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李华老师《我们需要“亚道德”教育吗》说开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20:3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李华老师《我们需要“亚道德”教育吗》说开
――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同题读后/边水临
  “亚道德教育”的提出,按照个人理解,它的背后是在价值多元与信息化时代学校教育定位的重新审视,从教师的角度看,最切近的应是学生教育的目标及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
  社会价值多元化与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最明显的冲击,一是作为“启蒙者”的教师在多元价值面前自身道德价值判断的迷惘,二是学生群体道德价值接受渠道的“非一性”。后者对前者最大的冲击就是教师“启蒙者”地位的削减乃至丧失。如洪水猛兽一样汹涌而来的信息化时代,学生接受知识与伪知识的渠道不再是原先承载着道德教育责任的家庭或学校,一台没有任何主体性也无需承担任何道德责任的电脑,足以对一个学生产生任何我们无法估计的影响。
  “亚道德”作为一个中间地带,上靠“道德地带”,下临“非道德地带”,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是对原先简单的道德是非对错判断与要求的颠覆。进入学校教育领域来看,原先对学生“应当做什么、怎么做”或“不可以做什么、怎么做”简单的指令性的教育,或许要变成“不可以→不应该→可以→应该”这个更为完整也更为复杂的道德层次的分析与引导。“不可以”做的当指那些触犯了道德底线(姑且以法律为准绳)的事情,“应该”的事情,当指那些符合公众道德判断标准的事情,这两点的指向性比较明晰。学校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即在“可以但不应该”(即“非道德不违法地带”与“亚道德地带”)这一范围内的事件的处理上,比如学生的恋爱问题(这点在李华老师的文章中也是关注的重点)。
  《我们需要“亚道德”教育吗》一文中李华老师举例同事的儿子收到的女同学的示爱信:“你一定很想知道我的身高,其实我不高不矮,和你在一起,刚好可以把头靠在你的肩头”。这样的表白,即使放在文学作品里,也算是比较直接大胆的。但如果从文学作品中看到这样的字眼,我们或许会欣赏这个大胆表白的女孩子的率真与可爱,而这样的表白出自我们的学生之口,我们却难免评价“皮厚得紧”,撇开教师个人的性格、观念不说,其中原因在于老师对学生恋爱问题这一高压线的警惕。
  正如钱理群先生在《我的精神自传》中引鲁迅的观点认为:“知识分子‘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如果从道德层面来做分析的话,我想把学生与教师或其他成人放在“公民”这一同等的身份来看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从属于“公民”这一群体,都应当享有在“公民”这一身份下所授予的相应的全部权利。而在法律上,有对婚姻年龄的明确规定,有对有无、完全或不完全民事、刑事权利的年龄规定,却没有对恋爱年龄的规定――当然这也是法律所规定不了的。在恋爱这一法律尚且不能制约的行为上,学校以什么样的标准阻止学生?
  那么是否可以说,因为“恋爱”是“人性所需”“人心所向”,教师在学生恋爱问题的处理上就或者“不作为”,或者鼓励与欣赏?
  当然不是。《我的精神自传》中《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关系问题》一章,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文中作者引用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启蒙的意义目的,就在于让人民认识自己,使人民成为自觉的社会成员,而不是一个盲目的人类生存者”;作者也提到了鲁迅的观点:知识分子应该关注底层人民,特别是他们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时候,应该反映他们的疾苦,并且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但是我们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仅此而已,你不能代替他们。你既不能居高临下地以一种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你也不能以代言人的姿态出现,你只是一个朋友,一个真诚的朋友,你的责任是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最后要解决问题还要靠他自己。我们是否同样可以说,在“学生恋爱”这一有道德争议的问题上,老师应该努力成为学生在这一方面可信任的愿意交流的朋友,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在这一阶段个人发展的目标,而学生“掌握自己的命运,最后解决问题还要靠他自己”。
  《我的精神自传》中钱理群先生提到的“启蒙者”应当警惕“堂吉诃德式的专制”,我们现在对学生的道德判断,甚至更应该警惕“双重标准”的道德要求。比如学校规定“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染发”,我们可以看到留了长发的男教师或染了头发的女教师拿了剪刀等待修理学生的头发;我们可以看到胸前晃荡着手机的老师一个抽屉一个抽屉地搜查没收学生的手机……
  社会道德评判对教师与学生公民地位的一致性会让我们知道,发生在学生身上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也是不道德不文明的:女生公然在班级或其他公众场合坐在男生的腿上,这样的举止有失文明,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它也同样有失文明;在校生到医院做人流、在宿舍里分娩令我们瞠目结舌,成年人更会上演令我们不齿的丑剧,把私密的过程拍下来是道德堕落或者心理疾病,恶意地偷拍或者公开别人的隐私,就更是受法律追究的犯罪行径了。
  回到文章的开头,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与信息化的社会,在教师“启蒙者”地位受到削减的时代,教师如何扮演“启蒙者”的角色?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至少需要继续扮演“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成其为“教师”的底线,首先至少是在学科知识能“有专攻”,领先学生一步,至少应该是“一技之师”。
  教师应该有把自己认定是“知识分子”、认定能成为学生“启蒙者”的勇气与底气,如钱理群先生所言“知识分子应当开时代风气之先”,教师必定也应是向学生传播“时代风气之先”的这一角色。
  如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知识分子应当保持对“民粹主义”的反思,在强调学生个体主体性的同时,也需警惕张文质老师所说的 “教师教着教着就把自己教成所教学生的水平”,这不单只在学科知识素养方面的理解,也应该包括精神素养、道德素养等其他方面。
  教师起码的底线应当是:怀着“启蒙者”的自信,以对等的“朋友”关系走近学生,教以学生“善益”(以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方式获得自身的收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1 04:08 , Processed in 0.50465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