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3:1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
  在向大家推荐莫里教授这本书之前,我想先说两件题外事。

  其一,长久以来我经常被问道,从小到大印象里老师上的最好的一堂课是什么内容?我的答案是,15年前早晨的第一节语文课,上课前,年轻的女老师突然发现前排有一个女生在掉眼泪,她走过去询问了几句,然后临时宣布翻开课本之前,先花几分钟与大家讨论一点重要的事情,学生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那女老师和颜悦色地问大家:“你们有谁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遇到过坏人?有遇到过的请举手。”提问一出,所有发育中的女生们顿时明白老师所指的坏人,就是公共汽车上的“性骚扰”,那个哭泣的女生肯定是先前上学路上遇到类似的坏情况了,可是以往,我们每一个女孩遇到那种事情,总是害怕难过得要命却绝对不敢声张,那是一桩可怕压抑着我们成长的事情。在女老师坚定而温和的目光下,我们在胆怯与犹豫中陆续举起了自己的手,开始只有一两个人,最后的情况是大部分女孩的手都举了起来。老师满意地让大家放下手,然后说:“好,今天我想告诉你们,这个世界上也存在一些极不美好的事情,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难免要遇见,但是,不要惧怕,也不要去否定自己,勇敢地告诉老师、家长还有朋友,然后学会避开邪恶,并且要相信,它们始终无法损害我们的美好。”我真的已经忘记了大部分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但是那个早晨那个女老师的话却让我一直记得,当我逐渐成熟的漫长历程中,我的世界观里始终隐隐约约感受到那句话的在场。

  另外一件事情是,我的母亲也是一名退休教师,她像许多为了家庭奉献自己的中国妇女一样,在步入老年危机的时候,容易焦虑、抑郁,无缘由地害怕尚未发生的糟糕,经常为了一点生活里的小事烦恼无休,在我一次次与她发生矛盾的过程中,我经常忍不住说出很让她难堪的话,比如“你除了关心我饿不饿、冷不冷能不能也关心我别的?”“你这个样子以前怎么能教好学生呢?”有一天,在我与她“冷战”过后,我试着小心翼翼地对她说:“有一本书……我很希望你能看一下。”母亲很警觉地以为我又要嘲讽她,抗拒地问“什么书啦?”

  我所说的书,就是已故十二载的美国教书匠莫里教授的《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这本书是莫里教授去世前十四堂课的讲义内容,也是他留给大家的一份遗嘱,在他沮丧地面对站着就要摔倒、无法轻松吞咽食物的现实后,他决定每逢周二在自家客厅,坐在轮椅上,为学生讲述特殊的课题———“学会如何生,你才知道如何去死;学会如何去死,你才知道如何生。”千万不要以为莫里的书里弥漫着死亡的残喘或者离普通生活好远的灰沉沉的浩瀚,正相反,莫里教授为我们讲述的是每一个人随时随刻都在遇见的状况。死亡在莫里的眼中不是一个披着黑色斗篷威慑在我们背后的骷髅死神,而是一个迟早将到达的对岸,“我们所有人一生下来就被订了契约,我们都是要死的”,既来之,则安之———在莫里看来,生与死之间并不是相隔悬殊的大峡谷,而是隔着一座小桥,朝气蓬勃的时间并不会很长,我们一生中总归要花很多时间去适应“身体的背叛”,也就是疾病、不幸,所以,我们要学会好好生活,学会做一个精神上健康、积极的人。与那些教我们如何“发财”、“成功”的书不同的是,莫里仅仅教我们如何过一种富有激情并安安静静的生活,他告诉我们,没有功利的快乐更能使我们减少对生活的畏惧。莫里教授的课不仅仅是对那些正在生病或者将要生病的人上的,也是对每一个肉体健康的人上的,所谓人生的终极关怀,在莫里这位老先生平实朴素的语言下,成为了日常生活里点点滴滴的小道理,他在书中毫不掩饰自己有过的脆弱,却鼓励人们和自己一起去克服脆弱,比如“当我抑郁时,如果有朋友或者家人用胳膊肘温情脉脉地推我一下,也许会好很多”;“金钱永远无法代替温情”;“婚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没去尝试,你会失去很多很多”。而最为感人的就是他在最后一堂课上说的:“我不是一朵浪花,我是海洋的一部分,我将死去,但我也将活着。以另外的形式活着?天知道。”

  如果莫里生活在中国,他一定不是个照本宣科的“好老师”,因为他的《最后十四堂课》并没有一点是教学生如何去获得考试高分的,他讲的不是我们与考题、与知识的关系,而是我们与周围、与世界、与情感、与生命的关系。我相信,这本感动过西方的心灵的“课本”,对于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最重要的课程。
  
  我的人生我做主
  突然瞄到网上的一条信息,用TuesdaywithMorrie原版书换购豆浆机。这绝妙的点子根本是得到了Morrie的真传,不用再读这本《相约星期二》了。正视自己的实际需要,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一样重要。妙。人生中值得我们审慎思考的东西还真是多,对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中国人是有着绝对的忠诚。所以这样一本书也足以与中华文化心心相印。临终遗言得到尊重是显而易见,加上作者Mitch做过多年记者,敏锐捕捉到社会心理,这本书的出世几乎是偶然中的必然。

  人们了解生的喜悦,对于死,无奈似乎是唯一的情愫。人们最不愿意触及,最希望自己忘却的,最想逃避,最不想了解的就是自己的“死”。自然,人们也不情愿触及死的话题,可惜的是人人都知道,总有一天,死,不可逃避,找上你。这也是人人都渴望知道自己的生命极限,而真正知道这个极限的时候,有多慌乱。也只有在这个清醒的弥留之际,人们才不得不面对考量生的意义,也会在那一刻明白了自己的人生,原来如此。这就印证了那句老人常念嘴边的话:如果每个人都能从80岁开始倒着活的话,每个人都能成为伟人。伟人,今天可以偷换为“成功人士”。伟人是各朝各代都有的,倒着活的人却是没有的,那些伟人聪明地借鉴了前人的经验教训而得以伟大。今天的时代同样召唤着成功人士,每个人都期待人生的成功,即使没有成为伟人,也想拥有令自己满意的人生。

  时代一路向前,人生也不留恋任何人,代代相传的人类,早知道人生的智慧最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人生,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拥有所谓正确而健康的态度,最终还是要不同性格的人选择如何执行这个态度。所以,人生无以复制,千差万别就是人生的美好所在。我的人生我做主,在“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好了。

◎文/杨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6:25 , Processed in 0.08237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