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社团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08:5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社团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1-8-22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作文教学无论何时何地,都应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整体优化和谐发展,追求人人爱作文,人人能作文,人人作好文。而文学社团正是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的重要手段,值得研究和探索。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校园文学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联系着教育与文学两大领域,是美育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 ,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及当代文学中的地位。校园文学活动,能够使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文学阅读和文学创作中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以及发挥文学艺术潜移默化的独特教育功能。作为校园文学发展的主要
形式——校园文学社团,使学生在具备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宽锻炼的空间,对于净化自身心灵、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 、挖掘创造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校园文学与作文教学研究”是“十五”国家级科研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的子课题。主要内容是组织开展本校校园文学社及骨干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及经验交流活动,探讨校园文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校园文学理论、文学教育理论以及如何开展校园文学教学活动等。
   校园文学社团为“我要作文”的同学开辟了一个园地。它是以校园文学为阵地,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舞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文学品味、文化积淀,提高他们在现在乃至将来社会中的应对能力、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有希望自己的精神劳动产品得到大家赏识的愿望,只是写给老师看的作文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自我表现欲,而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天地来表现自己,校园文学社团这一组织形式可为这些同学交流思想感情和展示文学才华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为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取得更大的成果提供很好的机遇。
三、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方法
采用实践法、总结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二)研究的组织过程
1.成立“月窗”文学社,挑选有较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并爱好文学的同学作为文学社社员,每班约30人。
2.编辑印刷《月窗》社刊,给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发表自己作品的机会,激发写作兴趣。
3.开展学生最喜欢的阅读书籍和写作方式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学生阅读和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研究校园文学与作文教学的模式。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培养“三种能力”,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当今中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接触面是宽广的。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各种信息传递手段的日益先进,传播速度的迅速,是以往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学生每天从家庭、从社会、从和他人的交往、从广播电视、从电脑网络中得来的各方面的信息是相当丰富广泛的。学生不缺少生活,不缺少材料,而是缺少对生活的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大胆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素质教育观下的作文教学有综合性、主体性、实践性、自由性特征。在作文教学中,以育人为总目标,以“情(情感)”为纽带,以“知(知识)”为支点,以“理(理性思考)”为核心,以“活(灵活)”为特征,促进学生主动、自由、持续、全面的发展,具体目标可分解为“四培养,四学会”: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培养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筛选素材;培养想象能力,让学生学会丰富素材;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编辑素材。
1.培养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写作就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要有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眼睛”。观察要敏锐,要提高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水平,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多方位、多角度去观察生活,认识社会。
2.培养思维能力。有了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有独立思考的头脑,即在观察的同时还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善于从五彩缤纷的生活现象中,从纷繁芜杂的事物中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发掘出事物的本质,寻找出事物的各种原因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想像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每一次写作都是创作或创新的过程,它需要加工提炼,把观察所得的感性材料加以扬弃,分解出生活的精华和糟粕。它需要想像和联想,通过“这一个”反映出“这一类”,把作者强烈的感情、理智的思辨、热情的讴歌和冷静的批判融入生动形象的创作中,写出富有鲜明生活气息、生动形象、见解深刻的文章。
(二)寻找生活的支点,构建完美的创作过程
   从起始年级起,我们就成立了“月窗”文学社,办起了《月窗》社刊,为“我要作文”的同学开辟了一块耕耘的园地,制定了明确的宗旨、任务、活动方式,团结了一大批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同学。我们引导学生选择投稿作为突破口,让他们瞄准自己的读者群,做一些具体实在的、“有据可查”的写作实践工作,写的文章写达到发表的水平,这样他们才能有一种写作的成就感。首先,印发《投稿指南》;其次,立足校园,给学生建立四个写作素材系列,即读书做人系列、点击社会系列、民俗拾趣系列、校园风铃系列,在此基础上布置硬性的写作任务;第三,由写作骨干组稿改稿,由教师定稿,再进行集体投稿和自由投稿;最后,根据发表情况,请发表文章的同学介绍经验,开展纵横比较,组织讨论、辩论等交流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点评、总结,提醒他们哪些可入文并敦促其看书、活动、投稿。
(三)拓宽育人渠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特有的属性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是特有的。语文是学习之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做人,学会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尊重并学习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会学习,掌握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学会合作,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主动参与社会奠定基础。学会审美,具有一定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历来语文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最大的。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和深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早已摆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符合现代教学规律的大语文教学整体积累模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发展之路。作为学校文学教育的有效载体,文学社团负载着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延伸课堂教学,衔接语文课外兴趣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学生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学创造能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素质教育等任务。组织建设好学校文学社是改革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脱离生活、远离社会这一弊端的重要之举。“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为语文教学活动有机组成部分的文学社团活动,不能囿于校园内,必须走向社会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立足于今天,着眼于未来,把学生培养成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因此,我们除在校园开展各种演讲比赛、组织小记者采访、定期召开模拟新闻发布会、办好黑板报和手抄报、开辟“习作园地”为学生习作提供发表机会外,还通过开展秋游、名人讲座、广告大聚会、民间故事集成、新词新编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的信息加以接收、筛选、整理、归纳,形成储备丰厚的百宝箱,有效解决文学创作的源头和活水的问题,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五、实验初步效果
   经过这一阶段的实验,我们努力做到实现“四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宽文学视野,最大限度地开辟文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语文学习时间,让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生活,让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广告、标语等活生生的文学材料和信息靠近我们的学生。其次,我们将教学分为课堂教学、阅读、写作和活动四大块。实验中,我们特别重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因为课堂是培养学生文学兴趣的主阵地。我们力图在小课堂里见大千世界,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率高起来。并让学生把饱满的学习热情持续到课外。阅读与写作是相通的,阅读是基础,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孩子们如果拥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积累习惯,就如同拥有了一把打开文学大门的钥匙。所以学校开放了阅览室,班级建立了图书角,每周课题组都会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探讨教法,精心挑选阅读书目,指导阅读方法,交流阅读技巧,检查阅读笔记,定期开展读书汇报评比活动。
   有人说,“锁着你的钥匙在你自己的手里”,我们搞课题实验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用自己手中的钥匙,能打开心灵这把锁,这样,也就挖掘了学生写作的潜力,也就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内驱力,包袱甩掉了,思路开阔了,文思也流畅了。在这里,我们所做的就是通过文学社这个有吸引力的团体以及所举行的一系列活动,唤醒学生沉睡的写作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内驱力。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作文教学无论何时何地,都应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整体优化和谐发展,追求人人爱作文,人人能作文,人人作好文。而文学社团正是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的重要手段,值得研究和探索。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校园文学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联系着教育与文学两大领域,是美育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 ,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及当代文学中的地位。校园文学活动,能够使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文学阅读和文学创作中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以及发挥文学艺术潜移默化的独特教育功能。作为校园文学发展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学社团,使学生在具备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宽锻炼的空间,对于净化自身心灵、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 、挖掘创造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校园文学与作文教学研究”是“十五”国家级科研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的子课题。主要内容是组织开展本校校园文学社及骨干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及经验交流活动,探讨校园文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校园文学理论、文学教育理论以及如何开展校园文学教学活动等。
   校园文学社团为“我要作文”的同学开辟了一个园地。它是以校园文学为阵地,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舞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文学品味、文化积淀,提高他们在现在乃至将来社会中的应对能力、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有希望自己的精神劳动产品得到大家赏识的愿望,只是写给老师看的作文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自我表现欲,而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天地来表现自己,校园文学社团这一组织形式可为这些同学交流思想感情和展示文学才华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为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取得更大的成果提供很好的机遇。
三、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方法
采用实践法、总结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二)研究的组织过程
1.成立“月窗”文学社,挑选有较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并爱好文学的同学作为文学社社员,每班约30人。
2.编辑印刷《月窗》社刊,给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发表自己作品的机会,激发写作兴趣。
3.开展学生最喜欢的阅读书籍和写作方式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学生阅读和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研究校园文学与作文教学的模式。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培养“三种能力”,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当今中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接触面是宽广的。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各种信息传递手段的日益先进,传播速度的迅速,是以往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学生每天从家庭、从社会、从和他人的交往、从广播电视、从电脑网络中得来的各方面的信息是相当丰富广泛的。学生不缺少生活,不缺少材料,而是缺少对生活的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大胆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素质教育观下的作文教学有综合性、主体性、实践性、自由性特征。在作文教学中,以育人为总目标,以“情(情感)”为纽带,以“知(知识)”为支点,以“理(理性思考)”为核心,以“活(灵活)”为特征,促进学生主动、自由、持续、全面的发展,具体目标可分解为“四培养,四学会”: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培养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筛选素材;培养想象能力,让学生学会丰富素材;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编辑素材。
1.培养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写作就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要有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眼睛”。观察要敏锐,要提高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水平,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多方位、多角度去观察生活,认识社会。
2.培养思维能力。有了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有独立思考的头脑,即在观察的同时还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善于从五彩缤纷的生活现象中,从纷繁芜杂的事物中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发掘出事物的本质,寻找出事物的各种原因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想像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每一次写作都是创作或创新的过程,它需要加工提炼,把观察所得的感性材料加以扬弃,分解出生活的精华和糟粕。它需要想像和联想,通过“这一个”反映出“这一类”,把作者强烈的感情、理智的思辨、热情的讴歌和冷静的批判融入生动形象的创作中,写出富有鲜明生活气息、生动形象、见解深刻的文章。
(二)寻找生活的支点,构建完美的创作过程
   从起始年级起,我们就成立了“月窗”文学社,办起了《月窗》社刊,为“我要作文”的同学开辟了一块耕耘的园地,制定了明确的宗旨、任务、活动方式,团结了一大批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同学。我们引导学生选择投稿作为突破口,让他们瞄准自己的读者群,做一些具体实在的、“有据可查”的写作实践工作,写的文章写达到发表的水平,这样他们才能有一种写作的成就感。首先,印发《投稿指南》;其次,立足校园,给学生建立四个写作素材系列,即读书做人系列、点击社会系列、民俗拾趣系列、校园风铃系列,在此基础上布置硬性的写作任务;第三,由写作骨干组稿改稿,由教师定稿,再进行集体投稿和自由投稿;最后,根据发表情况,请发表文章的同学介绍经验,开展纵横比较,组织讨论、辩论等交流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点评、总结,提醒他们哪些可入文并敦促其看书、活动、投稿。
(三)拓宽育人渠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特有的属性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是特有的。语文是学习之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做人,学会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尊重并学习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会学习,掌握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学会合作,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主动参与社会奠定基础。学会审美,具有一定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历来语文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最大的。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和深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早已摆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符合现代教学规律的大语文教学整体积累模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发展之路。作为学校文学教育的有效载体,文学社团负载着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延伸课堂教学,衔接语文课外兴趣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学生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学创造能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素质教育等任务。组织建设好学校文学社是改革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脱离生活、远离社会这一弊端的重要之举。“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为语文教学活动有机组成部分的文学社团活动,不能囿于校园内,必须走向社会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立足于今天,着眼于未来,把学生培养成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因此,我们除在校园开展各种演讲比赛、组织小记者采访、定期召开模拟新闻发布会、办好黑板报和手抄报、开辟“习作园地”为学生习作提供发表机会外,还通过开展秋游、名人讲座、广告大聚会、民间故事集成、新词新编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的信息加以接收、筛选、整理、归纳,形成储备丰厚的百宝箱,有效解决文学创作的源头和活水的问题,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五、实验初步效果
   经过这一阶段的实验,我们努力做到实现“四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宽文学视野,最大限度地开辟文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语文学习时间,让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生活,让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广告、标语等活生生的文学材料和信息靠近我们的学生。其次,我们将教学分为课堂教学、阅读、写作和活动四大块。实验中,我们特别重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因为课堂是培养学生文学兴趣的主阵地。我们力图在小课堂里见大千世界,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率高起来。并让学生把饱满的学习热情持续到课外。阅读与写作是相通的,阅读是基础,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孩子们如果拥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积累习惯,就如同拥有了一把打开文学大门的钥匙。所以学校开放了阅览室,班级建立了图书角,每周课题组都会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探讨教法,精心挑选阅读书目,指导阅读方法,交流阅读技巧,检查阅读笔记,定期开展读书汇报评比活动。
   有人说,“锁着你的钥匙在你自己的手里”,我们搞课题实验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用自己手中的钥匙,能打开心灵这把锁,这样,也就挖掘了学生写作的潜力,也就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内驱力,包袱甩掉了,思路开阔了,文思也流畅了。在这里,我们所做的就是通过文学社这个有吸引力的团体以及所举行的一系列活动,唤醒学生沉睡的写作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内驱力.
来源: 赵炳庭的博客  作者: 赵炳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3 04:44 , Processed in 0.14527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