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为什么要用互联网去改造教育?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2:3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为什么要用互联网去改造教育?
                                   文/李洪波(中关村新兴网络教育开发研究院院长
现在互联网教育很热,大家都认为互联网教育前程远大,所以尝试者甚众。我们为什么要搞互联网教育呢?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所以应该搞互联网教育;有人说,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新闻、商务和金融等行业,互联网也应该能够改变教育;有人说,互联网可以超越时空,所以未来的教育可以实现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基于这些认识,先知先觉的探索者开始大胆介入互联网教育,但现实很骨感,有人很快铩羽而归,继续坚持者至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式,就连互联网特别发达的美国,目前也处于互联网教育的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公认的模式和案例。鉴于此,人们不得不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搞互联网教育?既然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时候到了,为什么那些誓志用互联网改造教育的探索者、实践者却迟迟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和模式呢?
  寻找互联网教育模式好比海底寻宝,需要艰苦努力和时间的考验,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人沉到海底,开始地毯式搜索,很长时间没有露面和发声,身体和精神承受着巨大压力,经过无数次挫折和失败,屡败屡战,最后终成正果,找到了互联网教育模式;有人刚刚潜下去几米深,在水下也就呆了几分钟,就浮出水面大声嚷嚷自己找到了宝藏——互联网教育模式;还有人根本没有沉到水下,在水面上就宣布自己找到了互联网教育模式,开始发软文介绍经验或自称颠覆了传统教育,甚至有的企业宣称自己是互联网教育的领航者。其实寻找互联网教育模式的难度绝不亚于“蛟龙号”探深海海底。
  一、亟待解决的重大教育问题
  笔者认为,回答我们为什么要搞互联网教育必须首先搞清楚二个问题:一是教育到底存在哪些多年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或技术才能解决;二是互联网的哪些特性或功能可以被用来解决这些重大教育问题。可以肯定地说,互联网如果不能改变现有教育弊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仅仅是将线下课堂讲授变成网上视频讲授,或为教师课堂讲授提供一些数字教育内容和工具,那么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
  当前传统教育存在的最关键、最核心问题是将学生当做“知识容器”,被动接受灌输,思维能力丧失,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被削减,学生的大脑处于休眠状态,只有机械记忆,缺少学习兴趣,同时由于教师所教学生数量过多,课堂上只能老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则洗耳恭听,其结果是教育质量低下……。所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是互联网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是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教育的公平和效率严重缺失,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无法享受优质教育。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解决第一个问题下了很大功夫,从2001年新课改开始就试图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但在现有教学组织方式和教育技术手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其结果是教师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撼动。针对第二个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相继采取了卫星教育、有线电视教育、教育光碟等措施送教下乡,其结果也是收效甚微。刚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要求,让我们看到了用互联网解决上述二个老大难教育问题的曙光。
  二、互联网对于教育的作用
  互联网作为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创新成果之一,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如果说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那就必须能够解决教育质量低下、教育效率不高、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否则难以称得上是“革命性影响”。那么,互联网有哪些特性或功能可以改变教育呢?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智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从教育的角度讲,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跳出教育的范畴讲,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交换和处理的过程,而互联网的核心功能正是信息交换和处理。互联网信息交换和处理的功能至少有以下八个特点:
  快——信息交换和处理的速度快;
  低——信息交换和处理的成本低;
  超——信息交换和处理超越时空;
  大——信息交换和处理的容量大;
  强——信息交换和处理的能力强;
  省——信息交换和处理省时、省力、省钱;
  众——众人可以同时发言、倾听或回应;
  多——交换和处理的信息品种多:文本、图像、语音等。
  互联网信息交换和处理的每一个特点都将对教育发展起到直接、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众人可以同时发言、倾听或回应”的功能,可以实现“多对多”(Many- to- Many),改变传统课堂、电视课堂和网络视频课堂的“一对多”(One-to-many)的信息交换局限性,能够有效帮助学校教师从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讨论交流”为核心的常态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营造大范围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环境。互联网信息交换和处理的其他特点更加强化了“多对多”的教学效果。
  三、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关系不是颠覆与被颠覆的关系,而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然后融合为一的关系。传统教育不是一无是处,互联网教育仍然需要吸收传统教育的精华为其所用,而不是另起炉灶或砸烂传统教育、彻底重建。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在线、是否远程、是否泛在、是否移动、是否数字化、是否面向大规模学生,而在于互联网能够形成大范围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环境,开放课堂,实现常态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些恰恰是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梦寐以求的。互联网教育的特征不是与传统教育相比较而言的,而是互联网教育本身所独有的特质。互联网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改造所形成的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应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泛在学习与校园学习相结合的、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相结合的、数字化学习内容与纸质学习材料相结合的、大规模学习与小班学习相结合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互联网教育更适合在现有学校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不是单独建网校或打破原有学校的格局。可以预言,中国互联网教育革命将首先在体制内学校取得成功,而后向校外教育培训扩散、延伸、发展;而不会首先在校外教育培训找到正确的互联网教育模式,然后向体制内学校扩散、延伸、发展。因为校外教育培训没有自己的教育标准,它的办学评价标准是以体制内教育评价标准为准的(如中考[微博]、高考[微博]、研考等,这里所说的不包括成人教育),并不是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等现代教育理论所构建的,其办学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很难设计和探索出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互联网特性的互联网教育。
  四、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设计与探索
  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仅为5%,被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高不超过30%;但通过讨论、交流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可以达到50%,如果学生能够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讲给他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竟可达90%。
  这个反映学生主动和被动学习效率与效果关系的图表告诉我们,灌输教育是学习效果最差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让我看,我记不住;让我听,
  我会忘记;让我参与,我会明白”。只有找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教师从知识灌输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够“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才能够达到中国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所说的“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的效果。
  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最符合人性的学习是自主、个性化的探究学习,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对话交流的模式。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体验结论得出的过程,讨论、交流是教与学的中心环节,当前最最主要的问题是学校教育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设计应该借鉴餐饮业运作模式。传统教育就象传统餐饮业一样:厨师炒菜,就餐者来吃,饭菜质量取决于厨师水平;教师讲课,学生来学,学习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现代餐饮业采用自助式就餐或涮火锅方式,互联网教育应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教育者(饭店服务员)只需将数字学材(涮火锅材料)准备好,学生(就餐者)自己挑选学材(食材)、自选学习资料(自选佐料)、自己掌握学习时间(自控火候)、自主探究(自己来涮),这样的学习(饮食)才能适合学生(就餐者)的胃口,能够很好地达成学习目的(吃得舒服、开心)。
  与传统教育特征对比来界定互联网教育容易将探索引入歧途,用“云学习”命名可能更为恰当。所谓“云学习”就是从教学组织方式入手,按照“云计算”的思路和架构设计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模式:
  “云学习”就是基于现有学校体系,以网络教学实施平台为学习空间,变实体课堂为虚拟课堂,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教育者为主导,网上和网下学习相结合,超越时空、多维参与、主动探究、在线互动,网络平台与网络终端相分离,学生手持网络终端,网络课程服务商运营网络平台,提供伴随服务,教师变成导师,纸质教材变成数字学材,以数字学材(学生自主学习材料)——导学案为引领,面向大规模人群,形成大范围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环境,对外开放课堂,实现常态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云学习”不是一种产品,“云学习”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云学习”的学习内容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也就是说,互联网不是用来推送学习资源的,而是用来生成、展示学习成果的,或者说是用来讨论交流学生探究作业的。
  “云学习”有三个主要参与主体,分别是学生、教师、网络课程运营服务商。他们的职责:一是“学”,二是“导”,三是“服务”。整个“学导”过程要以“学”为核心,“导”要紧紧地围绕着“学”来展开,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沿着教育者设定的学习路径自主探究。教师要由过去的独角戏演员变成“导演”,由知识的发布者转变成学生探究的指导者、点评者,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品头论足;学生要由过去的观众变成“演员”, 由知识的接收者转变成知识产生的体验者、试错者,体验结果的报告者、评论者、借鉴者、反思者、修正者;网络课程运营服务商则提供“演出舞台、演出道具和演出服务”。互联网教育能否成功,上述的“转变”和定位至关重要。
  不同课程的“云学习”,其“教”、“学”、“管”的方式、内容、运营可能不一样,但不管是什么课程的“云学习”都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要求,必须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和特长,必须实现和具有以下功能和要素:
  ——满足学生好奇心理、探索未知心理、争强好胜心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学习资源,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材料——数字学材。数字学材要明确学习任务、探究路径、学习要求等,牵引学生主动学习、不断试错、深入思考;
  ——满足学生求关注心理、展示成果心理、求赞心理,利用互联网信息交换速度快、成本低、容量大、超越时空的特点,给学生作品或作业以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互相借鉴、互相欣赏,开放学习过程;
  ——满足学生求交流心理、求建议心理、好为人师心理,利用互联网众人可以同时发言、倾听或回应的特性,形成生生互评,导师、陪练点评的互联网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倾听他人意见、反思自己的作品、作业,知道正确与错误的边界所在;
  ——满足不同学生学习上的不同需求、不同习惯、不同目的,利用互联网容量大、检索快、多选择的信息交换和处理能力,给学生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选择权,实现个性化教育;
  ——利用学生求胜心理、攀比心理、追求回报心理,利用互联网超级信息交换和处理能力,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根据大数据,建立多种激励和评价机制,为学生增加学习动力,反馈学习效果。
  用“云学习”的方式开设某一门课程,还需要更具体的设计和大范围、长周期的实验、实践,不断试错、不断修正,才能形成有效的、大家一致认可的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     
  可以完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沃土上,生根开花、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让全世界侧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2:46:05 | 只看该作者
常生龙:要提升媒体素养·读《媒体沟通》
——读赵勇主编《媒体沟通》一书有感

新闻媒体的历史,应该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在文字没有发明之前,人们就掌握了口头语言、结绳记事、鼓号或者烽火台等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很多历史故事如《三皇五帝》、《荷马史诗》等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被记录了下来,并流传到了今天。文字的发明,是新闻传播上的一场革命,它能够把信息“传于异地,留于异时”,突破了口头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克服了口头传播信息容易被曲解的弊端;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份印刷的报纸在哥登堡诞生,也极大促进了现代新闻媒体和新闻产业的发展。现在,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
赵勇主编的《媒体沟通》一书,是针对领导干部如何提升媒体素养而撰写的。书中介绍了新时期提升媒体素养的重要意义,接受媒体采访的原则和方法,新闻发布会的组织与实施,网咯舆情的引导与管理,干部媒体形象的展示与塑造等内容。其实,在很多国家,媒体素养已经不仅仅是政府官员的事情,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能力。生活在媒体世界之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提升自身的媒体素养,以便在与媒体沟通、互动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方位,实现和谐发展。
一、媒体素养
    现代人的一生,支撑其社会文化属性的最重要因素,是信息的接收、加工和传递。而人的一生所接收、加工和传递的信息,绝大部分来自各种传媒。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他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他的媒体素养。
媒体素养,不是指媒体应具备的素养,而是普通大众应当具备的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是指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
媒体素养一词最早起源自 1933 年,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教授Frank Raymond Leavis和其学生 Denys Thompson 合著了一本书,书中提出系统性地教授大众有关传播媒体知识的计划,媒体素养就源于此书。1995年,亚洲大众传播研究暨信息中心归纳了加拿大、英国以及其他各国媒体素养教育工作者的报告, 指出媒体素养能力应该包含如下8个方面的含义:
1)媒体是经过人为的;
2)媒体建构了现实;
3)受众解读媒体内容意义的能力;
4)媒体的商业性;
5)媒体内容隐含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
6)媒体的社会政治意义;
7)媒体其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割性;
8)媒体美学形式的赏析。
媒体永远都是片面的,即使所谓全面的报道。因为拍摄技术以及把关人的存在,最终我们看到的信息是经过多层处理后的。不管是新闻报道还是其他的媒体内容,包括选题、内容,都只是社会中某一问题的某一种表现方式,能呈现的面也很窄。媒体还常将某种价值判断隐含在节目内容之中,当年“超女”出了个李宇春的时候,媒体把它跟“民主”放在一起;后来某电视台开始标榜要“快乐中国”,其实“娱乐”跟“快乐”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今天的大众已经完全适应了各种媒体创造出的那个虚拟世界的规则,并成了它的托儿。媒体用自己虚构的现实拉近了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让大众相信那个世界是比自己生活的世界更奇妙的世界。
这就是我们今天特别强调媒体素养的原因。要让公众具备基本的媒体素养,以此来接触、分析和评价各种媒体中所传递的诸多复杂信息,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成为对媒体信息的更谨慎和理性的消费者,从而在有关健康、购物和价值判断上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媒体有创新性的生产者,从而更有效地传递他们的所思、所想和优势。
媒体素养作为现代公民最重要的综合能力之一,可分为基础、核心及关键三个要素。其中,一定的知识积累是基础要素;把握各种媒体的特性,正确解读各种信息并恰当运用,培养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同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为个人工作、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这些是其核心要素;有着追求当代社会新鲜信息的强烈愿望是关键要素。
二、媒体形象
今天的世界,是媒体充斥的世界,媒体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那样无孔不入。每一个人,都在这个世界里生活,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源、一个媒体发布者。自己在媒体世界的形象,对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奥伯特·麦拉比安发现人的印象形成是这样分配的:55%取决于你的外表,包括服装、个人面貌、体形、发色等;38%是如何自我表现,包括你的语气、语调、手势、站姿、动作、坐姿等等;只有7%才是你所讲的真正内容。
相信大家都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她原来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很欣赏安格拉的一句座右铭:“有思想的人不需要太在于自己的外表。”平时不用化妆品,衣服松垮、随便,有时候头发凌乱,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负面的。在竞选德国总理时,政敌指责她“发型古板,举止不够优雅,跟不上时代”,这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从发型、着装的改变开始,着力改变自己的形象。她的一点点变化,都被媒体看在眼里,并一一加以报道和评价。伴随着媒体的这些报道,默克尔的支持率也逐渐上升,并最终赢得了德国民众的认可。
在高密度的传媒政治时代,形象信号给人的视觉刺激最为强烈、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像美国等诸多国家的竞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形象的比拼,竞选的内容并不是不最重要的,在媒体中呈现的形象,往往决定了竞选结果的最终走向。
外表形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面对媒体时的自我表现也很重要。首先,要遵循“27 9 3”定律。即在27秒内说出9个以上的词汇,说明3件事,而且要浅显直白,通俗易懂,少用术语。这对不少领导干部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平时在自己的管理领域有很深入的研究,也喜欢用专业的语言和单位的成员进行沟通,但当我们面对媒体的时候,就不能用专业的语言和来说话,因为媒体的背后是广大的群众,要用简洁明了的话语让大家听明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次,要准确给自己定位。不要将自己放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因为你面对的不是自己的部下,是记者,是记者背后的广大群众,要做一个“低姿态”的平等交流者,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寻找共同的语言、兴趣和爱好,让记者产生好感与亲近感,产生共鸣和“自己人效应”,以拉近、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再次,要修炼自己的肢体语言,站有站样、坐有坐姿,手势、眼神都要得体。
如果自己是一个领导干部,也要明白频繁的“出镜”、“亮相”,并不是因为自己具有明星的形象或者气质,而是因为自己具有公权力,是代表党和政府、代表人民执政、掌权、具体行驶政治领导、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职能。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体现。一个个党政干部言行一致,努力工作并被公众所认可,公众就会认为这些干部所在的组织是有战斗力的,就会获得大家的支持和信赖。
三、网络舆情
互联网走进人们的生活,是一件重大的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创造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出现,更是颠覆了已有的媒体创造和传播的形式。
现在,人们常将报纸看作是“第一媒体”,广播是“第二媒体”,电视是“第三媒体”,互联网是“第四媒体”,手机等移动终端是“第五媒体”。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终端又被称为“自媒体”,人人手中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了纷杂的“网络舆情”。
和过去的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的生产方式非常便捷,只要有手机,拍摄一些照片、写上几句文字,就可以成为信息源发送出去和大家共享,事件的发生和信息的传播几乎是同步的,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不需要一层层的报批、审稿和签字。也正是因为自媒体的这一特点,整个颠覆了信息发酵、爆发的模式,让很多领导感到无法适应。
一个完整的“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高潮期、退潮期。其中萌芽期指网络舆情刚刚露出苗头,平均为1.7天;发展期平均为2.3天;高峰期平均为1.6天;退潮期平均时长是19.2天。最近几年,已经有多次的“网络舆情”,在极短的时间里引发了全国甚至全世界媒体的关注,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网络舆情”往往集中在社会矛盾积累较多的敏感领域,舆情处置的最根本做法是从源头上控制事件的发生。一是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测体系,及时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发现舆情发展的苗头和倾向,及时化解梳理;二是注重舆情引导,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实时传递主流声音,有效实现网络意见均衡;三是重视信息的披露的及时、准确和权威性,化解质疑迷雾,防止以讹传讹;四是及时发现影响事件整体的关键性环节,并抓住这个关键环节,以此作为危机处置的有利突破口;五是整合协调相关部门的职能,加强网络宣传与管理、应急处置、新闻发布、社会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对处置流程进行相应的扁平化变革,提高处置效率。
“网络舆情”对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公民社会的崛起和媒体环境的变化,要求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执政和决策的媒介理念,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媒介基础知识及应对网络事件的能力;要在官方与公众之间,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网络沟通平台,提高自身建设、运用、管理网络的水平,适应网络化生存;要尽快提高直面媒体和善于同媒体进行直接沟通的能力。
    《媒体沟通》  赵勇/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9:16 , Processed in 0.10591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