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到常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04:1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到常识
――浅议语文备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陈春华
  今天的语文教研活动和老师们交流了最近一段时间听课的思考.晓静让我把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整理出来,以便再好好领悟.这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引子
  话题从我的询问开始:“请问老师们在备课时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伟莲第一个直言心中困惑:“拿到课文,自己读明白了也很喜欢,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和我一样对课文有这样的理解?”
  高帆接着说“我最大的困惑是,拿到一篇课文不知道怎样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有时候感到要教的东西太多无从下手。”
  艳丽说:“我最担心的是害怕自己抓不住课文的重难点。”
  晓棠说:“我知道要找一个关键的切入点,但是这个切入点怎样确定很难?
  吴华回应说:“解读教材关键看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抓住了中心思想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这可能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随着老师们的热烈发言,我想和大家讨论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其实我也是在尝试从教师自身的困惑开始和大家一起寻找问题的根源.从上面各位老师的困惑看来,备课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需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决定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又关系着教学过程的设计。如此环环相扣。
  因此我接下来和大家探讨了语文备课时几个相关联的问题:
  一、关于教材的理解。
  备教材是备课的第一关,这也是每个教师都知道的常识。老师在备课时有没有把课文至少逐字逐句认真阅读三遍以上?课文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文字背后蕴涵着什么样的情感?学生阅读时可能感到的难点在哪里?文章的重点又在哪里?通过重点段的教学可以达到哪些目标?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备教材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凭着个人的理解对这些问题的把握有困难,就应该借助教学参考书,或者读读课文后面的练习设计,这些都是编者精心思考出来的,有供参考的价值。我们要充分阅读教学参考书,揣摩其中的意图。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有自己的思想,毕竟教参只是供参考,不可全信。尤其是要有“跳出教材教教材”的视野,这样就不会拘泥于教材本身了。
  二、关于目标的设定。
  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前提下,明确文章的重难点,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根据目前我的课堂观察,感觉老师们比较注重的是“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维目标,而比较容易忽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目标。根据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的目标又是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常常这一维度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具体的体现就是教师如何注重整个知识应该怎样呈现给学生以及学生如何获得的方法,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如教学《司马光》,知识与能力目标可定为“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积累一些新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定为“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如何设定“过程与方法”这一维目标呢?这篇课文的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悟司马光的智慧,学习司马光临危不乱沉着机智 解决问题。因此设定这一维目标时就应该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这样既有学习方法的明示又有学习过程的设定。
  语文素养就是通过这些过程与方法慢慢地渗透到学生身上,这是应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道理。
  只有这一维目标设定得清楚,教学的过程才可能明晰。绝不能限于只是教几个生字或者让学生把课文读懂,最重要的是在识字.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掌握识字的方法和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关于重难点的确定。
  确定重难点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还是以《司马光》为例,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来看,可把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感悟司马光机智勇敢并从中受到启示作为难点。这些重难点的确定一要根据教材的本身的重点和难点,二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设计课堂教学的切入点,(通常的做法是从课题质疑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设计教学的主线,设计相关的练习。
  四、关于有效的练习设计。
  课堂教学中一些练习设计(读.说.演.做.写)是为了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感悟。有效的练习就像一座桥梁,也就是教师如何把自己明白的东西传授给学生的重要技巧所在。这往往是教学设计时考虑的关键点。好的练习设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比如《可贵的沉默》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如何让孩子们知道那藏在心底最珍贵的东西是爱和感恩呢?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老师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母亲爱自己的故事,铺垫情感.然后设计了一组填空练习:
  这一片沉默给了孩子们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懂得了――
  这一片沉默给了爸爸妈妈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懂感受到――
  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因为“我”的学生――
  这个练习的设计正是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本文的重点、难点问题――这蕴藏在心灵深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的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最后学生水到渠成理解了这珍贵的东西正是爱和感恩。
  还有《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伽利略说的那段话,教师设计了让学生画图来表示文字表达的意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设计,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段话。
  五、语文教学的规律性认识
  在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时,要遵循一些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1、 语文教学一般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通读全文感悟什么?深读课文理解什么?最后回归全文体会什么?
  2、语文阅读教学要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培养语感。对关键语段、句子、词语的品析玩味是帮助学生获得语感的重要途径。
  3、语文教学先语后文,口语表达先于书面表达。儿童认知的特点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过程。
  其实说的无非也是被人说过无数的常识,每个初上讲台的人最先要过的就是如何备课这一关。但是,近来时常感到常识人人都知,回到常识却不容易。是以试着再把这些常识回味一遍,和当年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自然是有了不同的感受,也提醒自己守住语文教学的根本,不至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6:36 , Processed in 0.07857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