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4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教育报刊社《教育时报》首席编辑代修鹏:《修鹏读报》专栏镜像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8:0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河南教育报刊社《教育时报》首席编辑代修鹏:
                                      《修鹏读报》



各位老师好!
      为与更多的老师分享阅读带给专业成长的启发,现将“修鹏读报”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内容发布在此,便于网络阅读,如想手机阅读最新内容,可微信扫描文章后的二维码,进行手机无障碍阅读。
     欢迎大家针对发布的、您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评论,也请针对形式和内容提出好的建议。
                                                  
                                                                       “修鹏读报”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0&extra=page%3D1&_dsign=8ebf1ff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8:05:38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内容

永远天真,永远勇敢
天真的力量​
□王悦微(教师)​
  这些人的灵魂,是多么的可贵啊,即便白发苍苍,依然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我很多年没有为一本书而流泪了,何况还是一本儿童小说。《小国王》最初激起我阅读的兴趣,是因为作者雅努什·科扎克那传奇般的临死:“虽然饱受疲劳和营养不良的折磨,虚弱的科扎克仍然高昂着头,带领着他的200个孩子,排着秩序井然的队伍前进,他们镇静地穿过华沙寂静的街道,走向火车站。他们扛着孤儿院的旗帜,那是科扎克设计的:绿色的旗帜上,一边是白色的花朵,另一边是蓝色的大卫之星。”他带着他们,一步步走向死亡,走向特雷布林卡的毒气室,只因为,他们是犹太人。​
  即便是走向死亡,也如此从容,如此高贵,后来读完了这本小说,在故事快结束的时候,小马特国王被判处流放荒岛,“马特昂起头来,让每个人看到他的眼睛是干的,尽管他皱着眉头。他注视着天空,注视着太阳”,读到这里,我突然感到,马特国王和雅努什·科扎克,他们有着多么相近的灵魂啊,天真、勇敢、赤诚、高贵。​
  我不止一次地在大人的身上看到孩童的灵魂,比如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和他的《小王子》,比如丰子恺和他的《缘缘堂随笔》,这些人的灵魂,是多么的可贵啊,即便白发苍苍,依然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也正是因为有这一颗赤子之心,他们的文字才有这样令人动容的力量,那是一种天真的力量,是这世间值得留恋的美好所在。​
  不过分乐观的理想主义​
  科扎克并不鼓吹儿童天性中的所有一切特质都是正确的​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也读过不少儿童文学著作。这些著作里,或如童话,完全的琉璃世界,清澄透明,在这些故事里,孩童只需要面对同样单纯的世界,和花花草草、猫猫狗狗们作伴,简单地欢笑,简单地哭泣;或是校园少年小说,一般也只做成长期问题的探讨,故事多发生在少年和他的同伴之间,即便是涉及少年和成人世界的矛盾,也不会如《小国王》里这样的深入、全面。​
  在大多数的儿童小说里,作为主角的儿童,往往能收到作者更多的庇护,能赋予他掌控自我小世界的能力,并且作者会把和小主人公和成人世界的冲突诗意化、简单化些,掩藏一些真实的残酷,使之成为一种“可爱的成长中的小苦恼”,并且,作者常常会在文字里带有一种“儿童至上”的情结,即这些冲突不会使主人公失控,矛盾最终还是得到了解决,成长最终还是得到了呵护。​
  《小国王》是一本略带残酷的儿童小说,因为科扎克不是一个过分乐观的理想主义者,并不鼓吹儿童天性中的所有一切特质都是正确的,他理解孩子,关注孩子,同时全面地评价孩子,赞美他们的勃勃生机,勇敢无私,也承认他们的有限,在本书中,孩子们和大人们互换了身份,依照孩子们的愿望,他们开始接管各个社会工作,结果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各部门陷入瘫痪。而这个只有情怀的理想主义改革最终失败,导致了他后来的战争失败,国家被侵,最终他被流放荒岛。​
  作者如实写出了孩子们的特质,比如在儿童议会上的争吵、打架,比如费勒克的贪小便宜,作为一个小小的改革者,马特国王有过彷徨、失落,他曾躲起来偷偷地哭泣,在泪水中向自己的父亲求助,小说并没有因为情怀和理想就给小国王一个完满的结局(而很多小说和电影里不都是皆大欢喜的结束吗?),作者就是要如实地写下一个孩子在走向成长的过程中,和成人世界的交锋中,所付出和承受的失败、痛苦,同时,这也是一部成人向儿童学习的启示录,马特勇敢无畏,毫无私心,冒着生命危险去食人部落,为孩子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园,在乡村开设夏令营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等等这些改革,无不是出于对孩子的真心关怀,而且,马特拥有的对改革的魄力和执行力,那种果断坚毅,也是作为大人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失去的。​
  英雄气概与敏锐的细致​
  来自小国王的忧伤,是一种壮怀激烈​
  但这样的一个小改革家,最终却落得一个流放的结局,也难怪译者魏荣梅在《译后记》里写道:“我不敢相信!我不敢相信!怎么可以这样收尾?这样悲壮惨烈、不尽如人意的结局?我在泪光中看着亲爱的小马特离我而去,心痛、气愤、惋惜……纠结在一起。”这也是我在读完小说流泪的原因。先前小马特所受的种种苦楚我都能接受,是因为期待着一个美好的结局,然而一个内心充满光明、无私的孩子,最终在全体臣民的注视下被送上刑场(谢天谢地,他没有被枪决),这太让人痛苦了。同样让人感到痛苦的,还有忧伤国王的背叛,国民们的误解(因为间谍记者撒下了模仿马特签名的虚假传单),这几乎是明朝袁崇焕的历史再现,本是一代忠臣,然而众口铄金,在谎言和误会下,他被凌迟街头,抢他一块肉吃的,是他深爱的人民。“自古圣贤皆寂寞”,此时不仅是寂寞,更是悲哀。作为一个先驱,是不是就得注定在灵魂上孤独,在处境中茕茕孑立呢?​
  跟《小王子》的悠长抒情不同,《小国王》在情节上一直都很热闹,从马特偷偷溜出皇宫上战场,经历了货真价实的炮弹和硝烟,再到他穿越沙漠去食人部落,再到他亲自指挥跟三个国家展开战争,整本小说始终都很紧张,小国王的命运总是那样跌宕起伏,处处有险境,叫人读得一刻也没的放松,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在这份热闹中读出了一些忧伤,跟《小王子》里那种充满哲学意味的忧伤不同,来自小国王的忧伤,是一种壮怀激烈。拔剑四顾心怆然的忧伤。也许这份细致,正是作者科扎克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能获得孩子们喜欢的重要原因吧——既有英雄般的慷慨气概,又有一份敏锐的细致。​
  为了记住自己的童年,也为了更了解孩子们的世界,我愿意,再看一遍这本《小国王》。​

 跟《小王子》的悠长抒情不同,《小国王》在情节上一直都很热闹,小国王的命运总是那样跌宕起伏,处处有险境,叫人读得一刻也没的放松,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在这份热闹中读出了一些忧伤,跟《小王子》里那种充满哲学意味的忧伤不同,来自小国王的忧伤,是一种壮怀激烈。拔剑四顾心怆然的忧伤。也许这份细致,正是作者科扎克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能获得孩子们喜欢的重要原因吧——既有英雄般的慷慨气概,又有一份敏锐的细致。​
 ​
 《小国王》​
  作者:雅努什·科扎克​
  版本:金城出版社2013年8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8:06:10 | 只看该作者
“修鹏读报”第一期


第一期




新课改,经不起跑偏的延误(一)

策划人语:

新课改,为什么要改?要改什么,要怎么改?多年的教育实践之后,广大的一线教育者有了丰富的感受。他们从课程改革纷繁芜杂的现象中,从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等角度,找出课程改革的难点和不足,理性反思,力求发出自己最真实的心声,以求得与更多教育同行者一起更好地共进。
接下来,我们还会不断地在这些问题上发问,比如课改的内容方面:我们教育者该教学生相信什么?比如课改的推进方面:学生相信之后,我们如何开始实践?比如,课改参与者自身教育力的精进方面:在教学生相信之前,我们教育者自己如何能相信?
这些问题的答案还在前方,等着我们一起去探寻。时不我待,因为孩子,新课改经不起跑偏的延误。



【“课改”不是“改课”】
凌宗伟




谈及课改,恐怕我们最需要搞清楚的是它说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不是“基础教育课堂改革”。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所谓课改却在有意无意中演变成了“改课”。原因是相当明显的,“改课”是技术层面的,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是相对省事的活儿,也是容易出成绩、出政绩、出效益的活儿。
比如说,这次课改强调教学情境的设置,强调老师备课时的精心预设。于是,就有了许多类似这样的把戏:作文课上5分钟过去了,老师才汗流浃背地走进来,匆匆忙忙地与学生打个招呼,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作文题目《当老师迟到了》。这样的设计在许多课改专家和教师眼里,是会赢得喝彩的。可是,我们要是往深处去想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境设置”不但相当可怕,而且还相当可恶。如果学生一旦知道这是一个为了设置而设置的虚假情境的话,他们要不就是对这位教师感到不耻,要不就会明白:原来作文就是说假话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如果让这样的情境设置泛滥下去,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吗?
加拿大教育哲学家马克思·范梅南在《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里有这样的提醒:“教育学对情境非常敏感……教育行动所需的知识应该是针对具体情境而且指向我们所关心的具体孩子。”他强调的是我们所要了解的教学情景应该是学生个体的、家庭的、社区的际遇,应该是我们每天面临的教育场所和教育行动。看上去我们每天活动的校园与教室只是“静物”,其实身在其中的我们,会感到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尤其是我们面对的那些孩子,他们的境遇更是处在变化之中的。当然,作为教师,我们每天甚至每个时刻的境遇也是不一样的。教育的时机就处在这样不断变化的情境中,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教育时机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是在一瞬间的;教学的机智就体现在我们是不是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一瞬间,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行动,甚至是有意识地“不行动”。谈到这里,又牵扯到这次课改强调的另一个问题了,那就是“预设”与“生成”。
我现在的反思是,在许多情况下,预设的情景越精妙,课堂上所谓的生成就越虚假,因为生成是被技术主义所控制的生成。
我们的问题就在于“研究”教师的“教”太多,而研究学生的“学”太少。尤其是当下的课改名校和课改明星们,为了体现其课改成果,许多课总是通过所谓的“磨课”“磨”出来的。在这些名校和名师那里,所谓的原生态课堂,早就是一个骗人的术语了。就教师而言,我们早已经忘记了完美无缺的课堂是不存在的、所有的课都是有缺憾的这样的常识。我们要的是“完美”,尽管我们也知道这个“完美”是虚假的。
这次课改最为热闹的,恐怕就是涌现了形形色色的“高效课堂”,以及伴随而生的各种流派和教育模式了。一些无良的教育人、媒体人就如商人一样,在这次课改中看到的是商机,他们与某些官僚以及别有用心的校长勾搭,从迎合政绩的需要和所谓的民意出发将“课改”演化为“改课”,推出一个又一个的“高效课堂”,“建构”一个又一个的“教改”模式,树立一个又一个的流派,催生一所又一所的“课改”名校。这些名人、名校或到处忽悠、到处棒打,或一门心思想着提高门票收入。就这样,那些打着课改旗号的专家、校长、名师、商人乃至一些行政官员不仅一时间名声大燥,而且腰缠万贯了。
可怕的还在于,当我们一旦对诸如此类的“课改”提出质疑和批评的时候,就有人跳出了大喝一声:课改就要改掉不合适的人!或者给你来一顿如愚蠢无知、课改阻力之类的棒喝。久而久之,一些学校、一些校长、一些教师便在这样的声音中失语了,甚至于走上了对“课改”专家、名师、名校顶礼膜拜的道路。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楚的是,课改的目的就是要让课堂教学回归本源,回到教育的正道上来。所谓教育的正道,就是着眼于人的生命生长的,是关乎当下教育对象的生命的,又是指向他们未来的生命历程的。也就是说,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要的是树立基于成全生命的教育理念,以及在这样的理念下的着眼于“人”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文化重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新课改水深几何】
□ 贾书建





新课改已历十年有余,人们的评价或褒或贬、或扬或抑,但普遍认同的说法是新课改业已驶入深水区。那么,水究竟有多深呢?
对照课程改革纲要所设定的目标,我们发现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三种与之相背离的倾向。
一是模式化倾向。2011年《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新年特刊”以“呼唤‘后教育模式时代’的到来”为题,发起了一场大讨论,我也荣幸地参与其中。起因是“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粉墨登场,数不胜数,如旋风般把原本应该和风细雨的基础教育课堂吹得沸沸扬扬”。时至今日,“模式旋风”非但没有止息,反而越刮越盛。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指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我们所虑的不是教学模式,而是模式化:某些学者、媒体跟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结盟,到处推销、贩卖某种教学模式,甚至不惜动用行政手段,致使教学模式泛滥成灾。
课是常备常新、常教常新的,这是因为没有而且从来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情境与课堂,因而也就没有而且从来没有能够适合所有学生、情境与课堂的教学模式。优秀的教学往往是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一招鲜,吃遍天”对于教师来说不亚于痴人说梦。模式化倾向危害巨大,它僵化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桎梏了教师的教学创新与思想灵动,将把新课改推向危险的漩涡。
二是绝对化倾向。新课改出现偏差与错误在所难免,但要力避思想方法出错。某些人惯于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想方法。例如,他们把传统与现实绝对地对立起来,在他们的词典里,传统成了守旧、落后的代名词。他们主张只有“颠覆”传统,才有教育的重生;只有给教师“洗脑”,才有教师的解放;只有推行旧城改造“强拆”式的课改,才有课改的成功。“强拆”拆掉的是什么?是历史,是文化,是民心!对待传统的正确思想方法是什么?是唯物史观,是扬弃——扬其精华,弃其糟粕,换言之,就是继承与发展。
再如,他们把教与学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教是学的从属,教是学的最大障碍,因而教是可有可无的。“以学定教”本没错,但硬说“先学后教”是“铁律”!弄得教师谈教色变、畏教如虎。教与学是死对头吗?在教学系统中,教与学是对立的统一,只讲对立、不讲统一,或者只讲统一、不讲对立,在思想方法上都是讲不通的,必然导致行动混乱。教师不但要敢于教,而且一定要教好、教出风格来。
三是随意化倾向。教学的复杂与精细程度要远在其他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上,任何简单化、随意化的倾向都是要不得的。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背离了教学规律,绝不是简单的一句“遭到规律惩罚”就能交差的,所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其高昂的。
现在的人们胆子特别大,“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没有什么不敢想的、不敢说的、不敢干的。诸如教案该不该写,作业该不该留,考试该不该考,等等,这些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现如今不但成了问题,而且成了悬案。
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是课程管理的分权,目的是为了改变原来国家课程一统到底的状况,但绝不是国家课程权威的削弱——国家课程的权威也不容削弱。我们看到某些学校和教师随意改变国家课程的课时计划,随意增删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还美其名曰“国家课程校本化”。
最近耳闻某些学校欲实行所谓“弹性课时制”。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每课时一般为40或45分钟。这种课时设置有着充分的学理依据,其科学性、合理性被长期的教育实践所证实,并得到普遍认可。背离了教学常识,就背离了教学规律,也就与新课改方向大相径庭。
夜行人拿手电筒时常照一照来时的路,照一照走过的脚印,目的不是要走回头路,而是为了把前面的路走得更好。试水新课改,目的也在于此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新书推荐】我的教育视界





本书汇集了窦桂梅校长多年来游学英国、美国、乌克兰、韩国、日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选文章丰富多彩,体现了作者开阔的“教育视界”。 “用怎样的逻辑观课”“美国中小学校长的倾诉与挑战”“教育公平,说还是不说?”等文章,用专业的视角向读者呈现了国外教育;“怎样积蓄你的情感账户”“ 美国人的微笑、感谢与赞美”“韩国女人、和日本女人和中国女人”等文章,以柔美细腻的语言,展示了看似跟教育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对教育有所启发的细节。
诚如作者所言,“视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欢迎关注】
以上信息来自“修鹏读报”。如果觉得可读和有价值,欢迎推荐给其他朋友和在“朋友圈”转发。

点击右上角“…”摁钮,关注我的公众账号。点击微信“通讯录”,选择右上角“添加”。查找公众号“修鹏读报”,或者扫描右图二维码,也能成为我的朋友。

关注后,回到账号首页点击右上角的“小人”图标,可以查看历史信息。
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有您参与,我才能做得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8:09:25 | 只看该作者
新课改,经不起跑偏的延误(二)





【重塑对课程的理解】
□ 殷国雄

从个人而言,思索“课程改革”,我觉得首要是厘清“课程”的相关含义。
“课程”一语,出自拉丁语“跑道”,作为教育术语,是在1582年荷兰的拉丁大学里首次被确认的,将由教会和国王的权力所控制的课程比喻为让大学教授和学生们进行教学的学程的赛马跑道,嘲弄性地称之为“课程”。因此,“课程”这一教育术语,缘起中便夹杂着“强制”的含义。很多一线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把“课程”等同于“学科”,把“课程内容”等同于“学科知识”,把“课程标准”等同于“课程要求”,甚至把“课程改革”窄化为“课堂教学”改革,体现的就是这种极为陈旧的课程观。
在这种陈旧课程观的笼罩下,教师常常自我定义为“已然规范”知识的传递者。所有的知识无须讨论,都是不辩自明的真理,教师的创造性往往停留于教学形式的变化,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学生的多样性认知和对自身不确定性的反思;对于学生而言,只需被动接受和记忆老师教授的知识,他们自身的创造与个性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学生的成绩,仅仅表现在对这些知识熟练程度的检测上。学生体验互相倾听、互相协作的乐趣,往往被掌握规范知识的竞争所压制;教材以权威的面貌出现,教材的要求是老师和学生探讨交流的全部。但在教学实践里,教材要求又被考试要求替换;在以教师教授﹑学生掌握规范知识的课程观之下,课堂教学要求的是纪律和效率的氛围,超出规范知识的探究和兴趣被认为没有意义,甚至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这种课程观之下的实践必然要求控制与服从。
“课程”的相关含义演变到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课程与教师》中,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仔细梳理“课程”的演变历史,重新界定了其含义:课程“意味着学校中教师和学生创造的教育经验的总体”;课程可以“界定为教师所组织学生所体验的学习经验”。需要强调的是,佐藤学所说的“经验不是重复经历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和本能反应,而是能够思索洞察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极为重视学习的过程与体验,而不仅仅着眼于学习的结果,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经验型”的课程观之下,教师应该把学科知识视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因为课程的内容是以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基础的,无视丰富的生命体验,强行按照成年人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是一种极为荒唐的做法。把师生的生命放在课程的中心,既要关注学生对于考试的需求,也要解决师生在成长中的问题,这是一个老师应该具有的意识,应该承担的义务。
因为把生命的成长放在课程的中心,所以教师应该具备极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实践——审议——开发相关的课程内容。教材只是“学习的媒介”,不再是教学的全部依据。教师会依据现实情况和学生的成长需求,随时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与以控制、服从为特征的陈旧课程观不同,“经验型”的课程观之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和价值观的输出者,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有共同价值标准和共同价值追求的学习共同体。在滋养和守护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中,不但学生取得进步和成长,而且教师的生命也变得更加饱满和润泽。
“经验型”的课程观强调和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老师和学生不仅仅着眼于学习结果的呈现和掌握。正因如此,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习和遵从课堂里的那些隐蔽的价值——相互倾听﹑互相理解﹑懂得尊重每个人的独特体验﹑知道要随时修复自己的不足和错误……
正因为课程的相关含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课程改革”首要是普及课程常识,使得教师有明确的“课程概念”,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重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尊严。
“课程”的相关含义可以慢慢厘清。问题是,如果一线教师摆脱那种陈旧的、强制的课程观,认可并实践关注生命成长的“经验型”课程观,自己实践——审议——开发课程内容,接下来,能否真正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呢?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八中学)

【课改难的关键在哪里】
□ 茅卫东
课改的最大受益人自然应该是学生,可是一次又一次的课改后,学生依然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中考前后,我们这里被分流到职校的学生中,大多数几乎已经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有的省份,总分700多的高职录取考试,学生只要考120分就能通过。有的高职甚至只要学生愿意交学费,不用考试就能读。
普高生情况也好不到哪里。高考结束,不少高三学生近乎疯狂地烧书、撕书。上了大学的终于获得了休闲机会,许多人整日里在寝室玩游戏、睡大觉。一些高三学生甚至放弃高考。一些有条件的家庭或让孩子留在家里自己教育,或让孩子读国际班高中毕业后直接出国。
一次又一次地课改,为什么连学生负担过重这一点都解决不了,问题究竟在哪里?
原因大家已经总结出了许多,诸如文化传统、就业压力、管理力度、教师素质、评价体系、高考模式等等。但有一条似乎很少被提及:学生权益!
在我看来,中国课改的状态,实则和中国家长的状态相似。的确,没有几个父母是不爱自己孩子的,可是也真没有多少中国父母是会爱孩子的。大多数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占有式的爱,将孩子视为私有财产,是自己的附属。独生子女时代以前,中国父母对孩子多是严厉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被很多家长视为金科玉律。1980年以后,国家强力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中国的父母们几乎集体转型,不但舍不得打骂,还把孩子捧为家中的“小皇帝”,宠得不得了。不论是以前的严厉还是以后的溺爱,这两种对待孩子的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不尊重孩子!因为不尊重,所以也不愿意去了解。一切都是父母想当然,想当然地以为对孩子严厉就是好事,想当然地以为孩子还小他想干嘛就让他干嘛可以培养孩子的勇敢。除了温饱,孩子还需要什么?怎么样与孩子相处才能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些问题是很多中国父母不愿意思考和学习的。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只是习惯于按照老一辈的方法、按照周围人的办法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旦孩子长大后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多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还要我怎么样?
可以说,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父母不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凭借着自己身为父母的天然权威,想当然地对待孩子。孩子小的时候宠得没边,大一点了又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设想的轨迹发展。
如果同意这个分析,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课改问题。每一次课改,都是说“为了学生发展”,可是课改如何真正把“学生权益”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所有的课改,不论是改教材、改课时、改课堂、改评价、改考试、改学区……都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研机构、学校和教师大包大揽说了算。
任何一个课改方案出来,最终的落脚点都在课堂上。至今为止,有哪个地方真正解决了“分数至上”的问题?双休日补课、晚上上课、月考周考、作业本练习册习题……不是学生要这样拼分数,这是教师布置的任务,是学校安排的计划,是教育行政部门分配的指标。
这一切真的是为了学生吗?不是一些官员要政绩、学校教育者要奖励吗?
要想课改成功,要是真为学生发展着想,那就成立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教育督导机构,明确如双休和晚上补课校长必须承担的行政和法律责任;让每个学校的学生获得独立地位,允许他们在每个年级每个班级设立学情调查组,负责统计每天教师布置的作业总量。
孩子也好,学生也好,他们虽然还没有成年,但也和成年人一样拥有权益。如果他们的权益得不到尊重,所有打着“为了学生”“为了孩子”旗号的改革最终只是为成年人获利提供一个新路子而已。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

【新书推荐】《吾国教育病理》




《吾国教育病理》一反时下不涉病灶、不究病理,治标不治本的教育论述,从诸多视角,说出惊世骇俗的道理,直指中国教育的病因,直陈其解决之道,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穷根问底,论据详实。既呈现了对教育病理的追问,也体现了对当下国情的关怀。
作者: 郑也夫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0-1
页数: 308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8641591


【欢迎关注】

以上信息来自“修鹏读报”。如果觉得可读和有价值,欢迎推荐给其他朋友和在“朋友圈”转发。
点击右上角“…”摁钮,关注我的公众账号。点击微信“通讯录”,选择右上角“添加”。查找公众号“修鹏读报”,或者扫描右图二维码,也能成为我的朋友。
关注后,回到账号首页点击右上角的“小人”图标,可以查看历史信息。
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有您参与,我才能做得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8:10:23 | 只看该作者
新课改,经不起跑偏的延误(三)

【新课改,想说爱你不容易】





杨林柯


新课程已实施了10多年了,但你如果要问一些教师新课程是什么?“新”在哪里?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原因在于新课程缺少清晰简单的表述,即新课程是什么、新课程想干什么。说是“新课程”,其实并无“新”可言,只是一种课堂的回归,目标依然是工具化的,缺少广泛的人文内涵,没有回到“人”这个根本上来。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从新课程实施的这10年来看,我们依然没有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虽然新课程的理想主义设计很丰满,但现实的应试教育现状依然很骨感,因为评价是新课程的根本,而我们的教育评价依然是数字量化的考试成绩。于是,新课程成了一个应付上级的幌子、忽悠外界的招牌,骨子里面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东西。大家都清楚,只有成绩才能保证个人和学校真实的利益和尊严。
众所周知,新课程有一个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及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目标设计很好,既重视工具性,又兼顾人文目标。但这只是一个教学目标,并不是一个教育目标,如果没有终极目标和终极关怀,那么对教学目标的追求容易导致技术化和工具化,助长形式主义。
看看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各种示范课、赛教课、公开课,课堂形式确实多样,现场表演、互相辩驳、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等等,但要问学生这一节课学了什么,教师要达到什么目的,不见得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种课上,为在教学竞争中胜出,教师容易注重表演而忽视学生的内化;表演结束,教师又会回到常态课上,回到向考试妥协的路子上来。因为许多学校用成绩排队的方法给教师加码,甚至实施末位淘汰制。在这种教育环境里,谁还考虑什么新课程目标,饭碗才是最要紧的。
让我觉得奇怪的是,新课程本来是要解放师生的,谁想实施后,教师普遍反映压力增大、负担加剧,学生也越来越苦、负担越来越重。一个良好的愿望为什么会带来相反的结果?这难道不是理论设计和现实逼迫的背叛?当高考用成绩选拔人才,当社会用升学率评价学校,当学校用考试成绩评价教师,当分数成为当代教育宗教,作为教师,谁又能够从生活逻辑中成功逃离?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设计是不错的,但它把可以量化的目标与不可量化的目标纠缠在一起,这就会带来实施的困境。而且,过程评价也只是徒增了教师的工作量,有点形式主义,最后还是由成绩说了算。
教育教学有一个评价问题,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成绩依然最有说服力。要搞好成绩,在三维目标中,只要搞好“知识与能力”即可,过程再好,方法再好,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再好,考试成绩是显示不出来的;如果成绩不好,一切都白搭。实际情况是,越是按照新课程目标去组织教学的老师,付出的努力越大,受到的现实伤害往往也越大,这就导致分数评价吃掉了新课程的价值,这恰恰是新课程最尴尬的地方。
新课程改革只是教材改革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这种课程改革更多的还只是技术层面的改革,而未抵达“道”的层面。根据“发乎上,得乎中”的价值实现原理,缺少高远追求的设计,只能达到较低的目标。我们培养的人,有知识而少见识,有情趣而少情怀,有信念而无信仰,更多地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语),心灵也比较脆弱。这些年不断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就从反面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的一些教育者缺乏信仰,缺乏终极关怀。
也有一些学校打着新课改的幌子,搞出一些哗众取宠的“模式”,仔细一听,也是为了高考服务,为了利益服务。更荒诞的是,参观一些学校学习竟然要买价格不菲的门票,这不是和参观动物园一样吗?
其实,不管什么样的教育,教师都是关键。好教育是好教师带来的,没有好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但好的教育得保证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和教育的自由。孔子当年搞教育也没有什么教育教学大纲、新课程之类,为什么能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教育成绩斐然?关键是有教育教学的自由,教学形式可以自己做主,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如今,一些教师在学校、家长、学生、同行的推搡之中不知何去何从,在顺从外界与顺从内心的撕扯中很难自拔,为了生存经常得向现实法则让步。而且,一些地方的新课程改革加大了教师的实际负担,挤兑了教师学习充电的时间。我们都知道,不能读书学习的教师视野狭窄、方向不明甚至精神荒芜,他怎么去影响学生,怎么会实现“立人”的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新书推荐】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16位知名青年班主任讲演录》
张万祥 主编            
源创图书 策划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


本书收录了在全国享有盛誉的16位知名青年班主任的讲演录。16位知名青年班主,16场精彩的教育演讲,呈现16条专业成长之路,揭示16个成功的秘密。他们有的是 “全国十佳班主任”,有的是《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有的是德育特级教师、 “全国模范教师”……
在这里,他们奉献出最精彩的探索、最深刻的感悟、最动人的业绩、最美丽的人生轨迹、最真挚的忠告。在这里,我们可以和这些知名班主任一起“享受做班主任的幸福”,领会“轻轻松松做班主任”的秘诀……

【亲子阅读】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张文质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一日为父,终身为父。一日为父,也是终身为师。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几乎就是终身性的。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
父母要尽全力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失望和厌烦,任何时候爱孩子,都是一种行动。你和他在一起,你带领着他,你站在他身后。
无论你到哪里谋生,无论你生活多艰辛,请一定带上你的孩子。孩子不在你身边,就在更多的危险之中。
因为疼爱,所以慈悲。生而为人,从来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每个生命都蕴含着神秘性和不可知性。陪伴孩子成长,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欢迎关注】





以上信息来自“修鹏读报”。如果觉得可读和有价值,欢迎推荐给其他朋友和在“朋友圈”转发。

点击右上角“…”摁钮,关注我的公众账号。点击微信“通讯录”,选择右上角“添加”。查找公众号“修鹏读报”,或者扫描右图二维码,也能成为我的朋友。

关注后,回到账号首页点击右上角的“小人”图标,可以查看历史信息。
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有您参与,我才能做得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8:11:23 | 只看该作者





"修鹏读报“第4期

教师发展模式如何转型(上)
王占伟
注重专业成长而忽视精神成长,让中国教师发展正面临困境。教师成长主要包含专业成长和精神成长,精神成长是专业成长的根基和动力。如果没有教师的精神成长,其专业成长也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如何改善教师的生命状态,促进教师精神成长,应该作为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  

对话嘉宾

  李艳丽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校长

  黄洁华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教授

  罗琳伟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学教研室主任

  尧 勇 广东省佛山市李伟强职业学校校长

  赵爱玲 山西省河津市实验中学心理咨询师

  注重专业成长而忽视精神成长,让中国教师发展正面临困境。

  当前的教师培训主要聚焦于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培训效果因教师缺乏意愿而大打折扣,培训不能有效支持教师的生命发展,教师参训积极性有待提升,培训投入的资源与取得的效益不成正比,等等。

  教师成长主要包含专业成长和精神成长,精神成长是专业成长的根基和动力。如果没有教师的精神成长,其专业成长也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如果一个教师内心是混乱的,就无法专注地从事教育工作;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认知特点混沌茫然,就无法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所以,如何改善教师的生命状态,促进教师精神成长,应该作为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本期,围绕教师精神成长、教师发展模式转型,我们邀请相关专家展开讨论。





【 教师发展偏差在哪里】

中国教师报:在您看来,当前教师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李艳丽:教师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三个方面的发展:一是教师的学科专业成长,需要通过学校的校本研修来实现;二是教师要完成对自我的认知,修复并完善内心,重建内在关系模式,形成完整而又成熟的人格;三是教师要完成对儿童的认知与理解,懂得儿童0-14岁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知道儿童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有哪些问题与需求。

  就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而言,教师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点:一是教师缺乏知识的更新,对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几乎一无所知,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处于混沌状态,在工作中大多处于一种无意识水平;二是教师的发展缺乏精神引领,几乎所有的培训都围绕教师的学科专业、班级管理、师德师风建设,唯独没有对教师内在人格的完善与发展的深入解读。大多数教师不能成为一名好的教育者,是因为他自身的内在人格还处于儿童期,没有发展到一个成熟的个体水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凸显的问题,都与教师的发展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没有自己的育人思想,不知道要使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不知道如何创设一个生活、生态、经典的教室环境,来支持儿童的生命成长;不懂得如何营造一个符合国家课程观、符合儿童实体化认知、自由安全并且富有秩序感的课堂给学生,让孩子成为自我学习发展的主人;不清楚为什么要给儿童开发出音体美、自然、科学、社会实践课程,供孩子在更多的知识领域可以选择,从而发现自己的兴趣,产生人生的理想。这些都是因为教师的视野太过狭隘,只注重知识和技能,忽略人的发展。

  黄洁华:教师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注重专业成长忽视精神成长;注重高学历忽视高素养;职称评审注重硬件指标,忽视软件指标,如专业信仰、敬业精神等;注重科研忽视教学,科研评估标准单一,不能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注重育人忽视育己;教育评估存在功利倾向,导致教师发展倾向功利。

  赵爱玲:重育人而轻育己是当前教师发展的主要问题。当前,教师有偿补课、乱订教辅资料、体罚等严重违背师德甚至违法犯罪案例屡屡曝光。目前,教书育人过多地被看成显性的成绩。这样的评价标准导致评模范晋升职称的核心标准就是成绩、学历、论文等。教师的高度决定着学生的高度。缺少了“读书育己”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再努力地“教书育人”,恐怕也很难有一个理想的教育效果。

  尧勇:当前教师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由于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学校过度注重专业成长,而缺乏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

【精神成长成为新趋势】

中国教师报:如何看待当前的教师培训?应如何改进?

  赵爱玲:当前,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继续教育考核与职称挂钩,让很多教师被动应付。继续教育考试是开卷,但组织者要求教师必须买书,这就让教师产生了继续教育就是销书的不良影响。

  对于目前的网络学习,有许多教师平时根本不学习,到了最后期限,才开始完成学习任务,并且他们在做题时达到及格分就不再做了。还有些教师自己不上网,让其他人代劳。有教师反映,每年参加培训都是相对固定的几个人在讲,从题目到主题到内容没有大的变化,觉得是浪费时间。

  尧勇:当前教师的培训过于形式化和程序化,教师培训的意愿不强,教育培训部门将培训重点聚焦于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必须改变现有的培训模式,从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和价值取向上下功夫,引导教师树立崇高使命,内化自己的价值追求。

  黄洁华:当前教师培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培训仅仅是应付上级对教师的要求,停留在达标上,培训不是根据教师的需求而是管理层的要求,培训效果因教师缺乏意愿而大打折扣。教师培训应了解教师的需求,使培训既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又不会占用太多的休息时间;应建立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允许教师有培训假期(脱产培训),甚至让培训成为激励教师的一种方式。

  中国教师报:您是如何理解教师精神成长的?怎样看待精神成长与专业成长的关系?

  尧勇:我所理解的教师精神成长应该是教师自身的内在要求,是教师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素养和态度,如将教育当成是实现自身价值和自身成长的需要,而不是仅将教育看成是谋生的职业和手段。只有精神成长了,教师对专业的认知才可能深入,学习才可能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变积极。

  赵爱玲:精神成长是教师成长的灵魂,专业成长是教师成长的基石,二者相互促进。专业成长使得教师在教学方面积累丰富经验,成为一个初步合格的教师。精神成长可以提升教师的精神高度,使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树立起振兴教育事业的理想。专业成长是实践,精神成长是指导;专业成长是根基,精神成长是方向。

  罗琳伟:美国家庭治疗的先驱萨提亚女士认为:每一个到她那里咨询的来访者都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拥有积极资源和自我价值的人,是一个渴望改变的人。每一个人都拥有自我的价值,都是带着自己的问题和积极资源去生活的。每个人的内心也都存在着改变的可能,每个人身上也都潜藏着改变的能力。按照这个理论来说,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其精神成长的空间将会更大。因为教师本身以及他身边接触的积极资源相对更多,改变的可能性因而会更大。

【孩子的未来在父母的手心】




想改变孩子,所有的改变首先都要从父母开始,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孩子就可能改变。通过父母的改变,家庭文化的改变,一个孩子就可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孩子不能选择父母,他拥有什么样的父母,是他命运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作为父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能够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实在是孩子的一件幸事。所以我思考的主题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今天我们怎么做父母”或者是“今天的新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
  我第一讲的主题是“孩子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业”。我的一个身份和在座的不少朋友是一样的,我也是一位父亲,我的女儿张格嫣予今年已经18岁了。在这18年时间里,我从事过很多的工作,在不少领域费心地投入自己的研究,但是在我看来,可能最要紧的工作就是养育孩子这件事。我实在无法说出还有什么工作比这更为重要,更需要我这么劳神用心。有时还会这样想,为人父母,真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你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谁能教你做得更好啊?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雪莉·卡特史考特还曾戏拟了一则“征人启事”,要寻找一个好母亲。她的方式有点夸张,说的却是好母亲最重要的品格:
  有耐心,愿意牺牲、奉献自己的身体(如果是领养,则不需要身体)来创造、孕育、滋养、指引、照顾一个新生命。一定要能胜任极端繁重的工作,职责包括关爱、支持、发展自信心,指导、辅导咨询、老师等。需要有做家务事的经历,不限领域,包括:清洁、烹饪、洗衣、熨衣服、缝纫、保姆、司机等(或可以安排其他人担任类似工作)。工作前景:与人分享喜悦与失望,庆祝所有的第一次,仪式的传承,在合宜的时机传授智能,在恰当的时刻做训练。应征者必须温柔,坚强,聪明,有趣,热爱教导与学习,能安慰人,有同情心,值得尊重,不畏艰难,最重要的是要很有弹性。完美主义者勿试。
  你看这位雪莉·卡特史考特所要求的,哪里是个母亲,简直是个圣人了,也许好母亲就是这么勤勉、多才而又要克己。好的母亲、好的父亲总是极端稀缺的,成为好父母看来实在不容易。
  这一点,作为父亲的著名作家、画家黄永玉先生的表达同样令人难忘:“孩子是我们的甜美,也是我们的悲伤,是我们的骨肉,我们的心。”我还要接着说,为人父母其实就是怀揣梦想和责任,把孩子的生命带到远方的人。
  孩子的未来在父母的手心上。


【欢迎关注】

以上信息来自“修鹏读报”。如果觉得可读和有价值,欢迎推荐给其他朋友和在“朋友圈”转发。

点击右上角“…”摁钮,关注我的公众账号。点击微信“通讯录”,选择右上角“添加”。查找公众号“修鹏读报”,或者扫描右图二维码,也能成为我的朋友。

关注后,回到账号首页点击右上角的“小人”图标,可以查看历史信息。
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有您参与,我才能做得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8:12:44 | 只看该作者
修鹏读报  第五期

【怎样有效促进教师精神成长】
中国教师报:如何有效促进教师精神成长?您是如何实践的?​
  李艳丽:目前的教师发展模式急需改变。第一,帮助教师提升和进化意识。只有意识的改变,教师才能知道教育是什么、爱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规则是什么,才能看到一个新的世界,并且在这个新世界中,看到一个全面发展的自由快乐的儿童。​
  第二,对教师进行心理治疗,让教师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感受到每个儿童的存在。这样,教师便能关注儿童成长,改变对待儿童的态度。大量的儿童得不到良好的成长,是基于成人的问题,而成人并不是不想做好,而是他的生命状态呈现出的就是这样一个行为模式和心理模式。教师心灵状态的改变必须通过心理治疗才能够得以实现。​
  第三,让教师了解并懂得0-14岁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不同时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要懂得什么叫儿童的敏感期,知道儿童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与需求;明白什么叫实体化认知,清楚一个12岁以下的儿童手里没有实物就无法进行思考;知道每个孩子的生命里一定要有运动、有音乐、有绘画、有图书等丰富的内容,让他们自由选择、自我体验。​
  罗琳伟: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的精神成长不是无本之木,它首先有赖于自我的觉醒。在工作中,教师如果不能感受到创造的快乐,而是被淹没在重复、机械的教学活动中,迟早会产生职业倦怠。这种被动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会让教师错误地以为目前的疲惫状态是工作常态,因而不主动寻求突破和改变。​
  教师精神成长最初也需要专业人士的引领。教师职业本身的接触社会面就窄,有时候工作中产生的某些负面情绪会在这个相对固定的群体里相互感染、强化。此时,就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来调节,否则,职业倦怠就会乘虚而入。如果这种技巧不能通过自己的途径获得,就需要精通心理的专业人士来适度引导。​
  专业的心理疏导很有针对性。比如,学生考得不好,教师常常有两种表现:有的人过于自责,在一定时间内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自我价值感荡然无存;有的人痛责学生,怪罪于学生的浮躁怠惰,一两周内都会对学生的错误喋喋不休,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荡然无存。这两种极端的方式都会影响教学的良性发展。专业人士的疏导会让教师对事实有一个明晰的觉察,并及时进行信息核对,帮助教师找出问题所在:学生行为背后隐藏着亟待关注的信号,教师焦虑、暴躁带来的严重后果,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的具体原因,师生在压力下的应对方式如何调整,都会得到比较实用的指导。专业人士不但会搜集信息、发现问题,更会引导教师挖掘自身潜藏的积极资源,通过专业的技术去提升其自尊感受,使其对自我、工作和生活有更大程度的积极体验,并激发教师主动去寻求主观上的一些改变。同时也会给教师指出其某种意识或行为可能产生的积极意义或负面影响,让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以后的意识或行为。教师在选择的过程中也是觉察自己内心的过程。接受引领者的疏导,教师会在平静的状态下对事情进行客观分析,发现自己的问题,感受到来自内心的前所未有的力量,对即将去做的改变产生信心。​
  尧勇:为了有效促进教师的精神成长,我们关注不同教师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让教师自己报名参加,使培训成为其内在的需求。我们给不同教师提供锻炼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展现才华,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幸福感和成就感,每周让1-2位教师利用“教师大讲坛”面对全校教师谈人生、谈心态、谈兴趣、谈读书收获,共同分享他们内心深处的温暖与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8:13:24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让教师成功与幸福】
中国教师报:成功与幸福是教师的普遍追求。如何让教师走向成功与幸福?​
  李艳丽:教师的成功与幸福,其实就是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方面体现在职业中,另一方面体现在内在的不断充实与完善中。这两方面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教师经过对人的认知与思考使得工作更为明确与清晰,教师经过工作中的体验与感受得以完成对理论的实体化认知。这才是真正的认知,是心灵层面的有效碰撞。​
  为了让教师走向成功与幸福,我们通过读书报告会、心理团体实操、个人心理辅导、沙盘游戏师培训、新课堂体验式培训、课程开发研讨、社团社会活动开发等一系列活动,在学校和区域内全面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这样的活动,让教师的学科专业、对自我的认知与建构、对儿童的认知与理解能够同时向前推进,每月都有新体验,每期都有新认知,每年都有新发展。这样的工作经过3-5年,可以使教师基本上完成专业的基本技能、自我的正确认知、儿童的初步理解;经过5-10年,可以使教师在专业上扎实熟练、内心成熟稳定、对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能准确判定。经由这样的成长,教师基本上都具备了自我内观、觉知、发展的能力,能够给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成长的支持,呈现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的素养。​
  罗琳伟:教师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除了工资和疲惫,这一段的工作给我带来乐趣了吗?怎样在工作中得到更大的乐趣?我有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与同事分享?除了教师这个身份,学生对我的尊重还来源于什么?我工作的价值对于学校意味着什么?工作中我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怎样改变目前的消极状态?​
  这些问题都关系教师的职业尊严感和成就感,是教师自我价值感的体现,也是教师能否体验到成功的关键因素。它是内在的一种感受。当你感受到自己在工作中有尊严、有价值的时候,幸福感便会油然而生。它与职业本身的收入、获得的荣誉证书并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对自己的职业怀一份尊重,在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努力,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找到自己内在的支撑点,就会感受到职业的快乐和幸福。内在的力量强大了,便不会只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依靠别人的肯定来增强自信和动力。​
  黄洁华:幸福有一条朴素的标准: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潜能。因此,要让教师走向成功与幸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在教师的招聘与选拔中录用那些对教育事业有热情、感兴趣的人;在教师管理上,要做到把每个教师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与潜能,创造开放民主的文化氛围,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在教师的薪酬体系上,要使教师的工资水平具有吸引力,使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上,免除他们的经济压力,使教师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尧勇:要让教师走向成功与幸福,就要让教师有希望、有事做、有人爱。让教师明白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成长,在学生成长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充满爱心,担当责任。同时要多分享、多激励、多肯定、多表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8:13:51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团队怎样打造】

中国教师报:学校教师团队应该如何打造?​
  尧勇:要打造卓越的教师团队,须从以下几点做起:提供教师锻炼和成长的舞台;设计教师精神成长的培训课程,关注教师内在要求;通过项目管理,引导教师团队合作;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激发教师内在动力;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让教师在育人活动中体验、感悟,提高内在素养。​
  罗琳伟:独木难成林。教师的精神成长更需要团队的力量来形成正能量的共振磁场。无论什么场合,团队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消极情绪聚到一起可以相互感染,同样,其正面情绪聚到一起也会引起共振。​
  任何时候,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教师精神成长的大环境,其核心因素就是学校的决策者。作为学校中坚力量的教师,能否在工作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否在工作中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幸福,能否在教材和学生身上感受到创造的乐趣,能否在校园中有归属感,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对教师精神世界的关注。作为领导,你能否了解教师工作中遇到的困扰?你能否觉察教师抱怨的背后对学校的期待?你能否在教师工作失利时伸出援手而不是一味责备?在向教师要成绩的同时,你能否对教师有一定的情感关怀?你能否意识到教师的幸福感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领导具备了这种意识,才能真正看到每位教师为学校做了些什么,才会去想办法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用教师队伍这个优秀团体的学习资源,去激发教师为学校发展、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甘愿奉献、不断进取!​
  团队对于教师精神成长的帮助也源自于成长伙伴的提携和鼓励。团队的每位成员接受了共同的成长主题,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进行同一主题的不同体验,体验过去事件对于现在的影响,同时也体验当下自己积极的生命能量。教师在团队力量的影响下,也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工作。同时,在团队集体体验同一主题的同时,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接纳、认同、欣赏、期待,使团队成员的心联结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教师精神成长的持续效果就会慢慢地显现出来。​
  萨提亚女士说过:“欣赏并接受过去,是为了增强管理现在的能力。”教师的精神成长正是要经历这样一个令人喜悦的过程:所有的过去都是珍贵的资源,所有的未知都有改变的可能。只要你愿意升华自己的内心,幸福和成功就会随时随地来到你的身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8:14:26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内容

永远天真,永远勇敢
天真的力量​
□王悦微(教师)​
  这些人的灵魂,是多么的可贵啊,即便白发苍苍,依然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我很多年没有为一本书而流泪了,何况还是一本儿童小说。《小国王》最初激起我阅读的兴趣,是因为作者雅努什·科扎克那传奇般的临死:“虽然饱受疲劳和营养不良的折磨,虚弱的科扎克仍然高昂着头,带领着他的200个孩子,排着秩序井然的队伍前进,他们镇静地穿过华沙寂静的街道,走向火车站。他们扛着孤儿院的旗帜,那是科扎克设计的:绿色的旗帜上,一边是白色的花朵,另一边是蓝色的大卫之星。”他带着他们,一步步走向死亡,走向特雷布林卡的毒气室,只因为,他们是犹太人。​
  即便是走向死亡,也如此从容,如此高贵,后来读完了这本小说,在故事快结束的时候,小马特国王被判处流放荒岛,“马特昂起头来,让每个人看到他的眼睛是干的,尽管他皱着眉头。他注视着天空,注视着太阳”,读到这里,我突然感到,马特国王和雅努什·科扎克,他们有着多么相近的灵魂啊,天真、勇敢、赤诚、高贵。​
  我不止一次地在大人的身上看到孩童的灵魂,比如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和他的《小王子》,比如丰子恺和他的《缘缘堂随笔》,这些人的灵魂,是多么的可贵啊,即便白发苍苍,依然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也正是因为有这一颗赤子之心,他们的文字才有这样令人动容的力量,那是一种天真的力量,是这世间值得留恋的美好所在。​
  不过分乐观的理想主义​
  科扎克并不鼓吹儿童天性中的所有一切特质都是正确的​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也读过不少儿童文学著作。这些著作里,或如童话,完全的琉璃世界,清澄透明,在这些故事里,孩童只需要面对同样单纯的世界,和花花草草、猫猫狗狗们作伴,简单地欢笑,简单地哭泣;或是校园少年小说,一般也只做成长期问题的探讨,故事多发生在少年和他的同伴之间,即便是涉及少年和成人世界的矛盾,也不会如《小国王》里这样的深入、全面。​
  在大多数的儿童小说里,作为主角的儿童,往往能收到作者更多的庇护,能赋予他掌控自我小世界的能力,并且作者会把和小主人公和成人世界的冲突诗意化、简单化些,掩藏一些真实的残酷,使之成为一种“可爱的成长中的小苦恼”,并且,作者常常会在文字里带有一种“儿童至上”的情结,即这些冲突不会使主人公失控,矛盾最终还是得到了解决,成长最终还是得到了呵护。​
  《小国王》是一本略带残酷的儿童小说,因为科扎克不是一个过分乐观的理想主义者,并不鼓吹儿童天性中的所有一切特质都是正确的,他理解孩子,关注孩子,同时全面地评价孩子,赞美他们的勃勃生机,勇敢无私,也承认他们的有限,在本书中,孩子们和大人们互换了身份,依照孩子们的愿望,他们开始接管各个社会工作,结果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各部门陷入瘫痪。而这个只有情怀的理想主义改革最终失败,导致了他后来的战争失败,国家被侵,最终他被流放荒岛。​
  作者如实写出了孩子们的特质,比如在儿童议会上的争吵、打架,比如费勒克的贪小便宜,作为一个小小的改革者,马特国王有过彷徨、失落,他曾躲起来偷偷地哭泣,在泪水中向自己的父亲求助,小说并没有因为情怀和理想就给小国王一个完满的结局(而很多小说和电影里不都是皆大欢喜的结束吗?),作者就是要如实地写下一个孩子在走向成长的过程中,和成人世界的交锋中,所付出和承受的失败、痛苦,同时,这也是一部成人向儿童学习的启示录,马特勇敢无畏,毫无私心,冒着生命危险去食人部落,为孩子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园,在乡村开设夏令营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等等这些改革,无不是出于对孩子的真心关怀,而且,马特拥有的对改革的魄力和执行力,那种果断坚毅,也是作为大人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失去的。​
  英雄气概与敏锐的细致​
  来自小国王的忧伤,是一种壮怀激烈​
  但这样的一个小改革家,最终却落得一个流放的结局,也难怪译者魏荣梅在《译后记》里写道:“我不敢相信!我不敢相信!怎么可以这样收尾?这样悲壮惨烈、不尽如人意的结局?我在泪光中看着亲爱的小马特离我而去,心痛、气愤、惋惜……纠结在一起。”这也是我在读完小说流泪的原因。先前小马特所受的种种苦楚我都能接受,是因为期待着一个美好的结局,然而一个内心充满光明、无私的孩子,最终在全体臣民的注视下被送上刑场(谢天谢地,他没有被枪决),这太让人痛苦了。同样让人感到痛苦的,还有忧伤国王的背叛,国民们的误解(因为间谍记者撒下了模仿马特签名的虚假传单),这几乎是明朝袁崇焕的历史再现,本是一代忠臣,然而众口铄金,在谎言和误会下,他被凌迟街头,抢他一块肉吃的,是他深爱的人民。“自古圣贤皆寂寞”,此时不仅是寂寞,更是悲哀。作为一个先驱,是不是就得注定在灵魂上孤独,在处境中茕茕孑立呢?​
  跟《小王子》的悠长抒情不同,《小国王》在情节上一直都很热闹,从马特偷偷溜出皇宫上战场,经历了货真价实的炮弹和硝烟,再到他穿越沙漠去食人部落,再到他亲自指挥跟三个国家展开战争,整本小说始终都很紧张,小国王的命运总是那样跌宕起伏,处处有险境,叫人读得一刻也没的放松,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在这份热闹中读出了一些忧伤,跟《小王子》里那种充满哲学意味的忧伤不同,来自小国王的忧伤,是一种壮怀激烈。拔剑四顾心怆然的忧伤。也许这份细致,正是作者科扎克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能获得孩子们喜欢的重要原因吧——既有英雄般的慷慨气概,又有一份敏锐的细致。​
  为了记住自己的童年,也为了更了解孩子们的世界,我愿意,再看一遍这本《小国王》。​

 跟《小王子》的悠长抒情不同,《小国王》在情节上一直都很热闹,小国王的命运总是那样跌宕起伏,处处有险境,叫人读得一刻也没的放松,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在这份热闹中读出了一些忧伤,跟《小王子》里那种充满哲学意味的忧伤不同,来自小国王的忧伤,是一种壮怀激烈。拔剑四顾心怆然的忧伤。也许这份细致,正是作者科扎克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能获得孩子们喜欢的重要原因吧——既有英雄般的慷慨气概,又有一份敏锐的细致。​
 ​
 《小国王》​
  作者:雅努什·科扎克​
  版本:金城出版社2013年8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9:54 , Processed in 0.08518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