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2亩地的艺术庄稼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20:0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亩地的艺术庄稼
作者: 林善文





一  艺术家的入驻

  在2003年初春或者仲夏的某一天, 云南艺术学院版画系的教师向卫星、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马杰、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喻晓峰三人,在云南艺术学院的旁边发现了一个半倒闭的国营企业——云南圆正轴承厂(即现在的108智库空间),租下了一个200多平方米、高度约有10米的空间。 他们花费了2万元装修出了一个多功能厅,取名“ALAB实域艺术空间”。

  2003年,已经是昆明创库艺术社区进入到第三个年头的年份。轴承厂与创库的前身是机模厂的性质一样,都是倒闭的工厂。国内的大小城市,艺术家自“昆明创库”成功开创以来,中国的艺术家开始多方寻找倒闭的工厂,闲置的空间来做工作室,因为是“废物利用”,有着艺术家可以承受的低廉价格的租金 。当然,随着2002年北京798艺术社区的日益兴起,这种包豪师loft风格的建筑用来做工作室也成为了一种“时尚”。 位于昆明西坝路101号的“创库”,有限的空间面积 难以满足更多艺术家的需求,所以没有进驻创库的艺术家也在多方寻找可以发展的空间。在区位上,轴承厂离云南艺术学院的正门直线距离只有 200米。区位上的巨大优势,很快吸引了一些艺术家进驻。 向卫星他们按照3元每平方米每月的价格向厂里缴纳房租,这一价格就像雷诺亚画笔下的少女那样美好。

  2004年1月,云南艺术学院油画系的教师和丽斌找到厂方洽谈,租下了厂里以前的食堂(100多平方米的空间)作为他个人的工作室(位置在现在108智库美术馆门前空地的那一个位置)。时任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的张炜和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范例从西坝路的创库退了出来,进驻轴承厂,租下实域空间的斜对面空间。就这样,在2004年轴承厂形成了原始的艺术氛围,有了一个新的艺术艺术社区的雏形。


二  ALAB实域艺术空间与向卫星

  2003年9月30日晚,ALAB实域艺术空间建成之后策划举办第一个展览:“放大: 实验艺术现场”,展览由当时还在上大学三年级的罗菲策展,向卫星,马杰担任艺术主持,展览邀请了云南、重庆、贵州三地的艺术家:喻晓峰,罗菲,李元涛,孙国娟,Dan Froberg(瑞典) , 赵庆明,黄佑华,王宇,郭鹏,刘卜天,汤艺,严凌霄, 郑辉,谢凯,赤脚的宫女乐队,张大勇,赵俊等参展。这是一个混合了行为,声效,装置,影像,图片的具有地下风格的先锋实验艺术现场。

  2004年5月,ALAB实域艺术空间的第二个展览“看图说话:实验摄影展”是由另外一位在读大四的“学生”郭鹏策划。 展览邀请了向卫星、郭鹏、罗菲、严凌宵、赵庆明,以及重庆的李勇、陈秋林、 任前,还有德国的Sebastien Wolf、Ian Ritterskamp共十位艺术家参加。展览由著名批评家管郁达先生担任学术主持,撰写了主题文章“先看图,再说话”,对每位参展的艺术家作品都有点评。

  到了2005年的2月,影响宽广的“江湖”系列实验艺术展开启,在昆明整整的热闹了两年的时间,持续到2007年1月。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将2003年列为开启云南青年一代的实验艺术展的年份。除了刚才提到的“放大”,在2003年,“影子:新媒体艺术展”在昆明创库上河车间和云南艺术学院旁边的灯具厂( ALAB实域艺术空间的前身,同样是向卫星创建的空间,因为这一活动开幕后不久,云南艺术学院整体租赁作为美术学院的雕塑系教室,被迫搬迁,这一艺术空间短暂得只能举办一个展览 )举办。展览是由其时的活跃人物向卫星和薛滔(2004年离开云南到了北京)联合策划。当时作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罗菲、郭鹏过来作为志愿者帮忙。是“影子”这一展览搭建了“江湖”实验艺术展的基本框架和艺术格局。

  薛滔在2002年策划了《第三次红心青年联展》、《体检》、《羊来了!——2002云南青年艺术家自选作品展》 三个展览,在昆明的年轻艺术家中享有广泛的号召力。但在这三个展览中,最主要的还是着重于架上绘画的研究和推广,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展”提法。云南70版艺术家在2003年以前,从事装置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还不多。 在1999年前后,只有宁智、陈长伟、段义松、石志民、薛滔等人尝试实验性综合材料和装置作品的创作。

  云南实验艺术创作的一度繁荣最重要的一环跟向卫星,跟他搭建的空间平台密切相关, 前文中提到的罗菲、郭鹏在上学中就得到策划展览的机会,都跟星哥的支持有关。向卫星,1996年7月四川美术学院石版画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 十月份他的毕业创作石版画作品获得了第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的铜奖。这对于一位青年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荣誉,按理说他应该顺势而为,继续创作石版画作品,但是由于云艺教学条件的有限,缺乏条件创作石版作品,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这是他自己陈述的原因)。在我看来向卫星对于装置和影像实验艺术的兴趣,有更深的历史背景。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四川和四川美术学院有着浓郁的从事装置艺术创作的氛围。

  从1991年开始,四川美院教师叶永青进入集成性绘画—装置作品《大招贴》的创作,1993年王林在四川美术馆策划了有张晓刚、叶永青、周春芽、王川等人参展的《“中国经验”画展》,叶永青破天荒的在展览中创作了装置作品;1994年叶永青创作《冰床、脑海中时间和温度》装置作品。 王林在文章中评价说:“叶永青将材料作品、装置艺术与历史性波普意识相结合,其艺术与教学的实验性为90年代四川美院带来了新的气象。”同样的1994年《朱小禾装置艺术展》在重庆美术馆举办。
我并没有求证向卫星是否看到了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并受到影响,只是简单的勾勒四川美院的艺术氛围,想必还有更多的装置实验艺术在四川美院出现,后来被称之为重庆装置艺术三剑客的李川、李勇都是向卫星前后几届的师兄弟。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作为学生的向卫星见证了四川美院艺术家群体部分先锋从架上绘画向装置艺术转型的活跃期。那一时期也是中国装置艺术日渐兴起的时期。1989年,版画专业出身的徐冰创作《天书》参加《89现代艺术大展》给无数的艺术青年都带来了触动。向卫星坦言受到徐冰的影响,在他到了云南之后,他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成为带来这股力量的一个推手 。

  1999年之后,装置艺术在成都、重庆已经变成一个热门的艺术门类,但是在昆明还依然未见风浪。零星中,宁智在位于人民西路昆明大学旁的T咖啡(TCG诺地卡前身)展出了个人装置作品。1999年回到了昆明创建了上河会馆和创库艺术社区的叶永青,引进了不少前卫和先锋的艺术展览。向卫星搭建的 ALAB实域艺术空间和他的艺术立场是诱发云南青年艺术家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的爆发点。


三“江湖”实验艺术展

  “江湖”系列的实验艺术展,共举办了24回。其中有十多回都是在ALAB实域艺术空间举办,期间还借用过范例和张炜的工作室作为展厅。“江湖”实验艺术展能够得以成型,还要谈到丽江工作室和其时刚从挪威回到昆明的艺术家木玉明。

  “江湖”最初发起人是向卫星、木玉明,木玉明是一位非常具有煽动力和挑逗力的艺术家,木玉明邀请丽江工作室基金会主席正杰先生参与进来让活动的开展有了经费上的保障。由此得来“江湖”实验艺术展是由丽江工作室和ALAB实域艺术空间联合主办。罗菲其时已经大学毕业在丽江工作室任职,担任整个项目的艺术总监。“江湖”展的基础文案由罗菲撰写,(最初的创意来自于“放大”之后,罗菲、郭棚、赵庆明三人成立了“左又左”团体后拟出来的展览草案。)几次会议碰头之后 ,向卫星、木玉明、正杰、和丽斌、罗菲、郭鹏和我成为了整个“江湖”活动的主要劳动力。

  我们提出的口号是:由于其参与者来自五湖四海和完全不同的行当,有中国本土的也有国外的,有专业艺术家也有艺术爱好者,有工人农民也有知识分子;其艺术活动也在不同地点发生:民间艺术空间、官方博物馆、高等院校、城市街头、乡下农村等等,故将活动统称之为“江湖”。

  我们提倡:大家不再对艺术肃静地仰视,而是将它游戏化或娱乐化,于是“艺术化生存”变得平易近人,让“参与创意、快乐艺术”也慢慢成为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江湖”就是艺术界的《超级女声》。

  简单的概括是,那是一段疯狂且精神充盈的日子。还想起当时为了做作品几乎是把自己的伙食费都贴上,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艰难的时日,但确实很快乐。罗菲后来常说“江湖”是培养策展人的展览。一如大家所看到的后果:我和和丽斌、罗菲都变成了对策划展览不会刹车的人。

  参与过“江湖”实验艺术展的艺术家,学生,多年之后,很多人都成为了著名艺术家、大学教师等,就不一一罗列。过去的“江湖”成为一个传说。

  提起正杰,他是我心中特想感谢的一人。正杰  (Jay Brown)是美国人,1977年生。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主修中文、中国艺术史和当代艺术。 他的实习与工作地包括台北“故宫博物馆”、美国国家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馆和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他的父亲据说担任过华盛顿博物馆的馆长或者是副馆长(待落实) ,家庭的教养想必很好。 2004年,正杰来到中国创建丽江工作室。他是一位热爱中国,并热爱艺术的人。每次展览,他除了在开幕式中简单的说几句,就变成了拿着照相机记录现场的人,没有架子,有亲和力。 他是很多人的朋友。


四“ 江湖”实验艺术展之后

  在2006年3月,我与郭鹏联合策展了“江湖”实验艺术展在ALAB实域艺术空间举办的最后一个活动“格斗橙”,之后 ALAB实域艺术空间变成了向卫星和李季两人共用的私人工作室。李季由于他在昆明创库的工作室过于狭小无法创作大画,而转移到这

  一空间画画,时间从2006年的下半年到2007年的下半年。ALAB实域艺术空间开设不久,由于马杰调离昆明到了成都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任教、喻晓峰离开云南到北京成为了职业艺术家,向卫星成为了ALAB实域艺术空间的唯一投资人。这一只有开销并没有收入的艺术空间,随着房租的日益增长,在2009年的上半年,向卫星退出了云南圆正轴承厂,暗淡的关闭了ALAB实域艺术空间的大门。

  这一场命名为“江湖”的实验艺术展,在2006年11月,由和丽斌策划,我和罗菲担任艺术批评在昆明的一个酒吧“半山咖啡”继续,取名“江湖夜”,当然是同样的热闹,同样的鱼龙混杂,同样的欢天喜地。在这一展览中我去云南大学的校园扫来了几大麻袋的银杏落叶和梧桐叶来做装置作品《挽秋床》,我还清楚的记得云南大学后勤集团的领导赶来感谢我做了好人好事。
在2006年,“江湖 ”实验艺术展获得了"25000" “2006年度十佳展览 ”,排名仅次于超设计上海双年展,名列第三。“江湖”的名气威震四方,这也给参与”江湖“的艺术家带来机会。 2007年1月1日,杜应红等人在深圳组建艺术“创库” ,策划“反空降艺术计划”。邀请和丽斌策划“艺术江湖”滇深交流活动。我、和丽斌到场出席,和丽斌做了一个行为,而我利用电梯做了一个空降装置和请大芬村的两位画家各取所长联合创作了一件绘画作品,《云上人家》,借他们的手艺表达我的想法,以此来调侃大芬村油画的“复制功能”。

  2008年的4月1日,深圳艺术创库乔迁到宝安区F518创意园,我受邀为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的“重启•刷新”再次创作《一千个祝福》装置作品,这也是我本人自2005年江湖“摩登传媒”展首创这件作品,2006年受管郁达先生的推荐参加上海“新动力双年展”实施了第二次之后的第三次。这几次的“走向全国”都与江湖实验艺术展密不可分。 这件带有“波普”特色的装置作品,我采用悬挂大量祝贺标语的形式,来制造一种繁荣的景象感染每一位走近现场的人。以此探讨“红色传媒”在我国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社会学意义, 同时通过杜撰祝贺单位也想对大众传媒以及社会团体的敏感度和认可度进行检验 。感谢这件作品迄今为止还有人能够想起。很显然,我是“江湖”实验艺术展的受惠者之一。

  江湖实验艺术展项目终止之后 。罗菲离开了“丽江工作室”,到了TCG诺地卡艺术中心做艺术总监。而我也于2007年的春天到了北京寻求发展,郭鹏在2008年到了北京,做职业艺术家。丽江工作室撤消了昆明办事处,主要的发起人之一木玉明神出鬼没于阿姆斯特丹或者他的家乡——丽江。江湖的的骨干成员就这样如鸟兽散,各自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而多数参观和见证过江湖艺术展的观众有一部分也已经由学生做了教师、艺术家或者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这些我们没有去统计,也没有与更多的人联系。江湖在经历过江湖的人们心中留下烙印。

  我在2009年的初春又回到昆明,2011年夏天又离开,2012年年中回到昆明。 和丽斌的工作室依然在轴承厂,他在昆明继续从事展览的策划工作。 2007年在“智者的山丘”售楼中心策划了“九条岔路——多媒体艺术展”;2009年策划“在云上:艺术旅行”,在行走中实施行为装置艺术作品, 第一回是从昆明出发到大理再到丽江;第二回是从昆明出发到西安再到北京。 2010年11月,他与 金鼎1919社区合作, 策划《  你知道——影像装置展》;2011年在彝人古镇,策划了“装置艺术节”……和丽斌一直致力于新媒体(多媒体)艺术展的策划和推动。

   2012年8月,和丽斌作为最后一位留守的艺术家搬离了轴承厂。 其时,拆迁改造已经动工,其它工作室的门窗都已敲掉。萧条,一片废墟的现象,想必让他心生不少感慨。作为在这个园区奋斗了8年的艺术家,他在这里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 他的灰色调的“报纸系列”、“荒原黑白系列”、有彩色的“荒原”, “幻灭”这四个系列的作品都是在这一工作室完成。 他搬来后完成的第一件用报纸为主要媒材创作的综合材料作品《遗失的风景11》,被挪威的机构收藏。 有很多的往事,让他成为对这块庄稼地情感最为深情的一位。

  在这段时间之内,我知道是艺术家崔鉴接收了我们的战场——ALAB实域艺术空间作为他的画室,并同时从事高考的培训工作。ALAB实域艺术空间对面,原本是开方公司(从事城市雕塑工程承接创作业务)的库房变成了阿波、蒋凌、卢利强的工作室, ALAB实域艺术空间斜对面,张炜、范例的工作室,变成了雕塑家张华的工作室。

  在现在智库创意社区A幢的三层,周军喜、聂南祥、 陶锦、尹雁华、刘金琨、 刘晶、张晋熙、黄辉等人都在那里租用过,时间或长或短。我还曾经带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09级史论专业的学生参观过。2011年,圆正轴承厂宣布破产,全部停工,2012年,随着同景地产的进入,整体租赁,装修改造,所有的零散租户就被劝退,搬迁离开。

  艺术家又一次面临着搬迁工作室的命运,似乎这20年来,无论大江南北、从北京、上海、昆明、成都,深圳、广州所有的城市的艺术家都经受着从一个工作室搬离到另一个工作室的共同经历。只是有些是主动的,从一个好的工作室搬到更好、更大、更适合的工作室;而有另一部分则是处在被动的局面,不断上涨的房租是让艺术家不得不再寻找下一站。遇上拆迁改造,业态置换,搬迁就变得没有商量的余地。

  不管如何,从向卫星在这一厂区设立 ALAB实域艺术空间工作始,到和丽斌的离开,这个厂区以艺术的名义,参加展览的艺术家接近200位,接待的访客想必不少于10万人次, 到访的除了艺术爱好者、在校艺术类大学生,还有批评家—— 像吕澎、高名潞、陈默、王林、杨卫,策展人程昕东、莫妮卡等人都来过 。还有北京、上海、成都、台湾、新加坡等地的画廊老板以及北欧各国、 澳洲、泰国、越南、匈牙利等地的艺术家。潜移默化中,云南圆正轴承厂变成了多数人的集体记忆。


五 智库创意社区的格局和构想


  也许,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在2011年圆正轴承厂宣布破产之前,商业的眼睛就密切的注视着这这块昆明城区一环以内的“肥肉”,据和丽斌得到的消息,就有将我们曾经战斗过的艺术家园变为超市、菜市场的各种可能。和丽斌的脑筋急转弯有了现在的108智库创意社区,是他将同景地产总经理韩晓强先生引来与厂里领导进行合作洽谈,现在的结果是我们能想到的与艺术有关的最好的结果。 这里有了全新装修的800平方米的美术馆,从一个艺术家创作的基地转换成为了一个艺术品的陈列展示和销售运营基地。
同景地产在2012年整体租下这片厂区之后,花费投资了6000万元升级改造成智库社区。在规划上分为三个片区: 第一片区(A栋)是工作室和文化产业办公楼;第二个片区是展览馆、画廊和设计师门店、艺术酒店;第三个片区是商业区,有酒吧、咖啡吧等。

  韩晓强是学习艺术成长起来的成功企业家,也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他有艺术的情结。作为这一园区的掌门人他的目标是将这一园区打造成昆明文化艺术、时尚休闲的新阵地,变成文化界、文艺青年的一个聚集地。通过对美术馆和艺术空间的运营,不断举办的艺术活动、展示活动,甚至时尚活动相互融合,实现真正的交流的平台,特别是对昆明当代艺术、前沿的艺术和时尚生活文化结合的一个高地。

  即将于5月3日举办的“遇见梵高——五三青年艺术节”,是这个园区的一个开园展。作为一位策展人,我也期待着更多的机会跟这个园区合作,多做一些好玩的展览。希望智库美术馆持久的办下去,为更多的艺术家提供展出和销售作品的机会。 愿这十二亩的艺术庄稼地种出的果实越来越丰盛,越来越美满。


                       林善文
                  2014年4月21日于北京酒仙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8 23:24 , Processed in 0.07942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