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会论文/梁春莲]: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探讨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3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探讨
梁春莲
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副教授
通讯地址 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46号 530022
【摘  要】民俗是某民族在日常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丧、节庆典仪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喜好、风气、崇尚与禁忌。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到并重视民俗文化教育是必要的。民俗文化具有辅助教学功能、德育教育功能、知识积累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等。本文对三套(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分布情况以及编排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进行探讨性的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法包括:增强语文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课堂教学中深挖教材并灵活把握教学内容;作文教学中,书写民俗;课外教学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另外,结合当地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民俗文化;教育;教学


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人类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具有广泛的,深刻的影响,能够开启通向民族历史的“民俗”之窗,去感受我们祖先的思想情趣和昔日生活。能在小学课堂上把民族文化中积极的内容传播、传承下来,是件快乐的事情,也是可行的事情。民俗教育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语文是母语教育,母语教育就是寻根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挖掘、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篇目,发挥民俗文化教育的作用,加强民俗教育是语文教学应有的追求。
本文在汲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以民俗文化教育的理论问题为立足点,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分布状况及存在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方法进行探究。
一、有关民俗文化教育的理论问题
(一)民俗
1.民俗的概念  
民俗简单的说就是民间风俗。“风”是指在不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风尚,“俗”是指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习俗。风俗是在人类社会出现后,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历史上沿袭的,积久而成的风尚和习俗”[1]。风俗就是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风俗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最具体、最生动的文化风貌和精神心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是人类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岁时节庆、文化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行为规范。”[2]民俗是一个民族承传并广泛流行于一定地域,在一定条件下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具体说来,就是指某民族在日常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丧、节庆、典仪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喜好、风气、崇尚与禁忌,是具有相当特点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所形成相约定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有地方的,也有全民族的。比如以岁时习俗而言,春节、清明、八月十五中秋节,不仅汉族人民十分重视,而且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也都过这些节日。
关于民俗的分类问题,由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侧重点,因此民俗有很多种划分方法。“民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事象,各类民俗事象所体现出的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容,是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本文是关于民俗文化教育的研究,在此采取钟敬文先生的说法:“民俗大略可以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4】
物质民俗: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这种活动中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产品形式,它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农、林、牧、副、渔)、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
社会民俗 :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它是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 例如:家族、亲族 村落;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人生礼仪) 例如:人生诸仪式(诞生、成年、婚姻、丧葬);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娱乐民俗等。
精神民俗:是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精神民俗主要有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民间艺术等。
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民俗语言、民间文学两大部分。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特定的语言,它们是广义的民俗语言。狭义的民俗语言是指在一个民俗或地区中流行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并且反复出现的套语,如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等。民间文学是指由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主要有神话、民间传说、故事、歌谣、说唱等形式。
(二)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民俗文化的范围,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俗、风尚事物。”[5]由民俗分类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是由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工艺制作等物化形式,以及主体在物化过程中的文化传承活动所构成的;社会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娱乐民俗,当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通过某种约定俗成的方式固定下来,成为维护民间人际关系和生存方式的纽带时,它们也就进人了民俗文化的范畴;包括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的精神文化、由口语约定俗成的语言文化。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是民俗文化,所以,民俗文化的涵盖面小于民族文化。钟敬文曾经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条干流。第一条是上层文化,从阶级上说,它主要是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用的文化。第二条是中层文化的干流,它主要是市民文化。第三条干流是下层文化,即由广大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它虽然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却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部分”。[6]
从民俗文化本身来说,它内容多而广,其中有一些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部分。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人们生活中,发挥了广泛、重大的作用,在新时代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在发挥积极作用,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新形势下,不管是从民俗文化本身来说,还是从国家建设来讲,都要重视民俗文化并且应不断的汲取它的精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必要的。
二、民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语文教育是一种语言文化教育。语文课是学生掌握民族文化的重要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7】。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内容广泛,趣味多,它直接或间接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民俗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一些篇目蕴含的民俗文化让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上课时如果教师能及时的讲解,据以分析,剖明实质,补充它的来龙去脉,以加深学生对相应民俗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许更能加深学生的解读。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对王熙凤服饰和打扮的描写,浓墨重彩,文字比较拗口,学生不仅读不通顺,而且很难理解。文本涉及信仰习俗、服饰习俗、交往礼俗等诸多民俗事项,我们语文教师如果从民俗的角度去探讨这篇作品,学生就会更容易的理解在那时候,服饰象征着一个人的地位,王熙凤这样的穿着显示出她的高贵;她的身后还跟随着几个丫鬟,这也是我国民俗的一个现象,地位较高的人出入都有丫鬟陪同。语文出版社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也是一篇民俗风情很浓的课文,在上课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剪纸的风俗,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姥姥剪纸受欢迎的原因,以上事例分析可知,民俗的讲解对解读文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像这种情况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又是随处可见的,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民俗文化有利于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民俗内容的篇目有很多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素材,如苏教版的《安塞腰鼓》、语文出版社S版的《雪顿节看赛牛》、人教版《草原》等等,这些课文展示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俗,这些民俗文化各式各样,让人赞叹,可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的内容,“它是群众的遗风遗俗,一个社会风范和道德的产物,总和一定的社会思想氛围相联系,积淀了人们的思想、志趣、道德规范等诸多思想元素。”[8]小学语文教材关于民俗的文章涉及到民间故事、传说、风俗习惯、民间技艺、口语等民俗风物,这些在德育方面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通过这些内容的具体讲解,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思想道德上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例如,龙和凤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是华夏祖先崇拜和信仰的吉祥物了。所以龙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子孙也就成了龙的传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涉及到与龙和凤有关的词句,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在遇到这些词句时,如果能介绍这一史前时期的图腾传说,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这些词句的含义,使学生在了解我们伟大民族的兴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民俗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
学生可以从民俗知识中获取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民俗是人民生活的反映,它必然蕴藏着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小学语文教学如果可以与民俗教学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语言、礼节、历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9]的目标。
古代礼俗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如古代人的称谓有谦称、敬称和贱称之分,它是根据人们的身份、关系、辈分不同而区分和使用的。谦称如寡人、孤、臣、仆、不才等;敬称如陛下、大王、皇上、夫子、公、大人等;贱称如竖子、贼子、犬子等。不同称谓可以正确认识人物的尊卑贵贱和人物之间的远近亲疏的关系。一些课文中也写到礼仪习俗,如人教版的《孔子拜师》,“拜”是古时候常用的礼仪,课文中也出现了“行礼”这一词语,在授课时讲解这些礼仪民俗知识,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中孔子的品行,也能让学生获得礼节知识。
我国古代的历法知识也大都以民俗的形式保存着。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几千年来沿用的传统历法,它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相互配合用来纪年,六十年一循环,现在我国农历仍然沿用干支纪年。一般来说,人们以夜半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依此类推,每个地支代表两个小时。人们常把十二地支分别与十二种动物相配:子鼠、丑牛、寅虎、犯兔、辰龙、己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就是人们常谈到的年庚“属相”,即十二生肖。在研究的三套教材中都有关于十二地支的历法知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给学生讲解这些民俗知识,那学生将可以积累到这些民俗知识。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分布情况及其存在特征
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在《加强义务教育教材建设的几点意见》中强调“要把五千年文化教育的传统融化到教材中去,要让我们的学生有文化修养。”强调“像春节的鞭炮、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亮等这些传统的东西,应很好地落实到教材中去。”【10】那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比例如何呢?将通过三套小学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和语文出版社S版进行分析。
(一) 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分布情况
1.比例分析
下面,我以小学语文众多版本教材中的人教版,苏教版,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为对象,进行有关民俗内容的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版块
板本
课文
识字
习作
综合练习
口语交际
人教版
39
3
3
29
3
苏教版
32
2
5
22
2
语文出版社S版
52
3
3
24
3

(说明:语文出版社S版从一年级统计到五年级,共十册,其中有303篇课文,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占17.2%、识字十篇,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占30%、习作37篇,要求书写民俗文化的篇数占8.1%、综合练习共79,涉及民俗文化占27.8%、口语交际66次,要求交流民俗文化的占4.5%;人教版十二册书,其中有353篇课文,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占10.7%、识字16篇,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占18%、习作53篇,要求书写民俗文化的篇数占5.7%、综合练习共96次,涉及民俗文化占30.2%、口语交际85次,要求交流民俗文化的占3.5%;苏教版十二册书,其中有295篇课文,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占10.8%、识字16篇,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占12.5%、习作58篇,要求书写民俗文化的篇数占8.6%、综合练习共90,涉及民俗文化占24.4%、口语交际90次,要求交流民俗文化的占3.3%。)
由以上表格所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教育是迫切的,也是有依据的。在这些文章中,有些课文全篇都在讲民俗文化,如《北京的春节》,而大部分是文中涉及民俗知识。
2.分类情况(课文分类)
第一类:涉及物质民俗类的
(1)人教版:《葡萄沟》、《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赵州桥》、《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四时田园杂兴》、《“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2)语文版:《古诗( 敕勒歌)》、《家》、《锡林郭勒大草原》、《赵州桥》、《芦叶船》、《走进丽江》、《五彩池》、《萧山杨梅》、《西风胡杨》、《萨尔王的故事》
(3)苏教版:《莫高窟》、《秦兵马俑》、《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泉城》、《九寨沟》、《我们爱你啊,中国》
第二类:涉及社会民俗类的
(1)人教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难忘的泼水节》、《孔子拜师》、《送元二使安西》、《草原》、《丝绸之路》、《中华少年》、《临死前的严监生》、《北京的春节》、《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伯牙绝弦》、《已亥杂诗》、《中华第一龙》、《名被荟萃》
(2)语文版:《程门立雪》、《走马灯的奥秘》、《“年”的来历》、《阿凡提的故事》、《清明节的由来》、《雪顿节上看赛牛》、《观潮》、《重阳节的传说》、《孔子学琴》、《端午节的由来》、《孔子》、《火把节》、《寒食》
(3)苏教版:《三顾茅庐》、《生命的林子》、《钱学森》、《欢乐的泼水节》
第三类:涉及语言民俗类的
(1)人教版:《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古诗两首》、《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盘古开天地》、《寓言两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文成公主进藏》、《寓言两则(南辕北辙、亡羊补牢)》、《猴子出世》
(2)语文版:《炎帝的传说》、《尧帝凿井》、《南辕北辙》、《开天辟地》、《猴子种树》、《寓言两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寓言两则(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炎帝创市》、《哪咤闹海》、《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寓言两则(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神鸟》、《冬不拉》、《三借芭蕉扇》、《唐玄奘西行取经》、《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
(3)苏教版:《成语故事》、《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大禹治水》、《沉香救母》、《猴子种果树》、《哪吒闹海》、《寓言两则》、《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春联》、《三打白骨精》
第四类:涉及精神民俗类的
(1)人教版:《西门豹》、《我们的民族小学》、《白鹅》、《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顶碗少年》、《藏戏》
(2)语文版:《做灯笼》、《晏子劝齐王》、《心中那盏灯》、《西门豹》、《黄帝》、《梅兰芳》、《刘三姐》、《黄道婆》、《少年闰土》、《香玉剧社号》
(3)苏教版:《天火之谜》、《二泉映月》、《姥姥的剪纸》、《安塞腰鼓》
以上就是小学阶段现行三套语文教材中与民俗有关的文章的统计。由此说明,小学语文课本中是有涉及民俗内容的课文,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存在。再加上近年来人们探讨民俗民情,寻找精神故园热情的升温,民俗文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不可忽视民俗文化的传播。
(二)民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编排方式
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民俗文化内容比较少,但在教材中有其特有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课文中出现
语文教材是古今语文文化的精华,编写者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如何向学生传授语文文化上,难以顾及民俗文化的问题,民俗文化只零散地藏在语文教材的中。一首诗、一篇小品文、一部长篇小说,处处都可反映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意趣的方方面面。如《安塞腰鼓》、《北京的春节》、《雪顿节上看赛牛》等这些课文都以地方民俗为题材进行描绘。这些文章不只停留在对地方民俗情、风俗画的简单描绘上,而是透过这些民情风俗,进而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需求。
(2)以注释的形式存在
这类多集中在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由于地域差异和历时性的因素,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教材编辑者在编教材时以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九月九日的注释:即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佩带茱萸、引菊花酒的习俗;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中对“监生”的注释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哥子”的注释是:古时对男子的尊称等。
(3) 在综合性学习或口语交际专题中出现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的“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再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中的“聊聊春节”,要求学生把知道的关于春节的风俗分享;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下册能说会道中的“美丽的民间传说”要求学生收集身边的民间传说,说给全班同学听。
(4)在习作中出现
三套语文教材都出现了关于书写民俗文化的习作,如,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下册最后一次习作是书写民间传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5说一说端午节,并写下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要求学生收集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想一想,要告诉别人哪些,理一理并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过程中的民俗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它的渗透性。语文课本中的民俗内容一般都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或寄寓了人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和朴实的审美观念,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正确评价,或再现了民风民俗,其教育意义和审美功能渗透于课文之中。这种渗透还包括教师的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方法探究
1.增强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   
因为民俗文化在教材中的存在具有渗透性,所以要想让民俗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首先取决于实施教育者自身素质的高低。
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对民俗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在现代经济社会,在东西方文明不断撞击中,年轻一代出现了价值观严重金钱化、社会责任感缺失、文明滑坡现象,一些传统的美德在他们身上难觅踪迹。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文化作支撑,那他就是一个没有精神的躯壳。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优秀的传统,那她就会异化,就会失去自己的民族魂!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拥有丰富的民俗资源。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民俗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民俗教育的特殊功能。如前所述民俗在语文教学辅助,增长学生知识方面,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民俗中还蕴含着协调人际关系的准则;维系家庭稳定的伦理道理观、舍生取义维护集体的价值观;保护环境、追求人求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团结协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观。对此,语文教师都应该充分地认识和把握。要想提高自身在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素养, 需要语文教师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寻资料,补充学习。所以也需要极大的毅力和热情。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1)深挖教材,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
教材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存在的,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资料。但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不能成为被动的教材传授者,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创造性,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际内容,参照课堂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做出合理安排、统筹规划。
由于民俗文化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且它的存在具有零散性,所以备课就要考虑教材、学生、教学手段等多方因素。处理教材时,既要考虑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要兼顾课本中的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要深挖教材,灵活掌握主要教学内容与次要教学内容的关系,在不影响完成主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补充、拓展教材里的民俗文化内容,联系实际,以开拓学生视野,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优秀民俗风情,感受中国源远流长、趣味盎然的民俗,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抓住时期讲解民俗知识,切身感受民俗文化
要让民俗深入学生的心,教师要有意识的去安排民俗知识讲解的时间。中国的节日大多数都有来历,这就是岁时民俗,遇上民俗节日的日子,教师可腾出一点时间为学生讲解关于这个节日的民俗。这样不仅抓住了良好的时机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还可以根据节日和学生开设民俗活动,如举办民俗主题班会课、民俗欣赏课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生活体验,获得真实感受,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获得更多更深的认识。节日习俗是非常贴近生活的一些事项,我们让学生参与一些节庆活动事项,让学生乐在其中,也感受在其中。如在春节前后,老师教学生学做中国结;端午节来临之际,老师教学生包粽子。在我国传统的色俗中,红色是吉祥的象征。大红的中国结,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喜气,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也由衷地感叹我国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智慧,切身体会到我国百姓执着追求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厚情感。尽管这些制作工艺有点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相互切磋手艺,有的不忘向家人请教,再向其他同学传授技艺。
(3)作文教学中,书写民俗
在小学语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两次习作课是关于书写民俗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抒写民俗,激发他们参与到有益的民俗活动中,陶冶他们的性情。
如在上《说说端午节》这一习作时可以先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等手段,激趣导入话题;也可让学生说见闻、讲风俗、谈过节感受等手段,激发情趣,引发想写动机。然后阅读课文素材,自选资料构思起草。本课没有“例文”,可以准备“下水文”,以便师生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怎样筛选自己熟悉或需要的资料,怎样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让学生现身说法、议法、明法。接着让学生仿照,或是模仿,对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馈、评价,鼓励那些灵活模仿有创意、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的习作。这样不仅有效的完成了这一次的教学目标,而且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端午民俗。
3.课外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
课外教学主要是在延伸性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延伸性阅读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读基础上的迁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作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11]如学习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可让学生去阅读《红楼梦》,《红楼梦》是社会百科全书,其中包含着众多的民俗文化内容,那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延伸性阅读,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关于民俗文化的知识,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更深刻地体味民俗文化的魅力,感悟优秀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使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崇敬感油然而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精神。
除此之外,学校可适当布置一些关于民俗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民间,收集、调查民风民俗,把调查到的结果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做手抄报、出黑板报、民俗展示会等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民俗意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究式学习精神,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教育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应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民俗教育功能的发挥。因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它具有先导性、宽松性、针对性的特点,并且是与家庭生活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会使民俗教育更生动、更具体、更自接、更具说服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 尤其是在民俗方面。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需要配合家庭教育的 “小传统”的配合和社会教育的“大传统”的共同带动,才能更有利于实现民俗的教育功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民俗教育的功能必须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例如尊老爱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尊老”。中国的“尊老”习俗是以儒家的“孝”为核心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秩序上。尊老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只有敬老爱老,才能使家庭关系融洽,并为后辈树立榜样。所谓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言行将对子女产生重大影响。和睦的家庭关系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将产生积极的良性的促进作用。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这种家庭良性习惯的发展、扩大,势必会促使社会这个机体的健康发展,淳化民风民俗,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反过来,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又会对不良的个体产生约束力,规范其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有时需要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借助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力量及氛围。否则,单靠课堂上的讲授,就会使民俗教育成为干巴巴的说教,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民俗教育功能的发挥。
5.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12]它是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创新是校本课程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创新总是与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而多样性又来源于个性。校本突出的不是统一性、一致性,而是基于学校现实而展开的,带有更多的个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民俗校本课程意义重大。小学语文课包罗万象,涉及知识多,根据小学生心理的特点,所能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材不能花太多篇幅来宣传民俗文化,所以各个小学应根据地方特点,开发关于民俗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还能够促进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团体合作与交流;它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民俗的地域性和民族差异性要求在编写民俗校本课程时,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直接与当地居民生活相联系,贴近社会生活,要“取之于民,用之于学生”。开设有关这些民族的校本课程,即可补充小学语文教材有关少数民族内容的不足, 又可通过民俗教育使学生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关注他们的今天与明天。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务实精神、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民俗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从而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真正保存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并提高学生民俗意识,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民俗教育是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从民俗文化教育的理论问题入手,指出民俗文化的三大教育功能,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分布情况及其存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方法。民俗文化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民俗文化教育的方法,正在摸索实践中,许多内容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改进提高,为处于困惑中的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一个新的途径与方法,逐渐从困境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光明.风俗事象与伦理刍议[J]. 天府新论.1994,2:7
[2]秦水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4 (1):4
[3][4]王彦章.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3
[5]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13
[6]钟敬文. 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6,11:7-9
[7][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6)
[8]引景青梅.《高中语文中的民俗文化教育》[J]卜湘玲,李亦桃. 民俗: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1)
[10]覃宗毅.中学语文中的民俗教育探究[J] .http://www.cnki.net/
[1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6   
[12]引《高中语文中的民俗文化教育》谌业锋.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www.pep.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3 15:41 , Processed in 0.12556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