在个别研究课题中找到清晰的焦点,实际上意味着总体研究中研究对象的丰富与多元,各项研究可以互为参照、互为补充,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网络传播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解释。明确焦点也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确立与此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如内容分析、个案研究、文本分析等。
  明确焦点意味着,在研究课题的开发上,需要利用不同的指标设置研究的坐标系,指标设置越是具体,那么坐标系就会越明确,研究的对象也就越集中,这样,研究的焦点也就自然地凸显了出来。例如,在网民研究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网络活动方式、民族、信仰、收入等各项指标都可能成为设置研究焦点的依据,选择不同的指标,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研究对象。
  但明确焦点并不意味着研究思路与视角的狭窄化。近年来,以某一网络社区的受众为对象的个案研究在国内也相对多了起来,从表面上看,这类研究的焦点是清晰了,但是,由于多数研究者的视野受到限制,因此,社区研究往往离不开“虚拟社区”与“公共领域”的关系这样一个模式。虽然社区与公共领域的关系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但是社区在社会学意义上、文化意义上甚至是市场营销学意义上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有关的研究却还远远不够。因此,视野的开阔,实际上有助于寻找到多样化的、合理的研究指标与坐标,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明确的研究焦点。
  可以说,研究焦点的清晰、研究对象的丰富与研究视野的多样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国内的网络传播研究能摆脱过于单一的传播学的框架,而引进更多的学科理论,则将有助于研究对象的丰富,也有助于研究者在不同的研究线索下,找到有价值的清晰的研究焦点。
  待突破之三:讲求方法
  在中国网络传播的研究中,研究方法与手段仍然是一个瓶颈,多数课题无研究方法可言,而少数运用了一定方法的研究项目,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手段不够科学、完善等问题。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缺乏,制约着网络传播研究向更广的领域及更深的层次拓展。这里面的原因是多重的:
  首先,在整个中国新闻传播的研究中,传播方法一直是一个弱项,虽然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传播研究方法,但是,能系统地掌握并运用这些方法的研究者并不多。在新闻传播的教育包括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中,研究方法的系统传授,也显得有所不足。特别是其中一些研究方法需要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这更增加了人们掌握这些方法的难度。在网络新闻传播的研究中,这种现象同样不可避免。
  其次,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需要一定的条件,而有些研究条件并不是随时具备的,这就要求研究者有系统的研究体系与计划,一旦研究条件成熟就可立即着手。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却缺乏这样的准备。在一些重要的事件发生时,仓促上阵,或者完全束手无策,错失良机。例如,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对于网络传播研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是由于研究者缺乏必要的准备,最终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而且大多是集中于某几个话题,开拓性研究几乎没有。
  第三,网络本身是一个全新的媒体,网络传播中的一些现象也是前所未有的。哪些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在对它的研究上,人们还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
  第四,网络本身具有跨学科、跨平台的特点,网络新闻传播研究也应该联合多学科力量,但是,目前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者与其他领域的研究者的合作还很不够。
  第五,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的研究,还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对于国外相关研究的学习、研究与借鉴都还显得很不够。因此,一些国外开始采用的研究方法,未能及时被引进来。
  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一书,为我们了解国外的网络研究方法打开了窗口。一方面,书中涉及到的各项研究成果反映了不同研究手段的运用,例如内容分析、文本研究、调查问卷、访谈等,另一方面,尼娜·韦克福德所撰写的《新媒介、新方法》一章,更是直接地介绍了一些研究手段。
  传统的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网络研究中被运用得很广泛。尼娜·韦克福德介绍了在网络研究中运用传统的人种志等方法进行研究的一些案例。例如,利用网吧这样一个环境,以人种志方法来研究网民,可以看到,影响人们在电脑上交流的,远远不止是电脑的性能或人们的使用技能,而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例如网吧本身的地位、它的空间布局、店员与网民们的年纪、种族和性别等因素。
  这类研究向我们表明,网络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它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因此,传统的田野调查、人种志等研究方法,仍然可以运用于网络研究中。运用这些方法,既可以在网络中研究网络,也可以在网络之外研究网络。而更多时候,应该将不同环境中的研究结合起来。但是,在网络研究中运用以上方法,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与困惑,例如,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网络印象会干扰他们面对面的访谈。因此,传统方法也需要加以一定程度的革新与改进。
  此外,本章也介绍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方法,视觉化或图像化的手段就是其中一种。马克·史密斯(MarcSmith)开发的“网络扫描”(Netscan)软件,可以将新闻组(Newsgroup)的状况以及新闻组之间的关系用图像的方式加以显示,如新闻组的规模用方块的大小来代表,每个方块的阴影或颜色,代表了发帖人数及发帖率,而新闻组之间的联系则用线条代表。这样图示化的方式,可以让研究者看到一般的新闻组用户所看不到的新闻组之间的复杂联系。当这样一个模型建立起来后,研究者就有可能更好去解读各个新闻组中的那些帖子。
  类似地,沃伦·萨克(WarrenSack)也开发出了一种“对话地图”(Conversationmap),它是一种适合于新闻组的浏览器,它可以分析内容以及信息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结果生成图形化的界面。它进行三种不同类型的图形化分析,一是社会化网络(详细说明在一个新闻组内谁与谁之间存在回复与/或引用关系);二是讨论主题(它以新闻组中最常出现的主题为基础);三是语义网络(反映那些被讨论的主要话题以及它们彼此间的关系)。
  虽然以上这些手段并不一定就是科学的,但是,这些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网络传播研究需要有一些新的手段与方法,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这需要有新的技术作支持,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上面提到的马克·史密斯的研究,就被列为了微软研究院的一个项目。而目前在国内,学科之间的联系非常有限,在新闻传播领域,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进行的定量分析研究本身就不多,开发新的研究技术手段更是无从谈起。
  中国的网络媒体实践进行了近十年,相关的研究也伴随着实践在向前推进。应该说,从数量上看,研究成果是可喜的,但是,从质量上看,还不尽如人意。视野、焦点、方法这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制约了中国网络传播的研究。要想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一方面需要研究者更好地潜入网络传播的实际中去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研究者将眼界放得更宽,从国外的有关研究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的引进,应该正是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21:18:22 | 只看该作者
彭兰: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视野?焦点?方法
发布日期:2011-07-15
  2002年,受新华出版社之托,我开始组织翻译《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Web Study:Rewiring Media Studies for the Digital Age)一书。该书汇集了英美等国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从传播、文化、政治及经济等多种角度对网络这一全新的媒介及它所孕育的网络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其中许多研究不乏启发性。通过对此书的翻译,我认为我国网络传播研究在三个方面有待突破,即研究视野、研究焦点与研究方法。
  研究视野尚需开拓
  目前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于,整体研究视野不够开阔。
  在本书的第二章《回顾与前瞻——1990至2000年间的网络文化研究》中,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戴维•西尔弗(David Silver)将1990年至2000年间西方的网络文化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网络文化的大众化阶段,它起源于新闻界,主要任务是对网络这样一种新兴媒介进行描述与前瞻。第二阶段为网络文化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关注的是虚拟社区和网上的个体身份认同。第三个阶段为批判性网络文化研究阶段,这时的网络文化研究扩展到四个领域:网络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于电子空间的话语方式、使用网络的障碍、网络空间的界面设计。这一阶段的研究也往往关注以上四个领域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关系。
  西尔弗的这个阶段划分以及对每个阶段特点的概括未必完全准确,但是,它给我们提供了西方关于网络文化研究发展的一个基本线索。与此对照,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网络研究中的一些薄弱领域。
  从新闻传播方面来看,国内的网络研究,主要还是在传播学的基本框架下来进行的,包括传播者研究、受众研究、传播内容研究、传播媒介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反馈与互动研究等大的领域。从总体来看,研究视野主要是新闻传播这样一个维度,显得单一而狭窄。而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网络传播研究已开始延伸到社会学、人类学、人种学、符号学等多种研究视角。
  在新闻传播领域,对于网络的研究重心自然应该是放在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上,但是网络传播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播现象,它是复杂的社会系统运动的一种集中体现。无论是传播者、受众还是传播内容,每一种传播的要素,都反映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运用多重视角、多种维度来研究网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网络的多重属性、它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以及由此而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反过来,这也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网络传播与网络媒介的认识。
  研究焦点有待细化
  目前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问题之二在于,许多研究课题的焦点不够清晰集中,指向不够明确,研究范围总是大而宽,常常是一个课题就涉及一个庞大的领域;相对窄而深入的研究课题,还没有充分被开发出来。因此,在国内的网络传播研究中,研究话题雷同、低层次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严重。从总体上看,国内网络研究的层次与角度也就显得不够丰富。
  例如,国内已有的一些网民研究常常将网民作为一个笼统的对象,只注重整体性研究,而忽略了不同受众群之间的差异化研究。相比之下,本书向我们展示出了网民研究的多种可能性。这些研究并不简单地将网民视作一种新闻传播的受众对象,而是更多地将他们看作带有不同目的的、积极的网络使用者,而大多数研究只是涉及其中一类使用者,例如,女性、同性恋、艺术家、学生、少数民族、使用网络摄像头的人等等。也就是说,国外的网民研究依照各种指标划分出了许多子集,而每一个研究都是在个别的子集中展开的,有着非常明确的研究焦点。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揭示出网民在利用网络的目的与行为上的各种差异,从而进一步揭示出网络这样一种新媒介对于个体行为、人际关系、社群活动以及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影响。
  因此,在个别研究课题中找到清晰的焦点,实际上意味着总体研究中研究对象的丰富与多元化,各项研究可以互为参照、互为补充,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网络传播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解释。明确焦点也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确立与此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如内容分析、个案研究、文本分析等。
  但明确焦点并不意味着研究思路和视角的狭窄化。近年来,以某一网络社区的受众为对象的个案研究在国内也相对多了起来。从表面上看,这类研究的焦点是清晰了,但是,由于多数研究者的视野受到限制,因此,社区研究往往离不开“虚拟社区”与“公共领域”的关系这样一个模式。虽然社区与公共领域的关系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但是社区在社会学意义上、文化意义上甚至是市场营销学意义上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还远远不够。因此,视野的开阔,实际上有助于寻找到多样化的、合理的研究指标与坐标,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研究焦点。
  可以说,研究焦点的清晰、研究对象的丰富与研究视野的多样化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国内的网络传播研究能摆脱过于单一的传播学的框架,而引进更多的学科理论,则将有助于研究对象的丰富,也有助于研究者在不同的研究线索下,找到有价值的清晰的研究焦点。
  研究方法力求加强
  在中国网络传播的研究中,研究方法与手段仍然是一个瓶颈,多数课题无研究方法可言,而少数运用了一定方法的研究项目,也在不同程度上在着手段不够科学、完善等问题。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缺乏,制约着网络传播研究向更广的领域及更深的层次拓展。从这个意义上看,该书为我们了解国外的网络研究方法打开了窗口。
  传统的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网络研究中被运用得很广泛。尼娜•韦克福德介绍了在网络研究中运用传统的人种志等方法的一些案例。例如,利用网吧这样一个环境,用人种志方法来研究网民,可以看到,影响人们在电脑上交流的,远远不止是电脑的性能或人们的使用技能,而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例如网吧本身的地位、它的空间布局、店员与网民们的年纪、种族和性别等因素。
  此外,本章也介绍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方法,视觉化或图像化的手段就是其中一种。马克•史密斯(Marc Smith)开发的“网络扫描”软件,可以将新闻组的状况以及新闻组之间的关系用图像的方式加以显示,如新闻组的规模用方块的大小来代表,每个方块的阴影或颜色,代表了发帖人数及发帖率,而新闻组之间的联系则用线条代表。这样图示化的方式,可以让研究者看到一般的新闻组用户所看不到的新闻组之间的复杂联系。
  类似地,沃伦•萨克(Warren Sack)也开发出了一种“对话地图”,它是一种适合于新闻组的浏览器,它可以分析内容以及信息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结果生成图形化的界面。
  虽然以上这些手段并不一定就是科学的,但这些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网络传播研究需要有一些新的手段与方法,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这需要有新的技术作支持,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上面提到的马克•史密斯的研究,就被列为了微软研究院的一个项目。而目前在国内,学科之间的联系非常有限,在新闻传播领域,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进行的定量分析研究本身就不多,开发新的研究技术手段更是无从谈起。
  中国的网络媒体实践进行了近十年,相关的研究也伴随着实践在向前推进。应该说,从数量上看,研究成果是可喜的,但是,从质量上看,还不尽如人意。视野、焦点、方法这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制约了中国网络传播的研究。要想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一方面需要研究者更好地潜入网络传播的实际中去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研究者将眼界放得更宽,从国外的有关研究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的引进,应该正是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21:20:23 | 只看该作者

2005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状况综述

——以七种新闻传播核心期刊相关论文为依据

华汝国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2005—2007年度国内七种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所发表的有关网络传播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与研究,总结了近三年内国内网络传播研究的现状,归纳了其中所体现的研究热点及形成的重要观点,并从总体上进行了评价,指出了三来年网络传播研究的一些收获与不足。

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媒体研究

THE SUMMARY OF NET-COMMUNICATION STUDY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YEAR 2005 TO 2007

ABSTRACT:Through analysing and studying the thesises related to net-communication study published in seven Chines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ore magazines from the year 2005 to 2007,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actuality of net-communication study in the last three years,and sum up the hot study points and the main viewpoint in these thesises.based on the analyses,the author posed his own opinion,and point out the harvest and the deficiency in these studies.

KEY WORDS:net-communication net-media study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200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首次突破1亿,达到1.03亿人,宽带用户数首次超过网民用户的一半。同一年度,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概念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在Web2.0被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催生出了一系列社会化的新事物,比如Blog,RSS,WIKI,SNS交友网络等。互联网在这一年的快速发展,开创了我们信息化进程的一个崭新阶段。而以这些变革为依据,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力度也得以加大。正是针对这一技术突进的特定时期,我们开展了此次对于2005—2007年度我国网络传播研状况的总体考察。

关于本研究

本次研究选取了2005年至今的七类有代表性的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界》、《新闻记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在此时间段所发表的354篇有关网络传播主题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分析,试图对2005年以来国内网络传播研究的新进展、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向作出一点粗陋的梳理。

以上七种期刊均为SCCCI全文收录,可以从中国期刊网下载查阅。因此,本研究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入口,以“来源”为检索项查取此七种期刊2005年以来的所有文章目录,将上述七种期刊的自2005年开始至今所发表的所有论文(暂未入库的通过直接查阅纸质期刊)加以分析,择取其中以网络传播为研究主题的学术论文共354篇。其中,有关新媒介研究以及媒介整合研究中将互联网媒介形态作为研究重心的论文均被选入,但不包括书评、访谈、及业界新闻等各种非学术论文性质的文章。对于所选论文,如果重复出现,则只按一篇计算。对这些论文的分析研究,采取的是文献分析和量化研究的方法。

20052007年研究热点分析

一、 网络传播研究三年以来的流变

通过统计,可将最近三年的网络传播论文数量列入下表

年度

2005

2006

2007

总数

篇数

70

135

149

354

比例

20%

38%

42%

经过整理发现,从2005年至今,我国学术界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并非是一个很均衡的发展过程。在近三年中,本方向研究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在2005年至2006年的两个年度间隔中,这种递增曾呈现出突进增长的趋势,2006年度的研究成果数量大大超过了前一年度,并接近于达到前一年度的2倍。从2007年的统计数字看,这种增长依然存在,但趋势相对要缓和许多,并未超过2006年的太大比例。

因此,根据以往对于网络传播研究的综述1以及当前些现有数据可以看出,2006年度是网络传播研究的一个转折点,在网络传播的相关研究经历2003、2004、2005年度低潮后,又开始显著增长。

参考近年来国内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研究热度的起落趋势是与互联网自身在我国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对应联系的。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2我们可以发现,世纪之初的网络传播研究是基于网络刚刚进入中国引起的一段相对较长时间的热度,而互联网持续快速发展在引起持续讨论后,一方面由于学科研究自身冷热周期的影响,也就是罗杰斯所提出的新事物S形的创新扩散特点,另一方面因为这阶段新闻传播研究更加关注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如SARS、伊战)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更加转向于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及传统媒介的研究而较少关注网络媒体,3这一热度经历了两个年度的相对降温。

2005年以来,伴随网络媒体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网络传播新形式的出现、繁荣及影响,学界开始再次给予较为热切的关注,于是便引起了自2006年开始的研究高潮。这其中包括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与积累、博客的兴起、媒介技术的开发(如IPTV)、网络监管政策的实施与完善等,这些都促进了网络传播研究的进展。

二、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

通过对近三年网络传播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将近三年来网络传播研究的热点主题以下六个方面的归纳。

(一)网络与传播理论的研究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历史尚且十分短暂的媒介形态,学界的研究还离不开将基础传播理论与之对接而进行综合审视。在所收集的论文当中,有关对网络媒体进行基础传播理论的探讨仍是这三年以来研究的重点。所讨论的传播理论范围也较为广泛,很多传播理论的重要话题都在研究中有所体现。其中,以下三个方面的讨论最为集中。

1、网络的媒介形态及传播特性分析

这方面的研究是对网络媒体的综合考察。研究者从整体的角度,探讨了网络传播的历史、网络媒体的内涵、传播特点等方面问题。对于网络新闻学历史,宋昭勋通过研究归纳了网络新闻学历史研究的三个不同版本及其理论依据,同时根据网络新闻学历史的外延范围,在已有的网络新闻学定义基础上对网络新闻学的内涵给予了个人的界定。他认为,网络新闻学就是研究使用数码技术检索、制作、发放新闻及信息给网络使用者的现象与规律的学科。4对于互联网的媒介性质,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张允若认为,将互联网称作“第四媒介”是不科学的,它违背了媒介划分标准,会带来媒介理论和实践的混乱。5陈先红针对网络媒介发展的新形式,认为“新媒介即关系”,应该将传统的技术层面的信息传播研究引导向以人为中心的“关系传播”研究。6 孙海峰从技术现象学的视角,以客体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三范畴阐释了网络空间的内涵,认为网络空间分别是通讯场,体现科学世界的数学结构;是感知场,体现意识世界的直觉结构;是意义场,体现文化世界的符号结构。7

一些研究者对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进行了论述。在论及即时性、跨地域性等技术层面的特性外,网络媒体互动交流的传播特性最受关注。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一是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二是多点互动深刻影响了新闻信息的传达并成为讯息的一部分;三是传播网络中观点的深度交流以及由此累积的讯息沉淀形成了不可逆转的传播路径。8有研究者引用Jakob Nielsen的名词论述了互联网的微内容特征,认为重用微内容是互联网价值重构的关键点。9

2、网络传播控制

网络媒体的媒介特性让其比传统媒体在传播控制方面显得放开。近来有不同的研究者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并形成了一些观点。网络传播控制的话题较为广泛,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通过与传统媒对比,有研究者从行政制约和法律调控、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文化控制等方面阐明了网络传播控制的特殊性,认为网有新闻传播过程中呈现出自由化倾向。10也有研究者认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也起着较大作用,互联网络中的受众仍然会受到“把关人”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信息控制。11赵志立则认为,网络传播虽然在技术特性和传播方式上与其他传播形式有很大不同,但其传播性质、功能及与社会的关系是一致的,因而同样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并担负着社会责任,受到社会的控制和制约。12

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有学者结2005“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突尼斯阶段会议的论述,提出了在国际关系中,信息权力将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权力日益影响到国际事务的变革的观点。13与之相反,有学者提出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管理权充其量是文化霸权发生的一种必要条件,并非必然带来“文化霸权”,而在全球互联网治理结构的变迁中,更应该注意具有高度增殖欲望的商业性组织在全球传播中的力量。14

3、网络舆论

在网络中,社会的舆论通道变得更加多元化,人们的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因而,基于网络舆论的研究在这一时期也显得较为热烈。对于网民舆论的价值评判,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取向。一种是认为在缺乏监管的条件下,在群体心理的作用下,网民倾向于制造非理性舆论; 15另一种则认为,网络媒体开发了平民舆论的空间,使得平民舆论成为基于网络技术的一种有价值的社会监督16,可以成为新闻公正的助推器。17

有研究者通过对BBS的言论研究,认为网络带来了全民参与议程设置的“狂欢”,再基于网民的情绪性发泄以及“强势压迫”的作用,而可能形成“舆论绑架”,因而应该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强化把关,利用专业新闻媒介对网络舆论进行疏导,并加强法律和道德在这一过程中的约束作用。18

除去以上三个方面,以网络与传播理论作为研究点的角度还有很多。如在“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知沟”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意见领袖”理论、“噪音”理论、受众研究等方面都有涉及。其中有几个方面值得一提。在议程设置方面,有研究者指出,由于网络媒体在现实传播生态中的特殊地位,网络受众经过网络媒体接收着传统媒体强塞的信息,这使得网络受众的被动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受众仍然在接受着传统媒体设置的议程。19在“知沟”理论方面,有研究者通过对网络使用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传播技术的分布和使用不公会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这一结论,并进一步强调,不但要增加互联网的接入,更要加强对其获取知识功能的利用。在这方面,政府应该致力于改善互联网使用的难题。20在网络意见领袖方面,有研究者通过对“强国论坛”“十大网友”的研究,总结了网络媒体上意见领袖的特点,认为网络媒体(政治网站)上的意见领袖多是勤于笔耕、富有责任感、来自工薪阶层的中年男性;他们发挥影响力的过程遵循“发贴引起回应——被加精——被置顶/推荐到首页——被转载”四部曲,他们不但为追随者设定了议程,而且提供了可用来探讨议题的框架。21

(二)Web2.0与博客——用户媒介参与研究

Web2.0与博客都是近年来的十分热门的话题。Web2.0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让用户参与创造内容,而作为全民博客元年的2005年,更是掀起了用户参与运动的高潮。因而,在近三年的网络传播研究中,这方面的论文数量十分可观,其中尤以2006年为甚,几乎可以算是博客研究的一个高峰期。对于博客研究,视野较为宏大,研究的角度也较为全面。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几个点为博客的传播原理思考、博客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博客文化、博客伦理、博客营销等方面。(本主题的综述本与列出的其它主题有重合的部分,因考虑到它的被关注程度,所以在此专门列出。但是有关博客伦理规范除外,其将放到后面的网络规范、伦理主题里面阐述)。

对Web2.0与博客的研究首先是一些学者对公民成为网络媒体传播者这一话题所蕴藏的内涵的考察。在研究中,研究者们大都承认了博客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关系。有研究者从5W的角度阐释了博客的传播特性。1、传播者方面,迎来开源化时代。2、传播内容方面,实现了讯捷化、多元化、个性化。3、传播媒介方面,实现了傻瓜式的技术突破。4、传播对象方面,由被动走向主动。5、传播的效果方面,迎来信息的新天地。22也有研究者认为,博客传播开辟了人际传播的新的空间。23

博客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霸权。因此,将博客与传统媒体对比研究也是一个被关注的角度。大多研究者都从博客与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得出二者需互补共存的结论。博客在时效性、交互性、开放性等方面优越于传统媒体,但专业性的传播效力上有明显缺陷,所以二者的融合将会在新闻源等方面实现共同促进。24也有学者认为,中国部分主流媒体在接纳博客的尝试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大部分还处于二者分离状态,因而中国的新闻媒体应该积极拓展思路,充分利用博客这种新的传播方式提高新闻传播的竞争力。25

将博客现象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考量也有产生了一些观点。相对于网络文化的散乱无章,博客文化是一种有序的开放的个体化文化形态。26 而有观点认为,博客中的名人博客现象事实上是资本意志对于潜在市场的诉求,更是对博客运动的平民本质的草根精神的颠覆。通过博客的表达自由其实并不是真实的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梦幻。27相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博客文化不仅是由写博客的人创造,而且也是由读博客的人创造,不能只因为写的人是“精英”或“草根”就将之称为精英文化或是草根文化。从这个角度,可以认为博客文化是多元的,包括主体多元、内容多元、动机多元。因而博客文化具有积极的社会文化发展意义。28

(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对接融合的研究

对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的研究,也是近三年来的研究重点。根据统计,这方面的论文产量颇丰。而对于这一专题的研究,与网络传播整个方向的研究在流变上有着一致性。在2005年度,有关媒体冲突与整合的研究还很少,但2006、2007两个年度,相关论文数量极速增长,呈现出学界对这一主题的热切关注。这一现象,与前面所分析的技术浪潮的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

这一主题的研究首体现为对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是分还是合的考察。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网络传播力量的不断强化,让传统媒体在许多方面都望尘莫及。是各据领地,还是相互整合?这个问题似乎已经关系到传统媒体的生死存亡。据此,曾有许多学者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考量,试图作出解答。与前几年学界曾出现的“报纸消亡论”不同,在近三年的新旧媒介融合问题的态度上,学研究者们大都支持媒要将媒介对接整合的观点。熊澄宇认为,整合、融合和汇聚已是当代传媒形态发展的主流。并存是现象,互补是功能,融合是趋势,创新是结果,传媒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今天新媒体的进行时态。29彭兰认为,媒介融合过程中,已经产生了业务形态融合、市场融合、载体融合以及机构融合等各个层面的变革。30蔡雯认为,我国媒介融合尚存在制度的瓶颈,而若要实现媒介融合的良好运行,必须要实现规制变革这一必要前提。31高钢则针对国内外有关媒介融合理论的热烈讨论加以思考,认为尽管网络传播的融合已在讯速地和我们接近,但“媒介融合”理论还不够成熟,尚值得深化研究和讨论。32

将两种新旧媒介结合起来对比研究在近几年来也有很多尝试。报纸与网络、电视与网络、广播与网络等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相互融合的策略,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对报纸来说,开辟数字报业,实现报网互动,被认为是传统报业应对新媒体冲击的途径。33这种观点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同。而对于电视产业来说,有学者认为,Web2.0时代,电视将以数字化形态呈现出“数字化+交互性+非线性”的基本特征,以“互动内容+海量存储+无限消费时间”为营利模式,将实现“跨媒体内容提供中心+家庭存储中心”的未来。34对于广播来说,国内主流广播电台正在努力融入网络传播领域,但面对科技进步的冲击,广播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十分突出。网络时候的传统广播需要发挥新闻传播的优势,也要加强自身体制改革创新。35

针对媒介融合的现状,一些研究者融合的具体实施办法上研究了我国媒介融合进程中的成就与尚存问题。有研究者从业务角度探讨,也有学者对某个媒体的整合尝试进行个案分析。在研究中,突显了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的影响下,以往的新闻传播方式被影响乃至被迫改变的现实。如在网络时代,报纸的深度报道已不在是“寻找故事”,而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已被网络中多人发掘的“整合故事”,其在媒介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已发生了变化。36在对《新民晚报》副刊网络版“夜光标博客”的研究中,研究者认为,这种实践已使副刊编辑理念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发挥了互动的作用,彰显了二者融合后的优势。37

(四)网络规范、伦理及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出现也是如此。由于网络的个人性以及难以实现全面监控,其所产生的对社会的不健康影响令人堪忧。一直以来都有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试图通过对之分析,找出一些解决的办法。近三年来,相关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有关网络规范、伦理的研究,一类是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

1、网络规范、伦理

网络侵权是这方面的头号问题,十分受关注。公民网络生活中常受到侵犯的隐私权、名誉权、著作权等被一些研究者分析研究。其中尤以对由“中国博客第一案”而引起的有关网络中侵犯名誉权的争论为甚。研究者主要围绕网络服务商究竟在侵权问题上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展开讨论。有观点认为,网站管理者应当承担“过错责任”,而侵权信息发布者应承担“结果责任”。 38也有观点认为,网站作为技术的提供者,理应成为责任主体,而对于网站所发的有关“本站作品公布作者个人观点和看法,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责任作者自负”这一自我开脱的作法并没有法律依据。39还有研究者认为,对网络服务商的严格责任要求会破坏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因而自律才是解决网络侵权的重要途径。40

有关著作权保护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为对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作品相互转载之间的权利纠分的讨论。有研究者试图通过对著作法规的分析来理清侵权行为的特定范围,并认为网络作品作为第四媒体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特的权利内容的权利保障机制,应该得到很好的法律保护才能促进网络的蓬勃发展。41有研究者提出建议,认为传统媒体不是网络媒体的“免费的午餐”,主张应加强立法,明确规定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作品应采用“法定许可使用”制度,以实现“共生”、“共赢”。42

此外,有关网络匿名制的研究也是一个焦点。由于网络媒体的虚拟性所导致的网络伦理混乱、网络暴力的大量存在,引发了网络媒体上是否应该应该试图以实名的方式来保障网络中的道德伦理,走出网络伦理困境这一问题的思考。很多研究者都对网络中的潜在风险表示担忧,但有通过对网络匿名制的原因及由之产生的社会变迁的研究后认为,网络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无法匿名、没有隐私的真实空间。43

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是堪忧的,而与此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近三年中也较多。一些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一些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状况,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并且,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不仅体现在青少年群体上,对大学生、媒体社会受众、记者等也都有涉及。而这其中,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是热点。总体来说,研究者都认为学校、家庭、社会、立法、青少年自身需做出综合努力,以避免对网络媒体的不合理使用而对青少年造成侵害。相对于传统的“堵”的错误做法,有研究特别提出,在网络时代家庭教育须以“导”的方式来提高青少年的网络使用素质。44

(五)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研究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大,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站的赢利模式,以至于在近三年中,这个方向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研究者们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分析,提出了网站经营的一些见解。其中,网络广告作为网站赢利的重要途径,受到学者们的重点关注。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广告具有特殊的诉求特点,在运作过程中也与传统媒体不一样。截止2004年,我国网络广告的营额达到了19亿,占全国广告总额的1.50%,比前一年度增长7.59%。这些数字说明了我国网络广告的大好前景。在认识到相关法律规范缺失、管理部门执法不力、创意缺乏、格调不高等缺陷后,有学者提出相应对策。45在有关广告传播学特征研究上,舒咏平认为,网络条件下广告观念已引起变革,表现为广告媒体由分立到融合、广告对象由大众到小众,广告形式(时空)由明确到消融、广告效果由单向到互动,广告核心由创意到策划的转变。46

除了广告经营,一些学者或以某个具体的网站为考据对象,或以某种网站经营运作模式为考据对象作了研究。有学者专门从品牌忠诚度、虚拟经济环境下的经济规律、品牌传播“长尾化”、网络游戏经济等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陈欣新认为,欲使信息内容产业得以在市场经济和法治条件下健康发展,必须保证监管体制得以规范化、科学化的实施。这是我国当前网络时代传媒管理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47

(六)次热点话题

除去以上五个方面,学界对于网络传播还有其它一些重要的讨论话题。在这里,我们将它们集体论述。这些主题的研究也有相当高的热度和深度,综观可以列为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传播的一些新视野。在网络媒介形态上,除去前边专门提到的Web2.0、博客这些话题外,一些近年来产生的网络媒体新形式如IPTV、电子杂志、等研究也很多。作为与传统媒介对接的媒介整合的产物,这些形式带来了新的传播学思考。有人从其传播特征、文化作用、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如有研究者认为,新形态的出现是媒介融合的一种表现,它导致了观念上的变革,开始树立受众为本的经营理念,开始在经营形式上更强调内容为王,增强原创能力,以赢利模式上,实现了收入结构的多元化。48

2、网络及文化反思。对于网络文化的态度,研究者们大都认为是一种新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挑战,因而都持肯定的观点。有研究者认为,网络媒介担负着社会文化整合的任务,理应以其超时空性、开放性特征实现新旧社会文化形态之间的整合。49还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促进人的全球性交流的一种途径,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推过人类经济的发展,为现代社会注入文明、鲜活与时尚的内容。50对于网络恶搞现象,有研究者认为它是对主流文化形态度及对古典主义美学原则的“抵抗”。 51也有研究者认为,恶搞作为一种亚文化,虽然具有抵抗意义,但只是一种仪式性的抵抗,它受到了政治与经济力量的结构性制约,在当下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打压与商业文化的收编。52

当然,也有从媒介批评的角度批判了网络媒体的妖魔化倾向。如赵雅文从网络媒体的两则报道出发,认为一些网络媒介的报道如同“哈哈镜”,对客观事实作出变形报道,以求获取点击量而实现其商业目的。但是,具有一定理性的网民完全可以认清这种企图,最终的回复却是对网络媒体的批判。因而,网络媒体若想获取公信,这种方式全然不可取。53

3、网络新闻业务探析

网络新闻在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新闻有着完全不同的区别,因而在传播特色上也不能完全走传统媒体的道路。一般认为,在网络文体写作上,易读性应是网络新闻所要必备的特征,以便为网民所喜爱。在新闻标题制作上,有研究者认为,一定程度上的陌生化会对传递新闻信息更为有利。网络编辑也应该遵循网络传播的特点而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网络策划方面,因其具备事实性信息、意见性信息、反馈性信息三类信息的立体传播,因而可以通过对同一议题下不同性质的信息内容进行高度归纳,以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54在英语新闻的研究上,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其应有自已的规律,并且指出了我国英语网站新闻的一些问题。

几点总结

纵观近三年来的网络传播研究,可以发现,这一领域受到了学界的较高关注,并且大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以往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但经过统计分析,也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研究的收获:无论是从研究论文的数量上,还是从论文所研究主题的广度和深度上,在过去的三年里都可谓成果颇丰。从这些论文中,不乏见到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于网络媒体这样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学界对它的研究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如对网络媒体的传播特征已经开始有较为透彻的认识,对于网络媒体舆论学、媒介整合已经开始从态度的迷惘走向清晰,能够从多种角度去考察。对于网络媒体中出现的新情况,能够采取较为关注的态度,及时给予全面的分析研究。

二、研究的缺陷:通过对这些论文的分析,一些学科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得以呈现。首先,是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大多数的论文均采用的是思辩形式,而采取定质、定量研究的很少数。这样,仅出去对事实的叙述、引证,难免会使研究具有过重的个人直觉色彩,甚至影响到结论的科学性。这个缺陷是很早就有研究者提出过的,通过对近三年研究的分析发现,它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其次,对于理论的研究过于落后于实践。网络自身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似乎理论界存在着难以追赶的迫切问题。虽然说在过去的研究中,学界所关注的问题颇能与时俱进,但是也与技术的发展相融了一定的周期。学术研究不应该是在一个事物都已经发展定型之后,再去论证其利弊,或是解说其间的原理。理论应该成为实践先导,成为事物发展的参考。如在对网络电视、网络广告等的研究中,说到底这些结论难以会对网络自身的发展有太大的价值。再次,研究的合作太少。无论是学界与业界之间,还是学界自身之间,都较为疏远。网络传播是一个很大的主题,可以说包罗万象。很多研究都只是单枪匹马的做,这难免会产生自说自话的可能,也会影响到研究的深度。最后,视野不够开阔。这个问题可以包括学科视野和国际视野两个方面。学科方面,虽然跨学科的研究也有,但其实并不多见,多只限于学科自身的研究调整,学科之间的藩蓠还没有得以打破。另一方面,学科的研究本应该没有国界,对于泊来品的传播学研究来说,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与国际交流。而互联网所带来的世界更是一种无国界的信息村,我们应该放开视野,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以便有所参考借鉴,方能提高。

三、研究的趋势:根据近几年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以及网络对社会的更为强劲的影响,可以预料到在以后的几年内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不但不会降温,反而会持续高涨。研究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也都会再进一步,并且,随着传播学学科在国内的日益成熟,研究也将会更加走向科学化、严谨化,成果也将更加丰硕。

注释:

[1]郑素侠:《2001-2006年内地网络传播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河南社会科学 2007年02期

[2]http://www.cnnic.net.cn/index/0E/00/11/index.htm

[3]朱春阳 张国良(《2002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回顾》新闻大学 003年02期《2003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回顾》新闻大学 2003年03期

[4]宋昭勋《网络新闻学历史与定义》国际新闻界 2007年03期

[5]张允若《对“第四媒介说”再质疑》当代传播 2005年05期

[6]陈先红《论媒介即关系》现代传播 2006年03期

[7]孙海峰《网络空间的三重内涵》国际新闻界 2006年12期

[8]畅榕 丁俊杰《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当代传播 2005年06期

[9]汤雪梅《微内容对互联网的价值重构》国际新闻界 2006年10期

[10]刘九洲 赵雪峰《网络和传统媒介的受控状况及对其新闻宣传的影响》新闻界 2006年06期

[11]周海《网络媒介中的传播控制》当代传播 2006年05期

[12]赵志立《网络传播的社会控制》当代传播 2006年04期

[13]庹继光《试论互联网控制权的走向》国际新闻界 2006年01期

[14]仰和 王瑜《技术优势≠文化霸权 对《试论互联网控制权的走向》一文的几点质疑》国际新闻界 2006年05期

[15]刘正荣《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现代传播 2007年03期

[16]蒋宏 戴永明《平民舆论: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社会监督》新闻界 2006年01期

[17]莫蓉《网络:新闻公正的助推器——谈“农民工丧生暴风雪”事件中的丰田车主留言及其反响》新闻记者 2007年06期

[18]王爱玲 郑保章《浅谈BBS中的“舆论绑架”与媒介偏视》新闻界 2006年05期

[19]杨慧琼《从议程设置理论解析网络受众的传播地位——以媒介事件马加爵入手》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5年02期

[20]韦路 张明新《第三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6年04期

[21]周裕琼《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当代传播 2006年03期

[22]邓劲松 蒋宏《博客传播特性与学习运用》新闻界 2006年02期

[23]周玉黍《BLOG使用对人际友情的影响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7期02期

[24]陈景尧《人人皆媒体——博客时代的媒体博弈》新闻界2006年03期

[25]田智辉 张颖《主流媒体应对博客(BLOG)策略探析》现代传播 2006年05期

[26]李明《博客文化价值观分析》新闻界 2006年04期

[27]郑亚楠《名人博客塑造的媒介文化奇观——兼谈网络自由的幻象》新闻记者 2006年12期

[28]董天策 刘琛《博客文化解析》当代传播 2006年03期

[29]熊澄宇《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国际新闻界 2006年07期

[30]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国际新闻界 2006年07期

[31]蔡雯 黄金《规制变革:媒介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世界多国媒介管理现状的比较与思考》国际新闻界限2007年03期

[32]高钢 陈绚《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国际新闻界 2006年09期

[33]吴飞 姚晓玉《数字报业:传统报业发展的方向》当代传播 2007年02期

[34]杨继红《新格局下我国数字电视的机遇》国际新闻界 2007年06期

[35]邓炘炘《网络传播环境下的中国广播发展》国际新闻界 2006年07期

[36]白贵 周正昂《网络时代报纸深度报道的“整合”叙事》当代传播 2006年02期

[37]张苑琛《喜看老树绽新芽——新民晚报副刊网络版“夜光杯博客”的思考》2007年02期

[38]叶再春《博客案民事责任主体认定及归责问题》新闻记者 2006年12期

[39]陈堂发《博客侵权的网站法律责任——兼对“中国首例博客案”判决的商榷》新闻界 2006年06期

[40]王眉《博客名誉侵权,网络服务提供商该当何责?——“中国博客第一案”引发的法律思考》国际新闻界 2007年01期

[41]李建勋《现代传媒网络作品的保护》现代传播 2007年03期

[42]陈建云《网络传播环境下如何保护传统媒体作品的著作权》新闻记者 2007年04期

[43]晋晓兵《试论网络匿名性的消逝》国际新闻界 2006年10期

[44]周文《论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新闻界 2005年05期

[45]黄迎新 谢丹《论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前景及发展对策》新闻大学 2006年02期

[46]舒咏平《数字传播环境下广告观念的变革》新闻大学 2007年01期

[47]陈欣新《网络时代的传媒管理制度》国际新闻界 2005年05期

[48]钱晓文《网络电视对传媒运作方式的潜在影响》新闻记者 2005年06期

[49]夏光富《网络媒介与社会文化整合问题探析》现代传播 2007年03期

[50]秦州《略论网络文化的价值取向》新闻界 2006年06期

[51]邹伟 王亦高《“娱乐”与“抵抗”——谈互联网恶搞短片的形式、特质与意义》国际新闻界 2006年09期

[52]蔡骐《对网络恶搞文化的反思》国际新闻界 2007年01期

[53]赵雅文《网络媒体不是哈哈镜——从近期网络媒体两则“妖魔化”报道谈起》新闻记者 2006年08期

[54]戴晓蓉《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方式探析》当代传播 2005年05期 (本文来源:网易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5:33 , Processed in 0.12388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