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导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06:5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引导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
坐看云起
  李海林教授有句话说得好:“语文教学的所有意义所有功能所有目标,都是建立在一个起码的前提之下的,那就是学生与文本的接触。任何语文教学,只要在这一条上犯了忌,就肯定不是语文教学。”学生与文本接触,就是与语文接触,与语言接触。什么才是真正的与语文、与语言接触?怎样才能在课堂操作中落实与文本、与语文、与语言接触这一目标,从而引导学生积累语感,培养真正的语文能力呢?
  下面结合一课例作一分析。
  在《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谈谈理由。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观察学生发言的内容,能概括出学生发言的模式大致相似,认识也基本一致,不外乎:“我喜欢某某句子,因为这个句子写出了(或表现了)百合花的某一品质,或自信或顽强或执著或坚韧等。”至于此句是怎样表现这一品质的,学生没有分析,教师也没有追问。几个学生说完,教师把甲乙丙丁几个品质一综合,即总结出了百合花的形象内涵:自信、顽强、坚韧、执著。然后教学进入下一环节。
  很明显的,教师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体悟散文优美的语言,感受百合花的形象内涵。但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的鉴赏浅尝辄止,只是从某一个句子就看出关于百合花的某一种品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百合花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是概念式的,非常单薄,只是若干词语的罗列;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还是停留在模糊阶段,还未进入词语、句子内部感受语言形式怎样表现文本内容的,说到底,学生根本就未实现与语言的真正接触。在这个情况下,教师的点拨引导就非常重要。
  怎样引导学生实现真正的与语言接触呢?还是以这个教学环节中一学生的发言为例来分析。
  一学生说:“我喜欢文中课文的第3段百合说的话:‘我要开花,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因为这一段写出了百合自信坚韧的品质。”
  教师即含笑让学生坐下。
  针对这种概念化的解读,教师可通过追问来引导学生进入词语内部、句群内部:那一句表现了百合的自信?作者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的三个句子语意的侧重点有无不同?可能如是一问,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排比着的三个句子在完成百合形象的塑造上是各有侧重的:“我要开花,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一句侧重于表现百合的自信,对自己一定能开出花朵的自信;“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则是重点体现百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一朵生物意义上的花,就必须开出花儿来完成自己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则重点体现了一种实现自己个体价值的决心,只有开花,才能证明一株花存在的价值。三个句子,语意各有侧重并层层递进,百合的形象在百合拟人化的誓词中逐渐丰满,让人读着不禁肃然起敬。若是引导着学生领悟到此点,一株形象丰满的百合一株美丽的百合才会真正开在学生的心田上。尼采云:“在你立足之处深挖下去,就会有泉水涌出。”如此追问点拨,就是一次直至泉水涌出的深挖。
  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多数情况下,教学还是要走一个来回,即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看看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感情创造形象的。而引导的过程正是实现了“语言――形象――语言”的一个来回,实现了学生与语言的拥抱,零距离的拥抱。
  出现课堂教学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只是“水过地皮湿”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归纳起来,大概有这样几个层次,一是思想认识方面,即教师自己没有语文意识,他们认识不到语文教学必须通过学生与语言接触来提高语文能力,认识不到怎样才算与语文接触。二是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体验就非常浅显,跟学生的认识在一个水平面上,他不可能有能力引导学生再深入语言内部深读细读,即课前教师就没有能力把文本的原生价值转化为课程内容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文本所存在的课程价值。三是教师没有足够的课堂智慧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不能及时捕捉课堂生成并对其进行有效转化。
  于漪老师说过一句话:“语文课就是要与语言文字亲近、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在一旁。”引导学生感悟、体认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丰富的内涵从来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而要实现学生能够与文本的与语言的亲密接触,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学科素养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9:30 , Processed in 0.09706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