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07|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0:3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


  1、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直呼其名相对于不指名道姓课堂效果会更好,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的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教师上课时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
    2、课前要“胸有成竹”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著名特级教师徐斌)
  教师唯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3、提前三分钟进教室
  老师要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同时也可以提醒学生安静下来。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开始上课,那样,你很难把课上下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老师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联络师生情感……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4、巧用课前三分钟
  课间休息结束了,一节课开始了,老师应该尽快地让孩子静下来,兴致勃勃地迎接“智力体操”的开始。老师应该具备这种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的本领,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著名特级教师李烈)
  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5、第一印象很重要
  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你就成功了。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教师以后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
    6、上课时要充满激情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恐怕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就是那山中“仙”、水中“龙”。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你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是否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如果说你的激情是平和宁静的,那你的激情就像春日里的阳光,温暖无香,十分适宜禾苗的成长;如果说你是奔腾豪放型的,那你的激情就像夏日里的幕雨,沁人心脾——适宜禾苗成熟。因此,只要热爱孩子,你的平静平和中藏着的只不过是含蓄的激情——你同样会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产生欣赏,你也会把幽默带进课堂,你还会显得有人情味,更会细心、耐心……所有这些,为课堂气氛奠定的是深沉的激情曲。(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
  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7、做一个真实的人
  真实的遗憾比虚假的完美更加动人,更加具有生命力。(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
    从教学的角度而言,真实更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优秀的教师都能很坦率地以“真实的人”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反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学生也因此爱听他们的课。
    8、要了解你的学生
  你了解了学生,就会体谅学生的苦衷;你更善良了,就会被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就握着一把钥匙,一把让学生学业成功,也让你自己事业成功的钥匙。(著名高级教师郑杰)
    9、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每一位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兴趣、特长,尊重了孩子的个性、特长,就意味着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著名特级教师李希贵)
    10、课堂要立规矩
  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要和学生约法三章——上课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积极、向上、有序的课堂规则,会使师生之间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
    11、给学生一个期望
  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期望,并把这种期望付诸思想教育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不断进步。(著名特级教师李元功)
    12、和学生有个约定
  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教师充满深情的眼神、笑貌,给孩子赞扬、肯定,滋润学生的心田,焕发他们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荡起孩子幸福、欢乐、奋发、向上的激情,他们会显得特别活泼、开朗,与老师的感情也会特别相融,自然生发求知欲望。孩子一旦老师有约定,被老师寄托了期望,在他的身上就会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他们的智力、情感、甚至个性都能顺利成长,学生个个都可雕琢的神话就变成了现实。(著名特级教师詹明道)
    13、课堂管理要管放有度
  清代的冯班曾指出:“师太严,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强者怼面严,鞭扑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什么事过了头,都会走向反面。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而不宠”就要求严之有情、严慈相济。
    14、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经常听教师们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心态不平和。如果教师上课时满脸的不高兴,一开口就批评孩子,那么,课堂上只有教师和学生紧张的、糟糕的情绪,这种情绪不利于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
  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15、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作为教师,对待应该应严而有格、宽而有度,儿童尽管小,但是“冷暖自知”,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会珍惜教师的这份信任和期盼,所以包容是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的一帖良药(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
    教师的包容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是学生发展的一种动力,为学生的成长留足了自主反思的空间。
    16、把爱给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满足并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用爱唤起每一位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是教师的重要责任。(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
    17、保持亲和力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力。(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
    18、赏识你的学生
  我的口袋里总是揣满了“高帽子”走进课堂,因为我知道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
  蹲下来欣赏学生,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关爱的情感满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鼓舞的心理体验,通过老师的赏识教育,也能学会去欣赏别人,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19、切记: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爱心贴近童心,它会让学生爱学、乐学、好学。(著名特级教师丁谷怡)
  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20、让学生在幽默和笑声中学习
  课堂上学生的笑既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表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的、比较幽默的语言,常常会引发阵阵笑声,这种幽默往往会比清晰的讲述更有吸引力,它会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更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烈)
    21、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课堂上,没有比倾听孩子们心灵的声音更幸福的了。(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
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人,作为教师,应该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的心灵之音,重视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情感倾向。
    22、尽量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教师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还可以把举手发言变成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代表要经常更换,不要固定。有的学生发言占用时间过长,影响其他学生的发言,对此,要有时间上的规定,表述要简洁明了。如果有的学生说起来没完,教师就要提醒,甚至请其暂时停止发言。总之,要尽量多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著名特级教师程翔)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23、让你的眼睛会说话
  课堂上,我的眼睛不是盯在教案上,也不是盯着正前方,而是用来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可以在教风上为学生作个示范。(著名特级教师聂在富)
  眼神是一种丰富的无声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一个恰当的眼神可胜过几多苦口婆心的长谈,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4、老师,请注意您的语调
  我讲到主要的地方就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就情绪高亢;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低沉。但是,这种“高低轻重的变化”是有要求的,即语调在其主旋律上应保持清新、平稳,在平稳之中再加以变化,做到“稳中有变”。(著名特级教师斯霞)
  语调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恰当的语调能使其语言平地生辉,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5、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
  恰当地使用胶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到你的真诚和亲昵,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抚肩、握手、贴贴学生的脸蛋等。(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恰当地使用胶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到你的真诚和亲昵,拉近师生的距离,把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6、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对学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时时刻刻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工作的态度以及一点一滴的所作所为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而言,教师的人格力量的作用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比单纯的说教大得多。儿童以自己的视角在观察着社会,观察着老师,不但听老师怎么说,更在看老师怎么做。因此,身为人师必须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良好行为,给学生示以做人的榜样,永远留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形象。(著名特级教师李烈)
    27、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
  教师通过精心设疑、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能引发学生思维的强烈冲突,充分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性极强。在学生精神焕散时,用提问的方法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著名特级教师嵇明海)
   教师精心设疑、提问,学生通过思考、回答,能引发学生思维的强烈冲突,充分开启学生心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28、努力实现有效教学
  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无论什么理由,一个老师让学生不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了,这个老师的教学就失败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课堂教学要努力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这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真正表现。
    29、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
  老师站到学生中间,忘掉自己是老师,不是刻意在寻找一种感觉,而完全是以一颗童心在心理上和学生相容,这是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信任,是一种真正的师生情。(著名特级教师李烈)
    30、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
  教师要改变观念,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是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著名特级教师李烈)
    31、让生成成为课堂的亮点
  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交汇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喷射;新的信息、新的学习需要不断涌动产生,通过讨论、辩论、争论,认识不断提高,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这就是生成性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拥有了创造的机会,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辉,闪烁着五彩的生命原色,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在课堂的精彩生成中,学生拥有了创造的机会,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辉,闪烁着五彩的生命原色。
    32、控制好课堂的“活”
  老师不要经不住课堂上的沉默,因为,只有活跃气氛而没有屏神思索和思维交锋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著名特级教师李希贵)
  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效的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
    33、将游戏引入课堂
  教会学生读书、读人、读生活。教会学生在玩乐、游戏中发现真善美。(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
   游戏是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趣味性活动,将这种活动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更适合学生心理特点。
    34、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
  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努力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著名特级教师王海平)
  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有助于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方向发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35、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信;注意给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在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中强化自信。(著名特级教师李烈)
    36、平等、民主的课堂很重要
  在课堂上一定要尊重学生,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绝不能“居高临下”,而要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在一起的参与者、探索者。(著名特级教师李烈)
    37、善待学生的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出现错误后是孩子最容易丧失自信心的时候,老师一定要给予关注,并且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特级教师李烈)
  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出现错误后是孩子最容易丧失自信心的时候,老师一定要给予关注,并且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要让孩子带着遗憾回家。
    38、让学生自己“认错”
  学生犯错误不承认,是个棘手的问题,教师说服批评甚至训斤,往往收效不大,学生依然如故,有的甚至变本加厉。学生做错了事,有时还并非是学生的错,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也允许他沉默,可是我们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往往没有耐心听完学生的申辩,或不作调查就不分青红皂白、痛加训斤,直训得学生不声不响,才以为达到教育目的。其实,不允许学生申辩,非但不能奏效,还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产生一些不良心理。自尊心和耻辱感是促进学生产生自我教育愿望的直接情绪因素,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一个人有了自尊心和耻辱感才会自爱、自重,做了错事才会自责。因此,教师的职责也在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利用他们的耻辱感进行正面引导,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又保证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价值,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
  教师对学生犯的非原则性的错误不必去严厉地指责和处罚,而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分析,使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39、善意“忽视”不良行为
  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它一定会自然地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在教师善意的“忽视”中流露出对孩子的爱和尊重。善意地“忽视”学生不良行为,有意识地关注其积极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40、表扬和批评要适度
  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表扬与批评可能是最常用的两种方式了,我认为应该以表扬为主,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上进心和自尊心,从而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动力。特别是当孩子犯了错误,在严厉批评的同时,还要鼓励孩子,肯定它的积极因素,增强孩子克服困难、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勇气。表扬和批评看来很简单,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掌握好,尤其是“适当”的尺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只有善用表扬与批评这两种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刘永宽)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想火花,给予及时适当的激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兴趣得以调动,同时对学生的错误应及时加以纠正,促进其健康成长。
    41、把握好公正的天平
  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喜欢一些美好的事物,老师也是一样,对成绩好或是守纪律的学生总是有些偏爱,这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更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成绩和表现不佳的学生,我们不应该在这些后进生表现差强人意的时候只是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在不问青红皂白的情况下将错误全部归于他们。老师的不公可能会引起学生之间的互相排斥,进而影响到一个集体的凝聚力,所以,一个老师要尽量做到公平,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团结一致。(著名特级教师于漪)
  要使爱的教育真正具有公正性,教师就必须具有一颗无私的心,要随时随地注意防止和克服自己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42、善于委婉地劝诫
  批评学生的过错,一定要事实确凿、批评得恰当中肯,孩子才能消除抵触情绪,才能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认识错误,产生自责、肉疚的心理,为改正错误打下思想基础。批评的言辞、态度一定要适度,要符合孩子的承受能力,如果违背适度原则,只凭主观愿望进行批评,很可能困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而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著名特级教师詹明道)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委婉的语气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帮助和希望。
    43、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
  若是你当众宣布学生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对其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著名特级教师詹明道)
  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有时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轻微的责备,带微笑的轻声细语的分析开导,一个轻轻的拍拍肩膀的动作,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4、正面教育效果好
  学生犯错后,教师假如能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说服教育,会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反之,挖苦、嘲讽或者是压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会使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丧失。(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
  课堂管理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学生为本,通过正面教育使学生能心悦诚服,从而能自觉克服其不足,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5、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课堂管理中,树立榜样,相当于在集体中确立了一个坐标系,使学生感觉到有压力,有动力,帮助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模仿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有榜样就能够给他们压力,给他们动力,只要在适当的时机推出适当的榜样,就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动力,使得学生能够以积极竞争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不断取得进步。(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
  榜样的激励作用远比说服教育更具说服力和号召力,更易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
    46、帮助学生赢得信心
  对学生来说,家长、老师无疑是权威人物,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或评价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都会触及孩子的心灵,都会对孩子自信心的确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信是人追求成功的一种意念,是坚持走向成功的一种意志,是一种巨大的潜能,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切记:孩子的自信是学好的关键。(全国优秀教师金荷华)
  自信是人追求成功的一种意念,是坚持走向成功的一种意志,是一种巨大的潜能。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切记:孩子的自信是学好的关键。
    47、巧用个别谈话
  有些学生,在师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作用下,“装样儿”也能装十天半个月,之后,一些问题就开始暴露了。这时的谈话,我丝毫不流露出早已了解了他的过去,而是把他当作一个“很不错”的学生,现在出现了错误,我总是先诚恳地讲述他开学以来的种种优点,然后再指出他的问题,提去批评和希望。这样的谈话使学生感到 “我在老师眼里并不是差生”,感到“开学以来的努为没有白费,我是个好孩子,克服了老师提出的缺点会更好”;这样的个别谈话起到了“加油”作用,并且在师生间建立起了信任感,孩子会更爱自己的老师,也会更爱听老师的话。(著名特级教师李烈)
  个别谈话使教师避免了与学生在课堂上正面冲突,同时也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容易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思想上转变了学生的错误认识。
    48、“一帮一,一对优”
  尽量鼓励好的学生、优等生去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互帮互学,消除了学困生的畏惧情绪;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讲解,又便于学困生及时提问;学生互教互学,有利于取长补短,增进友谊。(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
  “一帮一,一对优”能有效地发动优等生帮助差生,使学生能互教互学,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增进同学问彼此的友谊。
    49、适度的惩罚是必要的
  惩罚,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要的惩罚,是让一个人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剂。孩子从小在一片赞扬中成长,固然对树立信心有好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过惩罚,他也会禁不起挫折,不能敢于承担责任。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教师适当地惩罚学生不是害学生,而是爱他们,孩子需要成功,同时也需要失败的磨砺,要让他们从失败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50、小心呵护学生的自尊
  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容易受伤的,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尤其如此。有时候,教师不恰当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只是一个眼神,都可能造成对学生的伤害,而学生一旦受到伤害,再要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就不大可能了,这时,教师往往要用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自己一时疏忽造成的损失。在这一点上,教师真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小心翼翼才是。(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
  老师要用心保护好学生的自尊,要适当地给学生留一些成长的空间,不要把他们的脸面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样才保护了学生成长的动力。
    51、多看学生的闪光点
  经验表明:在批评中长大的学生,会养成自卑、指责、挑剔的习性;在表扬中长大的学生,则会养成自信、欣赏、合作的习性。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在充满宽容和鼓励的气氛中,让我们的学生少一点自卑,多一些自信;少一点指责,多一些欣赏;少一点挑剔,多一些合作,从而走向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理想彼岸。作为教师,无论何时何地,要想点燃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就必须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著名特级教师王勤)
  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将他们融于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其正确地认识自己,努力学习。
    52、巧设物质奖励
  不同的学生对表扬与奖励的反应不同,故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与奖励方式,这一点要求老师要严格地分别:即是口头表扬还是以光荣榜的形式写出来;是当众表扬还是单独谈话时称赞;是精神表扬还是物质奖励。对经常调皮捣乱、破坏纪津、人缘不好的学生,当众表扬他,这样可以帮他恢复名誉,创造利于学生树立优秀品质和行为的环境;对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学生,找他单独谈心,表扬他遵守纪律的优点,鼓励他上课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活动,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对考试进步大的学生,发几个作业本给他以示奖励,这样运用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进行表扬,效果很不错。(著名特级教师嵇明海)
  教师应慎用物质奖励,过频的物质奖励方法容易使学生养成追求物质的不健康心理,物质奖励要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为前题。
    53、把握激励的最佳时机
  适时地赏识、激励学生,对其实实施发展性评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让很多不起眼的学生找到自信,看到宝贵的自我价值,从而点燃内心从未熄灭的希望之火,奋发努力。(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
  把握激励学生的最佳时机,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内心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并化为良好的行动,去实现预定的目标。
    54、慎用您的课堂语言
  教师的语言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任何时候都不能伤害学生,即使批评也要充满激励性,教师的语言应该象“雪中炭”、“六月风”,应当把自尊、自爱、自我调整的权力留给学生,而教师自己则主要起点拨、引导和激励的作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55、用心对待“个别生”
  学生总是有差异的,特别是一些智力稍差的学生,如何帮助他们成功,需要教师特别“用心”,找到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著名特级教师刘永胜)
    56、签订课堂管理合同
  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给学生规定应尽的义务,指出学生在执行或未能执行合同要求的具体行为时,应得的奖励或惩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管理。(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
    57、用好学生舆论监督
  一个人从生下来,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周围的环境,而学生交往的圈子最多的就是班集体,学生犯错时他可能不怕给自己的处罚,但是他一定在意大家对他的看法,如果大家一致“攻击”他,都指责他的错误,那么学生受到的教育和制约就会远远大于老师的批评和说教。老师要抓住这一点,利用群众监督的力量,号召大家批评犯错同学,在“寡不敌众”中明白错误,进而修正自己的行为。(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
  群众监督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它能在学生心里形成一道屏障,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激励每个学生的行为。
    58、给孩子认错的勇气
  孩子年龄小,对自己的某些行为还不能很好地控制,甚至不知道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只有找到孩子错误的根源,对孩子要进行细致耐心理智的教育,给孩子认错的勇气,才能帮助孩子战胜错误。孩子年龄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尊,也有丰富的内在情感,他们不能采取简单生硬的批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既要心照不宣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又要给孩子认错的勇气,让他在宽容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著名特级教师于漪)
    59、教师要有慧心、恒心和耐心
  对于学困生,说来我的做法也简单,首先就是要有爱心和恒心。(著名特级教师王凌)
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期待学生的成功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师要善于等待,善于寻找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60、放宽胸怀,学会等待
  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期待学生的成功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师要善于等待,善于寻找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
  教师放开胸怀,学会等待,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灵召唤,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自由、全面地发展。
    61、不要放大孩子的缺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教育者积极的教育眼光,需要教育者一个个真诚的微笑和鼓励,那是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教师就会以宽容的态度观察和处理特殊学生的独特问题,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教育者积极的教育眼光去观察,需要教育者一个个真诚的微笑和鼓励,那是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62、尽量赢得家长的支持
  对所有家长都要以礼相待,不要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对任何学生要首先肯定他的长处,把优点放大,也要让学困生的家长树立信心。(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要想成功地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得到父母们的支持,教师必须保持与家长间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63、学校里没有相同的课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校里也不应该有一模一样的课堂,不同的班级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才能获得理想的课堂管理效果。
    64、用心呵护课堂的秩序
  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必须有稳定的课堂秩序,把握课堂的走向,处理好学生与教学的关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建立完善的课堂秩序,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把花费在维持纪律上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65、课堂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
  教师不能 “老”,经验固然可贵,但课堂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新”的,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教育教学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教学需要创新,创新能给课堂注入活力,创造奇迹。(著名特级教师薄俊生)
  课堂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教师不但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66、“课堂”管理功夫在课外
  东坡先生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确实,老师们只有重视课外工夫的积累,时时注意自己知识的“厚积”,对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学问,处处留心,兼收并蓄,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好课堂管理工作。(著名特级教师杨一青)
  教师们要重视“课外”功夫的积累,时时注意自己知识的“厚积”,同时也要意识到课堂也是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自主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
——十四种心理效应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的运用
(连载之一)
    班主任是做人的工作的,人与人之间少不了交流沟通,所以,班主任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如何实现顺畅的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研究中永恒的热点话题。

班主任和学生的交流,大部分是通过对话(语言)进行的。班主任和学生对话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的达成。不同的班主任其沟通能力的差距是巨大的,优秀的班主任个个都是沟通的高手,当班主任吃力的老师则多半在与各类人物沟通中有些障碍。

沟通能力,有些来自于天赋,有的老师似乎天生就会和学生打交道,既有很好的亲和力,又有一定的谈话技巧,说出的话让人感觉很温暖舒服,很容易听进去;而有的老师明明是想帮助学生,但是三句话一说,能把人说得跳起来,好心被完全曲解,不仅没有达到教育效果,反而让师生之间的误会隔阂更深。说话的技巧就是这么重要。

言为心声,对话,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有心灵的碰撞。在谈话的过程中,对话双方或多方都进行着丰富的心理活动,时而和谐,时而交锋,时而坦诚相见,时而拉起心理警戒线……作为班主任,特别希望和学生的交谈能占据主动,取得好效果。那么,熟知并能运用一些与他人沟通有关的心理效应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更为重大。

很多班主任在和学生的谈话中都曾运用过一些心理效应,并且取得过很好的效果,但这种行为大多是在经验或感觉的驱使下发生的,缺少理论的指导,缺乏理性的思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有人认为这里面没有规律可循,都是偶一为之的神来之笔,难以复制和超越。其实不然,任何偶然成功的案例背后都有其必然成功的背景或缘由,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应该说,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就是因为大量的心理问题其实是有其明确的规律的。如果我们能对曾经成功过的精彩案例做一些理性的整理和反思,以后有意识地把这些心理效应用在与学生的谈话中,一定会帮助我们取得最佳的沟通效果。以下我们选出与沟通关系最为密切的十四种心理效应,结合一些案例,逐一加以分析。

【第一板块】润物细无声

1、多用“我们”——自己人效应

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自己和对方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无论是个别谈心还是在全班讲话,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把学生和教师用人称加以区别,特别是在说到一些不良现象时,更倾向于说“你们怎么会这样……”“我要求你们怎么怎么样……”似乎学生的行为和教师无关。这样的说法可能是下意识的,但是学生听了之后感觉却很不好,仿佛学生和教师是对立的双方。因此,在与学生说话时,要经常提醒自己:多用“我们”,少用或不用“你们”,实在需要特指学生时,也尽量改用“大家”这样委婉的称呼。

自己人,就是利益一致,志趣相投,不分彼此了。师生之间建立了“自己人”的信任关系,教育效果会大大提高,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从对“自己人”这一概念的理解来看,关键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他是自己人,而不是教师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和学生是自己人。要做到这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第一,师生平等观念要落到实处,这样的平等(人格上的平等)是指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不是一句口号。师生交往和一般的人际交往其实也是差不多的,要想沟通顺畅,贵在真诚、平等。教师能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要居高临下,认为自己永远比学生高出一大截(即便如此,也不要溢于言表),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允许学生有表达不通意见的权利。比如某学生对现在的教育现状、考试制度表达强烈的不满。班主任在和他交流时,并不需要立即反驳学生的话,而是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肯定他的话中有道理的地方,对有争议的问题不一定要求学生非听我的不可,而是和学生讨论,如果学生的思想还是不通,可以暂时搁置,求同存异。

第二,要善于找到和学生的“共同语言”,教师和学生的谈话,不仅仅就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对学生施以帮教,还有大量的很生活化的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师生感情维系了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关系促成了教育问题的解决,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进步了,更巩固了师生关系,这样就实现了良性循环。人和人良好关系的建立都需要有一些基础,也就是要找到一些共同点——共同的志向、兴趣、爱好,甚至是一些巧合。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其实是很多的,要想找到一些联系绝非难事,关键是要有心去寻找。这些共同点就是师生继续交往的基础。

第三,要学会对学生“感兴趣”。对学生感兴趣,其实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对人的心灵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这些既是班主任战胜职业倦怠感的有力武器,也是博得学生信任的很有效的办法。所以,班主任要对学生说的话——即使是教师认为不重要的话——表示出明显的兴趣。学生通常认为教师和自己有代沟,学生的世界教师没有兴趣关心,这样就很难产生“自己人”的感觉。师生朝夕相处,但是,心的距离却很远,教师和学生说话,仿佛隔了千山万水,很难取得效果。

第四,试着使用一些改善人际关系的小技巧。比如:适当改变一下对学生的称呼(参见案例一);在了解学生脾气的前提下使用一些肢体动作,比如拍肩膀、摸头发、握手、拥抱,等等;在学生的一些重要的日子(如生日),给学生一点惊喜,等等。

一旦师生成为“自己人”,老师说话学生就容易听得进去,教育工作的阻力就会减小到最低。不过,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师生之间距离的把握。正常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说要亲密无间,而是一种稳定的平衡关系——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师生之间如果走得太近,也不利于教育管理。正如《今天怎样“管”学生》(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一书中所指出的:“如果师生之间的友谊成为了教育的障碍,你就逾越了边界。比方说,如果你跟部分学生的友谊被其他学生视为偏爱、偏袒,那就会影响你和学生的关系。”再比如说有的年轻班主任和学生走得过近,甚至以哥们儿相称,最后导致学生不拿教师当回事,班主任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导致秩序混乱,此时再去调整,很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误以为教师在装模作样,对教师的批评教育怀恨在心。这样的关系是很不稳定的。调控师生距离的主导应该是教师,教师必须把握好分寸,以免被“自己人”所累、所误。通过以下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对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建立“自己人”的信任关系有所感觉。

【案例一】默契,从称呼开始

班主任适当改变对学生的称呼,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也是简单易行的小窍门,很多优秀班主任对此都运用自如。

有一次,一位国外的专家为一批骨干教师培训授课,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每位学员提供一个最喜欢被别人称呼的名字,然后上课时就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学员。这位专家解释道,使用对方最喜欢的称呼可以迅速拉近人际的距离,建立信任,让对方感到亲切而温暖——可见称呼的重要性。

班主任对学生的称呼有面向全体的,也有对个人的。老师称呼学生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师生之间的年龄差距;第二,师生关系的默契程度;第三,称呼的场合和情境。

比如面对全班称呼“同学们”,是最常见的,但比较刻板。把学生称为“孩子们”,就是一种改变。 “同学们”,是不带感情色彩的,学生听到这三个字不会有什么感觉,而改成“孩子们”,学生就会感觉老班很亲切。当然,没有一种称呼是完美而放之四海皆准的。如果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太大,喊“孩子们”就不是很合适了。所以,称呼得好不好还要看具体的对象和场合。

所以,没有绝对好或坏的称呼,只有合适与不合适的称呼。我平时对学生除了直呼其名之外,还有几种变通的称呼方法。

1、只呼其姓或名,不用全称

随着师生双方交往时间的延续,相互熟悉的程度在逐渐加深,于是可以在姓名上做一点文章,比如省略其姓,只呼其名。“田晓玥”,就叫“晓玥”,省掉一个字,距离立即拉近了不少。同样是这个学生,有时又可只呼其姓,叫“小田田”;如果是单名,无论姓或名都可以重叠地喊,看哪一个顺口,以名的叠音为主,比如对“徐丹”这个名字就可以改叫“丹丹”。

使用这些称呼时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自然,不要矫情。师生关系和师生称呼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亲切的称呼加深了师生情谊,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昵称变得亲切自然。

2、用学生之间的互称来称呼学生

你可以走进学生中去,听听他们是怎么称呼自己同学的,然后用到你对他们的称呼上,用称呼融入学生的世界,和他们打成一片。曾经有个学生叫张珩(音:恒),学习好,人缘也好,比同龄人显得成熟,像个大姐一样,大家都喊她“珩姐”,于是我也照着学生的说法喊她“珩姐”,她第一次听到有比她辈分大的人喊她珩姐,不太好意思,但是很开心。学生能得到老师对她的昵称,就说明了老师对她最大的接受和认可。

3、用家人的称呼来称呼学生

有一个学生和我关系很好,她的父母都在很远的外地工作,每年只能和她短暂地相聚,平时她就拿我当他的家人。有一次我问她:你父母怎么喊你的?她想了一下,说:也没什么特殊的,我老妈喊我“丫头”。那么好,以后我就喊她“丫头”,她给我写信发信息也自称“丫头”。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又去英国留了学,现在已经毕业、工作,结婚生子,但我们之间仍然保持着联系,这与我们之间家人般的称呼不无关系。每次听到她自称“丫头”,亲切感油然而生。

4、给学生起名字

给你的学生起一个名字,这样的名字只有你和他听得懂,这就是默契。师生关系达到“默契”才是最佳。师生之间拥有一些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学生拥有一个老师对他特殊的称谓,这样的关系彰显了教育之美,并值得师生永远珍藏。

我班上有个可爱的女孩,人很聪明,但有时会管不住自己。我对她的要求很严格,对她犯的错误也是毫不留情地严肃批评。但是我们的关系始终很好,因为我和她有一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称呼。她人长得比较娇小,我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小朋友”。她有什么困难我总是尽力帮她解决,有时她找我帮忙,我虽然很忙,但还是不忍心拒绝,只能叹息一声:怎么办呢?谁让你是我小朋友啊……我喊她“小朋友”,她来而无往非礼也,回敬我“老朋友”,这一老一小倒是相映成趣。

对男生的称呼,要符合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语言习惯,要有阳刚之气。比如有时我也会直接喊男生的绰号,只要绰号不伤人就可以。男生好讲义气,哥们之间也有称呼,有男人味的那种,老师用这种方式称呼他们,他们听了也很受用,比如“双哥”(名字里有“双”)、大个儿、大王(块头大)……

称呼的改变,是改善师生关系的点睛之笔。

【案例二】笛声中,走进你的心灵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星期五的下午,教室里的孩子陆续被家长接走,只剩下海和四五个女孩子。

这个海,让我头疼了整整一年。初一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任课老师来向我告状,不是作业没有做就是做了全是错。大概是处于身体发育期,他的嗓音怪怪的,又尖又细又哑又轻,每次上课回答问题,他都要用两个手指捏住喉结那里一顿一顿地说话,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他还引以为豪的样子。后来老师们都不愿意让他发言了,他就拼命插嘴,很是让老师生气。课后,他捡到了同学掉落在地上的手表,竟然就扔到垃圾箱里,还振振有词地说:“掉在地上没人捡的东西就是垃圾嘛。”

期末考试,他考了倒数第十名,有点不好意思,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是我马失前蹄了。”我当时正喝水,一口茶全喷了出来……唉,想到这个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啊。

闲话休表,我看着海和那几个女孩子。女孩子们很安静地在做作业,一边等着家长来接。只有海,有点不耐烦,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妈怎么还不来啊?”话语里明显流露出对母亲的不满。

我看着他,很想和他说说话,好好交流一下,可是,说什么呢?一年来,我真的是一直在关注着他,一直在和他谈心,实在是黔驴技穷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心理学书告诉我,要找到一个门才能走进一个孩子的心,可是整整一年,我都没有找到那扇门。不由得有种失败的沮丧。

正在这个尴尬的时候,我看到了他靠放在书桌旁的笛包。

“今天你怎么带笛子到学校里来了?”我问他。

“哦,今天晚上我妈要带我去文化广场表演,叫我今天带了笛子来,等一下接我直接去广场。”

原来如此,怪不得他有点等急了。

我曾经听他妈妈提起过,海的乐感特别好,笛子已经考过了9级,正准备考10级呢。还真看不出他,胖得很,走路都有点企鹅的样子,怎么都看不出乐感好啊。

我从来没有见到他带笛子到学校,今天还是第一次。我看着他的笛子,灵感突然闪现……

“海,你今天晚上表演哪首曲子啊?”我笑着问他。那几个女孩子也渐渐抬起头来,饶有兴趣地听我们说话。

“《春到湘江》。”他说。

“啊,这曲子我知道,是这个旋律吗?”我轻轻地哼唱起来。

“老师!”他大叫一声,“老师!你知道这曲子?!”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女孩子们一下子围了过来。

“是啊,我还知道《姑苏行》,我很喜欢这曲子。你听……”我又哼了起来。

“这是我考9级的时候吹的!”他开心地叫道。

“海!你吹给我们听吧。”我走过去拿起了他的笛包,“我相信你能背出来谱子,有忘记的地方老师能提醒你的。”

“吹吧,吹吧。”女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

“好!”海一口答应。

我们在教室里坐下来。海取出了笛子,站到讲台上,斜侧了身子,试了一下音。

这个时候的海,竟然有了一种很独特的气质。

《姑苏行》的旋律在教室里响起,笛声悠扬,轻盈地飘荡着,空荡荡的教室有了很好的回音效果,有别的班级的家长走过教室,也被吸引,停留在窗外,渐渐地,窗外站了好多人。

曲子很长,海却没有任何的停顿,他专注地吹奏着,身子随着乐曲轻摇,脚尖打着拍子。我们都被他深深吸引了。

一曲终了,窗外的家长和我们一起拼命鼓掌。女孩子们惊叫着:“太不可思议了!”“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海羞涩地笑着,站在讲台上。

我走上去,拥抱了他。

“海,你这样好的乐感,这样好的记性,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尖子生的。海,老师对你好有信心。你一定可以的。海,我要好好培养你,我们一起努力吧。”

这些话,发自我的内心。我激动着,因为,我找到了走进他心灵的一扇门。

海的母亲进来了,她看见了海手里的笛子,正要说话,海一下子扑到母亲身上,也不说话,就是紧紧地搂着自己的母亲。

他的母亲惊异地望着我,我对她笑笑,指指海,翘起了大拇指,示意她什么也别说。

海跟着母亲离开了。女孩子们也一个一个被接走了。空荡荡的教室里只剩下了我。悠扬的笛音似乎还在回荡着。我幸福地微笑起来。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海已经是个重点高中的学生了。吹笛子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海已经是一个名列前茅的尖子生。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英语和数学好几次甚至考了第一名。

在初二上学期末的评选中,海以高票当选为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再没有老师来向我告他的状。大家都说他好像换了个人一样。海每次看到我,都羞涩地笑。我也笑。

走进心灵,真好。

都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想要不费功夫而得,首先要踏破铁鞋四处寻觅。只有当我们时时刻刻都想要走进一个孩子的内心时,我们才能真正寻找到走进他内心的路。而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扇门,只要我执着,只要我耐心,只要我不放弃,我一定能打开并走进去。

(案例提供: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初中部 于洁)

【案例二点评】做学生的知音

班主任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可能是持续的关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能是抓住了某一次教育的契机,瞬间跨越了难以突破的障碍。但我又认为,二者本来也是相通的,正如作者所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想要不费功夫而得,首先要踏破铁鞋四处寻觅。”但并非“只要我执着,只要我耐心,只要我不放弃,我一定能打开(心门)并走进去。”因为做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体力活,只要用了足够的气力,就一定能移山的。教育不仅要用心用力用情,还要用智慧。

为什么执着了一年也打不开的门,被一首悠扬的乐曲轻轻推开?因为吹笛子不仅是海唯一引以为傲的特长而班主任给了他一次展示的机会,更是因为班主任以音乐而成为学生的知音,就此师生结缘。孩子的内心世界谁能读懂?知音能懂。班主任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在同学和家长面前秀了一下自己的特长,她还是一位懂音乐、懂孩子的老师。

“哦,这曲子我知道,是这一首吗?”……

“老师!你知道这曲子?!”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机会来了,原来学生不仅需要班主任提供机会和平台,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对一个能读懂自己的老师,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心门一旦打开,由此及彼,乘胜扩大战果,一切都不在话下。关键是此时的海,已经完全信任自己的老师,老师说什么话,都开始如音乐般美妙动听。人,因为有了共同的语言而成为朋友,师生关系,也莫不是如此。我们常说,班主任要成为一个杂家。试想,如果作者对音乐一窍不通也毫无兴趣,只知道教书的老师,即使学生演奏出天籁之音,也难以唤起老师的注意,学生的演奏,也就失去了意义。退一步说,班主任不是什么都懂的,本案例的成功看似有些偶然,但是,理解学生,用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提供机会将其放大,确实是很有效的教育策略。即使我不懂音乐,但是我知道那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我能倾听并将真诚的掌声和拥抱送给你,这才是老师应该做的。

    教师,理应成为学生的知音。

                                (文章来源:《班主任之友》作者: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陈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0:34:56 | 只看该作者
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
——十四种心理效应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的运用
(连载之二)

2、以心换心——角色置换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交往双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换从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现象,称为角色置换效应。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时是数个不同的角色,但在具体交往时一般总是呈现出某个特定的角色。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来看待他人的态度与行为,这种自我中心式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引发角色冲突的悲剧。如果大家都能从对方的角色去思考一下,都能将心比心地换位感受一番,那么,许多冲突、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这就是角色置换效应的积极作用。

我们经常说,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蹲下来看孩子,如果真的能将这一理念变成教师的思考行为习惯,那么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不可能那么激烈。而教师的角色置换习惯,对学生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学生也会学会理解他人,包括同窗、父母、老师。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对于学生的终生成长和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案例三】以心换心,敲开你的心门

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最头疼的是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无论你说什么,他总是不答腔,点点头或摇摇头,再无多话,被你问急了,最多也只是挤牙膏似的应上一句半句的。这种谈话,根本谈不上什么效果,因为没有交流,到最后基本上就是班主任一个人在说,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你无法得到信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话他是否听进去了,或许你说了很多,时间很长,但是你不知道这些话中哪些对他是有用的,那些属于废话。

由于得不到学生的回应,班主任只好自顾自地说下去,说到最后,自己也觉得无趣,草草收场。说起来是谈话、谈心,其实就是单方面说教,学生不暴露自己的内心想法和真实信息,教育就成了无的放矢。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学生个性原因,有学生心理问题,也有教师的原因。或者师生关系不好,学生不信任教师,不愿意说心里话;或者教师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上,学生有戒备,自然不会说实话。

怎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者取得学生信任(不一定要说出来)呢?我曾经试过一种方法,以心换心。即,要想让学生说出心里话,自己先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学生心里藏着秘密,不想为别人了解,但是,这些秘密闷在心里,也需要有倾诉的对象。什么人是合适的倾诉对象呢?当然是一个愿意对自己也开诚布公的人,一个对自己不设防的人。如果你愿意和学生分享你的秘密,那么,秘密可以交换到秘密,情报可以交换到情报,人往往因为拥有了共同的秘密而成为朋友,也会因为是朋友而拥有更多的秘密。只要和真诚地和学生交朋友,你会发现和学生交流也不是那么难的。

当然,用这种方法必须很慎重。能和什么学生说什么话、话说到什么程度,需要对学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而定。教师和学生毕竟身份不同,有的话能说,有的话不能说,有的话只能说半句,点到为止。切不可口无遮拦,什么都说,那样反而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在我刚工作不久,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家里很穷,父亲一个人带着好几个孩子,生活很艰苦。她是班级里比较优秀的学生之一,但不是最优秀的,虽然比较努力用功,但成绩也只是中等偏上。她有个孪生姐妹,就在她同一个年级的另一个班,是个快班。妹妹比姐姐的成绩好,人也活络。我带的那个学生,是姐姐。

姐姐很要强,但是,总是成绩比不过妹妹。她总要有些长处的,但是人长得不漂亮,因为穷,也穿不起什么好衣服,我看到她有的衣服都是接兄长的旧衣服。她选择了艰苦的方式证明她自己——长跑。每次运动会都会选择这个最艰苦的项目拿到名次。我发现,很多穷孩子长跑都很好,他们吃得起这个苦,不娇气。

所有这些,造就了她很特殊,甚至有些古怪的个性。我发现这个孩子能力很强,也非常要好,班干部工作也认真负责。但是有一点,就是脾气很不好,甚至有点暴躁,喜怒无常,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发火,让所有的人无所适从。我认为她是善良的,我从内心里同情她、理解她,试图和她交流。但是,她拒绝。

她把自己包得紧紧的,绝对不让其他人进入她的世界。她外表上阳光、活泼,大胆泼辣,内心却充满了自卑。别人都不能理解她,唯有我知道她内心深深的痛,那绝对不是穷或不漂亮或成绩不好,是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这个秘密将伴随她的一生,也将困扰着她的一生。尽管她极力隐藏,但是无济于事。因为这件事,她无法真正地开朗起来。这个秘密就是,她有体味,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特别是到了夏天,你可以想象她的痛苦。在教室里上课,和同学们在一起,那是件多么尴尬的事啊。但是,又不能不上学,上学就不可避免地让人闻见。她总是穿着长袖,试图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过,我在接近她的时候,还是分明能感觉到。

我认为,这是她所有问题的根源。

怎么办?

和她谈话必须很小心,不能触动她的那根敏感的神经,但是,如果她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她整个高中时代就是一场噩梦,无论如何也不会开心幸福的。所以,我又不能回避这个话题。我是怎么做的呢?

那次谈心的情况,尽管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我还是历历在目。

我很平静地对她说:

每个人内心总有一些隐私或秘密,不想为人所知,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有的问题,你可以努力解决,而有的问题,即使你再努力,也无能为力。上帝很公平,他在给你很多优点的时候,可能是怕你过于完美而难以在这个世界上很好地生存,所以,总是会给你搭配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和你优点一样,都是抹不去的。我们只能适应它,而无法改变它。我们要学会和这些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共处并适应。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的高中阶段就是在这样复杂的心态中度过的。我说不清好还是不好,但是,我一直有烦恼,而且无论我怎样努力,我也无法改变一些东西。这些问题让我很自卑!让我一直很恨自己,但我却无力改变。你想知道是什么吗?

我继续说道: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差不多和你一样大吧,有一件事一直让我很自卑,甚至几乎让我崩溃,那就是我的个子总是长不高。我很多方面都很不错,而且即使有不优秀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我的努力去改变。但是,唯有这件事我无能为力。个子不高,对于一个男生来说,是个怎样的痛苦感觉!当你经常需要仰视你的同伴,并经常被人嘲笑时,那是怎样的无奈啊!我为这个问题困扰了很长时间,但是,我知道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所以,我用了其他的方式去替代。正因为我的这个缺憾,让我在其他方面要更加优秀。我用了很多年才明白两件事,第一,有些事我永远无法改变,所以,我只能改变我能改变的,让它们盖过自己的缺点,我必须适应我不能改变的。我没有理由恨自己不喜欢自己,因为只有我自己才会真正陪伴我自己一生;第二,我曾经怨恨过上帝,我认为他很不公平,但是,我终于知道,上帝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他给了我很多优点,足以和我的缺点相抗衡。明白了这点,我坦然了。而且,我的缺点让我更加精进,可以这样说,我的大量的优点都是因为我一个缺陷造就的。这才是平衡。我们都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有人因为拥有华丽的外表,所以,不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因为他们觉得凭着自己一张漂亮的脸和傲人的身材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很多东西。所以,他们不会勤奋努力,所以,你才会看到很多外表华丽的人都是草包,呵呵。

说完这些,我轻轻拍拍她的肩膀,只字不提她的事情,就这么走了。

那次谈话之后,我真正赢得了她的信任,从此打开她的心门。她变得越来越优秀,而且逐渐开朗起来,因为她知道,他的老班和她一样,也有难以言说的苦恼。这点情感上的共鸣让我们超越师生的关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她一直是我得力的助手,我和她的交流几乎是没有障碍的。我以自己真实的故事,以真实的情绪为代价,告诉我的学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苦恼,你并不是唯一不幸的人。

【案例反思】

这次谈话(准确地说,是我单方面的倾诉)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或者说,其中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呢?“以心换心”是我最大的感悟。我的心里话表面上好像是自己在那里絮絮叨叨,说的是自己,其实,我的每一句话都是针对她而设计,是说给她听的。我了解学生的内心,所以,我知道能在什么地方和她产生共鸣。而我绝对不会和她提她自己的问题,我必须给她留面子。这些道理,她自己去感悟就好了,不难理解的。

因此,要想让学生敞开心扉,自己要首先敞开心扉。不能仅仅站在一个教师的立场上对学生进行说教。我们都说要理解学生,其实,反过来依然很有效——让学生理解我们,用这种理解再回到自己身上,解决自己心里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鸿沟已经填平了。一般来说,教师主动和学生说心里话,是引出学生心里话的最好的办法。有时,其实也不需要学生说,只要他能理解你话的意思即可,最后一层窗户纸,不点破也罢。我和那个学生的谈话就是只字不提她自己的问题,但是,我说了自己的事,就等于在说她的事了。我说我是如何应对的,其实就是在教她如何应对。

和学生谈话,如何用说出自己心里话的方式赢得学生的信任,也是一个技术活儿。你要首先观察学生的问题所在,针对他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素材。这些素材要能在情感上和学生产生交集,取得共识,才好进行后续的教育。这种共识,是在谈话的过程中发现的,不一定要用语言,学生的表情和眼神都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只要你按照事件分类,找出学生最能接受的。比如,学习问题,就谈自己学习中的苦恼以及战胜苦恼的方法,没有方法也成,至少让他知道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缺点,完全可以改变的;早恋问题,就谈谈自己当年的感受,毕竟每个人都年轻过,都是从那个年龄过来的。真心换来真心,信任换来信任,这就是和学生谈话最大的“技巧”。

(文章来源:《班主任之友》作者: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陈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0:35:34 | 只看该作者
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
——十四种心理效应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的运用
(连载之四)

4、“数学老师说你很棒!”——第三人效应

在传播与说服心理学中,人们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之为“第三人效应”。

这种迂回战术在师生交往中非常有用。研究表明,第三人效应与第二人(谈话对象)的年龄大小有关,在学生这个年龄段恰好是第三人效应比较容易发生的。

师生交往中的第三人效应可以是以下两种呈现方式:

第一种做法,说话者(第一人)转述第三人的话,以增强说服力。

【案例六】数学老师说你很棒!

我的一个学生,因为思想上的波动,一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绩直线下降,由原来的名列前茅到排在倒数。经过我反复地做工作,加之自己的成长,他终于重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决定从头来过,迎头赶上。但是,因为长期的懈怠,功课落下了很多,即使他很努力,但一时也很难补上。半个学期后,成绩虽有所好转,但还是没有摆脱中下游的水平。他也非常苦恼,而且关键是他对学习已经开始失去了信心。我的正面鼓励对于他来说也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正在我发愁间,一次和数学老师的闲聊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提示。在我们谈到班级情况时,数学老师无意间说了一句:某某最近很用功啊,而且成绩也进步了不少。听了这句话,我如获至宝。在接下来和这个同学的谈话中,我就援引了数学老师的话,而且还略带夸张:

“数学老师说你很棒啊!听了老师这句话,我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呢!”

我一边说话一边观察他,发现在我说出了数学老师对他的评价后,他的眼睛里放出了光。我知道第三人效应起作用了,于是顺势再鼓励一番,谈话结束。

这次谈话虽然只在我和那个学生两人之间,但是我分明感觉到了我和另一个老师的力量形成了合力,效果明显增强。他后来在数学上表现出更加精进的状态就证明了这点。随着数学成绩的提升,其他学科的状况亦开始好转,一个学期后他终于进入了班级优等生的行列,再次找回了自己原有的位置。

第二种做法,自己(第一人)不出面,而让第三人和第二人谈话,在谈话中转述第一人对第二人的看法,或者创设条件让假借第三人的话表达第一人的意思。这种做法在师生一些敏感问题或处理师生矛盾时最能发挥作用。

【案例七】善待

主题班会《善待》,正在进行中……

进入第三板块了,应该是这节班会课的高潮部分——围绕班会主题“善待”,经过前期的案例讨论分析,学生似有所悟。此时,班主任话锋一转,将班会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老人在路边摔倒,该不该扶?——一下子迁移到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善待了身边的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接下来的两个小品,模仿了学生平时的不负责任和取消他人残疾的恶作剧,小演员表演得惟妙惟肖,学生们发出了略带沉重的笑声。

此时,主持人借题发挥,对全场同学说道:

“好熟悉的感觉,似曾相识的情景,它曾经发生在你身上、让你感到不悦了么?或者,你看到过它们发生吗?又或者,就是你!曾经或还在做这些事情么?或许,我们都曾扮演过“被害者”“旁观者”“伤害者”的角色,此刻,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内心独白。”

紧接着,谁也没有想到,主持人开始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音。这些声音有来自同学的,有来自老师的,历数他们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不被人“善待”的情景,他们并没有指向具体的人,但是,这些第三者说出的心声,已经震撼了在场每一个班会参与者的心灵。其中,一位怀孕的任课教师说道:

“在我怀孕的这段日子里,得到家人、同事、学生的很多关心和照顾,学生看见我会说'老师您慢点走’,听着让人很贴心。但也有学生说:'嘿,老师摔一跤,宝宝就没了。’还有个学生手拿粉笔头说:'我把粉笔头砸老师肚皮上,宝宝就没了。’这些话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焦虑中,连续做噩梦,总梦到有学生恶意伤害我的宝宝。这两个男生还比较小,不够懂事,不懂得他们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但是,他们应该懂得,开恶意玩笑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更应该懂得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含义。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我的心情也慢慢平复,我原谅了你们,但是我希望通过这件事情,能够让你们懂得学会去善待别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伸出你们的援手,在说话做事之前能够先考虑一下,让自己更加成熟稳重一些。”

这番朴实的话让每一个同学都陷入了沉思……班主任为了改变学生欺负弱者的不良行为,煞费苦心地设计了这个环节,一言不发,但是,借助第三者的声音,已经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随后进行的第四个环节《书写感恩和谢意》中,同学们在便签纸上纷纷向曾经伤害过的人表达歉意、向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恩,那些五颜六色的小纸条,贴满了红色爱心形状的展板,这幅感人的场景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就是第三人效应的妙用。

当然,第三人效应不是万能的,影响第三人效应发挥的因素很多,并非只要第三人说话,效果就一定好,把握不当,不仅效果不好,甚至还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教师在运用第三人效应时,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慎选第三人。学生(第二人)和第三人的关系要良好,否则,第三人说话的可信度就比较差了;

(2)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如果学生的性格比较独立,个性较强,平时不易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第三人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这样的学生甚至听到了第三人的话,反而会多虑;

(3)要注意沟通方式的多样性,不要在一个学生身上反复使用一个第三人效应。如果听多了第三人的话,学生就会敏感、警觉,会加重对第三人信息的过滤,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也就降低甚至失去了;

(4)注意信息的真实性,不要主观臆造。如果是无中生有的第三人的话,一旦“穿帮”后,学生无论对第一人还是对第三人,信任度都将大打折扣。

所以,即使再好的沟通方法,也要注意变换,不能是程咬金的斧子,就是那么三板,然后就“黔驴技穷”了。教师手上掌握的方法越多,和学生沟通的效果就会越好。

5、边吃边聊——可口可乐效应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有“可口可乐效应”。早在在1905年贾尼斯等人就作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试图用一些广告信息说服被试者,其中给一部分人附加一瓶可口可乐喝,而另一部分人什么也不给。虽然可口可乐和那些信息本身没有任何联系,但结果是得到可乐的被试往往比没有得到的要受到更大的影响。因此,把这种效应喻为可口可乐效应。

我们探究可口可乐效应发生的机理,也许是因为给一瓶可乐相当于一种积极的肯定,被试会不自觉地把这种奖赏和说服性的信息联系起来,在接受说服的时候有一瓶可口可乐,等于是对说服的内容予以了正面强化,效果要比什么都没有表示要好。也许给予可乐增加了说服的力度,它传递了一种隐含的信息,即你喝了可口可乐就必须做出与可口可乐性质一直的反应,否则就会产生心理不协调……不管怎么说,可口可乐效应确实存在,而且在商业、广告业、政治竞选等诸多领域得到充分的开发。在教育中也同样有其应用,很多教师都在无意中发挥过可口可乐效应的作用,最常见的就是用一些小奖品鼓励那些好的行为。奖品和行为(比如取得好成绩)本身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因为这两件事是相伴发生的,所以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对好行为的巩固会起到正强化作用。

什么可以充当“可口可乐”?在劝说或教育学生的时候,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肯定的手势……别只顾自己埋头说话。在办公室里准备一次性水杯、小点心之类。和学生谈话时,不妨给学生倒杯水,或看似随意地拿出一块糖果,给学生一份惊喜,消除了谈话的紧张气氛,同时也让你的教育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外出旅游,别忘了给学生单独留一点当地的特产、小纪念品,不一定很正式,而是“无意”地在合适的场合递给学生。教师和学生谈话的场合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可口可乐”。比如在校外,天气炎热,可以买点冷饮,和学生边吃边聊,天气寒冷,一杯热奶茶也是很不错的……

运用可口可乐效应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可口可乐”一定要适合学生的需求,“可口可乐”与学生需求越匹配,效果越好。

第二,可口可乐只能作为辅助谈话的一种措施,谈话的主题和内容依然是最重要的,切不可舍本求末。也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只要谈话就一定有“可口可乐”。偶一为之,效果不错,但次数多了,效果就打折扣了。

【案例八】生日午餐

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小小的传统,每逢有学生过生日,他便能得到我提供的一份免费的午餐,我们把它称为“生日午餐”。如果他的生日是在休息日或者假期,则可以提前预约享用生日午餐。说到生日午餐,并不是什么大餐,其实就是在学校食堂吃一顿普通的午饭,只不过加了一个菜而已,价格不过十元。只要是我班的学生,人人有份。

我为学生提供生日午餐,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师生能利用吃饭的时间好好聊一聊。班主任的精力和注意力不可能平均分配给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所以,经常有些同学属于“被忽视”的范围。为此,我想过很多办法弥补这个缺陷,生日午餐就是其中之一。每个孩子都要过生日,每到生日我必须陪他一起吃午餐,这样就一个都不会少。

   生日午餐,吃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增加了一次师生亲密接触的机会,而且人人平等地拥有这个机会。边吃边聊,气氛和平时很一本正经的说话有很大的不同,我对同学的希望、要求、鼓励或委婉的批评,在这个时间里都可以很好地表达。借助午餐这瓶“可口可乐”,学生对我的建议更加容易接受。这不是“贿赂”学生,而是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的方法之一。

(文章来源:《班主任之友》作者: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陈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0:36:19 | 只看该作者
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
——十四种心理效应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的运用
(连载之五
6.“是的,是的,可是……”——可是效应
班主任和学生的谈话很多情况下不是对话,而是“宣讲”——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向学生灌输道理,而不顾学生的感受。在上述“格林斯潘效应”中,我们已经谈到,班主任首先要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要让学生多说话。学生在说话时会传递很多信息,也会表达自己的内
心感受和诉求。在了解了学生的信息之后,教师的教育就是有的放矢了,不仅效果好,效率也高。
当然,学生的观点未必都正确,有些甚至正是教师要批评的。教师观点和学生观点的冲突究竟该以什么方式协调呢?教师如何让学生能“听得进去”呢?说服心理学中的“可是效应”也许能帮得上忙。“可是效应”是指当我们试图让对方改变观点或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先对对方的观点采取“是”的态度,后采取“可是”的态度,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己方意见的现象。在谈话中,无论学生说什么,教师不要立即下结论或者简单否定,首先以:“是、是……”回应,这样做首先是表达了一种尊重,尊重学生表达思想的权利,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实,这个“是”有多重理解,不一定就是赞同,也有“你说的我知道了”这样的含义,但是,
给人听上去就很舒服,还会产生一种让步的感觉。这个“是”,显然是为了后面的“可是”做铺垫的。当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班主任不失时机地、在点头称是的同时,以“可是”开场,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好意思不接受老师的意见了。因为尊重是相互的,老师首先尊重了学生,学生焉能不给老师面子?如果学生说的,老师都以“是,是的”回应,在老师说话的时候,学生怎么可能断然拒绝?如果是那样的话,学生自己的心理就会失衡了,因为他这样做无疑在表明自己只能听得进好话,听不得半点批评。谁也不愿意给人留下这样不好的印象,所以,即使仅仅是出于对教师尊重自己的回报,学生也会认真听老师说话。
可是效应说到底,就是一种互惠的心理——你对我理解、宽容,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这样,“可是效应”的奇效也就可以得到解释了。
【案例六】我要表扬你!
晚上十点半接到宿管老师的电话:“晚自习前,你班一名学生把宿舍查分的单子撕下带走了。”
接着,宿管老师告诉我,她今天检查宿舍时出现了一点失误,有个宿舍的分数算错了。这名学生发现时,她已经耐心地做了解释,但是她没有想到这个学生竟然把单子给拿跑了。
我向宿管老师承诺立即了解情况,并及时回复。
第二天晨读课,我宣布我要表扬一名同学。大家都很好奇,竖起耳朵来听到底我要表扬谁。
我把昨晚的事简单介绍了一下,然后说道:“虽然老师很生气,但是我没有发火,相反,今天我要表扬她,因为她让我看到我们班同学越来越爱我们的班集体了,如果不是因为这点她也不会那么的冲动。可是,我还是有点遗憾——不管出于什么动机,这位同学的处理方式我是不赞成的。现在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要想办法把它处理妥当。虽然宿管老师有错在先,但是我们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错在后呢?是不是别人错了,我们就一定也要用错误的方式来回应呢?我建议这位同学先主动给宿管阿姨道个歉,我想阿姨也会对你说声对不起的。”她有点不情愿地接受了我的建议。中午我给她发了一则短信:“我想通过这件事能够让你明白如何去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冲突。我要表扬你,但是同时也要告诉你该如何去处理这个问题。很感谢你,能够这么重视班级的荣誉。”晚上我收到她的回复:“知道了!我明天会向宿管道歉!”(案例提供:江苏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幼教部 陈 斌)
老师巧妙地利用了心理学上的“可是效应”。老师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并未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从这个学生整体上错误的行动中找出其中可以理解甚至值得肯定之处先加以表扬,肯定了她的良好动机,缓解了她的心理压力,然后再点出其错误并建议纠正。最后,老师看到学生还有些不情愿,继续用短信的方式进行后续教育,可谓用心良苦。老师的信息很长,学生回复得很简单,投入和产出似不成正比,但这就是教育——教育是不能简单计算成本的。为学生取得一点进步,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优秀的班主任做教育就是这样,循循善诱,在平淡中显出智慧。运用“可是效应”教育学生时,一般需要注意三点:
1)理解。“如果不是因为这点她也不会那么的冲动。”
2)尊重。“很感谢你,能够这么重视班级的荣誉。”
3)建议。“我建议这位同学先主动给宿管阿姨道个歉,我想阿姨也会对你说声对不起的。”
7.“有什么你就冲着我来吧”——安全阀效应
在组织行为学中,人们把不同观点、情绪加以宣泄并使心理获得平衡以有利于组织内部矛盾与冲突的缓和与解决,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现象,称之为“安全阀效应”。
我们都知道,人有了压力就需要释放,否则就会“生病”。在班级管理中没有设置安全阀是不安全的。有些班级管理十分严格,制度没有弹性空间,导致气氛压抑,人人自危。看上去常规纪律良好,但是内部压力越来越大,一旦有了突破口爆发,后果很严重。就学生个体而言,其承受的成绩、升学、思想上的压力也很大。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有教育的任务,也有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减压的要求。让学生的压力有一个宣泄的渠道,有利于提振学生士气,以更好的状态和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所以,班级管理要常设有安全阀,和学生谈话也要有安全阀的作用。社会心理学家海德的平衡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心理诸关系调和时就呈现出心理平衡状态,否则,就呈现出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就会引起人的心理冲突、增加人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紧张状态,导致不满情绪的产生。如果消除了不满情绪就会使心理得到平衡,而适当地发泄情绪,就会很快地使心理恢复平衡。有时候和学生谈话,学生陷入长久的沉默,其实不是没有话说,而是因为种种原因和顾虑,忍着不说。而老师说话的时候,学生又显得心不在焉。当教师观察到学生欲言又止的神态时,不妨暂停,耐心疏导,不要急于对学生灌输道理,因为此时学生心里憋着一口气或者一肚子话,在他还没有发泄出来之前,心里是装不下任何外来的道理的。所以,教师需要等待,而且是积极地等待,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安抚学生。学生欲言又止,往往是有些委屈或者难言之隐,教师需要以长者的胸襟和宽容的姿态迎接学生压力的释放。
“有什么话,对老师说,没关系,老师会帮你想办法的……”“老师是值得你信任的,一定会为你保密,请放心地说出来……”“老师知道你心里有话,不要有顾虑,说出来吧,说出来会好受一些。你是个学生,让你一个人承受这些压力是不公平的,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这些宽慰的语言可以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一旦学生开了口,不妨发挥格林斯潘效应,用各种方式鼓励他说完、说清楚,甚至让学生流泪、宣泄一番,学生发泄完了,心理压力也就得到了释放,此时再进行下一步沟通,效果就好多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让学生说出心里话,释放压力,班主任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成为学生信赖的人,不要拿学生的事作为谈资,要替学生守住秘密,这样还能发挥“自己人效应”;
第二,发泄要适度,方式、程度和次数都需要控制,不能借口压力大就可以乱来,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对于学生不正确的发泄方式,破坏公物、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败坏集体荣誉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老师,帮助学生跨过心理上的坎。
第三,在班级里设置一定的渠道,犹如开通交流的热线一样,学生可以及时和班主任或者心理老师交流。班主任可以向学生公开自己的电话、邮箱、QQ号(可以专门为学生单独注册一个),让学生写日记、周记或者和学生进行短信交流、书面交流,总之,除了当面谈话之
外,沟通的方式一定要多种多样,这样,不同性格和爱好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沟通方式。
第四,开展班级活动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压力积压到一定的程度一定要让它释放出来,活动就是最好的减压阀。比如我坚持在班级里做的每月一次的集体生日会,由学生自己主持,这项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班级狂欢节”,每个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的身心完全放松下来,换来的是在其余时间里的专心学习。

(文章来源:《班主任之友》作者: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陈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0:37:07 | 只看该作者
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
——十四种心理效应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的运用
(连载之六
9、褒贬适度最和谐——黄金分割效应
教师和学生的谈话,如果涉及到表扬与批评,那么各占多少比例合适呢?众所周知的黄金分割比例可以作为很好的参照。
黄金分割是大自然的神秘规律,在大量的场合,包括做教育,均可应用。师生的谈话中的黄金分割效应,通俗点讲,就是褒贬适度。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大胆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的比便会给人一种美感。后来,这种黄金比一直成为审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黄金分割效应对教师的启示在于,第一,如果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谈话,那么师生说话的比例用黄金分割比例最合适,即6:4(或5:3)左右。不能教师一言堂,学生说话必须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师生能进行很好的互动。
第二,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在一次谈话中,批评和表扬的比例为四六开最合适。如果你要进行一次以批评教育为目的的谈话,批评的内容也不能超过60%左右为宜,另外40%是肯定、鼓励、希望。把六成的批评用四成的鼓励串联起来,学生就不易产生逆反情绪。教师谈话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接受那六成的内容,但是,必须佐以四成的肯定,这样的谈话效果最佳。反之亦然,如果是以表扬为主,也应该夹有一定的问题指出,在鼓励的同时指出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或提出希望,比例依然是黄金分割比列。
那么,在谈话中,鼓励肯定与批评希望以什么顺序展开呢?以下我们介绍两种常见地谈话策略——阿伦森效应和三明治效应。
10、先抑后扬,渐入佳境——阿伦森效应
我们首先对阿伦森效应做一点简单的解释: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更喜欢对自己先持批评态度后持肯定态度的人,而不是一直都持肯定态度的人。换句话说,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相反的情况。
知道了人际交往中的阿伦森效应,教师就可以善加利用。和学生谈话时,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学生心里必然紧张、焦虑,担心老师对自己的印象不好。随着谈话的进行,褒奖的成分开始增加,学生的心情也随之开始变得晴朗。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不会忘记老师对他指出的问题,还会对老师的教育心存感激,因为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的错误而将其一棍子打死。根据近因效应,人们对越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印象越深刻,所以,谈话的后半段,甚至就是最后一句,就为整个谈话定了调子——如果是以鼓励与肯定的态度结尾的,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就大。如果再来一个“可是效应”,对学生说:“不过,你还是要付出很多努力哦。”这样的谈话,往往是效果最佳的。
教师与学生谈话的过程实际上是多种心理效应发挥作用的过程,以阿伦森效应为例:
谈话开始,指出问题,首因效应发生作用。
谈话继续,先抑后扬,观察到学生被批评后难过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当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就要见好就收,不要再继续批评下去,以免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批评成分减少的同时,肯定与表扬的成分开始增加,让学生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不安感和焦虑降低。阿伦森效应开始发挥作用。
谈话临近结束,提出希望和要求,仍以肯定的态度为主并持续到最后,近因效应发挥作用,学生觉得自己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还是很有希望和后劲的,否则,老师为什么如此看重我,对我寄予厚望呢。
如我们前面举出的一些案例,师生谈话的过程是充满了艺术性的,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感觉。其中,教师的高超的掌控能力和调整能力是谈话取得成功的关键。
阿伦森效应亦可以反向利用。因为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先褒后贬,或者说喜欢的程度逐渐下降。据此,如果老师想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还可以通过减少奖励的方式达成。
另外, 学生对老师提出一些要求时,教师可不必立即就答应,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得来全不费功夫,反而不当回事。可以先予以拒绝并指出达到目标的困难,在和学生进行一番拉锯战式的“讨价还价”后再“勉强答应”并可就此“约法三章”——我答应你可以,但是你也要……这样学生会更加珍惜机会,更加努力上进。这也是阿伦森效应的一种应用。
11、让批评如一份美味的三明治——三明治效应
三明治法则是最有效批评方式之一。所谓三明治法则,就是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或肯定)之中进行。运用三明治法则可以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
现在我们一起来品尝这块美味的“三明治”:
第一层:认同、赏识,肯定学生的优点或积极的一面。目的:去防卫作用。教师事先要收集学生的优点,思考一下开场白,让谈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所以第一层很美味,消除了学生心理上的焦虑和防卫,气氛变得融洽,心情也得以放松。如果一开始就开门见山、语气严厉地批评,语气又十分严厉,学生就会立即在心里筑起一道防线以保护自我,就很难再听得进批评意见了,那怕老师的批评是对的。吃完了这层甜甜的赞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中间一层:批评或指出问题。虽然这一层最重要,但是要把它巧妙地藏在两层保护之间,不露声色地展开。由于第一步的工作做好了,学生的心态是平和的,此时他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批评帮助。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包括神态、表情和呼应的情况,根据谈话的进展,可以灵活调整,如果感觉到批评得差不多了,或者学生已经出现心不在焉甚至些许反感的迹象,可以见好就收,用第三层来收尾。
第三层:信任、鼓励,提出希望,给予支持和帮助。这一层的主要作用是缓解紧张情绪、去除后顾之忧、保留学生的尊严并让被谈话者看到进步的希望。
三明治法则可以在谈话中反复运用,犹如一个多层的三明治。教师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应,及时调整,始终掌控着谈话的主动。谈话是以愉快的方式结束的,因为这块“三明治”的最后一层,总是希望和鼓励。
批评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批评在于改善行为而不是责骂学生。运用三明治式的批评,不伤害学生的感情,既指出了问题,也容易让学生接受,不留下后遗症。

(文章来源:《班主任之友》作者: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陈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0:37:49 | 只看该作者
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
——十四种心理效应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的运用
(连载之七
12、“哪怕做一题也好啊”——进门槛效应
1975年,心理学家D·H·查尔迪尼做了一个实验:他代替慈善机构进行募捐,对一些人提出募捐时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而对另一些人则没有说这句话。结果前者的募捐比后者多两倍。大量的事实证明,当你向别人提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时,他就很难拒绝,否则就显得太不讲人情了。然后,当你再继续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时,对方为了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比较容易接受。在心理学上把这种得寸进尺的现象称之为“进门槛效应”。
关于这个效应有一个著名的案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他们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向人们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二个居民区,实验者先请求众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他们在几周后再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牌的有关要求,这次的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同样都是竖牌的要求,因为后者前期已经让居民进了一道门槛,成功率就极大地提高了。
据此,研究者认为,人们常常会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个人意愿的请求,但一个人若是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以行动来符合所被要求的各种知觉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自己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而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并使态度的改变成为持续的过程。
班主任要学会运用进门槛技术说服学生接受教师对其提出的要求。要求要合理、看上去完全可以做到,学生就容易接受。然后,循序渐进,当学生达到了较低的要求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学生会被教师引领着,在不知不觉中持续地进步。在此过程中,还要经常使用正面强化,即当学生取得了点滴进步时,需要及时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努力老师看得见,他就会不断地进步以期让自己的形象保持前后一致。
进门槛效应对于帮助后进生进步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后进生、学困生基础薄弱、进步的困难和阻力很大,你一下子对他提出较高的要求,他明知不可能达到,也就不会再去努力了。如果要求比较小,或者是按着这个学生的程度度身定制的,实现起来就容易得多。进步看得见,学生的信心就会被鼓舞起来。
【案例十一】每天少看一小时电视
曾经有位家长为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不写作业的问题向我求助,当时我组织了一次有我、学生、家长参与的三方谈话,专门商议该生看电视的问题。我提出了每天少看1小时电视,用来写作业,作为交换,在其余看电视时间看家长不唠叨的建议(他当时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三到四个小时)。学生想到与其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始终被家长干涉看不安心,不如让一步,每天少看一点。这样,写一点作业,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家长也不再唠叨,其他时间则可以安心地看电视,于是很愉快地达成了协议。我让家长注意遵守规则并随时和我保持联系。一段时间后,双方都做得不错,我再继续开展工作,首先是大力表扬他的进步,然后继续帮助他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把每天少看一小时电视改成了每天只看一小时电视,一周执行情况良好,周末奖励两小时自由时间。这个同学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到了这点,整改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我对自己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是量力而行,“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进步稍大于后退,就是成功,日积月累,要求水涨船高,学生的进步就是巨大的。这就是进门槛效应的妙处。
13、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让步效应
“让步效应”是指一个人提出了一个大要求后再提出一个同类性质的小要求,这一小要求就有可能被人轻易地接受的现象。使让步效应产生的技术,称之为让步术。这一效应与进门槛效应产生的原理恰好相反,因此,又称为,反进门槛效应、得寸让尺效应或先大后小效应,其技术称之为反进门槛技术、得寸让尺技术或先大后小技术。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西阿弟尼等人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要求一组被试者腾出大量的时间做某事,当所有人都拒绝时,实验者马上问他们,是否同意作别的事情,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对另一组被试者只提出了较小的要求,而对第三组被试者提出可以在两种要求中间选择一个。结果三组的同意百分率分别为 50% 、 16.7% 、 25% 。可见,运用这种让步术的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小摊贩先漫天要价,然后再让你还价,甚至还到很低,这时你便以为他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便容易接受他们的要求。其实小商贩就是在用让步效应做生意。
让步效应有其深刻的心理学背景,每个人总想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因此,每当别人提出一个高要求自己又无法做到时,只能无奈回绝,但这时与自己想给人留个好印象的想法就会发生冲突,使认知不协调。如果此时对方又提出了一个小要求而且是自己能够解决的,为了恢复心理平衡,减少心理紧张度,就会表现为乐于接受的姿态。
让步效应对班主任说服学生的工作也很有意义。班主任试图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先对学生提出一个很高的目标,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学生感觉非常困难时,再让一小步,学生就会觉得做到这步并不是那么困难了。让出一小步的心理积极暗示意义大于让步的实际意义。
【案例十二】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的处罚规定
在一次班级大会上我和同学们讨论课堂上玩手机该受到什么处罚时。我提出:一经发现,即禁止违规者这个学期禁止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处罚要求。底下一片哗然,不少人都觉得我的要求过于苛刻,于是分别发表意见。有学生提出建议,处罚应该根据违纪性质和情节有所区别,要给同学改正错误的机会。比如第一次被发现,应该给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屡教不改者,可以加重处罚。
这个提议很好,在此基础上,经过和学生反复商议,通过了我班对上课时违规使用手机的处理规定,第一次发现暂扣手机一星期、第二次一个月、第三次一个学期,后两种情况要通知家长。我此举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扣留学生的手机,而是要通过制度把学生上课时玩手机的问题管理起来,这样的规定已经能起到效果,学生也容易接受,于是全班通过,我也表示同意。
14、“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震慑效应
人们把受到强烈的心理刺激而发生态度改变的心理现象称之为震慑效应。在一般的劝说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对人施加强大的心理刺激,从而产生一种震慑作用,迫使对方头脑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并接受劝说,从而产生震慑效应。
震慑劝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是在对方执迷不悟,用常规方法反复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才使用的。它的效用是巨大的,但是是即时的,也可能会留有后遗症,所以,要谨慎使用。
震撼劝说术是最难以把握尺度的,对教师的驾驭能力和说话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较好的班风基础和很强的控制能力,不要轻易采用。要想充分发挥震慑效应的作用,首先就要考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教师在震慑劝说中表现出来的气势一定要和平时的形象有较大反差,差距越大越好。
震撼劝说术,正因为教师的即时表现与平时判若两人,让学生看到了教师的另一面,才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但也正因为这点,它成了一把双刃剑,对师生双方的心理都是很大的挑战,只有偶一为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能成为一种说话的习惯,否则不仅效果大打折扣,还会对教师的形象造成损害。
震撼式的讲话如果掌握不好,有可能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阴影,对师生关系也可能带来伤害。如何把握好分寸,发挥震撼劝说的正面作用,消除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就事论事,不要伤及学生的自尊和情感,所以不要口不择言,说出有辱学生人格的话,也不要轻易上纲上线,不要翻陈年旧账或者老账新账一起算。所以,要事先有准备,不要口无遮拦,无限扩展。控制时间是一个解决办法,震慑劝说的时间不可过长;
第二,震慑教育不是盲目的“骂”,也不是为了“吓唬”学生,让学生心生恐惧,而是把道理用比较另类的方式表达出来,是怀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表达。不仅需要震慑,还要让学生从震慑中看到教师的内心深处的爱和担忧。
第三,在使用震慑劝说术时,要注意把握节奏。从声音上,要有抑扬顿挫,不能从头到尾一个语调、一种语气;从讲话内容来看,要褒贬结合,不能一味斥责,要打一打揉一揉,让学生在反思的同时看到希望。
第三,震撼劝说后,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调整、安抚、鼓励。要给学生传达积极的信号,肯定班级或者学生的主流是好的,虽然有缺点,但是,只要改了就大有希望。
【案例十三】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
我曾经中途接手一个所谓的差乱班,当时班级各方面的状况都令人感到头疼。接班后,我并没有一开始就下猛药大刀阔斧地整改,而是用情感教育感化他们,因为这个班级的大多数学生都是长期缺乏教师关爱的,他们对正面的教育很抵触,对说教很反感,对高压管理也已经不当回事。我用真心感动他们,和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用积极的暗示激发他们藏在内心深处的善良,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扑在班上。
在我不断地努力下,几个月后,班级的面貌有了一定改变,各方面都取得了的进步。在常规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之后,我开始向他们身上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开战。其中有一场战斗,我把战火烧到了考试风气上。
当时班上学生大多数学习上有困难,成绩很差,考试作弊也被视为家常便饭。针对这个问题,我始终在找突破口,想用有效的教育使他们自己能自觉地远离作弊。如果他们自己厌恶考试作弊,那就比任何强制的措施都有效果。
我努力寻找可以深入到学生心灵的教育手段,而不是泛泛地讲诚信问题,因为学生从小到大听得太多,对这些大道理已经听够了。
终于,在一次考试之前,我用了半节课时间,对学生做了一次题为《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的演讲,这次演讲使用了震撼教育,主要内容如下:
同学们,要考试了。又到了一些人大忙的时候。有的人已经开始打听谁是监考老师了,每次都这样。我为这些人感到悲哀,一点心思全花在这上面了,平时看不见这些人忙学习,到了这时候一个个眼睛擦得亮亮的,做小抄、打听谁监考、谁坐在自己旁边。为了什么?就为了那点不属于你的分数。要分数干什么?给我看吗?我根本不看!你以为我会看你那点分数?告诉你,你不进考场我就知道你能考几分,你拿别人的东西给我看,我会以为你了不起吗?你们自己看看作弊的人在考场里的样子!别人在考试,他们在干什么?不看自己的试卷,你看监考老师。你紧张吗?你手发抖吗?你冒汗了吗?你知道别人怎么鄙视你们吗?这样活着,一点尊严都没有!(一拳打在讲台上,声音提高八度,底下的人一震)
你们不是最讲面子吗?看看你们在考试时的样子,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捍卫你们的尊严!就这样活着,活在恐惧之中,这算什么事!
你敢对自己说:我就自己考一次,会死啊!
你敢对自己说:我宁可考零蛋,也不要给人瞧不起吗?!
你们平时的勇气到哪里去了?我都替你们窝囊!一点尊严都没有了——就为那点分数。这不是诚信不诚信的问题,这牵涉到你的尊严问题!
我问你们:你们当中有多少人已经忘了怎么考试了?哦,看到别人作弊,你不作弊吃亏啊,你是哪个班的?我们班的。好啊,你们不是为自己班自豪吗?你们不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吗?那就拿出点样子给我看看!拿出点样子给别人看看,给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看看!大家想一想,考场里有人作弊吧?人家作弊作疯了,你再看看,我们班的人一个都不作弊,好样的!这才是我带出来的学生,一个男人带出来的学生!不要像个乞丐一样,乞求别人的可怜。有种的,就不靠别人。
旁边的人都作弊,就你不作弊,因为你有尊严!你得到了我的尊重,你在我心里就是英雄。战胜自己的贪欲,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向你敬礼!
旁边的人都作弊,就你不作弊,是我们班的人就不作弊,做给他们看看,这就是个性,这就是我们班级的个性!
你们怕什么?怕考不好我批评你们?我当然要批评,谁让你平时不好好学,你不负责任,谁来替你负这个责任?我现在要求你们,一不要作弊,二准备考不好被我批评,别跟我说你不让我作弊,考不好别怪我,你把责任推给谁呢?我再问你一遍:你敢吗?你有这个量吗?你没这个量,平常就不要混!平时你就不要神气!拿出你的勇气来。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可以不公布排名,我只告诉你本人,我不会当众批评你,我可以帮助你,但如果你用假分数糊弄我,你就永远得不到我的帮助,你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毁了,想一想,为了那几分,值吗?我就不拿你们的均分和别的班比,我就要你们的诚实,其他我什么也不要!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你们还怕什么?怕家长怪你们?好啊,知道怕就好好学,但别学坏。如果你们不作弊,我可以答应不把这次成绩发送给家长,但是,这不代表你就没有责任把学习搞上去。
我们要活得坦然,我们要活得有尊严!我要从你们的眼睛中看到清澈如水!
做完自己会做的,勇敢地站起来,堂堂正正、挺直腰杆走出考场,不要让人鄙视,不要生活在恐惧中,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体会一下有尊严地活着是什么感觉,找回你已经丧失的诚信。丢掉了不属于你的分数,你却赢得了我们的尊重,赢得了在这个优秀的集体里应有的位置!
你敢这样做吗?其实很简单,用你们骄傲的眼神去嘲笑那些可怜的作弊者吧!我们一定可以的!
对作弊说!我可以!
演讲完,底下一片寂静。我头也不回地走出教室。
中午,我巡视教室,发现异常安静。同学们看到我来了,刚才安静的教室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和我说起了话。
爱热闹的李思芸带头说了一句:老班,我们被你感化了,我们都商量好了,这次考试绝不作弊,谁作弊就被大家骂。
一呼百应,大家都这么说着,我心里好高兴!
出了教室,婷婷塞给我她的周记本,说是中午刚写的,让我看看。婷婷以前是很喜欢作弊的。我看了,写得很长,其中有对我演讲的反应,说大家真的约好了,谁作弊就骂谁……
考试开始了,考场的安排打乱了班级编制,大家混坐在一起。
奇迹在考试结束后出现:
我班同学出了考场,一个个兴高采烈,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真是难以言说。不是考得多好,而是因为没有作弊!
张宇怡的脸上笑开了花,对我兴奋地大声喊:不作弊的感觉真好!经纬也高兴得不得了,我知道他成绩不太好,不会考多好的,但是他终于可以坦然。我逗他:你作弊了吧?经纬笑得很灿烂、很坦诚:我绝对没有!我知道这是真的,因为他的眼睛骗不了我。同学们纷纷对我说着那种轻松的感觉,好像每个人都考了满分一样。的确,他们的文化成绩都不是满分,但在这次关于诚信的考试中,绝对获得了一个漂亮的满分。丢掉了不属于自己的分数,就是卸掉了长期以来压在他们心上的包袱,换回了久违的尊严。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美好的吗?
考试结束后,学生们的短信飞来,诉说着他们内心的感受,我的博客上也有学生的留言:
今天的考试结束了,或许这一次和平时没什么不同,但我想我们已经进步了……我们是真的被你考前的那段话打动了,事实证明那节课的讲话是非常重要的.……谢谢你!是你让我们不用心惊胆战地考试,让我们问心无愧地走出考场!.......

(文章来源:《班主任之友》作者: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陈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0:41:26 | 只看该作者
班级管理中的25种心理效应(转)


随着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心理知识被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角色效应。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生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学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经理”、“我的爷爷是高干”等为炫耀,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学生养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形心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暗示效应。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奖惩效应。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拆屋效应。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人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链状效应。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法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禁果效应。“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名人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由于青少年的认识特点及心理发展,他们所希望的名人多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出现追星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为学生选择好“名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刻板效应。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逍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鲶鱼效应。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让鱼在途中死去,在鱼舱室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1、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2、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自己人效应。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朋友。

      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 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配套效应。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首因效应。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的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1、班主任在刚接班后要全面了解学生,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偏见,影响到以后的班级管理。2、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样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

       半途效应。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累的交互作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近因效应。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齐加尼克效应。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结果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另一组却未完成。试验表明,虽然受训者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却持续存在,且呈加剧倾向。后一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这种效应启示我们:学习负担重,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不要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二是班主任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

       从众效应。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

       马太效应。《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就是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而好与差的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对于一些班主任心中的好学生来说,爱“过剩”的时候,就会贬值,他们对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种优越的社会心理环境会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而对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班主任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

       期望效应。有一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学校里做完调查后,划了一部分名单告诉班主任,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学生、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很快。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便划出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它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平时,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使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情绪效应。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认为这是为他好,从而能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批评。

       空白效应。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班主任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日,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班主任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批评方面留日,批评之后,留有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究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

       南风效应。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柔,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贝尔纳效应。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作为班主任,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班主任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0:42:26 | 只看该作者
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二十四招”


学生的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都属问题行为。从学生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始终伴随“试误”活动而发展。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等影响,学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

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导,用脑去处理,根据问题行为的轻重大小对症下药,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处理问题行为的策略、方法、手段不一样,其结果就可能是天壤之别。这里根据一些实践总结了一些方法。

1.规章约束

要利用学校规章的约束力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学校和班级在建立规章时,要组织学生主动参加。要让他们充分酝酿,积极讨论,做到人人提建议,个个表态度,使整个形成过程成为学生认同内化规章的过程。

这样的规章学生认同度高,当然对学生的约束力就强。即使学生出现问题行为,老师用其进行对照处理,他也会心悦诚服。

如果在行进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对规章进行学习,对照检查,让规章的内容和精神得到强化,学生就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减少或者免除问题行为的发生。

2.提前预防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不希望出现问题行为,尤其老师更是这样。要做到少出或者不出问题行为,我们就得治本。要进行前瞻性的思考,要根据人地时空做出有预见性地分析,要制定计划,预期落实。

我们不但要有问题行为的意识,更要有预防问题行为的行动,这样才能将问题行为扼杀在萌芽之前。比如对学生进行规类档案管理,利用晨会班会或者其他时间经常给学生讲道理提要求,对个别学生进行谈心嘱咐等都是可取的办法。

3.保持冷静

冷静是处理问题行为的关键。学生问题行为出现以后,只要不是有可能继续发生的暴力事件,一般我们都要进行冷处理(如:等一下,我马上来处理;你们先想一想,等一会我就来处理),让时间向后延一延,使心态静一静,做到保持平常心,见怪不怪。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自省自悟,又利于老师摸清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从而选准处理问题行为的最佳办法。同时还可以避免简单粗暴,杜绝体罚。

4.调整动机

动机是产生行为的根源,要根治问题行为就得从改变动机开始。首先要摸清问题行为的源头,找准问题行为的实质所在。要区别偶发性和一贯性。

对好心办坏事,为了某种欲望的满足,恶作剧,故意扰乱,要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通过引导、激励、调整、改变的办法调整行为动机。让学生从阴影里走入阳光地。

5.有意淡化

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随之加强。在学校或者班级里,尤其是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常常被沦为漠视群体。他们为争取自己的地位,往往通过问题行为表现不满意或者反叛,以引起老师的注意。

如果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大惊小怪,就使这些学生的不良欲望得到了满足和强化。因此,我们在这类问题行为面前要有意淡化。如:某学生在物理课上看小说,老师就可有意不看这位同学说:“要注意看物理课本。”等等。

6.积极转移

当人受到不平等待遇或者遭受意外伤害憋了一肚子气后,往往会把心中的怒火转嫁给别人,而且会“转移攻击目标”。医学界将其定义为“心理转移”。学生的问题行为大多都是由“消极心理转移”产生的。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明白这一点,并尽可能地寻求“积极心理转移”,学生的问题行为就可减少或者遏制。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关训练。如倾注爱心,担负责任,磨炼毅力,锤炼意志等活动都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7.以爱换德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我们的教师只要是真诚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体贴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对待问题,处理问题,而且顾及他们的合理要求,再调皮的学生也是会被老师的关爱唤醒良知的。

中央台《实话实说》栏目报道,深圳一位老师为了找回一个不愿上学的学生,相继家访了三十八次。

在第三十八次时,这位学生终于被老师的真诚打动,从此返回学校发奋学习。爱是教育的灵魂,用好了它,不仅对处理学生问题行为作用很大,而且其综合效力也是无穷的巨大的。

8.因势利导

凡事都有两面性,只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去看,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有利面,也有它的不利面。学生的问题行为当然也一样,虽然是不正常行为,但从反面看,大多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至少有值得发掘的成分。

比如爱说话的同学就有乐于交流心理倾向,喜欢打架好动的同学就有体力充沛的特长,等等。只要我们善于分析,勤于集累,我们就可消极为积极,变问题为有利。

9.活动补偿

由于课程、设备和师资的限制,现在的学校大多都只重视理性活动,重视室内活动。学生的活动空间几乎只有教室,差不多整天都是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形式单调呆板,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得不到满足。学生的肢体力量得不到释放。

于是产生不满、焦虑、烦躁和反抗,进而出现各种问题行为。尤其是学困生根本找不到一点成功的乐趣。对此,如果我们想办法,挤时间组织一些肢体活动,户外活动,并且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同时,为了这些活动的落实,在班上成立体育部(球队等)、文化部(班容班规)、宣传部(新闻、广播)、统战部(协调关系)、环卫部(卫生、防疫)、文艺部(晚会、班会)、信息部(动态板报)等,让学生各显其能各得其所。

这样,学生的心理欲望得到了满足,学生的肢体力量得到了释放,当然,这方面产生的问题行为也就可自然地减少了。

10.引发宣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例子:吃败仗的篮球队员为了表示不满,往往把篮球狠狠地向地上一扔。受老师批评后的学生痛哭一场后,倒显得很平静,而且有可能行为更规范。篮球队员为什么要这样做?受批评后的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这就是发泄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挫折引发的发泄形式多数表现为攻击。因此,只要我们把脉学生心理,当学生内心有积愤时,引导发泄;当学生情绪不满时,找机会让其倾述,学生的攻击行为就可得到控制,甚至得到利用。

11.一反常态

这是一个战略战术问题,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如果方式和态度偶尔一反常态,让学生打破心理准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内心产生振动,就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如:将平常火爆的脾气一改温和慈善,学生就会感到关怀备至,深受感动。

将平常温和慈善一改凶狠火爆,学生就会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不然老师不会这样,从而引起高度的警觉。这样的处理办法虽然不可常用,但偶尔一用会收奇效,因为学生记忆深刻,行为变化也就会持久。

12.速战速决

学生在出现问题行为后,往往有一种自责的心理,只要是怀疑会被老师知道,就希望尽早了断,以求得解脱。

老师如果抓住了这个契机,进行及时处理,既了却了师生双方的后顾之忧,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有利于健康心理的需要。也以免夜长梦多,引起事态的扩散和发展,从而浪费时间和耗散精力。

同时,快刀斩乱麻的工作作风也是教师效率意识的体现

13.迂回出击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棘手的情况,某些问题行为反复性特强,出现的时间间隙短,次数多,叫你防不甚防,而且往往事态严重影响特坏。

针对这样的“老大难”问题,“老油条”学生,我们想立即见效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扭跟泡”的办法,扭着学生不松,跟着学生不放,陪着学生不走,与学生比忍性,比韧劲,比耐心,比心计。

同时要绵里藏针刚柔相济(一般都要先紧后松,先硬后软),尤其第一起这类问题,一定要治服。

14.头脑风暴

学生在发生问题行为后,往往装作若无其事,一旦被老师发现后,他们又装作理直气壮。其实,这时他们都是外强中干虚张声势,尤其是那些胆汁质的学生,他们大多不会用心计,或者又是初犯,我们都可用这种急病猛药的办法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

如:大发脾气,甚至雷霆万钧;很很训斥;加重责难等。总之,要做到火暴刚烈,甚至专横跋户,横蛮不理。当然,这种办法一定要特别慎用。

15.角色体验

一节自习课上,老师要求要保持安静,可在很静的课堂上,却有一个学生伏案大声说闲话,不只是因为环境特别吵闹,想试探老师,还是与老师暗暗挑战。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如果不刹住,就有可能后患无穷。

因此,这位老师没有简单对待,而是对学生宣布要对其严肃处理。课后老师要求这位学生做值日,并授意这位学生安排同学清掉操场上的某些垃圾,又让其巡视寝室,并根据值日的要求相继作处理。

之后,让这位学生在班上谈体会。这位同学说:“做老师真不容易,管那么多学生,如果学生不听安排,有时气得只想打人,但又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实现自我教育,这种方法虽然很费时,但效果却长远。

16.跟踪管理

发展的学生自然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要一出现就惊慌失措,小起大作;也不要一有平息就麻痹大意,放松警惕。要有问题意识和超前意识,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问题来后才想办法处理,要明白只有对付问题的方法不是好办法。

我们的管理行为和育人意识一直要伴随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对那些有劣迹的同学,我们的视线要形影相随,要掌握他们的言行踪迹。为了防止时紧时松,没有持续性,我们还可以用列表的方式做定期的思想工作和调查工作,做一次记一次,保障跟踪落实。

17.引发反思

经常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往往听惯了训斥,学会了检讨及其他应付的办法。因此,老师的一般劝说、批评往往都不大奏效。

如果教育者能抓住某些事件激起他们的思想斗争或情绪出动,给予启发诱导,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就会在心灵深处受到极大的触动,成为问题行为的转折点。

如有位老师为了教育一位偷了自行车的学生,他给那位学生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年迈的母亲听说自己的儿子犯法要判刑,当场气死。从而唤起那位同学的良知和自责,激起那位同学对爱与归属的强烈需求,进而深知自己错误的严重性。

18.自我教育

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增强自我胜任感和责任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才是我们治理问题行为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最更本的目的。

例如:在每期开学时,我们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行为计划,并按星期按月组织学生对照计划进行阶段性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实施情况,同时再一次调整自己的行为计划。其间,让学生通过不断内化,明白自己的进步,强化自己的责任,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19.相互帮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组织精神、团队作用、个人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在我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全凭自己个人的能耐是很难做成大事的。

当然,对一个班级,不管是从现实管理还是从教育的未来意识来说,都应该重视这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尤其是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老师面对十几位同学,如果只凭自己一盯一,那是无济于事的,也是绝对无效的。

因此,我们对学生除了要重视自律意识培养外,还要教给学生一些相互提醒、相互照顾的策略和方法,以通过互相帮助的途径,达到全班协调、整合,实现自主管理的目的。

20.不追根源

学生违背规章制度,出现问题行为,大多都是无意识的,或者是约束力不强,经不起利益诱惑和别人唆使,有的即使有目的、有计划,甚至是明知故犯,但也很少是本质问题和思想问题。

因此,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一般都不要刨根究底,找思想根源。要明白即使要找也只是为难学生,根本打不到教育目的。尤其是中小学生世界观还没有真正形成,品德、个性还不稳定,我们更多的是要作正向疏导、激励,从正面加以引导。

21.表征奖励

这种办法是编制一套表征奖励系统,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得以矫正以后予以的肯定和奖励。奖励的表征可以是各种筹码(物资、荣誉、操行分、象征性物品)。在使用这个方法之前,须先向学生讲清楚表征奖励系统与行为的相应要求。

通俗地说,就是达到了怎样的行为要求就可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刺激。心理学称这种办法叫“强化菜单”。菜单的内容是开放的,改正问题行为的途径也是开放,行为者可以按规定自由地选择相应的强化刺激,从而达到自发地矫正的目的。

22.延时强化

任何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都强调强化的作用。按照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的强化观点来分析,个体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延时强化,只顾为自己追求及时的满足,就极有可能出现问题行为。

因此,有经验的老师最重视持续激励,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将行为与强化的间隙时间逐渐加大,将近期行为与远景目标紧密联系,从而逐步由自动管理、自主管理过渡到自我管理的实现。

23.相反练习

这种办法心理学称为“过矫正”,就是让学生做与问题行为相反行为或者不相容的行为。

如:发现学生在黑板上“涂鸦”,就可要求乱画的学生先把这些乱涂的东西擦干净,再把黑板两旁墙壁上的脏东西清除掉,然后要求他在以后一段时间(如一周)内负责黑板的整洁和教室环境的干净。

在练习过程中要跟踪视导,保证落实,只要能做好就及时给予奖励强化,如果能坚持就要加大表扬。

24.适度惩罚

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的一种强制性的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它与体罚有着本质不同。

虽然要慎用,但适度惩罚可以使学生懂得规矩,辨明是非,记牢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主动地了解行为边际,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0:43:19 | 只看该作者
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十个问题之一:班主任是什么?


    这是一个角色定位问题,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你把自己定位成什么角色,你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扮演这种角色,于是你就会真的成为这种人。”
       班主任是什么?班主任是主任,但不是官。如果把主任都看成官的话,那班主任就是全国最小的官,付出最多、回报最少的官,压力最大、委屈最多、权力最小、贡献最大的官。
       班主任不是官,那是什么?王晓春老师在《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里,把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为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和家庭教育指导者。我觉得很有道理。
       一、班主任是一个教育型的管理者。
        “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职能。作为班主任要拟订班级工作计划,组织班级一切活动,要指挥和控制学生,要协调各科任课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或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班主任是管理者。但班主任作为管理者,与工厂、军队、公司、机关的管理者不同。班主任面对的不是成年人,而是少年儿童,是一个受教育者,应该教育为重,管理为轻。因此,班主任是“教育型的管理者”。
        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就范,而是使他们受到教育。
    二、班主任是一个学习指导者。
        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我的理解是班主任应该从思想到行动、从精神到方法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勤学”为“会学”。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应该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班主任是学生的平等对话者。
       这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切入的,这是一种全新而又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是把学生视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这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放下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的架子,摈弃自古以来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真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包括问题学生,真正蹲下来和学生零距离接触,和学生坦诚对话。做学生的平等对话者,需要班主任要有平等的意识,学习和探究的心态,真正开放的现代人心态。
    四、班主任是一个学习者。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迅速更新、技术频繁换代、信息几近爆炸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学习就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需要。班主任更需要学习。学习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可以丰富一个人的内涵,净化一个人的心灵,提升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学习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对学习不感兴趣,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不读书,怎么能够让学生读书呢?
       五、班主任是一个心理工作者。
       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高度的重视,但心理教育人才或心理工作者的短缺,致使班主任老师不得不临时客串这个角色,对于这个全新的角色,班主任老师是很不熟悉的,仅凭师范院校里学的那么一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想客串这个角色显然只能是应付,而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六、班主任是一个家庭教育指导者。
       这又是一个比较新的角色。过去,按照我国的传统,家庭教育是家长的事,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明显滞后: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很容易带来孩子的个性问题、社会化障碍、非智力因素的欠缺;家庭富裕程度的提高很容易腐蚀孩子,造成他们畸形的消费观和幸福观;传媒发达和信息爆炸很容易促使孩子畸形早熟,使他们注意力分散,无法认真学习;社会的开放和宽松的环境势必使今日学生的个性彰显;沉重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竞争水涨船高地提升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学校之间的竞赛又迫使学校不断向家长施压,孩子和家长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力。在此情况下,殛待需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谁来指导?自然又是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同时扮演这么多角色,其角色负荷是十分沉重的。难怪有的心理学家说,教师的角色是“弥漫性”的,也就是说,他要认同的角色之多,简直没有界限,其它哪种职业也没有这么多的角色期待。这也就是班主任活得很累、教师往往不爱当班主任的重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06:30 , Processed in 0.11307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