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初阳:语文怎能缺少经典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20:3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郭初阳:语文怎能缺少经典
http://jysb.shuren100.com/2010-12/08/content_27452.html

□ 本报记者 吴松超/文图   

最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以下简称《救救孩子》)对当前小学语文课本提出质疑,引起了广泛关注。《救救孩子》以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涉及母亲、母爱的课文为研究对象,提出小学语文课本存在“四大缺失”——经典缺失、儿童视角缺失、快乐缺失和事实缺失。
最早对小学语文课本进行研究、提出质疑的是郭初阳。他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中所塑造的母亲形象和反映的母爱均处于一种“病态”。这引起一批同道的研究兴趣,他们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展开了系统的研究,由此,才有了《救救孩子》20万字的研究成果。
郭初阳曾是杭州外国语学校的语文教师,现在杭州市越读馆任教,出版有《言说抵抗沉默》。他的语文课有着浓郁的学术味道和文化气息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有人评价其课堂具有“革命性”,是在“为语文课堂重新立法”,他因此也被称做“新生代教师”。可郭初阳似乎更愿意做“独立教师”——几年前,他离开公办学校,但并没有远离语文——这本他参与著作的《救救孩子》表明了他的姿态与追求。
作为“独立教师”,郭初阳看待教科书、语文教学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视角与体制内的教师有何不同?能给一线教师的教学、成长带来哪些启示?近日,记者采访了郭初阳。
课本,最好能超越时代
记者:《救救孩子》这本书现在被许多媒体关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思考,但据我观察,教育界内有不少人,包括教学一线的教师、教育研究者等,对你们的研究并不以为然。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的新课程教学倡导“用教材教”,而非“照本宣科”“教教材”。教学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学识、视野和价值取向等来重组教学内容,这样看,教师才是课程真正的构筑主体,“教师即课程”。课本虽然重要,但并非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就您而言,您自己就“从来不把课本当回事”,课堂上多是讲自己认为对学生发展有益的东西。我想请教您的是,课本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是什么定位,到底重要不重要?您对待课本的态度和做法是不是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郭初阳:我认为,课程是一个小型学习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在一段共同学习的时间内选择、研读、创作文本的全部。即便同一个教师所教授的两个班级,一个学期下来,两个班级所学习的内容也是有区别的。课程不是Windows XP,每台电脑里一模一样地安装一套就是了。课程当如植物,扎根于学习共同体的土壤,在合力灌溉与培植中,慢慢生长。既然名之为“课程”,意味着这是一个“过程”,在一段珍贵的学习时间里,师生一起前进。用金子美铃的诗来说,就是努力“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永恒的光,向着伟大事物(道、真理、生命)前进。
课本对于课程当然重要,只是目前的中小学语文课本远远落后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甚至远不如民国时期的“老课本”。最近,叶圣陶和丰子恺先生创作、1932年出版的《开明国语课本》重印本卖断货了,就很说明一些问题。所以,我渴望课本的“战国时代”的到来,学校、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主张自主选择课本,而不是定命于一尊、受制于一考。我很希望有一天,中国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理想,为学生选择他们成长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像小说、诗集、电影、戏剧等等,让中国孩子的生命与创造力像花儿一样地自然盛开。
语文,为孩子们打下精神的底子
记者:《救救孩子》这本书表面上是对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提出了很多批评,谈的是课本编写的问题,但更深层次或者这种批评的背后,隐含着对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的追求。您自己追求什么样的教育?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读这本书,您希望老师们读出什么,或者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郭初阳:教育是为未来的社会培养新人,就当前而言,我认为是培养公民。这也是我所追求的。李慎之先生曾说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公民教员”,而现在中小学的公民教育是缺席的,所以,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不能不承担起公民教育的部分任务。钱理群先生也曾说,“要为孩子们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这是语文教育的目的。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读《救救孩子》这本书,我希望能读出三点内容:
一是“怎么教”——对于小学语文课文,对于自己在不自觉中成为“压迫者”的教师身份,当保持清醒。当然,有批判性思维也很重要。小学语文教师,最应该提防的,就是那种“低能的热情”,南辕北辙,跑得越快、越用力,离教育越远。
二是“教什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经典的、符合普世价值的、适合儿童年龄阶段的好文本。因为这样的文本,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还很少。教师与学生只有在经典阅读中才能共同成长,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现代人,一个温文尔雅的、宽容的、美好的中国人。
三是在教学生涯中,与孩子们一起获得“阅读的力量”和“写作的力量”,通过语言的自由达到心灵的自由,获得自由之精神,树立独立之人格。
写作,需要经典阅读的活水
记者:读您的《言说抵抗沉默》,有一篇序言让我很受触动,就是学生suncharl写的《我的老师郭初阳》。我没有想到初三年级的学生运用语言能这样老道,随性、轻松的笔触就把您从外貌到性情、特点写得活灵活现。我想知道,您的课程通过什么方式、什么内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我的能力?
郭初阳:suncharl的本名叫毛明超,现在是北京大学德语系三年级的学生了。他当时偷偷地写我,想吓我一跳。后来,我把他的文章作为序言,也吓了他一跳。
良好的阅读趣味和语言感觉,只能通过大量阅读经典作品来培养。只有充足的经典阅读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头脑,人才会有强烈的创作欲与井喷式的表达,所以,读和写不能分开。越读馆的写作课程正是建立在经典阅读之上的习作练习。
比如学习《画眼睛》一课,我在内容设计中,以鲁迅提出的“画眼睛”概念出发,依次安排的阅读片段有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汪曾祺《大淖记事》中的巧云、《求雨》中蓝色的眼睛、陈丹青的《笑谈大先生》等……有了这些积累之后,再有自己的观察体验,孩子们“画眼睛”也非常传神。
比如,杜沁阳同学写道:“她的眼睛有点近视,再加上浓密的睫毛,使得一对眸子若隐若现,让人无法捉摸。忽然她一个转身,定定地看着你,眼眯起来,带点锐利而又专注的神情,让你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似的。”
翁峥阳同学写道:“他的眼睛似乎永远也睁不大,两点眸子总在如缝的眼帘间打转,忽然一惊,眼眯缝得更细了,透点惊愕的神情,好像刚从梦里惊醒。”
读书,亲近各种各样的经典
记者:从您的课例可以看出,您读书之多、阅读视野之广。我们都知道,教师成长离不开阅读。您曾说过一句话:好的语文老师不应该读语文类期刊。也有教师称,“不读或少读同行写的书”“不应有所谓的教师专业阅读”。我想,这大概都代表了同一种阅读态度,请您谈谈您的教师读书观以及对语文教师阅读的一些建议。
郭初阳:跟朋友们交流时,我常说:“没有读过《1984》的语文教师,实在没有资格领取教师资格证。”
关于阅读,寒哲说过:“一个作家可以为读者提供的最珍贵的服务之一就是,使读者注意到别的好作家。”其实教师的责任也在于此。既然我们的学生以后要成为从事各种行业的人,为什么不与他们一起读各种各样的经典著作呢?
我想给过分强调“语文专业阅读”或“教师专业阅读”的人,推荐18世纪德国思想家利希滕贝格的那句格言:“一门学科最热烈的辩护士、那些不能容忍对它丝毫不恭的人,往往是那些在该学科里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并私底下意识到这一缺陷的人。”
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史蒂芬·克拉克的《阅读的力量》、朱天心的《猎人们》、C·S·路易斯的《返璞归真》、巫宁坤《一滴泪》、吴经熊的《超越东西方》、吴重生的《出死入生》,还有穆旦、冯至、顾城等人的诗作,都是我比较喜欢的,算是个人偏好,没有参考意义,但我认为,语文教师的阅读视野要广,要读经典。

郭初阳:浙江杭州人,多年致力于探索一种理想的语文课堂范式——“踏实”与“凌空”的结合。其《珍珠鸟》《愚公移山》《套中人》《陌生化》等课例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示范之作。出版有《言说抵抗沉默》等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8:26 , Processed in 0.08258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