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大最具学术影响力中青年教育学者:朱 永 新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2:2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大最具学术影响力中青年教育学者:朱 永 新

我们来寻找一盏灯
——在2012年新教育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朱永新
尊敬的朱小蔓教授、俞敏洪先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尊敬的各位新教育同仁:
大家下午好!今天,“教育的文化价值——2012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在宁波举行,这是我期盼已久的一件盛事。
去年,我们在美丽的常州召开了“守望教育的田野——2011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今年,我们再度聚首在美丽的宁波。上午,我们见证了效实中学百年华诞的庆典,下午开始,我们将要享受一场中外教育家的思想盛宴。
宁波是现代中国商人的发祥地,是王守仁“阳明学派”、黄宗羲“浙东史学”的诞生地,更是中华民族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源头,在这片深厚的文化土壤上对话“教育的文化价值”,一定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燃烧起教育理想的情怀。
新教育人的梦想,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须要有我们认可的、安放我们心灵的共同理想和精神家园。这是照亮我们前行的一盏灯。
今天,我们不辞辛劳,千里迢迢地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就是为了寻找这盏灯。我们带着不同的语言和差异的文化背景来寻找它,希望从传统文化与当下变革的时代中寻找到能够寄托我们共同生命的所在。它是我们存在的家园,是我们精神的居所。找到它,我们才能以共同的语言书写我们自己的故事,才能够绽放我们独特的生命,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
阳明先生曾经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新教育追梦者,是我们的宿命,因为教育一事本为追寻梦想而设,我们无法想象教育之事可以放弃梦想而依然存在,也无法想象仅仅停留在梦想之中,放弃实实在在的追寻而有教育之存在。
本次盛会是由新教育研究院主办,宁波教育局、宁波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宁波效实中学共同承办的。承办方为本次论坛做了精心的准备和艰苦的工作,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盛会我们特别邀请了著名教育家、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教授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先生做开幕演讲嘉宾,同时邀请了来自日本的学习共同体创始人佐藤学教授及其团队、来自美国的“有效教学”倡导者鲍里奇博士及其团队、来自欧洲的华德福教育播种人本.切瑞先生及其团队与中国的新教育人对话交流,他们有的将在论坛作主题演讲,追问教育的文化价值;有的将在工作坊展开教育叙事,让我们看到各种美丽的教育图景……在这里我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和由衷的期待。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所有参加论坛的朋友们,感谢所有新教育的同仁们。新教育十年风雨兼程,一直受到优秀教育思想的滋润和卓越教育实践的启迪。新教育的未来,更加需要大家的关心与支持。让我们一起努力,承担起文化复兴和民族振兴的重任,共同实现新的教育梦想。
谢谢。

2012.10. 21 早上:
话题一:《教育作为当今世界文化重建和个人重构的工具》
华德福学校老师的视角   主讲:澳大利亚华德福学校教师

●文化是什么,教育是什么?
我们的新教育一定要非常真实地反映我们的文化
教育一定要是真正的道德的担当、承担
人的道德与文化的联系  与人的心灵的联系
主讲教师画了三幅图:天、地、人
这三个字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的文化,我们讨论灵、讨论心以及我们的身体。

人类道德的来源,文化的建立——
我是不是一个真实坦诚的人?
我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真实坦诚的人?
随着文化的分解,我们失去了灵的更高层次的联系,说到底,我们忘记了怎样才是一个人
在现代世界的一个人,我们要面临我们的缺失,我们要认识我们跟地球是分离的。
通过这样的一种隔离,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
文化的破坏,华德福的教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的一个分支。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我们已经准备好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文化绝对不是一种隔绝过去的一种文化,但不是绝对回到过去,那么这就不是一种新的文化,我们要高瞻远瞩,要立足在经历孤独的感受上去建立一种新的文化。
教育的问题——
我们应该要更好地认识自己,青少年的自杀率为什么会这么高,因为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找不到分解他们孤独的地方,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种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这是全世界都存在的。
华德福的教育是要让人类的教育回到人类的起点上,要把活生生的图景回到教育的途径上。
如何让自己的健康扎根于教育当中
华德福的教育是一种很好的呼吸,是一种灵魂的呼吸。呼吸是很好的媒体、媒介。
老师在讲课,学生在听课,“呼吸”成为两者之间很好的联系方式。
主讲教师现场互动:三拍——弱弱强   四拍——弱弱弱强  五拍——弱弱弱弱强
演变:当全场拍至第60下地时候,会共同击掌
体育、艺术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吸入与呼出的。
人类集中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做一些艺术的、活动的事情,会让我们更容易、更清晰地联系新的事情。
我们要做什么(教师的角度)——
每个老师思考的方式不一样。
如果以考试为目标引导孩子思考这是一种方式,如果是以孩子的发展为目标的思考,这将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对于孩子不同年龄的发展图景,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老师们可以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获得很好的体会。
我们华德福与别人不一样的是,我们对别人的爱,我们的不同是,我们今天要比昨天多一点爱,多爱一点学生,爱一点老师,爱教师的职业。只有爱才能做好任何事情。
帮助孩子成长,帮助孩子成为未来的人!
每个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而不是重塑,所以呼吸是最好的方式。
二战对教育是灾难性的!1945年,华德福学校停办!
平衡对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建筑对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戏剧帮助孩子学习——彼特简介自己的从教经历
经历了12年后的演员、舞台剧、导演的生涯后走进教师的行业,带着35名孩子学习。
通过戏剧表演让学生学语言,通过戏剧表演让学生学表演。通过艺术学习抽象思维,通过艺术了解二战的历史,通过艺术了解抽象思维,通过戏剧让孩子了解互动的动作,通过表演了解语法,借助身心的融入,加深对语法的了解。
提问:怎样通过艺术丰盈孩子的心灵,美术这一块,你们西方国家是怎么做的?
回答:毛笔在纸上画的时候,其实就是有一个节奏。文化的滋养。


话题二《基于协同学习的课程改革》
——日本 佐藤学
向会场人员致谢
宁波对日本而言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城市。
每个星期两天都会到日本的全体学校到访,进行试验,访问的学校已经达2500多所学校,我的改革失败的学校已经达1000多所,老师非常顽固,校长也很顽固,更不用说教育体制了,家长和学生也好,那我们怎么进行改革呢?
如何让每一个孩子不掉队呢?我汲取到了非常多的教训和非常珍贵的经验。
当今的学校教育已经到了必须要转型的改革口了!
中国与日本的不同,中国在进行产业和后产业共同推荐的过程,那么面临的学校的改革是不一样的。
●  21世纪型的学校改革的中心课题在于“对质量与平等同时追求
芬兰对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公平进行了追求
●课程=阶梯型转向登山型
以前:阶段型的教育  以教学目标的检测为学习方式
现在:以老师为本位,主题、单位的教学方式
主流:以教师的探究
教师要学会设计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主流
●课堂=由同步教学转向协同合作学习
●教师=由教的专家变为学的专家
协同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中心课堂。
何为学习?
●学习定义的两大潮流:学习的两个传统+修养的传统与对话的传统
修养:丰富人的内在
对话:学习是一种里程,从已知向未知不断探索的里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产生了变化
●学习的再定义=学习是相遇与对话,是对意义与关系的再编。
●学习的三个对话性实践=与对象(课本)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因此,学习是文化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
●从勉强(厌学)到活学的转变。
通过这三者的对话,我们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
应试学习:不与任何事物相遇的学习

对话性交流的条件(1)
●没有哪个地方像学校一样这么被强调对话的重要性,也没有哪个地方像学校一样被独白所支配着。
越是优秀的老师越是安静思考的,不会“独白”
会学习的孩子是安安静静地思考。
如何实现呢?
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让教师参与到学习中,如何让独白的教师、学校参与到学习当中?要建立“倾听”——
●苏格拉底认为“对话”是“一对一的关系,而且是以”对未知的探索“为前提的。而且苏格拉底对”文字文化“持否定的态度。
因此没用过教科书这样的相关的媒体,他认为这样会让人变笨。

●这个对话由“30个人以上的关系“构建成的教室中,在以”传达已知“为目的的课堂上,以课本为媒介的交流场合,到底是不是可能实现如何是可能的话,又怎么变成可能的呢?
让已知的学习当作未知的知识去学习
●<</SPAN>一对一的关系><</SPAN>对未知的探索><</SPAN>基于对话的话语>

对话性交流的条件(2)
●对话性沟通交流的基础在于“互相倾听的关系”(“眼睛是为思辨做准备,耳朵未参加做准备”——杜威)
●倾听他人的声音,是学习的出发点。
听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听觉是被动的行为,看是主动的行为。
●在学习活动中,“听”这一行为可以说是具有“受动势的能动性”。
越会倾听的孩子越会学习。
●建立在互相倾听关系基础上的交流模式是与信息理论的“发射——接收”这一模式正相反的模式。
●相互倾听关系式以对他人的“应答责任”为基础的。
学习共同体协调学习的特征
1.以对话性实践的学习三位一体论
2.对话性实践在相互倾听的关系中成立通过这个对话性学习实践相互学习的关系得以成立。
3追求把每一位学生都作为主人公的学习
4追求个性与共性的互补,不是协力学习而是协调学习。
5学习的成立基础需要差异与越境
差异是成为学习的基础。不能像珊瑚一样学习,把所有的细胞聚在一起,学习是一种合奏,是像管弦乐一样合作的学习。
学习是学生生存权的条件之一

协调学习的理论(1)
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可能性在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习  最近发展区    发展      借助他人的帮助与道具等媒
介达到(将来的发展水平)
                           
      一个人可以达到的水平
(现有的发展水平)
协调学习的理论(2)
学习是一种“模仿”,通过基于对他人的思考进行“观察记录”的内化而实现(维果斯基)
观察记录的学习,通过模仿让自己了解世界。

协同学习的理论(3)支架
支架:以他人的思考为基台实现“跳跃”。(杰罗姆·布鲁纳)
学习共同体协调学习的方略
(1)成对学习(小学1、2年级)及男女混合的4人一小组的协同学习(小学3年以上、中学、高中)+通过《凹字形》的全体学习实现的协同学习
为什么男女混合按棋盘式排列座位?
男生的思维是跳跃的
为什么4人一组?
如果5人,有一人会落单。
棋盘式排列
(2)不是“互相教的关系”而是构建“互相学的关系”。从“唉、这儿、怎么办呢”出发的互相学习。
①为什么互相教的关系不行?
②为什么把“唉、这儿、怎么办呢”作为互相学习的出发点?
(3)一节课中组织“共有”的学习及“有挑战”的学习两种学习活动。
共有的学习=教科书水平的课题
有挑战的学习=超过教科书水平的课题
为什么组织这两种水平的协同学习?
越是不会的学生在课堂的后半段越是对难的现象比较痴迷,越是不会的学生越是想通过发展自己的水平改变自己的基础学历。
越是通过跳跃的学习达成基础学历的知识的学习。
共有的学习为什么通过个人学习的协同化进行?
对于高学力的学生而言共有的学习有何意义?
对于低学力的学生有何意义?


            
基于协同学习的学习成立要素
真正的学习=
符合教科本质的学习
互相学习的关系                           
(相互倾听的关系)                  跳跃的学习

为避免陷入协力学习的碧海——互相说话、上图三个要素非常重要。

互惠的学习
互惠的学习促进协同学习           
提升学力的要点
1.为实现提升学力,不单纯吧提升学力设定为目标很重要,应把实现高质量的学习经验作为目的。结果上,学力提高。
2.为实现学力提高,解决低学力问题有必要提高教育内容水平,不断对协同学习进行追求=提高教育内容的水平学力下位者不断减少,降低内容难度学习下位者的增加=与教师的常识正相反。
3.实现了学力提高的学校都是“发展型学力”先得到发展,然后“基础学力”得到提高(顺序不是颠倒的)
4,。提升学力需要时间,但是,学力不是慢慢的提高的,其实是(先一点儿一点儿的积累。而后在某个时间点突然得到提高。
5.在提高学力问题上,发射“两段式火箭“很重要。第一段旨在提高学力下位学生的水平发射成功,第二段旨在提高处于学力上位的学生的水平。不发射的话,火箭还是会发射失败。




话题三:为中国而教
主讲:朱永新
一、   新教育:十年的探索
1.新教育有一个长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短的现在
插入:教育者与学校的图片
2.新教育,诞生在21世纪的初叶,至今只有十年的时间。
3.“新课程改革”的立意明显在“课程”
4.新基础教育的起点:课堂
新教育实验: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1999年,常州湖塘桥中心小学降雪,提出“新教育”的基本理念。
2000年,《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提出“理想教育”的基本理想。
2002年6月18日,新教育实验的网络平台“教育在线”网站成立。
同年9月,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在苏州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2003年7月,新教育实验首届研讨会在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召开。
2004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理论的实践推广研究”开题会暨新教育实验第二次研讨会在江苏生张家港高级中学和
2004年7月,新教育实验第三届研讨会召开
2005年7月,第四届研讨会——新德育,新公民与新教育
2005年11月,新教育实验第五届研讨会在吉林市第一实验学校举行。
2006年7月,第六届研讨会在清华附小。主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07年7月  第七届在山西运城新港学校举行  主题: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2008年7月,第八届在温州苍南第一实验学校举行  主题: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2009年7月第九届在江苏海门举行    主题: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
2010年7月  第十届在河北石家庄桥西区举行  主题:文化,为学校立魂
同年9月,新阅读研究所在北京成立,推出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2011年9月  第十一届研讨会在内蒙古召开  主题:以人弘道,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同年11月,新教育亲子共读中心在北京成立,后更名为新父母共读中心。
2012年7月,第十二届在山东淄博举行 主题:缔造完美教室
十大行动
营造书香校园
师生共写随笔: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生活
聆听窗外声音
培养卓越口才
建设数码社区

推荐每月一事:每一个月有一项活动。注重艺术、口才等领域。
缔造完美教室
研发卓越课程
家校合作共建:童喜喜主持新教育父母共读研究所的工作
新教育儿童课程的标志性词语:晨诵、午读、暮省
新教育实验对于理想课堂的追求是:拥有应试课堂话语同样想要的成绩,但希望是以更人道、更人性,更科学的的方式实现。
理想课堂的三种境界。

2012.10.21下午
新教育只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
新教育的三个要素——
1.美好的追求,完成幸福完整的幸福生活。
2.真理:人的发展规律,教育的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的发展规律等等。
3.实践:实践的主体——新教育的同仁;实践的工具;实践的过程;
因为这三个要素,使新教育与宗教信仰区别开来。
话题一:技术文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主讲: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李莉
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
——佩里
教师发展的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教师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教师发展的学习理念——研究性学习。
●出色的教师不是靠简单的理论学习与技艺模仿来培养的,教师培养应注重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根据自身专业成长需求有意义的寻求多种途径进行专业学习、能力训练与品质养成,越来越成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深入理解校本培训
●关注实践性知识的习得。
研究第一人:加拿大学者艾尔贝兹揭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
李莉的理解——
目的:内在的善的追求
生成:行动与反思互动
表征:非命题形式的默会知识。
在干和想的互动中形成实践性知识。
●  立足于教师最鲜活的教育实践
课例研究
●  重视教师发展共同体
(同伴互助)(可持续的支持与辅导)
莱夫和温格对“实践共同体”所下的定义:一群追求共同事业,一起从事着协商的的实践活动
教师培训应如何进行?
传统的缺点:
自上而下的外控的形式
活动的内容是发现了问题后进行的补救
培训的形式较为单调
学习内容的碎片化
以较为中心,满堂灌的形式
脱离真实的教师时间情景
持续性缺乏
技术解决之道——教师发展的新工具与资源
●  促进教师实践反思的工具
Web2.0:一个体积网络社群为中心
比较新浪新闻和新浪微博(微博更草根)
个体积极参与,用户创造内容。
好看簿(图文博客)
Wiki:一种超文本系统。
例子——“篱笆桩”网站
促进教师群体交流的工具
QQ
邮箱
论坛
教师虚拟教研论坛
教育大发现
博客:乡村教师博客
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
基于共同体的教师网络学习社区
A区域性教师研修
例子:西城教育研修网
B依托专业的社区平台
例子:篱笆桩
C自组织社区
●  比较三种模式
研修网:依托行政力量,自上而下
社区平台:借助专业的社区平台,大幅度降低技术门槛
自组织
教师自主发展的先锋,自主发展的动力为强大
技术支持的教师培训模式
●  基于混合教学的培训模式
将面对面和网络培训学习的优点集合起来
学科库资源   网络课程  协作性项目研究课题
支持混合式教学的网络平台
课堂教学
教学环境使用培训
课程特色
他山之石——
培训项目案例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
技术支持的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
教师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
教师
案例研究分析(视频课例分析)
建立分析模型——创建教学过程——制作切片——编辑演示切片——评价反思
分析模型——
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发展可视化之旅——中小学视频课例分析应用》
《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
《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
话题二——论判断力教育的文化价值
主讲: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荣伟
教育的文化价值是什么?(传承文化、守护文化、创新文化)
文化的教育价值是什么?(以文化人、文化哺育)
1.教育是不是就是传承文化?
何谓教育的文化自觉?
何谓教师的文化自觉?
究竟是文化跟着教育走,还是教育跟着文化走?可不可以把文化比作“老子”,把教育比作“儿子”,是儿子跟着老子走?还是老子跟着儿子走?
2.谁为当今时代失魂落魄的教育重新召回魂魄?
何为失魂落魄的教育?今天的教育真的是失魂落魄的教育?
谁为失魂落魄的教育买单?
3.对于一个个人而言,什么最重要?我们应该给受教育者什么呢?
独立思想、独立人格!
一个人的判断力是其独立思想、独立人格之根!
判断力指价值判断力,道德判断力,文化判断力。
要想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判断力,那么教师、父母必须先拥有良好的判断力。
教师的文化判断力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文化自觉性。
视频:小学生班干部“超编”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学习是自主学习。
怎样才能培养老师的判断力——
什么是判断力教育?
为什么要进行判断力教育?
如何开展判断力教育?
我们批判的,我们拒绝的文化不应该进到课堂里去!
做一个自觉的文化的守护这、传播者、创新者!
话题三:文化型教师及其养成
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处何小忠
引题:
存在没有文化的教师吗?
什么是“有文化”或者什么意义上没文化
教师如何“有文化”?
关键在于什么是“文化”
●在中国民间,曾把识文断字,即上过学,受过教育,有知识就叫做有文化。
●现实中所强调的文化,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即由思想
●学术上,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有的还提行为文化。
黑格尔比喻:文化像洋葱头。
哲学李德顺讲,魂在体内,不在体之外。
我为认同:
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
格尔恣
有两点启示
文化的物,总要呈现一种或多种意义,并成为一种符号。如汽车,是一个充满意义的载体。如中国人眼中的月亮,可以比蔷薇符号。
               
“文化是意义的结构,人类以此解释他们的经历并指导他们的行为,是社会互动赖以发生的一个有序的意义体系和象征体系。”
                           
“一阵风里看文化”:三个头戴草帽,身穿连衣裙的女同学迎上了一阵风。中国的女同学两手按着裙子,美国的女同学两手按着帽子,日本的女同学一手按着帽子,一手按着裙子。
分析:美国——经济思考,帽子吹走了,得花钱买
     中国——道德思考
     日本——融入了东方的传统文化,西方的实效主义文化。
文化是人的文化,人是符号活动着的人,或者说,人总是文化的人。理解文化就是理解人。
此次发言主要内容——
一、话题缘起与话题背景——为什么谈这样一个话题?
以只是为本的教育,文化是怎么被隐灭的?
(一)教育中文化被隐灭的现状
1,       将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
2,       教师的职责就是最大限度的像学生传授知识
3,       学生的人物就是最大限度的从老师和课本那里获得知识
4.教学评价就是测量知识的记诵程度
由此导致
(1)知识与文化的分离
(2)教书与育人的分离
(3)读书与做人的分离。
(二)教师个体专业生存现状
(三)“新教育实验”源生性的命题
(四)朱永新的理想教师形象
(五)“文化育人”的主流话语
二、概念内涵与话语意蕴——什么是“文化型”教师
教师是有不同类型的
知识型教师
学者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
智慧型教师
伦理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
教师文化与文化型教师的区别:


教师文化
专业生活方式
群体的
文化学的
价值中立的
突然的
文化型教师
专业素养
个体的
文化+人类学与教育学的
有价值取向的



关于什么是文化型教师,一点联想——
文化型教师就是意义充盈的教师。
是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的教师
是具有文化人格的教师
文化型教师的形象?
有知识
有技能
有理想
有信念
有情怀
有爱心
有阅历
有追求
有个性
有才艺
(有意义——即有文化的人格)
例举:民国教授,李镇西……
文化型教师从哪里来?对教师教育的启示和要求:
教师职前教育:培养由技术型到文化型、由教师专业教育到教师养成教育
师范生八个学期的学习,每个学期确定一个主题。
第一个学期:感受师魂
第二个学期:活力校园
第三个学期:对话大师
第四个学期:魅力塑造
第五个学期:风采展示
第六个学期:技能竞赛
第七个学期:爱心校园
……
教师职后教育:教师培训、培训模式、专业阅读(广泛文化背景与阅读)
话题四: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
——华中双方文化中国浸濡活动
新加坡以往的体制:英校和华校。六十年代以后,发展成为双语学校,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往往远远超过中文。现在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转变方向,要让学生发展好双语。
1..2011年中国商业文化浸濡介绍
●双文化浸濡活动宗旨:
激发学生学习东西方文化的热忱
加强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面貌的认识
培育通晓东西方文化的未来领导。
双文化浸濡活动框架
海外志愿工作
双文化领袖训练
长三角:
商业文化浸濡:
从沙盘推演到亲自下海
从摇旗呐喊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北京卫星学校:
政治历史浸濡
苏州冬季校园:
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浸濡
商业介绍
Pcm理念:实践带动知识获取、能力培养。
行前准备

商业计划核心课程

自筹资金

完成商业计划书

创意:制胜秘诀——商业创意书
遥控平台:网络
●先贤故里志愿工作
1.训练领袖素质
捐赠故里所需
方式:学长带学弟学妹
晚间检讨会议:
分享经验
探讨解决方案
调整策略
2.提高学术能力
调查前的准备:明确问题意识 /专题培训
3.培养人文情怀
依托社会网络,深入百姓人家,了解海外侨乡的心情
话题:培养终身阅读者
——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路径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唐江澎
从能改变的地方改起!
只要不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偏移开来,那么我们脚下的每一步都会有价值!
古德莱德: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只是在应用的时候才能够被掌握。
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将新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的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
生命旺盛
智慧旺盛
情感卓越
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我们的教育不是形式改变了就成,不是说教室做成马蹄形就成了。
课程价值取向:多样选择/体验实践(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身体与内心地体验,去感受、感知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自身成长历程。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与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艺术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构建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与科学四大系列,涵盖从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四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艺术课程的16门,满足学生对艺术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培养终身阅读者——
条件:
少做题多读书。
把新华书店开到了校园里边
送书上门,给每个班级的后面增加了一个班级书屋。
书被偷了,又怎样,这说明有许多学生在看书。
老师成为阅读者。
应该从时代特征上从深刻认识强调阅读的价值
一方面,视觉文化的兴盛,
另一方面,精神消费的多样选择,让阅读在精神生活中被严重边缘化。
从电视在隔壁到电视在手上。世界上有三十怡人平均每天看电视2小时以上。
若要增广我们的精神领域,就必须研读有价值的书籍。
开发新的读书方式
话题:学习共同体的理解与实践
                         香港福建中学校长    林建华博士
日本佐藤学教授学习共同体实验学校的特色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优化上课时间表
相互学习、聆听、对话
教师设计挑战的课题
家长、教师、学生、社区的共同学习参与
美国专业学习共同体
高素质的学生学习“一学生为中心,平等的教育机会
教师相互协作——共同领导、集体学习
学校校长的支持与分享——权力分享
共享价值取向愿景
学习型的学校
传统型教育转化为学习型教育
传统型教育
正规的学习课程
教师为主导
学习内容分为——固定的区域
                特定的程序
●学习型教育:
学校只是学习渠道之一。
教师教学要适应学生的需求。
学校是一个学习团体,每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教育者
根据学习者的能力与兴趣而设计内容
培养能迅速适应社会与经济环境的人才
●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1)共同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所有孩子都能够学习的
(2)策略的转变:
宣布
说服
试验
咨询
共同创造
(3)团队学习:集体思考、共同信念、合作计划、协作行动
(4)持续发展
(5)结果导向
结合有效学校的特征
安全有序的环境
高期望的气氛
教学型的领导
清晰使命
充足的使命感
教师发展性思维:自我超越,系统思考,双赢方案
建设学校共同愿景和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教育愿景
共享和支持性的领导:培养全体员工的领导力
学校领导从事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攻进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愿景
学习共同体
学生与成人都能根据对特么的特征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能互相促进彼此学习的地方
问题引导学习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能有效运用知识以处理情境问题
能扩展式增进知识以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
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技能
了解解决问题的资讯是否能够
问题引导学习的历程
让学生感受问题的需要
例子:
如何设计一个能让幼稚园小朋友与六年级共同的操场?
如何改善学校的午餐供应?
香港的专题研习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主动学习
结合不同学科:过程中建构知识
研习过程:
分组
资料采集
考察
专题探究
整理资料
展示成果
过程中学生成长
乐于学习
善于沟通
勇于承担
敢于创新
提高能力
一个成功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是基于真实性的任务
小组活动相互配合、相互交流
写上理解
公开展示研究成果
与专家/社区合作
学与教的互动:所有成员,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学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
2000.9月发表
2001.6学科:中文、英文、数学、人文、科学。。。。
2009年起推行新高中课程及(3+3+4)学制。自我个人成长
设立高中通识及其他学习
六个单元——
今日香港
现代中国
全球化
公共卫生与生物科技
能源与环境
发展愿景——
校内的学校——满意的学校——未来的学校

参加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朱小蔓首先作主题演讲,题目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透视》,本世纪初开始新中国建国后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功能观的转变:旨在培养完整的人。体现鲜明的文化变革诉求的课程改革,透视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冲击、传承与创新。教育的文化价值在于传承、转接、承前启后。当下特别需要有理想、有信念、富有想像力的校长,推动教育的文化创新。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也作主题演讲,他认为一个国家有文化价值的机构越多,这个国家越有希望。体制改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不能老抱怨体制,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这是双向的作用造成的。当今中国需要有良知同时还有影响力的人,来推动教育的改革。中国教育的发展只能在体制内进行。每一个人都希望中国的改革以稳定的方式进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独立人格与独立思想的人。同时,教育应把老百姓的功利目的与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机结合。
美国有效教学研究专家加里·鲍里奇作主题演讲,他认为有效教学的研究本位有七大纬度:流程(班级经营)、温暖(学习氛围)、结构(教师的任务导向)、焦点(学生投入)、知识(学生的成功)、注意(教学的变化)、了解(单元的深度和清晰)。学生与老师之间应有信任、信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有支持性的温馨的环境下学习,教师要接纳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建立信任、信心,更有效的学习。
以下来自许新海博士的“每日一思”
在宁波参加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中国华德福播种人、澳大利亚资深华德福教师本·切瑞作主题演讲,题目:教育作为当今世界文化重建和个人重构的工具:华德福学校老师的视角。他认为好教育可以满足心灵的教育。华德福与新教育一样要能够真实反映我们的文化,是文化的行为。新教育与华德福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如人的精神与文化的之间的联系,与人的心与灵之间的联系。华德福教育致力于人的灵、心、身体的统一和谐,学科学习融于游戏、活动、自然、实践中,形成综合性的课程学习形态。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基于协同学习的课程改革。他认为学校改革是非常艰难的事业,老师非常顽固,校长也非常顽固,教育行政更是不用提,如何进行学校改革呢,追求改革让每一名学生都愿意学习,每一名教师作为专家进行教学。21世纪型的学校改革的中心课题在于:对质量与平等同时追求。他认为,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学校开展协同学习都能获得成功。
朱永新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为中国而教。教育本身不过是对成熟的思想文化的一种选编。一部教育史就是一部思想文化的选编史。新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寻根,是一种文化的实验,哲学的实验。新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本身的教育。
中国新教育工作坊:新教育教师的文化追求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许庆豫教授:新教育的理想有三个要素,追求、真理、实践,区别于空想主义,立足于每天的教育行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追求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技术系主任李利博士:教师专业成长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行动和目标之一,通过研究,可以更科学、更理性地为教育提供技术层面解读和支持的方案。让我们了解到在共建、协作中群体所应发挥的力量,使我们每一个参加实验的人都可以以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平台成为受惠者和施惠者的集合。真正实现文化自觉,从而自下而上地影响中国教育,是我们新教育实验的清醒的技术伙伴。
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张荣伟博士:基于两天会议中的思考,从教育的文化价值、教育的魂、教育文化判断力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利用视频讨论社会教育现象。认为教育者具有了文化判断力和文化自觉才能影响孩子,教育文化判断力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文化自觉性。他关注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提出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学习是自主学习,给我们以启迪。
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处何小忠博士:分析了教育中文化隐没的现状,结合朱老师对理想教师的阐释,提出了什么是“文化型教师”的问题。从专业生活方式、群体、文化学等角度解读了教师文化;从专业素养、个体、人类学等角度解读了文化型教师。新教育的网师正是关注了教师后师范教育,从情感品质、专业技能、学识素养等方面,从改变教师来改变教育。
成都大学教育学院陈大伟副教授:解剖文化社会学意义,认为新教育实验就是用美好改变他人,使之美好起来。从“文”的角度细致解读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认为这正是新教育的美好所在。从“化”的角度,以理想课堂建设为例解读了让孩子经历美好,教师经历幸福的课堂生活,教学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以有效教学作保障等四个话题。以有效理想课堂研究推进理想课堂的观点和观课议课的行动值得我们关注。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陶新华博士:提供了一个具体、直观、理性、科学的课题研究报告《新教育理想教师积极特质及培训研究》,这不仅是一份教育科学研究的范本,更是让我们这些新教育的行者第一次如此细微、客观地了解我们自己身上的相关积极特质及其成因,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可喜的是研究中发现参加新教育实验时间越长,教师的积极特质的相关正面数据值越高;可期待的是经过十年研究,新教育的相关支撑性理论和手段还需提炼和完善。
浙江宁波效实中学周胜敏主任:效实中学关注学生的生命,把学生当人对待,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与新教育的观点不谋而合。关注理想课堂建设,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直面实际存在的挑战,以梳、学、谈、研、展、提为基本模式,形成相关学科教学范形,为新教育实验在高中的拓荒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江苏海门新教育实验区倪颖娟老师:以具体的案例解读了新教育儿童课程、缔造完美教室、亲子阅读项目,展示了新教育一线草根教师从学到行,从坚持到成功的心路历程。言说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乡村教师居然有了课程意识、生命意识,并且构建班级价值系统,利用业余时间作义工,区域推进亲子阅读……这不能不说是新教育的力量。
一盏心灯伴我们前行
——宁波国际论坛闭幕式讲话
记得开幕式的时候我曾经说,我们是来寻找一盏灯的。不知经过这三天的历程,通过对话、交流、分享,我们有没有找到这盏灯?我们找到这盏灯了吗?(众答:找到了!)
这盏灯在哪里?在我们心里。如果我们的心里,有了中国文化这盏灯,如果我们的心里,有了这种文化的自觉,如果我们心里,有了一种对明天、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与憧憬,那么,我们就找到了这盏灯。
我们将用这盏灯,去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将用这盏灯,去照亮我们新教育未来的发展;我们将用这盏灯,去开发、研发我们的卓越课程;我们也将用这盏灯,去缔造我们的完美的教室。
这盏灯,有些人可能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但也有的人还需要漫长的历程去寻找。好在我们新教育人是一个共同体,我们会一起去寻找,我们会把这盏灯珍藏在心里。这次会议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我们的研讨、交流,对教育的文化价值有了进一步深切的认识。我们也对未来我们肩上的责任,有了进一步深切的认识。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这样深刻的文化自觉,只要我们每个人还有着对我们文化的充分信任、信服和挚爱,这盏灯就会在我们心里久久地亮起来,长长地照着我们未来发展的道路。
我们要用这盏灯照耀着教育的道路。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一点知识,不仅仅是为孩子能考个好分数,不仅仅是帮孩子找个好职业,不仅仅是让孩子有一份满意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幸福。我们新教育人追求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想把一种完整的幸福人生,真正还给我们的孩子,真正还给我们的教育。
这次会议,是我们新教育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得以举行,首先要特别感谢我们的效实中学。效实中学的周校长和张校长在一年前专门到北京找我,他们说,希望把效实中学的百年校庆以与众不同的、学术的形式来庆祝,希望新教育能和他们一起合作。我被他们的真诚感动,决定把我们的新教育国际论坛放在效实中学。事实证明,效实人没有辜负我们的期待,这次论坛各项事务都井井有条、非常周到,无论是无微不至的服务,还是精心安排的会议,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无论是我们海外的嘉宾,还是国内的朋友,大家都非常感动。所以我们要感谢效实中学的周校长、张校长和效实中学所有的老师们。
我们要感谢宁波市委市政府。尽管他们的名字没有出现在我们的大会背景墙上,但事实上,一次大型国际会议的召开,如果没有政府全力以赴的支持和配合,是非常难的。所以我在开幕式见到宁波市的领导时,已专门代表大家感谢了他们,表达了我们的敬意和谢意。
我们要感谢宁波市教育局,感谢宁波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他们作为论坛的承办方,作为效实中学的领导方,为论坛的如期举行,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我们张局长,亲自参加我们的开幕式与闭幕式。当然,宁波教育也无疑是这次会议的获益者,因为很多来自宁波的老师们,近水楼台地分享了我们的这次会议的思想盛宴。
同时,我也要特别感谢从美国、日本、欧洲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朋友。
感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鲍里奇教授和麻州大学的严文藩教授。他们专程从美国飞来。鲍里奇先生是有效教学的非常重要的专家,他的《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是我主持在国内翻译的,影响非常大,多次加印。很多新教育老师都学习过这本书,从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构建到如何利用有效教学框架,鲍里奇教授都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严文藩教授是我大学的同学,他曾经得过美国总统心理学奖,在美国教育界有很大的影响,是美国国家教育数据库研究会的前任主席。早在2002年,他就参加了新教育第一次研讨会。这十年来,他一直密切关注、深度参与、热情鼓励、热切支持着新教育实验。我需要什么资料,需要有什么困难,他从来不打回票,每次都伸出援助之手。这些年来,我俩一起合作主持翻译过50多种海外教育科学精品教材,把《教育基础》、《儿童发展》、《艺术疗法》等多种国际上最好的教材引进到中国。今后我们还有很多新的合作项目。可以说,严教授就是我们新教育人。他对中美教育的比较有着独到见解,今天给他发言的时间却非常有限。明年的论坛上,我会专门邀请他就这个问题或其他问题再来为我们系统地讲述。现在,让我们特别把掌声送给鲍里奇先生和严文藩教授!
我也要特别感谢本.切瑞先生、黄明雨先生和华德福团队。这一次华德福团队闪亮登场,阵容强大,展示了华德福这几年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尽管一路坎坷很不容易,但华德福还是坚持着,坚守着。我一向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需要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需要借鉴人类所有最美好的教育。所以,任何好的教育我们都会认真地学习、认真地领会、认真地消化和吸收。新教育很多理念与行动,也从华德福得到过启示,比如我们正在探索的童话剧、一直做的晨诵等等。当然,我也希望新教育人的探索,也能够给华德福的学校一些借鉴。现在部分华德福学校也参与了我们新教育实验、成为我们新教育的学校,所以这次活动对华德福的发展、对新教育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我同样提议:给华德福团队以热烈的掌声!
   另外,我还要感谢佐藤学的团队。尽管因为他们的行程十分忙碌,我今天早晨7:30已送走了他们。佐藤学先生32年来一直坚持在一线,每周有两天的时间到课堂里去听课,就冲着这一点,我觉得中国还很少有大学教授能做到,甚至很少有教育学者能做到。这样致力于教育研究调查的一种坚持的探索、执着的精神、坚韧的意志,非常值得我们新教育人的学习。新教育我们做了10年,我们再做32年,还能像佐藤学那样,坚守在新教育的田野上吗?我相信我会——只要我还活着。我也相信,我们的新教育人都会——因为新教育人的气质。
   在新教育实验的路上,不断有人参与和离开。但真正新教育人始终洋溢着对理想的热爱与追寻,一直执着地认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认为只要上路就会有庆典,一直坚定地主张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种子与岁月,梦想与坚守,这流淌在新教育人的血液里的东西,我们不会背弃,我们会永远坚守。所以,从佐藤学这里我们也得到了很多启迪和鼓舞。感谢诹访哲郎先生。诹访教授也是较早关注新教育实验的国外友人,7年前他曾走访过我们一部分新教育学校,回去后他和他的团队写了一本书《沸腾的中国教育》,其中有专章介绍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故事。明年,诹访先生将在日本学习院大学举办一次国际论坛,他已正式邀请我代表新教育团队参与他们的论坛,介绍我们新教育的发展。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已离开的佐藤学先生、诹访先生的团队!
当然,我们还要把最热烈的掌声给我们自己,给我们新教育人。新教育同仁从全国各地而来,成为这个会议最重要的生力军。内容再精彩的会议,如果只有开会者,没有人来参会,这个会议也不可能成功。而每一次新教育的活动,我们实验区、校、老师们,都热情参加,给我们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新教育的路还很漫长,我们还有很多精彩的活动,比如下个月18号,在海门有个新教育开放周。这次开放周,我们将对明年新教育的主题,研发卓越课程,做一个充分的展示和研讨。再比如12月1号,我们在霍邱将召开新教育实验区会议等等。新教育的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聚会,都是一次接力,一次加油,一次鼓劲,都是一次再出发,让我们重新上路。新教育人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着,如果没有大家的参与,就走不到今天。而我们更期待着明天,期待着共同行动、相互取暖,向着新教育人共同期盼的美好明天不断进发!所以,最后,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我们自己!
亲爱的朋友们,马上我们都要一起踏上归途,我也特别祝愿大家身体健康、返程顺利!谢谢大家!   
朱永新:为中国而教
2012-10-27 02:31:42  新京报-书评周刊

从左到右分别是美国“有效教学方法”的创始者加里·鲍里奇、日本“学习共同体”的创始人佐藤学、中国“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华德福教育的代表本·切瑞和中央教育科研所朱小蔓教授。前四人联名签署《宁波宣言》。
10月20日至22日,日本“学习共同体”倡导者佐藤学、美国“有效教学方法”专家加里·鲍里奇、德国华德福教育友好协会代表本·切瑞和中国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以及他们的团队齐聚中国宁波,通过对话、研讨,对教育的文化价值与使命达成了以下共识,被称为“宁波宣言”。
“宁波宣言”要点如下: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于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必须对自己的思想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知: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进步和人的精神发展。我们要为当今时代“失魂落魄的教育”重新召回神圣的灵魂,使人类不断走向崇高。这是我们以教育为目的,对人类过往文明进行重新梳理的最根本的原则,也是我们发表此宣言的目的所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以文化人,培养具备理想追求和高尚道德的优秀人类。
教育问题关乎百年大计及文化传承,我们特此刊发“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言稿《为中国而教》及秋风、王林海的评论,以期大家持续关注中国教育问题。
新教育认为,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没有教育对于文化的自觉“选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和重建,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精神家园。所以,这既是国家文化建设与教育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新教育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这个使命在不断地清晰和明朗起来,在新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中,把中国文化作为新教育的根基和创造之源,已经成为新教育人的文化自觉。
第一,新教育实验提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价值追求和追寻理想、深入现场、共同生活、悲天悯人的新教育精神,这明显受到了儒家文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影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情怀。
第二,新教育实验提出了“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努力推动书香校园和书香社会的建设,希望中国的教师与学生、父母和孩子乃至更大的共同体,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同的价值和愿景。
第三,新教育实验把教师的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号召教师以孔子为榜样,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为中国教师树立了人生楷模。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育者努力让自己朝向(或处于)一个“生生不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境界中。敬畏生命,呼吸经典,与更年轻的生命相互编织有限之生的不朽意义,书写自己职业生涯的传奇……这些,乃是身居其中的新教育人的内在体认,一种深切的生命体认、文化体认,同时也就是职业的认同。
第四,新教育实验主张“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在实验学校推进“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等十大行动,实践了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
第五,新教育实验通过挖掘各门课程的中国文化元素,提出“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等主张,并且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以及开学日、涂鸦节等各种庆典和仪式,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上。
第六,新教育实验提出“文化为学校立魂”的主张,通过开展“文化植根”“文化塑形”“文化育人”“文化强师”“文化立信”等方面的学校文化实验,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渗透到学校建设的各个领域,让学校环境、教育行为的细微处浸润文化精神,凝练生命精华,耳濡目染,行以成之。
新教育:寻找文化的创造根源
近十年来,有一种意识在新教育共同体中越来越明晰:教育必须有根、有魂。而新教育,与其说是想为中国教育打造可以流传数百年的成熟课程,倒不如说是想为“失魂落魄的教育”重新召回灵性、魂魄、神圣性。而任何一个成熟的课程,也必须从文化和生命存在的根系中生出,且与悠久的历史息息相通,才能够是值得保存与流传的。对于中国大地上的新教育实验,其实就是曾经富有创造性的中国思想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一次复苏。
因此,新教育首先是一种创造性的寻根,是寻找这一文化的创造根源,使得生生不息的创造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开始。也因此,随着新教育的深入,它将越来越把自己与原初的儒家精神与道家思想关联起来,并以创造性地阐释那些塑造民族精神的经典为己任、为依据。作为栖息于此一文化、此一语言中的新教育,它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在当前的语境下,重新活出“生生不息”“仁(不麻木,恕与爱)”“恻隐之心”与“浩然之气”的儒家精神,和“道法自然”“天、地、人、道”和谐四重奏的道家精神。
创造一种本真的教育
新教育人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创造一种好的教育,而首先不是成为创制心理学理论、教育理论的职业理论家,所以,在拥有一个自己体认的文化原点和一个自己确定的解释框架的前提下,更多的是以行动者的姿态,把前人的研究成果、哲学思考,纳入到教育生活的相应位置中,而最终目的始终在于:创造一种本真的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而在此种共同的文化诉求中,每个生命将依据自己的生命密码和存在境域,成为独一无二的生命叙事者,这一个个创造性的个体,将共同构成一道新的精神风景线。这样,我们的教育使命也在其中得到了安顿,既为中国文化的重建,也为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找到归属。如此,学校将重新回到文化与社会的中心,引领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非道弘人,人能弘道。新教育人的使命,就是自觉地把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作为我们教育的根基和创造之源;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推动文化的自我创生,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在这个时代重新显现并焕发青春。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通过每一个新教育人的文化自觉,通过我们自己这个湍急的隘口,让中国文化这条河流奔涌前行。
□朱永新
文化传承就是慧命相续
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从“理”“法”“术”三个字入手。理,是千古圣贤通过对天地的观察与内在生命的观照之后证悟所得的认识论和世界观,所谓“千圣所归”处,也是圣贤们常说的那个“一”字。但传承中国文化的入手处不仅在“理”,还在“法”。古人称法为“法脉”。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如果脉都摸不到了,那么这个人也就死了。脉以人传,它是活的东西。古人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所以我们要知道“法”是古圣贤的用心之道,这是要通过过来人以心传心才能接续的上的。术,是具体的手段、形式、技巧,是古人留下的经验。师父传授须手把手、以肉传肉方能传递,学琴要一个音一个音、一口气一口气地传;学书要一笔一笔、一个字一个字地传;学武要一个招式一个招式地传,高等武道师父还要在学生身边看桩;学医和其他门类也都得因材施教,时时看管好学生成长的生机。
理、法、术是一个东西,不能强调任何一个字,更不能拆开。有些人想学一招一式,自以为聪明,其实耽误了自己的一生;有些人缺乏恭敬,轻慢理、法、术,不下功夫,一百度水差一度也不会开,最后还是一场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就是一个全盘吸收人类先进文化的时代,二十一世纪依然不会改变这一景象,那么,我们是不是应问问自己是否保有了“触目纵横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的能力呢?
□王林海
今日教育之文化使命
我们欣喜地注意到,过去十年,教育界、文化界,乃至商业、政治领域的有识之士,对于中国教育体系存在的文化匮乏问题已有清醒认识,并纷纷采取行动。由此而有新式教育理念之引入,有现代私塾、学堂之兴起,有经典诵读之进入各类学校,有各类国学课程之进入商学院等等。
我们认为,所有这些努力是在为中国教育史上即将到来的一个伟大时刻做准备,那就是,在飘荡了百年之后,回向中国源远流长的人文化成之教育传统,从而形成为一个更为健全的教育体系:中国的、现代的教育体系。它是现代的,但它也是中国的。
即将出现的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将会继续向受教育者传授普遍的技术性知识,但在此之外,它也会增加一个至关重要的目标:以文化人,养成君子。为此,这个教育体系将会引入礼仪养成、德行培养、公民实践等课程,让受教育者不仅掌握现代社会所需要之各种知识,更具有任何一个正常社会之健全生活所必需之礼仪、德行和公共精神。由此,这些受教育者可有更为完整的人格,更优美的个人生活,中国也将有一个更为合理的文化、社会、商业、乃至政治秩序。惟有具有文化自信,中国人才有可能在开放的世界中不至于迷失自我,才有可能深入地把握世界的多样性,并灵活地应对,发挥中国应有之世界历史作用。

【转载】华南师大博导黄甫全轰苏州副市长朱永新牛皮吹得太大

原题:华师大博导黄甫全轰苏州副市长朱永新牛皮吹得太大
金羊网 2006-04-06  

■新快报记者 苏少鑫 日前,一封署名为黄甫全的“致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博士的公开信”在知名学术打假人士杨玉圣教授创办的“学术批评网”刊登,该文是针对学术刊物《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B期所登载的王毅撰写文章“‘新教育’,向理想迈进———朱永新访谈录”一文的评论。 在文中,黄甫全以激昂的语气指出朱永新在吹牛,认为,当今教育界涌动着的浮躁之风,在朱永新的嘴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文一经刊出,引起了国内各大教育网站不小震动,天涯社区教师版、教育叙事研究网网友纷纷发表看法,在朱永新所创办的“教育在线论坛”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争论不断升级,甚至有网友评论认为“这是一场民间文人与御用文人的一场生死较量”(教育叙事研究网网友卢军)。 江苏省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储昌楼于3月23日撰文《呼吁理性的学术的批评-答黄甫全先生对朱永新先生的“批评”》并贴于教育在线论坛首次以“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秘书处的工作人员”身份作出了回应;3月27日在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在其个人搏客上登出了《在骂声中成长》,对黄甫全的批评作了“回应”。 在公开信中,黄甫全自称是华南师范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师,记者连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黄甫全教授,经黄教授确认,该公开信确实是他本人所写,黄教授说,他写这封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针对当前教育界教育学术研究的浮夸风气,他希望通过这封公开信引起学界的注意;一是针对朱永新本人的浮夸言论,黄教授说朱永新博士算是他的老朋友了,他本人也不反对新教育试验。他说,事实上,对于任何教育试验,现在下任何定论都为时过早,新教育试验的教师都是有理想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但是,对于这种浮夸的风气和个人的自我膨胀,却是需要警惕的。对于现在各方的关注,黄甫全教授说他非常满意,他认为他当初写这封公开信的初衷已经达到。 炮轰 警惕教育研究的“浮夸”风气 ———致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博士的公开信 ■黄甫全 黄甫全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2006年3月13日  

来源:学术批评网  
   

朱永新同志:你好!  
      
我叫黄甫全,是华南师范大学一名普通的教师。1997年5月间在河南焦作召开的“中青会”上,曾经与你有一面之交。今天下午收到上海寄来的《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B期,看见了所登载的王毅撰写文章“‘新教育’,向理想迈进——朱永新访谈录”(以下简称王文,以下引用你的话均出自该文),文章就像题目表明的一样,是对作为“新教育实验”主持人的你的访谈录。万万没有想到,当今教育界涌动着的浮躁之风,竟然在你的嘴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作为一名教育学者,学术与做人良心,促使我马上动手给你写信。但是知道你这几天正在北京出席“两会”,是不能及时收到的,就只好写一封公开信,希望你能及时看到,因为你吹牛吹的太大了,千万不要再在“两会”上及其以后吹这样的牛了!  
      
你在文章中开篇就夸夸其谈:“2006年1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有一篇文章认为‘新教育实验’已经成为除国家新课程实验外,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实验。”不管报纸怎么说,我要告诉你的事实是,我天天都在浏览中国的主要教育报刊,但是直到今天看见王文之前,我没有听闻过你所主持的“新教育实验”,然而却已经早就知道了另外的“主体教育实验”“新基础教育实验”等等。当然也许是我本人孤陋寡闻,但是我读了王文随即问了身边的几位老师和学生,他们均称是第一次听说“新教育实验”,他们同样地早已经听说和看见过“主体教育实验”“新基础教育实验”等……请你说说,就此而论,你的“新教育实验”怎么可以称得上是“除国家新课程实验外,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实验”?!  

其实上面这点充其量是“借报纸自我吹嘘”做铺垫,接着你大口马牙开始直接吹牛了。你说:“打开中国任何一份报纸、任何一本教育刊物,几乎都能找到我们‘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文章。”但是,我订阅和被赠阅的十多份教育报刊中,没有看见过你所称的“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文章”呀!而且中国从中央到县乡到各所学校,办了无以计数的教育报刊,怎么可能都有你的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文章?!我真的不敢相信!你打死我,我也不会相信!  

而且你吹中国的牛、吹现在的牛还不够,紧接着你又随口打哇哇,吹起了外国的牛、吹起了未来的牛。你竟然大言不惭的张口就说:“我们在‘十一五’的最重要的梦想是‘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新教育实验’。我们的目标不仅要在国内有影响力,而且要把视野投向国外,走向国际平台,甚至在国外建立我们的‘新教育’的实验学校。”这样的话,在头脑清醒的教育人听来,实在没有一丁点分量!所以,你接着拿子虚乌有的“理论成果的书”来加以掩饰:“‘十一五’后,我们要出版一本总结所有理论成果的书,叫做《中国新教育》,连英文书名我都想好了,叫做‘New Education in New China’,发行到国外,现在培生、麦克希尔出版公司已经表示出出版兴趣。”类似的话我太熟悉了!十年前广东有所民办的“英豪学校”,商人出生的老总,当时在广播电视报刊上四处自吹自擂:“用三五年时间将英豪学校办成英国伊顿公学一样著名的贵族学校!”可是三五年早已过去了,别说像伊顿公学,英豪学校连校都将不校喽!问题在于,那老总是商人目的在弄钱,而你却是以前大家公认的教育学者、你自己声称的献身教育理想的“乌托邦”之流呀,怎么也步起了奸顽狡猾的商人的后尘,要去浪那尚不存在的虚名了呢?!
你吹牛吹到这份上已经自觉底气不足了,但仍然要硬撑着,便恬不知耻开始攀附古人和小看今人了。你接着振臂高呼:“我们现在正在做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先生过去曾经做过的工作,我们感到自己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对一线教师和教育教学的实际影响上,都可以与古人相比较了。我有信心通过‘新教育实验’改变中国的教育。”我是有一点教育史常识的人,我不仅知道你现在而且敢断言你将来都既不能与外国的柏拉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中国的孔子、朱熹这些古人比较,也没有资格与被你点名的陶行知、晏阳初和梁漱溟诸位先贤相提并论!真的,朱永新同志,你别以为你当了苏州市副市长,而且捕获了民进中央常委和政协全国常委的头衔,就忘记你姓朱而晕乎乎地以为自己姓柏姓孔姓陶姓梁了!你也就是做了一点点教育研究,发表出版了一些评职称等用的教育论文著作而已!教育部长不比你的能力差吧,他头衔比你大吧,他掌握的教育资源比你多得多吧,他在全国的权威性比你高了又高吧,他也没有说过通过他组织实施的什么什么工程就“改变中国的教育”呀!我可以狂妄地告诉你,当代改变中国教育的,绝对不可能是你朱永新同志,也绝对不可能是你吹得山响的“新教育实验”,而只能是几千万中国教育工作者,只能是几千万中国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  

你毕竟是教育学者出身,所以你在开口吹牛过程中也没有忘记说:“‘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学派。”“结合实践,加强理论研究,建立自己的学派将是我们‘十一五’期间的重头戏。”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与理论界,发展和建立教育学派,确实是客观需要。但是客观需要,不等于就是主观努力程度和理论建设水平达到了出学派的时期了!而且,“学派”一说系舶来品。从我有限的英文文献阅读中,看到的外国教育理论流派,全都是别人或后人对之心悦诚服而加以恭称的,没有一个是其代表人物自封的,更没有一个是其代表人物在研究之初就设计好并取好学派名然后去“建”起来的!我不知道并心存怀疑,你(们)是否能抑或能建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学派?!因为,那些真正建立和发展起学派的人们,没有一位是你这样吹牛出身的!  
朱永新同志,读王文的时候,我脑际油然浮现起前几年做新中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考察时,去查阅20世纪50年代末的人民日报的情景,“浮夸风”跃然纸上,前天那里亩产一千斤,昨天这里就亩产三千斤,今天这个县亩产六千,明天那个县就亩产一万斤了……哎呀真不得了,天天“放卫星”哪!王文里你的吹牛,与历史何其惊人的相似哟!当代教育研究中的“浮躁”风气,竟然到你这里开始升级为“浮夸”了。你好歹也还算学者出身,你带头“浮夸”也带头冷静好么?你带头吹牛也带头停止自我膨胀好么?你可要清醒,你目前“周游列国”前呼后拥,不是因为你是教育学者,而是因为你头上戴着苏州副市长的帽子,戴着民进中央常委的帽子,戴着全国政协常委的帽子!你可千万别曲解了那三顶帽子,更不要滥用了那三顶帽子所包含的人们、社会、国家和党赋予的权力!  
                  此致  
   敬礼  
                                                    黄甫全上  
                                       2006年3月11晚至12日凌晨



反驳
呼吁理性的学术的批评 ———答黄甫全先生对朱永新先生的“批评” ■储昌楼(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秘书处工作人员) 黄先生以学术的名义,用非学术化的方式,将我所熟悉的朱永新先生妖魔化为一个到处吹牛的学术骗子形象,令我非常的震惊! 1\关于新教育共同体的反思意识 《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B期上王毅撰写的“‘新教育’,向理想迈进———朱永新访谈录”,拿到这期杂志,我也非常吃惊。因为朱永新先生是内部会议发言。 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表达也是我们一直反对的,比如说“新教育实验已经成为除国家新课程实验外,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实验”,朱永新先生对“十五”期间新教育实验初步总结与评价是“已经成为在中国有影响力的一项教育实验”。 2\关于新教育实验的影响力 才兴起三年的新教育实验是否为当今有影响的教育实验,我认为关键是看它是不是有效地改变了尽可能多的中国教师的行走方式,有没有有效地改变尽可能多的学生的生存状态。 新教育实验从一开始,便直接扎根于一线,因为它的草根性,不闻达于某些院校的庙堂也不足为奇。说句不客气的话,有些自命“正统”的“教育学者”视而不见更在情理之中,但这并不影响新教育的存在和发展以至于影响力。 3\关于新教育实验的成果 说打开中国任何一份报纸任何一本教育刊物几乎都能够找到我们新教育实验的文章,显然是打死了黄先生也没人信。朱永新先生的原话是:近来我看到的报纸和教育刊物几乎都能找到我们“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文章。这话未必是吹牛。在一些主要的教育刊物上,确实到处都可以看到新教育实验学校教师的文章。 朱永新先生在项目组内部会议上的这段发言主要是鼓舞士气。 朱永新先生将来有没有资格与这几位先贤相提并论,我以为还是不要忙着是古非今,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还是留给未来吧! 4\关于新教育实验的愿景诉求 朱永新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中国新教育学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至于是自封的还是他封的,在我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教育人有这个追求,并为之而努力。 当前世界,无论中外,以“学派林立”形容丝毫不为过。那么为何新教育想创建自己的学派,在黄教授的眼中会成为罪过呢? 5\关于“学术和做人良心” 我们欢迎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批评,但是从黄甫全先生的这篇文章来看,显然不是学术批评。仅仅两千多字的一篇文章,就用了大量非常不恰当的非学术非理性的词语,其中仅“吹牛”一词就用了十余次! 黄甫全先生的副标题是“致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博士的公开信”而不是“致朱永新教授的公开信”,特别强调了行政身份,显然是大有深意的。(本报有删节) 支持 这是一个学术良知的声音 ■许锡良 震撼人心的文字!从来没有在教育界听到过这样痛快淋漓的声音。黄老师的信代表了中国教育学术界人的良心。据此,我对中国教育的信心大增。语言虽然是过激了一些,但是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教育实情。 在目前中国教育界普遍浮躁的风气下,眼睁睁地看到这种现象日盛一日,很是让人忧心。黄甫全老师作为一个国内有影响的教育学者,这封信里反映的是学术良心,而不是个人的恩怨,是一个有学术良知的人的声音。我相信读者也会有这个理性判断力,不会把这封信看成是个人之间的意气之争。 一些人针对黄老师的批评,提出一个反批评的理由,这个理由认为“新教育实验”现在有多少实验学校,多少教师得到多少启示,到处是赞扬的话,恭维的话。世界大教育家,美国的杜威的实验学校有多少?开始不就是一所自己创办的“芝加哥学校”吗?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实验进行了18年,才有了一点结果,出了一本《教学与发展》,而且自己还不敢肯定就一定是真理,一再声明只是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参考之用的。 学术批评是应该理性一些,但是对于一个浮夸的教育现象来说只需要凭大量的教育泡沫铺天盖地而来的直觉与常识就可以提出批评意见。有些事的批评只需要良知与常识就可以了。没有这个,再多的专业知识也是没有用的。黄老师在公开信中也说明了自己是以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常识在讲话,用一个普通人的一点良知在讲话。对于非学术问题,用点非理性的方式批评也没有什么不妥。 第三方 失望与自负交织的学术批评 ■苏淡煌 其实,误会是存在的。正如储先生说的“因为朱永新先生是内部会议发言”。 因为文章是公开发表的,而朱永新先生又是公众人物,那么那篇文章中的不负责任的话你又怎么能指望人们不误会是朱先生自己的话呢?当然,作为内部会议鼓励一线教师同行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是一种学术精神,真正的学术精神容不得半点夸张与缩小。在这一点上,黄甫全教授是以一个学者的精神去要求朱永新教授,进而会有那样激动的话语。 黄老师的话语的确比较偏激,但这是出于一种对社会虚伪的厌恶,也许朱老师在黄老师心目中的地位还比较高,还是黄老师认为比较可以信赖的战友,所以他会显得那么偏激。也就是说,如果这是黄老师一个更好的朋友说的话,那么他可能还会“骂”得更凶。人都会有情绪,光以一个人一次两次的表现就来评定一个人是不公道的。这一点,黄老师的确有思虑欠到的地方。 黄老师的话,是以一种深深的失望和自负的学术精神来抨击一种社会现象,他也许攻击的不是朱永新老师,而只是朱永新老师的这番内部会议被公开发表,让他觉得学术精神被严重践踏而产生的愤怒。 作为都是比较有社会良知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俩是有着最大的共同点的,只是大家的角度不同。我以为,彼此作为教育界的强者不应互相打击,而应更多地相互谅解,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做更多的贡献。强者之所以是强者,不是因为他比较有力有地位有影响能战胜别人,而是因为他能宽容有信念敢于对抗一切强的弱的虚伪的东西。 回应 在骂声中成长 ■朱永新 朱永新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被人骂的时候可能会有委屈,甚至会愤怒。骂对了,会有伤疤被揭的感觉;骂错了,又会有啼笑皆非的怨恨。这可能是许多被骂的人的共同本能反应。 因此,对待骂的态度不妨可以改变一下。骂对了,笑一笑,从心底感谢,古人不是说“闻过则喜”吗?别人帮助你发现错误,不是可以更好地改造并且不断地进步吗?骂错了,笑一笑,不知者无辜,或者可以提醒自己今后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呢。 作为新教育人,我们有很大的梦想,自然可能有人说我们“痴人说梦”甚至“吹牛”。我们的行动哲学,一直在关注激发热情与六大行动,没有系统建构理论体系,自然可能有人说我们“浅薄”甚至“无知”。没有关系,那么我们就更加努力地行动,把梦想具体化,把理论研究强化。 我们也可能永远不能真正地圆我们的梦想,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梦想的生活更加可怕。我们尊重所有的人,尊重所有的意见。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批评甚至辱骂,毕竟这是对我们的关注。我们有信心在骂声中成长。(原载于朱永新个人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blog/showblog.jspe?site_id=2915,本报有删节)



孙振东教授读《黄甫全教授致朱永新教授的的公开信》
作者:孙振东 发表于 2006-4-24
  
4月23日,福州“2006年全国教育基本理论高级研讨会”结束后,朋友们一起吃饭闲聊,才知道关于黄甫全教授给朱永新教授的公开信“事件”。回到重庆,第一件事情就是上google搜索这个公开信看看。很容易就找到了,是北大中文论坛转贴的,据说公开信最早发在朱永新教授做“东家”的“教育在线”,不久被删除了(不过我看现在那里还是有这个信的),现在这个是发表在学术批评网上的。


读了黄甫全教授这封公开信,感觉其中涉及到的是个重要问题,值得大家讨论。尽管旅途很劳累了,还是想写几句话,谈谈自己感受,以便与大家一起讨论。

我是92年春天在东北师范大学见过正在跟随王逢贤先生攻读博士学位的甫全兄的(那时他还不是教授,称他甫全兄),甫全兄给我的印象是朴素、实在、谦虚、乐于助人。14年后读着甫全兄给朱永新教授的公开信,还是那种感觉、那种印象。

就甫全兄给朱永新教授的公开信看,除个别用词显得对朱永新教授有些刻薄、有些刺激外,我基本赞同甫全兄的观点。其实我在稍微早点的时候就写过一个东西,对朱永新教授一些说法不那么赞同。我看过朱永新教授为自己主持翻译的那套教育科学丛书写的序言,其中有很多说法很值得商榷,诸如否定我国既有教育研究成果,要以他主持翻译的这套书作为中国教师教育的“代教材”等等;我也看到过朱永新教授声称自己要建立“苏州学派”等等一些说法。尤其是关于建立”学派“这个事情,我曾撰文批评过国内部分专家热衷于建立学派的呼吁。就朱永新教授自以为影响很大的”新教育实验“,我也只是在他自己写的东西里才知道的。个人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竟然不知道到还有那么个已经初步具有“苏州学派”的“新教育实验”,当时感觉可能是自己太孤陋寡闻。不过,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对朱永新教授要搞什么“学派”没太多兴趣。现在看了他关于“新教育实验”介绍,也觉得有些疑惑。因为虽然教育改革中观念很重要,但是却不只是个观念问题,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问题主要不是个观念、理想问题,理想很容易就能提出的。我尤其觉得朱永新教授关于建立“苏州学派”的想法很天真。在关于教育或者教育学的学派建设问题上,我完全赞同甫全兄的观点。

所谓学派,简单说就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特征,并对某学科主要问题具有基本相同主张的学术共同体。历史上各学科领域中的学派,大都不是开始就有意识建立的。人们也大都不愿意别人称呼自己为某某学派或者归属于某一学派,而是自认为自己把握了真知,不是一家一派之偏见。目前部分人呼吁“建立中国教育学派”,除了反对简单照搬西方教育学的原因外,还因为不满、甚至自卑于我国教育学没有学派,以为没有学派就是没有学术水平,就是学科发展不够。用心良苦,但是却对学派形成的机制、学派的意义以及我国教育学术发展状况认识不够。这里提出几点认识与热衷于建立学派的学者以及朱永新教授商榷。

第一,教育学研究旨在研究问题,发展理论,而不是为了建立什么学派。相对于外国的教育学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不是以反别人之道而行之为特征,不是中国学派与他国学派的对峙,而是从中国教育实际出发,总结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尊重本国教育学研究的学术积累和学术风格,借鉴他国教育学说和实践经验,以解决中国教育和教育理论问题而形成的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教育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这些提法是可以理解的,合情合理的,而“建设中国教育学派”的说法似不恰当、不可理解。因为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固守一家之言,强行组织学派。至于站在某个角度,或者出于某种研究的需要,把已经形成或将要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归于某个派,那是另一回事情。

第二,教育学派一般不是研究主体自行有意识建立的,研究之先就自定“建立某某学派”的目标,是一种学术幼稚,是违背“从实求知”的学术原则的。将自己的思维限制在自己预设的“学派”框框内,学术研究有可能演化成党同伐异的学术界“军阀混战”、门户义气之争,失去了学术研究的真正目的、败坏了教育学的学风。教育学派应该在追求真知的过程中自然形成,是一种思想方法依照健康的学术道路和内在逻辑自然发展的产物。学派往往在研究之后被研究者所意识或被他人所总结、鉴赏或者批评,而不是研究之前自封的、自定的。历史上少有的自封的学派,也是在自己的研究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方法体系之后的一种自我意识,而不是研究之先就先去确定要建立一个某某学派。有人用王国维的“赤子之心说”评论作诗填词时说的话,或许可以给我们所论的研究与学派的先后关系问题以启发:“苟做诗、填词之前,心中欲作一首眼空无物之好诗好词,必不会出好诗、好词,因障之已存,所见即伪,所言必矫。要之露才扬己、斗律钩韵,盖非诗人、词人之所当追逐,惟童心未泯,而又娴熟词章者能即时捕捉兔起鹤落之感怀,或疏宕奇幻,或情韵深美,或风格高秀,或体裁澹雅,皆在诗成之后始得之于心赏,断非在诗成之前有所设计也,此即诗人与匠人不同处。”

第三,我国教育学经历了一百年的发展,是不是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特色?是不是也可以被归于“学派”?我国教育学内部,是不是实际存在着可以称得上“学派”的不同思想方法体系?回答是肯定的。从教育学引进到中国,就面临一个“中国化”的问题,特别建国以后,选择学习苏联教育学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派别”倾向。尽管学苏联中也同样出现了很多“中国化”问题没有解决好,但是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为指导的教育学建设原则,并努力根据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形势,总结本国实践经验、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的东西,进行教育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的特色也可以算是“派别”特色,因此没有必要再从国别角度提“建设中国教育学派”的口号。从我国教育学内部来看,尽管有统一的主导意识形态指导,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知识基础不同、学术背景和个人履历不同、社会角色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所处地理区域和文化环境不同,在一系列教育或教育理论问题的讨论中,明显表现出了不同的派别特征。意识不到国内也存在着教育学不同派别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缺少对多元教育理论存在的承认,认为教育理论只有对与错、真理与谬误之分,没有亦此亦彼情况的存在,这是唯科学主义一元论的危害导致;二是认为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教育学研究不会有不同的派别,这是没有认识到教育学与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之间的复杂关系所致,没有认识到同一个哲学基础上可以有不同的教育学派别的事实;三是缺少对本国教育学研究公正合理的研究和评价,没有注意挖掘整理中国教育学实际存在着的不同源流。有学者谈到教学论研究“没感觉”时正确指出:“我们急切地想与外国人交流对话,却对自己身边的研究没有感觉。一些有实践、有思考的人可能想努力地大声表达,想让别人听到,想要一点反馈,但他们的声音一经发出却像被吸声器吸走,得不到一点回响;他们以为扔出一个巨型炸弹,但它一脱手便化做轻飘的羽毛,产生不了多大的效果……因为我们相互间没感觉,我们对自己同行的研究不屑一顾。”这种情况不只是教学论领域存在,整个教育学领域也都存在。学术没有了商量,自说自话,除推崇外来理论外,不看前人的,也不看别人的,更听不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以自己观点能发表、能被政策化为鹄的。如此学术,是不可能发现有不同教育学派存在的。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的浮夸确实很严重,正如甫全兄所说,基础教育的成绩不能归功于某一两个”精英“,而要归功于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同样基础教育中的浮夸风也不能只怪罪一个朱永新教授,也不是因为朱永新教授喜欢吹牛。朱永新教授吹牛、浮夸属于基础教育浮夸的一个部分、一个表现,而不是基础教育浮夸的原因。导致基础教育浮夸和朱永新教授吹牛的根本原因很复杂,还需要我们再去讨论、寻找。

对朱永新教授的那些说法、做法的评价上,我与甫全兄看法略不同的在于:我认为他那些“吹牛”,主要是来自学术上的自我中心或者学术幼稚,不一定是故意吹牛、浮夸。人往往觉得自己那些玩意十分重要,就如少女走在大街上,总觉得全体路人在瞅她。朱永新教授以为自己可以建立“苏州学派”、以为自己的“新教育实验”为世界瞩目,主要可能就是没有走出自我中心所致。

我认为,由甫全兄公开信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期望无论甫全兄还是朱永新教授、还是其他专家学者,能有更多的讨论。并建议甫全兄用更客气一些的措辞,以便排除不必要的情绪刺激,在平和的对话中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学术商量完全可以在更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同时,看到《教育在线》上有部分朱永新教授的追随者或信奉“新教育实验”的同志,在极力为朱永新教授辩解,不惜以人身攻击的方式“迎战”黄甫全教授,我认为这也大为不必。在网络上聚集个百八十人炒作一番是不难的,我建议《教育在线》的朋友多看看更多的讨论和评论。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振兴我国教育,提高育人质量,有这样的共同目的,我们就是同志,是同志就尽可能地用平和的商量态度来解决问题,而不应该相互谩骂和敌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02:04 , Processed in 0.15682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