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隔代教育功能的堵塞及其疏导策略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16:1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农村隔代教育是祖孙辈之间以乡土知识为载体的文化交流活动。但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的教学以科学知识为内容,且具有城市化的倾向,因而导致了农村隔代教育功能的堵塞。从而引发了“重养不重教”“孙辈完整人格发展被束缚”“祖孙之间关系淡化”等隔代教育的弊端。为了疏通农村隔代教育,促进其更好的释放功能。我们应该以家校联合为突破口,直接推进祖孙之间交流。加快校本课程建设,间接促进祖孙之间交流。
  关键词:农村隔代教育;教育功能;疏导
  作者简介:李强,男,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谢明明,男,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   530023)。
  随着农民进城务工数量的剧增,隔代教育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隔代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1]而隔代教育则不同,它更多的是一种祖辈与孙辈之间以乡土知识为载体的文化交流活动。交流是人摆脱寂寞的一种内在要求,没有特定的目的、计划与组织。在交流之中,知识得以传递、文化得以传承、意志得以锻炼、人格得以塑造。当前隔代教育的应然功能遭到堵塞,致使原初的教育功能得不到正常的释放。为了疏导隔代教育的功能,我们以乡土文化为角度来分析造成其功能不显的原因,并探索疏导的办法。
  一、农村隔代教育功能堵塞的表现
  农村隔代教育是指在农村这个特定的地理文化空间中祖辈与孙辈之间的交流活动。当前由于祖孙之间交流不畅,堵塞了农村隔代教育的功能的释放,从而导致了我们通常所见到的“重养不重教”“孙辈完整人格发展被束缚”“祖孙之间关系淡化”等不良现象。
  (一)重养不重教
  教育的雏形就是长辈们向晚辈传授能够保持其生存的生产生活技能。在乡土社会中,长辈的教育对于孩子未来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长辈的知识经验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因此对于孙辈的教育问题,祖辈的作用也变得有限了。由于祖辈们对于学校所传授的科学知识知之不多,因而客观上迫使祖孙之间交流变成一种以物质为中介的交流。农村的祖辈们由于受其自身所处的处境的影响,使得他们对于贫穷有着远远强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体验。出于一种对晚辈的爱,祖辈们总是希望并且热衷于满足孩子们的物质要求。有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祖辈会“全方位”满足孩子的需求。[2]平时也不要求孩子们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即使做了也是以某一种物质奖励作为诱因。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就导致了祖辈重养不重教的不良现象。
  (二)学生完整人格发展被束缚
  由于隔代教育功能的堵塞,导致祖辈们过分注重孙辈身体的养育,时刻在想方设法保全孙辈的身体健康。于是祖辈们往往容易出现两种相反的教育方式:一种是过分关注型。祖辈们表现出事事依着保护着孙辈,将孙辈作为自己生活的核心,将其塑造成家里的“皇帝”与“公主”。 祖辈们取消了孙辈在正常环境下锻炼自己的能力、形成自信心的机会。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容易形成了自私、任性、倔强等不良性格;一种是过分监督兼型。祖辈们以监督和惩罚为手段,对孙辈严格要求,以防止孙辈在玩耍的时候使自己受伤。严格要求固然能够减少孩子肉体的受伤,但是过多的要求往往会造成孩子畏畏缩缩,优柔寡断,胆小等不良性格。从而阻碍了孙辈完整人格的养成。
  (三)祖孙辈关系淡化
  祖孙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以物质为中介而形成的。如此一来,祖孙辈之间的情感关系就变得淡漠了。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不仅具有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需求。孩子们的心里话也希望有个人可以诉说,但是祖辈们能够有所作为的是负责孙辈的衣食。所以出于情感的需要,孩子和孩子之间就会形成“同辈群体”。同辈群体间相互的理解与支持、关心与尊重,可以满足孩子们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从而避免了这些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消极不良的情感。据贵州省遵义市和浙江省泰顺县的调查数据来看,分别只有5%和8.2%的学生与祖辈保持着正常的交往。[3]
  二、导致农村隔代教育功能堵塞的原因分析
  当前农村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都是一些表面现象,致使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祖辈所代表的乡土知识与孙辈所代表的科学知识之间存在一些冲突,从而割裂了祖孙之间的交流,堵塞了农村隔代教育功能的释放。祖孙之间交流的本质,笼统的说是两个文化的对话,但确切地说又是两种知识的交流。
  (一)乡村教育主要传授科学知识
  根据现代知识的性质,现代课程对于“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回答就是“科学”,也就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与“中立性”的知识。[4]斯宾塞曾作出预言,最有价值的科学知识“要统治一切”。科学知识的“统治力”的确立,并不是因为其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等性质,而是因为具有这些性质的科学知识在当代社会中生产出了足以让人目眩的物质财富,满足了广大人民对于物质财富的渴望。科学知识的实际功用也改变了人们对于知识标准的定义,当我们以科学知识的标准来编制课程的时候,就排斥了以祖辈们为载体的乡土知识。[5]祖辈们所积累的这些知识是在乡土社会特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等文化因素之中形成的,也即是由其所位于的乡土社会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赋予的。因而,具有明显的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这样一来,科学知识就成了乡村教育的主要内容。科学知识的这些性质实际上也抹杀了孙辈的生活背景知识,将孙辈从祖辈那里潜移默化习得的一些本土的、地方的、个体的、缄默的知识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分隔了。而这种分隔就导致祖孙之间的精神交流被切断了。
  科学知识是对“物”的描述的知识(to be),物质是静态的,具有封闭性。而祖辈们在劳动生产生活过程中通过处理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积累的知识是关于“事”的人文知识(to do)。“事”是人创造的,是动态的,因而具有开放性。科学知识像一座围城,阻隔了人文知识的进入,也就阻隔分别具备这两种知识的人之间的交流。
  (二)学校教育内容的城市化倾向
  农村和城市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区。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讲,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城市是一个生人社会。在不同的社会里生活,需要掌握不同的知识。作为一个农民,他们的知识是在其有限的生活空间中积累起来的。而作为一个城市市民,其需要掌握的知识不仅与农民所掌握的不同而且更宽阔。在农村生活不需要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这一类交通知识,因为农村根本没有这些交通设施。但是在城市,市民一出家门就要面对。在农村大家都讲乡土语言,而在城市里大家普遍讲普通话。
  就当前的趋势来看,城市化已不可阻挡,会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为了迎接这一趋势,学校教育自然会呈现出明显的城市烙印。也就是说学校教育选取的知识必须要为孩子们将来的城市生活做准备,而作为我国人才选拔的高考,同样具有明显的城市取向。有学者研究发现:“从高考对知识与能力的取向看,高考的内容的选择具有城市化倾向”。[6]农村学校教育的这种城市取向,导致农村学生普遍缺少对乡土社会与乡土文化的亲近感与认同感,造成其对乡村生活的片面认识,引导并强化了学生对城市生活的向往。[7]
  祖辈们所拥有的乡土知识是一种在乡土社会中存续的知识,它与土地相联,主要是“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创造和传承的“土里土气”的知识。[8]这些知识包括乡土社会中特有的乡音(乡土语言)、历史、地理、自然、艺术等内容。这些知识不是理论家从大量的经验中提取的,而是一个农民的永远的、已深入骨髓的记忆。孙辈接受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将来能够在农村生活,因此,祖辈们积累的这些知识并不能有效地指导当下孙辈们的未来生活。也就切断了祖孙间进行隔代教育的必要性。
  三、农村隔代教育的应有功能
  (一)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
  乡土知识大多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乡土知识的传承形式主要是祖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而不像史书那样依靠明确的文本记录。在乡土社会里我们总是能听到长辈们将这样的话:“老古人的话是这样这样讲的”“孔圣人是怎样怎样说的”等等。乡土知识经过千百年的积累,使得乡土成员能够相对准确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恰如其分的构建和维系着乡土成员间的均衡关系。正是因为乡土知识能够有效地指导生产生活,它才会一代代的实践与传承下去。乡土知识蕴含的智慧对于乡土社会的历史价值与贡献不比科学知识对于当今世界的价值与贡献。
  当前我们保护文化的常用办法是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乡土社会进行田野考察,对乡土知识进行整理,以形成文字、影像资料,然后将其放在博物馆里供人们观赏。但是这种形式使得乡土知识脱离其原生性的土壤,使得乡土知识失去其生命力。而隔代教育功能的完美释放能够在乡土知识的原生性土壤上实现乡土文化的传承。
  (二)促进人性自然地回归
  科学知识促进了“大一统”的国家课程体系的形成,导致当下的教育活动中出现了同质化和去本土化等现象。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的人生而论,大体说来,似乎人常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大群,从安定走向活动。自然、孤独与安定,如木之根,水之源。文化、大群与活动,如木之枝,水之流。[9]当我们舍弃了乡土社会的那份自然、孤独与安定而去追求都市的文化、大群与活动的时候,我们就成了无根之人、无源之水。严格的法治主义容易使群体僵化,喧嚣混杂的大都市,使人再也感觉不到孤独的情味,再也经验不到安定的生活。在机械化大生产中,人被机械深深的束缚了,再也没有个性自由的余地了。[10]个性的窒息,导致人人都拔了根、挂了空,生活在痛苦之中。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情况下,仍然不知幸福为何物的根源。
  为了解除现代人的痛苦,实在有使其“置根落实”的必要。隔代教育是实现“置根落实”重要纽带。隔代教育可以使孙辈们贴近乡土、回归乡土,这是生命的需要。在与祖辈的交流中,孙辈可以领悟乡土的本色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四、疏导农村隔代教育功能的策略
  为了疏导农村隔代教育,促进祖辈与孙辈之间的交流。我们必须革新两个观念:一是更新课程理念,扭转学校教育只是为城市生活做准备的倾向,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加快校本课程建设;二是以家校联合为突破口,将祖辈引入课堂,直接促进祖孙之间的交流。
  (一)加快校本课程建设,间接促进祖孙之间交流
  2011年政协委员王平曾经提交了“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议案。她认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这个提案的本身其价值如何,在此我们姑且不论,但提案说明了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的不兼容性以及农村学校教育的城市化倾向所引发的不良后果。人类的知识体系包括现代学科建构的科学知识和由乡土社会建构的乡土知识两个主要部分。科学知识的传授与传播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已是不争之事实,但乡土知识能否进入课堂以及如何进入课堂至今仍是一个问题。[11]为了疏通隔代教育,打开祖孙之间的交流之门。我们应该加快校本课程的建设,将乡土知识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但是,在扭转农村学校教育城市化倾向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以乡土知识来压制科学知识,而应该追求科学知识与乡土知识间的交流与融合。
  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能够有效的实现科学知识与乡土知识的结合。从而在知识这一个层面上,疏通祖孙之间进行隔代教育。
  (二)以家校联合为突破口,直接促进祖孙之间交流
  学校和家庭是孙辈成长过程中逃脱不了的两种不同环境。两种环境的彼此冲突容易使孙辈内心滋生恐惧,从而消解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的功效。为了促进农村隔代教育功能的释放,最大可能的促进孙辈的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学校教师与农村祖辈间的联系。当前农村学校教师与祖辈之间的联系次数非常少,一般只有孩子在学校触犯了校规或者期中、期末考试后开家长会。为了疏导农村隔代教育功能堵塞的问题,农村学校应建立以教师与祖辈为主体的家校联系。以此为突破口,将祖辈引入课堂,向孙辈们介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习俗、风土人情等乡土知识。乡村在孩子的培养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卢梭之所以要将爱弥儿带到乡村,就是因为它可以使人远离城市腐朽的“文明”,保持善良的天性。在农村,不管哪家遇到了大事、难事,只要能够帮的上手,人们都会自愿过来帮忙,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如此,必然会改变祖辈在孙辈眼中的地位,祖辈不再是那个唠叨、严厉、温柔的形象了。祖孙之间的交流必然会随之增多。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
  [2][3]郑挺谊,李华.关注隔代教育 关爱留守学生[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31-32.
  [4][5]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4,125.
  [6]王后雄.”高考城市化倾向“的成因及矫正[J].教育发展研究,2009,(5):11-17.
  [7]王明,李太平.重建精神家园:乡村教育的文化使命[J].当代教育科学,2012,(1):3-6.
  [8][11]柏贵喜.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20-25.
  [9][10] 钱穆.湖上闲思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82,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8 19:35 , Processed in 0.13680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