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培训:贾书建有话说。。。。。。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1:2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载《校长》杂志2014.05)

Q许保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烈军属子弟小学):

请问:现在教师继续教育等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佳,您认为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如何引导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教师培训活动,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A贾书建(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我在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管师训工作,就我所知,如今教师培训工作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总的发展势头是好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要求,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方式陈旧老化等。

原因主要有:机制不健全,尤其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各级政府、教育行政及业务部门、学校重视不够,说与做两层皮;组织实施墨守成规,年年都是老路子;培训者素质亟待提高,靠吃老本过日子,一本经念到底;教师理解不到位,没有把培训跟自身发展关联在一起。

对于如何全面提升师训质量问题,《意见》中讲得很清楚,关键是要“吃透”并“落实”。具体给出了八条指导意见: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动力;营造网络学习环境,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增强为教师提供优质培训的能力;建设培训公共平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服务;规范培训管理,为教师获得高质量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附: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

教师[201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要求,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为主动适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就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各地要将上述要求贯穿于培训规划、项目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全过程。根据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培训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等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实行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制度,建立与中小学校共同确定培训项目的新机制。 

  二、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各地要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实践性课程应不少于教师培训课程的50%。要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通识课程,列入培训必修模块。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制订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各地要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重点建设典型案例和网络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微课程。 

  三、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各地要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动置换脱产研修,将院校集中培训、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实践和师范生(城镇教师)顶岗实习支教相结合,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大体育、音乐、美术等师资紧缺学科专兼职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 

  四、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实现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学分互认。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职称)聘任的必备条件,激发教师参训积极性。 

  五、营造网络学习环境,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各地要积极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推动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学习;开展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促进教师同行交流;培养网络研修骨干队伍,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推进高等学校、培训机构与中小学结对帮扶,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丰富研修主题,通过集体备课、观课磨课、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校本研修的基础作用。鼓励各地建设教师培训创新实验区,推动培训模式综合改革。 

  六、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增强为教师提供优质培训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建设培训专家库,并实行动态调整,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培训者队伍。要注重遴选一线优秀教师作为兼职培训者,将其承担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任务计入教学工作量,并建立工作绩效考核机制。高等学校兼职培训者要积极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和中小学一线教师培训需求。专职培训者要切实深入中小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原则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国家建立培训专家库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地培训者的信息共享和培训成效评估。培训者团队主要从培训专家库中遴选,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不少于50%。各地要为专兼职培训者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加大专兼职培训者培训力度,专职培训者每年研修不少于100学时。 

  七、建设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服务。培训机构要将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优质服务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灵活、开放、专业的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师范院校要大力推进内部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建立与中小学合作机制,促进培养、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地要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科研和电教等部门的整合,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发挥其在全员培训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服务指导等方面的功能。 

  八、规范培训管理,为教师获得高质量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国家建设全国教师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国家级培训和各地培训的动态监测。各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登记教师参训学时学分,加强学员选派管理,建立培训项目招投标机制,对培训经费使用等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教师培训食宿安排要厉行节约,不得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考察活动。培训机构要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制度,及时将学员培训情况反馈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国家制订培训质量标准,定期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发布年度监测报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专家评估、网络匿名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监测培训质量,公布评估结果,并作为培训资质认定、项目承办、经费奖补的重要依据。培训机构要做好培训绩效评价,跟踪教师参训后实践应用效果,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国家将教师培训作为对各地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市县教师培训的专项督导,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培训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各地要将落实培训经费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确保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中小学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培训经费,保障经费投入。 

  教育部 

  2013年5月6日







教育需要“楷模”而非“模特儿”
                    贾书建
“模特儿”,是个外来语,由英语“Model”音译而来。一提到这个词,人们马上想到的是走T台、迈猫步的摩登女郎形象。当然了,模特儿并非都是美女,也有帅哥,更有老太。《现代汉语词典》列出了“模特儿”的两个义项①艺术家用来写生、雕塑的描写对象或参考对象,如人体、实物、模型等。也指文学家借以塑造人物形象的原型。②用来展示新样式服装的人或人体模型,时装模特儿。现在“模特儿”所包已远远超出了上述范围,什么车模、楼粉,什么平模、特型,名目繁多,不仅指担任展示艺术、时尚产品、广告等媒体的人,而且成为这一类职业的代名词。恕我孤陋寡闻、才疏学浅,以前我只知道世上有榛蘑、香菇什么的,特别爱听那首叫做《采蘑菇的小姑娘》的童谣。
如今是大众传媒时代,大多数普通受众是抱着一种娱乐、消费心理来观赏模特儿表演的,在许多人眼里模特儿本来就是供人娱乐、消费的,不然花钱买票干嘛。
反观当下教育界,这种娱乐、消费心理又何尝没有呢?“模特儿”并不鲜见,说不定一个“模特儿”新品种——“教育模特儿”很快就要诞生了,这未尝不是对“模特儿”行当的一大贡献。
公开课秀。君不见时下的许多(不是全部)公开课越来越像时装模特儿走秀了,坐在台下的观众——听课的老师们普遍反映,这种表演性质的公开课场面看起来挺热闹、很火爆,但是并没有多少可学性;就如把穿在模特儿身上的时装扒下来硬套在自己身上,再到大街上走一趟,肯定不合适,说不定会把满大街的人都给吓着的。越来越多的公开课成了名师们的秀场,许多名师不辞车马劳顿在天上飞来飞去,听了主持人的一番赞词以后,你千万别以为他们有多么敬业、多么崇高,说白了还不是为了赶场子捞点外快吗,一场公开课秀下来往少了说也能捞上几千块大洋吧,用不了多久置房置地,买车买马全不在话下,可谓名利双收。有的(不是全部)名师纵横江湖数十载,凭借的就是那么几节课,真是“一招鲜,吃遍天”呀!这种被日益商业化了的公开课,充满了铜臭味。说到这须声明一下了,我并非反对所有的公开课,我也没有糊涂到不加甄别地反对名师们上公开课,我所反对的只是这种变味、出糗的公开课。需要反思的是,这些人为什么会有市场?现今教育资讯发达且易得,花大价钱请名师们上公开课,其必要性究竟有多大?毋庸赘言,公开课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功用。我建议老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有机会要多上一些公开课,上公开课是很折磨人也很锻炼人的,上公开课的滋味,是谁上谁知道;上公开课的好处,是谁上谁得到。我本人也是经过一次次公开课的磨炼与摔打才慢慢地成长起来的,并从他人的公开课中汲取了不尽的营养。再者说问题不是出在公开课上面而是出在人身上,我们总不至于怕噎着连饭都不敢吃了吧。
模式崇拜。不知始于何时,教育界形成了一种“模式崇拜”情结,挥之不去,愈久弥深。许多地区、学校和教师打着教育创新、特色办学的旗号,挖空心思地硬要鼓捣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只要听说哪里出了个什么新模式,便不远千里拖家带口组团组队前往朝圣膜拜,不排除有些人是怀揣着公费观光旅游的心理加入其中的,实际亦如此,捎带着就把名山大川、天下锦绣看了一个遍。有意思的是“模式”与“模特儿”的词源都是英文model,我想起初学者们把这个词引入教学理论体系决非要让“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模特儿”,而是视其为“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美国教育学者乔伊斯、韦尔《教学模式》)。可见教学模式本来是个好东西,又是谁把它变成“教学模特儿”的呢?一是那些靠教学模式来谋取暴利的人。他们把教学模式变成了供在庙里的粗制滥造的“泥塑”,某些名校就是那座庙,你要进得门来,对不起,请买票!二是那些靠教学模式来拉山头、立门派的人。他们高扬的旗帜上书写的不是“替天行道”几个大字,而是“教学模式”。这两种人有权有势,掌控着相当可观的教育资源和话语霸权,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推行某种教学模式。至此大家应该看明白了,我所反对的不是教学模式,而是这种愈演愈烈的模式化倾向,我曾多次撰文申明这一点。
先优模特。先进,优秀,模范,特级,简称“先优模特”。“评优”是一件极具中国特色的事物,也是一件争议颇多的事情。人们对它的质疑是有理由的:评优的“程序”越来越离谱;评优的“质量”越来越差;评优的“激励”功能越来越弱。“暗箱操作”者有之,“轮流坐庄”者有之,“杀富济贫”者有之。履行的那一套看似非常、非常、非常“严密”的民主程序只不过是遮人耳目的障眼法而已,如果诚心想让谁当,难道还会让他变成煮熟的鸭子飞了不成?反之亦然,如果诚心不想让谁当,你纵有孙猴子那样的本事,量你也跑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不过可别怪我事先没有提醒你,你千万不要动“撒泼猴尿”的念头,否则我佛会不高兴的,只要手掌那么一翻,不压你个五百年才怪。本来学校里老师们相安无事,可一评优就评出了诸多矛盾,近年来因“评优”而上访告状的教师越来越多。有些人把加身的光环当成了提高自己身价的砝码,不信,你尽可以看看多如牛毛的课外补习班打出的招生小广告;有些人把获得的名头当成了晋身的敲门砖,前脚刚刚踏上“特级教师”宝座,后脚拍马扬鞭就到了“北上广”。听“先优模”们时而激昂时而煽情的演讲,我非但不会感动,反而会生反感:有要成绩,不要小孩的;有要人家的孩子,不要自己的孩子和父母的;有要工作,不要命的……这样的教师,能成为人之楷模吗?
“楷模”者何?典范,榜样,模范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发表于 2014-6-6 10:07:04 | 只看该作者
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马利文




【案例】只要用心,办法有的是
李老师,17年教龄,现任初中一年级班主任。
今年,李老师接手了一个后进班级,班里很多学生不但学习习惯差,而且经常打架、骂人,让老师们很头疼。可是,李老师接手不到一个学期,班级焕然一新,变成一个团结向上、爱学习的班集体。
李老师有什么秘诀,让我们来听昕她的故事:
我目前教两个班的英语课,当一个班的班主任。
接手这个班,虽然难度很大,但我想,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挑战,是尝试新教育的机会。以前当班主任,我是“见招拆招”,随意性很强,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在管理方法上缺少一致性,没有条理性。有了多年的经验,我更希望集中育人智慧,对学生发展有一个整体思考。
首先,我在班里建立了“小班会”制度。一般的班会,班主任定主题、定时间,老师说,学生听。“小班会”由学生干部组织,无论大事小事,学生自己讨论解决。该考试了,学生们召开“小班会”,谈目标、谈计划、谈学习经验;考完试再开一次“小班会”,总结经验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小班会”目的性很强,凡是影响班级的事,都可以拿出来说;同时又很灵活,只要有事,无论饭后还是课前,班委会就会召开会议,大家畅所欲言,很快形成决议。
起初,学生们不习惯,开“小班会”也不知说什么。在我的引导下,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逐渐增强。在我看来,教师不要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思考。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有能力的劳动者,而不是个个都是学习尖子,首先让学生思想健康,行为规范,学会生存。在我们班,每个孩子都当过班干部,都有进步。现在的学习委员,以前从未当过干部。他妈妈说,别让我的孩子当班干部,他只要把个人学习弄好就行了。但起初他成绩并不突出。我发现他做值日很认真,就大胆起用他为学习委员。实践证明,尽管他做了很多事,学习却没受影响,成绩反而一跃进入年级前茅。
这些孩子刚进来时,各方面能力都不强。记得一开学,我在班会上让学生发言,有些学生连话都不会说。一个学生后来说:“进入这个班,我最大的进步就是敢张嘴说话了。在小学时,因为说话不利落,同学们老嘲笑我。现在班里同学都鼓励我,让我变得越来越自信。”
有一个学生,被大家称为“刀枪不入”的“刺头”,中途进入我们班。他进班那天,学生们召开热情洋溢的欢迎会,班长致词,大家纷纷跟他握手。这个学生激动得满脸通红。他后来虽然有反复,但也在慢慢地进步。我想,无论是再差的学生,都要让他感到有自尊。只有尊重他,才能唤醒他向善、向上的愿望。
在班里,我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个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习成绩悬殊很大,有排在年级前茅的,也有排年级倒数的。我首先引导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学习习惯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我就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人手。这不,连成绩最差的学生都说:“老师,我最近学习可是豁出去了,昨天学到很晚才睡。”我马上给予表扬:“某某真棒,学习特别主动。”其他学生说:“老师,我们也是这样学习的。”我乘机鼓劲说:“太好了,咱们坚持下去,肯定大不一样。”孩子们不怕批评,就怕表扬,现在班级成绩“噌噌”地上涨。科任教师都说,到你们班上课感觉很舒服,学生劲头足,师生积极互动。
根据学生的人学成绩,我有针对性地成立“一帮一”学习小组,让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结对,我也参与进来,每天和他们一起学习。一开始,个别学生坐不住。慢慢地,他们有了习惯,不用我督促了。让我最高兴的是,有的家长也加入学习小组,帮我维持学习秩序。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他有这个愿望,你不去帮助他,只会使他更差。学生学习不好,会产生负面的迁移,导致思想、行为、能力等方面发展受限。反之,学习积极性高了,成绩上去了,就会把更多精力用在学习上,那些不好的行为就没有了表现的机会。
作为教师,要经常想一想,如果这是我的孩子,该怎么教育?我能否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有时候,学生可能让你很生气,但教师必须能控制不良情绪。比如那个“刺头”学生,一开始非常桀骜不驯。一天中午,他违反纪律,我在班里点名批评。没想到,他当即站起来,梗着脖子说:“我就这样,你怎么着?”我当时真想骂他一通,但转念一想,如果他执意顶撞,我岂不是更难堪。于是,我平静地说:“请你想一想,你对父母也是这个态度吗,周围人会怎么看你?”说完,我转身走了。下午放学前,我在班里说:“同学们,老师今天很伤心。因为有同学误解老师,看来我做得还不够,希望我们以后多沟通,相互理解。”话刚说完,这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对不起,您批评得对,我脾气不好,今后一定改!”
从此,类似的情况没有再发生过。看来,教育学生,不一定非要在气势上压倒他,争出个高下,多一点宽容和大度,效果反而更好。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但同时要留心观察,因材施教。
开学军训时,有一个学生不服教官管教,成心挑衅,走队列也不认真。了解情况后,每当他在队列里捣乱,我就及时用眼神制止他。每天的总结会上,我大力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学生,某某认真听从教官命令,某某动作特别标准。我说的这些,都是针对这个学生表现不好的地方,但我不直接批评,而是彰显别人的优点,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这样,受表扬的很高兴,该挨批评的也心领神会。
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借助榜样的力量育人。但我认为,教师树立的榜样,必须具体可学,不能泛泛而谈。比如表扬某某学习好,要说清楚他为什么好,有哪些经验,不是笼统地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对学生,我一向是以表扬为主,不直接批评,尤其不在公开场合批评,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否则,一味地批评,只会让孩子跟你对立。
学生犯了错误,最忌讳的就是不倾听学生诉说,一听说某某犯错,就火冒三丈,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要先了解事实,再做出分析和判断。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个子最矮,个性却很强,多次跟科任老师闹别扭。老师觉得她个子小还淘气,总拿她开刀。我找她谈心,了解她的想法。她一脸委屈,认为受了欺负。我说:“老师可能误解你了,我去帮你解释。”看到她的表情逐渐平静,我接着说:“可你也要替老师想想,你在同学面前顶撞她,不给老师面子,她是什么感受呢?”听了我的话,她惭愧地说:“老师,我也有错。”随后经过我从中协调,她和科任教师的矛盾顺利化解了。
一个学期过去了,班级正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老师和家长们都说,这个班的孩子特别健康、特别阳光。我跟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最初,有一个学生说希望叫我“妈妈”,我答应了。没想到,随后班里很多学生也开始叫我“妈妈”,让我既感动,又幸福!
【评析】班主任职业成熟的标志和影响因素
听了李老师的讲述,有一种“幸福着你的幸福,快乐着你的快乐”的兴奋。李老师的班级管理,清晰地反映了一个正在走向职业成熟的优秀班主任的发展轨迹。借助这一个案,笔者想谈谈班主任走向职业成熟的标志与影响因素。
一、班主任职业成熟的标志。
1.建立民主制度,实现自我管理。
新班主任的一个特征就是,自己像一个大班长,事无巨细都控制在自己手中,班委会成了“传声筒”;班主任一旦不“盯摊儿”,就会乱了秩序,经常“按下葫芦起了瓢”,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
李老师的“小班会”制度,是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围绕班级管理与学习,自发地讨论并解决问题,既使之更加关注集体,也增进了沟通,形成集体舆论,凝聚集体智慧。人人参与,人人贡献,人人受益。组织的民主化运行带来了活力与创造性。民主平台的建立,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归属感和信心,也解放了班主任。
2.基于学生需要,学会换位思考。
如何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是很多老师的困惑。老师总觉得“我为了你好”,但他们的严格要求常常遭到学生的抵触,让他们感到“好心没有好报”。
李老师不是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学生,即便自己的意见很好,也很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说事儿。显然,只有基于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有切身体验,才能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3.坚定教育信念,懂得激励赏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这句话易说难做。一些教师面对学生、特别是调皮学生时,总是很难发现出优点。而从李老师身上可以看出,她真正践行了这句话。在她眼里,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班干部、学生没有学不会的。这些观点与做法说明,李老师善于发现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来引导班级和学生的成长。她的成功之处在于,始终秉持这样一个信念,在实践中坚持不动摇。
4.营造良好氛围,倡导文化育人。
班级氛围是一个班级的文化特征,具有融化和感召的功能。中途转来的那个学生,让大家很头疼,但一到李老师班里,就被尊重、友爱、温暖的气氛所感染,体验到大家的关心与帮助,而不是受歧视。因此,一贯寻衅闹事的他,找不到发挥的环境,老师的冷静与真诚、学生的正面感召,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了成长的力量。这充分说明,打造班级文化,让文化育人,是优秀班主任的法宝。
5.构建学习组织,促进共同发展。
尽管李老师班里学生成绩分化严重,但她首先相信学生都有向善向上的愿望。深入分析学情后,她在班里组织了“一帮一”互助小组,引导成绩好的同学奉献爱心。这种不离不弃的举动,饱含教师的真情,最终感动了家长。对成绩差的学生,李老师及时给予鼓励,更多地看到他们的努力和进步,一步步地引领他们树立信心,走向正轨。
6.正确看待成长,允许学生犯错。
李老师很可贵的一点,就是认为学生“犯错是难免的”。犯错就是学习,就是教育的契机。学生犯了错,李老师总是先观察、分析,认真倾听学生的讲述,再进行教育。学生与科任教师发生了矛盾,她能够秉持公道,既不让学生受委屈,也合理地化解了矛盾。她不当众批评学生,而是尊重学生,巧妙施教,实现自我教育。学生稍有进步,她及时给予肯定。这使她赢得学生的信任,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
7.面对突发事件,保持宽容冷静。
在学生面前,教师都渴望有尊严、有威信。有人端起“师道尊严”的架子,一遇到学生顶撞老师,就认为是对自己尊严和威信的挑衅,立马要为维护尊严而战,企图让学生屈服。有时候即使是老师的错误,也不肯跟学生道歉。事实上,这种所谓的“威严”,学生并不害怕,反而让学生拒斥和蔑视,在师生之间形成鸿沟。面对学生的公开挑战,李老师虽然很生气,但她能够冷静处理,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先检讨自己。这样的“低姿态”反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反思。
8.树立正面典型,转换教育视角。
李老师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善于运用表扬,为学生树立正面典型。表扬与树榜样,很多老师都用过,但有时候学生却不屑一顺!这是因为没有科学使用好这一方法。一些学生感到老师不真诚,表扬是“别有用心”,还不如直截了当的批评更舒服。有的老师在表扬和树榜样时,只顾及被表扬的学生,忽视或打击了其他学生,效果自然不佳。因此,表扬与树榜样的前提,是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由衷地认同并赏识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9.充满创造激情,消除职业倦怠。
教师与学生、家长及同行打交道中,受挫是常见的,要走向成熟,必然经历这些挫折。实际上,这些挫折恰恰是教师成长和进步的阶梯。李老师也倦怠过,也曾为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认同而沮丧过。但她坚持思考、坚持学习、坚持尝试,体现了对教师工作的真正热爱。
因此,耐得住挫折,内心拥有对工作的持久激情与创造力,享受自己的工作,才是一个成熟班主任的标志。
二、班主任职业成熟的影响因素。
李老师的故事也使我们看到,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往往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内在因素。
一方面,每个班主任都有职业自我完善的需要。李老师以前一直忙忙碌碌地被学校牵着鼻子走,评优课、继续教育、带班上课,还要照顾家庭。当这些压力缓解后,她才能静下心梳理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原来散见的经验进行系统归纳,完整地思考教育,在新班级里进行尝试,减少随意性,转向科学性与目的性,工作的可预测性与掌控感随之增强。这种职业自我完善的需要,成为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班主任工作应满足教师的自主性要求。每个人都希望做自己事业的主人。希望在班主任工作中实现自我成长的教师,都想拥有自己的施教空间。像李老师这样,有了多年经验,慢慢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和方法论,希望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修正。当教师工作自主性的需求开始凸显,这将是自我突破,走向独立与成熟的转折点。
2.外在因素。
首先,被尊重和认同的管理环境,使教师大胆尝试、乐于奉献。教师所处的环境对其职业成长和创造能力有重要影响。现在的李老师有了宽松、自由的空间,她的观点与做法获得了尊重与认同,也促使她对学生更加热爱、工作中更加投入。其次,班主任专业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访谈中了解到,李老师有一个和谐的家庭,使她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因此,管理者应给班主任更多人文关怀,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三,增进学习交流,激发老师思考与变革的冲动。李老师很注重教科研,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班,通过提升专业技能、拓展教育视野、更新教育观念,促使她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08:36 , Processed in 0.09532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