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华:“心中有课”不如“心中有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14:2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中有课”不如“心中有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226a10101ko1h.html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经常外出学习,常常会赶上各地名师的公开课堂。老师们的公开课讲得真好。他们运用多媒体手段,采取各种道具,一堂课下来,有声有色,有笑有泪,热热闹闹,掌声不断。这些课堂不断给人以精美的视觉和听觉刺激,让人感觉到它的精彩纷呈。

可看多了这样的公开课后,总觉得课堂里缺少些什么。这个疙瘩一直模糊地藏在心中,直到遇到贾志敏老师,它才突然清晰起来,从他的课堂里我找到了答案。

贾老师今年七十有六了,视力不好,而且还患有癌症,是经过化疗又重新站上讲台的。那堂课,贾老师讲的是任溶溶的一首诗——《爸爸的老师》。课堂上他只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张纸(写有课文内容)。如果说还有其他的道具,那就是两个新鲜的苹果。在课堂中,贾老师不但用两个苹果向学生讲清了生词“新鲜”的意义,而且用它们来复习“鞠躬”一词的意义,并且引出尊重他人的这一优良传统……这堂课会让学生终身难忘,也让我们听课老师终身难忘——它让我们记住的东西有很多。相比之下,这堂课与其他老师的真大不同。

很多老师的课,先是要打开视频,然后进入新课:放映多媒体画面,链接音乐,朗读课文,黑板上板书,或是忙着取其他教具,等等。一堂课下来,学生忙着看,忙着听,应接不暇。这样,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少了,虽然有时也有交流,但那些交流只是浅层的。老师对问题没有深入,为什么?一方面是老师根本不知道要去深入,因为出现的问题不在自己的预设之中。如一次课堂上,讲课老师讲到“热”字的部首是四点,这个四点不是“四点水”,因为热东西要有火,这四点是代表火。类似的字还有四个。老师讲到这里就“啪”的一下进入下个教学内容的视频。“还有四个是什么字啊?”听课的老师等到下课也没见到。另一方面是讲课老师不敢深入。如果一深入,讲课老师就担心后面的内容讲不完,并且还会与先前的预设相差很远。因此,课堂上,老师在回应学生答题时,是尽量表扬。这些廉价的表扬或泛滥的奖励,为课堂创造出了轰动的效应。这些表扬和奖励,从表面上看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是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但实际上老师没有给学生正确的引导,没有给学生及时纠错,甚至会误导学生的认知。但在贾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说错了,他当场说“没说好”,并让学生听听其他人的表达,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学生说得好的地方,他就会重复几次,并做出中肯的表扬。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知道了认真思考的意义,他允许学生犯错,也认真帮学生纠错,评价公正。这种对话有来有往,互相尊重。

在讲课的过程中,许多老师心里一直很着急,常要想着如何有效地把自己准备中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如何要把自己的课演得最精彩。这时候,老师往往多去关注课堂的下一步,是要放图画,是放音乐,还是要自己表演阅读……于是,老师提问时,为了节约时间,要么点名靠近自己身边的学生回答问题,要么点名“能干”的学生回答问题,而那些离得远的学生,或是“预知可能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都不在老师眼中。有一次,一位老师叫学生们齐声朗读一小段课文,学生开始朗读了,刚读一两句,老师突然叫停。由于课文里有雷雨的场面,所以学生朗读前要打开雷声的音响效果。音响效果打开了,炸耳的雷声把学生们吓得一跳,他们忘记了要朗读……老师又给学生提示,重新播放打雷的音响效果……我没有感觉出雷声对学生朗读效果的增强,倒越感觉学生和雷声一样成了课堂的道具,都在为老师的表演服务。在贾老师的课堂上,每个问题都要讲到位,每个学生都要被关注到。如学生在读“教师”“爸爸”“数学家”“学问”等词语时,喜欢拖音或忽略轻声,他要几个学生起来读,直到他们读准确,并通过多次示范告诉学生读书就跟说话一样。如讲“教师”和“老师”的区别,先让学生尽量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讲“新鲜”时,他用了两个苹果做道具,让学生在理解文中的新鲜的意义后,又了解它的另外一个意义,并且要学生把两个意义完整地表达出来;讲“鞠躬”时,他比较了中西方文明的区别,让学生通过这个词理解中国文化传统。一堂课下来,表面上好像没看到精彩之处,但每讲一处,都令人印象深刻,觉得处处都精彩,就连两个苹果也有了生命。

那些乍一看精彩无比的课堂,老师一直“心中有课”,一直在为如何讲好这堂课精打细算。教材、教具、多媒体甚至学生都在为讲课老师服务,成为课堂的道具。于是,课堂远离了人,远离了学生。

课堂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鱼与水的关系。离开了学生的课堂,自然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要建立有生命力的课堂,老师得“心中有人”。在这种课堂里,首先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师生平等。课堂的起初,师生之间有天然的不平等,但在课堂行进的过程中,由不平等走向平等: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老师与全体学生或个体学生交流。老师带着学生认真倾听,平等对话,澄清课堂生成的每个问题。其次,要注重生成。有学生平等参与的课堂就会生成。这些生成往往偏离老师的预设,会产生意料之外的问题。此时,老师不能冷面转向,而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既能将学生的问题解答明白,又能及时回到文本。再次,一切道具都是为了学生。道具是为课堂服务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一堂课里,老师只有把无生命的道具运用于有生命的个体的认知上,才能彰显道具的价值,才能营造“心中有人”的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16:5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知识”还是“关注学生”
陈 凯
片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教学。
    师:小朋友们,平时你们喜欢玩些什么呀?
   生1:我喜欢拍皮球。
   生2:我喜欢跳橡皮筋。
   生3:游戏最好玩了,我喜欢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生4:我喜欢踢毽子,我能踢好多个呢!(生挺自豪的)
   师:(出示情境图)
   原来你也喜欢踢毽子啊!瞧,你们在干什么呀?
   生1: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在操场上踢毽子呢!
   生2:你们看;旁边还有一个老师在记踢的个数呢!
   生3:还有小朋友在帮着数呢!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看图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沉思片刻后,小手立即举了起来,个个都显得很兴奋。)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想提问题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想)好,下面我们就分四人小组来交流一下自己的问题,并试着在组内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们立即分四人小组展开了交流、探索活动)几分钟后,班内进行了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很多,现简单摘录几个:
  (1)老师有几人?学生有几人?
  (2)男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几人?
  (3)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老师比学生少几人?
  (4)操场上一共有几人?
  (5)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几人?
  (6)踢毽子的有几人?数个九的有几人?
   踢毽子的回答中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如“学生比老师多几人?”
   师:这个问题你们会回答吗?怎么想的呢?
   生1:学生比老师多6人,我是数出来的。(生演示数法)
   生2:我摆了学具知道了,老师有2人,我就摆2个○,学生有8人,我就摆了8个△(生边说边演示:△△△△△△△△),这样一眼就看出来学生比老师多6人。
   师:对,我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3:学生有8人,再添上6人是8人,就和学生一样多了,所以多了6人。
   师:小朋友想得真好!(又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生5:老师有2人,学生有8人,我想到了8-2=6(人),所以学生比老师多6人。
   生6(补充):我同意他的看法,如果8+2=10(人),那就多了,所以肯定是8-2=6(人)
  ……
  (学生们还在抢着说自己的想法,每张小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不禁为这些学生的回答鼓起了掌,他们回答得多好啊!这此语言恰恰是学生对问题直接、最真实的理解。)
一点思考
如果以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恐怕学生不会有这么多富有创造性的见解,甚至连探索研究或独立思考的机会都没有。在本案例中,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选取熟悉的事例,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成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地探究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和点拨者的作用。在这样的课堂中学 生获取得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得到培养、提高。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是学生所喜欢的、更是学生所需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5 23:37 , Processed in 0.09735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