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茶居:罗素与“教育家父亲”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31 23:4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罗素与“教育家父亲”

_ 林茶居

1921年9月,英国哲学家罗素(1872—1970)第二次走进婚姻的殿堂。两个月后,儿子出生。大概是因为“老来得子”,罗素对教育问题产生了远胜于其他问题的兴趣。两年后,他又有了一个女儿。随着两个孩子的长大,他对教育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有针对性。1926年,罗素出版《论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一书(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杨汉麟翻译的中文版,书名改为“罗素论教育”)。第二年,为了能以自己合意的方式教育两个孩子,他与妻子在英国南部创办了比肯希尔学校,实践和检验自己的教育思想。
罗素除了是一位哲学家,还是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学家,因其研究的领域众多且成就斐然,被时人称为“当代的亚里士多德”。1950年,他因“创作了多种多样的捍卫人道主义思想和思想自由的作品”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该奖自1901年创立以来五位获奖的“非文学家”之一,其获奖作品是一部探讨婚姻、家庭、性等问题的著作:《婚姻与道德》——有意思的是,罗素的一生经历了四次婚姻,最后一次结婚时他80岁。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罗列这些“历史信息”,是因为我从罗素的学术生涯当中,看到了一个人做了父亲之后,整个生命激荡出一种强烈的“父亲情怀”,并使之成为一个“教育家父亲”。罗素这样说:“我所必须阐述的意见乃是我为自己的孩子寝食不安、百感忧思的结果。”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社会、心理等)现象。记得几年前采访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的时候,我问他,你的哲学思考是不是有一个父亲的视角?他的回答是:“这恐怕是我唯一的视角。”对于教育,周国平先生尽管没有专门的论著,但他的“教育言说”遍及很多哲学谈论,纠缠其中的一样是“为自己的孩子”而特有的那种“寝食不安”和“百感忧思”。可以说,周国平先生一样是一位“教育家父亲”。
在我认识的教师中,也有一位“教育家父亲”——浙江绍兴稽山中学的蔡朝阳老师。2013年10月,“大夏书系读书节”在厦门海沧做了一场活动,蔡朝阳老师作为嘉宾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生活和职业经历。他说,在很长时间内,他对教育是无感的,因为没有感觉到教育的创造性,后来做了“奶爸”,“教育价值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相信,有很多人,有很多教师,因为做了父亲(母亲),而被自己的孩子唤醒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教育价值感”、“教育意义感”。这是父性(母性)的洋溢与澎湃,足以使人的精神疆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扩展,心灵变得柔软而多情,对教育产生更多体贴入微的醒悟。
当然,“父亲”并非由此就必然地成为“教育家父亲”——从“父亲”到“父亲教育家”,除了必须有爱的支撑,还必须有理性作为引渡。以罗素为例,就是说,他的教育思考,除了有作为一个父亲的舔犊之情在持续发酵之外,还有作为一个哲学家的深刻见地和批判精神,以及作为一个数学家的缜密思维和严谨推演在产生作用。
在《罗素论教育》这本书中,罗素首先阐述了“教育的理想”,然后顺着人的成长阶段,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大学时期),探讨人的“品性教育”和“智力教育”。这其中必定融合了他对自己的孩子如何长大成人的理想设定,也必定渗进比肯希尔学校的办学理念。
从另一个角度说,罗素之所以要为自己的孩子创办一所学校,正意味着他对教育的不满和不放心。对于当时流行的精神分析理论及新教育理论,他进行了深刻分析,同时不断回望自己的童年及童年经验,进而在书中提出了这样的核心观点:“在我看来,将活力、勇敢、敏感以及智慧四种特征结合便可奠定理想品格的根基。”
我想强调的是,作为一个“教育家父亲”,罗素思考教育的理路和方法,有两点尤为值得我们借鉴:其一,双向追问,即不仅批判时代问题,同时反思自我成长。其二,历史考量,即没有囿于当下情境,提出“每代人都必须改正其教育方法”,因为,“人类知识的总量以及人类问题的复杂性正在不断增长之中”。
罗素说:“三种极其单纯而非常强烈的激情支配了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悲悯。”这应该是罗素所有思考的动力源头。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或许我们最终无法成为“教育家父亲”,但依然可以也需要抱持这样的“激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23:20 , Processed in 0.07948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