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讨校园文学的定义及精神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08:5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讨校园文学的定义及精神
2011-8-11
                                             
                                

                                             

《梦里花落知多少》、《零下一度》、春树的《北京娃娃》是我们想要的校园文学吗?

    多年以后,当我抚摸着一篇篇被印成铅字的文章,才发现即使用再多的文字,我仍是潜意识地将你隔离我的视线之外。不是没有勇气回头望这段往事,而是怕这一回头,所有的记忆片断便纷沓而至,然后是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然后在泪眼模糊之中,你就在岁月的那一端与我遥遥相望默然无语。 ——《那年·那月·那人》(出自中国校园网)
   
    第一份兼职时我才大一,根据一张校园墙壁上的招聘广告,我加入了一家市场调查公司,做起了访问员。市场调查有几种方法,有家访、街访和电话访问等。其中最辛苦的要数家访,也就是入户访问。调查大多数是按件计薪的,价钱视问卷的多少而定,一般是十几块一份。当时的我一听就笑了:就这么一份薄薄的问卷?这钱不是挺容易赚的吗!——《我的大学兼职路?》(出自广州青年报)

刘禅:「好棒喔!当选了,有什么奖品呢?」
黄皓:「咱们可以顶着这个头衔,拎着锅碗瓢盆去洛阳投奔司马昭了。」
刘禅:「好耶~~!」
抓狂的郄正:「那不叫投奔!叫投降!投降,你懂不懂什么叫投降啊?」
刘禅好像不懂的样子。——《 三国搞笑组合》珞珈山水(武汉大学bbs)


在高校bbs上,类似的帖子或文章并不少见。学习、兼职、恋爱、考研……似乎校园生活的所有内容都可以成为高校学子笔下的方块字。但这些“作品”是否构成了我们独有的校园文学?
     
    “打工日记、就业感悟属于边缘化的校园文学”,我校海鸥剧社资深编剧2001级学生隋维榜直抒己见。而我校外国语学院的唐意却认为校园文学要以校园为背景,从这个角度上说,兼职感悟之类的作品不能归属校园文学门下。

    那么,校园文学的定义在哪里?校园文学有哪些特点,哪些品格和精神?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曾组织过关于校园文学的讨论,我校文学院于2004年11月11日也成功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学笔会。目前,校园文学流行的定义有两种:青春期学生的写作;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写作。在一家校园文学的网站首页上有这样一句话:“校园文化是很多前卫文学的起源,校园文学的启蒙是学生的愤懑、宣泄、激动、兴奋和欢乐,校园文学有爱,有恨更有情。”作家韩作荣说,所谓校园文学是这样一种文学样式,它犹如一叠崭新的人民币,没有经受油垢的侵袭,鲜活、生动、清新,质朴地流露着对真善美、对人性中最美好一面的景仰。只是比喻不能称为定义。《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社长杜卫东曾说,所有在形式上由校园师生写的、反映校园生活内容的,或者写作者不是校园师生,但其场景是以校园生活为主要舞台、不涉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这样的文学作品都是校园文学。但这似乎又过于宽泛。

    我校《年华》的前编辑房蒙认为校园题材应是其主要特点。王蒙文学研究所所长、我校文学院温奉桥博士接受采访时说:“文学的定义尚不明朗,更何况校园文学。从历史发展来看,校园文学是一种重要的、复杂的文学现象。其定义只能笼统地认为是校园里面的东西。”而唐意却提出第三种观点:“不可否认,校园是这种文学的特定环境,但清纯、活跃、欢快的青春气息应是它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最大特征。” 对此,房蒙回应到:“校园文学感情是相对单纯的,但内容应是相对多元的、丰富的。”我校文学院孟岗博士从文学理论角度去剖析它:校园文学可以称创作,但不算是文学。因为它没有融入价值交换的体系和机制中去,是文学之前的形态。这些创作不算文学,这无异于让其他人的定义全部倾覆。

    一位从重庆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感慨良多地说:“现在我宁愿重读德莱塞的《天才》,翻看流畅的《浮士德》,背几句《论语》,看几本《读者》、《青年文摘》那类杂志,也不会买一本2003年校园文学类的书。伤心是失落的伤口,失望是失落的自戕,我满眼是迷茫。” 不愿看校园文学的不止他一个。隋维榜苦笑道:“现在的校园文学没什么好看,高中、大一时还比较喜欢,现在好多大四同学都不读它了。文学刊物发到我们宿舍,翻一遍就送人了。”对于这种观点,温奉桥认为有些偏激,但也反映出不少人对校园文学现状的不满和失望。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讨论中,张宝石说:“在同学们的不少作品中,都渗透了他们对所学专业的体会和思考。只是其中没有抽象的概念,只有生动的形象;没有艰深的理论,只有戏剧化的情节。”毋庸置疑,关注自我小天地、没有思想深度、缺乏大手笔已经成为校园文学的硬伤。

    著名文学评论家张柠表示:当前的校园文学创作充满“仙气”,不少作品都颇有“小资”色彩,与现实生活脱节,难以得到读者的共鸣。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更直言“深感失望,今天的校园文学从文学到文学,丧失了本该具有的批判精神”。认为大学与校园文学的激进传统不能中断。文学批评家熊育群也表示,文艺创作最可贵的就是要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而不少校园作品文体自觉太强,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温奉桥也谈了自己的看法:“目前的校园文学还处在学生自由书写、自我书写的阶段,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近于自言自语,更多地描写儿女情长。前几天我为一个作品比赛担任评委,20篇入围作品中就有10多篇是写自己的情感。故事情节很简单,无非是对那种朦胧爱情或怀念、或伤感、或无奈的心态,缺乏大手笔,缺乏对社会、对时代的足够关注。似乎对时代、社会闭上了眼睛,有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感觉。当然,这种状态不能简单地判定其对错、进步还是退步,但曾经明朗的、乐观的格调被现在更加多元化的声音所淡化。”

    校园文学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任何一个时代,校园文学都是文学发展不可或缺的、最富先锋性的一部分。五四时期北大的新潮社,三十年代何其芳、戴望舒等校园诗人掀起的现代主义诗歌浪潮,四十年代西南联大师生们的创作,八十年代的校园诗歌等等,都是一个时期文学发展最具活力的天然组成部分。大学校园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富有激情的心灵与最富有活力的思想的集聚之地,因此,无论是时代苦难还是普遍的功利主义,都无法遮盖校园文学理想主义的光芒。校园文学因此成为一个时代文学发展必要的参照系和价值坐标。——这是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讨论会上的嘉宾发言。

   “大学生生活是单纯、枯燥的,写的东西难免浅薄。”我校《博雅》文学社社长曾庆华这样解释,“整个社会都围绕着经济问题奔忙,校园再也不是百分百净土。学生关注、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现实。与此同时,文学创作能够带给他们的荣誉、自我成就感以及社会认同感却越来越微弱。”房蒙接着说:“时代氛围会对个人的世界观、文学观产生影响,进而反映在文学创作里。大学生是未来重担的承担者,处在享受生活和承担责任的过渡期,关注时代脉搏应该是提倡的,但人生历练少,思想不成熟,在这种土壤上长出来的花花草草都限定了它的思想深度,这是客观的。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创作态度应是端正的。”

    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讨论中,张宝石说:“校园文学实际上体现了现代学生在尴尬处境下的自我解脱方式和寻求表达的需求。在社会普遍看法早已经今非昔比的时代,学生们选择了更为韧性的方式表达自己在这种尴尬境地中的思考。他们不得不在象牙塔的虚名下承受来自于社会和自身的双重压力,承受来自于现实和年轻理想的矛盾,而文字是他们在其中游刃有余的利器。他们只是要说话,而不在乎到底是谁在听,在听什么,他们只是想轻轻的告诉你,听,这儿有一种声音,他是那么的独特,那么的富有希望,那样的充满年轻的热情,有白发的先生,有漂亮的女生!”

    学生生活在校园里,同时也生活在社会这个更大的空间里。校园文学需不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曾庆华肯定地说:“当然需要,但它必须独立。我们不得不承认校园文学有其脆弱的一面,经不起外界经济上的冲击和媒体过分的炒作。”而隋维榜和唐意却认为非学生读者,尤其是社会公众很难成为我们的听众。隋维榜说:“校园文学不该拿到社会上发表,因为外界有促进文学发展的因素,也有各种弊端。我们的判别能力太差,很容易被误导。要保持圣地,就应该少与外界接触。”唐意提到,这是我们独自创作和拥有的一种清纯,如果社会人也理解的话,为什么到现在都没出现一本卖的很火的校园文学集子呢?

    今天的校园文学面临尴尬。它是在堕落、沉淀还是等待勃发?在这个文学被逐渐边缘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守住这块属于学生的精神阵地?从作者方面来说,应主动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积极投身到生活和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以丰富的阅历和健全的心态,写出带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房蒙认为:“真正弘大的是社会背景,应该去尝试,可能写了很久还是五十步与百步的水平,但写是第一要素。”温奉桥说:“大学是精神自由、思想开放的地方。年轻人应该具有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地进行文学探索、文学试验和文学创新。”

    在采访中,温奉桥还提到,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学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以前文学是“旗帜”、“炸弹”,是“革命机器上的螺丝钉”,现在人们的审美口味发生变化,可以欣赏主旋律作品,也可以欣赏风花雪月风格。我们的口号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即使是校园写作,也应该反映社会责任感、主导性的价值取向,重视对人们心灵的塑造,发扬文学对社会的积极推动作用。
   
    就校园文学的发展方向,评论家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徐湘南进一步提出,今后的校园创作应该利用学校的优势,承续起被市场化浪潮所中断的专业化写作的传统。广东批评家协会主席黄树森希望,在走出校园,茁壮成长的同时,活力四射的校园文学能够引起“鲶鱼效应”,为当代文学创作带来新鲜空气,带来冲击和启迪。
   
    著名作家吴秉杰认为正在成长中的校园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应反映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心理,应充满青春的热情、富于想象力、充满学生的真情实感,应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在广泛吸收各种有益的文学营养的基础上健康成长。他说,很少有人对孩子失望,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学作为孩子的创作应保持一种纯正的人性,应用一种人性化的视角来指导和繁荣校园文学,如此,校园文学方能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学风景线。

    针对目前不少同学的“情感创作”,温奉桥说:“情感作品写好了也能从一个视角反映时代。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思想碰撞、学术交流、群体生活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关键是要从内心独白走出来,通过描写大学生活去反映时代背景,写出有穿透力的作品。”

    高校的bbs是校园文学的晴雨表。“学生的创作不仅要练好文字功底的‘筋骨之皮’,更要修炼思想深度和眼界的‘丹田之气’。文学版可以有《 三国搞笑组合》之类的搞笑、《那年·那月·那人》之类的情感、叙事、武侠等板块划分,但每篇文章的背后,都应该站着一个深刻的主题。”一位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


记者:陈博 左璐 阮雪景 王印子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1 17:46 , Processed in 0.09179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